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太阳》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篇

《太阳》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篇

《太阳》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5[教学目标]:认识本课13个生字,能够读准字音,正确书写。

流利,正确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易激发阅读的兴趣,学生能抓住文章的主要部分认真阅读,综合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边读边思考,有问题尽量自己解决,在交流与讨论中相互启发。

[教具准备]:考虑到说明文比较枯燥,缺乏情趣,因此开课伊始用一段动画片设疑激趣。

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一致的有关太阳的录像,创设语言表达的情境。

准备一段悠扬的乐曲,指导学生配乐朗读,为平实的语言注入美的元素。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动画片,一起看一看吧。

(播放课件——后羿射日。

)教师解说: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实在受不了了,就找来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才不那么热了。

2,这个故事叫——后羿射日(学生齐答)。

"日"就是"太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太阳》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后羿射日"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让我们回到现实中想一想,后羿能不能射下太阳(学生简单回答"不能")5,小结:要想把原因讲得清清楚楚,我们就得好好读读课文。

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词,先自己读,再指名读。

3,质疑:词语光会读不行,还应该读懂意思,不懂的提出来。

(学生质疑,互相解答,教师注意总结理解词义的方法。

红色的字是这一课的生字,同学们再仔细看一看,哪个字你想给大家提个醒齐读词语。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太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太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运用不同的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

2、了解用数字和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与地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受到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体会作者运用不同的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运用不同的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课件出示)2、课文主要内容概括。

二、创设情境,感悟太阳的特点。

假设太阳公公来到我们的课堂,邀请小朋友们去做客,你去吗?为什么?预设:1、默读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三个特点写清楚的,用“――”划出有关句子,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特点进行重点学习。

2、汇报。

①学习“远”: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②学习“大”:课文也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的“大”,130万个地球等于1个太阳。

(对学生能说出列数字的方法进行鼓励。

)师用课件演示:左边是地球的动画,右边是太阳的动画。

引出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③学习“热”:(此时,学习“热”的学生有了以上学习的基础,回答问题就相对有条理)课文在写太阳热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告诉我们表面温度有六千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师:太阳是个大火球。

运用了什么方法?板书:打比方【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写作方法,使理论与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三、品读欣赏第二部分,体会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创设情境,既然你们都不到太阳家去做客,那太阳就走了,再见啦!同学样都说不能走,为什么呢?引出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段落。

1、这只是作者的总体感受,那课文又是怎样具体写出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2、出示图片,请同学们用关联词语来说―说(课件出示)。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太阳》的第二课时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太阳》的第二课时

《太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认识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太阳的?2、指名回答。

3、课文是如何介绍太阳的特点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1 学习课文1--3自然段(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90页,默读课文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三个自然段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知识?用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2)学生汇报交流。

①交流“远”的特点:师:读了课文的1-3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比较:“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

”师:这样写好吗?为什么?(用数字具体说明两者之间的距离,十分准确。

所以,在说明某一事物的时候,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可让我们的理解更准确,读起来更明白。

这就是列数字的方法。

)师板书:列数字师引导:1.5亿公里有多远?课文中怎样说的?“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师: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说明的呢?(列数字)师:对,除了列数字的方法外,作者还选择了我们熟悉的事--步行和坐飞机的事例来进一步说明太阳离我们有多远。

这样的方法就是用熟悉的事例作类比。

(板书)师:请大家再读这两句话,体会体会太阳离我们有多远(生读。

)师:太阳最离我们那么远,后羿能用箭射到吗?(不能。

)师: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师:这是一个什么句?它的意思是什么?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句子,要读出反问的语气。

生齐读。

师:同学们,作者是不是直接就写了太阳远的特点呢?师:他写了什么?(神话传说)师:课文开头写传说用什么作用?师:课文以神话传说开头,一是为了吸引读者,二是引用这个传说,很自然地引出对太阳有关知识的介绍。

《太阳》第二课时精品教案教学设计最新版

《太阳》第二课时精品教案教学设计最新版

《太阳》第二课时精品教案教学设计最新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太阳》这一课的第二课时,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章“太阳的奥秘”的第24节。

