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

合集下载

充分挖掘教材 提高课堂实效

充分挖掘教材 提高课堂实效
足 ,无形 中不是 减轻 了学 生的课业 负担 ,反倒 加重 了学生 的担子 ,不得不 放弃休息 时间去补课 ,这也是 导致 “ 乱 补
数学来 源于生活实 践 ,但数 学的抽象性 、逻辑性 、严
密性往往掩盖了它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
应尽 量联 系实际 ,选取 典型 的生 活材料 ,让 数学 回到熟悉
挖掘课本 习题 ,编制一题 多解 、一 题多变 、一题多 用的 习 题 ,提高学生灵活运用 知识 的能力。 课 堂练习 的布置要与 教学 目标 一致 ,要 根据不 同层 次 的 目标 ,安 排 不 同水平 的练 习 ,切 忌 只让 学 生做 一些 知
课 堂 经 纬
教 学
充分 挖 掘教 材 提 高 课 堂 实 效
■ 伊 通满 族 自治 县 第十 二 中学 温玉 芳
《 数学课程标 准 》要求 数学教 学…应遵循 学生 学习数
学 的心 理规 律 ,强 调 从学 生 已有 的 生 活经 验 出发 ,让 学 生 亲 自经历 实 际 问题 抽象 成 数学 模 型进 行 解释 与 应用 过
要优先 考虑教 材中例题 与习题 ,再 适 当拓 深 、演变 ,使其 源于教 材 ,又 不拘泥于教 材。不应 “ 丢 了西瓜去捡 芝麻 ” 忽视课本 习题 去搞 大量 的课外 习题 。在实践 中精心 设计 和
习方式 ,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 到现实的 、探索性
的数学 活动 中去 。”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 ,加强备课 , 制作 出的课件才会为 自己所熟悉和操作 ,学生 的学习兴趣 才 不会受 到压抑 ,这样的课 堂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才能给学生
生提 供多样 的方式来 理解数学 。义务教 育阶段 ,课 程标 准 也提 出 “ 不 同的人在 数学上获得 不 同的发展” ,其 目的也

教师要如何深入挖掘教材

教师要如何深入挖掘教材

教师要如何深入挖掘教材
1、把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分解为知识点
首先,对这些知识进行逻辑分析,弄清楚教材中的概念、规律和方法的逻辑结构,从而把课本中的知识结成“点”,连成“线”,织成“面”,以求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其次,对教材内容要进行价值分析,要作出价值判断,以便确定某一具体内容在完成教学目标方面所起的作用;
第三,对教材中的内容要进行决策分析,即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教学构思。

2、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设计
在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内容的选择要进行“优化设计研究”。

“优化设计研究”可以从两个不同层面进行:一是教师进行选择和优化教材内容,应当尽量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内容要多样化,以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二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共同选择符合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内容。

以切实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3、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要丰富多样
对教材内容如何呈现,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数学是当前课堂教学关注的热点。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
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材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因素大量存在,且分布广泛。

如诗歌中,无论古诗或现代诗,其诗句含蓄,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常识性的课文知识性、逻辑性强;写景状物的课文语句优美,内容丰富;写人记事的课文故事情节曲折,哲理深刻。

无论是哪类课文,都需要教师善于去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以此来启发学生观察、发现、感悟和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在字、词、句、段中挖掘创新因素课文中的字、词、句、段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因素,教师如能积极挖掘,加强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也能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如《月光曲》中,当贝多芬弹完一曲后,盲姑娘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却又弹了一曲。

“贝多芬没有回答”这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句子。

为了使学生理解这个句子,有位教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盲姑娘的话?”引导学生思考“没有回答”的各种原因,学生设想了多种可能:(1)贝多芬默认了。

(2)贝多芬谦虚。

(3)贝多芬怕被人知道,会有很多人来看他。

(4)贝多芬创作《月光曲》进入情境,没有听到盲姑娘的话。

(5)贝多芬急着要把《月光曲》弹出来,顾不上回答。

(6)贝多芬认为遇到了知音,非常激动,说不出话来。

(7)是课文省略,下文“让我再给您弹一曲吧”就是回答。

学生的这些设想都有可能,而且合理,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又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学生在阅读本文时,发现有很多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自发来送总理,这表达了他们对总理的无比热爱之情。

