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知识点
第八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
何谓光韵?它指的是艺术品的原真性、即时即地 性,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现代社 会的机械复制技术打破了以前的神话,使得艺术 品被大批量的生产复制出来,原作的“光韵”也 随之凋谢、消失。
其次,“特殊性除非能改变普遍性,否则便达不 到真正的优先地位”。
第三,在非同一性的成长中,感性、欲望、身体 这些非理性的因素都是必须的、优先的。
其次,现实主义是一切伟大文学的共同基础,因 而应该成为文学创作的标尺。
最后,现实主义与现代派文学完全对立。
四、审美特性 在《审美特性》中,卢卡奇从
艺术的起源、本质、功能入手 前面深入地对文学艺术的本质 特征问题作出了阐述,深化了 他的现实主义文论,也明确提 出了他的审美理论。
首先,卢卡奇认为艺术起源于巫术模仿。 其次,卢卡奇认为艺术的本质性特征是拟人化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十分强调文学艺 术的独立性,强调审美对社会现 实的批判作用。西方马克思主义 往往将文学艺术置于高于社会现 实的位置,试图张扬文学艺术的 审美功能,以实现对资本主义社 会的批判,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 文论的理论特征所在。
一般来说,得到学界认可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 有以卢卡奇、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人为代表的黑 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弗洛姆、马尔库塞为 代表的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萨特等人 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阿尔都塞、 马歇雷等人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
卢卡奇将文学的总体性与社会历史的总体性对应 起来,坚持文学总是根植于社会历史之中,对文 学作品的把握,能够对社会历史构成一种整体的 观察视角和批判视野。
西方马克思主 义文论知识点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知识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是 20 世纪以来兴起的一种重要的文学理论思潮,它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西方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文学的本质、功能、创作、接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产生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20 世纪 20 年代,它是在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反思和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发展起来的。
在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如经济危机、法西斯主义的兴起、科技的快速发展等,这些变化使得传统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在解释现实社会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尝试从新的角度和方法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从而形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流派。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文学研究领域的具体体现。
它受到了当时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影响,同时也对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要流派1、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
其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
法兰克福学派强调文化工业对人的异化作用,认为大众文化是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一种意识形态控制。
他们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现代主义艺术具有反抗资本主义社会的潜力。
2、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萨特。
萨特将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强调人的自由选择和责任。
在文学方面,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揭示人的存在困境和自由选择。
3、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是阿尔都塞。
阿尔都塞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来解读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多元决定论”等观点。
在文学研究中,他强调文学作品是社会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
4、文化研究学派文化研究学派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英国。
代表人物有雷蒙德·威廉斯、斯图亚特·霍尔等。
该学派关注文化与社会权力的关系,研究大众文化、亚文化等现象,认为文化是社会斗争的场所。
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 15.第十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第一节:卢卡契、布莱希特、詹姆逊
2、其次,现实主义的目标是要提供一幅关于现实的完整图 画,去除现象与本质、个别与规律、直接性与概念之间的 对立。
“现实主义……每一种对现实的反映都不是停留在自然主义的直 接表面上,它是要再现对象的内涵整体、它的主要的通过现象表现出 来的感性规定,这就——有意或无意地——创造了一种世界。”
概述
(二)发展概况 1、形成 20世纪2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并逐 渐走向鼎盛。
2、演化 20世纪30-6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国际 共产主义运动内部演化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非正统马 克思主义思潮。反启蒙主义、工具理性、大众文化、分 析法西斯主义成因,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重心。
第一节:卢卡契、布莱希特、詹姆逊
(一)现实主义与整体性 卢卡契 卢卡契(1885-1971,又译卢卡 奇),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文 学理论的早期代表人物。主要
著作有《小说理论》《历史与
阶级意识》《欧洲现实主义研 究》《现实主义问题》《历史
小说》《审美特性》等。
第一节:卢卡奇、布莱希特、詹姆逊
第一节:卢卡契、布莱希特、詹姆逊
(一)现实主义与整体性 卢卡契的物化理论
1、 在发展马克思的物化概念时,卢卡契吸收了韦伯对工 具理性的论述,由此开辟了物化批判(或曰工具理性批 判),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命题。 2、 物化在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了一种意识结构。资本主义 建立了世界市场,把一切都纳入市场交换体系之中,形成 了一个经济和意识形态的统一体。但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 分工和专门化,经济的各种因素和各个部分以前所未有的 方式独立出来,个人因为分工被孤立化、原子化,使资本 主义的外表显得支离破碎。表现在文学上,就是流于旁观 和碎片化直观描写的现代主义文学大行其道。
西方文论专题知识点总结
西方文论专题知识点总结西方文论是研究文学和文化现象的学科,它包括了很多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涵盖了文学的起源、发展、结构、风格、流派、作家、作品等方方面面。
