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电解池第一课时说课稿获奖版
选修四原电池说课稿
选修四原电池说课稿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人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电解池(第一课时说课稿)许昌县实验中学李俊华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我主要从六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四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以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为基础,进一步介绍原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增加了盐桥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学习过的氧化还原反应,能量之间转换,电解质,金属活泼性等化学知识及物理电学的相关知识,已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一定知识储备;同时原电池的原理又为后面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其它常见电池的原理及电解原理等重要电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它是电化学学习的基础内容也是核心内容。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原电池的化学原理,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2、了解盐桥的作用,能设计简单的原电池3、掌握形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并能将理论应用于实际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原电池2、初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思维创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验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带盐桥的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设计原电池四、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了实验探究法,再结合问题探讨法、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法等教学方法,更好地突出本课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在教学中还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便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五、学法指导主要采用对实验现象探究、问题探讨、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等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在观察——讨论——分析——总结归纳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原理及构成条件以及盐桥的作用、工作原理。
六、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巩固复习实验探究完善认识归纳总结加强巩固回忆复习原理形成条件探究分析分池,盐桥双液原理学以致用设计简环节 2 实验探究,完善认识【提问】用导线连接后锌片上还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追问】还有没有别的原因使得锌片上也产生气泡?【图片展示】铜锌原电池装置图【讲授】对学生的猜想从理论上进行肯定:整套实验装置中提供了锌与硫酸直接接触的环境。
人教版选修四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说课稿获奖版
《原电池电极》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化学能与电能》作为人教版化学2《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的重点课题,在整个高中化学体系中有着承前启后的功能。
它上承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等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同时也为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单元设置和能力提升做了相应铺垫。
它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功能。
而对本课题重点和难点—原电池电极,是本课题中的重点过程,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是高中学生一直是难以完全理解和掌握,以致在不少的练习和测试中失分。
二、学情分析经过《原电池》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原电池的形成条件、装置特点及反应原理,也已学会判断一个装置是否为原电池、判断正负极等基本方法,初步掌握了电极方程式及总方程式的书写。
但常有同学片面地认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较活泼的金属总是作负极,存在认知误区。
三、教学目标根据以上的教材、学情分析,依据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上的三维教学目标首先,知识与技能1.加深对原电池原理的理解;2.学会从整体考虑判断原电池正负电极的方法;3.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并能独立操作和完成实验。
重点在于过程与方法1.参与观察、实验,从中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发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1.形成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的问题意识,增强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树立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四、教法学法为实现以上目标,我采用探究教学的思路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导促使学生发现自己认识的片面性,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亲自操作,通过观察现象,组织学生分析、讨论、相互协作,认识到判断原电池正负极方法的实质,从而对原电池的反应原理有更深入准确的认识。
采用多媒体、实验等手段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和理解本节课的重点,有利于难点的突破。
采用交互式与学生探讨,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等各个环节,实现教学目标。
电解池说课稿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离子放电次序:
阴离子失去电子而阳离子得到电子的过程叫放电。
阳极: ①活性材料作电极时:金属在阳极 失电子被氧化成阳离子进入溶液。
②用惰性电极(Pt、Au、石墨等)时: 溶液中阴离子放电,放电次序是:
S 2->I ->Br ->Cl ->OH ->NO3 ->SO42-(等含氧酸根离子)>F-
离子放电次序:
> 阴极:Ag+>Fe3+>Cu2+>H+>Fe2+>Zn2+> H+ Al3+>Mg2+>Na+
Ⅲ
Ⅳ
Ⅰ与Ⅲ区:电解本身型 如CuCl2 、HCl
Ⅰ与Ⅳ区:放氢生碱型 如NaCl
Ⅱ与Ⅲ区:放氧生酸型 如CuSO4、AgNO3 Ⅱ与Ⅳ区:电解水型 如Na2SO4、H2SO4 、NaOH
电解质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的规律小结:
举例
电解
类型 物质类别 实例
电极反应
水
含氧酸
H2SO4
电
强碱
NaOH
解 活泼金属的 Na2SO4
含氧酸盐
溶
无氧酸
HCl
质
电 不活泼金属 CuCl2 解 的无氧酸盐
阳极:4OH—-4e—=O2↑+2H2O 阴极:4H++4e—=2H2↑
阳极2Cl--2e-=Cl2↑ 阴极:2H++2e—=H2↑
阳极2Cl—-2e- =Cl2↑
总反映:
映 2NaCl
通电 2Na+Cl2 ↑
一、电解原理
1、电解: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发生 氧化还原的过程。
