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说课稿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1)》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有对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等的认识之后,从变化和对应关系的角度,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运算进行更深入的讨论,是站在更高起点上的动态分析。
通过讨论一次函数与方程(组)及不等式的关系,用函数的观点加深对这些已经学习过的内容的认识,加强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发挥函数的统领作用,构建和发展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
二、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观察函数图象、求方程的解和不等式的解集,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联系;(2)会用图象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数学思考目标:通过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关系的探究及相关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3、问题解决目标:能利用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内在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4、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体会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重点:通过观察函数图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四、教学难点难点: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
五、教学准备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已能初步理解函数与方程的联系,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积累了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
教法分析:基于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初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发挥其学习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我决定采用“启发引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教学流程框图七、教学过程设计预计时间(分)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评价5分钟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深圳市宝安中学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学会生存”的必修课,目前“中学生生存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成为学校独立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资助课题。
在周一的“防止踩踏”疏散课上,初一(4)班的同学在警报响起3秒后疏散距离y(米)与时间x(秒)满足关系式是y=2x-5。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大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有对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等的认识之后,从变化和对应的角度,对一次运算进行更深入的讨论,是站在更高起点上的动态分析。
通过讨论一次函数与方程(组)及不等式的关系,用函数的观点加深对这些已经学习过的内容的认识,加强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发挥函数的统领作用,构建和发展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前两小节内容的复习,但不是简单的回顾复习,而是居高临下的进行动态分析,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加大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相关内容之间联系的认识,进一步体验函数的重要性,提高灵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巩固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由于从图象的角度认识方程及不等式涉及到变化、对应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所以本节的教学难点为从函数图象的角度认识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不等式。
二、目标分析:1、知识技能:充分利用图象巩固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2、数学思考:通过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的探究及相关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3、解决问题:能利用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4、情感态度:(1)、通过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的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体会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2)、通过利用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联系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
三、学法分析1、学生自主探索,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合作交流的友好氛围,让学生更有机会体验自己与他人的想法,从而掌握知识,发展技能,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
四、教法分析本节课以启发激励为主,让学生在习题的逐层升华中乐学、会学、善学。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优秀教案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二)会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画出函数图像,并利用不等关系进行比较。
二、能力训练要求。
(一)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图像之间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
(二)训练大家能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体验数、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自己根据题意列函数关系式,并能把函数关系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联系起来作答。
【教学方法】研讨法。
即主要由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来解决问题,老师只起引导作用。
【教学准备】投影片两张。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那么,是不是不等式的知识是孤立的呢?本节课我们来研究不等式的有关应用。
二、新课讲授。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
[师]大家还记得一次函数吗?请举例给出它的一般形式。
[生]如y=2x -5为一次函数。
[师]在一次函数y=2x -5中, 当y=0时,有方程2x -5=0; 当y >0时,有不等式2x -5>0; 当y <0时,有不等式2x -5<0。
由此可见,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有密切关系,当函数值等于0时即为方程,当函数值大于或小于0时即为不等式。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图像之间的关系。
