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系统评价方法(精选)
系统工程导论 第七章 系统的评价与决策 第一节系统评价——评价的复杂性
![系统工程导论 第七章 系统的评价与决策 第一节系统评价——评价的复杂性](https://img.taocdn.com/s3/m/bc24d9f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e.png)
5.资源性指标。包括人、财、物等资源的保证程度。如工程项目中 的物质、人力、能源、水源、土地条件等。
6.时间性指标。如工程进度、时间节约、试制周期等。
以上6个方面是一般所要考虑的大类指标,每一个指标又可包含许 多小类指标,在具体条件下,可以有所选择和增减甚至不予考虑。至 于大类下的单项指标,则要根据系统性质、目标要求、有关系统的特 殊问题等全面予以考虑。
3.评价指标要成体系。评价指标应能全面反映被评价问题的主要
方面,在基本能满足评价要求和给出决策所需信息的前提下,应尽量
减少指标个数,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定量化,以减少评价过程中的
主观性和片面性。
2023/3/14
9
5.1 系统评价——系统评价原则
4.评价方法和手段的综合性。系统评价要对系统的各个侧面,运用 多种方法和工具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充分发挥各种方法和手段的综合 优势,为系统的综合评价提供全面分析的手段。
2023/3/14
4
5.1 系统评价——评价的复杂性
解决方案——系统的评价需要紧紧抓住以下两个方面
1)正确、合理地选择评价因素
衡量一个系统或者一个可行方案的优劣要有一组评价标准,而评 价标准要以评价指标作为基准。常用的指标有:投资费用、效益成本、 投资收益率、返本期、劳动生产率、时间、质量和品种的改善、技术 的先进性、可靠性、劳动强度的改善、公害等等。系统的评价指标虽 然很多,但基本上是按照性能(performance)、费用(cost)、时间 (schedule)三大类来考虑的。
❖ 不但要考虑交通工具的动力、推进等技术方面的问题 ❖ 还要考虑交通线路的建设费用和日常经营费用等经济方面的问题 ❖ 还要有交通工具的方便性、舒适性、安全性、美观性 ❖ 环境保护、地方团体的利益、有关节能、能源政策等方面的考虑 一般情况下,指标和方案越多,评价问题就越复杂。
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62576c4bfe4733687e21aa48.png)
表 5 1 操 作 者 对 各 设 备 的 操 作 感 受 情 况 表
2 3 4 5 6 7 8 9 10
-
11
12 13 14 15 良(a) 可(b) 差(c) 3a+2b+c=s 得分:F=S/15
可
可 良 良 可 4 7 4 30 2.00
可
良 可 可 可 1 10 4 27 1.80
差
良 良 可 可 6 6 3 33 2.20
二、相关数法
使用于替代方案多、因素复杂交叉、不易选择时复杂问题的评价和决策。 关键时构建相关树。
步骤:
• 结论:确保脱险道路和指挥设备很重要。
三、功效系数法
• 设系统具有n项评价指标f1(x), f2(x),…, fn(x) ,其 中k1项越大越好,k2项越小越好,其余(n- k1 - k2) 项要求适中。 • 现分别为这些指数赋予一定的功效系数di,0≤ di ≤1 ,其中di =0表示最不满意, di =1表示最满意; • 一般地, di =φi(x) ,对于不同的要求,函数di =φi(x)有着不同的形式,(如图5-3所示)当fi(x)越 大越好选(a), fi(x)越小越好选(b),适中选(c)。这 时用总的功效系数D
建立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目标分析法
输出分析法 德尔菲法
• 图5-1交通运输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广 西 大 学 教 学 质 量 评 估 指 标 体 系
• • • • • • • • • • • •
遵章守纪,教书育人 备课充分,讲稿完备 治学严谨,要求严格 概念清楚,条理清晰 内容熟练,表达准确 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语言生动,教态自然 精神饱满,感情充沛 因材施教,教法得当 联系实际,例证恰当 启发思维,培养能力 学生思想活跃,课堂气氛活泼
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
![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0cb7da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1b.png)
突出主要目标原则。在选择目标时不能面面俱到,致使目标数量过度膨涨。这样不仅大大增加总体工作,更主要的还容易冲淡对主要目标的注意力,影响集中主要精力解决主要矛盾。
01
第三,有利决策原则。这在制定复杂大系统发展战略规划时意义更为明显。为使决策者快速而准确地了解不同方案的基本情况,有必要把决策者关心的一些综合性目标列出来,我们把它定义成决策支持信息目标。这样决策者可很快得到决策支持信息,从而增强了战略目标的实用性。
具体讲系统分析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 系统环境分析。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资源潜力、市场情况、投资能力、人口发展等。 方案可行性分析。重点分析方案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经济活动分析。主要包括投入产业分析,投资效益分析等。
