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例题及答案
文言文断句真题(含答案)
1.(2014新课标卷Ⅰ)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2.(2014·全国卷Ⅱ)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C.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D.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3.(2014年广东卷)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A.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B.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D.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4.(2013年广东卷)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文言文断句练习及答案
文言断句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章法内容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学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
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
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
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
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比如北京卷的试题,我们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该段文字讲述了“近塞上之人”(塞翁)失马、得马和儿子堕马的事,告诉人们不要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得”与“失”。
“好事”与“坏事”,“福”与“祸”,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断句时,就可抓住“失马——得马——儿子堕马”这一发展过程,抓住人们的看法和“塞翁”的态度,去逐层、逐句点断。
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
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
比如今年北京卷的让我们给画线句子断句,也就暗示了画线部分前后可以断开,这就为我们理解文段内容和断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文言文断句训练含答案
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2.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与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3.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4.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5.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之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臣恨吾老矣不见君富贵当以子孙相累。
6.曹公问裴潜曰卿昔日与刘备共在荆州卿以备才如何潜曰使居中国能乱人不能为治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
7.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8.阮宣子伐社树有人止之宣子曰社而为树伐树则社亡树而为社伐树则社移矣。
9.刘公荣与人饮酒杂秽非类人或讥之答曰胜公荣者不可不与饮不如公荣者亦不可不与饮是公荣辈者又不可不与饮故终日而醉。
10.魏文帝受禅陈群有戚容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群曰臣与华歆服膺前朝今虽欣逢圣化犹义形于色。
11.卞望之云郗公体中有三反方于事上好下佞己所一反治身清贞大修计较二反自好读书憎人学问三反。
12.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如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
13.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君家果也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4.魏武常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便斫人亦不自觉左右宜深慎此后阳眠所幸人窃以被覆之因便斫杀自后安眠人莫敢近者。
15.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
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相素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沈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
(完整版)文言文断句练习及答案
断句练习(朝一)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6分)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
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
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
非至公其孰能礼贤?(崇一)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画线的部分断句。
(5分)忠臣之事君也莫先于谏下能言之上能听之则王道光矣。
谏于未形者,上也;谏于已彰者,次也;谏于既行者,下也。
违而不谏则非忠臣夫谏始于顺辞中于抗议终于死节以成君休以宁社稷。
《书》云:“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取材于《忠经·忠谏章第十五》,汉·马融撰)(东一)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昔年过洛见李公简言真宗既东封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诗及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曰唯臣妾有一首诗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作诗。
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上大笑,放还山。
(取材于苏轼《东坡志林》)(丰一)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5分)孽摇之虚有鸟焉一身而九头得食则八头皆争呀然而相衔洒血飞毛食不得入咽而九头皆伤海凫观而笑之曰而胡不思九口之食同归于一腹乎而奚其争也?——《郁离子·九头鸟》(海一)11.在下面短文中用“/”断句。
(5分)楚厉王有警鼓与百姓为戒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取材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西一)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5分)凌云台楼观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无锱铢相负揭。
台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之理魏明帝登台惧其势危别以大材扶持之楼即颓坏蜊(宣一)11.用斜线(/)给上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朝二)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初中文言文断句题目有答案
初中文言文断句题目有答案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摇摇以轻�r,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童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悖,复驾言兮焉谋?悦亲戚之情话,趣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美艳以寻壑,亦崎岖不平而经丘。