(二)做一做。
请大家讨论后回答:[生](1)当y=0时,2x -5=0,∴x=25,∴当x=25时,2x -5=0。
(2)要找2x -5>0的x 的值,也就是函数值y 大于0时所对应的x 的值,从图像上可知,y >0时,图像在x 轴上方,图像上任一点所对应的x 值都满足条件,当y=0时,则有2x-5=0,解得x=25。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14.3.2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目标(一)知识认知要求1、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问题的转化关系.2、学会用图象法求解不等式3、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 (二)能力训练要求1、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之间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2、训练大家能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体验数、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教学重点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转化及本质联系。
2、掌握用图象求解不等式的方法。
教学难点图象方法求解不等式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1、你能利用函数图象解下面的方程吗?学生作图得出答案,师、生一起分析:画出直线 ,发现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2,0)。
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2。
2、在图象上任取一点,如点A (x 1,y 1),易得x 1>0,y 1=2 x 1-4>0可见,在一次函数图象上也存在着不等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
二、分析问题,探究新知思考1:我们来看下面两个问题有什么关系? (1)解不等式5x +6>3x +10。
(2)当自变量x 为何值时函数y =2 x -4的值大于0? 得出: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
思考2:以下解不等式的问题可以与怎样的一次函数问题是统一的? (1)解不等式 2 x +6 > 0 (2)解不等式 - 5 x - 5<0 (3)解不等式 8 x +4 > 3 x +7学生讨论并猜想“解不等式a x +b >0” 与“求自变量x 在什么范围内,一次函数y =a x +b 的值大于0”之间的关系?240x -=24y x =-思考3:再次观察函数y =2 x -4的图象,如何利用图象来说明问题(2)?我们先观察函数у=2χ-4的图象。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教案
《19.2.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教学设计陈静雯教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内在联系,明白方程(组)、不等式与函数三者之间相互转化,相互渗透.2.通过画函数图像、观察函数图像,体会数形结合思想.3.能结合利用函数、方程、不等式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关系的探究,引导学生认识事物部分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关系的探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发现数学的美,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的关系;教学难点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和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发展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和辩证思维能力。
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问题与情境师生互动时间活动一复习引入问题:1、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2、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是什么关系?活动二探究新知知识点一.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一)例:一次函数y=0.5x+15,二元一次方程y-0.5x=15,观察例子问题:1、二元一次方程中,当x=0时,y=?,点(0,15)与一次函数y=0.5x+15的图像有什么关系?2、二元一次方程中,当x=4时,y=?,点(4,17)与一次函数y=0.5x+15的图像有什么关系?3、二元一次方程的有多少个解?一次函数的图像有几个点?教师提问并且结合例子补充说明学生观察回答让学生观察例子,从特殊值入手,探索一次函数的点与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之间的关系,学生观察回答问题3分钟9分钟教师总结: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落在对应的一次函数的图像上,无数个解对应无数个点,点动成线,构成一次函数的图像。
知识点二.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例:下面三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从函数的角度对解这三个方程进行解释吗?(1)2x+1=3;(2)2x+1=0;(3)2x+1=-1.问题:1、三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什么不同点?2、从函数的角度出发,对解这三个方程进行解释?3、一次函数问题如何转换为一次方程问题?总结:用函数的观点看:解一元一次方程ax +b =k 就是求当函数值为k 时,对应的自变量的值.(二)练一练知识点三.一次函数与一次不等式(一)例:下面三个不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从函数的角度对解这三个不等式进行解释吗?能把你得到的结论推广到一般情形吗?(1)3x+2>2;(2)3x+2<0;(3)3x+2<-1.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启发学生学生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评价学生自主做练习,学生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师生点评9分钟4分钟9分钟问题:1、三个不等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2、结合一次函数与方程,谈谈如何从函数的角度,解释一次函数与不等式?3、一次函数问题如何转换成一次不等式问题?总结:1、不等式ax+b>c的解集就是使函数y =ax+b 的函数值大于c的对应的自变量取值范围,2、不等式ax+b<c的解集就是使函数y =ax+b 的函数值小于c的对应的自变量取值范围.(二)练一练:活动三、作业与小结1.谈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作业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这节课所学内容3分钟3分钟。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
19.2.3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龙湖中学郭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相互联系。
②是学生能初步运用函数的图像来解释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并通过函数图像来回答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关系的探究,引导学生认识事物部分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发现数学的美,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理解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转化关系及本质联系。
②掌握用图像求解方程不等式的方法。
2.难点: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求解方程和不等式三.教学过程:1.探究一次函数与方程的关系问题1(1)解方程2x-4=0(2)当自变量x取何值时,函数y=2x-4的值为0?(3)画出函数y=2x-4的图像,并确定它与x轴的交点坐标。
