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内容

合集下载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gb37243-2019)编制说明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gb37243-2019)编制说明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GB/T 37243-2019)标准解读材料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一、编制过程(一)编制背景2014年12月23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在《关于下达2014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4〕89号)文件中下达了《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以下简称《确定方法》)的制定计划,项目编号为20141867-T-450,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等3家单位共同起草编制,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担任主编。

本标准通过比较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综合考虑我国危险化学品企业监管现状和装置自身危险特性,在近年来开展的专题研究和大量试点验证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计算方法,通过进一步规范相关方法的使用,提高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起草过程2010年8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正式启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课题研究工作,历时两年科研攻关,多次组织相关行业专家以及重点企业代表进行研讨,相关成果于2014年5月7日以《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13号),以下简称13号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

13号公告发布后,经过3年多的应用,相关方法在多个大型危化项目搬迁,新建大型危化项目选址规划进行了实际应用。

标准编制组收集了实际应用中的反馈意见,在原公告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了《确定方法》(征求意见稿)。

2017年7月27日,《确定方法》(征求意见稿)通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化学品协会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意见118条,采纳49条,部分采纳9条,标准修改完善后形成《确定方法》(送审稿)。

2017年10月28日,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针对《确定方法》(送审稿)组织召开了标准审查会,根据会上委员和专家意见修改后形成《确定方法》(报批稿)。

外部防护距离及个人风险和社会可接受风险评价方法

外部防护距离及个人风险和社会可接受风险评价方法

外部防护距离及个人风险和社会可接受风险评价方法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现在已经越来越为大家所熟知了,这个在《危化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里不止一次提及这个话题,可见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

因为最近几年发生的一些重特大爆炸事故,其爆炸波及范围远远超出了企业的围墙边界,甚至爆炸冲击波能达到十几公里之外,常规设计中的防火间距已无法满足安全防护要求,故最近几年开始提出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这个概念,并制定了一系列的风险基准和确定方法。

在此之前,国内关于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存储设施的防护距离主要是围绕着防火间距和卫生防护间距来展开的。

此处的防火间距是这么定义的:“防止着火建筑在一定时间内引燃相邻建筑,便于消防扑救的间隔距离(出自《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显然防火间距重点是为了防止火灾蔓延,以及为消防扑救灭火提供可施展的空间而已,并没有考虑有毒气体泄漏扩散,以及可燃气体的蒸汽云爆炸带来的危害。

第二个间距即卫生防护间距,是这样定义的:“产生危害因素的部门(生产车间或作业场所)的边界至敏感区边界的最小距离(出自《SH-T 3024石油化工环境保护设计规范》)”,此处的卫生防护间距,是基于危害因素源对附近密集区域的人员产生的健康危害而做出的防护距离,主要是从环保角度制定的一个空间距离。

上述两个距离,都没有考虑危险源一旦发生爆炸事故下,对周边人员密集场所所造成的危害程度,所以如果采用上述两个间距来量化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时,缺乏科学性并且实质上也不能真正保证周边场所的安全防护。

考虑到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储存设施的危险特性,以及事故的危害程度,为了从本质上保证周边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大概从2010年起,国家应急管理部监管三司开始组织相关科研单位进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的专题研究,在2014年5月,应急管理部发布第13号公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在公告中明确提出了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的概念,即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是指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危险源在发生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泄露时,为避免事故造成防护目标处人员伤亡而设定的安全防护距离。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的陆上危险化学品企业均应聘请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

评价机构应依据《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AQ/T 3046-2013)、《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13号,以下简称“13号公告”)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的有关要求,出具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并对评价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评价目的、评价范围、评价依据。

2、被评价单位概况介绍。

(1)简述被评价单位建厂时间、地理位置、占地面积、职工人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情况、安全评价情况、重大危险源评估情况、安全管理现状等内容,明确生产或者储存规模。

(2)详细介绍周边环境及平面布置情况,特别是被评价单位周边敏感点情况(村庄、学校、影剧院等“13号公告”中要求的防护目标),应阐述厂区周边1km以内各防护目标情况,涉及高毒及以上气体的企业应阐述厂区周边2km以内的防护目标情况。

(3)简述气象条件、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等自然条件,气象条件应包含十六风向的风速风频,年均温度,年均风速,大气稳定度等必要参数。

(4)简述被评价单位涉及的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原辅材料、产品、中间产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情况。

(5)简述生产工艺流程和选用的主要装置(设备)和设施,明确危险化工工艺、重大危险源分级、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探测系统、隔离系统等情况。