木玲玲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仁义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及屈。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执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小题1】对划线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A.既自以心为形役役:奴役B.审容膝之易安审:审视C.眄庭柯以怡颜眄:斜视D.既美艳以寻壑美艳:深刻坎坷的样子【小题2】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A.实乃瞻衡宇,有载欣载追B.问征夫以前路,怨晨光之熹微C.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D.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小题3】以下句子中的“而”与门虽设立而常关的“而”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就是()A.襟三江而带五湖B.朝济而夕设版焉C.举世誉之而不加劝D.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小题4】译者(10分后)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 悦亲戚之情话,趣琴书以消忧。
3)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小题5】念下面文言文,按文意挑选断句恰当的一项()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
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
”帝弗听,起,普随之。
完整word版)初中文言文断句练习及答案
完整word版)初中文言文断句练习及答案___)___见善绻,北面而问焉。
___,天子也;善绻,布衣也。
___此其甚也?___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
尧论其德行达智而___,故北面而问焉。
此之谓至公。
非至公,其孰能礼贤?___)忠臣之事君也,莫先于谏。
下能言之,上能听之,则王道光矣。
谏于未形者,上也;谏于已彰者,次也;谏于既行者,下也。
违而不谏,则非忠臣夫。
谏始于顺辞,中于抗议,终于死节,以___,以宁社稷。
《书》云:“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取材于《忠经·忠谏章第十五》,汉·马融撰)___)昔年过洛见___,___既东封,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诗。
及召对,自言不能。
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___。
___:“___有一首诗,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___狂爱作诗。
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上大笑,放还山。
(取材于___《东坡志林》)___)孽摇之虚,有鸟焉。
一身而___,得食则八头皆争呀然而相衔洒血,飞毛。
食不得入咽,而___皆伤。
___观而笑之曰:“而胡不思九口之食,同归于一腹乎?而奚其争也?”——《郁离子·九头鸟》___)___有警鼓,与百姓为戒。
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
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击之也。
”民皆罢居。
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
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取材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西一)___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无锱铢相负揭。
台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之理。
___登台,惧其势危,别以大材扶持之。
楼即颓坏。
(___)量栋宇之任,视___能举。
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
(朝二)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___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
___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
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___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___)弹棋,二人对局,黑白各六枚,先列棋相当,下呼上击之。
2020高三语文文言文断句练习经典10题附译文答案
2020高三语文文言文断句练习经典10题附译文答案1.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2.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3.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4. 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置思之法因得其玄秘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下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国王以为奇进于中国诏举朝能弈者与较又求四方有高手名者敌之皆败。
或言杨靖善弈;时靖以事系狱③,诏释出之。
靖请以盘满贮桃实于前而弈,猴心牵于桃,遂连败。
诏椎杀之。
5.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6.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而误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近世学者多似此类7.宋顾宪之元徽中为建康令时有盗牛者被主人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理等前后令莫能决宪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曰无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径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tī)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8.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9.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10.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阝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尸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参考答案和译文】1.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文言文断句专题练习答案
文言文断句专题练习答案1.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
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
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2.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度意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3.孔融被收,中外惶怖。
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融为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否?"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4.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假设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那么是无信;对子骂父,那么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缺乏,一人饮之有余。
断句复习专题答案
断句复习专题一援⑮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⑯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节选自《后汉书•马援传》)【注释】⑮援:马援,汉朝将领。
⑯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1.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2分)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邪2.结合文中内容,说说马援具有怎样的美德?在匈奴、乌桓扰边之际,马援想要请求率领军队攻打他们,并愿战死沙场。
可见,他十分爱国并且很有担当。
译文:马援说:“当今匈奴、乌桓还在骚扰北方边境,(我)打算自己请求(率领军队)攻打他们。
男儿若死应当死在边疆,用马革裹尸,送回来安葬了事,怎么能躺在床上,在儿女手中消磨时光呢?”二行十馀步上下有水声潺然若急鸣玉而趋者非丝竹也。
而听之者,心平气舒,訏⑤乎《韶》之奏,有忘形绝累之趣。
益知轩冕⑥而荣者为其外,恬静而居者为其内。
(选文有删减)请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行十馀步上下有水声潺然若急鸣玉而趋者非丝竹也行十馀步/上下有水声潺然/若急鸣玉而趋者/非丝竹也。
译文:走了十多步,上下有潺潺的水声,好像人快步向前走时佩玉撞击发出的急促声响,不是乐器奏出的声音。