具体内容包括:太阳的结构与组成、太阳的能量来源与转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的结构与组成,理解太阳的能量来源与转换。

2. 掌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天文科普知识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阳的能量来源与转换。

教学重点:太阳的结构与组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太阳结构模型、地球仪、多媒体设备。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太阳的壮观景象,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的奥秘。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太阳结构模型和地球仪,讲解太阳的结构与组成、太阳的能量来源与转换。

3. 随堂练习(5分钟)4. 课堂互动(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合作(15分钟)学生分组制作关于太阳的手抄报,展示太阳的结构、能量来源与转换、对地球的影响。

各小组分享手抄报,师生共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太阳的结构与组成2. 太阳的能量来源与转换3.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以“我心中的太阳”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示例:我心中的太阳太阳,一个神奇而伟大的存在,为我们带来无尽的光和热。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太阳的结构与组成,以及它如何将核聚变产生的能量传递给地球。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更是无处不在,如气候变化、生物生长等。

因此,我心中的太阳不仅仅是一个星球,更是生命的源泉,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它。

2. 课后拓展:观察夜晚的星空,了解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太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太阳结构与组成、能量来源与转换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太阳》这篇课文,大家对太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方法。

2.回顾课文内容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太阳的特点。

生1:太阳非常大,直径是地球的109倍。

生2:太阳非常亮,表面温度高达6000摄氏度。

生3:太阳非常重要,是地球上生命的基础。

3.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描述了太阳?生1:作者从太阳的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进行了描述。

生2:作者还从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描述。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作者在描述太阳时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4.分析写作方法师:请同学们看课文第2段,作者在描述太阳的形状时,用了哪些词语?生1:椭圆、明亮、耀眼。

师: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生2:这些词语生动地描绘了太阳的形状,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师:再请大家看课文第3段,作者在描述太阳的大小和颜色时,用了哪些写作方法?生1:作者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太阳与地球进行对比,突出了太阳的巨大。

生2:作者还用了夸张的手法,如“直径是地球的109倍”,强调了太阳的庞大。

5.学习课文第5-7自然段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5-7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描述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生1:作者从太阳的光照、温度、能量等方面进行了描述。

生2:作者还从太阳对生物、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描述。

6.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师:请同学们结合全文,说一说作者在描述太阳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生1:作者对太阳充满了敬意,认为太阳是伟大的、神奇的。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太阳》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每个自然段,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初步了解说明文的特点,体会列数字、打比方和作比较三种说明方法的特点、作用和运用。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重点了解太阳的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说明文的特点,体会列数字、打比方和作比较三种说明方法的特点、作用和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你们知道什么样的文章叫科普说明文吗?(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就叫做科普说明文)2、你们读过哪些科普说明文?3、你们觉得科普说明文中介绍的科学知识应该具有哪些特点?(真实性、准确性)4、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科普说明文《太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新授:(一)回顾课文内容,想一想:这篇课文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太阳哪些方面的知识?(课文围绕太阳向我们介绍了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二是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二)师:下面我们来深入学习介绍太阳特点的这一部分。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1)这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太阳的什么特点?(2)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这个特点?2、指名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3、填空:太阳离我们有()公里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年。

括号里填写的都是什么?(数字,而且这些数据都必须是真实的,具有科学性的,来不得半点虚拟,这就是科学性。

)4、如果不用数字,只说“很远很远”或“特别特别远”,哪一种说法好?为什么?出示:太阳离我们特别特别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要走很久很久;就是坐飞机,也要飞很多很多年。

这样的描述与课文中的描述有什么不一样?(肯定:用数字说明问题,是说明事物的一种写作方法。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深入了解太阳的特点和作用。

2.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特点作用,学习写作方法,培养思维精神。

2.教学难点:运用写作方法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太阳的重要性。

(2)提问学生太阳对地球的作用。

2.精读课文
(1)深入分析太阳的特点和作用。

(2)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如列数字、举例子等。

3.写作练习
(1)让学生选择一种自然事物,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介绍。

(2)分享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和修改。

4.拓展延伸
(1)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太阳的科学知识。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反思:复习导入能让学生回忆起太阳的知识,但在写作练习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写作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更多的指导。

