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焊后热处理的加热方式

焊后热处理的加热方式

焊后热处理是对焊接接头进行热加工,以改善焊缝和母材的性能,减轻残余应力,并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和韧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焊后热处理加热方式:
1.炉加热:将焊接接头放入特定的热处理炉中进行加热。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型工件或需要
进行长时间均匀加热的情况。

可以根据具体要求设定加热温度和保持时间。

2.电阻加热:使用电流通过工件的导电性材料产生热量,将焊接接头进行加热。

这种方法
适用于较小尺寸的工件或需要局部加热的情况。

可以通过调整电流强度和加热时间来控制加热效果。

3.感应加热:利用感应加热原理,在焊接接头周围产生交变磁场,使其自身发热。

这种方
法适用于需要快速且局部加热的情况,对于大型工件,也可以组合多个感应加热装置进行加热。

4.火焰加热:使用火焰或火炬对焊接接头进行加热。

这种方法适用于简单的焊后热处理,
可以通过调整火焰大小和距离来控制加热温度。

在选择加热方式时,需要考虑工件尺寸、材料特性、加热速度要求以及所需的温度控制精度等因素。

加热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免引起不均匀加热、脆性相形成或工件变形等问题。

焊接与热处理

焊接与热处理

(二)焊接工艺评定
监检人员应当对焊接工艺的评定过程进行监督;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PQR)和焊接工艺规程(WPS) 经过监检人员签字
确认后存入技术档案; 焊接工艺评定技术档案应当保存至该工艺评定失效为止,焊接工
艺评定试样应当至少保存5年。
(三)焊工资格考核
取得相应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施焊记录与焊接记录 焊工代号钢印,或者在焊接记录(含焊缝布置图)中记录焊工代号
2、焊接材料
包括:焊条,焊丝,焊剂,保护气体,焊剂垫 பைடு நூலகம்准
GB/T 5117—1995《碳钢焊条》 GB/T 5118—1995《低合金钢焊条》 GB/T 983—1995《不锈钢焊条》 GB/T 984—2001《堆焊焊条》 GB/T 8110—2008《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 GB/T 10045—2001《碳钢药芯焊丝》 GB/T 5293—1999《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 GB/T 12470—2003《埋弧焊用低合金钢焊丝和焊剂》 GB/T 17854—1999《埋弧焊用不锈钢焊丝和焊剂》 GB/T 4842—2006《氩》
,焊接记录列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四)焊接工艺一般要求
1、焊接环境条件
► 风速:手工焊≤10m/s,气保焊≤2m/s ► 相对湿度:≤90% ► 焊件温度:≥-20℃ ► 焊件温度为0~-20℃时,将始焊处预热到15℃以上 ► 无雨雪环境 ► 焊材贮存库相对湿度:≤60%, 温度:≥5℃
2、焊接工艺要求
A107 A007 A137 A207
药皮类型 钛钙型 高纤维素型 低氢钠型 低氢钾型 低氢钠型 低氢钠型 低氢钠型
电流种类 交流、直流 直流反接 直流反接 交流、直流 直流反接 直流反接 直流反接

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

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

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培训一、焊后热处理的概念1.1后热处理(消氢处理):焊接完成后对冷裂纹敏感性较大的低合金钢和拘束度较大的焊件加热至200C〜350C保温缓冷的措施。

目的、作用:减小焊缝中氢的有害影响、降低焊接残余应力、避免焊缝接头中出现马氏体组织,从而防止氢致裂纹的产生。

后热温度:200 C〜350 C保温时间:即焊缝在200C〜350C温度区间的维持时间,与后热温度、焊缝厚度有关,一般不少于30min加热方法:火焰加热、电加热保温后的措施:用保温棉覆盖让其缓慢冷却至室温NB/T47015-2011关于后热的规定:4.5后热4. 5, 1对冷裂纹戦掖性较大的低合金钢和拘束度较大餌挥件应采取岳热措施“4.5,2石热应在悍后立即迸行4.5,3后菸程麼一融为20010-3501:,保濃时间与訂热温度*焊魅金fl(厚度有关,一般不少于4. 5. 4若弊IS立即进行热处理则可不进行后热斗4.6. 1碳素钢和低合金俐低f 4?0T?的热过程*高合金钢低T3I5V的热过程,均不作为焊后热处理对待。

1.2焊后热处理(PWHT :广义上:焊后热处理就是在工件焊完之后对焊接区域或焊接构件进行的热处理,内容包括消除应力退火、完全退火、固熔、正火、正火加回火、回火、低温消除应力等。

狭义上:焊后热处理仅指消除应力退火,即为了改善焊接区的性能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等有害影响。

1.3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焊接中所说的焊后热处理是指焊后消除应力的热处理。

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过程:将焊件缓慢均匀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降温冷却至室温。

目的、作用:(1)降低或消除由于焊接而产生的残余焊接应力(2)降低焊缝、热影响区硬度。

(3)降低焊缝中的扩散氢含量。

⑷提高焊接接头的塑性。

(5)提咼焊接接头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

(6)提高抗应力腐蚀能力。

⑺提咼组织稳定性。

热处理的方式:整体热处理、局部热处理1.4焊接应力的危害和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焊接应力是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温度场的变化(热涨冷缩)及焊件间的约束而产生的滞留在焊件中的残余应力。

