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穿孔的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消化道穿孔护理查房定稿 ppt课件
![消化道穿孔护理查房定稿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653060360cba1aa811dacf.png)
三天 四天 五天 六条 七天 八天 九天
胃管
30ml 淡黄色
100ml 墨绿色
10ml 190ml 70ml 3 淡黄色
尿管
3400ml 拔管 淡黄色
盆腔引流管 20ml 100ml 淡红色 血性
100ml 100ml 100ml 50ml 7ml
• (2)妥善固定:胃管固定要牢固,注意胃管外露长度,防止移 位或脱出。
• (3)保持胃管通畅:维持有效负压,每隔2~4小时用生理盐水 10~20ml冲洗胃管一次,以保持管腔通畅。
• (4)观察引流物颜色、性质和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液总量。 观察胃液颜色,有助于判断胃内有无出血情况,引流装置每日应 更换一次。
护理诊断及措施
• 2.体液不足:与消化道穿孔消化液大量丢失 以及禁食水有关。
• 护理目标:静脉输液及维持体液平衡 • 护理措施:维持体液平衡:a.观察病情变化
,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尿量以及引 流情况,观察和记录引流物的量、颜色和性 质。b.静脉输液:合理安排输液种类和输液 速度,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 于:15:30送手术室在全麻下行胃窦部穿孔修 补+阑尾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术中确 定是胃窦小弯有0.5cm的穿孔。术后 返回 病房。术后留置胃管、导尿管、盆腔引流 管。
• 术后观察重点:各留置管引流情况如下表
病例资料
术后第 术后第 术后第 术后第 术后第 术后第 术后第 术后第 术后第
一天
二天
各留置管引流情况如下表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二天术后第术后第五天术后第六条术后第七天术后第八天术后第九天30ml淡黄色100ml墨绿色10ml淡绿色190ml深黄色70ml淡黄色30ml淡黄色100ml淡黄色3400ml淡黄色盆腔引流管20ml淡红色100ml血性100ml淡红色100ml淡黄色100ml淡黄色50ml淡黄色7ml淡黄色2ml淡黄色术后处理措施
上消化道穿孔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上消化道穿孔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db4df4dd3383c4ba4cd211.png)
,减轻疼痛和不适。 3.对切口疼痛所致的不适,护可理遵措医施 嘱给予镇痛药物。 4.采取有效措施(如与他人交谈等)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使
其放松。 5.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病人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上消化道穿孔病人的护理
(二)维持体液平衡
1.观察病情变化: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 尿量以及引流情况,记录出入量,观察和记录引流 物的量、颜色和性质。
2.静脉输液:根据出入量和医嘱,合理安排输液 的种类和输液速度,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饮食:暂禁食,肛门排气,胃管拔除后,可进 流质或半流质营养丰富饮食。
上消化道穿孔病人的护理
(三)心理护理 1.理解和关心病人,告知病人疾病和术后的相
关知识 2.鼓励病人表达自身感受和自我放松的方法 3.和病人家属多沟通,家属和朋友给与关心与
愿移动,舟状腹、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2、触:全腹有明显的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呈
“板样”强直,以左上腹部最为明显; 3、叩: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可有移动性浊音 4、听: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上消化道穿孔病人的护 理 X线检查:膈下半月形游离气体是胃穿孔诊断的重要证据
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含胆汁或食物残渣;
治疗措施: 1)禁食、持续胃肠减压。 2)输液和营养支持:予以静脉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
平衡;同时给予营养支持,保证热量的供给。 3)控制感染:全身性应用抗菌药,以控制感染。 4)给予 H2受体阻断剂或质子泵拮抗剂等制酸药物。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经非手术治疗6~8小时后病情
不见好转反而加重者,应立即改为手术治疗。