人教版《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电解池(第一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电解池(第一课时)说课稿各位指导、评委、各位同行:我明天说课的标题是:«选修四化学反响原理»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的第一课时,我主要从六个方面对本节课停止论述一、教材的位置和作用电解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实际之一,既触及到电化学的实际知识,又与元素化合物知识、氧化恢复反响等亲密相关,故占有重要的位置。
在此之前,先生曾经学习了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经过对电解池的学习之后,先生将构成一个将氧化恢复反响、能量转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原电池和电解原理和有关计算等知识联络起来的知识网络,对培育先生从实际到实际,又从实际到实际的认知规律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二、教学目的依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剖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先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思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艺〔知识目的〕:1.了解看法电解原理。
2.了解电解质溶液、电极对电解的影响进程与方法〔才干目的〕:经过学习活动,培育先生的入手操作才干,经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剖析和推理,培育先生发现效果、剖析效果和处置效果的迷信探求肉体和创新才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目的〕:使先生亲身阅历〝实际-看法-再实际-再看法〞的认知进程,协助先生结实树立实际联络实践的学风;培育先生仔细完成实验、细心观察现象、合理剖析实验的严谨务实的迷信态度,培育先生与他人协作、交流的看法和才干,提高辩证思想的才干三、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电解的基本原理教学难点:了解电解质溶液、电极资料对直接的影响四、教法经过实验与多媒体的无机结合,停止效果探求、实验探求、分组讨论,归结总结,表达〝以效果为引导,先生为主体〞的新课改肉体五、学法指点指点先生运用实验观察、剖析、比拟、讨论、概括、练习等学习手腕,经过亲身入手参与实验,剖析讨论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进程培育其探求肉体及剖析效果、处置效果的才干。
同时,也可以培育先生的主体性与协作肉体六、教学进程教学流程:效果引入——活动探求1——学习电解实际——活动探求2、活动探求3——完善电解原理——课堂小结——学习反应〔固化才干,构成学科思想和学科才干〕本节课的容量大,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留意突出重点,条理明晰,紧对付理。
人教版《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电解池(第一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电解池(第一课时)说课稿
问题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目标):
使学生亲身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过程,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培养学生认真完成实验、仔细观察现象、合理分析实验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电解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电解质溶液、电极材料对间接的影响
四、教法
通过实验与多媒体的有机结合,进行问题探究、实验探究、分组讨论,归纳总结,体现“以问题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精神
五、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运用实验观察、分析、比较、讨论、概括、练习等学习手段,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分析讨论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其探索精神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与合作精神
六、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问题引入——活动探究1——学习电解理论——活动探究2、
活动探究3——完善电解原理——课堂小结——学习反馈(固化能力,形成学科思想和学科能力)
本节课的容量大,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意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高中化学电解池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
一、设计思想概念、原理课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此类课更应注重与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因此,本节课突出新课程“从生活走向化学、再从化学走向生活”的理念,以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引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从而展开对电解原理的研究。
教学流程的安排分三大块:通过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电解认识电解原理——通过氯化铜溶液的电解完善对电解原理的认识——通过探讨电镀铜装置感受电解原理应用。
其中,电解原理是基础,旨在揭示电解池的实质即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电解饱和食盐水既是研究电解原理的载体,也是连接化学基础知识与工业生产的载体。
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具体的情境及实例,促进对电解原理及其规律的理解。
电解氯化铜是电解知识的迁移、巩固和深化。
最后运用新知识再去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巩固本节重点,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课教学设计着重强化应用氧化还原理论分析实验现象的微观本质,让学生以主动的姿态进行科学论证,同时提高观察能力及对比、分析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人教版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三节,这部分教材主要介绍了电解原理以及电解原理的应用。
电解属于电化学的知识范畴,是中学化学理论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电解与物理学科中的电学、能量的转换有密切的联系,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电离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本节教材可分为两个部分:电解原理、电解原理的应用。
把握教材意图后,我把本节内容安排为两课时完成。
本设计为第一课时。
2、课标相关内容分析具体内容: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活动建议:探究电能和化学能的相互转换。
行为动词:体验、了解目标动词:知识性:了解3、学生分析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基础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学情。
我们的学生在思维方面存在劣势,他们习惯演绎式的教学方法,探究学习的经验少。
在生活中也很少有涉及到电解应用经历。
知识方面,在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前,学生在初三学习了水的电解(知道阴、阳极产物以及产物体积比),在第三章已经学习了电解质的概念、水的电离,在本章学习了原电池等知识,且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电解原理》说课稿(省级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电解原理》说课稿
下面我们分组实验,探究电解池的电极反应规律,用学生提前准备好的粗铅笔芯作为
实验步骤:按上图,连接好装置,将少许氯化铜溶液滴加到调色盘中,放上两个笔芯电极,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观察现象,并填写表格内容。