系统优化 在满足一组约束条件情况下,使目标函数取得极大值或极小值的求解过程。显然,这种解释必须首先建立相应的数学优化模型,然后借助计算实现优化的目的。但是,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看,光有上面数学优化还是不够的,这是因为现实系统都是复杂的开放大系统,不仅涉及因素众多,而且要求兼顾多目标。
03
要明确系统开发的目的和意义。为此要较全面地了解生产急需情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而为设计系统目标提供依据。
04
要明确系统的边界,即建立系统与环境的概念,从而为确定系统的输入与输出关系提供依据。
要明确为完成该项开发活动可能提供的人、财、物等方面的条件。
总之,明确问题就是要做到心中有数,是从多侧面、多层次对问题进行了解的过程,进而为最终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系统优化可概括成如图2-4的形式。
系统优化过程框图
决策 这是领导者的主要工作,也是体现整体性原则不可缺少的环节。系统工程工作者向决策者推出提荐方案意见,但不等于决策,决策者有权选中,也有权不选中。这里要强调说明一点,决策是一项独立性很强的活动,决策者可能在推荐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也可能全部否定。此时任何人都无权干涉。当然,决策结果也会有多种可能,其中两个极端情况是:一是取得极大成功,这说明决策者非常胜任工作,水平很高;二是以失败而告终,此时应由决策者承担全部责任。
系统评价方法
![系统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5010869011ca300a6c39031.png)
2013-7-9
26
第三节 系统评价方法
一、单目标评价方法
1.模糊评分法 ① 给出明确的单目标。
27
② 有一组确定的待评方案。 ③ 请20名以上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背靠背模糊打分。记 分标准可以是1分、5分、10分、100分。
④ 将评分结果集中起来,并根据下式求出每个方案的 平均得分:
2013-7-9
9
2013-7-9
第一节 系统评价概述
二、系统评价的原则和步骤
2.系统评价的步骤 (3)评价指标选择
10
评价指标的选择是由评价目标与实际情况共同决定的, 具体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评价指标必须与评价目的和目标密切相关; (2)评价指标应当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即全面地反映所要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 (3)评价指标总数应当尽可能地少,以降低评价负担;
2013-7-9
21
第二节 农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指标的权重
3.判断矩阵法
22
从本质上讲,判断矩阵法也是一种相对比较法,但由于它采用了 一种更精确的计分方法,并可对人在判断时的一致性进行检验,因而 近几年更为人们所广泛采用。
使用该法时首先将m个评价指标排成一个m×m的方阵,其中的 元素值大小,通过两个指标相比来确定。由极端重要、强烈重要、明 显重要、稍微重要、同样重要分别赋予9、7、5、3、1。反之赋予1/9、 1/7、1/5、1/3、1。这样对于一个判断矩阵,只需判定主对角线以上 (下)的元素值就可以了。然后按行相加(或相乘)并进行正规化, 所求的特征向量就是所求的权重值。
第二节 农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一、农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16
2.农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一般来说,农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要考虑以下几 个方面: 经济效益主体指标 ①经济性指标 经济效益分析指标 ②技术性指标 ③社会效益指标 ④生态性指标 ⑤其他指标 包括政策性指标、资源性指标、时间性 指标及其他针对具体项目所特有的某些指标。
《系统工程》复习资料
![《系统工程》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d56e78cd4d8d15abe234e65.png)
第一章系统工程概述(一)系统工程的产生、发展及应用识记:系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控制论是研究各类系统的控制和调节的一般规律的综合性理论,“信息”与“控制”等是其核心概念。
它是继一般系统论之后,由数学家维纳在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
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提取、变换、存储与流通等特点和规律的理论(二)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识记:系统的定义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
有以下四个要点:(1)系统及要素。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整体,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要素可以是单个事物(元素),也可以是一群事物组成的分系统、子系统等。
(2)系统和环境。
任一系统又是它所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环境或超系统)的组成部分,并与其相互作用,保持较为密切的输入输出关系。
(3)系统的结构。
在构成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这样在系统的内部形成一定的结构和秩序。