本文将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心理分析、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后人种主义等众多角度来总结西方文论的专题知识点。
一、结构主义1. 结构主义的理论基础结构主义是20世纪中叶产生的一种文论思潮,它的基本理论基础是对“结构”的研究。
结构主义通过对文本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试图揭示文本内部的意义体系和结构规律。
2. 结构主义的代表性理论家结构主义的代表性理论家有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特、弗洛伊德、赫拉德·格拉米希等。
他们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结构主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3. 结构主义对文学研究的影响结构主义的出现使得文学研究开始从传统的历史、作者、文学作品等观念转向了更加注重文本本身的内部结构和意义。
这种转变为后来的文论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二、后结构主义1. 后结构主义的起源和特点后结构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产生的一种文论思潮,它在结构主义的基础上进行了批判和超越。
后结构主义擅长发现和解读文本的多重意义,并试图揭示文本之外的更深层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2. 后结构主义的代表性理论家后结构主义的代表性理论家有米歇尔·福柯、雅克·德里达、让-福科·利约塔、朱利亚·克里斯蒂娃等。
他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并对后结构主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3. 后结构主义对文学研究的影响后结构主义的出现加深了对文本的深层解读和理解,并使得文学研究更加注重对文化、社会、权力等方面的分析和关注。
由此,后结构主义为后来的文论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思考和材料。
三、后现代主义1.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和特征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兴起的一种文论观念,它试图超越传统的现代主义范畴,反对现代主义所倡导的一切伦理、形式和结构的限制,强调个体主义和多元文化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文论 西马
• 俞吾金、陈学明则将后马克思主义划为四大派别: 其一,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也称为后结构主义 的马克思主义,其思想领袖为德里达;其二,后现 代主义的文化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或称为文化阐述 学的马克思主义,以詹姆逊为代表;其三,解释学 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后解释学的马克思主义,以 哈贝马斯、塞麦克为代表;其四,其他类型的后马 克思主义,如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后女 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 巴赫金 :《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马 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开创了一种“以语言学 为中心,而同时又要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的”新 型马克思主义文论模式。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概述
•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状况
• (一)何谓“西方马克思主义” • 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名称最初是在20世
纪20年代末由马萨里克提出的。 • 之后,1959年梅洛-庞蒂在《辩证法的历
险》一书中明确使用了这一术语
• 将卢卡奇、柯尔施等黑格尔主义的马克 思主义者划为“‘西方的’马克思主义” 者。
• 拉克劳、墨菲、福柯、詹姆逊、利奥塔、德勒兹、 加塔利、博德里拉、德里达、哈贝马斯、吉登斯被 视为当代的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
雷蒙·威廉斯
Raymond Williams (1921-1988
• 汤普森(1924--1993) E.P.Thompson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变化的几
个阶段
• 1、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阶段:20世纪2030年代,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的共产党内产生了一些与前苏联和共产国 际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有着很大思想分 歧的观点、理论和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趋 于形成。卢卡契、葛兰西、布莱希特等是其 代表人物。
• 2、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鼎盛阶段:20世纪 60-70年代出现了以阿多诺、马尔库塞、 本雅明等为杰出代表的德国“法兰克福 学派”、法国萨特等人的存在主义的马 克思主义、阿尔都塞等人的结构主义的 马克思主义等流派。
马克思主义文论整理资料
出处:1、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
精神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欢乐、光明,但你们却要使阴暗成为精神的唯一合法的表现形式;精神只准披着黑色的衣服,可是自然界却没有一支黑色的花朵。
精神的实质就是真理本身。
天才的谦逊就是用事物本身的语言来说话,来表达这种事物本质的特征。
天才的谦逊是要忘掉谦逊和不谦逊,使事物本身突出。
精神的普遍谦逊就是理性,即思想的普遍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按照事物本质的要求去对待各种事物。
严肃是掩盖灵魂缺陷的一种伪装。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马克思2、劳动创造了美。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3、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4、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5、而您不无根据地认为德国戏剧具有的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大概只有在将来才能达到,而且也许根本不是有德国人来达到的。
您完全正确的反对了现在流行的恶劣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总而言之是一种纯粹低贱的自作聪明,并且是垂死的模仿文学的一个本质的标志。
此外,我觉得一个人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做;从这方面来看,我相信,如果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的更加鲜明些,剧本的思想内容是不会受到损害的。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据我看来,悲剧的因素正是在于:同农民结成联盟这个基本条件是不可能的;因此贵族的政策必然是无足轻重的;当贵族想取得国民运动的领导权的时候,国民大众即农民,就起来反对他们的领导,于是他们不可避免地要垮台。
西方马克思主 义文论知识点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知识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可是个很有趣的话题呢!咱们先来说说啥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简单来讲,它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文学和文化的一种理论。