热处理培训资料

热处理培训资料
理:
热处理是通过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从而大幅度改变材料性 能的工艺环节,是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保证整机使用性能和 可靠性的关键。在制造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热处理工艺方法有:正火、退火、淬火、渗碳、氮化、高 频感应加热淬火、离子氮化。为了实现以上工艺,我们配备的 设备有:电阻炉、多用炉、真空炉、盐浴炉、高频感应设备、 气体氮化炉、固溶炉、及各种冷却设备等。
金属热处理是在固态下将金属和合金加热到一定温度,保 温一段时间,然后以冷却速度冷却,通过加热速度、保温温度、 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四个基本要素有机配合,使金属和合金内 部组织结构发生转变,从而获得一定性能的工艺方法。
金属热处理工艺分类
热 处 理
整体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
退火 正火 淬火 回火
感应加热淬火 火焰表面加热淬火
15~20 20~25
40~64 64~96
163~220 210~250
组织
索氏体+铁素体 回火索氏体
表面热处理
定义: 通过对钢件表面的加热、冷却而改变表层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 艺。表面淬火是表面热处理的主要内容,其目的是获得高硬度的表 面层和有利的内应力分布,以提高工件的耐磨性能和抗疲劳性能。
退火
扩散退火 用以使合金铸件化学成分均匀化,提高其使用性能。方法是在不发 生熔化的前提下,将铸件加热到尽可能高的温度,并长时间保温, 待合金中各种元素扩散趋于均匀分布后缓冷。
去应力退火 用以消除钢铁铸件和焊接件的内应力。对于钢铁制品加热后开始形 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下100~20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即可消 除内应力。
与退火相比: 正火与退火的不同点是正火冷却速度比退火冷却速度稍快,因而正火组 织要比退火组织更细一些,其机械性能也有所提高。另外,正火炉外冷 却不占用设备,生产率较高,因此生产中尽可能采用正火来代替退火。 对于含碳量低于0.25%的低碳钢,正火后达到的硬度适中,比退火更便 于切削加工,一般均采用正火为切削加工作准备。对含碳量为0.25~ 0.5%的中碳钢,正火后也可以满足切削加工的要求。

焊接热处理培训

焊接热处理培训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7
2. 热处理分类
退火: 把钢加热到临界点Ac1以上或以下的一定温度,保温一
段时间,随后在炉中或埋入炉中或导热性较差的介质中, 使其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稳定的组织。 目的: (1)降低钢的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2)提高钢的塑韧性,便于成形加工; (3)细化晶粒 (4)消除工件内的残余应力。
11
2. 热处理分类
热处理加热方法:
热处理一般的加热方法有:火焰加热,电阻加热、感 应加热及在热处理炉内加热。
12
3. 焊接热处理要求
焊接热处理:
焊接热处理是指在焊接前、焊接过程中或焊接后,将 焊件全部或局部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保温一定的时间,然 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下来,以改善工件焊缝的工艺性能和 力学性能,是改善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的一种工艺方法。 阳江核电的钢材中,需要热处理的管道材料主要有: 低合金钢WB36CN1,耐热钢P22、P11、15CrMo等,还有部 分特殊的部件,如除氧器、主行车轨道。
5
1.热处理知识
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的组织形态与性能: 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晶粒粗细之分。 马氏体:C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高强度,高硬度 和耐磨性 贝氏体:由含碳过饱和F和碳化物组成的两相混合物,上 贝氏体,下贝氏体(高强,韧)。
6
2. 热处理分类
热处理工艺主要分为:

焊接热处理
目录
1. 热处理知识 2. 热处理分类 3. 焊接热处理要求
2
1.热处理知识
定义
- 金属的热处理是指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加热到适
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以不同的 冷却速度冷却,以获得需要的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 改善金属结构组织的一种方法。

热处理的基本知识

热处理的基本知识

常用热处理的基本知识一. 退火目的及工艺退火是钢加热到适当的温度,经过一定时间保温后缓慢冷却,以达到改善组织、提高加工性能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其主要目的是减轻钢的化学成分及组织的不均匀性,细化晶粒,降低硬度,消除内应力,以及为淬火作好组织准备。

退火工艺种类很多,常用的有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扩散退火、去应力退火及再结晶退火等。

不同退火工艺的加热温度范围如图5.25所示,它们有的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有的加热到临界点以下。

对于加热温度在临界点以上的退火工艺,其质量主要取决于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及等温温度等。

对于加热温度在临界点以下的退火工艺,其质量主要取决于加热温度的均匀性。

1. 完全退火完全退火是将亚共析钢加热到A C3以上20~30℃,保温一定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至500℃左右出炉空冷,以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它主要用于亚共析钢,其主要目的是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和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低碳钢和过共析钢不宜采用完全退火。