(6)简述重要的公用工程情况。

3、风险辨识。

通过物质辨识和生产、储存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为安全防护距离计算打下基础。

运用风险分析方法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进行分析,辨识出潜在的危害事件,确定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类型,并对潜在的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事故场景进行分析和描述;利用事故统计、设备可靠性分析以及相关模型等进行事故发生基础概率分析;结合企业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事故发生概率分析以使风险评价的结果更加接近企业实际。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得陆上危险化学品企业均应聘请具备相应资质得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

评价机构应依据《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AQ/T 3046—2013)、《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13号,以下简称“13号公告”)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得有关要求,出具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并对评价内容得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评价目得、评价范围、评价依据.2、被评价单位概况介绍。

(1)简述被评价单位建厂时间、地理位置、占地面积、职工人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情况、安全评价情况、重大危险源评估情况、安全管理现状等内容,明确生产或者储存规模。

(2)详细介绍周边环境及平面布置情况,特别就是被评价单位周边敏感点情况(村庄、学校、影剧院等“13号公告”中要求得防护目标),应阐述厂区周边1km以内各防护目标情况,涉及高毒及以上气体得企业应阐述厂区周边2km以内得防护目标情况。

(3)简述气象条件、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等自然条件,气象条件应包含十六风向得风速风频,年均温度,年均风速,大气稳定度等必要参数.(4)简述被评价单位涉及得属于危险化学品得原辅材料、产品、中间产品得包装、储存、运输情况。

(5)简述生产工艺流程与选用得主要装置(设备)与设施,明确危险化工工艺、重大危险源分级、采取得安全控制措施、探测系统、隔离系统等情况。

(6)简述重要得公用工程情况。

3、风险辨识.通过物质辨识与生产、储存装置得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为安全防护距离计算打下基础。

运用风险分析方法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进行分析,辨识出潜在得危害事件,确定可能产生得事故后果类型,并对潜在得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事故场景进行分析与描述;利用事故统计、设备可靠性分析以及相关模型等进行事故发生基础概率分析;结合企业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事故发生概率分析以使风险评价得结果更加接近企业实际。

危化品生产企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评估

危化品生产企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评估

危化品生产企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评估发布时间:2021-09-06T15:54:41.083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下作者:刘伟1 高楠2 李东3 高鹏4[导读] 石油化工企业做为高危行业,其安全生产问题一直是人们持续关注的重点。

确定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是指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危险源在发生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泄漏时,为避免事故造成防护目标处人员伤亡而设定的安全防护距离。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安石油化工厂刘伟1 高楠2 高鹏4 陕西延安 727406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化公司李东3 陕西延安 727406摘要:石油化工企业做为高危行业,其安全生产问题一直是人们持续关注的重点。

确定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是指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危险源在发生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泄漏时,为避免事故造成防护目标处人员伤亡而设定的安全防护距离。

关键词:危化品生产企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评估一、评估背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检查督导工作方案>的通知》(应急厅[2020]23号)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GB⁄T 37243-2019)、《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风险基准》(GB 36894-2018)要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必须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二、评估对象本次假定企业外部防护距离评估对象是某石油化工厂现有贮运设施及辅助设施和公用工程。

评价范围包括:储运车间5个罐区。

该厂储运设施主要有五个罐区,分别为:重整、柴油加氢原料罐区,气分和聚丙烯原料罐区,精制丙烯和液化气罐区,甲醇、MTBE、石脑油及柴油罐区,汽油精制、柴油精制装置中间罐区。

重整、柴油加氢原料罐区,甲醇、MTBE、石脑油及柴油罐区设高度为1.0m防火堤,汽油精制、柴油精制装置中间罐区四周设高度为1.4m防火堤;气分和聚丙烯原料罐区、精制丙烯和液化气罐区四周设0.6m高防火堤。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的陆上危险化学品企业均应聘请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

评价机构应依据《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AQ/T 3046-2013)、《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13号,以下简称“13号公告”)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的有关要求,出具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并对评价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评价目的、评价范围、评价依据。

2、被评价单位概况介绍。

(1)简述被评价单位建厂时间、地理位置、占地面积、职工人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情况、安全评价情况、重大危险源评估情况、安全管理现状等内容,明确生产或者储存规模。

(2)详细介绍周边环境及平面布置情况,特别是被评价单位周边敏感点情况(村庄、学校、影剧院等“13号公告”中要求的防护目标),应阐述厂区周边1km以内各防护目标情况,涉及高毒及以上气体的企业应阐述厂区周边2km以内的防护目标情况。

(3)简述气象条件、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等自然条件,气象条件应包含十六风向的风速风频,年均温度,年均风速,大气稳定度等必要参数。

(4)简述被评价单位涉及的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原辅材料、产品、中间产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情况。