(4)第(1)(2)问题有何关系?(1)(3)呢?[从上述问题中,你能发现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吗?]问题(2)(3)可以看作是同一个问题的两种形式,问题(1)(2)是从数的角度看,问题(3)是从形的角度看。
学生按要求探究,并总结结论从数的角度看,一元一次方程2x-4=0的解是一次函数y=2x-4的y为0时x 的值。
从形的角度看,一元一次方程2x-4=0的解是一次函数y=2x-4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2.新知构建①填写表格,使得以下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与一次函数问题是同一问题。
你能从函数的角度解方程2x+1=3吗?学生独立思考后,画出一次函数y=2x+1的图像,从数的角度,y=2x+1的函数值为3时,自变量x 的值是这个方程的解;从图像上可以看出,直线y=2x+1上纵坐标为3的点的横坐标为1,是这个方程的解。
任何以x 为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化成ax+b=0(a,b 为常数,a ≠0)的形式,因此,方程2x+1=3的解,也可以看成直线y=2x-2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设计
《13.3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第一课时)安徽省合肥市庐阳中学陈光宇教具安排学生课堂自主探究材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这节内容安排两个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通过探究活动领悟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境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学前热身小明的爸爸应邀来到合肥投资,在庐阳工业园投资300万元成本建成一个小型家电生产工厂。
建成投产后,不考虑材料费等其他因素,每年盈利75万元。
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该工厂投产几年刚好收回成本?2:该工厂从哪一年后盈利开始超过300万元以上?师: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学过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生:小学的算术法和初中学过的方程、不等式。
师:怎样利用函数图象解决上面的问题呢?贴切的生活情境可以让大多数同学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除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让学生初步感受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是有联系的,引入课题。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联系。
1.解方程 3x+6=0。
2.直线y=3x+6与x轴交点的坐标是什么?3.讨论:图象与方程的解之间的关系。
4.不解方程:你能说出方程3x+6=6的解吗?学生口答三个问题。
师:课前让大家准备了任意的一次函数的图象,观察你的图象,在图象中也有类似的联系吗?学生举例说明。
师:将刚才的思考概括为一般形式呢?归纳: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kx+b=0的解。
一元一次方程kx+b=0(k、b为常数,k≠0)的解就是一次函数y=kx+b(k0)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引题分解难度,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角度和方向。
通过学生反复实践和教师引导,学生从“形”到“数”,或者从“数”到“形”,自己探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一元一次方程解的关系,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
5.合作交流(一)你还能利用图象求出哪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6.合作交流(二)通过以上探究,你能总结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联系吗?师:请写出几个这样的一元一次方程和同伴进行交流。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2.5 第2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说课稿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2.5 第2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2.5 第2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这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二是学会如何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材的处理上,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八年级下册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相关知识,对于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如何绘制一次函数的图像,学生都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然而,对于如何将这两个知识点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让学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掌握如何将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次函数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这两个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其中,如何将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次函数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引导探究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设置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
同时,我还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直观的图像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九年级数学《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2019年教学文档
九年级数学《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小编寄语】查字典数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九年级数学《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说教材1、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基础上,用函数的观点对它们重新进行分析。
这不是简单的复习回顾,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动态的分析,引导学生从整体中把握部分。
其中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函数图象,逐步体会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2)感知不等式、函数、方程的不同作用与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自己根据题意列函数关系式,作出函数图象,并能把函数关系式或函数图象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联系起来, 通过自主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唱主角,老师任导演,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探索数学奥秘的愿望,体验成功的喜悦。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教学难点:利用函数图象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二、说教法1、学情分析我现在所带班级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学习新的知识需要较长的理解过程,加上这一学段的学生思维处于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概括过渡的时期,对事物的认知停留在单一知识点上。
