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古诗鉴赏方法与技巧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古诗鉴赏方法与技巧探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鉴赏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考查点。其题型常常分为主观题或者主客观试题整合题。教师应抽出一些时间来分析与讲解古诗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鉴赏方法与技巧,这对学生的鉴赏能力及整体素质而言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
一.注意诗词标题,留意所给注释
在一首诗词中,其标题往往有画龙点睛之效。题目中常常包含了诗歌类型、时间、事件、人物、地点、事物等信息,以及告诉读者其基本内容。这样则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诗主题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标题中有古人名、古迹,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乌衣巷》、《金陵怀古》、陈子昂《燕昭王》等。
其次,还应留意所给注释。这往往介绍了诗词背景等信息,对诗词的理解有一定的帮助。如某考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①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②,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①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曾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由此得名;一说在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北。②回乐烽:回乐县的烽火台,在今宁夏灵武西南。③芦管:即芦笛。
(1)该诗前两句分别以什么角度写景的?给人什么共同感受?
(2)诗中是如何将把声音、景色及感情融为一体的?
二.弄清诗词类别,整体把握诗词
在古诗词鉴赏时,教师首先应指导学生弄清诗词的类别,也就是诗词题材。在语文教材中,诗词的类别是丰富多样的,如田园与边塞,怀人与送别,叙事与写景,登高和怀古,咏物与抒怀,闺怨与思想等。例如:李商隐的《咏柳》,借秋柳表达壮志未酬之感慨;曾巩的《咏柳》,则借春柳讽刺了猖狂得势小人。怀古诗常常借古讽今或者借古抒怀。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即使为同一类别的诗词,其格调也有所不同。同样的送别诗,或含蓄,或明朗;或低落,或昂扬;或委婉,或直接;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等等,同一“别”字,而风情各异。如柳永《雨霖铃》与高适《别董大》。因此,通过把握诗词题材,才能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进而鉴赏诗词。
三.抓准诗词形象,领悟作者情感
第一、分析意象色彩。如字面或暗示。不同色彩可以表达出作者不同的情感体验。冷色,往往传递出孤寂凄凉、低沉冷漠、颓唐消极之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枯”、“昏”等色彩构成了一个寂寞、哀愁、惆怅的诗境;暖色,则传递出积极向上、活泼热烈、意气风发之感。
第二、动静结合,互相映衬而拓展诗境,情感表达。
第三、在诗词中,其意象有时与作者心理特点、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相关,而被赋予某些特定含义。因此,在鉴赏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考虑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从而准确理解与把握诗词。如杨柳——离别依依;菊花——高洁品质;杜鹃——哀惋、忧国志士、薄命佳人、至诚;鸿雁——信使、思乡;鸟——自由等;羌管羌笛表示思乡,折柳表送别,凭栏表吊古怀远等。同时,在分析诗词意象时,学生还需留意物和人,景与情,景与人,物和情的关系。
四.分清诗词修辞,辨别表达技巧
在古诗词中,其修辞手法的作用与在其他文体中的作用大致相同。
修辞手法,如夸张:突出与强调;反问:起强调作用;拟人:将事物人格化;比喻:生动、形象;巧用典故:含蓄精炼,富有文采,拓展内容;此外,还有对偶、借代、衬托、互文、双关、象征、叠词等。
抒情方式分为两大类:间接抒情与直抒胸臆。而间接抒情又包含多种,如融情于景等、借景抒情等。
表达技巧:对比与衬托、托物言志、动静结合、寓情于景、虚实相生、寓情于景、想象与联想、渲染与烘托等。而炼字也是古诗词鉴赏的一个考查点。在古诗词中,其运用的表达技巧是最灵活、丰富的。
五.懂得知人论世,发掘深层含义
知人论世就是在诗词鉴赏时,对于诗词中的诗人,我们要能够了解他的身世生平,所处时代特点,作品风格等。如杜甫的诗往往是沉郁厚重、忧国忧民;陶渊明的诗常常是体现出田园生活之舒适、安逸,以及厌弃官场之情,其语言自然清新。陆游的诗歌风格豪放雄浑,常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而读李白的诗,在洒脱、乐观、豪放的感受之余,还品味出一种四顾茫然、漂泊无依、孑然特立的孤独
悲哀。又如宋·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若学生熟悉北宋末年靖康之变的历史史实,则容易感受到岳飞“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之感叹。
童海霞,教师,现居江苏盐城。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