注意:出现现象就停止电解,以防气体污染。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组实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方案很好,我们下面按照此方案来做一个验证实验。
【探究实验二】
第一组、电解氯化钠溶液并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产物。
第二组、电解碘化钾溶液,观察阳极现象。
第三组、电解氯化钠和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阳极现象。
第四组、电解硫酸钠溶液,观察阳极现象。
注意:出现现象就停止电解,以防气体污染。
实验记录:
【教师引导】方案很好,我们下面按照此方案来做一个验证实验。
电解硫酸铜溶液,观察阴极现象。
第二组、电解硝酸银溶液,
第三组、电解硫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观察阴极现象。
第四组、电解硫酸钠溶液,观察阳极现象。
注意:出现现象就停止电解,以防气体污染。
实验记录:
组电解液产物验证结论
教师制作一个动画模型,类似于物理中的传送带模型,主动轮是原电池,从动轮是电解池,主动轮带动从动轮发生转动。
说明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极,经阳离子定向运动形成的内电路,再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出,并沿导线流回电源的正极。
【教师活动】讲解模型,根据动画图示,什么样的反应可以通过电解来实现?
【学生活动】学生归纳,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电解来实现。
选修四原电池说课稿
人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电解池(第一课时说课稿)许昌县实验中学李俊华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我主要从六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四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以必修2 “化学能与电能”为基础,进一步介绍原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增加了盐桥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学习过的氧化还原反应,能量之间转换,电解质,金属活泼性等化学知识及物理电学的相关知识,已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一定知识储备;同时原电池的原理又为后面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其它常见电池的原理及电解原理等重要电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它是电化学学习的基础内容也是核心内容。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原电池的化学原理,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2、了解盐桥的作用,能设计简单的原电池3、掌握形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并能将理论应用于实际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原电池2、初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思维创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验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带盐桥的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设计原电池四、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了实验探究法,再结合问题探讨法、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法等教学方法,更好地突出本课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在教学中还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便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五、学法指导主要采用对实验现象探究、问题探讨、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等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在观察一一讨论一一分析一一总结归纳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原理及构成条件以及盐桥的作用、工作原理。
六、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巩固复习实验探究完善认识归纳总结加强巩固回忆复习原理形成条件探究分析分池,盐桥双液原理学以致用设计简单原电池教学环节环节1创设情境,巩固复习环节2实验探究,完善认识教师活动1、展示生活中常见电池2、【动画演示】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引导】结合动画,引导学生对在必修2学习的原电池的时所作的实验及原电池的定义、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进行复习回顾【提问】用导线连接后锌片上还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追问】还有没有别的原因使得锌片上也产生气泡?【图片展示】铜锌原电池装置图【讲授】对学生的猜想从理论上进行肯定:整套实验装置中提供了锌与硫酸直接接触的环境。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 电解池【区一等奖】
基于课标的课堂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电解池设计者云小赛单位包头市第一中学授课年级高二年级所用教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章节名称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的第1课时课时1课时一、应用创新点1、本节课将微信公众平台运用在课前预习和课后检测中,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的微课,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了指导,同时进行师生、生生在线讨论交流,为课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2、本节课充分运用“问卷星”这一网站,编辑课前、课后检测及调查问卷,通过数据分析,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3、运用“Bandicut”软件对已有视频的精剪,运用“Camtasia Studio”软件进行电解池工作原理动画的制作,运用生活中的物品代替实验仪器设计了微型实验,使课堂学习动了起来,使学生的“眼、耳、口、手”都动起来,调动课堂学习气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和黑板,使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更加系统。
二、课标要求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对于电化学基础课标从理论和应用两个角度提出了要的求。
1、理论角度: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应用角度: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应用。
基于以上两个要求,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紧紧抓住电化学中的两个转化过程,能量转化和物质转化,而这两个转化都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去实现的,同时我通过已学过的原电池的知识与新学的电解池的知识进行对比,逐步渗透氧化还原反应的自发性与非自发性,让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在电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升华。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解原理及能力转化关系。
(2)掌握电解池的形成条件及工作原理。
