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操作规程样本
游泳池操作规程3篇
![游泳池操作规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82671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3.png)
游泳池操作规程3篇【第1篇】会所游泳池净化操作规程小区会所游泳池净化操作规程1.0目的明确游泳池日常水质处理标准,以有效地控制游泳池净化过程符合要求。
2.0适用范围适用于zz城会所游泳池净化水质质量控制。
3.0职责3.1会所游泳池救生员负责游泳池水质净化工作。
3.2会所领班及主管负责日常工作的指导与监管。
4.0程序要点4.1晚场关场时先关闭循环泵。
4.2投放氢氧化钠,按照水的酸碱度来投放,或者直接在投药泵里加药,。
4.3硫酸铜防止青苔生长,1月可适量下一至二次,,聚合氯化铝起沉淀作用,一月可下二至三次。
4.4早场前,打开循环泵。
4.5投放次氯酸钠溶液,按照水质及水多少加入,。
4.5客人到验票人员处购票,验票人员礼貌迎客,购票后让客人入池,并提示带小伴侣的家长注重看守小伴侣的平安等事项。
4.6游泳者须冲凉更衣后方可进入游泳池。
如客人有衣物存放,向客人递送更衣柜钥匙,填写《更衣室钥匙领用记下表》,并收取钥匙押金,清晰告诉客人需自行保管贵重物品。
4.7在游泳池开放过程中,救生员应穿着醒目的救生衣,在规定的管理区域内仔细观看游泳池内的一切动向。
对违犯规定或有平安隐患现象发生时应准时制止,对无人看守的小孩禁止入池,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4.8救生员必需自始至终坐在救生台上或在巡逻区域,按责任区岗位全神贯注地观看责任区,特殊注重游泳者下池时的状况,对个别水性不好者特殊庇护或提示游泳者到浅水区游泳。
4.9救生员所管辖区域内发生险情时,救生员需马上亲手举行救护处理,验票员负责帮助。
4.10时刻保持游泳池周边卫生整洁,桌椅等物品摆放整齐。
4.11游泳池结束后,救生员清理现场,验票员应礼貌送客。
4.12待泳客所有离开游泳池后,救生员认真检查池内状况,准时清理杂物,再次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准时更换过脚池的消毒水。
4.13有需要更衣的人员在换完服装后,验票员应主动提示客人是否租用了钥匙,如有,将客人交回的钥匙放回钥匙柜,将押金退还客人。
游泳池安全操作规程
![游泳池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a07366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f.png)
游泳池安全操作规程游泳池安全是保证游泳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保障,为此,制定游泳池安全操作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规程旨在为游泳池管理者和游泳者提供准确、全面的操作指南,确保游泳池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请遵循以下操作规程:一、入池前的准备1. 游泳者在进入池区之前,应事先洗澡,并确保身体清洁,以避免细菌感染。
2. 游泳者应穿着合适的泳衣进入池区,避免穿戴大量饰品,以免造成危险。
3. 游泳者应确认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没有患有传染性疾病、心脏病等不适宜游泳的疾病。
二、游泳池安全要求1. 游泳者应按照游泳区域的标识进行分区游泳,避免闯入非游泳区域。
2. 游泳者应遵守游泳池的交通规则,保持适当的游泳速度,避免与其他游泳者相撞,发生意外。
3. 游泳者应保持安静,避免在游泳池中尖叫或吵闹,以免干扰其他游泳者。
4. 游泳者在游泳过程中应保持眼睛向前或向下视线,防止眼部受伤。
5. 游泳者应听从救生员的指挥,不得随意离开或进入救生员未允许的区域,确保自身安全。
三、游泳池水质管理1. 游泳池管理者应定期检测游泳池水的水质指标,并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
2. 游泳池管理者应根据游泳池水的水质情况,及时进行合理的消毒处理,保证水质的清洁与安全。
3. 游泳池管理者应保持游泳池周边环境的清洁,及时清理垃圾和污物,避免对水质造成污染。
四、防止溺水事故1. 游泳池中应设置明显的防护设施,如泳线、浮动隔离网等,以防止游泳者误入较深区域。
2. 游泳池管理者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救生员,并保持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和救助溺水者。
3. 游泳者应遵守救生员的规定,不得擅自挑战自己的游泳能力,以免发生溺水事故。
五、疏导游泳者1. 游泳池管理者应根据池区的容量和游泳者的数量,合理疏导游泳者,确保池区内安全通畅。
2. 游泳池管理者应设置明显的疏导标识,并有足够数量的工作人员进行引导和管理。
3. 游泳者应积极配合管理人员的疏导,不得在拥挤的区域推挤、抢占泳道等行为。
游泳池操作规程
![游泳池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d65589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6d.png)
池水循环、净化、补充、消毒操作规程一、循环净水和补充新水游泳池应当安装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并能满足水质处理的要求;游泳场所水质循环净化消毒设备应保持齐全完好;游泳池应每天补充新水,游泳池的补充水量,应根据游泳池的水面蒸发、排污、过滤设备反冲洗如用池水反冲洗时和游泳者带出等所损失的水量确定;二游泳池水消毒1、消毒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杀菌消毒能力强并有持续杀菌的功能2对水和环境无污染不改变池水水质3对人体无刺激或刺激性较小4对建筑结构、设备和管道腐蚀性小;2、在有条件和需要的情况下,可采用臭氧、紫外线或其它消毒方法;采用臭氧或紫外线消毒时,还应辅以氯消毒,以保持消毒的持续性;3、游泳池水包括儿童涉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毫克/升计算确定,加药时间最好在开放前1~2小时进行;游泳场所开放时,要定期测定游泳池水余氯,并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室内游泳场所开放时,每2小时测一次余氯;室外游泳场所开放时,每小时测一次余氯;三为防止人工游泳池生长藻类,池水中应加入除藻剂;若使用硫酸铜,其最大加药量不应超过毫克/升;游泳场所消毒操作规程一、每班开场前和散场后均应对游泳池外沿、池边走道及卫生设施进行清扫、擦洗或冲洗一次;发现有污染时可用浓度为250~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洗;急救室应定期清洁消毒;二、淋浴室应经常刷洗,地面可使用浓度为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定期消毒;三、更衣柜应于每日开放结束后做好清洁消毒,可用浓度为250-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洗;四、公共卫生间厕所和垃圾箱桶应每天及时清洗,定期使用浓度为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消毒;五、集中空调系统应严格按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公共用品用具消毒操作规程一、游泳场所提供游泳者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包括拖鞋、茶具等应一客一换一消毒;二拖鞋的清洗消毒:应设置专用的拖鞋洗消间或区域;1.设置两个洗消池或洗消桶,备有橡胶手套、消毒药物、水源等;2、清洗:先用清水或洗洁液清洗拖鞋;3、过水:在过水池或过水桶中用清水漂洗拖鞋;4、消毒:将拖鞋完全浸泡在消毒池或消毒桶中,消毒液浓度及浸泡时间应当按使用说明严格操作;用含氯消毒液时,浸泡液有效氯含量应达250~500毫克/升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5、保洁:从消毒液中取出拖鞋,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残留的消毒液,凉置10至15分钟,待拖鞋干后放置保洁柜或保管箱;三、杯具的清洗消毒:应按杯具洗消操作规程在专用的杯具洗消间内进行;1、去污清洗:清倒杯中残渣及茶水,然后在洗涤池中用洗洁液清洗,用清水漂洗杯具并注意洗刷杯口;2、消毒:将杯具完全浸泡在消毒池内,消毒液浓度及浸泡时间应当按使用说明严格操作,用含氯消毒液时,浸泡液有效氯含量应达250毫克/升浓度,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如使用电子消毒柜,则可直接去污清洗后放入电子消毒柜消毒;3、过水:在过水池中用清水漂洗杯具,去除残留的消毒液;4、保洁:消毒后的杯具应倒置放入保洁柜内,保洁柜内如果采用毛巾作垫子的,所垫的毛巾必须定期更换、清洗和消毒;池水循环净化设备维护、污水处理排放操作规程一、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维护1.