但它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又有点不太一样,它更注重从文化、意识形态这些方面来分析文学作品。
比如说,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里,会特别关注文学作品背后的社会权力结构。
就像我们看一本小说,如果只是看个热闹,可能就只注意到故事好不好玩,人物可不可爱。
但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眼光来看,就得想想这小说里谁在说话,谁的声音被压制了,谁掌握着话语权。
我给您讲个我自己的经历吧。
有一次我在图书馆借了一本很有名的小说,叫《了不起的盖茨比》。
一开始我就被那华丽的语言和浪漫的爱情故事吸引住了。
但后来我学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再重新看这本书,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发现小说里的盖茨比,虽然很有钱,举办了那么多豪华的派对,但在那个所谓的上流社会里,他始终是个局外人。
那些真正有权有势的人,根本就看不起他。
这背后反映的不就是社会阶层的固化和权力的不平等吗?从这个角度看,这本书就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悲剧,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
再比如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还会关注文学作品是怎么塑造我们的思想和价值观的。
有些作品可能看起来很普通,但其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像电影《泰坦尼克号》,大家都觉得是个超级浪漫的爱情故事。
但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角度看,我们能发现电影里展现的贫富差距、阶级对立。
女主角露丝来自上层社会,但她却感到无比的压抑和束缚;男主角杰克是个穷小子,却充满了自由和活力。
这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的对比,不就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平吗?还有啊,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也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
读者不是被动地接受作品传递的信息,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背景,对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读。
比如说,同样是读《哈姆雷特》,有人可能会觉得哈姆雷特的犹豫是他性格的弱点;但也有人会觉得,这是他在面对复杂的社会和道德困境时的一种挣扎和思考。
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一、马克恩主义文论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奠基时期;第二,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的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初始建构时期;第三,从20世纪十月革命以后到20世纪60年代的批判与反思时期;第四,从1968年以后开始的开放性发展时期。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即(巴黎手稿》)1. (1844年手稿》美学的中心思想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感觉的彻底解放)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思想。
2.“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
(1)物的异化/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这是从劳动对象和结果一—即产品的角度提出问题的。
“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对象的关系。
”劳动者创造产品但并不拥有;产品是支配劳动者的异己的力量。
(2)自我异化/劳动行为本身的异化劳动的本质:劳动是对象化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存行为中,表现在生存活动中。
工人的劳动不属于自己:工人的劳动是被雇佣于别人的劳动,是已经售出的劳动,因此完全是外在的东西,是被迫的强制劳动。
(3)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类本质异化人的普遍性就是自由。
人的类特征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种类本质的特点是“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4)人同人相异化“商品拜物教”:人明明是物的创造者,现在却倒过来被巨大的物的权力所支配。
劳动产品对工人是异己的,活动也是异己的,它属于资本家。
工人通过劳动,生产出了另一个与劳动过程毫不相干的人(即资本家),以及与这一劳动性质相对应的劳动关系(不劳动,但是占有)。
3.“对象化”原则。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体现的基本哲学原则:对象性活动。
对象性活动:马克思: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在文学活动中,人把自身的肉体的特别是精神的力量都投入其中,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出了自己的力量。
4.本质力量对象化。
①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在认识了自然规律以后,在劳动者的头脑中形成内在尺度之后才进行的。
9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马尔库塞的新感性文论
赫伯特· 马尔库塞(1898-1979) 美籍德裔哲学家、美学家,法兰克 福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主要著 作:《爱欲与文明》《单面人—— 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作 为现实形式的艺术》《审美之维》 等。
马尔库塞的哲学、美学、文艺思想的三阶段
第一阶段: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追随卢卡契,批判资本主 义意识形态的“物化”,但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认 为这是一种抽象的普遍性; 第二阶段:三四十年代,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 稿》影响下,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开展对资本主义社会的 经济、政治批判; 第三阶段:五十年代以后,接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 论,力图把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调和综合为一种新 的社会批判哲学。
人本主义的社会批判哲学
——马尔库塞的文艺思想的哲学基础 立足于人的普遍人性结 构(特别是人的生死本 能结构) 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的罪恶和病态,全在于 它压抑、扭曲了人的本 性,即造成了人性的异 化。 批判资本主义的“消费 控制”把人变为“单维 人” 批判资本主义对人的 “爱欲”本性的压抑 批判资本主义滋长的 “攻击性”罪恶 从人性异化角度批判资 本主义生态、自然危机
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化理论
于尔根· 哈贝马斯(1929—)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主要 代表人物,德国著名思想家,主要著作:《作为意 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交往行为理论》《现代性 的哲学话语》《新保守主义》《后形而上学思考》 等。