2、休克症状:穿孔初伴有休克症状,面色苍白、出冷汗 、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表现。病情发展至细菌性腹膜炎和 肠麻痹,病人可再次出现中毒性休克现象。
其放松。 5.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病人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上消化道穿孔病人的护理
(二)维持体液平衡
1.观察病情变化: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 尿量以及引流情况,记录出入量,观察和记录引流 物的量、颜色和性质。
2.静脉输液:根据出入量和医嘱,合理安排输液 的种类和输液速度,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饮食:暂禁食,肛门排气,胃管拔除后,可进 流质或半流质营养丰富饮食。
上消化道穿孔病人的护理
(三)心理护理 1.理解和关心病人,告知病人疾病和术后的相
关知识 2.鼓励病人表达自身感受和自我放松的方法 3.和病人家属多沟通,家属和朋友给与关心与
愿移动,舟状腹、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2、触:全腹有明显的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呈
“板样”强直,以左上腹部最为明显; 3、叩: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可有移动性浊音 4、听: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上消化道穿孔病人的护 理 X线检查:膈下半月形游离气体是胃穿孔诊断的重要证据
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含胆汁或食物残渣;
治疗措施: 1)禁食、持续胃肠减压。 2)输液和营养支持:予以静脉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
平衡;同时给予营养支持,保证热量的供给。 3)控制感染:全身性应用抗菌药,以控制感染。 4)给予 H2受体阻断剂或质子泵拮抗剂等制酸药物。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经非手术治疗6~8小时后病情
不见好转反而加重者,应立即改为手术治疗。
2、休克症状:穿孔初伴有休克症状,面色苍白、出冷汗 、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表现。病情发展至细菌性腹膜炎和 肠麻痹,病人可再次出现中毒性休克现象。
消化道穿孔护理查房PPT课件
![消化道穿孔护理查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a28099d5bbfd0a795673bb.png)
饮食时。 剧烈的咳嗽,腹压增高后。 服用某些药物:利血平、激素等
211019/8/25
临床表现
症状:
穿孔多发生于夜间空腹或饱食后。主要表现为突发性 上腹部刀割样剧痛,并迅速波及全腹,但以上腹部为重。 病人疼痛难忍,并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 下降、四肢厥冷等表现。常伴有恶心呕吐,有时伴有肩部 或肩胛部牵涉痛。
体征:
急性面容,表情痛苦,倦曲位、不愿移动,全腹有明 显压痛、反跳痛,以上腹部明显,腹肌紧张呈“木板样”强 直。
212019/8/25
处理原则
非手术治疗
适应症: 1、一般情况良好,症状及体征较轻的空腹状态下
溃疡穿孔。 2、穿孔超过24小时,腹膜炎已局限。 3、胃十二指肠造影证实穿孔已封闭 4、无出血、幽门梗阻及癌变等并发症。
中行十二指肠球前壁溃疡穿孔修补术,术后返回ICU。
25 019/8/25
术后治疗及护理
患者于12月8日08:30由ICU转回病区。 一级护理,12月10日改为二级 饮食:术后禁食,胃肠减压,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日改为半流食
鼻导管吸氧:3L/分,12月10日停止吸氧 导尿管:每日尿道口护理两次,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扭
口服药物治疗
查体:T37℃ P92次/分 R21次/分 Bp107/65mmHg 患
者神志清楚,精神差,全腹压痛、反跳痛阳性,板状腹
辅助检查:腹部立位平片:考虑消化道穿孔 入院诊断:上消化道穿孔、弥漫性腹膜炎、高血压3级
24 019/8/25
术前治疗及护理
一级护理 饮食:禁饮食 急诊在处置室备皮、胃肠减压、留置导尿、 患者于12月5日21:00进手术室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
211019/8/25
临床表现
症状:
穿孔多发生于夜间空腹或饱食后。主要表现为突发性 上腹部刀割样剧痛,并迅速波及全腹,但以上腹部为重。 病人疼痛难忍,并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 下降、四肢厥冷等表现。常伴有恶心呕吐,有时伴有肩部 或肩胛部牵涉痛。
体征:
急性面容,表情痛苦,倦曲位、不愿移动,全腹有明 显压痛、反跳痛,以上腹部明显,腹肌紧张呈“木板样”强 直。
212019/8/25
处理原则
非手术治疗
适应症: 1、一般情况良好,症状及体征较轻的空腹状态下
溃疡穿孔。 2、穿孔超过24小时,腹膜炎已局限。 3、胃十二指肠造影证实穿孔已封闭 4、无出血、幽门梗阻及癌变等并发症。
中行十二指肠球前壁溃疡穿孔修补术,术后返回ICU。
25 019/8/25
术后治疗及护理