(4)系统的功能。
任何系统都应有其存在的作用和价值,在其运作的具体目的,也即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识记:系统的类型认识系统的类型,有助于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对系统工程对象系统的性质有进一步的了解并进行分析。
(1)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自然系统是主要由自然物(动物、植物、矿物、水资源等)所自然形成的系统,像海洋系统、矿藏系统等。
人造系统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所建成的系统,如生产系统、管理系统等。
实际上,大多数系统是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的复合系统。
近年来,系统工程越来越注意从自然系统的中探讨和研究人造系统。
(2)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凡是以矿物、生物、机械和人群等实体为基本要素所组成的系统称之为实体系统;凡是由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制度、程序等概念性的非物质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称为概念系统。
在实际生活中,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在多数情况下是结合在一起的。
实体系统是概念系统的物质基础;而概念系统往往是实体系统的中枢神经,指导实体系统的行动或为之服务。
《系统工程》学习笔记(六)
![《系统工程》学习笔记(六)](https://img.taocdn.com/s3/m/39ef607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c.png)
《系统⼯程》学习笔记(六)六、系统评价⽅法 系统评价:评价——>价值 评价⽬的即系统评价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能发挥的作⽤。
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法:关联矩阵法、层次分析法(AHP)、⽹络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数据⽹络分析法、费-效分析法(以经济指标分析为基础)等。
1. 系统评价原理 系统评价是由评价对象(What)、评价主体(Who)、评价⽬的(Why)、评价时期(When)、评价地点(Where)及评价⽅法(How)要素(5W1H)构成的问题复合体。
效⽤观点的启发:评价主体的个性特点及其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决定系统评价结果的重要因素。
2. 关联分析法A:评价对象的m个替代⽅案X:评价替代⽅案的n个评价指标或评价项⽬W:n个评价指标的权重V:第i个替代⽅案Ai的关于Xj指标的价值评定量3. 逐对⽐较法 确定评价指标的简便⽅法。
对各替代⽅案的评价指标进⾏逐对⽐较,对相对重要的指标给予较⾼得分,据此可得到各评价项⽬的权重Wj 。
再根据评价主体给定的评价尺度,对各替代⽅案在不同的评价指标下⼀⼀进⾏评价,得到相应的评价值,进⽽求加权和得到综合评价值。
4. 古林法 从上向下⽐较得Rj,从下向上链式相乘得Kj,归⼀化“因为最后加权和V2>V1>V3, 所以A2为最优⽅案”5.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提出者:T.L.萨迪(T.L.Saaty), 20世纪70年代,核⼼思想:分解-判断-综合⼤致步骤: (1)分析评价系统中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 (2)对同⼀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层次中某⼀准则的重要性进⾏两两⽐较,构造两两⽐较判断矩阵,并进⾏⼀致性检验; (3)由判断矩阵计算被⽐较要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 (4)计算各层要素对系统⽬的(总⽬标)的合成(总)权重,并对各备选⽅案进⾏排序。
求各要素相对于上层某要素(准则等)的归⼀化相对重要度向量。
系统工程系统评价方法
![系统工程系统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89e39ab307e87100f69682.png)
6.1.2、系统评价的特性
• 评价结果的模糊性。 • 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用可行的基础上,评价指标条
目尽可能包含系统的各种属性以反映系统的本质,为此在 进行系统评价工作时,要做深入的调查研究、熟悉被研究 对象,细化评价指标条目,使评价条目除反映被评价对象 的各种属性外还能进行定量分析。其次,对某一指标条目 不得不采用打分方法评价时,一定要邀请内行专家,且条 目要分得细一点,即有针对性
6.1.2、系统评价的特性
• 评价结果的模糊性。 • 原因:由于被评价的系统都是比较复杂的,存在多属性、
多变量,而评价时为了实用、可行,往往只能用有限个属 性来表示事物的功能,用有限个变量来表示事物的属性, 这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的主要方面而不是全部;其次由于系 统的复杂性,许多属性难以用一个或几个变量来描述,在 评价时,不得不借助专家的定性描述和评价。因此得到的 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 2、技术性指标。包括产品的性能、寿命、可靠性、 安全性等,工程项目的地质条件、设备、设施、 等指标要求。