游泳池应当安装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并能满足水质处理的要求;游泳场所水质循环净化消毒设备应保持齐全完好,建立定期检查和维修制度,做好经常性检查、保养和维修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发生故障时应有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各类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保持良好状态;人工游泳场所水质循环净化消毒、补水、保暖通风等设备设施应齐备完好,应建立并执行定期检查和维修制度,做好相应记录;设施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检修,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水循环设备检修超过一个循环周期时,不得对外开放;2.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备安全可靠、操作和维修方便;2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且灵活可调;3投加系统能自动控制,且安全可靠;4加氯机至少设置一套备用加氯机应有压力稳定且不间断的水源,加氯机的运行和停止应与循环水泵的运行和停止设联锁装置;二、污水处理排放顺流式循环给水系统的游泳池,应设置清除池底积污的装置;游泳池的排污方式,应根据游泳池的使用性质、池水循环净化方式,结合当地条件,按下列规定选用:一、人工清扫;二、循环水泵——真空吸污器;三、移动式潜水除污泵;游泳池检出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时,应按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要求对池水进行处理后再行排放;浸脚消毒池水更换消毒操作规程一、浸脚消毒池应于每日开放前应放水并启用;二、浸脚消毒池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5~10毫克/升计算确定,加药时间最好在开放前1~2小时进行;三、浸脚消毒池水应当每4小时更换一次;四、每次更换时应对浸脚消毒池水中的游离余氯进行检测并做好浸脚消毒池水的更换和检测记录;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一、游泳场所经营单位,需取得有效的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持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卫生许可证”应悬挂或置于明显处;二、法人为卫生管理第一责任人,设立卫生管理组织经营人员少于10人者可设卫生管理员,建立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从业人员个人要掌握本岗位基本卫生知识;三、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检查,经卫生知识培训考核,持有效合格的健康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方能从事本职工作;从业人员上岗时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四、游泳场所内外环境整洁干净,地面、墙面无烟蒂、污迹,无卫生死角;大厅、走道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有禁止吸烟标识;五、公共卫生间要做到每日清扫、消毒,并保持无积水,无蚊蝇,无异味,无水垢、污垢;六、要有防蝇、蚊、蟑螂和防鼠害的设施,措施有效,四害密度低;七、设有醒目的游泳须知告示:“严禁患有肝炎、心脏病、皮肤癣疹、重症砂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等患者和酗酒者进入游泳池”;八、浸脚池余氯保持在5-10mg/l,四小时更换一次,并做好更换记录;九、应制定各项操作规程并严格按操作规程运作,在开放时间内定时补充新水,保证池水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并认真做好记录;十、控制同一时间游泳人数,确保游泳卫生、安全;十一、禁止出租游泳衣裤;十二、更衣室内更衣箱须每天清洗消毒;十三、场所开放前、开放时均应进行池水余氯、PH值、温度等检测,检测结果应公示并注明测定时间,且记录备查;十四、供顾客使用的化妆品符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化妆品卫生规范要求;证照管理制度一、按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依法办齐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等证照方可营业,各种证照禁止涂改、伪造、转让、倒卖;二、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场所醒目处,经营单位名称、地址、负责人及许可经营项目应与实际情况和营业执照相符;新建、扩建、改建旅店业,按规定程序申领卫生许可证;三、专人负责管理单位各种证照,按相关法规规定按时办理卫生许可证等证照审验、变更、换证手续,避免持过期失效证照;四、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上岗,并按要求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复检、复训,禁止无证上岗或持过期失效证件上岗;五、供顾客使用的沐浴、洗发用品等化妆品必须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并能提供化妆品生产厂家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和产品检验报告等复印件;六、住宿场所使用的消毒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消毒产品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并提供消毒产品生产企业有效的卫生许可批准文件和产品检验报告等复印件;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及个人卫生制度一、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持有“健康合格证”方能从事本职工作;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健康合格证明”不得涂改、伪造、转让、倒卖;二、从业人员应当按规定参加卫生知识培训,掌握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和卫生操作技能,并通过考核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三、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每两年进行一次;四、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及佩带饰物;公共用品用具购买、验收、储存制度一、专人负责采购,采购人员要掌握相关卫生法规标准,并按要求进行采购;二、采购的物品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法规规定;禁止采购“三无”产品、假冒伪劣,采购物品应做好记录,便于溯源;三、客用化妆品索证时应向供货方索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产品生产许可证及产品近期检验报告的影印件或复印件,加盖公章,并归档存放;四、有毒有害物品应有专间或专柜存放,上锁、专人管理,并有物品使用登记;五、消毒剂应到证照齐全的生产厂家或经营单位购买,采购时应建立验收制度并做好记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检验合格证和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或有关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六、消毒剂置于有盖容器中密封保存,保存地点应当通风、干燥、阴冷、避光,建立消毒剂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要详细记录消毒剂的名称、数量、产地、