患者于12月8日08:30由ICU转回病区。 一级护理,12月10日改为二级 饮食:术后禁食,胃肠减压,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日改为半流食
鼻导管吸氧:3L/分,12月10日停止吸氧 导尿管:每日尿道口护理两次,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扭
口服药物治疗
查体:T37℃ P92次/分 R21次/分 Bp107/65mmHg 患
者神志清楚,精神差,全腹压痛、反跳痛阳性,板状腹
辅助检查:腹部立位平片:考虑消化道穿孔 入院诊断:上消化道穿孔、弥漫性腹膜炎、高血压3级
24 019/8/25
术前治疗及护理
一级护理 饮食:禁饮食 急诊在处置室备皮、胃肠减压、留置导尿、 患者于12月5日21:00进手术室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
消化道穿孔ppt课件
![消化道穿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95360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5.png)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更为合理 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 度。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消化道穿孔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消 化道管壁破裂,使消化液、气体和食 物等内容物流入腹腔,引起严重的腹 膜炎和全身感染症状。
分类
根据穿孔部位可分为胃穿孔、十二指 肠穿孔、小肠穿孔和结肠穿孔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消化道穿孔的常见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肿瘤 、外伤等。其中,消化性溃疡是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胃溃 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最新研究进展
近年来,针对消化道穿孔的药物治疗研 究不断深入,新型药物如靶向治疗药物 、免疫调节药物等逐渐应用于临床,并 取得了一定疗效。此外,中西医结合治 疗消化道穿孔也逐渐受到关注,成为研 究热点之一。
VS
前景展望
未来,药物治疗在消化道穿孔中的应用将 越来越广泛,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案将不断 涌现。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穿孔 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为消化道穿孔的治 疗提供更多有效手段。
康复期管理重点和难点解析
康复期饮食过渡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步由肠内营养过渡到经口进食,确保患者 获得充足的营养摄入。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关注患者康复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腹泻、便秘、感染等,及时 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
心理康复与家庭护理
重视患者心理康复,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家庭护理指导,帮助患 者更好地适应康复期生活。
预防感染,减轻炎症反应 。
静脉营养支持
提供足够能量和营养,促 进身体恢复。
手术治疗适应证与术式选择
适应证
穿孔较大、腹膜炎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等。
术式选择
单纯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等,根据穿孔部位、大小及患者情况而定。
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更为合理 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 度。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消化道穿孔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消 化道管壁破裂,使消化液、气体和食 物等内容物流入腹腔,引起严重的腹 膜炎和全身感染症状。
分类
根据穿孔部位可分为胃穿孔、十二指 肠穿孔、小肠穿孔和结肠穿孔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消化道穿孔的常见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肿瘤 、外伤等。其中,消化性溃疡是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胃溃 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最新研究进展
