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复习整套知识点总结哲学核心知识 (1)
(完整版)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哲学常识》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物质是别依靠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办法论】要求我们看咨询题办情况要一切从实际动身,反对从主观动身,反对“上帝创世讲”。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以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进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办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动身。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进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进展。
【办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别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进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进展。
【办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又是能够认识和利用的。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别开辟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办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1、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唯物辩证法以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妨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
整个世界是一具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全然没有别依靠于身边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办法论】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咨询题,对事物的联系举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咨询题。
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高考
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高考一、政治哲学概述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的哲学原理和基本规律的学科。
它不仅是政治学的基础学科,更是政治学中最为基本的部分之一。
政治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政治现象,它在分析政治现象的基础上,揭示政治现象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从而为解决政治实践中的问题提供哲学思考和理论指导。
二、政治的本质和价值1. 政治的本质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
政治是在社会中产生、发展、作用的。
政治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
政治关系是人与人在政治生活中的相互作用的总和。
一切国家和政治都是基于人和社会需求而形成的。
政治社会关系的主体对象是国家。
欧文·费斯勒在《政治学的政治学》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治上的所有社会之中的社会收入。
而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中,对政治的定位是对过度意义概念及其社会政治实践的时代,以及城市社会的超越的探讨。
2. 政治的价值政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是与社会生活的正常运作紧密相关的。
政治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权力是政治的基本属性,是政治活动的载体。
政治权力的合理和合法行使是政治活动的核心价值。
(2)政治是协调社会利益的工具,是社会利益的实现者。
政治的价值在于调和各种矛盾,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3)政治道德是政治价值观的内在核心和基本要求。
政治活动需要遵循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注重公平、公正、公正和诚实。
(4)政治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推动力量,政治价值在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
三、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1. 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依规行使的权利。
政治权力是政治活动的核心和关键。
政治权力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是权力机构的设立、权利确定、权利的授予、权利的行使、权利的限制、权利的约束等。
政治权力是政治活动的基本属性,是国家和政治组织生活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
政治权力的合理、合法和有效行使是政治活动的核心和关键。
高考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高考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每年的政治高考试题中,哲学占据的分值是非常大的,不管是选择题和主观题都会涉及到哲学的内容,那么你对哲学的知识内容掌握得够深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高考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篇1专题一:辨证唯物论1.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强调物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组;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强调意识)2.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总之,要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专题二: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3.联系含义及客观普遍性联系是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不过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客观性(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人们可以按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4.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2008河北高考试题)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强调整体: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
整体的性能状态影响部分的性能、状态。
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大局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强调结构: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具有全新的功能;反之有损整体功能的发挥。
要求我们善于“优化结构”。
强调部分: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由部分构成。
部分的性能状态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甚至关键的部分对整体的性能状态具有决定作用。
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5.因果联系原理原因与结果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的因果联系之中的。
高考政治哲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哲学主要知识点归纳高考政治哲学主要知识点归纳: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原理内容: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因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承认自然界与社会的客观性。
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2、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反对从主观出发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运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的依据。
3、意识的能动性原理原理内容:①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外表、现象、本质、规律;②而且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夸大或否认意识的作用。
运用: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唯物论依据。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是第一位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达到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重视精神的作用。
反对:反对从主观出发;夸大或否认精神的作用。
运用:论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正确性。
5、规律的客观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原理原理内容: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抗拒,人们不能创造、消灭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包含三层含义:第一、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二、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抗拒的;第三,还表现在它是不可创造和消灭的。
高三哲学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哲学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三学习是学生们人生道路中的一次重要考验,对于文科生而言,哲学政治是必选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本文将对高三哲学政治必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哲学知识点1. 哲学的定义与特点:哲学是对宇宙、人生以及知识的最一般最根本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学科,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历史渊源性等特点。
2.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 实践观念: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实现目标的途径,包括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等。
4. 价值观念:价值是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和选择,包括客观价值和主观价值,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体。
5.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中国的哲学基础,包括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论等基本原理。
二、政治知识点1. 国家与政治:国家是一个社会的组织形式,政治是国家管理与治理的手段和方法。
2. 国家权力组织与运行: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3. 国家的属性和职能:国家的属性是人民的国家,职能包括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外交等。
4. 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机关、组织和制度的总和,政治体制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5. 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是指一国社会对政治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政治社会化是将个人纳入政治体系的过程。
三、哲学政治知识点的复习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哲学政治是理论性学科,要注重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与思考理论。
2. 深入理解核心概念:理解和掌握哲学政治中的核心概念是学习的基础,要通过例子和实践运用来加深理解。
3. 多种形式的学习: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参加讨论、做题演练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4. 制定专项学习计划:要根据时间和个人情况,制定相应的哲学政治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总结。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梳理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梳理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梳理一1、运动(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
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3)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原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高三政治哲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政治哲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三政治哲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哲学是高三政治重要的课程,重点关注知识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三政治哲学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政治哲学知识点(一)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哲学是高三政治重要的课程,重点关注知识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三政治哲学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政治哲学知识点(一)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世界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世界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2、物质与运动辩证关系原理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原理内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不变论。