拓展环节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太阳》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太阳》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太阳》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太阳》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

2、能理解课文中一些表示人物感情变化的词组,并把它读好。

3、能根据课文的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话。

4、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5、能主动提出问题,并积极查找资料来解决。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理解课文中一些表示人物情感变化的词组,并较好地运用在复述课文中。

教学准备:1、课件。

2、道具。

3、红外线笔。

教学设计:一、读词导入: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

〖学生齐读课题〗2、师:老师这里有一些词组,请小朋友先读在心里,用你们的表情告诉我。

〖学生自读,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讲的是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

现在请小朋友跟随老师一起到故事发生的那天晚上去看个究竟。

一天晚上,爱迪生的妈妈病了。

?爸爸请来的医生说,妈妈得的是阑尾炎,需要做手术。

〖学生指名听句,一起说〗2、师:请小朋友翻开书,大声读第一自然段,比一比,你又知道了什么?(出示:两段话)〖学生大声读,思考,指名交流〗师:情况太危急了,谁来读?〖学生指名读,齐读〗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师:屋外风雪交加,屋内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手术得尽快开始,可是……医生……妈妈……爸爸……爱迪生……〖学生按老师的提示读〗师:你能连起来读吗?/请你也试一试。

〖学生指名读〗师:是啊,听着听着,我们的心好像也被揪起来了。

〖学生齐读〗师:时间就是生命呀,可是,滴答、滴答,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学生想象说话〗2、师:正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忽然爱迪生眼睛一亮:“医生,我有办法了。

”爱迪生想出了什么办法?请小朋友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学生默读思考〗师:同桌交流一下,爱迪生是怎样做的?〖学生同桌交流〗师:谁来说一说?〖学生指名交流〗师:下面,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摆一摆,演一演,其他小朋友注意看,爱迪生的每一个动作,想一想,你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学生交流〗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1、师:让我们学着医生的样子来夸夸爱迪生。

《太阳》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篇

《太阳》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篇

《太阳》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初读课文,了解各段大意,理清段意。

3、讲读课文(1—3)学习太阳的远、大、热三大特点。

教学重、难点:体会列数字、比较等写作手法的好处。

课前准备:幻灯、字卡、有关文字投影。

学生收集太阳系行星、和睦后、恒星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板书课题。

10、太阳二、交流预习成果:1、字词方面:兽(shou)繁殖(zhi)蔬菜(shu)估计(gu)杀菌(jun)煤炭(tan)水蒸气(shui)治疗(liao)2、词义:传说:人们口头流传的关于某个人或事的叙述。

估计:对事物所作的大概推断。

繁殖:繁育,生殖后代。

寸草不生:连一寸小草也不生长,形容荒凉。

三|、自渎课文,说说各段的大意。

(一)1、太阳远。

2、太阳大。

3、太阳热。

4、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密切。

5、太阳与风雪的关系。

6、太阳与风。

7、太阳与杀菌。

8、太阳与地球。

(二)文章共分两大部分:第一段(1—3):介绍太阳远、大、热的三大特点。

第二段(4—8):介绍了太阳与人类、地球的密切关系。

四、读第一自然段。

a)出示幻灯;后羿射日。

故事导入,这个故事是真的吗?为什么?文中那些地方(词句)可以看出。

b)生自由读,找出答案汇报。

(1)传说、其实(师出示相关段落,圈出字词。

)(2)太阳与地球相距:150000000公里。

(板书)步行,日夜不停地走:3500年。

坐飞机:20几年。

(3)“箭哪能射得到呢?”(反问句)箭根本射不到。

c)师结:为了说明太阳与我们遥远,这一段利用许多数字来说明,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后羿射日”只是个传说,这种说明方法叫“列数字”。

指导朗读。

出示一段没有数字的文字作比较,体会列数字的好处。

五、讲读二、三自然段。

师导:明方法除了列数字,还有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等方法,文章在介绍太阳的大、热这两大特点时,是怎么写的,分组讨论学习后交流。

a)太阳的热。

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的深入学习,理解作者提出的关于太阳的三个问题,以及作者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