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情况、索证情况等,并按入库时间的先后分类存放;七、在消毒时应穿工作服戴口罩和橡胶手套,避免与皮肤、黏膜直接接触,如有条件,配制时可戴眼罩;公共场所自身卫生检查与检测制度一、卫生管理人员应每天进行卫生检查;二、各部门每周进行一次卫生检查;三、单位负责人每月组织一次卫生检查;四、各类检查应有检查记录;五、发现严重问题应有改进及奖惩记录;六、检查公共场所各种设施、设备,损坏应及时维修并有记录,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为预防游泳场所传染病的爆发,保障游泳者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制定本单位游泳场所传染病报告制度;一、游泳场所工作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明方可上岗从事游泳场所相关活动;二、游泳场所工作人员有责任阻止患传染性皮肤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性病及消化道、呼吸道等传染病患者进入人工游泳池内游泳;三、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立即报告区卫生监督所6053355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050005报告;四、传染病报告责任人为游泳场所负责人场所内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等其他人员为疫情的义务报告人;五、任何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疫情;六、设置传染病报告登记本,详细记录传染病报告情况病名、患者名、发现时间、报告时间、上报单位、报告人,以备查;七、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妥善处理传染病患者及现场;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一、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和个人需防止危害健康事故的发生,实施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二、报告范围:1.微小气候或空气质量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2.生活饮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的介水传染性疾病流行和中毒;3.公共用具、用水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传染性疾病、皮肤病;4.意外事故导致的一氧化碳、氨气、氯气、消毒杀虫剂等中毒;三、事故报告责任人是经营单位负责人及卫生负责人,其它人员也有义务报告;四、发生死亡或同时发生3名以上含3名受害病人时,事故报告责任人要在发生事故24小时之内,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国内民航、铁路、交通、厂场矿等所属经营单位,应同时报告本系统卫生防病机构,随即报告主管部门,必要时如重大事故和可疑刑事案件等必须同时报告公安部门;五、卫生监督机构在接到报告24小时内会同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及处理意见于1周内写成“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现场调查报告书”,报送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上级卫生监督机构、事故单位的主管部门和事故单位,并建立档案;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各种传染病疫情在游泳场所的发生和流行蔓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定本预案:一、处理原则:遵循“依靠科学、依法防治、高度敏感、果断处置”的指导思想,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属地化管理,分级响应”的处置原则,严格控制传染源,迅速切断传播途径,减少发病人数,积极救治病人,迅速控制疫情,防止疫情扩散;二、疫情报告:疫情责任报告人:游泳场所负责人为疫情的责任报告人;场所内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等其他人员为疫情的义务报告人;游泳场所一旦发生传染病疑似疫情和疫情时,责任报告人应立即报告区卫生监督所和区疾病控制中心,并积极配合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疫情控制工作;三、游泳场所职责主要负责人作为游泳场所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的第一责任人;一旦发生疑似疫情和疫情时,应立即启动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按规定报告疫情并做好以下工作:1、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疫情控制、处置,协助疾控中心完成疫情调查等工作;2、认真落实卫生部门提出的卫生管理、隔离、消毒等措施3、疫情期间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加强晨检,严格控制进出游泳场所的人员;4、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向社会公布疫情;五、保障措施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游泳场所应高度重视传染病疫情应急工作,将其纳入目标责任管理,并根据本预案,结合工作实际,制订、修改和完善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预案,并组织培训和演练;2、明确责任,加强协作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加强协作;积极做好工作人员的培训,必要时配合卫生部门,对游泳人员采取预防接种等防病措施,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水质循环净化消毒监测制度一游泳池应当安装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并能满足水质处理的要求;游泳场所水质循环净化消毒设备应保持齐全完好;游泳池应每天补充新水,游泳池的补充水量,应根据游泳池的水面蒸发、排污、过滤设备反冲洗如用池水反冲洗时和游泳者带出等所损失的水量确定;二、游泳池水消毒,可采用氯消毒、臭氧、紫外线或其它消毒方法;采用臭氧或紫外线消毒时,还应辅以氯消毒,以保持消毒的持续性;三、游泳池水包括儿童涉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毫克/升计算确定,加药时间最好在开放前1~2小时进行;有条件的,室内游泳场所开放时,每2小时测一次余氯;四、为防止人工游泳池生长藻类,池水中应加入除藻剂;若使用硫酸铜其最大加药量不应超过毫克/升;五、场所开放前、开放时均应进行池水余氯、PH值、温度等检测,检测结果应公示并注明测定时间,且记录备查;有关记录:包括游泳池水水质循环净化消毒记录、水质监测记录、公共用品清洗消毒更换记录、自身检查记录、培训考核记录、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记录等。
游泳池的操作规程
![游泳池的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2fb644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5.png)
游泳池的操作规程游泳池作为一种公共场所,为了确保游泳者的安全和健康,需要制定一套操作规程。
以下是游泳池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游泳池的正常运营和保护游泳者的安全。
一、游泳池的开放与关闭1. 游泳池的开放时间为每天早上6点至晚上10点。
2. 游泳池的关闭时间为每周的第一个工作日,用于例行维护和清洁。
二、游泳池的维护与管理1. 游泳池周边区域必须保持整洁,防止杂物堆积。
2. 游泳池水质检测必须按照规定时间进行,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3. 游泳池的水温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一般为24-28摄氏度。
4. 游泳池的水位应保持在合适的高度,游泳池水位需定期测量。
5. 游泳池内的设施设备需要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作。