(5)简述生产工艺流程和选用的主要装置(设备)和设施,明确危险化工工艺、重大危险源分级、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探测系统、隔离系统等情况。

(6)简述重要的公用工程情况。

3、风险辨识。

通过物质辨识和生产、储存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为安全防护距离计算打下基础。

运用风险分析方法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进行分析,辨识出潜在的危害事件,确定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类型,并对潜在的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事故场景进行分析和描述;利用事故统计、设备可靠性分析以及相关模型等进行事故发生基础概率分析;结合企业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事故发生概率分析以使风险评价的结果更加接近企业实际。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的陆上危险化学品企业均应聘请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

评价机构应依据《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AQ/T 3046-2013)、《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13号,以下简称“13号公告”)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的有关要求,出具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并对评价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评价目的、评价范围、评价依据。

2、被评价单位概况介绍。

(1)简述被评价单位建厂时间、地理位置、占地面积、职工人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情况、安全评价情况、重大危险源评估情况、安全管理现状等内容,明确生产或者储存规模。

(2)详细介绍周边环境及平面布置情况,特别是被评价单位周边敏感点情况(村庄、学校、影剧院等“13号公告”中要求的防护目标),应阐述厂区周边1km以内各防护目标情况,涉及高毒及以上气体的企业应阐述厂区周边2km以内的防护目标情况。

(3)简述气象条件、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等自然条件,气象条件应包含十六风向的风速风频,年均温度,年均风速,大气稳定度等必要参数。

(4)简述被评价单位涉及的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原辅材料、产品、中间产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情况。

(5)简述生产工艺流程和选用的主要装置(设备)和设施,明确危险化工工艺、重大危险源分级、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探测系统、隔离系统等情况。

(6)简述重要的公用工程情况。

3、风险辨识。

通过物质辨识和生产、储存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为安全防护距离计算打下基础。

运用风险分析方法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进行分析,辨识出潜在的危害事件,确定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类型,并对潜在的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事故场景进行分析和描述;利用事故统计、设备可靠性分析以及相关模型等进行事故发生基础概率分析;结合企业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事故发生概率分析以使风险评价的结果更加接近企业实际。

化工企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评估实施指南

化工企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评估实施指南

化工厂外部安全防护远程评估实施指南导言化学工厂安全保护对于防止和减轻事故影响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评估和实施外部安全保护距离,必须考虑各种因素,如所使用的化学品类型、储存设施和潜在危害。

该指南旨在提供一个综合框架,用以评价和确定化学工厂的适当安全保护距离。

监管要求化学工厂外部安全保护距离的评估和执行工作受地方、州和联邦当局规定的监管要求的制约。

必须遵守这些条例,以确保工厂工作人员和周围社区的安全。

在进行评估时必须考虑到所有相关的法律和条例。

场地评估在确定安全保护距离之前,必须进行彻底的场地评估。

这一评估应包括对工厂储存或加工的化学品的类型和数量进行评估,同时分析这些化学品的潜在危害。

在评估中应考虑工厂的布局、地形和附近的基础设施等因素。

风险分析在现场评估之后,应进行全面风险分析,以确定可能导致外部危害的潜在情景。

这一分析应考虑到火灾、爆炸或化学品释放等事件的可能性和后果。

必须既考虑直接影响,又考虑在周边地区产生连带效应的可能性。

安全防护距离计算现场评估和风险分析完成后,可以计算出安全防护距离。

这一计算应考虑到各种因素,例如所涉化学品的性质、热辐射的可能性、以及危险物质在释放时的散射。

必须使用既定的科学方法和模型来生成准确的安全防护距离数字。

缓解措施除了确定安全防护距离外,还必须确定和执行缓解措施,以进一步加强安全。

这些措施可包括设置有形障碍、执行应急规程和在工厂周围建立缓冲区。

这些措施应针对风险分析中查明的具体危险。

应急准备有效的应急准备对于确保工厂人员和附近居民在发生事故时的安全至关重要。

这包括制定应急预案,对人员进行应急程序培训,与地方应急部门协调。

应定期进行演习和演习,以检验这些计划的效力。

结论化学工厂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的评价和实施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

通过进行彻底的现场评估、风险分析和计算,并通过实施缓解措施和应急准备计划,化工厂运营商能够确保其设施和周围社区的安全。

遵守监管要求以及不断监测和重新评估安全防护距离,对于保持高度的安全和准备至关重要。

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及其编写要求

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及其编写要求

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及其编写要求1. 什么是安全评价报告?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安全评价报告。