低碳钢完全退火后硬度偏低,不利于切削加工。

过共析钢完全退火,加热温度在A cm以上,会有网状二次渗碳体沿奥氏体晶界析出,造成钢的脆化。

2. 等温退火完全退火所需时间很长,特别是对于某些奥氏体比较稳定的合金钢,往往需要几十小时,为了缩短退火时间,可采用等温退火。

等温退火的加热温度与完全退火时基本相同,钢件在加热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快冷至A r1以下某一温度等温,使奥氏体转变成珠光体,然后出炉空冷。

图5.26为高速钢的完全退火与等温退火的比较,可见等温退火所需时间比完全退火缩短很多。

A r1以下的等温温度,根据要求的组织和性能而定;等温温度越高,则珠光体组织越粗大,钢的硬度越低。

3. 球化退火球化退火是使钢中渗碳体球化,获得球状(或粒状)珠光体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主要用于共析和过共析钢,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同时为后续淬火作好组织准备。

焊缝热处理

焊缝热处理

焊缝热处理
摘要:
1.焊缝热处理简介
2.焊缝热处理的目的和作用
3.焊缝热处理的方法
4.焊缝热处理的操作流程
5.焊缝热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6.焊缝热处理的应用领域
正文:
焊缝热处理是一种在焊接过程中或焊接后对焊缝进行加热处理的技术,目的是提高焊缝的力学性能、消除残余应力和改善焊接接头的微观结构。

焊缝热处理方法包括整体热处理、局部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等,具体方法根据不同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选择。

焊缝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焊缝的力学性能,使其具有更高的强度和韧性。

通过焊缝热处理,可以消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减少焊接接头的裂纹倾向。

此外,焊缝热处理还可以改善焊接接头的微观结构,提高其耐蚀性能。

焊缝热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整体热处理、局部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

整体热处理是将整个焊接接头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进行保温一段时间。

局部热处理是将焊接接头的一部分进行加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是将焊接接头的表面加热到一定温度,以改善其表面性能。

焊缝热处理的操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将焊接接头加热到适当温度;然后,保持一段时间进行保温;最后,冷却至室温。

在加热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以防止过热或过烧。

在保温过程中,可以进行冷却,以控制残余应力和微观结构。

在焊缝热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过热、过烧、裂纹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优化加热条件、控制保温时间、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等方法进行解决。

焊缝热处理广泛应用于各种焊接结构中,如建筑结构、船舶制造、石油化工、压力容器等领域。

热处理基础知识问答

热处理基础知识问答

热处理基础知识问答1、什么是热处理将固态金属或合金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加热,保温一定的时间,以一定的冷却速度冷却以改变其组织,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2、热处理的目的是什么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改变钢的内部组织结构,来控制相变过程中组织转变的程度和转变产物的形态,从而改善钢的性能。

3、热处理的条件是什么必须有固态相变转变的合金才可以进行热处理。

4、热处理的工艺过程是什么(1)加热:临界点+△T值(2)保温(3)冷却:临界点-△T值一定冷却速度5、主要参数有哪些(1)加热温度T(2)保温时间t(3)冷却速度V,冷却介质决定冷却速度,如:水、盐水、碱水、空气6、按处理阶段及目的可分为哪几种(1)预处理目的是消除偏析、内应力,为最终热处理或后续的加工获得平衡组织。

(2)最终处理作为工件处理的最后工序,获得最终组织。

7、按热处理工艺参数可分为哪几种(1)普通热处理这是生产中最常用的热处理工艺,如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

这类的热处理一般不会额外的加入其他元素,主要是通过自身组织转变来得到所需要的性能。

(2)化学热处理这类在热处理在齿轮、轴等耐磨件上会经常用到。

工件进行化学热处理时,会在表面一层渗入其他的元素,而对心部的成分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一般渗入什么元素,我们就称为渗×处理,如表面渗C、渗N,C、N共渗等。

(3)表面热处理综合了上述两类热处理的特点,即热处理时不加入其他元素,而且只是针对表面进行的热处理,不影响心部的组织,如表面淬火,但其要求工件的含碳量较高。

8、什么是退火退火是将金属和合金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后组织亚共析钢是铁素体加片状珠光体;共析钢或过共析钢则是粒状珠光体。

总之退火组织是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

9、退火的目的是什么(1)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于切削加工及冷变形加工。

(2)细化晶粒,消除因铸、锻、焊引起的组织缺陷,均匀钢的组织和成分,改善钢的性能或为以后的热处理作组织准备。

热处理专业知识

热处理专业知识

热处理专业知识对于焊接热处理人员,首先要了解最基本的热处理知识,才能更好的做好热处理工作前的工艺和材料的准备工作,为更好完成热处理工作打好基础。

1.焊接热处理在焊接之前、焊接过程中或焊接之后,将焊件全部或局部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下来,以改善工件的焊接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是改善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的一种工艺方法。

焊接热处理包括预热、后热和焊后热处理。

2.焊后热处理焊接工作完成后,将焊件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材料的相变温度Ac1以下),保温一定时间,使焊件缓慢冷却下来,以改善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和性能或消除残余应力的一种焊接热处理工艺。