2. 分析课文中的论据,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事实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的。

3. 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归纳和演绎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的观点和论据。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归纳和演绎的论证方法。

3. 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作者观点和论据的掌握,归纳和演绎论证方法的学习。

难点:如何理解和运用归纳和演绎的论证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课文学习: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据。

3. 论证方法的学习: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归纳和演绎的论证方法。

4. 随堂练习:通过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论证方法的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太阳三个问题观点论据论证方法七、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关于太阳的三个问题。

2. 分析课文中的论据,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事实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的。

3. 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归纳和演绎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对作者的观点和论据有了更深入的掌握,同时也学习了归纳和演绎的论证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归纳和演绎的论证方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讲解。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阅读相关的文章,加深对太阳的理解,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写一篇关于太阳的作文,运用所学的论证方法,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太阳》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太阳》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太阳》课时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在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要点把握1.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了解重点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2.教师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课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方面,教师可以点名让学生说一说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什么,然后再点名让学生说一说这两方面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上一位同学给我们讲述的后羿射日的故事吗?你们相信这个故事吗?(学生答:不相信。

)对,这只是传说。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是无法查证的,也没有事实根据。

那我们应该怎样去了解太阳呢?对,我们要运用科学这个有效的武器,去探索太阳的秘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现在,让我们再走进课文,去看看这熟悉而又显得有些陌生的太阳吧!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抓住重点句子,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

过渡:在上节课中,我们划分了文章的层次,了解到文章第一部分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

现在我们重点学习这一部分,看一看太阳有什么特点。

大家先把这一部分的内容朗读一遍,然后我们再一起学习学习。

(1)请学生说说太阳有哪些特点。

(教师板书交流结果:特点——远、大、热。

)(2)学生自由朗读第1~3自然段,结合有关语句体会文章是如何把太阳的这些特点说明得具体、生动的,同桌之间讨论。

预设:教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巡视课堂,随时发现、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解读关键语句。

A.远:引传说、列数字、作比较、假设、反问明确:课文开头以“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引出了“太阳究竟离我们有多远”这个问题,再以“其实”一词为过渡,指出太阳离我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一亿五千万千米,然后运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到太阳上去,步行需要走三千五百年,坐飞机需要飞二十几年,最后得出结论“箭哪能射得到呢”。

《太阳》优质教案(第二课时)

《太阳》优质教案(第二课时)
常言说:教无定法,教学得法。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将接受式学习和自主探究式学习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接受新的知识时,要给他们适当的点拨或示范,让他们有较明确学习方向,从而享受到学习成功的愉悦。
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第8自然段,说一说:这一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的?
预设1:这个自然段对太阳的作用进行了总结。
预设2:最后一句话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因为有了太阳,人类才能获得各样的资源,才能在地球上生存发展。
教师小结:作者用一句话总结了太阳对我们人类的作用,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善于总结。
预设:第5自然段写的是水在太阳的作用下形成云、雨、雪。
教师引导:这一自然段也写的是太阳对地球气候的影响,谁来说说具体写了对什么的影响?
预设:第6自然段写的是太阳对风的形成的影响。
教师引导:大家还记得之前学过的课文《我是什么》吗?回忆一下课文内容,帮助我们理解太阳对雨雪的形成的影响。
教师引导:第7自然段写太阳有杀菌的作用,联系日常生活中“晒被子”等现象,我们可以了解到太阳的杀菌作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与习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获取知识的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注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自读课文,去独立思考。
二、教学本文的说明方法的时候,我采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
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简单易懂。我就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入手,让学生在文中找到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句子读一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以及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教师小结:第5、6自然段写了太阳对气象的变化的影响,第7自然段写太阳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面的作用。

《太阳》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最新版

《太阳》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最新版

《太阳》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最新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太阳》这篇课文,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第二章节“太阳的认识”,详细探讨太阳的结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太阳活动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的结构,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意义。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太阳相关资料的能力。