(3)初步学会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4)能从得失电子能力的角度初步理解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 电解池-全市获奖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三节电解池第一课时——电解原理【教材分析】(使用教材:人教社2022年2月第3版)电解池是借助于电能,使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发生,从而使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它的应用相当广泛,由此形成的工业也很多,如电镀、电解、电冶金、电池充电等。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原电池”知识后的自然延伸,它有助于学生系统学习电化学知识,为后续学习电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重要作用打好理论基础。
【学情分析】本课时内容位于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三节。
在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中,学生已经接触过简单的原电池知识;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二节中,学生已经具有借助氧化还原理论、金属活动顺序和物理学中的电学知识判断电池正、负极以及设计原电池和书写原电池电极反应的能力;初中已经学习过电解水的内容。
因此,在本节课中,可利用初中已经学过的电解水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自然过渡到电解池的学习中去,并应用氧化还原相关知识拓展和延伸电化学理论。
【设计思路】通过氯碱工业生产氯气引出电解池。
回顾初中电解水装置实验现象,结合物理学中电子流向及化学中氧化还原相关知识解释电解水原理;然后让学生小组实验分别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和氯化铜溶液,并结合电解水原理解释现象。
使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小结中提升理论。
最后在“课后实验设计”中巩固知识、形成体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解池工作原理。
2.学习实验验证方法,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和氯化铜溶液的实验采用学生实验、分组讨论、师生总结的方法,让学生感受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科学事实,体验“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形成理论”的研究过程,增强对电解池工作原理的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微观实验探究过程,感受环保的精神。
2通过电解水原理类推电解池工作原理的分析,体验电化学知识间的相关性,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3.通过石墨作电极电解CuCl2溶液或饱和食盐水的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重要意义,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细致、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 电解池-“衡水杯”一等奖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三节电解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电解水的初步知识[设疑]思考1:水中含有哪些微粒思考2:氢气来自水中哪种离子、氧气呢思考3:氢气与氧气如何生成如何表示氢气和氧气的生成过程通过学生的答与教师的讲解知道电解池的装置。
将溶液换成CuCl2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时在阴阳极又会发生什么呢[学生实验]学生以四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4—1](也可将该实验分三步实施),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
1 将两要碳棒分别插进U型管内的CuCl2溶液中,观察现象现象:碳棒表面无明显现象2 将两根碳棒用导线相连后,浸入U型管内的CuCl2溶液中,观察现象现象:碳棒表面无明显现象3 将两根碳棒分别跟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接,浸入U型管内的CuCl2溶液中,接通电源,观察现象[实验现象]阴极:碳棒上逐渐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
阳极:生成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气体。
[问]请大家根据实验现象和氯化铜溶液的组成成分以及原有知识分析推断两极生成物的名称。
[小结]两极产物阴极——铜阳极——氯气[问]氯化铜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为什么会生成Cu和Cl2呢[讲]CuCl2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Cu2和Cl-[板书]CuCl2=Cu2+2Cl-[讲]通电前,Cu2和Cl-在溶液里自由运动;通电后,在电场的作用下,带负电的Cl-移向阳极,并失去电子被氧化成氯原子,进而结合成Cl2放出,带正电的Cu2移向阴极,并得到电子被还原成铜原子,覆盖在阴极上。
【学生回忆总结】讨论回答教师补充梳理知识点过渡学生实验《电解池》教案作者姓名:王秋香工作单位:海北州第三高级中学邮编:810400通讯地址:海北州第三高级中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电解池(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领导、评委、各位同行: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的第一课时,我主要从六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解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之一,既涉及到电化学的理论知识,又与元素化合物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等密切相关,故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通过对电解池的学习之后,学生将形成一个将氧化还原反应、能量转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原电池和电解原理和有关计算等知识联系起来的知识网络,对培养学生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1.理解认识电解原理。
2.理解电解质溶液、电极对电解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目标):
使学生亲身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过程,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培养学生认真完成实验、仔细观察现象、合理分析实验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电解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电解质溶液、电极材料对间接的影响
四、教法
通过实验与多媒体的有机结合,进行问题探究、实验探究、分组讨论,归纳总结,体现“以问题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精神
五、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运用实验观察、分析、比较、讨论、概括、练习等学习手段,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分析讨论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其探索精神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与合作精神
六、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问题引入——活动探究1——学习电解理论——活动探究2、活动探究3——完善电解原理——课堂小结——学习反馈(固化能力,形成学科思想和学科能力)
本节课的容量大,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意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2-3分钟)
直接提出问题“电解质溶液为什么能够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引入新课
2、学习电解原理(38-40分钟分钟)
探究活动1:(P79实验4-2)提示学生观察电解质溶液、两极有什么变化?