3.焊前预热及主要作用是什么?焊接开始前,对焊件的全部或局部进行加热的一种焊接热处理工艺。

焊前预热有利于调节焊接热输入,降低焊接接头的冷却速度,避免淬硬组织,并有利于氢的逸出,还可使工件温度均匀化,减少工件的热应力。

因而,对有淬硬倾向的钢进行焊前预热是防止焊接冷裂纹的有效手段。

4.焊后热处理其主要目的是什么?其目的是为了改善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和性能,或降低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

5.“焊接热处理”与“焊后热处理”是否是一个概念?焊接热处理是在整个焊接过程(包括焊前预热)的某一阶段或焊后对焊件进行加热、保温、冷却的一种工艺方法。

包含了预热、后热、焊后热处理。

可见,焊接热处理所指更广,而焊后热处理仅是焊接热处理的一种工艺。

6.什么是局部加热“局部加热”是指仅对部分焊缝加热 .7.后热工艺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后热工艺是指焊接工作停止后,立即将焊件加热到300℃~400℃,保温2h~4h,然后缓冷的一种焊接热处理工艺,实际上是除氢处理,其目的是为了加速氢的逸出。

8.对马氏体型钢(如F12钢或P91、 P92钢)后热时机应如何选择?应在焊后冷却保温段结束后,也就是马氏体转变结束后进行。

9.焊接热处理中常用的加热方法有哪些?常用的加热方法有电加热(如电阻炉加热、柔性陶瓷电阻加热、远红外电加热、工频感应加热、中频感应加热)、火焰加热(如氧-乙炔、高压煤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

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

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

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培训一、焊后热处理的概念1、1后热处理(消氢处理):焊接完成后对冷裂纹敏感性较大的低合金钢与拘束度较大的焊件加热至200℃~350℃保温缓冷的措施。

目的、作用:减小焊缝中氢的有害影响、降低焊接残余应力、避免焊缝接头中出现马氏体组织,从而防止氢致裂纹的产生。

后热温度:200℃~350℃保温时间:即焊缝在200℃~350℃温度区间的维持时间,与后热温度、焊缝厚度有关, 一般不少于30min加热方法:火焰加热、电加热保温后的措施:用保温棉覆盖让其缓慢冷却至室温NB/T47015-2011关于后热的规定:1、2焊后热处理(PWHT):广义上:焊后热处理就就是在工件焊完之后对焊接区域或焊接构件进行的热处理,内容包括消除应力退火、完全退火、固熔、正火、正火加回火、回火、低温消除应力等。

狭义上:焊后热处理仅指消除应力退火,即为了改善焊接区的性能与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等有害影响。

1、3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焊接中所说的焊后热处理就是指焊后消除应力的热处理。

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过程:将焊件缓慢均匀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降温冷却至室温。

目的、作用:(1)降低或消除由于焊接而产生的残余焊接应力。

(2)降低焊缝、热影响区硬度。

(3)降低焊缝中的扩散氢含量。

(4)提高焊接接头的塑性。

(5)提高焊接接头冲击韧性与断裂韧性。

(6)提高抗应力腐蚀能力。

(7)提高组织稳定性。

热处理的方式:整体热处理、局部热处理1、4焊接应力的危害与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焊接应力就是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温度场的变化(热涨冷缩)及焊件间的约束而产生的滞留在焊件中的残余应力。

1、4、1焊接应力只能降低,不可能完全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形成的的危害: 1)影响构件承受静载的能力;2)会造成构件的脆性断裂;3)影响结构的疲劳强度;4)影响构件的刚度与稳定性;5)应力区易产生应力腐蚀开裂;6)影响构件的精度与尺寸的稳定性。

1、4、2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1)设计措施:(1)构件设计时经量减少焊缝的尺寸与数量,可减少焊接变形,同时降低焊接应力(2)构件设计时避免焊缝过于集中,从而避免焊接应力叠加(3)优化结构设计,例将如容器的接管口设计成翻边式,少用承插式2)工艺措施(1)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2)合理安排装配焊接顺序(3)层间进行锤击(4)预热拉伸补偿焊缝收缩(机械拉伸或加热拉伸),与焊接区同时拉伸(膨胀)与同时压缩(收缩)(5)焊接高强钢时选用塑性较好的焊条(6)采用整体预热(7)焊后消氢处理(8)采用整体焊后热处理(9)利用振动法消除焊接残余应力二、容器及受压元件应按材料、焊接接头厚度、结构形式、介质与设计要求确定就是否进行焊后热处理。

热处理基础知识总结

热处理基础知识总结

热处理基础知识总结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

一、热处理1、正火: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临界点AC3或ACM以上的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类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2、退火:将亚共析钢工件加热至AC3以上20—40度,保温一段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或埋在砂中或石灰中冷却)至500度以下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3、固溶热处理:将合金加热至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然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4、时效:合金经固溶热处理或冷塑性形变后,在室温放置或稍高于室温保持时,其性能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

5、固溶处理:使合金中各种相充分溶解,强化固溶体并提高韧性及抗蚀性能,消除应力与软化,以便继续加工成型。

6、时效处理:在强化相析出的温度加热并保温,使强化相沉淀析出,得以硬化,提高强度。

7、淬火:将钢奥氏体化后以适当的冷却速度冷却,使工件在横截面内全部或一定的范围内发生马氏体等不稳定组织结构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8、回火:将经过淬火的工件加热到临界点AC1以下的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随后用符合要求的方法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9、钢的碳氮共渗:碳氮共渗是向钢的表层同时渗入碳和氮的过程。