3. 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太阳的结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难点:太阳活动的特点及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太阳结构模型、地球仪。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太阳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太阳的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第一环节:太阳的结构a.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结构。

b. 教师通过太阳结构模型和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太阳的各个层次。

c. 学生随堂练习:绘制太阳结构图,加深对太阳结构的理解。

3. 第二环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a. 教师讲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如光照、热量等。

b. 学生分组讨论: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还有哪些?c.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 第三环节:太阳活动的特点a.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太阳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六、板书设计1. 太阳的结构:a. 核反应区b. 辐射带c. 对流层d. 光球e. 色球f. 日冕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a. 光照b. 热量c. 磁场3. 太阳活动的特点:a. 黑子b. 耀斑c. 日珥d. 太阳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绘制太阳结构图。

c. 列举三种太阳活动,并解释其特点。

2. 答案:a. 太阳结构图见附件。

b.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光照、热量、磁场等。

c. 三种太阳活动:黑子、耀斑、日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太阳的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掌握较好,但对太阳活动的特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2.能尝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清楚一种事物的特征。

教学重点: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重点。

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说一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太阳的。

2.结合生活经验,查阅的资料,说说哪些事物和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3.明白本节课任务:让学生自读课后第二题。

二,抓住重点句段,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

1.学习“距离地球远”部分。

(1)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课后第二题的第一句话后,你有什么感受?从什么地方感受到太阳距离地球远?引导学生知道作者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2)让学生读课文第1自然段,找出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句子。

(3)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把课文做如下改动好不好呢?课件出示相关内容,让学生对比朗读并仔细体会。

(4)学生交流感受,教师总结:很远、很多年都是比较笼统模糊的说法。

作者用“三千五百年”“二十几年”这些具体数字,又举出“步行”“坐飞机”这样的具体实例,强调了太阳与地球的距离远,让人有了鲜明的感受。

(5)写太阳离地球远的特点时,作者为什么要引用后羿射日的传说?学生回答后,师小结。

2.学习“体积大”部分。

(1)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让你描述太阳的体积大,你会怎么说?(2)引导学生说一说:课后第二题的第二句话中,除了列数字,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一说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预设:作者还拿地球与太阳进行了比较。

运用“作比较”的方法,能够更加突出太阳的体积很大。

(3)作者为什么不拿太阳和木星,火星作比较,而用地球呢?(4)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比较熟悉地球,知道地球很大,作者说大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就让我们一下子感受到太阳比地球大得多。

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更能让读者理解,留下深刻的印象。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4~8自然段,初步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2、体会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培养阅读说明文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和体会有了太阳才会使我们这个世界变得如此美丽可爱,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列数字和举例子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教法:借助多媒体,先扶后放,教给方法,以读代讲,适当点拔,培养能力学法:收集资料,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品读感悟教学准备:生: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

师: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并制成课件。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复旧导入。

1、师引导学生说出课前查找的有关太阳的资料。

(师相机板书:太阳)2、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课前查资料,我们对太阳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一起来研究太阳与人的关系是怎样的密切。

二、自读课文,合作探究1、学生自读课文第4~8自然段2、根据你平时观察所得和书上提供资料,说说太阳与人类关系3、引导交流(1)同桌交流(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指名说说的太阳与动植物和人类生活需要关系课件出示太阳与动植物和人类生活需要关系图(2)引导小组交流(分角色朗读第5、6自然段)课件出示自然现象的变化图结合图画,代表说说太阳与自然现象变化的关系小结:由此可见,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离不开太阳(板书:自然现象的形成离不开太阳)(3 )学习第7自然段出示课件第7自然段,并指名读出示课件——《你知道太阳光靠什么杀菌的吗?》的相关知识小结:太阳光能预防、治疗疾病,人类需要太阳。

(板书:太阳光能预防、治疗疾病)(4)合作学习第8自然段出示第8自然段指名读合作探究此段的作用齐读本段三、拓展延伸,展示资料阅读课后“资料袋”的内容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太阳的资料四、总结全文、归纳学习收获1、通过学习本文,你想对太阳说什么?(指名说)2、总结全文学习了《太阳》这篇课文,我们获得了有关太阳的特征的知识,明确了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金香淑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能力目标:
1.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2.体会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培养阅读说明文的兴趣. (三)情感目标:
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和体会有了太阳才会使我们这个世界变得如此美丽可爱,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体会关联词的作用;能够正确填写关联词语。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列数字和举例子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课前准备:
生: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标出自然段。

