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的起源: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价值的起源:能量
价值现象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它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并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
大家都知道,人类起源于低等动物,而低等动物又起源于有机物,有机物又起源于无机物,那么价值又如何起源什么呢?价值的原始形式是什么呢?
一、能量的哲学定义
世界万物是不断运动着的,在物质的一切属性中,运动是最基本的属性,其他属性都是运动属性的具体表现。
例如:空间属性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体现;时间属性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体现;引力属性是物质在运动过程由于质量分布不均所引起的相互作用的体现;电磁属性是带电粒子在运动和变化过程中的外部表现;等等。
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存在相应的能量形式,例如:与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动能;与分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热能;与原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与带电粒子的定向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电能;与光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光能;等等。
当运动形式相同时,两个物体的运动特性可以采用某些物理量或化学量来描述和比较。
例如,两个作机械运动的物体可以用速度、加速度、动量等物理量来描述和比较;两股作定向运动的电流可以用电流强度、电压、功率等物理量来描述和比较。
但是,当运动形式不相同时,两个物质的运动特性唯一可以相互描述和比较的物理量就是能量,即能量特性是一切运动着的物质的共同特性,能量尺度是衡量一切运动形式的通用尺度。
因此,可以对能量做出全新的哲学定义。
能量:是用以衡量所有物质运动规模的统一的客观尺度。
由于运动规模的变化(增大或减少)来自于能量的变化(输入与输出),因此,还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
能量:是改变物质运动规模的动力源。
二、能量对于物质系统的作用
任何事物都会与外界产生一定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没有绝对孤立的事物,一般的物质系统在其运动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总会或多或少地向外界输出(或输入)物质与能量,因此,任何一个物质系统如果要想维持原有的运动规模,就必须不断地输入(或输出)相同数量的物质和能量,否则该物质系统的运动规模将会越来越衰减(或者越来越膨胀)当物质系统没有与外界交换物质时,能量就是物质系统维持或改变原有运动规模的动力源。
一般的物质系统在其运动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阻力而不断地消耗能量,为了维持原有的运动规模,物质系统必须不断输入相同数量的能量。
一切有生命的生物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主体(个人、集团和社会)都是物质系统的高级发展形式,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而不断地消耗能量,为了维持原有的运动规模和生命过程,也必须不断输入相同数量的能量。
三、植物的“价值”起源于光能:太阳能
植物作为一种初级的耗散结构,已经具备了自繁殖、自组织的生命能力,具有了吸收和利用“有序化能量”的能力,那么它就有了“价值”,植物的“价值”(或有序化能量)是通过光合
作用来吸收太阳能而形成的。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利用叶绿素和某些细菌利用其细胞本身,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细菌为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细菌释放氢气)的生化过程。
植物被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生产有机物并且贮存能量。
植物的生命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过程,就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的光能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如淀粉、糖、植物蛋白等);二是,消费过程,就是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其所转化的有机物消费掉,以维持和发展自己的生命。
植物的生命过程可以描述为:
↓←———←———←
↓ 生命过程 ↑
光能――—→新的光能
植物的生命过程
这里,植物的生命过程同时包括消费过程与生产过程两个方面,也就是消费光能和获取光能的过程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