习惯上碳氮共渗又称为氰化,以中温气体碳氮共渗和低温气体碳氮共渗(即气体软氮化)应用较为广泛。

中温气体碳氮共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

低温气体碳氮共渗以渗氮为主,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耐磨性和抗咬合性。

10、调质处理(quenching and tempering):一般习惯将淬火加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

调质处理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

调质处理后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它的机械性能均比相同硬度的正火索氏体组织更优。

它的硬度取决于高温回火温度并与钢的回火稳定性和工件截面尺寸有关,一般在HB200—350之间。

焊缝消应热处理工艺

焊缝消应热处理工艺

焊缝消应热处理工艺
《焊缝消应热处理工艺》
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工艺,通常用于制造和维修金属构件。

然而,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焊缝,焊缝的性能往往不如母材。

为了提高焊接接头的性能和质量,常常需要对焊缝进行消应热处理。

消应热处理是通过控制焊缝区域的温度和时间,以达到改善焊缝组织、提高性能和消除残余应力的目的。

消应热处理的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

在焊接后,焊缝区域通常会产生一些缺陷,如气孔、夹杂、氧化物等,这些缺陷会对焊接接头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通过消应热处理可以消除这些缺陷,提高焊缝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另外,焊接过程中会产生残余应力,这些应力会导致焊接接头的变形和开裂。

通过消应热处理可以降低焊缝区域的应力,提高焊接接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焊缝消应热处理工艺是一种重要的工艺手段,可以提高焊接接头的性能和质量,确保焊接构件的安全可靠使用。

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不同的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消应热处理工艺,并严格控制处理参数,以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

焊缝热处理绳状

焊缝热处理绳状

焊缝热处理绳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焊缝热处理绳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焊接技术,通过对焊接焊缝进行热处理,使其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式,通过加热金属至熔化状态,再把金属融合在一起,形成牢固的连接。

焊接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连接各种金属材料,包括钢、铝、铜等。

焊缝热处理是指对焊接过程中形成的焊缝进行热处理,以改善焊接区域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焊接过程中,焊接区域的金属会受到高温影响,可能产生气孔、裂纹等缺陷,降低焊接的质量和性能。

焊缝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消除这些缺陷,提高焊接区域的硬度、强度和耐蚀性,提高焊接接头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焊缝热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是使用焊缝热处理绳状。

焊缝热处理绳状是一种可以对焊接焊缝进行均匀加热的设备,通常由电阻丝或铜管组成,通过传导热量对焊接区域进行均匀加热,达到热处理的效果。

这种焊缝热处理绳状可以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焊接区域,能够有效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

焊缝热处理绳状是一种重要的焊接工具,在焊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焊接焊缝进行热处理,可以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确保焊接结构的安全可靠。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合理选择适当的热处理方法和工具,确保焊接过程的质量和效益。

愿通过我们的努力,焊缝热处理绳状能够在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第二篇示例:焊缝热处理绳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焊接行业的热处理工艺,通过对焊缝进行恰当的热处理,可以改善焊接接头的性能和质量,提高焊接接头的耐热、耐腐蚀和机械性能,从而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焊接行业中,焊缝热处理绳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焊接过程中,如钢、铝、铜、镍等。

焊缝热处理绳状的工艺原理是通过对焊接接头进行加热和冷却处理,使焊接接头的组织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改善焊接接头的性能和质量。

焊缝热处理绳状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具体操作方法和工艺参数需要根据焊接材料、焊接部件和焊接要求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焊接热处理及修复知识题库

焊接热处理及修复知识题库

焊接热处理及修复知识题库一、判断题1)工作介质对焊接部件的寿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焊接部件的材质及焊接材料必须适应工况的要求。

W)2)工作环境温度对制造压力容器所用材料的性能影响不大。

(X)3)焊接接头的质量反映了锅炉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并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7)1)锅炉主要受压元件的主焊缝应采用全焊透的对接焊缝。

(7)2)冬季使用氧气或已快气瓶时,发现瓶阀冻结,可用明火烘烤解冻。

(X)3)导线的电阻与其长度无关。

(X)4)当焊接线能量和其他工艺参数一定时,母材中的硫、磷含量高于焊接材料,其熔合比越大越好。

(X)5)钝边的作用是防止根部烧穿。

(7)6)开坡口是为了保证根部焊透和便于清除熔渣,留间隙和钝边是保证焊透。

(X)10)使用低氢焊条焊接时,应始终保持短弧和适当的焊接速度。

(7)11)凡是不等厚度钢板的对接,均应将厚板做削薄处理。

(X)12)常温下焊接16Mn钢结构时应采用低氢型焊条,有时还进行焊前预热。

(7)13)焊接厚度230mm的16Mn板材时,焊前预热温度为100〜150℃。

(7)14)焊条直径是焊接规范参数之一,其选择应根据母材的厚度和焊接层道数确定。

(7)15)手工电弧焊的焊接规范参数一般包括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和焊接层道数等。