6. 游泳池的周边应设置明确的警示标志,提醒游泳者注意安全。
三、游泳池的安全措施1. 游泳池必须配备有足够数量的救生员,确保游泳者的安全。
2. 游泳池周边应设置充足的应急设备,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3. 游泳池必须设有合适的防护措施,如栏杆、护栏等,防止意外坠入。
4. 游泳池内的非游泳区域应设置明确的标志,并限制游泳者进入。
5. 游泳池应设有合适的浴室和更衣室,游泳者必须在游泳前后进行洗浴。
四、游泳池的使用规定1. 游泳者必须按照规定佩戴合适的泳具,如泳帽、游泳眼镜等。
2. 游泳者必须遵守游泳池的秩序,不得嬉戏打闹或干扰他人。
3. 游泳者应保持游泳池的整洁,不得乱丢废物。
4. 游泳者应遵守游泳池的安全规定,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游泳池区域。
5. 游泳者应听从救生员的指挥和建议,确保自身安全。
五、游泳池的紧急情况处理1. 在紧急情况下,游泳池的救生员应立即采取救援措施,确保游泳者安全。
2. 游泳池应设置紧急出口,并配备灭火器等应急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3. 游泳池应建立紧急情况处理的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综上所述,游泳池的操作规程对于维护游泳池的正常运营和游泳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管理者和游泳者都应遵守这些规程,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游泳环境。
游泳馆游泳池操作规程
![游泳馆游泳池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c29f7e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6.png)
游泳馆游泳池操作规程一、游泳池安全为了保证游泳馆游泳池的安全运行,维护游泳者的健康权益,所有游泳池使用者都需要遵守以下操作规程:1. 游泳前检查:进入游泳池前,请认真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请暂停游泳。
尤其是有心脏病、高血压、哮喘、癫痫等疾病的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游泳。
2. 入口检查:进入游泳池前,务必在入口处接受工作人员的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身体健康证明、体温和皮肤病检查等。
如有不合格情况,请配合工作人员的指导进行处理。
3. 不携带有害物品:进入游泳池区域,请注意不要携带任何有害物品,如玻璃制品、易燃物品等。
同时,也禁止携带食物和饮料进入游泳池区域,以免造成池水污染。
4. 提前洗浴:在进入游泳池前,请在更衣室内进行淋浴,确保身体的清洁。
勿在池中排放身体油脂、汗水等污物。
5. 正确着装:在游泳池区域,请穿着适合的泳装。
禁止穿着普通衣物、鞋子或含有金属物品的泳装进入池水。
女士长发应绑起,以免影响游泳或造成意外。
6. 指定泳区游泳:游泳池区域内有标示的浅水区、深水区和教练示范区,请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游泳区域,并在教练或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游泳。
7. 不携带吸烟器具:游泳池为了保证游泳者的健康与安全,请勿携带任何吸烟器具进入游泳区域,违者将受到相应处罚。
二、游泳池卫生为了保持游泳池水的清洁、健康,提供良好的游泳环境,需要遵守以下操作规程:1. 游泳前个人卫生:游泳前请进行足够的清洁工作,洗净身上的污垢,排便后再进入游泳池。
女性在经期应避免进入游泳池。
2. 入水前淋浴:进入游泳池前,请务必在更衣室内彻底淋浴,清洗头发和身体。
特别是需要定期洗头发和沐浴露。
3. 不排泄污物:请勿在游泳池内排泄污物,并配合游泳池设施提供的厕所设施进行如厕。
如有意外发生,请及时告知工作人员,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4. 注重个人卫生:在游泳池区域内,请保持个人卫生,勿随地吐痰、鼻涕等。
如有以上情况,请及时用纸巾等物品清理并妥善处理。
游泳池安全操作规程
![游泳池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5db5ae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4.png)
游泳池安全操作规程游泳池是人们消暑娱乐的重要场所,但由于水深、流动和游泳器材等因素的存在,游泳池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游泳者的安全,制定一套严格的游泳池安全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游泳池安全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以期提高游泳池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一、入池准备1. 检查游泳池的水质和水温,确保符合健康标准和舒适度要求。
2. 穿戴合适的泳衣和防滑鞋,以避免造成游泳池滑倒或其他伤害。
3. 进入游泳池前,进行适量的热身运动,以防止肌肉拉伤等运动伤害。
4. 游泳池附近应配备急救设备和通讯设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及时救护和求救。
二、游泳池使用1. 游泳前,运动者应了解自己的游泳能力,并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游泳区域。
2. 游泳者应根据游泳池的规定选择相应的泳道,并保持规定的游泳方向。
3. 游泳池内禁止携带食品、饮料、果皮等杂物,以免污染水质或造成滑倒等意外。
4. 游泳者应注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发生碰撞或划伤等事故。
5. 游泳时若遇溺水、体力不支或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向附近工作人员求助或报警。
三、游泳池周边安全1. 游泳池区域应设有防护栏杆或其他隔离措施,以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2. 游泳池边缘应设置防滑装置,并清理掉地面上的杂物,以避免造成滑倒伤害。
3. 游泳池周围应清晰标识安全出口和逃生通道,并确保通道畅通,便于紧急情况下的疏散。
4. 游泳池周边不得存在易燃物体,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5. 游泳池周边应设有紧急电话和急救设备,供游泳者和工作人员使用。
四、游泳池维护和管理1. 游泳池应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并保持水质清洁健康,符合相关卫生和环保标准。
2. 游泳池的设施设备应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 游泳池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具备相关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及时应对紧急情况。
4. 游泳池应定期进行防火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游泳池的安全运营。
总结:游泳池是一个充满乐趣和风险并存的场所,游泳者必须严格遵守游泳池的安全操作规程,以保障自身的安全。
游泳池安全卫生管理操作规程标准流程
![游泳池安全卫生管理操作规程标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311629ab90d6c85ec3ac6ae.png)
游泳池安全操作规程单位:日期:游泳池安全操作规程一、设备循环与沉淀1、夜间泳池加药期间开启循环设备,加入消毒药后至少使水体循环一次,然后加入聚合氯化铝或明矾的聚凝剂。
2、加入凝聚剂后水体至少需要循环一次,使凝聚剂均匀分布。
3、循环设备停机后水体沉淀6—8小时,池底可见絮状物后实施清洁与洗尘。
二、过滤器反冲洗1、每次吸尘完毕,必须将设备停机后将阀门置于反冲洗位置,对过滤沙缸进行反冲洗。
有观察镜的,冲洗过程中从观察镜中查看水质情况,完全为清水后停止反冲洗。
没有观察镜的,按照下表规定的时间实施反冲洗:2、压力过滤器,应逐一单个进行反冲洗,不得对2个或2个以上过滤器同时反冲洗。