你可能会想:“这是什么东东?”其实啊,安全评价报告就像是一份关于安全的‘体检报告’,能告诉我们某个项目或场所是否安全。

就像咱们吃东西之前要看看保质期一样,这份报告可以让我们知道潜在的风险,确保一切都在安全的范围内。

1.1 安全评价报告的作用说到作用,这报告可是个大忙人。

首先,它能帮助企业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就像我们在马路上走,突然发现有个坑,不跳过去就可能摔跤。

其次,这份报告还能为决策提供依据,企业可以根据报告的内容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最后,它还有助于提升公众对项目的信任度,毕竟,大家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对吧?1.2 报告的基本结构那么,这份报告到底长什么样呢?一般来说,安全评价报告主要分为几个部分:引言、项目概况、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结论与建议。

你想啊,这就像是一本书,有开头,有正文,还有一个完美的结尾。

引言就相当于导语,先给大家讲讲这个项目的来龙去脉;项目概况则是介绍这个项目是干啥的;接着,风险识别部分就像是一个“侦探”,把潜在的风险一一找出来;风险评估则是对这些风险的“体检”,看它们有多严重;最后的结论与建议部分就是给大家一个总结,告诉我们该怎么办,如何保障安全。

2. 安全评价报告的具体内容接下来,咱们细聊聊安全评价报告的具体内容。

其实,每一部分都有它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2.1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简单来说就是“前言”。

在这里,评价团队会简单介绍一下安全评价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嘿,这就像是给大家吃个开胃菜,激发一下兴趣。

这里可以提到一些法律法规,告诉大家,为啥这报告是必须的,不能马虎了事。

2.2 风险识别和评估然后是风险识别和评估。

这可是报告的“重头戏”!在风险识别中,团队会通过现场勘查、专家访谈等方式,把所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都列出来,真是像是在寻找“危险信号”啊。

而在风险评估中,他们会根据每个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给出一个分数。

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及编写要求

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及编写要求

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及编写要求1. 介绍哎呀,说到安全评价报告,你一定会觉得这是个“高大上”的玩意儿吧?其实,这东西说白了就是给你的工作环境“体检”的一个报告。

它帮你找到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你和你的团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里“安安心心”地干活。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份报告到底要包含些什么内容,又该怎么编写才算合格。

2. 报告内容2.1 基本信息首先,咱们得从最基本的说起。

安全评价报告一开头,就得有个清清楚楚的“自我介绍”。

这部分呢,主要包括评价单位的基本信息,比如公司名称、评价人员、评价时间、评价范围等等。

就像你第一次见到人,得先报上自己的名字和来自哪里,是吧?这部分不要马虎,要写得清清楚楚,让人一眼就能看明白。

2.2 评价对象与评价范围接下来,就要详细说说你这次“体检”的对象是谁。

也就是说,你要清楚地描述一下你要评价的对象是什么,比如是某个工厂、某条生产线,还是某个项目现场。

然后呢,得把评价的范围也列出来,这就像是你去医院做检查之前,医生会问你哪里不舒服一样。

要把这些细节写得清晰透彻,让人能一眼看出你这次评价的范围有多广、多细。

3. 编写要求3.1 语言简洁明了编写安全评价报告的时候,咱们可得注意语言要简洁明了。

别弄那些长篇大论、拗口的句子,搞得人家看得云里雾里。

比如说,如果你要描述某个设备的安全隐患,就直接点,把问题和建议说清楚,不要绕弯子。

毕竟,安全评价报告是为了让人明白安全隐患在哪里,怎么解决的,这可不是文学作品,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只要明白、准确就行了。

3.2 结构清晰然后,报告的结构得清晰,这样读起来才不会觉得像是在看一本厚重的小说。

一个清晰的结构,就像是建筑的地基,稳定又可靠。

一般来说,报告应该有标题、目录、引言、正文、结论等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之间要有明确的划分,让读者一看就知道哪里是介绍、哪里是评价、哪里是总结。

这样不容易让人眼花缭乱,也能提高阅读效率。

3.3 实事求是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实事求是。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的陆上危险化学品企业均应聘请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

评价机构应依据《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AQ/T 3046-2013)、《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13号,以下简称“13号公告”)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的有关要求,出具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并对评价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评价目的、评价范围、评价依据。

2、被评价单位概况介绍。

(1)简述被评价单位建厂时间、地理位置、占地面积、职工人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情况、安全评价情况、重大危险源评估情况、安全管理现状等内容,明确生产或者储存规模。

(2)详细介绍周边环境及平面布置情况,特别是被评价单位周边敏感点情况(村庄、学校、影剧院等“13号公告”中要求的防护目标),应阐述厂区周边1km以内各防护目标情况,涉及高毒及以上气体的企业应阐述厂区周边2km以内的防护目标情况。