可是听到这种声音的人,心平气和,产生忘却形体存在、断绝世俗牵累的乐趣,越发懂得高官显位带来的荣显是身外之物,恬静淡泊的生活才是内心的需要。
三宣王曰:“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颜斶①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大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②也,然而形神不全。
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③。
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
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
”则再拜而辞去也。
斶知足矣,归反朴,则终身不辱也。
(选自《战国策•齐策十一》,有删改)【注】①颜斶(chù):战国时期齐国人,隐居不仕。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断句题汇总及详解答案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断句题汇总及详解答案3分)A.XXX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XXX是邪?XXX 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
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讴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XXX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
B.XXX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XXX是邪?XXX 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
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以屋名雪,讴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XXX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
C.XXX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XXX是邪?XXX 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
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讴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XXX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
D.XXX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XXX是邪?XXX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
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以屋名雪,讴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XXX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
A。
XXX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困如同冰雪之中的冬天。
但他以善良感化人,有着创造物品的心,所以即使他没有果实,也像雪一样有着保护生物免受灾害的功效。
B。
XXX匿于深山,不为世用,穷困如同冰雪之中的冬天。
但他以善良感化人,有着创造物品的心,所以即使他没有果实,也像雪一样有着保护生物免受灾害的功效。
C。
XXX匿于深山,不为世用,穷困如同冰雪之中的冬天。
但他以善良感化人,有着创造物品的心,所以即使他没有果实,也像雪一样有着保护生物免受灾害的功效。
36个断句题和答案解析
断句题+答案1.北京抽测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取材于《孟子·梁惠王章句下》)2.昌平期末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画线处断句。
(5分)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取材于刘向《说苑》)3.朝阳期中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划线部分断句。
(5分)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选自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4.朝阳一模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文言文断句。
(5分)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章句上》)5.朝阳二模用“/”线给下面文言文划线部分断句。
(5分)子墨子曰:“古之圣王,欲传其道于后世是故书之竹帛镂之金石传遗后世子孙欲后世子孙法之也今闻先王之遗而不为是废先王之传也。
”(取材于《墨子·贵义》)6.崇文期末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5分)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取材于《世说新语·伤逝》)7.崇文一模用斜线(/)给下面画线句子断句。
(5分)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
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题》含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赵简子游于河而乐之叹曰安得贤士而与处焉舟人古乘跪而对曰夫珠玉无足去此数千里而所以能来者人好之也今士有足而不来者此是吾君不好之乎赵简子曰:“吾门左右客千人,朝食不足,暮收市征;暮食不足,朝收市征。
吾尚可谓不好士乎?”舟人古乘对曰:“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对者六翮也。
背上之毛,腹下之毳,无尺寸之数,去之满把,飞不能为之益卑,益之满把,飞不能为之益高。
不知门下左右客千人者,有六翮之用乎?将尽毛毳也?”(节选自《说苑·尊贤》,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赵简子游于河而乐之/叹曰/安得贤士而与处焉/舟人古乘跪而对曰/夫珠玉无足/去此数千里而所以能来者/人好之也今/士有足而不来者/此是吾君不好之乎/ B.赵简子游于河而乐之/叹曰/安得贤士而与处焉/舟人古乘跪而对曰/夫珠玉无足去此/数千里而所以能来者/人好之也今/士有足而不来者/此是吾君不好之乎/ C.赵简子游于河而乐之/叹曰/安得贤士而与处焉/舟人古乘跪而对曰/夫珠玉无足去此/数千里而所以能来者/人好之也今/士有足而不来者/此是吾君不好之乎/ D.赵简子游于河而乐之/叹曰/安得贤士而与处焉/舟人古乘跪而对曰/夫珠玉无足/去此数千里而所以能来者/人好之也/今士有足而不来者/此是吾君不好之乎/ D[第一步:聚焦辨析重点。
四个选项第五、七处不同。
第二步:多方推断定答案。
根据第一步找出的每项的不同停顿点,重点分析不同点的正误。
如四个选项的第五处“夫珠玉无足去此”,结合上下文,很明显“珠玉无足”是个主谓结构,其后应该断开,可排除B、C两项;第七处的“也”是句末语气词,其后也应该断开,由此可以排除A项,故答案为D项。
]【参考译文】赵简子在黄河上游览感到很快乐,感叹说:“怎样才能得到贤士并跟他在一起呢?”船夫古乘跪下回答说:“那珍珠美玉并没有脚,离这儿有几千里,而它们之所以能来,是因为人们喜欢它们。
高考文言文断句100题专项练习(含答案和翻译最方便完整版)
高考文言文断句100题专项练习(含答案和翻译最方便完整版)考查题型:大致命题形式:主观点断,一般只要求在句中关键处断开。
解题策略:断句时,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
高考断句主要考查句末,句内可断可不断的地方一般忽略不计;并且不要求用明确的标点符号标明,只需要用“/”断开即可。
湖南省的断句题通常会以客观选择的形式出现。
1、借助古代文化常识断句,如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方面的知识。
如“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烛之武退秦师》)这段文字中,涉及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历法、地理、历史、官职、姓名等。
根据这些内容,点断就很方便。
2、找出名词、代词等关键实词断句。
跟现代汉语一样,文言中的名词、代词一般也用来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找出这些关键词语,据此断句也很方便。
3、根据文言虚词断句。
明辨句读,虚词是重要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断句的地方。
如夫、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
根据这些特点,区分虚词就有助于断句。
4、根据排比、对偶、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断句。
这些修辞手法是文言中常用的,利用它们也会给断句以帮助。
5、根据对话、引文等断句。
文言中的对话、引文常用“曰”“云”为标志,遇到对话时,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6、根据特殊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的一些句式,特别是固定句式,可以帮助断句。