• 3、经济性指标。包括方案成本利润和税金、投资 额、流动资金占用量、回收期、建设周期,以及 间接收益等。
6.2.1、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
• 4、社会性指标。包括社会福利、社会节约、综合 发展、就业机会、污染、生态环境等。
6.1.2、系统评价的特性
• 评价结果的近似性。
• 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提高系统评价结果的精确性,
第六章 系统评价
![第六章 系统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4d6655577232f60ddcca1c1.png)
评价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决策,就是让 自己和他人能更好地领会和认识某种人类 行为的手段。 评价系统范围的界定主要是确定系统
的边界,范围不应过大,以免使评价问题
过分复杂,也不应过小,以免忽略重要的
影响因素而失系统性。
9
一、系统评价要素
评价时期主要是确定评价处于系统开发全
过程的哪个阶段,以新产品开发为例,评价时
18
二、系统评价的一般过程 评价指标的选择 评价指标必须与评价目的和目标密切相关。
评价指标应当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全面反映
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 评价指标尽可能的少,以降低评价负担。
19
二、系统评价的一般过程 从指标值的特征看,可以分为定性指 标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用定性语言作为 指标描述值,定量指标用数据作为指标值。 从指标值的变换对评价目标的影响来看, 可以将指标分为极大型指标(又称效益法求出各指标的权重,结果如 表所示,
评价 指标 x1 x2 x3 x4 x5 比较次数 累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1 1 1 0 3 0 1 1 0 2 0 0 0 0 0 0 1 0 1 1 1 0 1 1 4 权 重 0.3 0.2 0 0.1 0.4
方案 准则 主体 选择评价 方法、建立 评价模型
分析、 计算 评价 值
综合 决 策 分析
16
二、系统评价的一般过程
评价资料收集
这一过程主要是对评价系统的功能、
费用、时间及使用寿命等进行预测和估计,
为设定评价尺度、建立评价函数等收集评 价所需的相关资料。
17
二、系统评价的一般过程 评价指标的选择 系统的评价指标是对系统进行评价的基 本依据。任何一个指标都反映和刻画系统的 一个方面 。 评价指标的选择是评价目标与实际情况 共同决定的,具体选择是要注意:
系统工程:系统评价方法
![系统工程:系统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79d4c48a98271fe910ef9bd.png)
4
3 1 2 0
0.4
0.3 0.1 0.2 0.0
评价尺度例表
评价尺度(得分) 评价指标 期望利润(万 元) 产品成品率 (%) 市场占有率 (%) 投资费用(万 元) 产品外观
5
4
3
2
1
800以上 97以上 40以上 20以下 非常美观
701-800 96-97 35-39 21-80 美观
601-700 91-95 30-34 81-120 比较美观
投资效果好(T) (目的层)
风险程度(I1)
资金利润率(I2)
转产难易程度(I3)
(准则层)
产品1(P1)
产品2(P2)
产品3(P3)
(方案层)
AHP方法的基本工具——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标度定义
标度 1 3 5 含义 两个要素相比,具有同样重要性 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微重要 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
模糊综合评判法(多评价主体)
二、关联矩阵法
Ai (i 1, m)
:评价对象(可替代且非劣的方案)
X j ( j 1, n) :评价指标(准则、项目) n j :评价指标权重,o j 1, j 1
j 1
二、关联矩阵法(续)
Vij Ai A1 A2 Am …
j
Xj
X1
0.648 0.122
(3.804)
[注] Wi的求取采用方根法(几何平均值法) I1
P1 P2 P3
P1 1 3 5
P2 1/3 1 3
P3 1/5 1/3 1
Wi 0.406 1.000 2.466
Wio 0.105 0.258 0.637
判断矩阵及其分析处理举例(续)
系统工程7-1
![系统工程7-1](https://img.taocdn.com/s3/m/9e888bce0c22590102029d90.png)
3
市场占 有率
A2(35)
A3(25) A1(110) A2(180) A3(50) A1(4)
0.857 (30/35) 1.400 (35/25) — 1.636
(180/110)
1.200
0.333
1.400
1.000 0.455 0.287 1.000 1.000 0.750 1.000
11
关联矩阵法
关联矩阵法是一种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矩阵的行表示各替代方案(行) 矩阵的列表示各个评价指标 矩阵元素表示各方案在不同评价指标下的价值
评定量 适用条件:各替代方案互相之间不存在干涉和 影响。
12
评价准则
确定多个评价项目(也称评价指标) 确定各评价项目的权重Wj (即对于评价方案的重 要性程度)
方案的价值除了取决于评价对象的性质外,还与评价
主体的性格特点有关。----“效用”。
评价目的(Why)即系统评价所能发挥的作用。
综合评价各系统方案的价值,为决策者选择系统方案
提供依据; 还可解释和分析决策动机(评价准则背后是什么?)