(3)简述气象条件、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等自然条件,气象条件应包含十六风向的风速风频,年均温度,年均风速,大气稳定度等必要参数。

(4)简述被评价单位涉及的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原辅材料、产品、中间产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情况。

(5)简述生产工艺流程和选用的主要装置(设备)和设施,明确危险化工工艺、重大危险源分级、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探测系统、隔离系统等情况。

(6)简述重要的公用工程情况。

3、风险辨识。

通过物质辨识和生产、储存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为安全防护距离计算打下基础。

运用风险分析方法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进行分析,辨识出潜在的危害事件,确定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类型,并对潜在的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事故场景进行分析和描述;利用事故统计、设备可靠性分析以及相关模型等进行事故发生基础概率分析;结合企业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事故发生概率分析以使风险评价的结果更加接近企业实际。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的陆上危险化学品企业均应聘请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

评价机构应依据《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AQ/T 3046-2013)、《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13号,以下简称“13号公告”)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的有关要求,出具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并对评价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评价目的、评价范围、评价依据。

2、被评价单位概况介绍。

(1)简述被评价单位建厂时间、地理位置、占地面积、职工人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情况、安全评价情况、重大危险源评估情况、安全管理现状等内容,明确生产或者储存规模。

(2)详细介绍周边环境及平面布置情况,特别是被评价单位周边敏感点情况(村庄、学校、影剧院等“13号公告”中要求的防护目标),应阐述厂区周边1km以内各防护目标情况,涉及高毒及以上气体的企业应阐述厂区周边2km以内的防护目标情况。

(3)简述气象条件、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等自然条件,气象条件应包含十六风向的风速风频,年均温度,年均风速,大气稳定度等必要参数。

(4)简述被评价单位涉及的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原辅材料、产品、中间产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情况。

(5)简述生产工艺流程和选用的主要装置(设备)和设施,明确危险化工工艺、重大危险源分级、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探测系统、隔离系统等情况。

(6)简述重要的公用工程情况。

3、风险辨识。

通过物质辨识和生产、储存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为安全防护距离计算打下基础。

运用风险分析方法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进行分析,辨识出潜在的危害事件,确定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类型,并对潜在的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事故场景进行分析和描述;利用事故统计、设备可靠性分析以及相关模型等进行事故发生基础概率分析;结合企业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事故发生概率分析以使风险评价的结果更加接近企业实际。

安全评估报告编写要求

安全评估报告编写要求

安全评估报告编写要求
编写安全评估报告时,需包括以下要求:
1. 报告目的:明确报告的目的,即对特定系统、设备或程序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2. 评估范围:明确评估的范围,包括具体的系统或设备名称、版本号以及所涉及的功能和模块等。

3. 评估标准:明确评估所使用的标准或规范,如ISO 27001、NIST等,以及相关的安全控制措施和要求。

4. 评估方法:详细描述评估所采用的方法和工具,如安全扫描、安全测试、漏洞分析等,以及相应的评估结果。

5. 评估结果:对评估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清晰、准确的描述,包括漏洞、弱点和风险等,以及相应的等级或严重程度。

6. 评估建议: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包括安全补丁、配置优化、访问控制、密码策略等,以及改善安全性的方法和措施。

7. 报告结构:按照逻辑顺序组织报告内容,包括封面、目录、引言、评估概述、评估详细内容、评估结论、建议和参考文献等部分。

8. 报告语言: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达评估结果和建议,避
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表达方式,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

9. 报告格式:遵循相关的规范和要求,如字体、字号、段落格式、页边距等,以确保报告的整齐、规整和易读性。

10. 审核和验收:对报告进行仔细审查,确保评估结果和建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经过相关部门或专业人士的验收后方可发布。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工业企业、化工厂、核电站等危险场所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是指危险场所周围应设立的防护设施和限制区域,用以保护场外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本次专项安全评价报告旨在评估危险场所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并提出合理的安全防护距离方案。

二、评价对象本次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的评价对象应为特定的危险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工业企业、化工厂、核电站等。

评价对象需明确,并提供详细的场所相关信息。

三、评价原则1.法规合规性:评估过程需符合相关法规要求,确保安全距离方案的合规性;2.可行性和可行性:提出的安全距离方案需符合可行性和实施性原则,可以在现实条件下实施,且能够有效地保护场外人员和财产的安全;3.专业性:评价应由合格的专业人员进行,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4.综合性:评价需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安全因素,如火灾、爆炸、泄漏等,确保评价结果全面完整。

四、评价内容1.危险场所的特点与周围环境状况对危险场所的位置、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储存物品等进行详细描述,并分析周围环境因素对危险场所的影响。

2.潜在风险评估综合考虑危险场所可能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如火灾、爆炸、泄漏等,评估这些风险对场外人员和财产的威胁程度。