这是正确的,但是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学生很快发现了这段文字的几个描写送总理的人的重点动词“拄、靠、挤……”以及句子“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一、深度与广度相辅相成语文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是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方面。

深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挖掘和讲解的深入程度,而广度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覆盖面和涉及面的宽广程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深度与广度的相互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深入挖掘语文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内在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

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当注重扩大教学内容的范围和覆盖面,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广阔的知识面和视野,从而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二、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深度挖掘教材内容,把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首先,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和知识体系,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内涵和人文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最后,教师应该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深度挖掘教材内容,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三、拓宽语文学习领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注重拓宽语文学习领域,让学生获得更广阔的知识面和视野。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将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其他领域相互联系,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提高综合素质。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拓展语文学习的形式和方法,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如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教师应该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文化现象等,让学生在广阔的知识领域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四、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注重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进行教学设计。

充分挖掘教材优势,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充分挖掘教材优势,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充分挖掘教材优势,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48-01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既要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更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在这一前提下,首先对传统的教材进行了改革,“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版)”(以下简称国标版教材),就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很大的努力,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加之在新政前提下,教育部门又提出了“减负增效”的要求,这就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有所思考、有所改变,以不断地适应新的形势。

下面就以苏教国标版小数教材为例,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如何利用教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尽可能的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所作的一些尝试。

一、充分依靠教材,改善学习方式,减负增效(一)注重实践过程更重要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从实践出发,在把前人的间接经验如何变为学生的直接经验之间寻求突破。

纵观全册教材,有大量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的同时,学会思考、分析,形成技能,在“猜想——验证——应用”的过程中,学会探究学习。

如:在“升和毫升”中,让学生做1升的量器,并服务于课堂教学与学习的需要;在“三角形”中,通过用小棒拼摆三角形,使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三角形任意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在“对称、平移和旋转”中,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移一移、转一转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的知识形成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这样的实践,使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变为知识的发现者,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同时也体现了“做数学”的思想。

(二)注重引导会学更重要教材在新知识的引入上,注重引导,或联系旧知,或联系生活,或创设情境,化难为易,能使学生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使新知识的学习变得很轻松,也能使学生有初步的“数学来源于生活”的体验,同时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

关于教材挖掘不深入的改进措施

关于教材挖掘不深入的改进措施

关于教材挖掘不深入的问题,以下是几点改进措施:
1.深入研究教材: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究教材,
理解教材的深层含义和拓展知识,以便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2.比较不同版本教材:教师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教材,从多个
角度理解知识,并找到更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式。

3.收集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收集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
如图片、视频、实验器材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4.与学生互动: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他们对教材的理解
程度和困惑,根据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5.参加教学培训: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教学培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平,学习如何更好地挖掘教材,传授知识。

6.与同行交流:教师可以通过与同行交流,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和
教学方法,共同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挖掘教材。

通过以上措施,教师可以更好地挖掘教材,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职业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充分挖掘教材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充分挖掘教材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充分挖掘教材作者:胡平来源:《速读·上旬》2014年第03期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因此,我以为数学教材只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材料,尊重教材并非意味着盲从教材,而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立足课标,大胆处理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紧紧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主题加工、运用教材,把学生终身可持续性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

一、注重情景创设布鲁纳说:“学生的最好刺激,仍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素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新课标教材自始至终都是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大量的情景图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提供良好的素材。

有了情景图的启发,再结合教师精心编排和创造性的运用,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讲“用数学”一课时,教材中提供的是孩子们到野外捕蝴蝶、采向日葵、找标本的图画,虽然这些活动孩子们也感兴趣,但毕竟离他们的实际生活较远。

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地使用。

课的伊始,我演示“快乐的秋游”这一课件,学生一下子投入到美丽的动物园情景中。

课件接着出示“各种动物的精彩表演”,学生的兴趣被这生动活泼的画面所吸引,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又如,在讲“找规律”一课时,因为刚刚过完“六一”儿童节,课的开始我创设了光明小学学生过节的情景,让学生看课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中观察规律,然后让学生也来帮光明小学来布置舞台,将练习融合到这一情境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他们愿学、爱学、主动参与。

二、注重在活动中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认真研究课标深入挖掘教材

认真研究课标深入挖掘教材

认真研究课标深入挖掘教材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课标则是教学的准绳。

认真研究课标,深入挖掘教材,是教师们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和做好的工作。

只有深入研究课标,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的方向和内容;只有深入挖掘教材,才能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一、认真研究课标课标既是教学的目标,也是教学的依据。

