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及对策随着世界证券市场的动荡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原因分析1. 结构调整的影响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一直依赖于出口和制造业,但这种发展模式已经变得不可持续。

随着国内技术创新和竞争力的提高,其他国家也开始崛起,并向中国发起挑战。

因此,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是结构调整的正常结果。

2. 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国际贸易摩擦和关税战对中国出口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同时,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不确定性。

此外,国内人口红利逐渐减弱,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成本上升,也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了压力。

3. 结构性问题的困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还受到一系列结构性问题的困扰,例如产能过剩、金融风险、环境污染等。

这些问题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阻碍作用。

二、对策建议1. 优化产业结构中国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对高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同时,继续推进服务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潜力和动力。

2. 继续扩大内需中国应加大内需扩大的力度,提高消费水平和人民收入。

通过减税降费,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并鼓励人们增加消费。

此外,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将有助于增加居民的消费信心。

3. 推进改革开放中国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优化经济体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增强市场竞争力。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国投资。

同时,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

4. 加强环境保护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背后,也有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困扰。

因此,中国应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强监管,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推进可持续发展,鼓励绿色产业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

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经济引擎一直轰鸣,保持了9%的持续增长势头。

然而,在经济飞速增长的过程中,资源的逐渐消耗,环境的不断恶化,人口数量的急剧膨胀,以及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和世界局部地区的战争,这些无疑会对中国经济在未来的发展势头产生影响。

本文主要阐述这些因素给中国经济造成哪些不利的影响,并且探讨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甚至消除这些不利影响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从而保证在将来的若干年中中国经济能像过去三十年那样又好又快发展。

1978年11月,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在三十年来以9%的速度持续增长,经济的高速发展让全世界瞩目。

中国在经济领域先后超过了俄罗斯、加拿大、意大利、法国、英国,近期有可能超过德国。

中国如今持有的外汇储备达到了两万多亿美元,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的头衔已经非中国莫属,还有到目前为止从来没有抛锚过的中国经济快车,历经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前后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很多国家包括美国、日本、意大利被金融海啸波及的悲惨境遇下,中国经济却冲破了各种金融的惊涛骇浪,没有收到严重的冲击。

”中国模式”已经成为了世界的话题,它不仅成为了发达国家经济讨论和研究的焦点,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使他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了另一种选择,即中国模式。

然而,笼罩在中国经济上面的这些光鲜的外表就是中国经济的本来面目吗?中国经济的真正状况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本文将从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出发,探讨中国经济的现状以及将来的发展道路。

一、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虽然一再强调中国经济在过去三十年中平均以9%的速度增长,但这是一个平均的数字,是过去三十年的平均水平,抛开这个平均研究中国经济,发现其在短时间也曾经出现过波动,这种波动呈现周期性的发展趋势,近几年来中国经济波动呈现振幅缩小、趋于稳定的态势。

中国GDP增速放缓的原因与调整方向分析

中国GDP增速放缓的原因与调整方向分析

中国GDP增速放缓的原因与调整方向分析自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GDP增长速度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等一系列经济措施。

但是,近年来中国的GDP增速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了中等增长,原因何在?一、外部原因1. 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增长速度都有所放缓,加上贸易保护主义和不确定性的影响,这些因素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外部“去库存”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速度放缓,对中国出口需求也相应减少,这对国内生产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危机。

二、内部原因1. 产能过剩华国锋在1978年的改革言论中提到「产能越大,周期越长,生产效益越低」。

随着大量的投资在一些行业内,如钢铁、玻璃等,生产能力已远远超过了实际需求,导致了这些企业的产能过剩。

这也就导致了前段时间的房地产泡沫,中国经济面临着剧烈的结构性调整。

2. 增速过快带来的成本压力中国的GDP增长速度过快,让人们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增长带来的成本。

这包括资本密集型、环境和社会成本,导致中国平均生活水平增长速度与GDP增速并不相符。

3. 资金链断裂/财政过度紧缩而在这场危机的另一端,资金链断裂是很多中小企业所遭受的,整个社会面临着财政过度紧缩的状况,对经济形势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三、调整方向1. 着力降低外部依赖随着国际和中国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亟需减轻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同时,中国也必须集中推动内部发展,提高国内竞争力。