3.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计算4.防护设施与方案建议根据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计算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护设施与方案建议,包括但不限于围栏、警示标识、防护柱、监控系统等,以确保场外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1.报告应包含评价对象的详细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储存物品等;2.报告需附上潜在风险评估结果及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计算的具体过程和方法;3.报告中应提供防护设施与方案建议的详细说明,并配以示意图或实物照片等,使其更加直观;4.报告应具有学术性和可读性,使用专业术语时应解释清楚;5.在报告结语中,应总结评价结果,指出评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编制说明标准编制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2014年12月23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在《关于下达2014 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4〕89 号)文件中下达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制定计划,项目编号为20141867-T-450,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等3 个单位共同起草编制,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担任主编。

2.主要工作过程(起草过程):2010 年8 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正式启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课题研究工作,历时两年科研攻关,多次组织相关行业专家以及重点企业代表对研究进行修改,相关成果于2014 年5 月7 日以《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13 号)的形式予以公布。

公告发布后,经过2 年多时间的应用,风险可接受标准在多个大型危化项目搬迁,新建大型危化项目选址规划方面取得良好的应用,并收集了实际应用反馈意见,经修改完善,在原公告的基础上形成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征求意见稿。

二、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说明(一)编制原则本次标准编制的主要原则是充分考虑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重点补充当前国内在爆炸品、气体火灾、气体中毒事故方面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设置方面的不足,结合国内外安全距离确定方法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方法,在现行标准规范体系的基础上,为有效减小危险化学品事故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的影响而编制的。

(二)主要内容本次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如下:1.第一章是标准适用范围,明确本标准适用于确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环境评估报告 防护距离

环境评估报告 防护距离

环境评估报告防护距离
环境评估报告中的“防护距离”是指在特定环境中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所需保持的安全距离。

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危害物质,防护距离可以有不同的指标和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护距离指标:
1. 逃生距离:指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人员需要逃离灾难现场的最短距离。

逃生距离由建筑物的布局、紧急出口的位置和容量等因素决定。

2. 爆炸防护距离:对于含有易燃物质或易爆物质的场所,需要确定合适的安全距离以减少爆炸发生时的伤害范围。

这通常通过计算爆炸波、火球或碎片飞溅的传播范围来确定。

3. 化学物质泄漏防护距离:对于储存或使用有毒化学物质的场所,需要在发生泄漏时确定适当的安全距离。

这通常需要考虑气溶胶传播、风向、环境条件和个体对化学物质的容忍度等因素。

4. 辐射防护距离:对于放射性物质泄漏或核辐射事件,需要确定安全距离以保护人员免受辐射危害。

辐射防护距离通常基于辐射剂量、辐射源的强度和性质来确定。

5. 噪声防护距离:在高噪声环境中,需要确定人员需要保持的合适距离以避免噪声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防护距离根据噪声源的声压级、频率和持续时间等因
素来确定。

这些防护距离指标在环境评估报告中的评估和计算可以帮助确定合适的安全措施和标准,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安全距离防护评估报告

安全距离防护评估报告

安全距离防护评估报告根据最新的防护指南,制定合理的安全距离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它对于预防疾病传播和保护个人健康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份安全距离防护评估报告,详细分析了安全距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实施。

一、背景近年来,全球各地爆发了一系列传染性疾病,特别是2019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为了减少疾病传播风险,广泛推广了安全距离措施。

安全距离是指在公共场所和人群聚集场所中,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降低病毒传播的机会。

二、目的本评估报告的目的是评估安全距离对预防疾病传播和保护个人健康的效果,并提供正确实施安全距离措施的建议。

三、方法在评估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1. 文献综述:收集和分析相关的研究和指南,以了解安全距离对疾病传播的影响;2. 数据分析:分析历史疫情数据和发病率统计数据,评估安全距离措施对疫情发展的影响;3. 实地观察:考察公共场所和人群聚集场所,观察人们是否正确遵守安全距离措施;4. 专家访谈:采访卫生专家、疫情防控专家和政府官员,听取他们对安全距离措施的看法和建议。

四、结果通过综合分析和评估,得出以下结果:1. 安全距离是有效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减少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之间的密切接触,降低感染风险。

2. 合理的安全距离应根据病原体的传播方式和传播范围进行制定。

例如,针对空气传播的病毒,建议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而对于飞沫传播的病毒,建议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

3. 实施安全距离措施需要支持和配合其他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

单独依靠安全距离可能无法完全防止疾病传播。

4. 公众教育和宣传是保证安全距离措施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

通过媒体渠道、社交平台等方式,向公众传播安全距离的重要性,并提供正确的操作指南。

五、建议基于上述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政府和公共机构应加大对安全距离的宣传力度,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并强制执行安全距离措施。