三、开放期间的水质处理步骤与方法2、防止青苔生长:投放硫酸铜,每月以投放1—2次为佳,且在投放2小时以后方可进行下一步骤;3、调节PH值(酸碱度):使用碳酸钠或氢氧化钠提高池水的碱度,每升高1.0度按每立方米水15克的计量投放;4、杀菌消毒:使用强氯精,每提高0.5度按每立方米水2克的计量投放;5、沉淀:使用明矾,按每立方米20—25克的计量投放,启动循环系统半小时,使药物分布均匀;6、吸尘:待以上步骤完成后,静止6—8小时,方可进行吸尘;7、在水质处理时段应谢绝顾客下水游泳,并在泳池入口及周边显眼位置放置标识牌;8、循环过滤:为减少池水中悬浮物,保证消毒杀菌效果,保持水质的清澈透明,每天开放时段内须对池水进行循环过滤;9、如开放期间泳客人数较多,应适当增加水质检测频次,以保证水质合格;10新购泳池消毒药品在首次使用时,应增加检测频次,以确认药物的有效性,发现药物异常时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通知供应商处理;11、当遇到高温,下雨天气时,应随时监测水质变化,在台风暴雨、降雨等不良天气下,泳池水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细菌及微生物的数量增多,有机物、悬浮物增加,池水浑浊度加大,甚至池水不受控制变成墨绿色,处理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遇降雨等不良天气时,首先用强氯精提高游离余氯含量至1.0(遇台风暴雨天气游离余氯含量至2.0左右),其次加强循环过滤效果,调节PH值至7.8—8.5,再加聚合氧化铝(或明矾类絮凝剂),通过混凝、沉淀、吸污等一系列水质处理过程,使池水保持在标准水质范围内;四、异常问题处理1、泳池内有大量的沙子流出:原因及处理方法:沙缸内的过滤管已坏,及时更换过滤管。
游泳池安全操作规程
![游泳池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58d309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1b.png)
游泳池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游泳池是人们进行娱乐和锻炼的重要场所,然而,由于其特殊的环境和泳池水的性质,如果不进行正确的操作和管理,就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游泳者的安全和健康,我们制定了以下游泳池安全操作规程,希望能给广大游泳爱好者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游泳环境。
二、游泳池安全操作规程1. 游泳前准备1.1 检查身体健康状况,如果身体不适或者有患病症状,应避免游泳。
1.2 游泳前应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以减少肌肉拉伤的风险。
1.3 穿着合适的游泳装备,包括泳帽、泳镜和合适的泳衣。
2. 游泳池区域安全2.1 游泳池周围应设置防护栏或围栏,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2.2 游泳池边应设有明显的安全标识,包括水深标识、禁止奔跑标识等。
2.3 游泳池周围应保持干燥,防止滑倒和摔伤的事故发生。
3. 游泳池水处理和消毒3.1 游泳池水应定期检测,确保水质清洁合格。
3.2 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消毒剂对游泳池水进行处理,保持水质卫生。
3.3 定期清理游泳池内部的杂物、污垢和异物,保持水质清澈透明。
4. 游泳时的安全注意事项4.1 游泳时应遵守游泳标志和游泳线的规定,不得越界游泳。
4.2 不要在游泳池中进行危险动作,如跳水、翻滚等,以避免发生意外。
4.3 不要长时间在游泳池内停留,以免发生疲劳和抽筋。
5. 紧急情况处理5.1 如果发生游泳者疲劳、抽筋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向救生员求助,并按照其指导做出相应的处理。
5.2 在游泳池边应设有救生设备,以备紧急情况使用。
5.3 游泳池周围应设置紧急呼救电话,并在明显位置标示出来。
三、结语游泳池的安全操作规程对于保障游泳者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所有游泳者都应遵守和遵循这些规程,以减少游泳事故的发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游泳环境。
同时,游泳池的管理者也应加强对游泳池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并提供专业的救生员和急救人员,以应对紧急情况。
只有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打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游泳场所,让游泳者畅游其中。
游泳池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游泳池使用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06a4f5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e.png)
游泳池使用安全操作规程1. 前言本文目的在于确保游泳池的使用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合理地操作游泳池设施,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所有使用者和工作人员都应遵循以下规程。
2. 游泳池规定2.1 所有使用者必须接受游泳池使用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并了解相关警示和操作指南。
2.2 游泳池仅开放给经过合格培训的游泳者。
2.3 游泳池仅在指定时间段内对使用者开放,其他时间禁止入内。
2.4 若存在任何健康或身体问题,使用者应咨询医生并获得许可后方可使用游泳池。
2.5 子女必须在成年人的监护下使用游泳池。
2.6 使用者应遵守游泳池的各种标识和指示。
3. 游泳池安全措施3.1 游泳池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和尺寸的救生员救生设备。
3.2 游泳池必须配备标志和标识,明确指示各区域的深度和特殊要求。
3.3 游泳池边缘和周围应保持清洁,并且无杂物或障碍物。
3.4 游泳池应保持合适的水质和温度,确保使用者的舒适和健康。
4. 游泳池使用操作指南4.1 所有使用者进入游泳池前,应先洗净身体,并穿戴合适的游泳装备。
4.2 游泳池使用者应保持安静,不得进行危险行为或违规活动。
4.3 若出现任何紧急情况,使用者应立即通知救生员,并按照其指示采取行动。
4.4 游泳池使用者应遵守游泳池的深度要求,并不擅自进入不符合个人能力的区域。
4.5 游泳池使用者应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和尊重其他使用者的隐私。
5. 违规行为和处罚5.1 若使用者违反游泳池规定和安全措施,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5.2 违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在游泳池内吸烟、拍打水面、攀爬池边或翻越栏杆等。
5.3 纪律处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禁止使用游泳池、剥夺某段时间的使用权或法律追究。
6. 结论游泳池使用安全操作规程的目的在于确保使用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并保护游泳池设施。
所有使用者和工作人员都应严格遵守本规程,并配合救生员或管理人员的工作。
违反规程的行为将受到相应处罚。
游泳池操作规程
![游泳池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4a075087cd184254b3535b8.png)
游泳池操作规程1.0目的使泳池保持良好状态,保证泳池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2.0适用范围适用于管理处泳池循环系统3.0职责 3.1维修工程技师负责泳池设备的操作巡查、记录及异常情况的报告.4.0工作程序 4.1水质检测:用检测器到出水口取八分满水,然后分别滴5滴试剂,加盖摇匀,1.0目的使泳池保持良好状态,保证泳池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2.0适用范围适用于管理处泳池循环系统3.0职责3.1维修工程技师负责泳池设备的操作巡查、记录及异常情况的报告.4.0工作程序4.1水质检测:用检测器到出水口取八分满水,然后分别滴5滴试剂,加盖摇匀,对比检测器上的比色卡读出数值,如不符合标准则需加药或调节药量.4.2毛发器清理:关闭毛发器两边阀门,拧开毛发器紧固锣栓,把盖打开取出筛筐,清理掉毛发等杂物,把密封圈放好,盖好盖子,均匀紧固锣栓,打开两边阀门,注意不能漏水.4.3沙缸清洗:把排污的阀门打开,沙缸选择器置“倒洗”档.选任一水泵,开关置“手动”档,按启动按钮运行30秒后按停止按钮,再把沙缸选择器置“清洗”档重复上述操作,这样“倒洗”“清洗”2次后,选择器置“过滤”档关闭排污阀门.4.4开过滤泵:沙缸选择器置“过滤”档,过滤循环系统打开,水泵开关置“手动”时按启动按钮开启,按“停止”按钮即停止运行,开关置“自动”档时则水泵自动运行.4.5吸污4.5.1在池面把吸污软管,吸污头及伸缩杆接驳准备好.4.5.2打开一个吸污口盖,把吸污软管之接驳咀接往吸污头.4.5.3在泵房关闭溢流阀门,关小主排阀门,打开吸污阀门沙缸选择器置“过滤”档后开过滤泵.4.5.4这时吸污头应有吸力,调节主排阀门以达到理想吸力开始吸污.4.5.5吸污完后把吸污池管阀关上,收好各吸污用配件.4.6停泵,把过滤水泵之出水阀门关上,清理水泵毛发器内部的污物后重新装好.4.7清洗沙缸后启动水泵.。