教师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认真研究课标,了解课标的要求和内容,从而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教师要研究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的设置目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要求等内容,了解学科教学的总体要求和具体规定,掌握教材编制和使用的原则和方法。

然后,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对课标进行解读和理解,明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对课标要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领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为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

认真研究课标可以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的方向和着力点。

课标是教学的指导方针,是教学的方向标。

通过研究课标,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学科教学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内容,可以根据课标要求,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教学的时间和进度,使得教学不偏离课标的要求,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认真研究课标还可以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通过对课标的研究,教师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引导教学实践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提高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认真研究课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

通过对课标的研究,教师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特点,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需求,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有效学习。

二、深入挖掘教材教材是教学的工具,也是教学的载体。

教师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深入挖掘教材,发现教材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和价值,从而更好地利用教材进行教学。

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和设计理念,明确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内在逻辑,从而为教学提供基础和依据。

如何挖掘教材的价值,完善教案?

如何挖掘教材的价值,完善教案?

教材作为教学的基础和重要载体,承载着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是教师教学的直接依据。

如何挖掘教材的价值,完善教案?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教材的价值挖掘、教案的重要性和完善教案的具体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材的价值挖掘1.发现教材的主题教材是由多个单元组成的,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重点和主题。

通过对每个单元的阅读和分析,教师可以发现并确定教材的主题,从而找到焦点,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准备。

2.挖掘教材的背景知识教材是在一定的背景下编写的,包含了丰富的背景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教材的背景知识,从而使教学更有深度。

3.分析教材的结构特点教材的每个章节都有自己的结构特点,通过分析教材的结构特点,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并为教案的制定提供更多的思路。

二、教案的重要性教案是教师的课堂行动指南,是教学的一份具体计划,旨在帮助教师形成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教案有助于教师确认教学目标制定教案可以使教师准确地确认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教学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案有助于教师设计教学步骤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教学步骤和课堂活动,使教学有条不紊、有重点、有针对性。

同时,教案也有利于教师研究讲授方法,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3.教案有助于教师评估教学效果教案不仅是一份教学计划,也是一份教学记录。

通过反复修改教案,并及时总结每次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教师能够更好地评估教学效果,从而进一步地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完善教案的具体方法1.制定“输入-处理-输出”模型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师可以制定一个“输入-处理-输出”的教学模型,从而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2.加强反思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反思和总结,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应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3.优化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通过适当调整教学过程和加强教学细节方面的精细化管理,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深入挖掘教材 培养核心素养

深入挖掘教材 培养核心素养

小教园地深入挖掘教材■常欢摘要:教材是老师教学的依据,决定了老师的日常教学内容,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直接的影响。

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明确教材的应用价值,发挥教材的育人作用,以教材为基础,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挖掘教材;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日常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老师教学的重要指引。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老师应该加强对数学教材的运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开发数学教材的教育价值,活用教材,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利用教材,渗透数学思想为了培养小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必须在日常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更好地认知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内涵。

因此,老师必须发挥数学教材的作用,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立足于数学知识的讲解,以数学教材为根本,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引导和熏陶,才能让学生掌握各种思想方法,提高数学知识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学习中,老师应该立足于教材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们积极地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画出具体的图形,并标上具体的数量,建立起数字和图形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直观数学认知。

然后通过图形认识到数字与图形、位置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把抽象的想象通过一目了然的图形展现出来,为学生创设了一条掌握新知的新路径。

二、利用教材,丰富学生知识知识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倘若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数学教学内容,数学能力更无从谈起。

数学教材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也是课程标准要求的。

为了立足于教材,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老师应该将教材作为学生知识学习的载体,灵活运用教材,将教材作为日常教学的参考,指导学生们理解、吸收、消化教材中的数学内容,将上面的数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建立起整体性的知识框架,增强学生的知识能力,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认真研究课标深入挖掘教材

认真研究课标深入挖掘教材

认真研究课标深入挖掘教材课标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对于教师来说,要深入学习课标,了解其中所含的意义、要求以及教材中的编写思路和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而教材作为实施教育教学的主要工具,要更深入地挖掘,充分发挥其作用。

