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有哪些
德育原理有哪些
德育原理是指教育和培养人的思想品德、道德行为以及价值观念的基本原则。
以下是一些德育原理,尽量不使用相同的标题:
1. 完善的价值观培养: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如自律、诚实、尊重和责任感等。
2. 全面的人格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智力、情感、身体和道德等各个方面。
3. 个体差异的尊重: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注重个体差异,以个别化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
4. 以身作则: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引导学生,使德育教育更加有效。
5. 积极的引导与激励:注重通过积极的引导和激励方式,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6. 合理的奖惩机制: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以激励学生的优秀行为,同时引导学生纠正错误。
7. 社会环境的营造: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学生成长提供有利条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这些原则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品德,并能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展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
德育原理
1、性善论:孟子内发论性恶论:荀子外铄论2、品德的结构:林崇德的“三子系统说”班华的关于品德的“三维结构说”,认为品德是由品德心理形式维(道德认知、情感、意志等)、品德心理内容维(道德立场、观点等)、品德心理能力维(道德能力、策略等)构成。
四要素:知情意行3、品德是个人在面临一系列道德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人格特征和倾向。
4、品德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推移,其品德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发生和发展的运动变化的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由旧质到新质的过程,是人对客观现实的社会关系、思想意识关系及其处理准则的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和提高的过程。
5、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教人知善并行善。
道德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
6、德性的培育,从广义来看,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的教育。
从狭义来理解,德育即道德教育,包括道德价值教育、道德规范教育、道德情感教育。
就其内涵来说,德育是一种道德教育,包括道德价值、情感、规范教育,同时它的外延宽泛,涉及到与政治、心理、法律、思想、礼仪等有关内容的教育。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德育的实质是培养人的品德,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实践活动中的互动,将思想道德、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人的品德,促进人的品德的社会性发展,既有“小德”,也有“大德”。
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是有区别的,政治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更加直接,政治教育内容的变动性较强,而道德教育的内容则比较稳定。
习俗教育是道德教育中一条重要的实践策略,如入乡随俗,因为文化的差异,习俗不能作为判断道德高低的标准。
德育也不能混同于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是一种价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涉及的许多问题是中性的,无所谓善恶。
德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调适或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
7、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题:廉耻、公正、宽容、诚信、友爱、尊重、孝敬、责任心……8、德育过程指教育者根据德育目的和规律,采用一定的方法,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启发和引导受教育者能动地理解、接受和践行一定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形成相应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大学德育原理
1、“守一而望多”的原则:“守一”:严格意义上的德育即道德教育。
“望多”: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是重要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与道德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3、“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新苏格拉底法):促进道德判断发展的德育方法,吸收和发挥了苏格拉底教学中的诱发认识冲突的、促进积极思维的精髓。
具体步骤:①测试学生发展水平②按测试情况进行混合水平分组,每组8-12人③选择好两难问题④开展讨论,激发矛盾和冲突⑤讨论,促使相邻阶段的学生争论,教师支持和澄清重要特点,再提出高一阶段的问题,再讨论,使学生从一步步的矛盾冲突中找差距,达到新整合。
4、“公正团体法”(新柏拉图法):又称为“公正团体策略”,是指通过一个公正的生活共同体(合作性团体)的实践劳动过程,经由师生的民主参与、营造良好的团体氛围,以达到团员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提升团体成员的道德判断水平,促发道德行为的一种道德教育方法。
5、价值澄清理论:指在人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通过分析和评价的手段,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促进同一价值观的形成,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发展学生思考和理解人类价值观的能力。
它主张价值观的形成不是灌输而是通过澄清的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实现的,是通过选择、赞扬和实践过程来增进富于理智的价值选择的(一)时间:美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二)诞生标志:1966年拉思斯和他的学生哈明、西蒙合著的《价值与教学》(三)背景:①世界事件的影响②交流方式的变化③家庭生活的变化④学校教育的混乱(四)两个基本的理论假设:①当代社会充满互相冲突的价值观念,而这些价值观念又通过各种渠道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②在当代社会中,根本就没有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念(五)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原则):①以生活为中心②对现实的认可③鼓励进一步思考④培养个人能力(六)七个步骤:①自由地选择②从各种可能的选择中选择③认真思考每一种选择的后果再进行选择④赞同与珍视⑤确认⑥根据选择行动⑦重复。
德育原理有哪些
德育原理有哪些德育原理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在德育工作中,德育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指导德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那么,德育原理具体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德育原理的具体内容。
首先,德育原理要注重塑造学生的良好品德。
品德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在德育工作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友爱互助、勤奋好学、守纪守法等良好品德。
只有通过不断的教育和引导,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其次,德育原理要重视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德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学生往往通过身边的榜样来塑造自己的品德和行为。
因此,德育工作中要注重树立正面的榜样形象,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引导学生向优秀的榜样学习,使之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另外,德育原理要注重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爱心,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和情感。
此外,德育原理还要注重规范的引导和激励。
在德育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规范的引导和激励,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最后,德育原理还要注重家校合作。
家庭是学生品德养成的第一课堂,学校和家庭应该密切合作,共同育人,共同关心学生的德育成长,形成合力,使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教育下得到全面的德育。
综上所述,德育原理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它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在德育工作中贯彻这些原理,才能使学生在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上得到全面的提升,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深刻理解德育原理,切实贯彻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德育原理
绪论一、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1、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2、是问题事实与问题价值的统一3、是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的统一德育原理:是以客观存在的德育现象为基础,研究学校德育的一般问题,阐明学校德育工作一般原理的一门教育学科。