近年来,针对消化道穿孔的药物治疗研 究不断深入,新型药物如靶向治疗药物 、免疫调节药物等逐渐应用于临床,并 取得了一定疗效。此外,中西医结合治 疗消化道穿孔也逐渐受到关注,成为研 究热点之一。
VS
前景展望
未来,药物治疗在消化道穿孔中的应用将 越来越广泛,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案将不断 涌现。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穿孔 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为消化道穿孔的治 疗提供更多有效手段。
康复期管理重点和难点解析
康复期饮食过渡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步由肠内营养过渡到经口进食,确保患者 获得充足的营养摄入。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关注患者康复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腹泻、便秘、感染等,及时 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
心理康复与家庭护理
重视患者心理康复,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家庭护理指导,帮助患 者更好地适应康复期生活。
预防感染,减轻炎症反应 。
静脉营养支持
提供足够能量和营养,促 进身体恢复。
手术治疗适应证与术式选择
适应证
穿孔较大、腹膜炎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等。
术式选择
单纯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等,根据穿孔部位、大小及患者情况而定。
上消化道穿孔PPT课件
![上消化道穿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edff34eff9aef8951e0609.png)
护理措施
1.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减少胃肠内容物继续流入 腹腔。
2.体位:取舒适卧位。点击添加标题
3.采取有效措施(如与他人交谈等)分散病人的注意 力,使其放松。
4.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病人充足的休息 和睡眠。
(二)维持体液平衡
护理措施
1.观察病情变化: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尿量 以及引流情况,记录出入量,观察和记录引流物的量 、颜色和性质。
点击添加标题
2.静脉输液:根据出入量和医嘱,合理安排输液的种 类和输液速度,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三)心理护理
护理措施
理解和关心病人,主动与病人交谈,告之病人疾病和 治疗的相关知识,鼓励病人表达自身感受和学会自我 放松的方法,解答病人的各种疑问。同时,护士还应 鼓励家属和朋友给予病点人击关添心加标和题支持,使其能积极配 合治疗和护理。
为什么十二指肠球部时上消化道穿孔的好发部位
十二指肠球部近幽 门约2.5cm一段肠 管,壁较薄,粘膜 面较光 ,没有或甚 少环状襞,所以是 十二指肠穿孔的好 发部位。
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与消化道穿孔的鉴别
1.急性胰腺炎:发病也较突然,但不如溃疡穿孔 者急剧,腹痛多位于上腹部中部或偏左,腹肌紧 张程度也较轻,血、尿淀粉酶多显著升高,CT检 查多可明确。
四、服用某些药物:利血平、激素等。
临床表现
1 急性穿孔 多自上腹开始迅速蔓延至全腹,腹肌强直,有明
显压痛和反跳痛,肝浊音区消失,肠鸣音减弱或消 失,部分病人出现休克。
2 亚急性穿孔 症状较急性穿孔轻且体征较局限。
3 慢性穿孔 慢性穿孔所致的症状不如急性穿孔剧烈 ,往往
表现为腹痛规律发生改变 ,变的顽固而持久,疼通 常放射至背部。
上消化道穿孔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上消化道穿孔病人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ca8d3ee009581b6ad9eb67.png)
【临床表现】
(二)体征: 1、视: 急性面容,表情痛苦,仰卧微屈膝、不
愿移动,舟状腹、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2、触:全腹有明显的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呈
“板样”强直,以左上腹部最为明显; 3、叩: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可有移动性浊音 4、听: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辅助检查】
X线检查:膈下半月形游离气体是胃穿孔诊断的重要证据 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含胆汁或食物残渣; 纤维胃镜检查:可直视病灶部位,并可作相应处理;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高,一般急性穿孔的病例,白细