他们可能会画一次函数的图像、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但是很难将数与形结合起来,通过抽象归纳得出二者的内在联系。
2、教学方法鉴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本节我将采用以启发探究式为主线、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配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三、说学法1.学生自主探索交流,思考问题,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形成合作交流的良好氛围,体验学习的快乐,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技能。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这一节内容是初中数学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一节一次函数后,回过头重新认识已经学习过的一些其他数学概念,即通过讨论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用函数的观点加深对已经学习过的不等式的认识,构建和发展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
它不是简单的回顾复习,而是居高临下的进行动态分析。
2、活动目标①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会根据一次函数图像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
②学习用函数的观点看待不等式的方法,初步形成用全面的观点处理局部问题。
③经历不等式与函数问题的探讨过程,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数学问题的辨证思想。
④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探索数学奥妙的愿望,体验成功的感觉,品尝成功的喜悦。
总的来讲,希望达到张孝达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要求:给我们所有的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大脑。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已逐步从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而且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的能力。
三、学法分析1、学生自主探索,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合作交流的友好氛围,让学生更有机会体验自己与他人的想法,从而掌握知识,发展技能,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
四、教法分析由于任何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都能写成ax+b 0(或 0)的形式,而此式的左边与一次函数y=ax+b的右边一致,所以从变化与对应的观点考虑问题,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也可以归结为两种认识:⑴从函数值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ax+b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⑵从函数图像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ax+b在x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
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上两个角度探讨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基础)知识讲解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基础)【学习目标】1.能用函数的观点认识一次函数、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能直观地用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来表示方程(或方程组)的解及不等式的解,建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及转化的思想.2.能运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简单的不等式问题及实际问题.【要点梳理】【高清课堂:393614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要点】要点一、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由于任何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为>0或<0或≥0或≤0(、为常数,≠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的值大于0(或小于0或大于等于0或小于等于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要点诠释:求关于的一元一次不等式>0(≠0)的解集,从“数”的角度看,就是为何值时,函数的值大于0?从“形”的角度看,确定直线在轴(即直线=0)上方部分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的范围.要点二、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我们已经学过,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可以解得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这个不等式的解集的端点值就是我们把不等式中的不等号变为等号时对应方程的解.要点三、如何确定两个不等式的大小关系(≠,且)的解集的函数值大于的函数值时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直线在直线的上方对应的点的横坐标范围.【典型例题】类型一、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1、如图,直线交坐标轴于A(-3,0)、B(0,5)两点,则不等式<0的解集为( )A.>-3 B.<-3 C.>3 D.<3【思路点拨】<0即>0,图象在轴上方所有点的横坐标的集合就构成不等式>0的解集.ax b +ax b +ax b +ax b +a b a y ax b =+x ax b +a x y ax b =+y ax b =+x y ax b cx d +>+a c 0ac ≠⇔y ax b =+y cx d=+x ⇔y ax b =+y cx d =+y kx b =+kx b--x x xx kx b --kx b +x kx b +【答案】A;【解析】观察图象可知,当>-3时,直线落在轴的上方,即不等式>0的解集为>-3,∵<0∴>0,∴<0解集为>-3.【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及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仔细观察图形,注意几个关键点(交点、原点等),做到数形结合.举一反三:【高清课堂:393614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例2】【变式】如图,直线与坐标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2,0)和B(0,-3),则不等式+3≥0的解集是( )A.≥0 B.≤0 C.≥2 D.≤2【答案】A;提示:从图象上知,直线的函数值随的增大而增大,与轴的交点为B (0,-3),即当=0时,=-3,所以当≥0时,函数值≥-3.2、直线与直线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为( ).A. B. C. D.无法确定【答案】B;x y kx b =+x kx b +x kx b --kx b +kx b --x y kx b =+kx b +x x xx y kx b =+y x y x y x kx b +b x k y l +=11:x k y l 22:=x x k b x k 21>+1->x 1-<x 2-<x【解析】从图象上看的解,就是找到在的上方的部分图象,看这部分图象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当时,,故选B.【总结升华】本题考察了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求解不等式的大小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找出表示两条直线的交点的横坐标,再根据在上方的图象表示的函数值大,下方的图象表示的函数值小来解题.