二、德育原理的学科性质1、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2、是一门理论研究为主兼有应用性质的学科3、是一门多学科关照下的具有综合性质的学科三、德育原理的学科价值1、理性认识的价值2、理性指导的价值3、重要的评估价值四、德育原理的学科任务1、研究和探讨德育理论、德育规律、为德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2、为德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武装,增强德育工作能力3、完善和发展的与科学理论,促进德育理论科学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五、学习德语原理的意义(一)有助于提高对德育工作及其价值的认识,增强育人意识(二)有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自觉性、避免盲目性(三)有利于掌握德育工作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增强德育工作能力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第一节德育概念一、“德育”一词的由来18世纪70-80年代,康德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
斯宾塞《教育论》(1860)把教育划为:智育、德育、体育。
从此“德育”一词风靡全球。
(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人)“德育”一词在20世纪初传入俄国。
1904,清学者王国维在《教育之宗旨》中,提出“完全人格教育”。
体育德育教育美育完全人格之教育心育德育1912,蔡元培,阐述新教育思想,主张“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二、德育的内涵(一)、德育包括些什么?1、一因素说:道德教育------小德育2、二因素说: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3、三因素说: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4、四因素说: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5、五因素说: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6、多因素说: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外,还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道德教育”:是形成人们一定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一定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是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政治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大德育”的合理性:1、与传统文化有关2、是苏联教育学的影响3、从我国的实际出发4、与世界改革潮流相一致“大德育”的难题1、德育内容无所不包,也即这种概念的无意义存在2、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的心理机制是不同的,而我们在研究德育心理机制时,往往借鉴西方道德教育的心理机制用在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方面,显然不可取。
德育原理(高自考版)
一、名词解释1、德育原理:是研究德育一般问题(研究对象),提示德育一般规律的教育科学(研究任务)。
2、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需要,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传、修一定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政治、法纪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
德育即品德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
3、品德:是个人按照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以及宗教戒律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
4、品德发展:是指个体人随着生活年龄的推移,其品德循着一定规律而发生和变化的过程。
品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实践活动。
5、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
6、德育内容:是指用以形容人们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总和。
是社会阶级性、民族性和全人类性的统一,社会历史性和继承性的统一。
7、德育过程:是在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修教受道的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促使受教育者与社会及其发展和谐一致的过程。
8、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科学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9、德育方法:指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10、德育组织形式:是指德育实施途径,学校、家庭、社会所实施的德育是德育主要的或根本的组织形式或途径国。
11、学校德育:是教育都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12、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第十章德育原理
第十章-德育原理1.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就是把一定社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2.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既是教育活动的客体又是教育活动主体。
3.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同受教育者现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4.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关系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5. 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的,因此,思想品德教育也就是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的过程。
6.学生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它们是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源泉和基础。
7.德育原则主要有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除消极因素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学生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8. 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是区别我国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同其他剥削阶级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根本点。
9.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育既要遵循系统的理论教育又要通过实践活动,把认识和实践、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这就是知行统一原则。
10.对后进学生的教育既要注意发现,扶植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并在促进其发展的过程中,克服其消极因素。
具体运用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除消极因素原则。
11. 知行统一的原则是依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德育任务和德育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诸因素和谐统一发展并在活动与交往中形成及表现的规律提出来的。
12.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除消极因素的原则是依据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矛盾转化的规律提出来的。
13.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决定的。
14.德育过程是由相互制约的四个因素构成的,这四个因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15.知指品德认识,它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16.我国模范班主任老师总结出的德育经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德育原理重点整理
德育原理重点整理德育原理是指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理论和方法,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以下是德育原理的重点整理:1.具体性原则:德育应具体到个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特点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道德发展存在差异,德育应给予他们个别指导和关怀。
2.积极性原则:德育应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德育活动,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鼓励、肯定和奖励,激发学生对道德行为的兴趣和热情。
3.生活化原则:德育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使道德教育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通过学校课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学到道德知识和道德实践能力。