否定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哈贝马斯认为在当代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的历史唯物 主义不完全适用: 1.应重视人际的交往行动 2.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影响的扩大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的变异 4.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的变异
第十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10.4 阿多诺的否定性文论
10.4.1 否定的辩证法
阿多诺美学思想中与马克思主义关系最密切的, 是通过文艺来彻底否定和?抗议资本主义的异化现 实,即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和受其支配的大众文化 采取不妥协的批判态度。而他美学思想的这种极为鲜 明的社会批判色彩,乃是以他独具特色的“否定的辩 证 法”为哲学基础的。
10.2.3 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
布莱希特与卢卡契的分歧,不仅仅是对表现主义 的看法不同,更不仅仅是为他自己的戏剧受表现主义 影响作辩护,而主要是两人对现实主义的观点存在重 要分歧。 首先,关于现实主义的出发点。 其次,对现实主义的理解。 再次,关于现实主义表现的中心是事件还是人物的问 题。 又次,关于现实主义表现方法,即内容与形式关系问 题。
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间。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他的乌托邦理想完全一致, 只是在预期一个可能实现而尚未实现的未采方面还不 够大胆。 完成于50年代中后期的巨著《希望的原理》,集 中研究人的最深刻的“希望”的内容与形式。
10.1.2 以“幻想”为核心的艺术理论
首先,布洛赫把艺术的本质同幻想、同对世界审 美的“超前显现”联系起来。 其次,布洛赫又吸收了弗洛伊德的“白日梦”理 论, 提出艺术的幻想实质是劝白日梦的改造。 再次,布洛赫的艺术幻想论也体现在他的音乐理 论中。
10.1.3 对表现主义艺术的支持
在30年代,国际左翼阵线内曾就表现主义 艺术展开过一场论争。以卢卡契、库莱拉为首 的一批评论家对当时以表现主义为代表的先锋 派艺术展开了尖锐的批判;而布洛赫、布莱希 特等人则为表现主义作辩护,与卢卡契等展开 了旗帜鲜明的论争。
论争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
第一,表现主义是否代表法西斯主义。 第二,表现主义是否有人民性。 第三,怎样看待表现主义的先锋性与破坏性。 第四,怎样看待表现主义的实验与创新。
西方文论
《西方文论》复习提纲考试题型:选择题多选题名词解释 4道 20分简答题 2道或4道20分论述题 2道30分一、基本知识点1、西方最古老的文学观念是模仿说2、柏拉图的文艺思想:①哲学思想:理念论或“相”论——在柏拉图的世界中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理念的世界,也即“相”的世界;另一个则是现实的世界。
——“相”的世界即理念的世界,乃是本真的存在,而现实世界则是虚幻的,不真实的。
——柏拉图的“洞穴”暗喻②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乃是具有浓厚的贵族气质的空想共产主义的理想主义形态。
③柏拉图的文艺学思潮(1)摹仿理论;“摹仿的摹仿”,“影子的影子”,“同真理隔着三层”。
(2)现实美高于艺术美3、亚里士多德提出诗歌与历史更加真实的理论4、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思想:5、提出流溢说的中世纪神学美学家是普洛丁6、古典主义文论、现实主义文论和浪漫主义文论的特征:古典主义文论的特征:第一、主张民族统一,歌颂贤明君主,反对封建割据;第二、崇尚理性原则,提倡自我克制,追求正常情理;第三、制定一整套艺术规范或规律;第四、注重道德说教,目的在于惩恶扬善浪漫主义的特点:浪漫主义强调人的主观性和内心现实,反感对古典主义的理性统治,推崇感性的力量。
1、诗歌的关键在于感情的表现。
情感体验是诗歌的核心主题。
2、诗意的关键不在于诗行和韵文的形式,而在于动人的情感表达。
韵律的产生不适因为人为的语言修辞,也不是一种装饰性技巧,而是情感本身的流露与韵律的和谐融合。
3、诗人的灵感来自于想象力而不是现实生活。
4、诗人与科学家一样都在追寻真理。
然而诗人的真理是常人的真理,是内心生活的真理,属于每一个人;而科学家的真理则是向外追求的知识。
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主要特征:◆要求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写作。
◆现实主义文学理论高度重视文学典型。
◆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基本的历史观要求。
在现实主义看来,文学不仅仅是一门艺术,而且还成为社会科学和历史哲学7、提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美学家:黑格尔8、提出文学性概念的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罗曼·雅各布逊9、文学的内部研究,参阅韦勒克的《文学理论》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将文学研究区分为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外部研究主要是从文本之外,从社会历史、作家、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层面来研究文学,内部研究主要是研究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谐音、节奏和格律,文体,意象、隐喻、象征、神话,叙事等。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99.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是什么?(1)20世纪出现了一批有别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家,一般称之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家,以卢卡契、萨特、葛兰西、本雅明、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弗洛姆、阿尔都塞等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物为代表。
(2)理论背景:①20世纪初在俄国十月革命激励下爆发的匈牙利、奥地利和德国革命都遭到了失败,苏联革命胜利后许多政策措施被西方国家的共产党人视为“庸俗经济决定论”、“机械唯物主义”的产物,斯大林集权主义更是引起了不满和抵制。
②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社会结构、阶级结构和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马克思关于暴力革命、列宁关于帝国主义腐朽性和垂死性等学说遭到了是否过时的质疑。
③由于西方国家革命失败、西方社会战后发生的新变化以及对斯大林主义的不满,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种种不同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
④一般认为卢卡契以《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西马流派中最著名的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和法国萨特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3)理论主张:①从理论主张的角度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并不是一个严密的文学流派,其代表人物往往运用他们各自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来研究分析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作为其哲学理论和社会理论的延伸和补充,由于理解不同,其观点也多有不一致之处。
但他们都打出了重新研究、重新发现、重新创造马克思主义的旗号。
例如都主张把文学作品放在社会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中加以理解,反对把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割裂开来,都注意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审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高度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