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
4、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辩证关系原理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在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的精神状态。
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归纳高考政治哲学是高中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以下是对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的归纳:一、哲学的基本概念哲学是研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科,它探讨存在的本质、发展规律和认识论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或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事物之间是孤立的。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五、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高级形态,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六、实践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七、矛盾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法的核心。
八、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发展是通过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九、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通过否定和自我否定而产生的。
十、社会历史观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十一、价值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判断和选择,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意义和目的的看法。
十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追求。
结束语通过对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的系统归纳,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指导。
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
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整理高考政治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考察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考察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对高考政治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2.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3.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4. 认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特征2. 中国梦的实现路径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任务三、经济生活与经济制度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四、政治生活与政治制度1. 人民民主专政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五、文化生活与文化发展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3. 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创新4.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六、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1. 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2.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3. 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 社会矛盾的预防和化解七、生态文明建设1.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2. 绿色发展理念3.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4.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八、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1. 和平发展道路2.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 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九、党的建设与领导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2.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3.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4.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语高考政治知识点的归纳整理,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深化对政治理论的理解,为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高考政治必背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必背哲学知识点总结高考政治必背哲学知识点总结1、意识的本质(唯物论)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⑵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1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反映;2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能动的反映;3 不管正确依然错误的意识基本上客观存在的反映,4 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形;5 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6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7 但其形式是主观的;8 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9 “观念的东西别10 外是移入人脑,11 并在人脑中改造过了的物质的东西而12 已”(列宁)2、永恒进展的含义(辩证法)⑴世界是永恒进展的,进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⑵进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全然法则。
三、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辩证法)⑴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⑵一切事物基本上运动、变化和进展的;⑶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进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⑷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过去、如今和将来;⑸所以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别是具体事物的集合体。
四、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辩证法)⑴两点论算是要并且看到要紧矛盾和非要紧矛盾、矛盾的要紧方面和非要紧方面的辨证关系,别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面。
⑵重点论算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并且,必须分清主次,抓住要紧矛盾和矛盾的要紧方面。
⑶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五、必定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辩证法)⑴必定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进展、XXX别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⑵必定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有区不的:1 必定性是指2 在事物进展中一定这样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进展中并非必然发生的、别3 确定的趋势;4 必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的全然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全然矛盾决定的;5 必定性对事物的进展起决定作用,6 它决定事物的进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进展起妨碍作用,7 它加速或延缓事物的进展。
高考政治必考的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必考的知识点归纳高考政治作为文科综合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查学生对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经济以及国际政治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的归纳: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梦的内涵与实现途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三、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 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四、经济生活与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宏观经济调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五、国际政治与外交政策- 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国际组织的作用与影响六、公民道德与法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法治国家建设: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七、时事政治- 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 党的政策和方针- 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结语:高考政治的复习需要系统地掌握以上知识点,并结合时事政治进行深入分析,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同时,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模拟考试,加强答题技巧和时间管理,以确保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2023高考政治必背核心知识点总结!(1)
2023高考政治必背核心知识点总结!(1)高考政治必背核心知识(一)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1.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总是在不断进步的变化中,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2.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二)资本主义社会①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
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这两个条件形成。
③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进步性):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上的极大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基本特征: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⑥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⑦直接原因:a.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b.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⑧根本原因(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2.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诞生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高二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高二政治哲学知识要点(一)1.物质的概念: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放映的客观实在叫物质。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也是根本特性、本质属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有了人脑不一定就有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
3.意识能动作用包括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和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两个方面。
4.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因素:立场,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知识构成。
5.①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②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③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a.反对主观主义;b.要坚持全面地、整体地、发展地看“实际”6.主观和客观“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地的实际,主观和客观“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时的实际。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湿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二者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展开的。
高二政治哲学知识要点(二)1.物质意识辩证关系?答: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促进,错误阻碍.2.一切从实际出发含义及重要意义?答:即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的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3.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答:基本问题即物质意识的关系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高三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