8 8
系统评价的要素(5W1H)
评价时期(When):在系统开发全过程中哪个
0.389
0.278 0.263 0.160 0.577 0.364 0.272 0.364
31
4
投资费 用
0.287
(50/180)
— 1.333 (4/3) 0.750 (3/4) —
5
产品外 观
A2(3) A3(4)
关联矩阵例表(古林法)
Xj Vij Wj Ai A1
期望利 润
系统工程---第二章 系统分析与评价
![系统工程---第二章 系统分析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0e2a0ef384254b35eefd3443.png)
(3)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结合
(4)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1 系统分析概述
2.1.3 系统分析的原则
(1)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结合
在建立一个工厂或实施一 个方案时,不仅要从目前 利益出发,而且还要考虑 到将来的利益。如果采用 的方案,对目前和将来都 是有利的,这当然是最理 想的。当长远利益与当前 利益发生矛盾时,就要从 实际出发,根据各种要素 认真权衡利弊、慎重考虑。 如:毁林造田,英国与德 国的工业发展,牧民定居?
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模型
效果(+)
+
2.1 系统分析概述
2.1.3 系统分析的原则
(1)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结合 (2)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
构成一个系统,不仅受到内 部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到 外部条件的制约,例如设计 一个企业,作为一个系统, 不仅要受到企业本身的各种 因素的,如生产类型、生产 过程、生产环节、物流和信 息流的相互制约,而且要受 到外部自然环境、市场状况、 协作和运输情况等外部因素 的影响。所以进行系统分析 时,必须把内部因素和外部 条件结合起来综合分析。
一个系统是由若干个子系统构 成的,如果每个子系统的效益 是好的,组织起来的总系统的 效益也是好的话,这当然是最 为理想的,但实际中却往往很 难做到这一步。
例如:两人得、失和问题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得: 5 4 1 失: -4 -2 -1 追求局部最优,但不是 整体最优
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1 系统分析概述
硬件模型 软件模型
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2 系统模型化
2.2.4 系统模型的作用
(1)直观和定量; (2)应用范围广、成本低;
第六章系统评价方法1、简述系统评价的定义、特性,系统工程活动中系统
![第六章系统评价方法1、简述系统评价的定义、特性,系统工程活动中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63d0991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9.png)
第六章系统评论方法1、简述系统评论的定义、特征,系统工程活动中系统评论的目的是什么?2、简述系统评论的基本因素及一般步骤。
3、系统评论中的评论目的与评论目标有何差别与联系?4、议论系统评论活动中应恪守的重要原则。
5、以评比优异班级为例,成立一套评论指标系统(指标和相应的权重)。
6、系统评论的主要困难是什么?应当怎样去解决这些困难?7、评论指标数目化方法有几种?分别表达这些方法的特色和实行步骤。
8、评论指标综合的方法有几种?怎样运用这些方法排出方案的好坏次序?试就某一详细评论问题,成立其评论指标系统。
9、试设计一个评论查核国家干部的指标系统(包含指标与权重系数)。
注:从德、能、绩、勤 4个方面进行评论。
10、某厂新建工程拟定了四个方案,各方案的主要指标以下表所示,请分别用效益成本法和罗马尼亚选择法帮助厂领导作出正确评论和选择(设评论方案应侧重考虑投资效益)。
11、层次剖析法是怎样解决复杂系统的剖析和决议问题的?这类方法有什么特点?它适合解决什么样的问题?12、应用层次剖析法剖析问题时要经过哪些步骤?为何一致性查验是此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13、某领导岗位需要增配一名领导者,现有甲、乙、丙三位候选人可供选择,选择的原则是合理兼备以下六个方面——思想道德、工作成绩、组织能力、文化程度、年纪大小、身体状况。
请用层次剖析法对甲、乙、丙三人进行排序,给出最佳丽选。