如“……者,……也”等判断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何……之有”、“唯……是……”等宾语前置句式。
高考文言文断句例题和答案
2021高考真题——文言断句一、(2021全国甲卷)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帝以问寇准,准:“不知谁为陛下画此二策?”帝曰:“卿姑断其可否,勿问其人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B.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C.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D.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答案】10.C。
【解析】“契丹大举入寇”的意思是契丹大举入侵进犯,语意完整,“时”应作“虏寇深入”的时间状语,故应在“时”前断开,据此排除A、D两项;“临江人”“阆州人”分别是对“王钦若”和“陈尧叟”身份的介绍,其前后都应断开,据此排除B项。
选C【译文】九月,契丹大举入侵进犯。
当时因为敌人深入中心地带,朝廷内外极度吃惊,(皇帝)召集群臣询问策略。
王钦若,是临江人,请求皇帝亲临金陵。
陈尧叟,是阆州人,请求皇帝亲临成都。
皇帝拿这件事询问寇准,寇准说:“不知道是谁为陛下谋划了这两个计策?”皇帝说:“你暂且判断一下这两个计策是否可行,别问谋划的人是谁。
”二、(2021全国乙卷)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B.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C.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D.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答案】10.C【解析】解答此题,可运用排除法。
超难文言文断句试题及答案
超难文言文断句试题及答案
试题:
1. 请将以下文言文断句,并解释其含义。
“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 阅读以下文言文,完成断句,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3. 根据所给文言文,进行断句,并指出文中所描述的事件。
“陈涉世家陈涉者阳城人也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苟富贵无相忘”
答案:
1. 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含义: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义的人喜欢山;智慧的人活跃,仁义的人宁静;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2.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翻译: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翩翩起舞,非常自在,
他完全沉浸在蝴蝶的快乐之中,忘记了自己原本是庄周。
3. 陈涉世家/陈涉者/阳城人也/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
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事件描述:陈涉是阳城人,年轻时曾经和人一起做雇农。
有一次,
他在田埂上休息时,感到非常惆怅,便说:“如果将来我们中有谁富
贵了,不要忘记彼此。
”。
文言断句(附答案)
文言断句(附答案)文言文小故事断句练习90句附答案1陆贽论审察群情(唐)德宗问陆贽以当今切务贽以乡日致乱由上下之情不通劝上接下从谏乃上疏其略曰臣谓当今急务在于审察群情若群情之所甚欲者陛下先行之所甚恶者陛下先去之欲恶与天下同而天下不归者自古及今未之有也未理乱之本系于人心况乎当变故动摇之时在危疑向背之际人之所归则植人之所去则倾陛下安可不审察群情同其欲恶使亿兆归趣以靖邦家乎此诚当今之所急也2齐威王行赏罚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崐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3治国不私故人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府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4孟子对滕文公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5晏子论社鼠景公问晏子曰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会故也夫国亦有社鼠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6唐太宗"五事"治天下上御翠微殿问侍臣曰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不谕其故诸公各率意以实言之群臣皆称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0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顾谓褚遂良曰公尝为史官如朕言得其实乎对曰陛下盛德不可胜载独以此五者自与盖谦谦之志耳7苏武牧羊北海上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9项羽志大才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10孔门师徒各言志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11顾炎武手不释卷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12欧阳询揣摩古碑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13文徵明习字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14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15孙权喻吕蒙读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6陆游筑书巢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17董遇谈三余勤读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18智永与退笔冢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之号为退笔冢(坟)19匡衡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20张溥与七录斋(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21晋平公炳烛而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22高凤专心致志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暴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 23叶廷圭与《海录》余幼嗜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夫家有异书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常恨无资不能尽传写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24为人大须学问(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25任末好学勤记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26王充市肆博览(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27欧阳修三上作文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28林逋论学问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29欧阳修诲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30王安石伤方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钙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31李存审出镞教子(李)存审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馀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梁,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32贪污者不得归本家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肃之子也33陶母责子退鲊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鮓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34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5陆游家训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36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37曾子杀猪明不欺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38子路受教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