高三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高三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1、哲学与生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和论的统一。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
●注意:①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1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高三政治答题技巧方法1、体现类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从材料中概括出什么道理?”等。
一般来说,它的设问是上述材料体现了所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
应把教材中所有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比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个要点。
答题时,可先把材料中的关键句组合摘抄(有分有合),后说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
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然后列出材料的相应或做法。
2、依据类依据型问题的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
高中政 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哲学是高中政治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我们理解世界、思考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哲学必背的详细知识点。
一、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同时,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二、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则会阻碍实践的发展。
2、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三、辩证法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高考政治必背哲学知识点
高考政治必背哲学知识点高考政治中,哲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模块,而哲学知识点也是必修的考察内容。
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哲学知识点,掌握它们的本质,才能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辩证法辩证法是哲学的一种基本方法和原则。
它认为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在高考中,考生需要掌握唯物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历史辩证法、形而上学辩证法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物质的,物质是统一的、无限的、永恒的,矛盾运动是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方法是辩证法。
唯心辩证法则认为思维是现实的反映,认知和现实之间是不存在绝对隔离的,同时承认思维具有客观性,即思维活动本质上是反映客观世界的一个过程。
历史辩证法认为历史是一个进化的过程,每个历史时期都存在着矛盾和斗争,这些矛盾一旦升级为对抗,就会引起历史的飞跃和变革。
二、社会思想史社会思想史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思想和文化的历史。
在高考中,我们主要学习的是西方的社会思想史,包括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文艺复兴哲学、启蒙运动、德国哲学、现代主义等。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起源,涌现出众多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亚派等。
中世纪哲学主要是以基督教哲学为主,以圣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内容主要是神学和教义。
文艺复兴哲学则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主张人类中心论和人文主义,代表人物有伦勃朗、莎士比亚、达芬奇等。
启蒙运动主张通过理性思考和科学研究来解决社会问题,代表人物有伏尔泰、洛克、黑格尔等。
德国哲学则是以康德、黑格尔、尼采为代表的思想流派,影响深远。
现代主义则是哲学史上新兴的流派,在现代产生,以西方国家为主。
三、伦理学伦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规范的哲学分支,也被称为道德哲学。
在伦理学中,我们需要学习的主要是行为规范、道德功利主义、德行伦理、人格利益哲学等基本理论和概念。
行为规范是由社会、道德和法律等制定的行为准则,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高考政治复习整套知识点总结哲学核心知识
高考政治复习整套知识点总结哲学核心知识哲学是什么① 从本义上看,哲学是指爱智慧和追求智慧② 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③ 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④ 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⑤ 从与生活的关系看:是美好生活的向导,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为什么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从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地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⑤(期中卷 26 题)时政意义: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哲学的思想库作用,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利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①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一切哲学的始终。
③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区别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主体不同:世界观自发形成,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
(哲学家)③特点: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有序、逻辑和完整的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届高考政治复习整套知识点总结哲学核心知识是什么为什么哲学①从本义上看,哲学是指爱智慧和追求智慧②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③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④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⑤从与生活的关系看:是美好生活的向导,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从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地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⑤(期中卷26题)时政意义: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哲学的思想库作用,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利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①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一切哲学的始终。
③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区别联系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主体不同:世界观自发形成,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
(哲学家)①人们把世界观形成体系,用某种理论形式表现出来就有了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②都把整个世界当作研究对象,都是对整个世界否认根本看法和总的看法。
③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③特点: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有序、逻辑和完整的体系。
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时代包括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文化等。
①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对一定时代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它的内容来源于时代。
真正的哲学能够正确地反映自己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②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推动力量。
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哲学还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同时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形态基本观点评价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金、木、水、火、土等是世界的本原。
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A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B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复杂问题,简单化。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进步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仍然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唯心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看成意识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本原。
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产生特征中国化功能、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②自然科学基础:③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③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①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精髓:实事求是。
②邓小平理论它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深化了党对的认识。
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地位: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
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过程。
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一是,帮助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伟大胜利;二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鲜经验和新鲜活力,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①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②功能,作用,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唯物论原理盘点原理内容方法论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What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whyhow事物运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按规律办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动是有规律的原理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人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利用规律,造福人类;二是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改变或创造条件,发挥对人们有利的作用,限制其破坏作用甚至变害为利。
③主观能动性与规律客观性二者是有机结合的。
①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握规律。
③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的统一。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①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③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不仅能认识现象,且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其一,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则会起到阻碍的作用。
其二,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①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①坚持实践第一,在实践中锻炼成才②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系原理③实践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追求真理需要一个过程原理(人和真理的关系原理)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追求真理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原理内容方法论联系观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前后相继、历史的联系。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的孤立观。
客观性联系是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条件性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有条件的。
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①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要具体和全面的分析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使事物向好的方面发展,从而建立新的联系。
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区别: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取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系统与要素的关系①系统是有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掌握系统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