2. 公众应积极配合并严格遵守安全距离措施,如避免人群聚集,保持距离等。

境外项目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编制要求内容

境外项目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编制要求内容

附件1境外项目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编制要求总体要求:《境外项目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报告》须以外事局《境外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模板》和本办法要求为基础进行编写,要求语言精练,重点突出,内容完整,简繁得当。

评估报告的结构和要求如下,其中带★的项点是必写内容,并按有关的标准和格式进行编写,如无法提供的信息,须书面说明原因。

1.基本情况1.1机构、项目的基本信息1.1.1★项目名称(国家+业主/甲方+区块或项目代码等+专业类型等)。

1.1.2★业主/甲方简介(业主/甲方名称、所属国家、资信状况、股份组成、以往合作经历等)。

1.1.3★投(议)标主体(如属于联合投标,须简述合作方情况;如果是议标,须明确合同方名称)。

1.1.4★项目实施单位(地区公司、专业公司及其下属单位)。

1.1.5★项目概况(主要工作量,预计合同总额,保函金额,预计工期,预期效益,预计用工人数,队伍数,项目所在地,项目工区距邻国边境线最近距离,国家及项目所在地公共安全风险等级,项目工区地理坐标和国家行政地图,并在地图中标注项目区域范围)。

1.1.6★项目截标日期。

1.1.7★项目拟定人员(公司拟外派人员数量,包括管理人员和施工现场中方人员数量;公司拟聘外籍人员数量,包括当地员工、第三国人员,以及劳务分包人员数量)。

1.1.8项目招投标情况。

1.1.9★项目的重要资产及其他情况等(须重点说明是否需新动迁设备和人员)。

1.1.10★机构、项目办公室/住所位置描述及地理坐标。

1.1.11★项目实施单位在该国、项目所在地区施工经验。

1.2机构、项目所在国家(地区)情况1.2.1★所在国家(地区)的基本情况(政治、经济、宗教、历史、地理、人文等情况,简明扼要,篇幅不超过4页)。

1.2.2★所在国政治、宗教、民族和社会问题(简明扼要,分项描述)。

1.2.3★与周边国家关系(项目靠近边境的,须简要描述邻国的公共安全威胁)。

1.2.4★所在国反政府武装、恐怖组织活动情况(须说明反政府武装、恐怖组织名称、性质、活动范围、危害情况、以往制造的公共安全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的陆上危险化学品企业均应聘请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

评价机构应依据《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AQ/T 3046-2013)、《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13号,以下简称“13号公告”)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的有关要求,出具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并对评价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专项安全评价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容:
1、评价目的、评价围、评价依据。

2、被评价单位概况介绍。

(1)简述被评价单位建厂时间、地理位置、占地面积、职工人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情况、安全评价情况、重大危险源评估情况、安全管理现状等容,明确生产或者储存规模。

(2)详细介绍周边环境及平面布置情况,特别是被评价单位周边敏感点情况(村庄、学校、影剧院等“13号公告”中要求的防护目标),应阐述厂区周边1km以各防护目标情况,涉及高毒及以上气体的企业应阐述厂区周边2km以的防护目标情况。

(3)简述气象条件、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等自然条件,气象
条件应包含十六风向的风速风频,年均温度,年均风速,大气稳定度等必要参数。

(4)简述被评价单位涉及的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原辅材料、产品、中间产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情况。

(5)简述生产工艺流程和选用的主要装置(设备)和设施,明确危险化工工艺、重大危险源分级、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探测系统、隔离系统等情况。

(6)简述重要的公用工程情况。

3、风险辨识。

通过物质辨识和生产、储存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为安全防护距离计算打下基础。

运用风险分析方法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进行分析,辨识出潜在的危害事件,确定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类型,并对潜在的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事故场景进行分析和描述;利用事故统计、设备可靠性分析以及相关模型等进行事故发生基础概率分析;结合企业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事故发生概率分析以使风险评价的结果更加接近企业实际。

可依据《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AQ/T 3046-2013)和《基于风险检验的基础方法》(SY/T 6714-2008)对发生事故的概率进行判定,泄漏场景发生的频率小于10-8/年或事故场景造成的死亡概率小于1%时,在定量风险评价时可不考虑这种场景。

4、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计算。

依据“13号公告”、《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AQ/T
3046-2013)等进行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计算。

A 确定计算方法
(1)涉及爆炸品类危险化学品(如:硝酸铵、三硝基甲苯、硝基胍)的生产、储存装置时采用事故后果计算法。

(2)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选用定量风险评价法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①涉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布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的;
②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且涉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布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
③构成重大危险源,且涉及毒性气体的。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符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第九条规定情形的,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中规定的风险标准执行。