②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往往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哲学或社会理论的某些流派结合起来产生新的理论学说,例如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等。
(4)评价:①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主要肯定和突出了马克思早期对资本主义异化的批判,结合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特点,吸收精神分析学等多种学说观点,高举社会批判的旗帜,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全面异化作了深层次的尖锐批判,并对20世纪以来文学艺术的新发展,特别是现代主义艺术作了理论上的总结、阐述和美学上的辩护和支持,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论在当代发展的重要部分,这是值得肯定的。
第十三章西方马克思主义
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
①现实主义是伟大的,是任何真正的伟大的作品 的基础;②现实主义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与现 实的总体性密切相关;③伟大现实主义出自作家 的真诚和正直。他以巴尔扎克克服自己的阶级偏 见的“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为例指出,“对自 己的主观世界图景的这种无情态度,是一切伟大 现实主义作家的优质标志”; “资产阶级艺术的 死亡舞蹈”。
④伟大现实主义的主要范畴是典型;⑤伟 大现实主义的另一个标志是人民性。因此, 他赞扬高尔基是俄国人民的儿子,罗曼· 罗 兰是法国人民的儿子,托马斯· 曼是德国人 民的儿子; ⑥卢卡契坚持现实主义,反对 表现主义和现代主义,宣布现代主义为
2、葛兰西:意大利革命家、思想家、哲学家葛兰 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早期重要代表人物。 ①他提出了“阵地战”思想,认为面对西方资产 阶级的强大,西方无产阶级仅仅夺取政权是不够 的,还需要攻占市民社会的一切阵地; ②“文化 霸权”思想,他反对简单的“经济决定论”,要 求在意大利文学界提倡“回到桑克蒂斯”,也就 是团结 知识分子和一切文化人士,形成文化 的霸权控制”。
(二)繁盛期西马文论法兰克福学派
本雅明 1、宏大叙事:①犹太教的弥赛亚传统;②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目的论的历史观; ③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理论
2、“寓言”与文学实践:
其一,碎片化;其二,废墟状态 ;
其一,碎片化:
“现代性”:“在于从流行的东西中提取它 可能包含着的在历史中富有诗意的东西, 从过渡中抽出永恒”,“现代性就是过渡、 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就 是永恒和不变”。 和谐与震惊,永恒与变异;//抽象美、艺术美 与精神美;时尚和美世俗美
“从一种由来已久的永恒性美学转变到一种 瞬时性与内在性的美学,前者是基于对不 变的,超验的美、精神的美的理想的信念, 波德莱尔认为这是“巨大的懒惰”后者的 核心价值是变化和新奇。”现代性否定论 者福柯的逻辑回答:“现代性无本质”, 如果要说有的话,现代性的本质应当是一 种批判的意识、思考的态度和独立的人文 立场。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上)课件
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过度解读与评价
解读过度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解读往往过于强调其反叛和颠覆性,忽视了其 中的创新和实验性。
评价过高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评价过高,将其视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彻底颠 覆和超越,忽视了其中的问题和缺陷。
PART 05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未 来发展
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
哲学与社会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可以与哲学和社会学进行交叉研 究,探讨文学与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的关系。
文化研究
结合文化研究的方法,深入挖掘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文 化意义和价值观念。
心理学与文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作家的创作动机和作品人物的心 理活动,揭示文学作品的深层心理结构。
对全球化时代的适应与调整
定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强 调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结合,并对传统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和修正。
特点
西方马克思主义注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强调意识形态、文化和心理层面 的分析,同时也关注工人阶级和其他社会群体的主体性和解放问题。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
文学作品来揭示社会的深层结构和动态。
促进跨学科研究
03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促进了文学、文化和社会学之间的跨学科
研究,推动了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PART 04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局 限性
过于强调阶级意识与政治立场
阶级意识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过于强调阶级意识,认为文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忽视了文学的其他价值和功能。
1 2 3
20世纪初欧洲社会政治背景 一战后欧洲社会动荡不安,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 运动高涨,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马克思主义文论(西马)
(2)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方法的统一。 (3)反对哲学唯心主义
“哲学唯心主义阻碍着准确理解审美特殊事实” “使思维不去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而是将它们—往往是 以完全不能允许的方式-一概等量齐观”
二、马尔库塞的文艺学说
“单向度社会(人)”(对异化理论的进一步发
展)
审美之维:艺术的异在性 艺术的功能
三、艺术功能——激发情感与认识世界统一论 1、情感激发; 2、认识作用。
以现实主义为批评标准衡量一切文艺作品的 理论狭隘性。
四、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相关问题
马克思主义没有完整的体系。 僵化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体系。
1、坚持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美学;
《马克思恩格斯与拉萨尔就济金根问题的争论》
2、如何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 (1)从日常生活出发,以劳动为中介(本体 论)。
二、“症候阅读”(Symptomatic) 1、背景:反对将马克思定位为“人本主义 者”;要理解马克思,必须回到马克思主 义的“问题域”上。所以,不能孤立地阅 读某个文本,而应该联系“问题域”阅读 相关其他文本。其中第一个文本,只能当 作“症候”。
2、“症候”的含义 精神分析学术语。 它是一种无意识,是病的症候。 症候阅读:比喻性说法。通过文本表层 的矛盾、空白、断裂等,找寻到隐藏在其 中的社会意识形态结构,揭示其实质。 马克思著作背后隐藏着深层结构。
第三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 论