2.静脉输液:根据出入量和医嘱,合理安排输液 的种类和输液速度,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饮食:暂禁食,肛门排气,胃管拔除后,可进 流质或半流质营养丰富饮食。
护理措施
(三)心理护理 1.理解和关心病人,告知病人疾病和术后的相
关知识 2.鼓励病人表达自身感受和自我放松的方法 3.和病人家属多沟通,家属和朋友给与关心与
⑦避免刺激:不吸烟,因为吸烟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 壁细胞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应 少饮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3. 定期检查,遇有症状明显变化,应及时就诊检查。
胃肠减压护理
(1)胃肠减压期间应禁食、禁饮,一般应停服药物 (2)妥善固定:胃管固定要牢固,防止移位或脱出 ,尤其是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胃管一般置于胃肠 吻合的远端,一旦胃管或胃输管 脱出应及时报告医 生,切勿再次下管。因下管时可能损伤吻合口而引 起吻合口瘘。 (3)保持胃管通畅:维持有效负压 。
护理目标
1.病人恐惧减轻或缓解 2.疼痛减轻或缓解 3.营养状况的要缓解 4.体液维持平衡 5.并发症得到预防、及时发现与处理 6病人住院期间皮肤完整
护护理措理施措施
上消化道穿孔的护理ppt课件
![上消化道穿孔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3f851eba0d4a7303763abf.png)
物——腹腔——化学性腹膜炎——化脓性 腹膜炎(6~8小时后)
精选版课件ppt
8
精选版课件ppt
9
精选版课件ppt
10
诱因
• 1长期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主要原因) • 2饱餐、酗酒、进食刺激及粗糙性食物 • 3情绪波动,过度劳累 • 4剧烈的咳嗽,腹压增高后 • 5服用某些药物(如类固醇,激素,阿司匹
精选版课件ppt
22
腹腔引流管
• 保持固定通畅 • 观察色量性质,记24小时量 • 定时离心方向挤压 • 翻身时注意防脱落
精选版课件ppt
23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 1术后出血 •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腹腔内出血常为失血性休克表现,
伴腹胀,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症,因此要严密观察腹 部情况 • 2感染:体温变化 • 3吻合口梗阻:表现为拔胃管后或进食后腹胀或伴有呕吐 • 4吻合口瘘或残端破裂:多发生于术后3天,出现上腹部突 然或局部明显疼痛。腹肌紧张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症状 • 5顷倒综合症:进甜食~20秒,出现剑突下不适,心悸, 乏力,出汗,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虚脱,出现症状时让 病人进食,尤其是糖,少量多餐防止发生
精选版课件ppt
15
处理原则
• 1非手术治疗 • 适应症: • (1)一般情况良好,症状及体征较轻的空
腹状态下溃疡穿孔 • (2)穿孔已超过24小时 • (3)胃十二指肠造影证实穿孔已封闭 • (4)无出血及恶变等并发症
精选版课件ppt
16
• 治疗措施 1)禁食、胃肠减压 2)输液及营养支持 3)控制感染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非手术治疗6~8小时
麻醉方式,固定好各种管道 • 体位:全麻,去枕平卧位 •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精选版课件ppt
8
精选版课件ppt
9
精选版课件ppt
10
诱因
• 1长期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主要原因) • 2饱餐、酗酒、进食刺激及粗糙性食物 • 3情绪波动,过度劳累 • 4剧烈的咳嗽,腹压增高后 • 5服用某些药物(如类固醇,激素,阿司匹
精选版课件ppt
22
腹腔引流管
• 保持固定通畅 • 观察色量性质,记24小时量 • 定时离心方向挤压 • 翻身时注意防脱落
精选版课件ppt
23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 1术后出血 •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腹腔内出血常为失血性休克表现,
伴腹胀,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症,因此要严密观察腹 部情况 • 2感染:体温变化 • 3吻合口梗阻:表现为拔胃管后或进食后腹胀或伴有呕吐 • 4吻合口瘘或残端破裂:多发生于术后3天,出现上腹部突 然或局部明显疼痛。腹肌紧张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症状 • 5顷倒综合症:进甜食~20秒,出现剑突下不适,心悸, 乏力,出汗,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虚脱,出现症状时让 病人进食,尤其是糖,少量多餐防止发生
精选版课件ppt
15
处理原则
• 1非手术治疗 • 适应症: • (1)一般情况良好,症状及体征较轻的空
腹状态下溃疡穿孔 • (2)穿孔已超过24小时 • (3)胃十二指肠造影证实穿孔已封闭 • (4)无出血及恶变等并发症