举一反三:【变式】直线:与直线: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 )A.>1 B.<1 C.>-2 D.<-2【答案】B;提示:与直线: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交点是(1,-2),根据图象得到<1时不等式<成立.3、画出函数的图象,并利用图象求:(1)方程2+1=0的解;(2)不等式2+1≥0的解集;(3)当≤3时,的取值范围;(4)当-3≤≤3时,的取值范围.【思路点拨】可用两点法先画出函数的图象,方程2+1=0的解从“数”看就是自变量取何值时,函数值是0,从“形”看方程2+1=0的解就相当于确定直线与轴的交点,故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2+1=0的解.同理:图象在轴上方所有点的横坐标的集合就构成不等式2+1>0的解集.【答案与解析】解:列表:x012-y 10x k b x k 21>+1l 2l 1-<x x k b x k 21>+1l 1y k x b =+2l 2y k x c=+x 1k x b +2k x c +x x x x 1y k x b =+2l 2y k x c =+x 1k x b +2k x c +21y x =+x x y x y x 21y x =+x x x 21y x =+x x x x x在坐标系内描点(0,1)和,并过这两点画直线,即得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1)由图象可知:直线与x 轴交点,∴ 方程2+1=0的解为;(2)由图象可知:直线被轴在点分成两部分,在点右侧,图象在轴的上方.故不等式2+1≥0的解集为;(3)过点(0,3)作平行于轴的直线交直线于点M,过M 点作轴的垂线,垂足为N.则N 点坐标为(1,0);从图象上观察,在点(1,0)的左侧,函数值≤3,则当≤3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1;(4)过(0,-3)作轴的平行线交直线于点P ,过P 作轴的垂线,垂足为H,则点H 的坐标为(-2,0).观察图象,在(-2,0)的右侧,在(1,0)的左侧,函数值-3≤≤3.∴ 当-3≤≤3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2≤≤1.【总结升华】仔细体会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1)一元一次方程(是已知数)的解就是直线上这点的横坐标;(2)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已知数,且<)的解集就是直线上满足≤≤那条线段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一元一次不等式≤(或≥)(是已知数)的解集就是直线上满足≤(或1,02⎛⎫-⎪⎝⎭21y x =+21y x =+1,02⎛⎫-⎪⎝⎭x 12x =-21y x =+x 1,02⎛⎫-⎪⎝⎭1,02⎛⎫- ⎪⎝⎭x x 12x ≥-x 21y x =+x y y x x x 21y x =+x y y x 0kx b y +=0y y kx b =+0y y =1y kx b +2y 1y 2y 1y 2y y kx b =+1y y 2y kx b +0y kx b +0y 0y y kx b =+y 0y≥)那条射线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举一反三:【变式】(2015春•东城区期末)已知直线y=kx+b 经过点A(5,0),B(1,4).(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若直线y=2x﹣4与直线AB 相交于点C,求点C 的坐标;(3)根据图象,写出关于x 的不等式2x﹣4>kx+b 的解集.【答案】解:(1)∵直线y=kx+b 经过点A(5,0),B(1,4),∴,解得,∴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x+5;(2)∵若直线y=2x﹣4与直线AB 相交于点C,∴.解得,∴点C(3,2);(3)根据图象可得x>3.类型二、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不等式的实际问题4、(2015•新疆)某超市预购进A、B 两种品牌的T 恤共200件,已知两种T 恤的进价如表所示,设购进A 种T 恤x 件,且所购进的两种T 恤全部卖出,获得的总利润为W 元. 品牌 进价/(元/件) 售价/(元/件)A 50 80B 4065(1)求W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购进两种T 恤的总费用不超过9500元,那么超市如何进货才能获得最大利润?并求出最大利润.(提示:利润=售价﹣进价)【思路点拨】(1)由总利润=A 品牌T 恤的利润+B 品牌T 恤的利润就可以求出w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y 0y(2)根据“两种T恤的总费用不超过9500元”建立不等式求出x的取值范围,由一次函数性质就可以求出结论.【答案与解析】解:(1)设购进A种T恤x件,则购进B种T恤(200﹣x)件,由题意得:w=(80﹣50)x+(65﹣40)(200﹣x),w=30x+5000﹣25x,w=5x+5000.答:w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w=5x+5000;(2)∵购进两种T恤的总费用不超过9500元,∴50x+40(200﹣x)≤9500,∴x≤150.∵w=5x+5000.∴k=5>0∴w随x的增大而增大,∴x=150时,w的最大值为5750.∴购进A种T恤150件.∴购进A种T恤150件,购进B种T恤50件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为5750元.【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由销售问题的数量关系求函数的解析式的运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实际问题的运用,一次函数的性质的运用,解答时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是关键.。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教案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教案第一章:引言1.1 学习目标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1.2 教学内容介绍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定义解释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1.3 教学活动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概念通过实例解释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2.1 学习目标学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2 教学内容介绍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讲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2.3 教学活动讲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学生分组练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三章:一次函数的图像3.1 学习目标学会绘制一次函数的图像3.2 教学内容介绍一次函数的图像讲解绘制一次函数图像的方法3.3 教学活动讲解绘制一次函数图像的方法学生分组练习绘制一次函数图像第四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应用4.1 学习目标学会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4.2 教学内容介绍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应用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3 教学活动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生分组练习解决实际问题5.1 学习目标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知识点5.2 教学内容5.3 教学活动进行复习测试,巩固所学知识第六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举例6.1 学习目标学会使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6.2 教学内容通过实例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6.3 教学活动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行解决。