主要内容: 1、“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由来 2、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文论) 3、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评价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由
来
一、理论背景 1、西方许多国家的革命相继失败; 2、斯大林的集权主义引起众多人不满; 3、“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 各方面发生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 的问题。
马列文论复习资料
马列文论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1、马列文论的概念与基本范畴马列文论是指以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为指导,对文学现象、文学规律和文学发展进行研究和阐释的理论体系。
它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观点,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出发点,以无产阶级文学为最高原则,对文学进行科学、客观、全面、深入的研究和阐释。
2、马列文论的发展历程马列文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创立和发展、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20世纪的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创新和发展。
3、马列文论的基本观点马列文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文学必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文学必须坚持人民性原则,反对脱离群众的唯心主义倾向;文学作品必须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反对只追求形式的纯艺术倾向;批判地吸收和改造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化遗产,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
二、重点知识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特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文艺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文艺必须坚持人民性原则,反对脱离群众的唯心主义倾向;文学作品必须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反对只追求形式的纯艺术倾向。
其特点在于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把文艺看作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强调人民群众是文艺的主体和服务的对象。
2、列宁的文艺思想列宁的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强调文艺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立场,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认为作家应该深入生活实践,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和需要;提倡革命文艺的多样性,鼓励作家创作具有人民性和战斗性的作品。
马列文论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1、马列文论的概念与基本范畴马列文论是指以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为指导,对文学现象、文学规律和文学发展进行研究和阐释的理论体系。
它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观点,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出发点,以无产阶级文学为最高原则,对文学进行科学、客观、全面、深入的研究和阐释。
马列文论选读知识点
马列文论复习题纲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立一、奠基之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二、艺术的定位:意识形态。
三、艺术规律。
四、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特点一、《手稿》美学思想1.“劳动创建了美”。
2.美感的生理基础和审美的本质问题3.美感的本质。
4.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
二、艺术定位:意识形态。
1.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将艺术定位于社会结构的意识形态之中。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浩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需时刻把下面两种区分开来:一种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神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
”2.明确提出社会三大结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明确提出社会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文艺艺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2)把艺术视为一种不同于理论的把握世界的方式。
三、艺术规律1.“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规律”。
2.“世界文学”。
3.“资本主义就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诗歌相敌对”。
4.悲剧和喜剧理论。
5.文学艺术的社会职能。
6.艺术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四、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特点1.坚持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和文论原则。
2.剧烈的阶级性与实践性。
其次节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俄苏的发展演化一、列宁文论思想1.党的出版物的原则.2.两种文化论.3.反映论美学.二、普列汉诺夫文论思想1劳动说。
2.艺术形象的特质。
3艺术与社会生活、政治斗争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三、斯大林文论思想1作家、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民族文化与无产阶级文化的结合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四、高尔基文论思想1.劳动在文艺创建起源上的意义2.艺术形象思维3.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4.文学艺术创作详细问题的阐释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演化一、毛泽东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2.《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冲突的问题》二、周恩来1.《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2.《关于文化艺术工作两条腿走路的问题》3.《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4.《对在京的话剧、歌剧、儿童剧作家的讲话》三、邓小平1.《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2.《目前的形势和任务》3.《关于思想战线上的问题的谈话》第四节马克思主义文论在西方的发展演化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特征:1、都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精)