39孔子因材施教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40墨子怒责耕柱子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牛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41唐太宗赐绢惩顺德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42陈万年教子谄谀(陈)万年尝病召咸(陈万年之子)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43钱大昕默坐观弈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先得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44王荆公旁听文史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人徐问公曰亦知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45大树将军冯异(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46颜回不迁怒不贰过(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47曾参不受鲁君邑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48贤妻桓少君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即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49魏徵论自制(唐)太宗问魏徵观近古帝王有传位十代者有一代两代者亦有身得身失者朕所以常怀忧惧或恐抚养生民不得其所或恐心生骄逸喜怒过度然不自知卿可为朕言之当以为楷则徵对曰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多至失所……伏愿陛下常能自制以保克终之美则万代永赖50吕蒙正不记人过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服其量60治本在得人苻坚召见(高泰)悦之问以为治之本对曰治本在得人得入在审举审举在核真未有官得其人而国家不治者也坚曰可谓辞简而理博矣61齐桓公登门访士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不得见也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62陆贽论人才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加以情有爱憎趣有异同假使圣如伊周贤如墨杨求诸物议孰免讥嫌昔子贡问于孔子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盖以君子小人意必相反其在小人之恶君子亦如君子之恶小人将察其情在审其听听君子则小人道废听小人则君子道消63物各有短长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64汉武帝下诏求贤诏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dì)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tuò)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65宋仁宗重用王安石帝欲用安石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帝曰文学不可任耶经术不可任耶吏事不可任耶介对曰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变更帝不以为然竟以安石参知政事谓之曰人皆不能知卿以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帝曰然则卿设施以何为先安石对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66唐太宗论举贤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67何充直言不讳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籍王敦护其兄故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68吕僧珍不仗势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但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徒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姊适于氏住在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69刘庭式娶盲女齐人刘庭式未及第时议娶其乡人之女既成约而未纳币也庭式及第其女以疾两目皆盲女家躬耕贫甚不敢复言或劝纳其幼女庭式笑曰吾心已许之矣虽盲岂负吾初心哉卒取盲女与之偕老(这样的人真可评莱卡好男儿)70范式言而有信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71王坦直言惊益王王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作假山召僚属置酒众皆褒美坦独俯首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安得假山王惊问故坦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督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时帝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72 饿死不吃"嗟来之食"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错不在黔敖韩信还受胯下之辱呢何况黔敖的语气在常人看来并无侮辱之意)73殿上虎刘安世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74娄师德与狄仁杰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75司马迁赞李广《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恂恂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可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致死都未被当朝封侯)76何岳得金不昧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77钱金玉舍生取义钱金玉官松江千总性刚果尚廉节道光壬寅鸦片衅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亲友尼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君往何急急为?钱不听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其近卒泣陈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78郑玄谦让无私郑玄欲注《春秋传》尚未成时行与服子慎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己注《传》意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听君向言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遂为服氏注79李绩煮粥侍姊英公虽贵为仆射其姊病必亲为粥釜燃辄焚其须姊曰仆妾多矣何为。
文言文断句专题(含答案)
文言文断句专题(含答案)一、明确目标: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分值3分。
检查阅读文言文能力。
二、断句方法断句步骤: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一)温故: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②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③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二)归纳方法第一:通文意,分层次。
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第二:标名(代)词,定主宾。
在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
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
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例1: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例2: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第三:看虚词,找位置。
(因为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他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
)1、语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文言文断句训练(附答案)
文言文断句训练(附答案)文言文断句训练(附答案)1、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答案】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译文】宣和末年,高丽入宋朝进贡,使者所经过的地方,调发民夫修整船只,引起骚动且用度颇多,孙傅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而且对于中原之国来说又没有丝毫的好处。