2. 更灵活的政策在这个时代,中国的政策需要更加灵活,适应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

3. 鼓励创新这意味着政府和企业应更加注重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寻求新的增长点和新的机遇。

特别是创新在应对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的挑战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四、结语总之,中国的GDP增速放缓主要由于内外部原因导致的,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有更加灵活的政策,鼓励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生,推动内部发展,提高国内竞争力。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分析近年来,中国经济以惊人的发展速度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这个以庞大人口为基础的国家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从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城市化与地区经济发展报告》中可以看出,中国整体经济增长的背后,不同地区推力的差异极大,东南沿海地区依然保持着引领全国发展的态势,而中西部地区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了不同地区经济的发展差异呢?一、历史遗留问题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在各个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优劣势。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处于传统的农业经济体系,且社会主义经济的政治形式,初期的改革开放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先天优势势不可挡。

而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的标志是要到1990年代后期,这个时候东南沿海地区经济体系已经基本成型。

二、不同地区资源禀赋不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依赖于本地的资源禀赋,如工业、基础设施、人口等。

一些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如江浙沪地区,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开发较早、沿海便利的交通等因素,先天优势明显,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和人才,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落后。

西部地区山地较多,土地面积小,如四川盆地和贵州高原,由于地理上的局限性,资源的利用难度较大,因此区域经济开发水平较为滞后。

而东北地区的历史原因使得其经济结构转型较为困难,导致了当前形势不佳。

三、市场环境差异市场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同地区的市场环境差异较大。

东南沿海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具有更为完备的市场机制,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更加国际化的市场环境、更为先进的市场经济机制和更高效的法律、财务等服务体系,这些有利的条件吸引了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有力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在这些方面的配套条件要差得多。

四、政策差异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拥有着重要作用。

不同地区的政府政策不同,可能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东南沿海地区依托于政策优惠和迅速提升的发展氛围,支付了巨大的发展代价。

中国经济发展过快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中国经济发展过快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中国模式”成功经验与问题反思在转变发展方式的今天,以往的“以往的“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既有成功经验需要总结,”既有成功经验需要总结,更有更有问题值得反思。

问题值得反思。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

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

在研究和探讨中国发展道路时,一些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中国模式”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有哪些经验和问题需要反思? 概括起来,“中国模式”主要包括了四种相互关联的发展子模式。

一是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

政府“有形之手”对经济运行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巨大影响。

巨大影响。

在市场失灵的时候,在市场失灵的时候,在市场失灵的时候,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直接干预是有必要的,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直接干预是有必要的,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直接干预是有必要的,这也符这也符合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原理。

合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原理。

一般而言,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干预主要通过建立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产品等方式来进行。

在经济领域,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等措施,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等措施,以图实现经济发展、以图实现经济发展、以图实现经济发展、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外贸基物价稳定和外贸基本平衡四大目标。

本平衡四大目标。

在我国,政府部门不但通过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而且还通过国有企业参与国民经济活动,有些部委(比如铁道部)甚至自身就类似于一个巨型公司,直接参与市场的竞争。

在全社会投资中,政府投资也始终占据着主导和重要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投资虽然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但绝对数额在不断上升,断上升,20092009年仅中央投资就近1万亿元之巨。

万亿元之巨。

国有企业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途径,目前,仅央企的资产总额就超过了20万亿,而在最新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有企业则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其中上榜的184家民企的利润总额尚不及10家利润最高国企总额的一半。

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分析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30多年以来,我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产生了历史性变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日益强大起来。

但在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但是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取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提纲:第一部分: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第二部分:阐述了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第三部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努力方向。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以来,中国社会在短短的30多年时间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有以下几点:1、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功30年中,我国经济保持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世界第一。

最近5年中,我国GDP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不断提高,2002年为4.4%,2007年为5.5%。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已经成长为世界上的一个经济大国。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2、改革开放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中国外汇储备去年底达1.53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而在1978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只有15亿美元。

我们的载人航天飞机已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工程也正在顺利进行,等等,这都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升。