语教一班第三组 何姗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二十世纪20
年代以后以卢卡契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为标志,流行于德、意、 法、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等经典或称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马克思主义 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家有卢卡契、萨特、葛兰西、 马尔库塞、阿多诺等。他们都明确打出“重新研究”、“重新发 现”、“重新创造”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在文学理论方面,法兰 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文论集中体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美 学观点,并且在东西方都有较大的影响。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本特点
1、与正统马克思主义文论相比,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更注重社 会文化批评,更加强调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 意识形态的七种模式:错误意识、领导权或阶级合法化、物化、 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或文化工业、心理主体与意识形态的国家机 器、支配权的意识形态、语言上的异化 2、在美学趣味上,为抵抗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技术——功利主 义的日常趣味,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大多表现出一种人道主义 至上的浪漫旨趣。 3、西马文论家普遍强调维护艺术的自主性,反对机械反映论的 文艺观。他们主张强调文艺与现实的超越关系和疏离关系,高扬 文艺的批判功能和解放功能。
美学观点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劳动和享乐、需要 和美、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异化,资 本主义文化只会导致一种虚幻的美感和幸福感, 并使人的审美能力变得千篇一律。强调艺术的 社会职能,认为现成社会否定了人性,艺术就应 当彻底否定和批判现存社会,参与拯救和恢复 人性的活动,要求艺术成为反抗社会和解放人 类的工具
推荐书目
佩里· 安德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 《新左派评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资料绪论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是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和美学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具体表现形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和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考察文学艺术现象的理论结晶。
它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定位文学艺术,突出了文学艺术的实践性和阶级性,并且坚持和发扬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和创作方法。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要内容:狭义上: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文艺理论思想。
广义上:除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还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东西方拓展的成果,包括列宁、普列汉诺夫、高尔基、毛泽东、邓小平以及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新马克思主义、伊格尔顿等人的文艺理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形成、发展及其体系面貌一、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的形成1、转变期(1844年以前)2、确立期(1844-1857)《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标志着马克思新的文艺观、美学观的正式开始。
《手稿》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由三个部分。
是一部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
19世纪40年代,当时马克思(26岁)流亡在巴黎,写下这批手稿,所以又称“巴黎手稿”。
(1)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的观点。
(2)提出了人的五官感觉(包括审美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人的审美活动的本质是人在他自己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直观到自己的全面、自由的感受。
(3)提出美感区别于“囿于粗糙的实际需要的感觉”,是一种在实践中形成的表现人的本质力量的、超越实际功利目的的全面、丰富、自由的感觉。
(4)提出艺术是一种特殊生产方式。
3、成熟期(1857-1872)进入成熟期的标志——《<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研究方法(2)“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3)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4、总结期(1872-1895)二、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体系特点(一)体系的存在与重构之辨1.关于体系存在与否的争论2.对体系否定说的否定(二)体系的性质与特点1.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文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手里,始终是整个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始终是进行战斗的精神武器。
西方文论——精选推荐
西⽅⽂论《西⽅⽂论》复习⼀、基本知识点1、西⽅最古⽼的⽂学观念是模仿说2、柏拉图的⽂艺思想①哲学思想:理念论或“相”论——在柏拉图的世界中有两个世界,⼀个是理念的世界,也即“相”的世界;另⼀个则是现实的世界。
②柏拉图的“理想国”③柏拉图的⽂艺学思潮(1)摹仿理论;“摹仿的摹仿”,“影⼦的影⼦”,“同真理隔着三层”。
(2)现实美⾼于艺术美。
3、亚⾥⼠多德提出诗歌与历史更加真实的理论4、亚⾥⼠多德的悲剧理论思想悲剧的定义:悲剧是对⼀个完整的有⼀定长度的⾏动的模仿。
悲剧的媒介悲剧中的主⼈公。
悲剧的效果,净化说。
5、提出流溢说的中世纪神学美学家是普洛丁6、古典主义⽂论、现实主义⽂论和浪漫主义⽂论的特征。
◆主要理论作为启蒙主义的继承和完善,德国古典哲学美学的⼀个基本出发点就是把美学问题归结到⼈的⾃我意识和理性这个现代哲学的⽴⾜点上,这是康德、席勒、歌德和⿊格尔共同的思想⽴场。
(理性主义美学)1、以理性为主,调和理性与感性,促成和谐的健康的⼈性。
2、美学和⾃由的联系,审美成为通向⾃由的桥梁,美是⾃由的象征。
浪漫主义强调⼈的主观性和内⼼现实,反感对古典主义的理性统治,推崇感性的⼒量。
◆浪漫主义的特点1、诗歌的关键在于感情的表现。
情感体验是诗歌的核⼼主题。
2、诗意的关键不在于诗⾏和韵⽂的形式,⽽在于动⼈的情感表达。
3、诗⼈的灵感来⾃于想象⼒⽽不是现实⽣活。
4、诗⼈与科学家⼀样都在追寻真理。
基本特征是追求真实和再现现实。
现实主义⽂学观念的主要特征◆要求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按照⽣活的本来⾯⽬进⾏写作。
◆现实主义⽂学理论⾼度重视⽂学典型。
◆现实主义⽂学具有基本的历史观要求。