家用泳池设备操作规程
![家用泳池设备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9210d7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0.png)
家用泳池设备操作规程家用泳池设备操作规程家用泳池是为了方便家庭成员在家中进行游泳和水上娱乐而设置的设备。
为了保障家庭成员的安全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制定一套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家用泳池设备操作规程,供家庭成员参考和遵守。
一、泳池日常维护1. 定期清洁泳池:每周对泳池进行清洁一次,包括清理池底的杂物和污垢,清除池壁上的污渍,并清理过滤系统。
2. 检查化学品的平衡:每日测量和调整泳池水的pH 值和余氯含量,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以保证水质清洁、安全。
3. 定期更换水质:根据水质的情况,每3-6个月更换泳池水,以保持水质新鲜。
二、泳池设备操作1. 开启泵和过滤器:在使用泳池前,确保泵与过滤器工作正常。
通过开启电源按钮或旋转开关来启动泵和过滤器。
2. 启动水泵:打开水泵的阀门。
在启动水泵之前,确保水泵的篮子内没有杂物,以防堵塞。
3. 清理泳池表面:使用专门的网或抄网来清理泳池表面的浮萍和杂物。
4. 定期清理过滤器:关闭泵之后,等待泳池水平稳后,打开过滤器的清洗装置,清理过滤器的滤网或滤袋。
5. 进行化学处理:根据泳池水质测试结果,添加适量的氯、碱、酸等化学品,恢复水质平衡。
6. 定期检查水质:使用水质测试仪器,在泳池中取样并进行测试,以确保水质安全。
7. 控制水温:根据需要,使用加热设备或冷却设备来调节泳池水温。
8. 关闭设备:在使用完毕后,关闭水泵、过滤器和加热设备,并断开电源。
确保所有设备处于安全关闭状态。
三、泳池安全注意事项1. 在使用泳池前,确保家庭成员都了解泳池安全知识,并掌握必要的自救技能。
2. 未经成年人监护人允许禁止使用泳池。
3. 使用泳池时,注意泳池边缘和楼梯的防滑设计,以防止意外摔倒。
4. 不要在泳池中奔跑和推搡,以避免发生跌倒和撞击事故。
5. 泳池中应该配备救生圈及其他救生设备,并且在需要时要随时使用。
6. 在泳池周围设置安全栅栏和警示标志,以防止未成年人单独进入泳池。
7. 在使用泳池时,避免在远离泳池边缘的地方游泳或潜水,以免发生意外。
学校游泳池安全操作规程
![学校游泳池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0419e7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1.png)
学校游泳池安全操作规程目的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学校游泳池的使用安全,并规范相关操作,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学校游泳池的使用者、维护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
游泳池使用要求1. 游泳前,所有使用者必须先进行体温检测,并确保体温正常。
2. 在游泳前应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以减少可能的运动伤害。
3. 只有具备游泳能力的人员可以单独进入深水区,其他人员应在浅水区使用。
4. 在深水区游泳时,必须伴有专业的救生员,并严格遵守救生员的安排和指示。
5. 游泳池内严禁吸烟、饮食以及饮酒。
所有使用者必须保持清洁卫生,不得随地吐痰、随意排泄。
6. 孩子必须有成年人的陪同下方可进入游泳池,并由成年人监护。
7. 游泳池内使用水上游戏设施时,必须按照设施说明正确使用,避免发生意外。
游泳池维护要求1. 游泳池维护人员必须定期对游泳池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清洁和合格。
2. 游泳池边缘和周围地面必须保持干燥,以防滑倒事故的发生。
3. 游泳池设施、浮标和救生设备必须定期检修和更换,保证其功能完好。
4. 游泳池边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包括禁止嬉闹、禁止潜水等,提醒使用者注意安全。
5. 游泳池周围应设置防护栏杆,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应急处置措施1. 如发生溺水、抽筋等突发情况,救生员应立即采取救援措施,并立即通知相关人员。
2. 游泳池周围应设立急救包,并配备相关急救设备。
3. 如发生火灾、地震等突发情况,使用者应听从工作人员的指导,并有序疏散到安全地点。
备注本操作规程为保障学校游泳池使用者的安全而制定,所有使用者必须遵守以上规定,如有违规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游泳池维护人员应负责落实并执行本规程,确保学校游泳池的安全运行。
> 注意:本规程的内容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小区游泳池日常服务作业规程
![小区游泳池日常服务作业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88aba5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9.png)
小区游泳池日常服务作业规程1. 游泳池清洁:1.1 游泳池每日清洁,每周定期清洁一次。
1.2 游泳池清洁应采用合适的清洁剂,并按照清洁剂说明正确使用。
1.3 游泳池清洁时,应排除游泳池内和周围沉淀、垃圾和松散物,包括底部、侧壁、溢池、污水入口、消毒器和滤料。
1.4 游泳池清洁时,应清除水池中杂物,如漂浮物、叶子、垃圾等。
1.5 游泳池清洁维护时,应注意观察游泳池的状态,并及时发现游泳池异常情况。
2. 游泳池水质管理:2.1 每天至少测量一次游泳池水质,记录测量结果。
2.2 游泳池水质应保持适宜,此包括控制PH值、游泳池余氯、游泳池总氯、游泳池碱度、游泳池钙硬度和游泳池铜和铁含量。
2.3 游泳池水质管理不能使用重金属,如铅、汞等坏的化学性质物质。
2.4 游泳池水质管理时,应注意游泳池的确切使用情况,因为游泳池水体的使用情况将影响水质。
3. 游泳池设备维护:3.1 游泳池设备每日检查,每月维护。
3.2 游泳池设备维护包括泵、滤器、照明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等,需要注意每个设备的使用、使用频率、维护及修理情况。
3.3 游泳池设备维护时,应注意每个设备的维护频率及维护周期。
3.4 游泳池设备维护时,应注意每个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
4. 游泳池安全:4.1 游泳池在开放期间应持续监控游泳池。
4.2 游泳池安全标志应置于游泳池区域。
4.3 游泳池安全应注意塞子的安装、安装位置、护理等细节。
4.4 游泳池区域需要有可以很容易得到的应急设备,如浮力器、绳子、应急电话等。
4.5 游泳池的辐射比较小,但是在采取防控措施时,仍应注意游泳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 游泳池服务员:5.1 游泳池服务员应接受专业的岗前培训并取得证书。
5.2 游泳池服务员应掌握游泳池的规程、水质保证、设备运行和维护及应急处理等知识。
5.3 游泳池服务员应能够及时地、妥善地应对突发事件。
5.4 游泳池服务员应记录游泳池状态,并定期提交汇报。
6. 游泳池整改:6.1 游泳池出现不合规现象,应及时整改。
会所游泳池服务操作规程
![会所游泳池服务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3e9efe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9.png)
会所游泳池服务操作规程
一、前言:
会所的游泳服务项目是一个集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重要配套设施,为了保证游泳者的人身安全、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转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特制定如下操作规程。
二、游泳池的基本规定:
1. 游泳者到游泳池前,必须先进行洗澡,并在服从指导人员的指挥下,办理入池手续。
2. 游泳池内除卫生间外,不得吸烟、吃东西、喝饮料等,不得利用游泳池浅水区做其他用途。
3. 游泳池中禁止穿着衣服入水。