(3)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同时符合下列所有情形的,应当选用危险指数法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①未列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布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的;
②不涉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布的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或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但不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
③涉及毒性气体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

B采用选择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C汇总计算结果,准确描述被评价单位(装置)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注明不同方位的安全防护距离值)
5、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符合性分析。

采用检查表方法逐一检查防护目标与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的满足性,详细阐述安全防护距离围是否存在防护目标,其社会风险是否可以接受。

对不能满足安全防护距离的企业采取的降低风险的控制措施进行分析评价。

6、专项安全评价结论及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根据上述评价结果和国家现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及标准的规定和要求,从以下几方面作出结论及建议:(1)明确危险物质、危险化工工艺、重大危险源;
(2)明确外部安全防护距离及满足性;
(3)从周边条件的保持、安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等方面提出措施建议
(4)对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能满足要求的企业,评价单位要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建议。

7、与危险化学品企业交换意见。

评价单位与危险化学品企业就专项评价报告的客观、真实及对策措施的可行性交换意见。

8、定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说明。

(1)应收集安全防护距离评价所需的各种基础资料,如企业
周边土地使用状况、地形状况、水文气象、居民与人口分布、潜在的点火源资料及全厂总平面布置图(绘制的,与现场一致的电子版图纸)、计算所需的装置、储罐和气瓶的详细基础数据资料等。

(2)风险标准的选取。

①满足“13号公告”不满足“40号令”要求时全厂按照公告要求的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风险标准确定;
②满足“13号公告”且满足“40号令”中第九条要求的,全厂按照“40号令”要求的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风险标准确定。

(3)底图要求。

①选用Google Earth上保存的最近一次拍摄的卫星地图;
②地图中应能完整显示厂区周边1km以各防护目标,涉及高毒以上气体的企业应能完整显示厂区周边2km以的防护目标(无常显示结果时应选取更大围地图);
③图片格式应为.jpg或.bmp格式;
④地图应为垂直俯视图,地图北垂直朝向图片上边缘;
⑤应由明确标示物显示实际距离;
⑥地图中应明确显示各敏感点位置并标注名称和区域围;
⑦厂区尽量位于图纸中心位置。

(4)数据输入及场景选取要求。

①如实准确的录入收集的各项数据,不得随意更改数据;
②不得擅自去除事故场景;
③各危险源选取的位置应与现场位置应基本一致,几个相同
储罐可按其区域中心点确定;
④各敏感点区域在图中应明确标定;
⑤当泄漏场景发生的频率小于10-8/年或事故场景造成的死亡概率小于1%时,在定量风险评价时可不考虑这种场景;
⑥各输入数据最终需进行截图放在报告中。

(5)评价结果的输出和分析。

A评价结果输出要求
①输出个人风险等值线时曲线线宽均设定为3,3×10-7曲线颜色为红色,3×10-6曲线颜色为橘色,1×10-6曲线颜色为紫色,1×10-5曲线颜色为粉色,3×10-5曲线颜色为浅蓝色。

②输出的个人风险等值线必须为一个闭合图形。

③输出事故后果模拟时应选取中孔泄漏模拟结果,有毒气体泄漏场景应选取平均风速时中孔泄漏模拟结果。

④输出事故后果模拟图时曲线线宽均设定为2,死亡半径曲线颜色为红色,重伤半径曲线颜色为橘色,轻伤半径曲线颜色为绿色,多米诺半径曲线颜色为浅蓝色。

B评价结果分析
①个人风险等值线围存在相应保护目标时,应采取措施降低个人风险至满足要求或对保护目标进行搬迁。

②社会风险曲线分析:
a.若社会风险曲线落在不可容许区,除特殊情况外,该风险无论如何不能被接受,应立即采取措施降低其风险。

b.若落在可容许区,风险处于很低的水平,该风险是可以被
接受的,无需采取安全改进措施。

c.若落在尽可能降低区,则需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风险,即对各种风险处理措施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等,以决定是否采取这些措施。

③事故后果模拟分析
死亡半径、重伤半径不应存在社会保护目标、厂外道路和厂人员密集场所、控制室等厂重要保护物;轻伤半径围超出厂界时可采用构筑2.2m以上实体墙的方式降低对厂外的影响;多米诺半径围不应存在厂、外生产储存装置或社会保护目标,当涉及厂、外生产储存装置或社会保护目标时,应加大间距,间距至少应为计算的多米诺半径,无法增加间距时应采取3m以上防爆墙隔离(间距至少满足防火间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