7、提出“审美带有令⼈解放的性质”的美学家⿊格尔8、提出⽂学性概念的俄国形式主义⽂论家什克洛夫斯基雅各布森9、⽂学的内部研究,参阅韦勒克的《⽂学理论》(详见论述题3)《⽂学理论》是对新批评派理论的总结,代表了新批评理论与⽅法论发展的⾼度⾃觉与成熟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上)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掌握其理论
的要点。
二. 课程内容
9.1理论背景和发展概况。
9.2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
9.3葛兰西的“民族—人民的文学”论。
9.4 马舍雷和戈德曼的结构主义文论。
9.5伊格尔顿的新马克思主义文论。
三.考核知识点
9.1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
9.2 卢卡契论艺术本质、艺术发生和艺术功能。
9.3 葛兰西论“民族—人民的文学”。
9.4 马舍雷的“沉默论”。
9.5 戈德曼论“有意义的结构”。
9.6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理论。
四.考核要求
9.1 识记:卢卡契的主要论著《历史与阶级意识》、《审美特性》;葛兰西的主要论著《狱中札记》、《狱中书简》;马舍雷的主要论著
《文学生产理论》;戈德曼的主要论著《文学社会学方法论》;伊格尔顿的主要论著《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学原理引论》。
9.2领会:卢卡契论艺术本质:文艺的内容来自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又是对客观现实的超越;卢卡契的艺术发生说:一方面接受并发挥了马恩的劳动起源论,另一方面又用巫术起源论加以补充;卢卡契论艺术功能:激发情感与认识世界统一论。
9.3领会:葛兰西论“民族—人民的文学”:要求文学作为“新文化”的一部分,成为“精神、道德革新的表现”,为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
9.4 应用:马舍雷的“沉默论”:作品中的空白和沉默是意味深长的,它们间接地表现了意识形态。
9.5领会:戈德曼论“有意义的结构”:文学创作是作家通过自身的努力,制造一个由其思想、情感和行为组成的有意义的连续结构。
这种结构一方面涉及到某一文学作品的各部分内容要素之间的整体
关系,另一方面又与整个社会有着内在的联系。
9.6应用: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理论:(1)把文学艺术看作商品,文艺既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又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经济生产的形式;(2)从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的相互关系看艺术形式,艺术生产和消费既可以改变艺术形式,也可以改变艺术家与欣赏者的关系,还可以改变艺术家之间的关系。
10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掌握其理论的要点。
二.课程内容
10.1布洛赫乌托邦式的幻想艺术论。
10.2布莱希特以理性为本的戏剧理论。
10.3本雅明的技术主义艺术理论。
10.4阿多诺的否定性文论。
10.5马尔库塞的新感性文论。
10.6弗洛姆的新精神分析文论。
10.7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化理论。
三.考核知识点
10.1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
10.2 布洛赫以“幻想”为核心的艺术理论。
10.3 布莱希特的史诗剧理论和“间离化”概念。
10.4 布莱希特论现实主义。
10.5 本雅明的艺术生产论。
10.6 阿多诺论否定的辩证法和艺术的否定性本质。
10.7 马尔库塞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批判。
10.8 马尔库塞论艺术的本质和造就“新感性”的功能。
10.9 弗洛姆论“生产性的爱”与“社会无意识”。
10.10 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行为”理论及其对现代艺术的基本观点。
四.考核要求
10.1识记: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布洛赫的主要论著《乌托邦精神》、《希望的原理》;布莱希特的主要论著《戏剧小工具篇》;本雅明的主要论著《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的概念》、《德国悲剧的起源》、《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阿多诺的主要论著《否定的辩证法》、《美学理论》;马尔库塞的主要论著《爱欲与文明》、《单面人》、《审美之维》;弗洛姆的主要论著《逃避自由》、《爱的艺术》;哈贝马斯的主要论著《公众社会结构的变化》、《交往行为理论》。
10.2领会:布洛赫以“幻想”为核心的艺术理论:(1)把艺术的本质同幻想、同对世界审美的“超前显现”联系起来;(2)艺术是一种非生产性活动,它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可以成为精神的一个避难所;(3)艺术的幻想实质是对白日梦的改造。
10.3应用:布莱希特的史诗剧理论和“间离化”概念:史诗剧:用史诗即叙事方法在戏剧舞台上表现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现代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并展示其发展趋势,以“叙事性”取代“戏剧性”。
“间离化”:是史诗剧的核心概念。
10.4 领会:布莱希特论现实主义:(1)现实主义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2)现实主义不应以酷似生活为标准,而应“驾驭”现实,洞察生活本质;(3)主张把事件过程置于艺术表现的中心;(4)现实主义应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手段来表现新的现实,可借鉴先锋派的艺术成果。
10.5 应用:本雅明的艺术生产论:艺术创作是生产,艺术欣赏是消费,艺术创作的“技术”即技巧,代表着一定的艺术发展水平,构成了艺术生产中的艺术生产力。
10.6 领会:阿多诺论否定的辩证法和艺术的否定性本质:否定的辩证法:真正的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是指向差异之物,即矛盾和对立,其真实含义永远是否定性的,而不具有任何肯定性;否定的辩证法就是要否定现实的总体性,捍卫、争取个体性和非同一性。
艺术的否定性本质:“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的认识”。
10.7应用:马尔库塞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批判:(!)批判资本主义的“消费控制”把人变成“单维人”;(2)批判资本主义对人的“爱欲”本性的压抑;(3)批判资本主义滋长了“攻击性”罪恶;(4)从人性异化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
10.8领会:马尔库塞论艺术的本质和造就“新感性”的功能:(1)认为艺术的永恒性以普遍人性为基础,并对普遍人性作了弗洛伊德式的解释,强调艺术超越直接现实,展现了一个非压抑的条件,促使人的感性本能得以升华。
(2)艺术以想象与幻想对现行的理性原则提出挑战,使主体感性摆脱压抑状态,达到“感性的解放”。
(3)促使人们改变旧的感受世界的方式,造就具有“新感性”的社会主体,而“新感性”能变成一种改造、重建社会的现实生产力。
(4)现代艺术是造就新感性的最佳途径。
10.9领会:弗洛姆论“生产性的爱”与“社会无意识”:“生产性的爱”:提出人的存在的二律背反和历史的二律背反的观点,强调爱是“在保存人的完整性、人的个性条件下的融合”,而成熟的爱应是一种生产性的爱,一种给予。
“社会无意识”:指出社会是通过语言、理性逻辑和社会禁忌三个途径来压抑无意识的,它们是社会的过滤器;强调文学与社会无意识的密切联系。
10.10应用: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行为”理论及其对现代艺术的基本观点:“社会交往行为”理论: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协调和相互作用,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沟通和一致。
对现代艺术的基本观点:(1)对现代艺术打破传统艺术的“光晕”,引导人们摆脱依附、寻求解放的功能予以肯定;(2)先锋派艺术所体现的不是资本主义合理化的希望,而是资本主义的合法化危机,是对交往行为合理化要求的潜在期盼;(3)指出先锋派艺术因“光晕”的丧失和“寓言”手法的广泛应用,使作品有机一体化被破坏,虚假整体意义被消解,与丑、否定的畸形结合,使艺术成为一个自主化的实验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