(7)16)碱性焊条引燃电弧后,可拉长电弧对始焊处进行预热,然后再进行焊接。

(X)17)手弧焊常用的运条方法,有直线运条法、环形运条法、正锯齿运条法、斜锯齿运条法和正反月牙法等。

(7)18)焊接时接头方法有三种:焊缝的起头与先焊焊缝的收尾相连接;焊缝的起头与先焊焊缝的起头相连接;焊缝的收尾与先焊焊缝的收尾相连接。

(7)19)正确选择焊接工艺参数,防止熔池冷却过快,改善熔渣浮出条件,是防止夹渣产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7)20)管子对接焊时,焊条角度随管子弧度而变化。

221)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中的“低”与低碳钢中的“低”含义相同。

(x)22)焊接应力与变形的形成都是由不均匀温度场造成的。

热处理知识及工艺介绍

热处理知识及工艺介绍
热处理的相关名词介绍
1. 正火normalizing: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临界点AC3或ACM以上的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类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2. 退火annealing:将亚共析钢工件加热至AC3以上20—40度,保温一段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或埋在砂中或石灰中冷却)至500度以下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3. 淬火quenching:将钢奥氏体化后以适当的冷却速度冷却,使工件在横截面内全部或一定的范围内发生马氏体等不稳定组织结构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4. 回火tempering:将经过淬火的工件加热到临界点AC1以下的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随后用符合要求的方法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相区
(1)单相区 简化的Fe- Fe3C相图中有F、A、L和Fe3C 四个单相区。 (2)两相区 简化的Fe- Fe3C相图中有五个两相区,即 L+A两相区、L+Fe3C两相区、A+Fe3C两相区、A+F两相 区和F+ Fe3C两相区。 每个两相区都与相应的两个单相区相邻;两条三相共存线, 即共晶线ECF,L、A和Fe3C三相共存,共析线PSK,A、F 和Fe3C三相共存。
4)合金工具钢
(1)低合金刃具钢 车、铣、铰刀等 性能要求: 回火稳定性 a) 硬度和耐磨性;b)强度和韧性;c)红硬性 ;d)工艺性 (2)高速钢 淬透性好,红硬性高,小截面刀具空气中能淬透 典型牌号: W18Cr4V (3)模具钢 a)冷作模具钢 b)热作模具钢 P70性能 (4)量具钢 多选用碳素工具钢、低合金工具钢(9SiCr、CrMn)、轴承钢(GCr15)制作
3、奥氏体的形成速度
43
(1)温度:加热温度越高,晶粒越大; (2)合金成分: ① 碳含量增高,晶粒长大倾向增大,残余渗碳体增加,则倾向减小; ② 形成碳化物、氮化物、氧化物的元素增加,则阻碍晶粒长大; ③ 锰、磷元素增加,晶粒增大。

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

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

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培训一、焊后热处理的概念1.1后热处理(消氢处理):焊接完成后对冷裂纹敏感性较大的低合金钢和拘束度较大的焊件加热至200℃~350℃保温缓冷的措施。

目的、作用:减小焊缝中氢的有害影响、降低焊接残余应力、避免焊缝接头中出现马氏体组织,从而防止氢致裂纹的产生。

后热温度:200℃~350℃保温时间:即焊缝在200℃~350℃温度区间的维持时间,与后热温度、焊缝厚度有关,一般不少于30min加热方法:火焰加热、电加热保温后的措施:用保温棉覆盖让其缓慢冷却至室温NB/T47015-2011关于后热的规定:1.2焊后热处理(PWHT):广义上:焊后热处理就是在工件焊完之后对焊接区域或焊接构件进行的热处理,内容包括消除应力退火、完全退火、固熔、正火、正火加回火、回火、低温消除应力等。

狭义上:焊后热处理仅指消除应力退火,即为了改善焊接区的性能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等有害影响。

1.3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焊接中所说的焊后热处理是指焊后消除应力的热处理。

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过程:将焊件缓慢均匀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降温冷却至室温。

目的、作用:(1)降低或消除由于焊接而产生的残余焊接应力。

(2)降低焊缝、热影响区硬度。

(3)降低焊缝中的扩散氢含量。

(4)提高焊接接头的塑性。

(5)提高焊接接头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

(6)提高抗应力腐蚀能力。

(7)提高组织稳定性。

热处理的方式:整体热处理、局部热处理1.4焊接应力的危害和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焊接应力是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温度场的变化(热涨冷缩)及焊件间的约束而产生的滞留在焊件中的残余应力。

1.4.1焊接应力只能降低,不可能完全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形成的的危害:1)影响构件承受静载的能力;2)会造成构件的脆性断裂;3)影响结构的疲劳强度;4)影响构件的刚度和稳定性;5)应力区易产生应力腐蚀开裂;6)影响构件的精度和尺寸的稳定性。