”宰相认为他的言论与苏轼相同,上奏降贬孙傅把他安置在蕲qí州。
2、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答案】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yì/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xīn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译文】遇上周朝的军队平定淮南,来护儿所住的白土村,正处于两国交兵的边界,经常见到军队,来护儿常常慨然有建立功名的志向。
到了隋文帝开皇初年,宇文忻等人镇守广陵,平定陈国之战,来护儿立有战功。
3、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答案】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译文】谢弘微孩童时期,风采充溢,端庄谨慎,遇上适当的时机才说话。
他继父的弟弟谢混有知人之名,见到谢弘微,认为他不同于寻常之人,谢混对谢思说:“这个孩子深沉早慧,将成为才行出众之人,有这样的儿子,满足了。
”4、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答案】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译文】更始即位,舞阴(地名)大户人家李氏拥城不投降,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他们。
文言断句练习题带答案
【阅读训练】1(一)女娲炼石补天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燚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选自《淮南子》【阅读训练】1.将文中划线句子用“/ ”断句。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燚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1.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火爁燚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二)燧人钻木取火遂明国①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②。
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於③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鴞④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⑤人。
注释①遂明国:传说中的国家名。
②屈盘万顷:屈盘起来,占的面积有一万顷。
③於:同“于”。
④鸹:鸱鴞,鸟类的一科,头大,嘴短而弯曲,吃鼠、兔、昆虫等小动物,对农业有益。
【阅读训练】1.将文中划线句子用“/ ”断句。
游日月之外至於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鴞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
1.游日月之外,至於③其国,息此树下。
有鸟若鴞④,啄树则灿然火出。
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三)鲤鱼跳龙门龙门山,在河东界。
禹凿山断门一里余。
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
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
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阅读训练】1.将文中划线句子用“/ ”断句。
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1.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
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四)武王伐纣武王伐殷乘舟济河兵车出坏船于河中太公曰太子为父报仇今死无生。
所过津梁,皆悉烧之。
武王伐纣,渡于孟津,阳侯⑴之波,逆流而击,疾风晦冥,人马不相见。
于是武王左操黄钺⑵,右秉白旄,瞋目而撝之,曰:“余任天下,谁敢害吾意者!”于是风济而波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可用排除法,应该注意句间关系,句子主语以 及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等。“战胜之名”为 定语修饰中心语,不可断开,排除D项。“则是 弃卫”中的“则”是句首词,排除C项。“卫”是“弃” 的宾语,“鲁君”是后句的主语,应在“卫”与“鲁 君”之间断开,故排除A项。
❖ C.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 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 D.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 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2019年: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
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பைடு நூலகம்/谢吴起/ ❖ 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
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 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
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 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
❖2016年:(B)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
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 B.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
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 C.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
❖ 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 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 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 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 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 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2015-2019年断句划 分考试试题答案
2015年:(D)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
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 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 B.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 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 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 C.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 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 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 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 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 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 D.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
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2017年(D):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 /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2018年:(D)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 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 B.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 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