活动汇报:实验现象: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碳棒上有能使淀粉KI溶液变蓝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Cl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碳棒上有红色物质析出——Cu
设疑:CuCl2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为什么会分解生成Cu和Cl2呢?
问题1:通电前,氯化铜溶液中含有哪些微粒?
问题2:在通电时这些微粒各向什么区移动?
思考3:通电后在阳极和阴极各会发生什么样的电极反应?
多媒体演示通电前后溶液里离子移动情况
【小结】1、电解池: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2、电极名称: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3、电解本质:阳极:2Cl-+2e-=Cl2 (发生氧化反应)
阴极:Cu2++2e-=Cu(发生还原反应)
4、能量变化: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5、电解工作原理
探究活动2:探究电解质溶液对电解的影响(分组实验)
实验器材:反应容器(U型管)、直流电源、导线、电极(碳棒)
第一组:NaCl溶液第二组:CuSO4溶液第三组:Na2SO4溶液
活动汇报:第一组:阳极:Cl2阴极:H2
第二组:阳极:O2阴极:Cu
第三组:阳极:O2阴极:H2
【小结】溶液中离子放电顺序:
+>Cu2+>H+>Fe2+>Zn2+ >Al3+> Mg2+> Na+> K+
阳离子:Ag
阴离子:S2->I ->Br ->Cl - >OH ->含氧酸根
【设疑】不同电极材料对电解的影响
给出电极:铜棒、碳棒如何设计实验验证电极材料对电解的影响
【学生讨论】对比实验(电解质溶液不变,只改变电极)
【探究活动3】电解质溶液:Na2SO4溶液(观察电极的变化)
第一组:阳极Cu 阴极Cu
第二组:阳极碳阴极Cu
第三组:阳极Cu 阴极碳
【活动汇报】第一组第三组的阳极本身参加了反应
【小结】金属电极做阳极,金属本身被氧化(金、铂除外)
3
原电池电解池
4、布置作业
(1)、以碳棒为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时,在阴、阳两极上分别是什么离子放电?总结有什么特点或规律?
第一组:HCl、CuCl2第二组:NaCl、CuSO4第三组:Na2SO4、H2SO4、NaOH (2)、以小组为单位,将下发的“银白色”钥匙变成“铜”钥匙
(3)选作:查阅资料,设计一套简单的家用简易消毒器
七、板书设计
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1、电解原理
CuCl2=Cu2++2Cl-
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
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
电解
总反应:CuCl2==Cu+Cl2↑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或电解槽。
2、电解池的两极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
(发生还原反应)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
(发生氧化反应)
3、能量转换: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4、电子和离子的移动
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出,从正极流入
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
二、放电顺序(常见)
阳离子放电顺序:Ag+>Hg2+>Cu2+>Fe2+>Zn2+>H+>Al3+>Na+>K+
阴离子放电顺序:S2->I->Br->Cl->OH->含氧酸根
金属电极做阳极,金属本身被氧化(金、铂除外)
八、教学反思
1、提前布置预习,学生提前设计方案,上课时直接提交实验方案,其它组的学生进行评价
2、要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完成学习任务
3、要有合理的评价体系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