1.4.2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1)设计措施:(1)构件设计时经量减少焊缝的尺寸和数量,可减少焊接变形,同时降低焊接应力(2)构件设计时避免焊缝过于集中,从而避免焊接应力叠加(3)优化结构设计,例将如容器的接管口设计成翻边式,少用承插式2)工艺措施(1)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2)合理安排装配焊接顺序(3)层间进行锤击(4)预热拉伸补偿焊缝收缩(机械拉伸或加热拉伸),与焊接区同时拉伸(膨胀)和同时压缩(收缩)(5)焊接高强钢时选用塑性较好的焊条(6)采用整体预热(7)焊后消氢处理(8)采用整体焊后热处理(9)利用振动法消除焊接残余应力二、容器及受压元件应按材料、焊接接头厚度、结构形式、介质和设计要求确定是否进行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

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

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培训一、焊后热处理的概念1.1后热处理(消氢处理):焊接完成后对冷裂纹敏感性较大的低合金钢和拘束度较大的焊件加热至200℃~350℃保温缓冷的措施。

目的、作用:减小焊缝中氢的有害影响、降低焊接残余应力、避免焊缝接头中出现马氏体组织,从而防止氢致裂纹的产生。

后热温度:200℃~350℃保温时间:即焊缝在200℃~350℃温度区间的维持时间,与后热温度、焊缝厚度有关,一般不少于30min加热方法:火焰加热、电加热保温后的措施:用保温棉覆盖让其缓慢冷却至室温NB/T47015-2011关于后热的规定:1.2焊后热处理(PWHT):广义上:焊后热处理就是在工件焊完之后对焊接区域或焊接构件进行的热处理,内容包括消除应力退火、完全退火、固熔、正火、正火加回火、回火、低温消除应力等。

狭义上:焊后热处理仅指消除应力退火,即为了改善焊接区的性能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等有害影响。

1.3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焊接中所说的焊后热处理是指焊后消除应力的热处理。

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过程:将焊件缓慢均匀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降温冷却至室温。

目的、作用:(1)降低或消除由于焊接而产生的残余焊接应力。

(2)降低焊缝、热影响区硬度。

(3)降低焊缝中的扩散氢含量。

(4)提高焊接接头的塑性。

(5)提高焊接接头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

(6)提高抗应力腐蚀能力。

(7)提高组织稳定性。

热处理的方式:整体热处理、局部热处理1.4焊接应力的危害和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焊接应力是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温度场的变化(热涨冷缩)及焊件间的约束而产生的滞留在焊件中的残余应力。

1.4.1焊接应力只能降低,不可能完全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形成的的危害:1)影响构件承受静载的能力;2)会造成构件的脆性断裂;3)影响结构的疲劳强度;4)影响构件的刚度和稳定性;5)应力区易产生应力腐蚀开裂;6)影响构件的精度和尺寸的稳定性。

1.4.2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1)设计措施:(1)构件设计时经量减少焊缝的尺寸和数量,可减少焊接变形,同时降低焊接应力(2)构件设计时避免焊缝过于集中,从而避免焊接应力叠加(3)优化结构设计,例将如容器的接管口设计成翻边式,少用承插式2)工艺措施(1)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2)合理安排装配焊接顺序(3)层间进行锤击(4)预热拉伸补偿焊缝收缩(机械拉伸或加热拉伸),与焊接区同时拉伸(膨胀)和同时压缩(收缩)(5)焊接高强钢时选用塑性较好的焊条(6)采用整体预热(7)焊后消氢处理(8)采用整体焊后热处理(9)利用振动法消除焊接残余应力二、容器及受压元件应按材料、焊接接头厚度、结构形式、介质和设计要求确定是否进行焊后热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培训
一、焊后热处理的概念
1.1后热处理(消氢处理):焊接完成后对冷裂纹敏感性较大的低合金钢和拘束度较大的焊件加热至200℃~350℃保温缓冷的措施。

目的、作用:减小焊缝中氢的有害影响、降低焊接残余应力、避免焊缝接头中出现马氏体组织,从而防止氢致裂纹的产生。

后热温度:200℃~350℃
保温时间:即焊缝在200℃~350℃温度区间的维持时间,与后热温度、焊缝厚度有关,一般不少于30min
加热方法:火焰加热、电加热
保温后的措施:用保温棉覆盖让其缓慢冷却至室温
NB/T47015-2011关于后热的规定:
1.2焊后热处理(PWHT):广义上:焊后热处理就是在工件焊完之后对焊接区域或焊接构件进行的热处理,内容包括消除应力退火、完全退火、固熔、正火、正火加回火、回火、低温消除应力等。

狭义上:焊后热处理仅指消除应力退火,即为了改善焊接区的性能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等有害影响。

1.3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焊接中所说的焊后热处理是指焊后消除应力的热处理。

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过程:将焊件缓慢均匀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降温冷却至室温。

目的、作用:
(1)降低或消除由于焊接而产生的残余焊接应力。

(2)降低焊缝、热影响区硬度。

(3)降低焊缝中的扩散氢含量。

(4)提高焊接接头的塑性。

(5)提高焊接接头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

(6)提高抗应力腐蚀能力。

(7)提高组织稳定性。

热处理的方式:整体热处理、局部热处理
1.4焊接应力的危害和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
焊接应力是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温度场的变化(热涨冷缩)及焊件间的约束而产生的滞留在焊件中的残余应力。