3、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

【经济类论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和展望

【经济类论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和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和展望摘要:制度变革、充足的生产要素供给和外需为主导的需求拉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我国经济仍会继续高速增长,但不排除在个别年份甚至一段时期内出现波动的可能,原因在于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有利因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

当前,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会产生一定的短期冲击,但这种影响是有限的,不能改变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增长;美国金融危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综合实力跃居世界前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科技水平明显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强,外贸发展速度较快,人民生活水平发生巨大变化。

对这些巨大成就进行总结,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源泉影响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本文主要从制度变革、要素供给和市场需求三方面论述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一)制度变革。

制度变革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是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重要源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制度创新和变革涉及到的领域、范围、人员和取得的成就是史无前例的。

这其中对我国经济长期增长起作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变革就是1978年在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92年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的的经济体制改革。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兴办、经济特区的成功,每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都给我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它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1992年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同样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产生了深远影响。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极大地提高了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经济组织的效率,充分地发挥了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潜力,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了我国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步伐,增强了我国产品的竞争力,促使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中去。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被公认为中国经济腾飞的催化剂,从而使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

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遭遇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回顾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探讨那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和问题。

一、封闭式经济体制的局限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一直采取封闭式的经济体制,即计划经济体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济的发展潜力。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资源配置具有高度集中的权力,企业经营活动严格受限,市场竞争有限,信息流通不畅。

因此,经济活力受到了严重阻碍,效率低下,产出水平较低。

二、工业化进程的缓慢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非常缓慢。

工业发展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轻工业和重化学工业为主导。

重化学工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经济增长,但由于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和分配不均,使得工业化进程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三、农村经济的困境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农村经济一直处于困境之中。

农业生产方式陈旧,农民缺乏土地产权,农产品价格由政府控制,农民的劳动收入极低。

此外,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的生活条件较为艰苦。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外贸和外资受限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外贸和外资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国家实行了高度保护主义的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和外资的开放。

这导致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较为有限,中国无法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外资来推动经济进步。

五、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增长存在不稳定性。

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而非市场自发力量的推动。

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不确定性导致了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使得经济运行处于高风险状态。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封闭式经济体制、工业化进程缓慢、农村经济困境、外贸和外资限制以及经济增长不稳定性等都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

而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则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开启了全新的发展时代。

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34卷 第4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Vol.34 No.4 JOURNA L OF HENAN N ORMA L UNIVERSIT Y J ul.2007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郭根山,刘玉萍(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摘 要:改革开放前的30年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光辉成就的历史时期,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但问题在于,在高速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赶不上经济增长的幅度,人民生活质量没有得到与经济增长同比例的提高,中国依然没有脱离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行列,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拉大,同时,由于经济领域与政治领域的“左”倾相互影响,出现了像“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样的冒进错误,甚至导致了“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全局性错误,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社会公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30年进行客观公正的判断,因为公众总是直观地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和之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对比,而无需去考察这些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

而历史研究者和党史理论工作者则必须力求再现历史的原貌,从当时国际国内、经济政治的诸多因素中捕捉这些问题的因果关系,从而得出一个更加接近历史事实的判断,对这些问题作出历史的说明和合理的评价。

关键词:经济增长;高积累;问题;理论分析;评价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359(2007)0420196204作者简介:郭根山(1963-),河南洛阳人,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共党史研究。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30年里,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增长。

统计资料表明,1953-1978年间经济高速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的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7.9%、8.2%和6.0%。

“经济增长”政策所带来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建议

“经济增长”政策所带来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建议

“经济增长”政策所带来问题、原因分析及
改进建议
经济增长政策所带来的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建议
问题
当前经济增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 资源分配不均:经济增长政策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加大。

2. 环境破坏: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往往会牺牲环境保护,导致生态系统破坏及环境污染问题。

3. 社会不稳定:经济增长过程中,可能出现劳动力剩余、失业增加等问题,使得社会不稳定。

原因分析
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
1. 发展观念偏重:政策制定者过于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了社会
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2. 体制机制不完善:现行体制机制对于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的
规范不足,导致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3. 目标衡量指标片面:往往只看重经济增长速度,而忽略了社
会民生和环境质量等指标。