学生分组讨论并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章:一次函数的性质7.1 学习目标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包括斜率和截距。
7.2 教学内容介绍一次函数的斜率和截距。
讲解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7.3 教学活动讲解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学生分组练习分析一次函数的性质。
第八章:一次函数图像的变换8.1 学习目标学会分析一次函数图像的平移变换。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实用教案
-=y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掌握用函数图象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函数的知识求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教学难点】 一次函数图象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教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大家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联系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一次函数的图象,我们可以直接看出对应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那么,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又有何关系呢?我们能否通过看一次函数的图象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内容。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课前导案,学生在课前进行学习讨论)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展示﹞已知函数62+-=x y 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⑴当x= 时,y=0,即方程062=+-x 的解为 思考:⑵当x 时,y >0,即不等式062>+-x 的解集为⑶当x 时,y <0,即不等式062<+-x 的解集为总结:当y=0时,正好是图象与轴的交点当y>0时,图象位于轴方当y<0时,图象位于轴方学生完成展示共同完成课本导学(多媒体展示)解(1)移项得:5x - 3x > 10 - 6合并,得2x > 4化系数为1,得x >2∴原不等式的解是: x>2(2)作出函数y = 2x -4 的图象(如图)从图知观察知,当x>2时y 的值在x轴上方,即y > 0因此当x > 2 时函数的值大于0。
﹝概括﹞任何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化为0b<ax+(a、b>bax+或0为常数且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值大(小)于0时,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或者看作:当一次函数图象在x轴上(下)方时,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三〉例题讲解例题:用画函数图象的方法解不等式5x+4<2x+10解法1:原不等式化为3x -6,画出直线y = 3x -6(如图)可以看出,当x<2 时这条直线上的点在轴的下方,即这时y = 3x -6 <0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x<2解法二:画出函数y = 2x+10 y = 5x+4图象从图中看出:当x <2时直线y = 5x +4 在y = 2x +10的下方即5x+4 < 2x +10∴不等式5x+4 < 2 x +10 的解集是x < 2师生总结步骤:1把不等号右边划为0 2 画函数图象 3 找与X轴的交点4作答〈四〉随堂练习1.自变量X的取值满足什么条件时,函数y=3X+8的值满中下列条件?(3)y>0 (4)y<22 利用函数图象解出X:(2)6x—4<3x+2〈五〉课堂小结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2.用函数图象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
202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
202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202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是苏科版八下第七章第七节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基础上,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高中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并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及在解决问题时的不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问题的意识及数形结合的解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通过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本课中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是重点,灵活使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课的难点,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教学策略:教法: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八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目标教学的要求,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法;让学生以观察实例为基础,用归纳的方法形成概念,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观察、发现、探究的过程,再现知识的“发生”和“发现”及“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的知识形成网状结构,使知识能相互交融,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
学法:建构主义教学构想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学习。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说课
通过移项和合并同类项,将不等式化 为标准形式。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方法
去括号
如果不等式中含有括号,根据 括号前的符号去括号。
合并同类项
将移项后的未知项和常数项分 别合并。
去分母
如果不等式中含有分母,首先 通过通分去掉分母。
移项
将不等式中的未知项移到不等 号的一边,常数项移到另一边。
系数化为1
将未知项的系数化为1,得到 不等式的解集。
03
通过比较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次函数的异同点,探究它们之间
的联系,并进行综合应用。
02 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概念
不等式定义及性质
不等式定义
用不等号连接两个解析式所组成 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不等式性质
不等式具有传递性、可加性、可 乘性等基本性质。
一元一次不等式形式
标准形式
ax + b > 0(或 < 0),其中a、b为 常数,a ≠ 0。
学生自主练习与反馈
练习1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3x - 2 leq 4$
02
练习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left{ begin{array}{l} 2x - 1 > 3 x + 2 leq 4 end{array} right.$
01
(注
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教学中应根 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和完善。)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说课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概念 • 一次函数基本概念与性质 •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关系 • 典型例题分析与解题思路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课程背景及意义