一、认真研究课标,了解其含义和要求课标是教学活动的规范和指导,它经由专家学者精心设计,包含着教育理念、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等内容,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起着指导和规范的作用。

教师要认真学习课标,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

这不仅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尊重,也是对自己专业素养的提升。

当一名教师将课标学习作为职业发展的必修课时,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要不断地学习课标,继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深入挖掘教材,充分发挥其作用教材就是教学的依据和载体,它直接关乎教学质量的高低。

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其教学内容和教育意义,以保证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应用。

1. 挖掘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教师应该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大纲,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教学内容。

首先要理清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对教材内容进行逐一梳理、分解、掌握,确保有全面深入地了解教材的各个方面和特点。

要注重理解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的关系、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切实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和渗透性。

2. 审视教材中的教育意义教材中的内容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其中所包含的教育意义。

教师要审视教材中的教育意义,从教育的高度深刻理解教材内容,领会其中的思想道德、学科素养和情感价值,然后将其转化为教育内容,为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奠定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意义是教材的灵魂,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教材中的教育意义,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更深的教育。

3. 整合教材中的教学资源教材中既有知识性的学习资源,也有能力性的学习资源。

教师要善于整合教材中的各种教学资源,如:课文、教案、试题和习题等,以提高教学效果,深化学生的学习。

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实现高效课堂

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实现高效课堂

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实现高效课堂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邱隘实验中学沙琴【内容摘要】如何“立足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是我们作为英语老师培养教育学生的重要课题。

我们老师要充分依托教材,辅助以一些课外的教学素材,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够使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扩宽视野,培养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

【关键词】教材资源高效应用英语教学应“立足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这是一个基本原则,正如有的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课本不是“圣经”,而是核心教学资源,它不是教学的一切,也就是例子而已。

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不要仅仅去“教教材”,而要“用教材去教”。

教师要有整合教材内容的能力,包括删减、补充、替代、拓展等;牢记“三个未必”,即“教材上有的,没有必要都教,教师要教的,没有必要都让学生记住,让学生记住的,没有必要都考”。

所以我们老师必须走进教材,了解内容;走出教材,把握思路。

一、充分解剖教材,完成教学设计1.吃透教材,梳理教学内容教师课前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掌握重点、难点,这样才能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无目标性和随意性,加强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知识的针对性。

同时,教师课前应该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备课要做到备教材、备教学、备练习、备学生。

备教材,要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同时又要把教材看作一个例子,不唯教材,力图出乎其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备教学,要做到循序渐进,有效高效。

备练习,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或者设计课堂练习,下发的训练教材,一定让学生先做,然后再讲,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当堂训练,快速反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人翁作用,调动学习积极性!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等因素来备课和授课以及布置作业等。

此外,教师还应该在备课时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例如,课时以及时间的分配要合理有效;英语例句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趣味性、激励性和适时性;一个好的问题是引起学习活动的最好刺激,是学生注意力的源泉,英语课堂教学重在引导,贵在提问,课堂上必要的提问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

挖掘教材 找准途径

挖掘教材 找准途径

挖掘教材找准途径挖掘教材,找准途径教材是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资源,好的教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提高能力。

但是要制作一份优质的教材并不容易,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教学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也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不断的积累。

在挖掘教材、找准途径方面,教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努力打造一份富有教育意义的教材。

一、观察生活,发现教材教材的制作最重要的源泉来自于生活,只有把生活中的点滴转化成教材,才能制作出有意义的教学资料。

教师们应该时刻保持对生活的观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教育资源。

可以从身边的人、事、物入手,发现当中的教育价值,并将这些价值转化成教材。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发现学生所熟悉的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事件等等,都可以成为优秀的教材来源。

教师们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参观或者社会实践等活动,发现更多的教育资源。

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或者到社区进行调研、交流等等,都可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发现教育资源,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深挖教材内涵教材的内涵往往是深广的,只有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深挖教材的内涵,才能为学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

教师们在挖掘教材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讲解、实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化教学等等。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展示教材的价值和内涵,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掌握知识。

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育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从而更好地挖掘教材的内涵。

三、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挖掘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趣味性活动;对于中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深度挖掘数学教材 实施高效数学教学

深度挖掘数学教材 实施高效数学教学

深度挖掘数学教材实施高效数学教学一、深度挖掘数学教材1. 多角度解读数学教材:数学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往往会采用多种角度进行解释。