精选版课件ppt
16
• 治疗措施 1)禁食、胃肠减压 2)输液及营养支持 3)控制感染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非手术治疗6~8小时
麻醉方式,固定好各种管道 • 体位:全麻,去枕平卧位 •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消化道穿孔护理查经典PPT
![消化道穿孔护理查经典PPT](https://img.taocdn.com/s3/m/dccf042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69.png)
桨膜的结果。 • 二 十二指肠溃疡易发部位:十二指肠球部 • 三 胃溃疡穿孔易发部位:胃小弯 • 上消化道急性穿孔后——胃酸、胆汁、胰液和食物——腹
腔——化学性腹膜炎
临床表现
• 症状:1突发性上腹部刀割样剧痛,迅速波及全腹 • 2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四肢厥冷,
伴恶心、呕吐 • 体征:急性痛苦面容,倦屈位,板状腹 • 辅助检查: • (1)X线检查:病人站立位X线检查时,80%可见膈下
• 20150202 12:51 患者诉伤口处疼痛能忍受给予抬高床头 减少伤口张力,利于引流
• 20150203 09:15患者疼痛有所缓解医嘱予以停氧气心电 监护应用,并拔出镇痛泵
• 2150205 10:00肝下引流管未见明显液体流出,医嘱予 以拔出
• 20150206 09:56 患者肛门已排气,医嘱予停胃肠减压, 指导试饮水 下床活动
除此之外,上应当上防导管滑脱标识,并给予相关的健康宣教。
并发症的预防
• 1.按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 2.取半卧位,以利于漏出的消化液及腹腔内液体积聚于盆
腔最低位,以利于引流。同时也减少毒素的吸收。 • 3.保持胃肠减压及盆腔引流管通畅:①妥善固定,及时更
换。②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和折叠,胃 管应确保有效的负压。③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 性质;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 4.术后出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腹腔内出血常为失 血性休克表现,伴腹胀,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症,因 此要严密观察腹部情况。 • 5.感染:观察体温变化。 • 6.吻合口梗阻:表现为拔胃管后或进食后腹胀或伴有呕吐 • 7.吻合口瘘或残端破裂:多发生于术后3天,出现上腹部 突然或局部明显疼痛。腹肌紧张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症状
腔——化学性腹膜炎
临床表现
• 症状:1突发性上腹部刀割样剧痛,迅速波及全腹 • 2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四肢厥冷,
伴恶心、呕吐 • 体征:急性痛苦面容,倦屈位,板状腹 • 辅助检查: • (1)X线检查:病人站立位X线检查时,80%可见膈下
• 20150202 12:51 患者诉伤口处疼痛能忍受给予抬高床头 减少伤口张力,利于引流
• 20150203 09:15患者疼痛有所缓解医嘱予以停氧气心电 监护应用,并拔出镇痛泵
• 2150205 10:00肝下引流管未见明显液体流出,医嘱予 以拔出
• 20150206 09:56 患者肛门已排气,医嘱予停胃肠减压, 指导试饮水 下床活动
除此之外,上应当上防导管滑脱标识,并给予相关的健康宣教。
并发症的预防
• 1.按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 2.取半卧位,以利于漏出的消化液及腹腔内液体积聚于盆
腔最低位,以利于引流。同时也减少毒素的吸收。 • 3.保持胃肠减压及盆腔引流管通畅:①妥善固定,及时更
换。②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和折叠,胃 管应确保有效的负压。③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 性质;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 4.术后出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腹腔内出血常为失 血性休克表现,伴腹胀,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症,因 此要严密观察腹部情况。 • 5.感染:观察体温变化。 • 6.吻合口梗阻:表现为拔胃管后或进食后腹胀或伴有呕吐 • 7.吻合口瘘或残端破裂:多发生于术后3天,出现上腹部 突然或局部明显疼痛。腹肌紧张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评价
➢1.病人疼痛症状缓解至消失。 ➢2.病人的体液基本保持平衡,营养状况得到
改善 ➢3.病人焦虑和恐惧程度减轻,情绪基本稳定。 ➢4.病人舒适度得到改善 ➢5.潜在并发症未发生或发生后得到及时处理。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缓解疼痛: 禁食 胃肠减压 体位:体克者平卧位,无休克半卧位 遵医嘱使用抗菌药 3维持体液平衡:合理安排输液种类及输液速