改进建议
为了解决经济增长政策所带来的问题,可以考虑以下改进建议:
1. 平衡资源配置:建立公平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确保贫富差
距不扩大。

2. 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制定更为严格的环境标准和
监管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

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劳动力培训与再就业,提供更多就
业机会,确保社会稳定。

4. 调整衡量指标: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环境质量等
指标,确保政策目标多元化。

通过以上改进建议的实施,可以期待经济增长政策带来更好的效果,同时解决所带来的问题,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良性循环。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和动因分析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和动因分析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和动因分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近代以来的重大改革之一,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间,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从背景和动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和推动力。

一、背景分析1.1 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发展的瓶颈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采取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实行计划经济。

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计划经济的体制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管理体制僵化,无法有效应对市场变化。

1.2 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推行市场经济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

中国政府意识到自己与这些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并开始思考如何应对这一新的挑战。

1.3 内部矛盾的逐渐暴露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为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同时,城市的发展也暴露出计划经济体制无法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

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期待日益增加。

二、动因分析2.1 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经济发展矛盾中国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主义国家,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相比,中国自身存在独特的制度和经济发展矛盾。

在中国作者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下,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2.2 市场经济的崛起和全球化浪潮全球化带来的市场竞争迫使中国必须改革经济体制,提高市场竞争力。

国际市场的开放和自由化程度加深,要求中国遵循国际规则和标准,形成与世界经济接轨的体制。

2.3 国内改革的呼声和经济需求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为后续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动力。

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一系列试点改革成功的经验让人们对改革的效果充满了期待。

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推动改革的需求日益迫切。

2.4 政府决策层的重视和推动中国政府高层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始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经过长期的讨论和论证,得出了深化改革的共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原因分析摘要: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以年均百分之九以上的增长率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了经济增长的“中国奇迹”。

中国一跃成为GDP的“世界老二”,并大有赶超美国之势。

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知名经济学家开始研究分析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并提出了“中国模式”的说法。

本文将从各方面剖析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探究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关键词:经济增长原因改革开放教育产业转移“三驾马车”城市化稳定一、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实行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前提条件首先谈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经济体制僵化,严重束缚了经济的增长。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府的工作重点开始转向经济建设。

中国先后实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改革了僵化的制度,解放了生产力。

1992年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经济的活力。

接着谈对外开放。

1978年中国敞开国门,为经济发展添加了催化剂。

对外开放政策使得外国投资者纷纷涌入中国。

他们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以及管理经验,而这些恰恰是当时的中国所十分匮乏的。

凭借劳动力价格优势,中国开始了持续三十年的经济扩张,利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中国走完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路,中国迅速在世界的东方崛起为令世人瞩目的“世界工厂”。

二、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国劳动者素质普遍提高。

中国每年培养的工程师数量超过了美日每年培养的总和,并且还在迅速增长中。

这些工程师活跃于各行各业,支撑起中国经济的骨架。

教育的发展还使得中国的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尖端科技在中国迅速兴起,带动了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些产业每年都大量出口创汇,成为我国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最新消息,中国每年申请的专利数量已跃居世界之首,由此终结了美日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的历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及对策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增长放缓的挑战。

这一现象对于一个全球经济重要参与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本文将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原因分析1. 结构性调整的影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由投资、出口驱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变。

随着调整的进行,一些传统产业和行业面临着市场需求下降的压力。

例如,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逐渐减弱,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日益凸显,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2. 金融风险的积累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面临着风险积累的问题,如债务违约、影子银行等。

这些风险对于经济增长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加剧了增长放缓的程度。

3.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金融动荡等因素都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这些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中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面临更多的挑战。

二、对策建议1. 推动结构性改革为了应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挑战,中国应加快结构性改革的步伐。

这包括推动市场化改革,减少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等。

同时,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

2.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风险监管,加大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减少金融风险的积累。

此外,应推动利率市场化,完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支持。

3. 加强国际合作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应积极推动多边合作,加强国际合作机制的建设。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推动自由贸易,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4. 促进内需消费加大对居民收入的调节力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通过减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社会保障等措施,推动内需消费,降低对外需求的依赖。

5. 促进创新创业加大对科技创新、创业者的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创业,培育新动能。