显然,当植物获取的光能大于消费的光能时,植物就处于生长发育(或繁衍)状态,多余的光能用于转化为有机物贮存下来;当植物获取的光能等于消费的光能时,植物就处于平衡状态;当植物获取的光能小于消费的光能时,植物就处于萎缩状态,植物将会将机体中以前积累的有机物消耗掉。
对于植物来说,并不是所有振动频率的光都可以被它所吸收和利用,只有在一定振动频率范围内的光才能被它所吸收和利生命过程
光能 新的光能
用,而且不同的植物对于不同振动频率的光往往又有不同的吸收率,因此只哪些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光能,才是它的“有序化能量”,才是它的“价值”。
植物的生产出来的新“价值”(或有序化能量)将会以糖、淀粉、植物蛋白、植物纤维、植物油等有机物的形式稳定地储藏于植物体内(叶、根、干、种子等),植物的这些稳定的能量形式将为自身或动物的生存提供了必要条件,为自身或动物的价值提供来源。
四、动物的“价值”起源于植物:食物能量
食草动物可以通过食用植物来吸收到植物及细菌所贮存的能量,效率为10%~20%左右。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CO₂和H₂O
转变为糖、脂肪、蛋白质等稳定的有机物,动物通过消费系统将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转变成为可吸收的小分子营养物质而被吸收入血,以此获取“价值”(或有序化能量)。
在细胞中,这些营养物质经过同化作用(合成代谢),构筑机体的组成成分或更新衰老的组织;同时经过异化(分解代谢)分解为代谢产物,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是物质代谢过程中互相联系的、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
动物(包括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的生命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过程,食草动物通过本能行为来寻觅和食用植物以吸收和利用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中所含有的化学能,食肉动物通过本能行为来猎杀和食用动物以吸收和利用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中所含有的化学能;二是消费过程,动物将其所
获得的食物能量消耗掉。
因此,极低等动物的生命过程可以描述为:
↓←—————←—————←
↓ 生命过程 ↑
食物能量――—→新的食物能量
极低等动物的生命过程
极低等动物的生命过程
这里,极低等动物的生命过程同时包括消费过程与生产过程
两个方面,也就是消费食物能量和获取食物能量的过程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
显然,当极低等动物获取的新的食物能量大于消费的食物能量时,动物就处于生长发育(或繁衍)状态,多余的食物能量用于转化为蛋白质与脂肪等有机物并贮藏于体内;当动物获取的食物能量等于消费的食物能量时,动物就处于平衡状态;当动物获取的食物能量小于消费的食物能量时,动物就处于萎缩状态,动物将会将机体中以前积累的蛋白质与脂肪等有机物消耗掉。
对于任何种类的动物来说,并不是所有种类的食物能量都可以被它所吸收和利用,只有一定范围内的食物才能被它所吸收和利用,而且不同的动物对于不同形式的食物能量往往又有不同的吸收率,因此只哪些可以被动物吸收利用的食物能量,才是它的“有序化能量”,才是它的“价值”。
生命过程 新的食物能量 食物能量
动物的“价值”将会以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的形式稳定地储藏于动物体内,动物的这些稳定的能量形式将为自身或其它动物的生存提供了必要条件,为自身或其它动物的价值提供来源。
总之,所有动物最基本的价值形式就是食物能量,准确地讲,就是那些能够被动物有效吸收和利用的食物能量。
五、人类的价值起源于动物与植物:食物能量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的大脑及机体也是物质进化的结果,也是物质的特殊的、复杂的表现形式,人类社会的一切经济的、政治的与文化的运动,都是一般物质运动特殊的、复杂的表现形式。
既然衡量所有物质运动规模的统一的客观尺度是能量,那么衡量人类一切社会运动的运动规模的统一客观尺度也必然是能量。
人类作为一种最高形式的耗散结构,也是从最低等的耗散结构进化而来,人类最原始的食物就是植物或动物,人类的“有序化能量”来源于食物中所含有的生物化学能。
因此,与低等动物一样,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形式就是食物能量,准确地讲,就是那些能够被人类有效吸收和利用的食物能量。
现代的人类社会,价值的形式多种多样,层次结构也复杂多变,然而,不管如何变化,人类的价值仍然由有序化能量和替代有序化能量所组成,替代有序化能量可以通过有序化能量来间接地获取,即替代有序化能量来源于有序化能量。
人类目前的有序化能量主要有太阳光、植物、动物、煤、天然气、石油等,由于植物(本体与果实)所含有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光,食草动物又是通过食用植物来积累能量,食肉动物又是通过食用食草动物来积
累能量,煤与天然气等是由远古时期的植物遗骸转化而来,石油又是由远古时期的动物遗骸转化而来,因此地球上的几乎所有能量最初都是来源于太阳能。
几十亿年以来,太阳不停地以光和热的形式向空间倾泻出能量,数十亿吨计的氢原子核在太阳的核心碰撞并且聚变生成氦,将储存于原子核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价值起源于食物能量,而食物能量又起源于太阳能,那么人类的一切价值就起源于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