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边区银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冀察边区革命根据地

晋察冀边区银行(一)

1937年10月,随着抗日武装斗争的不断胜利,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决定,八路军115师的独立团、骑兵营等共约2000兵力,在聂荣臻的率领下,在五台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11月7日,成立了晋察冀军区,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委。晋察冀根据地建立初期,境内主要流通国民党法币和伪币,此外还有各种地方小票、杂钞充斥市场,金融秩序十分混乱。为了统一边区币制、筹集军费、打击杂钞,边区政府开始考虑创办边区银行,统一印钞,保护和发展边区经济。12月12日,晋察冀边区司令员聂荣臻向吕正操阐明在冀中建立平原根据地的重要性,还介绍了建立根据地银行、抵制伪钞的设想。吕正操积极响应,以在安国商会收缴的3万多块钱作启动基金,推荐时任人民自卫军军需官的关学文负责银行的筹建工作。1938年1月10日至15日,召开晋察冀边区军政民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通过"边区为统治与建设经济得设立银行,发行钞票"的决议案。

1938年3月20日,晋察冀边区抗日民主政权在山西省五台县石嘴镇的普济寺内成立了晋察冀边区银行,边区银行的任务,根据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的决定,“发行边币、代理金库、承募公债、货币斗争”。除执行上述任务外,并经营一般银行所得经营之业务。工作重点:打击伪钞,开拓边币市场,发行边币,稳定金融物价,发展边区农工商业与合作事业。首任经理关学文、副经理胡作宾。总行设有发行科、出纳科、会计科、营业科、秘书室、文书股、庶务股、运输队和警卫队,下设冀中、晋冀、冀察三个分行及各专区办事处。

创建于残酷战争环境中的晋察冀边区银行因敌人扫荡不断转移,银行也自然成为“背篓银行”,从石嘴村到河北完县杨家庄,再到阜平县的上庄;1940年初迁到蘇棚,在这里召开了银行成立2周年大会;1941年初迁到灵寿县南枪杆村,又召开了成立3周年大会。随后又转移到平山县王家湾,再到灵寿县境内的大湾村、东寺岭、南刁窝村、魏沟,后来又迁到阜平县双庙村,最后到达闸北村。1941年5月到1943年,由于战争环境恶劣,边区银行机构精简缩编,冀中分行撤销。1944年3月,根据边区行政委员会的决定,在闸北银行进行了缩编,和财政合并,经理关学文去党校学习,当时的财政处长张苏兼任银行经理,办事处主任由专署财政科科长兼任,总行一度只留3人,办事处留1人。1945年,边区形势好转。同年夏,边区银行恢复独立体制,机构组织迅速扩大。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时,边区银行已有3个分行,即冀西的阜平分行、冀中的河间分行、热河的承德分行,以及其下属的6个支行、15个办事处、50个营业所、36个兑换所、33个派出所和1个代办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晋察冀边区银行(二)

日本投降后,根据上级指示,关文学在学习结束后去河北省张家口接收伪蒙疆银行。同时,在张家口又重新组建了晋察冀边区银行,人员组成主要有晋察冀边区银行的老同志和从延安过来的同志以及伪蒙疆银行的留用人员等。

1946年7月末,国民党向晋察冀解放区进攻;8月,边区银行随边区政府撤出石家庄,重回老根据地山西省灵丘县城,后又转移到阜平县的光城村。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后,银行也随之进驻石家庄,晋察冀解放区和晋冀鲁豫解放区联成一片。1948年4月12日,晋察冀边区银行总行与冀南银行总行在石家庄

合署办公,从4月15日起,边币与冀币在两大解放区准许相互流通,比价固定为10:1。1948年5月9日,中共中央决定将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及其领导机构合并,组成中共华北局、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同年7月22日,晋察冀边区银行与冀南银行奉命合并,改称华北银行;从10月1日起,原晋察冀边区银行所属机构,一律改称为华北银行分支机构。同年12月1日,华北、华东、晋绥、陕甘宁四个解放区在当时华北解放区的政治经济中心石家庄,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三行合并,联合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并发行人民币。同时,晋察冀边区银行的下属各级机构都改组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的下级地方机构。

晋察冀边区是八路军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银行于1938年3月20日正式成立,到1948年7月22日,与冀南银行合并组成华北银行止,历经10年。边区银行设在边区行政委员会所在地,在冀晋、冀中、冀热辽、冀察各设分行。总行之下,按行政区域与业务需要设置分行及支行以下办事处、营业所、兑换所、派出所等。晋察冀边区银行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最早的一家银行,也是敌后19个抗日根据地中唯一经当时国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家银行。晋察冀边区银行对新中国银行业发展有重要的开创和奠基作用,为华北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晋察冀边区银行所制定的一些货币政策、规章制度,如为配合征收而紧缩贷款、加大库存以应对存款户提现的措施以及会议汇报制度的建立,都对新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

晋察冀边区银行印钞厂

要建立银行,首先就要发行货币,筹建印钞厂是首要任务。1937年12月中旬,经理关学文几经周折建立了人民自卫军军需处印刷所,并选派有设计制版能力的赵毅林、李德义二人制作票版,要求钞票图案设计主题要突出抗日的色彩。

1938年1月,李德义、赵毅林二人成功地设计出壹圆小黑马样票(横式,主色为金红,底纹为粉红,主景图案是小黑马耕地),经上级审验合格后赶制印版,在八里庄法华村装机并正式开印。不到20天,首批钞票印成,打印上经理关学文、副经理胡作宾的签章,加印号码,经检验封装,不久即投入使用。随后印刷所又赶印制出了伍圆券。经聂荣臻批准,发行自己设计印制的首批壹圆券和伍圆券,有力地开展了对敌经济斗争,维护了边区人民的利益,促进了生产。

边区银行成立时附有印刷部,行长关学文也兼任印刷部领导。1938年6月,印刷部与银行分离,成立“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印刷局”(下称边区印刷局)。同时,银行还另有加印部。中共党员吕东任印刷局长兼银行监督,中共党员罗琪任印刷局工务主任,协助吕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着手建立党组织。

1939年7、8月间,印刷局和银行加印部辗转到阜平和灵寿县交界的油盆村一带,加印部从此脱离银行归印刷局领导。油盆村高山环抱,树木浓郁,只有四五户人家,在万分之一比例的地图上,根本找不到它。在油盆村期间,边区印刷局除了完成自己的生产任务外,还为冀南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印刷过伍角、壹圆、伍圆等面额的钞票。有力地支援了晋冀鲁豫边区和晋西北地区的抗日战争。

晋察冀边区银行从1938年成立到合并组成华北银行止,共发行了15种面额、57种版别的纸币(不包括期票、地方流通券),发行总额为5546亿元。1938年成立的当年就发行了5种版别的纸币,分别为1角、2角、5角、1元、5元券各1种;1939年发行了4种版别的纸币,分别为20枚、1元、2元和5元券各1种;19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