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和支持政策,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构建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结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内部结构性调整的影响,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

浅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原因以及对策建议

浅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原因以及对策建议

浅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原因以及对策建议一、前言对于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是经济学家常用到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领域。

西方的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增长方面有很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从最初的简单探索到“哈罗德—多马”模型的成立,以及后来索洛基于规模报酬不变构建的索洛模型和条件收敛预测都是西方经济增长研究的重要成果。

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经济增长一般指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区在一个时期内人均产值或总产值的持续增加,也可以说是社会总产出,即物质产品和服务生产与上一时期相比的实现的增长。

考虑到人口因素,经济增长也可以理解为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人均总产量的增长,即从另一角度来看是平均人口的总产出[1]。

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是目前能够影响我国生活水平的一大因素,它会随着时间而产生复利效应,生成更大的效益。

增长率是能够反映经济增长快慢的一项指标,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反应了经济发展的状态趋势,也体现一个国家发展的经济实力。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较多,例如:资本的多少、劳动力的数量、机械设备等,这些都能影响经济的增长。

另外,马克思虽对经济增长的概念没有具体的定义,但也有相似的概念,马克思更多的是用价值的增加来表示经济增长这个概念,他将经济增长看成是一种物质财富的增加。

可见,研究经济增长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一个国家国民生活的好坏,就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状况,两个国家之间即使经济增长率的差距很小,但只要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这个差距就会被放大。

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抗击疫情的背景下,分析研究经济增长更为关键。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依据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观点:对于经济增长来说,其主要来源就是劳动分工,劳动分工越细,生产效率越高,经济增长也就越快[2]。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经济增长依次经历了剧烈波动、在波动中提升、稳定增长、高质量发展几个阶段。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其经济不断发展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一个非常有经济潜力的国家。

中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和对策研究

中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和对策研究

中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和对策研究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增长,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动力的转变,中国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国的发展现状分析1. 经济发展:中国经济近年来保持着较高速度的增长,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方面,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加大;另一方面,经济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

此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2. 社会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面临着诸多问题。

例如,收入分配不均问题较为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不足,给普通民众带来了困扰;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多。

3. 创新能力:虽然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整体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高技术产业和知识产权保护仍然是一个短板,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这也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分析1. 转型升级:中国经济正面临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转变。

这意味着要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由规模扩张为质量效益提升型的增长。

2. 科技创新:在未来发展中,科技创新将成为中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已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3. 绿色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挑战。

未来,中国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4. 开放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合作。

未来,中国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各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三、对策研究1. 加强改革创新:深化改革,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十分封闭和集中。

这个时期,国家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农村合作化运动和国有企业的建设。

尽管取得一些成就,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三个方面来探讨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

一、历史背景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正值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国内面临着重建和发展的巨大任务。

此时的中国社会主义在国际上受到了削弱和孤立,外部经济环境不容乐观。

另外,在农业生产和城市工业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

二、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计划经济体制。

国家将生产要素集中配置,通过五年计划来统一调度经济资源,实行计划经济管理和国家垄断经营。

这种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一些重大的建设项目,如大型水电站、钢铁基地等。

然而,计划经济体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首先,由于资源配置的集中,经济效率较低,资源浪费严重。

其次,由于国家垄断经营,市场竞争不充分,创新动力不足,导致经济增长乏力。

最后,由于计划制度的约束,个人和企业的自由发展受到限制,创业热情受挫。

三、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度较大,行业垄断比较普遍。

这种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国家在经济运行中的高度管理和调控能力,但也同时限制了市场的自由发展。

与此同时,农村经济也主要依靠农村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机制来组织。

这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但也存在着高度的集中和统一的特点,个体经济发展和农民自由选择的权利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但也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的自由竞争。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中国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也为中国的经济转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背景和契机。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与问题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与问题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与问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中国实现了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

然而,这一过程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与问题,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一、成果1.稳定的经济增长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增长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由于放宽了市场限制,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得到了快速提升。

这种长期的经济增长为国家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2.扩大内需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市场开放和私营经济的发展,为内需的增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市场机制的引入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增强了人民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意愿。

这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3.提高国际竞争力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中国企业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市场机制的引入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效率。