14、某人有赏析祖国大好河山的梦想,想去旅行一次,现有三个地址,即桂林、张家界、庐山,可供选择,请用层次剖析法帮他选一个合适自己状况的旅行点。
15、某省轻工部门有一笔资本准备生产三种产品:家电:I1, 某紧俏产品I2 ,本地传统产品 I3 。
评论和选择方案的准则是:风险程度C1、资本利用率C2、转产难易程度 C3三个。
现设判断矩阵以下:试利用 AHP法计算三种方案的排序结果。
16、今有一项目建设剖析问题,已经成立起如图 1、表 1所示的层次构造和判断矩阵,试用层次剖析法确立五个方案的优先次序。
系统工程(6.2)--系统评价方法习题
![系统工程(6.2)--系统评价方法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bcbff5efc4ffe473368abe4.png)
第六章 系统评价方法一、名词解释1.系统评价:系统评价就是全面评定系统的价值2.评价对象:评价对象是指接受评价的事物、行为或对象系统3.评价主体:评价主体是指评定对象系统价值大小的个人或集体4.评价目的:评价目的即系统评价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能发挥的作用5.评价时期:评价时期即系统评价在系统开发全过程中所处的阶段6.效用:评价主体根据个人的性格特点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等因素,对于某种利益和损失有自己独到的感觉和反应,这种感觉和反应就是效用。
二、简答1.简述系统评价在管理系统工程中的作用。
答:系统评价在管理系统工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尤其对各类重大管理决策是必不可少的。
它是决定系统方案“命运”的一步重要工作。
是决策的直接依据和基础。
简单的说,系统评价就是全面评定系统的价值。
三、应用(1) 计算AHP判断矩阵的重要度3213215231B B B B B B A解答:首先将矩阵补充完整151215132311321321B B B B B B A计算:(10)464.015121466.2513874.02311333231=⨯⨯==⨯⨯==⨯⨯=W W W 归一化处理:122.0648.0230.0464.0466.2874.0874.0030201===++=W W W(2)从下图提供的信息分析I 、II 、III 所反映的决策人对风险的不同态度,并作简要说明(10)解答:曲线I 所反映的决策人的特点是:他对肯定能得到的某一益损值的效用,大于对带有风险的相同甚至更大的益损期望值的效用。
属于这种类型的决策人对利益的反应比较迟缓,而对损失则比较敏感。
这是一种谨慎小心、避免风险、不求大利的保守型决策人。
曲线III 所反映的决策人的特点恰恰相反。
这种决策人对损失的反映迟缓,而对利益则比较敏感,是一种不怕风险、谋求大利的进取型决策人。
曲线II 所反映的是一种中间型决策人,他对能够得到的益损期望值本身与效用大小看成是正比关系。
第6章-系统评价
![第6章-系统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f016449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e.png)
v2n
v2 w1v21 w2v22 wnv2n
……… ……… ………
Am vm1 vm2 ………
………
vmn
vm w1vm1 w2vm2 wnvmn
逐对比较法
方案的效果
死亡者的减少 负伤者的减少 经济损失的减少 外 实施费用
(人)
(人)
(百万)
观 (百万)
A1
5
10
10
差 20
投产后的若干年内,每隔一定时间对其进行评价
5. 评价系统环境的分析
技术的、经济的(经营管理)、社会的(人及集团) 影响
二、评价指标的选择
和评价目的密切相关 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指标总数应尽可能少
四.评价函数的确定
评价函数是使评价定量化的一种数学模型,不 同问题使用的评价函数可能不同,相同问题也 可以使用不同的评价函数。对选用什么样的评 价函数也必须做出评价。
替代方案
2、确定性理论:主要用统计的方法使评价数量化 3、不确定理论:多数情况时发生在含有部确定性因
素的决策问题中。如果掌握概率的话,可以使用期 望值作为评价函数
4、非精确理论:模糊性评价 5、最优化理论: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
多目标规划等运筹理论
6-4费用-效益分析
一、 费用、效益和有效度的基本概念 1.费用(详见教材) (1)货币费用与非货币费用 (2)实际费用与机会费用 (3)内部费用与外部费用 (4)一次投资费用与日常经营费用
Fn S
投资回收的必要条件为: K R r
当Fn<=0时,即当n年后投资全部回收完,则有
n 1 lg( R ) lg(1 r) R Kr
关联矩阵表
x x 1 2 ……… w w 1 2 ……… A1 v11 v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