01
小学数学青岛版说课稿(7篇)
小学数学青岛版说课稿(7篇)小学数学青岛版说课稿(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最新小学数学青岛版说课稿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学数学青岛版说课稿精选篇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它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的第五节内容。
下面,我从教材理解、学情分析、设计思路、教学流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思考和设计。
一、教材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是在前面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安排的。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它既是对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的进一步巩固与深化,又是后续学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和铺垫,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同时本节教材承担着“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不等式、方程、函数之间联系和区别”的章节目标,它是本章中的一个难点,渗透着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反映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哲学规律。
本节内容的学习,对于启发学生数学思维,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观察图象,使学生初步掌握利用一次函数图象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
2、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初步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学情分析我校是一所山区乡镇初中,办公条件相对较差,为了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需求,近期学校在每个教室三面墙体装上黑板,并用竖线分成30小块,每块黑板都是学生课堂交流展示的平台,为学生创造了极大的展示空间。
教室内学生的座位分布以小组为单位,6人课桌相并,相对而坐,好、中、差不同层次学生相互搭配,组成6人学习小组,便于课堂上合作交流,互帮互学,互相促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五节的内容。
函数、方程、不等式都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变化规律的重要模型。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一次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后,再从函数的角度对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次方程重新进行了分析,渗透三者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函数与不等式的结合,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应用函数知识分析、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
它不是简单的回顾复习,而是居高临下的进行动态分析,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不等式。
二、学情分析
(1)知识技能基础:本节课是学生在已经在八年级上册学习了一次函数,以及本期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后的新内容。
(2)认知水平: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能通过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合作学习与交流的能力,探索欲望强但探索效率不高。
(3)思维水平: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已逐步从直观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而且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的能力。
但由于我班学生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并且整体水平较低,因此,学案的编写以及课堂中运用学案教学都面向中差生。
设置一定拔高题针对优生。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相关应用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或方程)的内在
联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探索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关系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
培养同伴间的合作学习,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一次函数图象,利用图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学难点:根据题意列函数关系式,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利用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案的设计及运用
由于利用“学案”进行导学讲评式教学,使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探究,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在二度消化教材和对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知识经验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地处理教材,并将学法指导有机融入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中.使用学案教学,使我们的课堂不再只是40分钟,而是延伸到了课外。
具体来说,一节教学内容的完成,依赖于三个环节的良好结合,课前自学、课堂学习、课后复习。
针对我班学生的水平和本节课的内容,对学案的运用是,学习准备、解读教材要求学生课前完成,挖掘教材作为难点由师生共同在课堂上完成,达标测评作为课后作业。
在课堂上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学案编写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学,但不表示教师完全不讲,实际上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在每一个学习环节中,教师都可提出更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强调易错的地方,在重难点处教师适当精讲。
在学案最后,我设置了达标测评和资料链接。
(一)达标测评
1、若y1=-x+1,y2=5x-1,问当x取何值时,y1<y2,尝试两种方式解决。
请与同桌交流你的做法。
2、若y=-x-2,当y<2时,x取何值,请结合图象回答。
3、某车间有20名工人,每人每天加工甲种零件5个或乙种零件4个,在这20个工人中,派x个人加工甲种零件,其余的加工乙种零件,已知每加工1个甲种零件可获利16元,每加工1个乙种零件可获利24元
(1)写出该车间每天所获利润y(元)与x(人)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要使该车间每天获利不低于1800元,问至少要派多少人加工乙种零件?
(二)资源链接:介绍数形结合的思想。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利用同一坐标系上两个一次函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部分花较多的时间。
目的在于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间与时间观察图像,进行探索。
注意让学生暴露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