此外,中国的外贸政策也得到了调整,推动了出口的增长,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二、问题和挑战1.收入分配不平衡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此同时,收入分配不平衡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

这种不平衡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和不公平现象的加剧。

2.环境污染问题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给中国的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空气、水质、土壤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重要挑战。

3.金融风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着一些风险。

高杠杆率、资产泡沫和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等问题逐渐显现。

这些风险可能对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三、原因分析1.改革进程不平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着改革进程不平衡的问题。

有些领域改革进展迅速,而有些领域改革进展较慢。

这种不平衡导致了问题的出现,需要加强各个领域的改革力度,确保改革的全面推进。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

(二)一五计划:为实现过渡时期总任务而奋斗的纲领
对于刚刚取得国家政权尚缺乏建设经验而又处于世界工业化浪潮中 的中国共产党来说,第一次编制全国性大规模的建设计划,其难度 可想而知 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 1951年开始编制到1955年3月中国共产党的大会的原则。通过历 时四年,1955年7月30日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才审议并正式 通 过一五计划 与经济相关的内容包括:陈云提出的四个平衡即财政收支平衡,外 汇收支平衡,购买力与商品供应之间的平衡,电煤木材等若干种主 要产品的供需平衡
(一)1949年到1952年为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做准备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计划经济的著名论断,是在经过毛泽东、 刘少奇审阅、修改的《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中所提出 的:新民主主主义经济之所以不同于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还在于新民主主义的 国民经济应该是某种程度上具有组织性和计划性的经济。当时东北地区已经实现 计划管理,全国只是开始有为计划经济做准备。 所采取的措施包括: 第一、建立中央政府管理国民经济的机构。1949年9月在建立中央财政经济委员 会的基础上,建立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统一领导财经工作。国家也设立了财 经计划局、财经统计局等部门,地方也设立了相应的部门。这标志着国家经济管 理机构的框架基本确立。 第二、形成了计划经济运行机制。包括为了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建立了计划组 织机构,计划司及其下属机构、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财政体制以及统一 财经等方式
恢复时期的中国经济 (1949-1957)
一、国民经济的 恢复与发展
(一)农业生产恢复与发展的概况
1农业总产值迅速增长 2主要农产品产量显著提高 3林牧副渔业也得到迅速的恢复与发展

1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经济

1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经济

3. 无激励机制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以高度集权的、以贯彻和
执行中央政府的计划和指令为前提的、由政府机
构作为制定和执行计划的保证。这样一种体制与
经济人本身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性相矛盾, 从而使整个经济缺乏激励机制。
讨论与思考: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经济,有哪些成就和问题?
二、对改革开放以前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主要问
在旧中国: 农业生产十分落后; 国家经济命脉完全掌握在外国垄断资 本和官僚资本手中;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建国后中国面临的难题
● 大多数人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如何解决他们的
温饱问题?
● 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了感激和期待,如何能在 带领中国人民翻身作主人之后继续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 跑步前进? ● 如何抵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针对中国实行的
交易成本: 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人与人进行交往 并达成交易的过程中所支付的成本。本质上它是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成本,与一般的生产成本(人与自然之间)相对 应。按照产权经济学家乔维奇的观点,计划经济体制的巨 额交易成本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 制定合理的经济计划所耗费的成本; ● 监督计划执行所耗费的成本; ● 维护支持计划经济体制运行的各种制度规则所耗费 的成本; ● 基层单位欺骗和提供虚假信息,导致中央计划当局 制定错误计划的成本。
自生能力时,资本的回报率才可能最大,从而要素禀赋 结构才可能提升最快。由此,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原动 力的“三位一体”发展战略并不能真正为我们实现赶超。
2. 巨额的交易成本 在重工业化的追赶战略下,企业无自生能力,其 生存只能依靠政府通过传统计划体制进行扶持。这样 一种扶持其结果自然是企业效率的低下。从宏观上讲, 这又同时意味着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资本报酬率低, 从而资本的累计速度缓慢,并进而影响要素禀赋结构 的提升。 那么,为什么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社会 的运行通常会是低效率的? 第一,计划经济体制在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巨大 的交易成本。 第二,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激励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4卷 第4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Vol.34 No.4 JOURNA L OF HENAN N ORMA L UNIVERSIT Y J ul.2007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郭根山,刘玉萍(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摘 要:改革开放前的30年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光辉成就的历史时期,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但问题在于,在高速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赶不上经济增长的幅度,人民生活质量没有得到与经济增长同比例的提高,中国依然没有脱离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行列,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拉大,同时,由于经济领域与政治领域的“左”倾相互影响,出现了像“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样的冒进错误,甚至导致了“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全局性错误,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社会公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30年进行客观公正的判断,因为公众总是直观地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和之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对比,而无需去考察这些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