1.4.1焊接应力只能降低,不可能完全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形成的的危害:1)影响构件承受静载的能力;2)会造成构件的脆性断裂;3)影响结构的疲劳强度;4)影响构件的刚度和稳定性;5)应力区易产生应力腐蚀开裂;6)影响构件的精度和尺寸的稳定性。

1.4.2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
1)设计措施:
(1)构件设计时经量减少焊缝的尺寸和数量,可减少焊接变形,同时降低焊接应力
(2)构件设计时避免焊缝过于集中,从而避免焊接应力叠加
(3)优化结构设计,例将如容器的接管口设计成翻边式,少用承插式
2)工艺措施
(1)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
(2)合理安排装配焊接顺序
(3)层间进行锤击
(4)预热拉伸补偿焊缝收缩(机械拉伸或加热拉伸),与焊接区同时拉伸(膨胀)和同时压缩(收缩)
(5)焊接高强钢时选用塑性较好的焊条
(6)采用整体预热
(7)焊后消氢处理
(8)采用整体焊后热处理
(9)利用振动法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二、容器及受压元件应按材料、焊接接头厚度、结构形式、介质和设计要求确定是否进行焊后热处理。

GB150-2011中的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进行焊后热处理:1)焊接接头厚度符合表5规定者
2)图样注明有应力腐蚀的容器
3)用于盛装毒性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碳素钢、低合金钢制容器4)相关标准或图样另有规定的
NB/T47007-2010中规定:
三、焊后热处理方式(NB/T47015-2011)
四、焊后热处理要求(GB150)
五、焊后热处理工艺(NB/T47015-2011、GB150-2011)
六、焊后热处理规范(NB/T47015-2011)
七、其它相关规范中关于热处理的要求
1.SH/T3501-2011
7.4 焊后热处理
7.4.1 焊后热处理工艺应在焊接工艺卡中规定,并经焊接工艺评定验证。

除设计文件另有规定外,常用钢材焊接接头的热处理温度,宜按表10 的规定确定。

低温钢焊后热处理应符合SH/T 3525 的规定。

7.4.2 对接环焊缝的热处理名义厚度应为焊接接头处较厚的工件厚度。

7.4.3 支管连接时,热处理厚度应按主管或支管的厚度确定,而不考虑支管连接件(包括整体补强或非整体补强件)的厚度。

但如果任一截面上支管连接的焊缝厚度大于表10 规定需要热处理的材料名义厚度2 倍时,应进行焊后热处理。

支管连接的焊缝厚度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安放式焊接支管见图4(a),焊缝厚度应取支管的名义厚度T b和角焊缝的计算有效厚度t c的和,
t c应取0.7 倍的支管名义厚度或6.4mm 两者中的较小值;
b) 插入式焊接支管见图4(b),焊缝厚度应取主管的名义厚度T h和角焊缝的计算有效厚度t c的和;
c) 带补强板的安放式焊接支管见图4(c),焊缝厚度应取下列值中的较大值:
1) 支管的名义厚度T b和角焊缝的计算有效厚度t c的和;
2) 补强板的名义厚度T r和角焊缝的计算有效厚度t c的和;
d) 带补强板的插入式焊接支管见图4(d),焊缝厚度应取主管的名义厚度T h、补强板的名义厚度T r
和角焊缝的计算有效厚度t c的三者之和。

7.4.4 用于平焊法兰、承插焊法兰和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50mm 管子连接的角焊缝、密封焊缝以及管道支吊架与管道连接的角焊缝,如果任一截面的焊缝厚度大于表10 规定的需要热处理的材料名义厚度的2 倍时,应进行焊后热处理。

但下述情况可不要求热处理:
a)碳钢材料焊缝厚度小于或等于16mm时,任意厚度的母材都不需要进行热处理;
b)铬钼合金钢材料焊缝厚度小于或等于13mm,且母材规定的最小抗拉强度小于490MPa,当预热
温度高于表9 规定值时,则任意厚度的母材都不需要进行热处理。

7.4.5 铬钼合金钢和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等于或大于540MPa钢材的管道焊接接头,焊后应立即进行热处理。

否则,焊后应立即均匀加热至300℃~350℃保温缓冷。

加热保温范围应与焊后热处理要求相同。

7.4.6 热处理加热范围为焊缝两侧各不少于焊缝宽度的3 倍且不少于25mm。

加热范围以外100mm区域内应予以保温。

管道两端应封闭。

7.4.7 热处理的加热速度及冷却速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升温至300℃后,加热速度应按5125/T·℃/h计算,且不大于220℃/h;
b) 恒温期间各测点的温度均应在热处理温度规定的范围内,其差值不得大于50℃;
c) 恒温后的冷却速度应按6500/T·℃/h 计算,且不大于260℃/h。

冷至300℃后可自然冷却。

注:T为管子的实际壁厚(mm)。

7.4.8 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应按国家现行标准SH /T3526 的规定进行。

2.GB50235-2010
3.GB50236-2011
4.DL/T819-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