度。
胃肠减压护理
• 密切观察引流管颜色及性质:记录24小时 量,胃大切多在24小时内有陈旧性血液流 出,24~48小时转为草绿色胃液
• 保持胃肠减压通畅 • 做好口腔护理 • 心要时雾化吸入 • 做好宣教:防脱管及拔管
有效的胃肠减压关系着手 术的成败和疾病预后。目的 是引流胃内及肠道积液、积 气 ,减轻腹胀及缝合口的张力, 降低胃肠道内压力,改善胃 肠壁血液循环,利于炎症的 局限,促进伤口愈合和胃肠 功能恢复。
定义
• 消化道穿孔是由于不同诱因导致内容物外 溢至腹膜腔而引起的化学性腹膜炎称消化 道穿孔
胃的形态及分布
病因和病理
• 溃疡穿孔是活动期胃十二指肠溃疡向深部 侵蚀、穿破桨膜的结果。
• 十二指肠溃疡易发部位:十二指肠球部 • 胃溃疡穿孔易发部位:胃小弯 • 急性穿孔后——胃酸、胆汁、胰液和食
物——腹腔——化学性腹膜炎——化脓性 腹膜炎(6~8小时后)
• (四)舒适度的改变 • 1 予舒适体位及环境。 • 2 指导病人适当的活动促进胃肠蠕动。
(五)预防腹腔内残余脓肿
1.按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保持胃肠减压通畅:①妥善固定,及 时更换。②保持引流通畅:确保有效 的负压,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和折 叠。③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 和性质;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 知医生。
后病情不见好转反而加重者,应立即改手 术治疗
手术治疗
• 1穿孔修补术 • 2胃大切 • 3穿孔修补术+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主要护理诊断
• 1.疼痛:与消化道穿孔后消化液对腹膜 的强烈刺激有关。
• 2.体液不足:与消化道穿孔后消化液大 量丢失以及禁食水有关。
• 3.焦虑和恐惧:与病人对疾病的恐惧、 担心治疗效果和预后有关。
胃肠减压的护理要点
1.引流液的观察 2.胃肠功能 3.防止胃管折叠、堵塞 4.防止咽喉疼痛 5.防止胃管脱出 6.维持有效负压 7.口腔护理
SUCCESS
THANK YOU
2020/3/2
THANK YOU
2020/3/2
处理原则
• 1非手术治疗 • 适应症: • (1)一般情况良好,症状及体征较轻的空
腹状态下溃疡穿孔 • (2)穿孔已超过24小时 • (3)胃十二指肠造影证实穿孔已封闭 • (4)无出血及恶变等并发症
• 治疗措施 1)禁食、胃肠减压 2)输液及营养支持 3)控制感染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非手术治疗6~8小时
• 4.舒适度的改变:与腹痛及胃肠减压有 关
• 5.潜在并发症:腹腔内残余脓肿与消化
护理措施
(一)缓解疼痛 1.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减少胃肠内
容物继续流入腹腔。 2.体位:取舒适卧位。 3.采取有效措施(如与他人交谈等)分
散病人的注意力,使其放松。 4.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病
人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诱因
• 1长期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 • 2饱餐、酗酒、进食刺激及粗糙性食物 • 3情绪波动,过度劳累 • 3服用某些药物(如类固醇,激素,阿司匹
林等)
上消化道穿孔
小思考:
十二指肠解剖图
• 十二指肠球部近幽门 约2.5cm一段肠管,壁 较薄,粘膜面较光 , 没有或甚少环状襞, 所以是十二指肠穿孔 的好发部位。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
典型的节律性、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腹痛与进 食密切相关, 可引起穿孔、出血或幽门梗阻等 并发症。
• 十二指肠溃疡:餐后延迟痛、饥饿痛或夜间痛。 抗酸药物能止痛,进食后疼痛可暂时缓解。压 痛点多位于脐部偏右上方。
• 胃溃疡:进餐后疼痛不能缓解,甚至加重,抗 酸药物疗效不明显。压痛点常位于剑突与脐间 的正中线或略偏左。
(二)维持体液平衡
1.观察病情变化:严密观察血压、脉搏、 呼吸、尿量以及引流情况,记录出入 量,观察和记录引流物的量、颜色和 性质。
2.静脉输液:根据出入量和医嘱,合理 安排输液的种类和输液速度,以维持 水关心病人,主动与病人交谈,告 之病人疾病和治疗的相关知识,鼓励病人 表达自身感受和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解 答病人的各种疑问。同时,护士还应鼓励 家属和朋友给予病人关心和支持,使其能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临床表现
• 症状 • 1突发性上腹部刀割样剧痛,迅速波及全腹 • 2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四肢厥冷,伴恶心、呕吐 • 体征 • 急性痛苦面容,倦屈位,板状腹
• 1X线
辅助检查
2 CT
3 诊断性腹腔穿刺 抽出液可含胆汁或食物残渣
4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 例
SU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