4. 切勿在游泳池中挖洞、搭木板、放水球、玩具等,不得随意翻转浮动物品等;
5. 游泳池中禁止涂抹油脂、粉末类物品、香水等刺激性物品,以免影响池水质量。
6. 游泳池中禁止任何形式的打闹、激烈运动等。
7. 游泳者出入池边,必须走池边・・・
具体内容无法确定,请择要编写。
游泳池游泳设备操作安全规程
![游泳池游泳设备操作安全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ffe3c0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b.png)
游泳池游泳设备操作安全规程为了确保游泳池用户的安全和健康,游泳池管理部门制定了以下游泳设备操作安全规程。
请所有游泳池用户严格遵守规程,以确保安全。
一、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游泳池内所有游泳设备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滑水道、蹦床和浮桥等。
二、操作前准备1. 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设备操作说明,了解设备的功能、特点和安全要求。
2.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如有破损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向工作人员报告。
3. 游泳池用户应具备基本的游泳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得携带易燃易爆和危险物品进入游泳池区域。
三、操作规程1. 使用滑水道:a. 在使用前,应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和能力选择适合的滑水道。
b. 在滑道顶部等待时,不得推搡或嬉闹,以免造成人身伤害。
c. 下滑时,保持身体平衡,双手双脚在设备上保持稳定。
d. 滑到滑水道底部后,迅速离开滑道区域,以免影响后续使用者。
2. 使用蹦床:a. 在使用蹦床前,应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使用。
b. 蹦床使用者应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不进行过度剧烈的动作。
c. 不得在蹦床上推搡或拥挤,以防止发生碰撞和伤害。
3. 使用浮桥:a. 使用浮桥前,应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合适的浮桥。
b. 在浮桥上行走时,保持平稳步伐,注意脚下情况,防止滑倒。
c. 不得在浮桥上滑跑或进行危险行为,以免造成伤害。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游泳池用户应听从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安排。
2. 在游泳池区域内不得奔跑、推搡或进行危险行为。
3. 游泳池设备仅供成年人和具备相应身体条件的儿童使用。
4. 如果身体不适或患有疾病,应避免使用游泳池设备。
5. 不得携带玻璃制品和其他危险物品进入游泳池区域。
6.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设备有异常或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工作人员报告。
五、紧急情况处理1.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设备并按照工作人员指示进行疏散。
2. 游泳池用户应保持冷静,避免慌乱和争抢,以防事态扩大。
3. 如发生溺水等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并通知工作人员。
泳池及水疗池设备操作章程
![泳池及水疗池设备操作章程](https://img.taocdn.com/s3/m/57041d404b35eefdc9d3333f.png)
游泳池设备操作章程温馨提醒:使用游泳池前请确保泳池整洁、卫生,各配件处于完好运行状态;参加专业培训后的人员方可启动或关闭设备等一系列操作a)首先将市政给水管总控制阀打开,使市政自来水通过泳池循环给水管网注满泳池,直至均衡蓄水箱溢流管有少许水溢出为止,关闭市政给水管总控制阀;b)启动设备前,务必检查循环过滤水泵进出水阀门是否打开,过滤砂缸进出水阀门是否打开;c)检查投药管进出口阀门是否打开,水质检测仪是否完好无损,控制柜电路是否通路、漏电保护是否完整;d)过滤系统采用三台循环过滤水泵(两用一备),即在控制柜上按下相应水泵的控制按钮,启动其中两台水泵运转,观察泳池底部给水口出水状况,若出水不均匀,及时调整使其无浪花等现象;e)待系统运行正常,按下投药泵控制按钮,启动水质检测仪,观察水质检测仪显示屏,显示PH值或浑浊度是否正常;f)按下臭氧增压泵控制按钮,启动臭氧发生器,进行臭氧消毒处理;g)检查泳池热泵增压泵进出水阀门是否打开,空气源热泵进出水阀门是否打开;h)加热系统采用两台M6板式换热器与两台15HP的空气源热泵,初次加热启动两台板换增压泵,运行板式换热器,待温度达到使用要求时,停运板换加热系统。
启动空气源热泵加热系统来维持泳池水的温度;i)开启除湿机总电源及泳池供热/供冷阀门。
启动除湿机系统,观察除湿机运行状态,以保证泳池空间的恒温恒湿;注:系统正常运行时,各排污阀均处于常闭状态。
水疗池设备操作章程温馨提醒:使用水疗池前请确保池体整洁、卫生,各配件处于完好运行状态;参加专业培训后的人员方可启动或关闭设备等一系列操作a)首先将市政给水管总控制阀打开,使市政自来水通过水疗池循环给水管网注满泳池,直至均衡蓄水箱溢流管有少许水溢出为止,关闭市政给水管总控制阀;b)启动设备前,务必检查循环过滤水泵进出水阀门是否打开,过滤砂缸进出水阀门是否打开;c)检查投药管进出口阀门是否打开,水质检测仪是否完好无损,控制柜电路是否通路、漏电保护是否完整;d)过滤系统采用两台循环过滤水泵(一用一备),即在控制柜上按下相应水泵的控制按钮,启动其中一台水泵运转,观察水疗池底部给水口出水状况,若出水不均匀,及时调整使其无浪花等现象;e)待系统运行正常,打开自动投药器,使其正常工作以保证水质正常;f)检查水疗池板换增压泵进出水阀门是否打开;g)加热系统采用两台M3板式换热器。
游泳池日常工作流程及标准(万能范本)
![游泳池日常工作流程及标准(万能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656881e700abb68a882fb32.png)
3、引领客人到收银台办理交费手续。
4、对有皮肤病、传染病、精神病、饮酒过量者一般不予接待。
发放用品
1、向客人发放三巾(洛巾、长巾、方巾)、香皂、洗发水及更衣柜钥匙。
2、若客。
3、带领客人去更衣室。
游泳池日常工作流程及标准
程 序
标 准
水质检测
1、测试氯含量,保持在1.0—1.5mg/L,如低于此含量,须加入氯制品。
2、测试PH值,保持在7.2—7.6之间,如低于此含量,须加入纯碱。
3、每天水质抽检不少于二次,时间为9:00和18:00,并作好详细登记。
迎接客人
热情礼貌地迎接客人。
进行登记
1、问清客人是否住酒店(凭房卡给予不同的优惠待遇)。
4、简要介绍服务项目。
安全服务
1、勤巡查,注意游泳池不同深浅区域,大人、小孩、会游泳、不会游泳的各类客人情况,防止发生意外,保证客人安全,对不会游泳者可做适当技术指导。
2、客人休息时,需及时提供饮料、小吃服务,关切客人的需求。
3、客人离开时,需注意提醒客人带齐自己的东西,冲洗过后交还给更衣柜钥匙。
清洁整理
1、清扫更衣室地面,用抹布擦亮更衣柜内外。
2、每个更衣柜内须保证有一双干净拖鞋(拖鞋需进行84消毒液浸泡消毒)。
3、脏毛巾要随时放入一起,集中送洗涤部兑换干净的毛巾。
4、清理下水道,做到干净无异物。
5、检查更衣柜,营业时统一锁好,下班后一律打开通风。
泳池安全操作规程
![泳池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3d4dcfd7cd184254a3535b3.png)
游泳池安全操作规程1、设备循环与沉淀◆夜间泳池加药期间开启循环设备,加入消毒药后至少使水体循环一次,然后加入聚合氯化铝或明矾的聚凝剂。
◆加入凝聚剂后水体至少需要循环一次,使凝聚剂均匀分布。
◆循环设备停机后水体沉淀6—8小时,池底可见絮状物后实施清洁与洗尘。
2、过滤器反冲洗◆每次吸尘完毕,必须将设备停机后将阀门置于反冲洗位置,对过滤沙缸进行反冲洗。
有观察镜的,冲洗过程中从观察镜中查看水质情况,完全为清水后停止反冲洗。