而历史研究者和党史理论工作者则必须力求再现历史的原貌,从当时国际国内、经济政治的诸多因素中捕捉这些问题的因果关系,从而得出一个更加接近历史事实的判断,对这些问题作出历史的说明和合理的评价。

关键词:经济增长;高积累;问题;理论分析;评价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359(2007)0420196204作者简介:郭根山(1963-),河南洛阳人,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共党史研究。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30年里,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增长。

统计资料表明,1953-1978年间经济高速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的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7.9%、8.2%和6.0%。

这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即使与经济发展较快的韩国、中国台湾相比也不算低。

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52年的679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3624.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GDP 从1952年的342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1018.4亿元,第二产业GDP从1952年的141.8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1745.2亿元,第三产业GDP从1952年的194.3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860.5亿元[1](P3,4),增幅分别达到471.1%、170.1%、1525.2%和399.3%。

研究了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化进程之后,美国研究中国经济史的大多数学者指出,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并不稳定,出现周期性的经济衰退,但中国总是能从衰退中恢复过来,重新进入新的增长阶段。

在1952-1974年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约在6%。

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取得这样高的增长率的国家是不多的。

尽管存在着许多缺陷,但中国的战略和体制使中国脱离了落后的农业社会,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发展到工业化的中等阶段,出现了重大的工业和技术变革。

1949年,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以异常贫穷、落后为特征,到20世纪70年代末,这个国家已为人民提供了充足的粮食、衣服和住房,医疗卫生有了保障,人人有工作,并显示出改善的巨大能量[2](P1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共产党探索工业化道路的历史经验研究”(2006BDJ005)、“毛泽东发展生产力思想与实践研究”(05BDJ014)收稿日期:2007204211・691・ 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令世界瞩目,但在高速增长的前提下,中国却依然是一个人均收入不高的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赶不上经济增长的幅度,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中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拉大,同时,高速经济增长还使中国付出了高昂的社会代价。

这些问题已经影响了社会公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30年进行客观公正的判断,因为他们总是直观地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和之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对比,而无需去考察这些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

而历史研究者和党史理论工作者则必须力求再现历史的原貌,从当时国际国内、经济政治的诸多因素中捕捉这些问题的因果关系,从而得出一个更加接近历史事实的判断,对这些问题作出历史的说明和合理的评价。

问题一: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人民生活水平虽有较大提高,但大大低于经济增长幅度。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虽然保持了很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由于效率相对较低,中国并没有脱离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人民的生活质量没有得到与经济增长同比例的提高。

正如美国学者G.罗兹曼所言:“中国共产党政府在配置更多的资源以增加工农业生产方面,是成功的。

但中国政府在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人民吃了很大的苦头,同时也造成惊人的资源浪费。

”[3](P433)为什么高速的经济增长没有直接转化为人民生活水平的相应提高?这与以下两个原因有直接关系。

第一,过高的人口增长率。

改革开放前,我国保持了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1951-1973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除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都在20‰以上,其中1962-1970年间均高于25‰,峰值在1963年,高达33.33‰;1974-1979年间逐年回落,从17.48‰降到11.61‰[1](P1)。

“中国急剧增加的国民收入当时没有变成劳动人民收入的相应增加”,“在毛泽东主义时代最后20年间,增加的国民收入许多用于赡养迅速增长的人口”[4](P488)。

这种过高的人口增长率,有我们政策失当的原因,但更多却属于发展中国家的通病。

“富国变得愈来愈有钱,穷国变得愈来愈有孩子”,这是战后几十年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鲜明对照。