2.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

师:图片、播放器
教学流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

师引导学生说出课前查找的有关太阳的资料。

(师相机板书:大火球。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课前查资料,我们对太阳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太阳》这篇课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会对太阳有更多的了解。

二、整体感知课文。

师:课文围绕哪两方面来写太阳的?(师相机板书:特点关系)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太阳的特点。

三、学习太阳的特点。

1.太阳公公听说我们要了解它,很高兴,特意赶来了,你们听——
(课件播放:太阳公公说话的录音及文字。


“同学们,我离你们很远、很远,我很大、很大,我的温度很高、很高。

现在,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
生:“我只知道太阳的三个特点是:远、大、热,但远、大、热到什么程度并没有说清楚,所以我觉得太阳公公说的话不清楚。

(师板书:远、大、热并进行鼓励,进入下一环节。


2.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三个特点写清楚的,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特点进行阅读。

3.分组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喜欢的特点进行重点学习,然后前后四个同学一组,在小组内说一说。

4.汇报。

(1)师:先由学习“远”的学生汇报
生: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2)师引导:不错,你读出了重要的部分,能不能就这个内容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这个内容说清楚的。

(学生不知该怎么说。


(3)师:课件演示、引导:一亿五千万公里有多远?课文中怎样说的?
(走——三千五百年,飞——二十几年。


学生看课件做口头练习:
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4)师:引导学生发现()里面填的是数字,通过数字具体说明,我们对太阳的“远”就了解了。

所以我们知道了:在说明某一事物的时候,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可让我们更好地来理解,但数字必须是精确的,有科学依据的。

这就是列数字的方法。

(师板书:列数字)
师:写太阳“远”这个特点还用了其他什么方法,找找看。

生:还运用了写传说故事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课文、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调动)。

师:课文开头引用传说,有什么作用?
生:能吸引读者
师:很自然地引入对太阳有关知识的介绍。

(5)学习“大”的学生汇报
生:课文也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的“大”,130万个地球等于1个太阳。

(对学生能说出列数字的方法进行鼓励。


师:“抵得上”还可以换成哪个词?(顶的上、相当于)
师:课件演示,进行引导。

左边是地球,右边是太阳,中间由小于号连接引出: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拿地球的大小来和太阳作比较。

(师:对学生的细心观察进行鼓励,并进行小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而言,地球非常大,我们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然而,拿地球和太阳一比,更突出了太阳的大,这就是作比较的方法。

(板书:比较)师:说明太阳“大”的特点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
(仍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阅读中去寻找答案。

(6) 学习“热”的学生汇报:
生:课文在写太阳热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告诉我们表面温度有六千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师:那中心温度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动手算一算。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生:一千八百万度。

师:真有一千八百万度吗?
生:是估计,太阳温度太高了,人们无法进行测量,所以是大概的数。

师:同学们注意了“估计”,特别好。

说明你们读书很细心,那看一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生:用钢铁与太阳的温度作比较,说明了太阳的温度真的很高。

师:一起读一读描写太阳大、热特点的段落,感受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写作方法,使理论与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
四、学习太阳与我们的关系
太阳与我们有哪些关系?从哪些事实说明这种密切的关系呢?(板书:动植物……)
五、结合板书总结。

学习了《太阳》这篇课文,我们获得了有关太阳的特征的知识,明确了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正因为太阳很大,很热,距离我们又很远,才能给我们送来光明和温暖,也才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板书
特点
课后反思,
课堂开始,引导学生说出课前查找的有关太阳的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课堂,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了交流。

教学太阳的特点,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喜欢的特点进行重点学习,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上有了选择性,他们不仅乐意去学,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精讲第一自然段,学习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授之以渔,激励孩子自主合作,自主探究;为下面两个自然段的小组合作学习打好基础,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态度由“厌学”变为“愿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不足的是应在后期的学习或课外的作业时,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了解太阳与人
类还有哪些联系、人类将如何利用太阳等等进行拓展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