没有观察镜的,按照下表规定的时间实施反冲洗:◆压力过滤器,应逐一单个进行反冲洗,不得对2个或2个以上过滤器同时反冲洗.3、开放期间的水质处理步骤与方法◆水质处理流程◆防止青苔生长:投放硫酸铜,每月以投放1—2次为佳,且在投放2小时以后方可进行下一步骤;◆调节PH值(酸碱度):使用碳酸钠或氢氧化钠提高池水的碱度,每升高1.0度按每立方米水15克的计量投放;◆杀菌消毒:使用强氯精,每提高0.5度按每立方米水2克的计量投放;◆沉淀:使用明矾,按每立方米20—25克的计量投放,启动循环系统半小时,使药物分布均匀;◆吸尘:待以上步骤完成后,静止6—8小时,方可进行吸尘;◆在水质处理时段应谢绝顾客下水游泳,并在泳池入口及周边显眼位置放置标识牌;◆循环过滤:为减少池水中悬浮物,保证消毒杀菌效果,保持水质的清澈透明,每天开放时段内须对池水进行循环过滤;◆如开放期间泳客人数较多,应适当增加水质检测频次,以保证水质合格;◆新购泳池消毒药品在首次使用时,应增加检测频次,以确认药物的有效性,发现药物异常时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通知供应商处理;◆当遇到高温,下雨天气时,应随时监测水质变化,在台风暴雨、降雨等不良天气下,泳池水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细菌及微生物的数量增多,有机物、悬浮物增加,池水浑浊度加大,甚至池水不受控制变成墨绿色,处理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遇降雨等不良天气时,首先用强氯精提高游离余氯含量至1。
0(遇台风暴雨天气游离余氯含量至2。
小区会所游泳池服务操作规程
![小区会所游泳池服务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679f91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7e.png)
小区会所游泳池服务操作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小区会所游泳池的服务操作流程,确保居民和游客的安全,提供优质的游泳体验。
本规程涵盖了游泳池的开放时间、入池条件、游泳场地的管理和维护等方面。
2. 游泳池开放时间为满足居民和游客的需求,小区会所游泳池设定以下开放时间: - 春季(3月1日 - 5月31日):周一至周五 9:00 - 20:00,周末 8:00 - 21:00; - 夏季(6月1日 - 9月30日):周一至周五 8:00 - 22:00,周末 7:00 - 23:00; -秋季(10月1日 - 12月31日):周一至周五 9:00 - 19:00,周末 8:00 - 20:00; - 冬季(1月1日 - 2月28日):周一至周五 10:00 - 18:00,周末 9:00 - 19:00。
3. 入池条件凡符合以下条件的居民和游客可以使用小区会所游泳池,并需遵守相应规定: - 年满18周岁,或在家长陪同下未满18岁的儿童; - 持有效身份证件、居民卡或会员卡等有效证明; - 未感染传染病,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皮肤病; - 遵守游泳池的相关规定,如不携带食品、饮料等进入场地。
4. 游泳场地管理为确保游泳场地的安全和卫生,小区会所游泳池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4.1 游泳场地的限流管理 - 游泳池设置最大容纳人数,一旦达到预设人数上限,需进行限流措施,禁止入池; - 设有合理的人流导向、标志牌等,引导游客正确使用场地,避免拥挤和碰撞事故的发生。
4.2 游泳场地的安全设施•游泳池周边设有防护栏、护栏等措施,确保游客的安全;•游泳池配备游泳圈、浮板等救生设备,以备不时之需;•游泳池边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游客注意安全事项。
4.3 游泳场地的卫生管理•定期清理游泳池及场地内的垃圾,保持场地的整洁;•游泳池内水质监测,定期添加消毒剂,确保水质清洁卫生。
5. 游泳池服务员的职责和操作规范小区会所游泳池的服务员负责指导游客正确使用游泳场地,确保游泳池的秩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泳池操作规程
池水循环、净化、补充、消毒操作规程
一、循环净水和补充新水
游泳池应当安装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并能满足水质处理的要求。
游泳场所水质循环净化消毒设备应保持齐全完好。
游泳池应每天补充新水,游泳池的补充水量,应根据游泳池的水面蒸发、排污、过滤设备反冲洗(如用池水反冲洗时)和游泳者带出等所损失的水量确定。
二游泳池水消毒
1、消毒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杀菌消毒能力强并有持续杀菌的功能
(2)对水和环境无污染不改变池水水质
(3)对人体无刺激或刺激性较小
(4)对建筑结构、设备和管道腐蚀性小。
2、在有条件和需要的情况下,可采用臭氧、紫外线或其它消毒方法。
采用臭氧或紫外线消毒时,还应辅以氯消毒,以保持消毒的持续性。
3、游泳池水(包括儿童涉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0.3~0.5毫克/升计算确定,加药时间最好在开放前1~2小时进行。
游泳场所开放时,要定期测定游泳池水余氯,并做好记录。
有条件的,室内游泳场所开放时,每2小时测一次余氯;室外游泳场所开放时,每小时测一次余氯。
三为防止人工游泳池生长藻类,池水中应加入除藻剂。
若使用硫酸铜,其最大加药量不应超过1.0毫克/升。
游泳场所消毒操作规程
一、每班开场前和散场后均应对游泳池外沿、池边走道及卫生设施进行清扫、擦洗或冲洗一次。
发现有污染时可用浓度为250~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洗。
急救室应定期清洁消毒。
二、淋浴室应经常刷洗,地面可使用浓度为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定期消毒。
三、更衣柜应于每日开放结束后做好清洁消毒,可用浓度为250-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洗。
四、公共卫生间(厕所)和垃圾箱(桶)应每天及时清洗,定期使用浓度为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消毒。
五、集中空调系统应严格按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操作规程
一、游泳场所提供游泳者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包括拖鞋、茶具等)应一客一换一消毒。
二拖鞋的清洗消毒:应设置专用的拖鞋洗消间或区域。
1.设置两个洗消池或洗消桶,备有橡胶手套、消毒药物、水源等。
2、清洗:先用清水或洗洁液清洗拖鞋。
3、过水:在过水池或过水桶中用清水漂洗拖鞋。
4、消毒:将拖鞋完全浸泡在消毒池或消毒桶中,消毒液浓度及浸泡时间应当按使用说明严格操作。
用含氯消毒液时,浸泡液有效氯含量应达250~500毫克/升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5、保洁:从消毒液中取出拖鞋,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残留的消毒液,凉置10至15分钟,待拖鞋干后放置保洁柜或保管箱。
三、杯具的清洗消毒:应按杯具洗消操作规程在专用的杯具洗消间内进行。
1、去污清洗:清倒杯中残渣及茶水,然后在洗涤池中用洗洁液清洗,用清水漂洗杯具并注意洗刷杯口。
2、消毒:将杯具完全浸泡在消毒池内,消毒液浓度及浸泡时间应当按使用说明严格操作,用含氯消毒液时,浸泡液有效氯含量
应达250毫克/升浓度,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如使用电子消毒柜,则可直接去污清洗后放入电子消毒柜消毒。
3、过水:在过水池中用清水漂洗杯具,去除残留的消毒液。
4、保洁:消毒后的杯具应倒置放入保洁柜内,保洁柜内如果采用毛巾作垫子的,所垫的毛巾必须定期更换、清洗和消毒。
池水循环净化设备维护、污水处理排放操作规程
一、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维护
1.游泳池应当安装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并能满足水质处理的要求。
游泳场所水质循环净化消毒设备应保持齐全完好,建立定期检查和维修制度,做好经常性检查、保养和维修并作好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发生故障时应有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各类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保持良好状态。
人工游泳场所水质循环净化消毒、补水、保暖通风等设备设施应齐备完好,应建立并执行定期检查和维修制度,做好相应记录。
设施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检修,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水循环设备检修超过一个循环周期时,不得对外开放。
2.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备安全可靠、操作和维修方便;
(2)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且灵活可调;
(3)投加系统能自动控制,且安全可靠;
(4)加氯机至少设置一套备用加氯机应有压力稳定且不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