和西方国家在经济“起飞”以前以及“起飞”期间所经历的人口缓慢增长的情况完全不同,发展中国家几乎普遍地遇到了过速的人口增长。

人口因素日益成为拉大世界上穷国与富国之间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发展中国家人口的日益增长和劳动力过剩的压力给现代化的后来者带来了特殊的阻力,单是人口一项因素就可能把那些最不发达的国家(社会)自动淘汰出世界现代化的进程。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迅速增长,影响了它们去取得本来也许能取得的进步,使人民失掉了提高生活水平的机会”[5](P79)。

过速的人口增长使中国和其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很难有大幅度的提高。

第二,过高的积累率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面临着双重任务:既要巩固国防,又要打下基业,这种形势使党中央和毛泽东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

这就意味着必须把有限的资金集聚起来投入重工业。

除大量汲取农业剩余之外,就是实行高积累政策,勒紧裤带搞建设。

统计资料显示,1952-1978年间平均积累率达29.5%,其中,1959年高达43.8%[6]。

就一般规律而言,积累率与一国的收入水平成正比,但我国却在很低的国民收入水平上,创造出大大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积累率,从而弥补了对外贸易和外援的不足,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度里维持了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高速经济增长。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高积累的政策是密切相关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并且有其历史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性。

然而,问题不仅在于高积累,把国民收入的大部分都投入到重工业部门,而在于这种积累是否全部、有效地投入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去了。

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积累率,而且还取决于积累效果,如果积累效果不佳,高积累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如果忽视积累效果,盲目提高积累率,不仅无益于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相反会引起经济运行紊乱,降低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可见,高积累是表面、是枝叶,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才是问题的根源。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注重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经济增长几乎全部寄托在规模的扩充上,大量的资金被重复地投入某一行业,并且并不一定是最需要的行业上,投资效率低下,造成大量的浪费。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早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就先后被苏联和中国理论界提出来,但直到苏联解体,直到中国制定“九五”计划前,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政策上更无实际举措。

这个问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或许是根本无法解决的。

正因为如此,即使是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经济增长评价甚高的美国学者M.迈斯纳也认为,・791・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的工业经济同样面临着那些困扰着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棘手的问题,如“浪费、低效率、官僚主义的人浮于事和懒惰现象、低生产率以及下级腐化现象;为投资于重工业而不断提高资金积累率以至于牺牲人民的生活水平;忽视贸易、服务行业和消费品工业”[4](P485)。

为了积累(包括那些无效的、浪费的积累)的需要,增长的国民收入除了养活增加的人口之外,余额的大部分都进了国库,流向现代工业部门,剩余的部分仅仅能维持人民收入水平的少量提高。

问题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特征非常明显,中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拉大。

这个问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区域和部门不均衡问题,二是和国际上大多数后发国家一样,国际经济地位不升反降。

一方面,中国进行了50多年的建设,虽有高速增长,但时至今日,不仅没有全面实现现代化,而且还要为实现工业化而努力,不仅存在以现代工业为代表的现代部门与以农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之间的经济二元结构,同时也存在着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差别明显的社会二元结构,即“双重二元结构”,时至今日,有不少学者提出中国仍要警惕跌入“拉美陷阱”。

毛泽东尽管提出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试图探索出一条与苏联不同的发展道路,但由于重工业优先增长战略,加上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仍然没有摆脱过分倚重重工业的弊端,农业、轻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长期发展滞后,影响了包括工业在内的整个经济的综合发展,造成了发展的失衡,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对比表明,到1975年,现代部门的比例使中国列入人均收入很高的国家,农业部门的比例使中国列入人均收入很低的国家,服务部门的比例则使中国低于任何一组国家的平均数。

”[2](P43)另一方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近30年虽然发展迅速,但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而且也大大落后于原先跟我们发展水平差不多的一些周边国家和地区。

“当时中国与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命运一样,在世界的相对地位不是上升而是下降了”[7]。

从国际经济发展史来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差距也在拉大。

从1955年至1980年,美国的人均收入以平均每年2%的速度增长,按1980年美元计算,人均收入从7030美元增至11560美元。

而同一时期,在印度,人均收入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长,但只从170美元增至260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