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多角度的解读教材,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帮助他们形成全面的认识。

2.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实践和思考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去发现数学规律,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思考,积累数学知识。

3. 实例引入教学: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例引入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案例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应用。

4. 注重数学教材的整合与延伸:数学的知识体系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数学教材的整合与延伸,让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数学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形成更加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二、实施高效数学教学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高效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能够从内心深处喜欢上数学,从而更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

3.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高效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他们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更主动地思考和探索,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4. 加强实践操作:数学是一门需要实践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

5. 个性化教学: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会有所不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差异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深度挖掘数学教材,实施高效数学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自身素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从而更好地实施高效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材的深度挖掘

小学语文教材的深度挖掘

(小学语文教材的深度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作为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教材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深度挖掘,以期为教学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

一、教材内容的文化内涵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内容。

这些内容不仅仅是文字和图片,更是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挖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例如,在教材中有一篇关于传统节日的课文,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的由来和风俗习惯。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各个节日的传统文化,还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材结构的逻辑关系小学语文教材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

通过对教材结构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思维能力。

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材中有一篇关于动物的文章,介绍了各种动物的名称、外形、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结构分析,可以发现文章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逻辑顺序进行编排,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的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小学语文教材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进行德育的重要载体。

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德育元素,如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团结合作等。

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挖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例如,在教材中有一篇关于助人为乐的文章,讲述了一个小朋友帮助老奶奶过马路的场景。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以感受到助人为乐的重要性,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明白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相互帮助,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教材中的创新元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

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材资源

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材资源

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材资源教育是传承的事业,教科书承载着庄严而特殊的使命。

它所容纳的是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的积淀与精华,其严密的科学性是其他任何书籍所无法比拟的。

小学语文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是,“教材无非是例子”,我们应该紧扣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为了打开学生思维的通道,必要时,必要处,我们要善于结合教材进行适当的联系和拓宽,让教材成为一个个最佳的资源生长点。

语文教学要完成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已知到未知的延伸,形成开放的教学态势。

那么,如何实现教材的拓展和优化呢?一、钻研教材,实现内化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凭借和依据,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理解和把握的程度。

教师在教学前,要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熟悉和研究教材上。

对于教材,教师必须“明”:明确教材内容重点、难点、关键;明确知识的前后联系;明确教材与学生生活的接触点等。

同时,又必须“化”: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把加工好的教材系统纳入自己的认知系统,做到心中有书,成竹在胸。

教师使用教材,但不能迷信教材,要用自己的慧眼发现教材中的问题,做到教学前心中有数。

例如,《月亮上有飞碟吗?》一文,说的是美国宇航员在登月的时候,看到月球上排列着很多飞碟,而且那些飞碟还在起飞,宇航员拍了20多张照片。

这到底是真是假?教师必须清楚。

事实上,这个说法不是事实,美国宇航局都澄清过了,宇航员拍到的照片不是真实的,而是经过处理的。

对于这些内容,教师教学前必须适当拓展,做到心中有数。

二、抓住“空白”,放飞想象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编者或作者当然也会使用含蓄的艺术手法,来获取“言犹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用想象来填补这些空白,想象文中人物的言行和心理,想象故事情节中的细节和结局等,进行适度的拓展,就能放飞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摆脱思维的僵化和呆滞,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充分挖掘教材,提高复习质量

充分挖掘教材,提高复习质量

充分挖掘教材,提高复习质量常言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

九年级毕业班数学复习工作是一项很重要且技巧性很强的工作,也是教师教学经验工作的总结,复习工作做得好,考试成绩就会有明显提高。

那么,如何全面系统复习好新教材中的所学内容,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呢?根据笔者多年从事毕业班数学教学实践,并结合前一段毕业考试复习谈点个人看法,与大家商榷。

一、回归课本,狠抓基础“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合包之木,生于毫末”。

因此,复习工作必须常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紧扣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打好基础,全面复习,回归课本,是中考复习成败的关键。

复习时,教师要对教材中各章节之间的关系做到心中有数,犹如红线穿珍珠,纲举目章。

梳理所有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基础知识网络,让学生把课本中的例题、练习题、复习题弄懂,学会对课本上的题目进行演变,达到做一道题会做“十题、百题”的目的。

二、明确方向,突出重点。

对中考“考什么”、“怎样考”应心中有数。

a、教师对《考试说明》、《新课程标准》理解是否透彻,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

b、提倡增大课堂容量,不是追求面面具到,而且要讲求实效,注重精选范例,多选融重点知识、重要方法与重要数学思想于一体的试题,做到“难而不怪,新而不奇,活而不峭,宽而不偏”。

c、讲范例要突出“导”字、克服“灌”字,“导”字又主要体现在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探寻解题思路,克服猜题、押题和机械的题型和灌输式复习方法。

d、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解题,参与教学过程,启迪思维,点拨要害。

e、不能让学生过早地做综合练习题,而应以课本编排体系为主线进行系统复习,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三、精选习题,注重训练复习就是把书本由厚读薄的过程,所有学生的学习时间是一样的,关键看如何训练。

一要选编典型例题时应把握好六条原则:a、重基础,以课本为主。

b、重能力,把激活思维放在首位。

c、防疏误,加强针对性训练。

充分挖掘教材中德育因素,着力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充分挖掘教材中德育因素,着力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着力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

而思想道德是人的基本素质的第一要素。

所以素质教育要把德育放在首位。

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

要做到这一点,单凭简单的说教和一朝一夕的培养是很难完成的。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教学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师要反复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永远的主题它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又是每个人实现当身价值的体现,它极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素质教育要教会学生做人,首先就要教会他们做一个爱国的人。

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充分利用教材的有利国素,有意识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小语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形象鲜明、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

教师在教学这类课文时,考虑到小学生年龄小、见识不多、想象力差、有许多情景不可能直接感受到,可以利用直观教具,感情朗读,再现文中情景,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真切感受到祖国山川景物的秀美、壮观,诱发爱国之情。

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在当前显得十分必要,针对学校中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病,更应强化集体主义精神,注意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先人后己、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精神和积极健康的行为习惯。

现在学生中,自私自利,对他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和爱心的人不少。

记得某校有两个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既是同班同学,又是邻居,有一次他们结伴下河游泳,游到河中心时,一个小孩突然沉入水中,另一个急忙游向岸边,跑回家中,他既不呼救,也不给邻居家报信,直到第二天孩子的尸体浮上水面,家长才知道,这就是缺乏集体主义精神的表现。

面对这些令人担忧的现象,语文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利国素,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如第十册课文《丰碑》,记叙的是在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赞扬了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如何充分挖掘、利用新教材教育功能,推进素质教育

如何充分挖掘、利用新教材教育功能,推进素质教育

如何充分挖掘、利用新教材教育功能,推进素质教育现在,我们所说的课程已经不再只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即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且包括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

因此,教材改革只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而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是如何充分利用新教材进行教法、学法的改革。

实际上,课程方案一旦确定,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新编教材得不到充分利用,课程改革就会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因此,如何挖掘新教材的教育功能,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持久、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它的好坏关系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成败。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如何充分挖掘、利用新教材的这些特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以下是本人在使用新教材过程的一点体会:1 科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预习中自主探索、获取知识高中数学新教材是一个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知识编排顺序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

而一个善于提前阅读教材、自我探索知识的学生,通过阅读,对知识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逐步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学习成绩也比较好。

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前预习、阅读教材,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我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新教材的这一特征,每节课都拿出十至十五分钟的时间给学生阅读教材,让其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①设置出适合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强烈的求知欲去阅读。

②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观点。

③对于有争议问题,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尝试在小组中得出答案,即使错了,也要给予积极的肯定。

2 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
摘要:教学不能只是忠实的实施计划、教案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教师应对教材作灵活的优化处理,把课外知识补充到课内,不仅拓宽教材知识,而且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青少年学习和了解武器与战争知识,增强国防观念,激发持续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开拓学习视野,提高能力等都是非常有益的。

关键词:挖掘教材激发兴趣拓宽视野提高能力
在化学新课程改革要求中,有一个基本理念是: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

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这就要求我们一线的老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去充分的理解教材、挖掘教材。

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是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事件,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1】。

我们以往对课程的理解是认为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所以造成了教学和课程相分离的现象。

教学不能只是忠实的实施计划、教案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教师应对教材作灵活的优化处理,把课外知识补充到课内,不仅拓宽教材知识,而且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我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积累了一些体会,其中有一点是针对初中化学与军事武器的密切联系,重视这一方面的教学,不仅会使学生增加军事科学知识,而且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爱国思想。

我在初中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挖掘化学与军事科学的关系。

1.在学习氧气性质时,就明确指明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现象和过程就是过去战争中制造烟幕弹的原理(当然也指明是运动会上发令枪利用的原理)。

2.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把学生看到的镁条燃烧的现象提出一个问题:这种现象和军事上什么武器有关?经过学生的想象和交流明确这就是照明弹的原理之一,同时指出还利用了铝粉燃烧,它们的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并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的热量硝酸盐分解放出氧气,氧气又促使镁、铝更剧烈燃烧。

3.在学习“爆炸”时,联系美国在侵略南联盟时使用了一种燃烧弹,它不仅会炸死对方,而且还会使对方因缺氧造成窒息死亡,从而使学生对燃烧和爆炸的原理、条件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4.在学习“碳的几种单质时”,联系美国在侵略南联盟时使用了一种“石墨炸弹”,造成输电线路短路,给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后果?通过引导,经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得出是因为石墨纤维能导电的结论,从而加深学生石墨具有“导电性”的理解。

同样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使学生清楚军事上防化兵使用的“滤毒罐”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的原理。

在学习木炭时使学生知道木
炭是黑火药的成分之一,它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武器的灵魂。

5.在认识酚酞时,我就联系在战争年代地下党或特务所使用的密写墨水,密写墨水分为两部分,其中一瓶盛放的是一种无色溶液,这种溶液的成分就是无色的酚酞溶液,用它写好字晾干,再用碱性溶液涂抹,原先写的字就复显出来。

同样,在学习淀粉时,补充用米泔水写密信,再涂抹常用的碘酒,字迹就会复现出来,这是利用了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

并且可以事先准备,而后拿到课堂上演示,这样不仅会使学生增加一些军事知识,而且会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6.在学习氢气时,我就出示了如下小资料:氢气虽轻,但在军事上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氢气在纯O2里燃烧,火焰温度达3000摄氏度。

液氢是火箭、导弹的高能燃料。

液氢在液氧中剧烈燃烧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使火箭拔地而起。

氢气球曾在战争中屡建奇功。

在飞机出世之前,军事家巧妙地将炸弹!燃烧弹系在氢气球下,然后点燃经计算的导火线,当氢气球飘至敌区时,大火、弹片就会从天而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和欧洲一些城市的上空,经常飘放着成千上万只氢气球,别小看这些手指都能捏破的氢气球,它却能使德国侵略军的飞机谈虎色变。

然后,我就给学生提出问题:在上述资料里,利用了氢气的哪些性质?这样做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7.在学习化肥时,可以补充硝铵是一种很好的氮肥,同时也是一种烈性炸药,当受到突然加热至高温或猛烈撞击时,会发生爆炸性分解,反应方程式为:2NH4NO3 2N2↑+O2↑+4H2O国内外都发生过硝铵(用作肥料)仓库爆炸事故,也有的用于军事作炸药。

8.在学习纤维素时,可以补充以下资料:棉花是天然的纤维素,看上去软绵绵的没有什么力量,但是它和硝酸反应得到的产物却威力特别大,若将火药棉压缩至一块肥皂大小,引爆时,足以将一座5层大楼炸平!燃烧时,在十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即可完全燃烧,并同时将体积扩大到一千万倍!可见,其爆炸的威力非同小可,所以可以说棉花也是一种军事物资,军事上用它可以制成炸药。

9.在学习橡胶时,除了常用用途外,我补充了武警战士使用的橡胶子弹的有关知识,以前,警察使用的军用手枪一般都会对人造成伤害,所以警察在出警时,即使在危险情况下也不一定会开枪,导致部分警察在抓捕罪犯途中受到伤害。

一般来说,使用橡皮子弹射击时,在5米(含5米)内可将目标杀伤(致死);如只需致伤,则必须将射距保持在5米之外,轻伤会导致被击中部位发紫,重者则会让对方疼痛休克。

化学知识与军事及军事武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初中教材中还有不少与军事有关的内容,青少年学习和了解武器与战争知识,增强国防观念,激发持续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开拓学习视野,提高能力等都是非常有益的。

老师应该去开发课程资源,不能只是教教材,要学会创造性的用教材,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设计出活生生、丰富多彩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大,2003.153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