4.分层次原则:德育应分层次进行,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德育需求和特点,采取相应的德育方式和方法。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德育内容、方式和程度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德育目标的实现。
5.教育化原则:德育应与教学相结合,融入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
德育不能脱离课程,应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班会活动和校园生活等渠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6.领导原则:德育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带领,建立健全的德育工作机制。
学校领导应制定德育方针,建立德育组织和管理体系,加强对德育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为德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7.师德示范原则:德育需要教师的示范和引领。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在言传身教中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品德品质。
8.社会化原则:德育应与社会相结合,发挥社会资源和力量的作用。
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孤立于社会,应积极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组织等相互合作,共同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9.全面发展原则: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道德、智力、体育和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德育要与学校其他教育目标相统一,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10.探索性原则:德育需要敢于创新和探索,不断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变化。
德育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德育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德育的定义和意义1. 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指通过对个体进行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和培养,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品德教育或道德教育。
2. 德育的意义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德育对于塑造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德育原理的基本内容1. 德育的整体性原理德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整体人格为目标,从心智、情感、意志、道德、品德等方面全面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
2. 德育的因材施教原理德育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特长等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因材施教,使教育更加有效。
3. 德育的示范引领原理教师和家长应该发挥良好的行为榜样作用,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4. 德育的全面指导原理德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还应该对学生的思想觉悟、审美情趣、文化素养等进行全面指导,促进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文化的人。
5. 德育的阶段性原理德育应该根据学生的成长发展阶段和认知水平,采取适宜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6. 德育的健康原理德育应该注重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生活态度。
7. 德育的社会性原理德育应该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主动关爱他人、遵守社会规范的能力和意识。
8. 德育的系统性原理德育应该系统地进行规划和设计,统筹教育资源,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形成有机整体,提高德育的综合效果。
三、德育原理的实施策略1. 培养教师的德育水平教师是德育的主要实施者,应该具备较高的德育水平,不仅要注重个人品德修养,还应该不断学习德育理论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构建德育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的德育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通过奖励和表彰等激励手段,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德育原理超级完整版
德育原理1.“守一”意即严格意义上的德育或德育的基本内涵只能指道德教育“转化理论”。
所谓转化理论,是指将德育过程看做“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德育应该是环境与生长的统一,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建构的统一。
2.德育的内含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简而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3.习俗性德育是指人类社会早期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
4.古代德育主要指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
这是一个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的德育发展阶段。
5.德育的现代化特征则是存在于现代社会以培养现代人才为目标的德育①学校德育的民主化②学校德育的世俗化③学校德育的科学化6.德育理论的形态德育理论的形态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有四种: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7.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往往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8.德育的本质三种人性①是与动物性相联系的人的自然属性—实际上是本原性的人性②是与兽性相对的人性—这是本质意义上的人性③现实存在的人的综合属性(现实性人性或者德性)—它是前述两种人性综合与运动的结果。
9.对道德本质的解释及其意义,第一是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角度讨论德育本质。
第二是从本质形成的角度讨论德育本质。
最后,道德教育本质讨论还有一个在教育内部与其他教育形态相比较的本质探讨唯度,这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内容,方法与过程等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质的不同。
德育功能的含义;德育的效果有高有低,因具体的德育实践而定,但德育功能却有一定的稳定性的规定。
故客观效果和能量只能反映这样一个问题----德育本来能够干些什么。
德育在生活的存在与德育的本质德育在(品德),一是道德主体的品质。
二表现为道德主体的行为,可称之为道德生活,,道德实践或者德行生活。
德育原理
1、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传统思想的影响(道德与政治不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政治教育的强调);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凯洛夫著《教育学》);中国政治革命的特殊历史轨迹使然(德育概念特征:德育概念泛化、政治化;不分党政干部和群众、成人和儿童,一律进行为战争服务的非常态的“教育”)2、转化理论:将德育过程看做“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3、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4、习俗性德育是指人类社会早期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
5、古代德育的特点:等级性、神秘性、经验型6、德育理论的形态: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7、苏霍姆林斯基:(1)主张:承认和主张教育的社会政治目的性,公开主张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的统一。
原因:一是认定政治信仰的确立对道德教育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二是完整的精神人格的塑造中两个方面的存在与统一是不可或缺的。
(2)关于学校德育环境的营造、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辩证处理。
首先,他主张教育者要努力创造学生的“接受性教育”,其要点在于让学生认识精神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其次,主张促成学生的积极地行动。
最后,主张强化学校德育环境建设以及社会环境与学校教育的互动。
(3)特别强调德育活动的重要性。
活动模式包括观察、阅读、劳动和奉献等。
8、价值澄清理论:(1)最大特点是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因而将价值教育的重点从价值内容转移到澄清个人已有的价值的过程上去(2)关注的主要是价值教育观。
(3)对价值的界定:自由的选择、从各种可能的选择中选择、认真思考每一种选择的后果再进行选择、赞同与珍视、确认、根据选择行动、重复(4)“价值指示器”即澄清过程的内容和主题:态度、抱负、目的、兴趣、情感、行动,价值澄清理论认为,教师应该特别留意“价值指示器”在日常教育生活中的存在,并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帮助,使价值观念得以澄清,并促进他们价值观念的形成(5)实质上,价值澄清理论源于课堂对话,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操作性极强的价值澄清策略,其中,“澄清反应”是最基本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德育原理:是研究德育一般问题,揭示德育一般规律的教育科学。
研究对象:德育一般问题。
研究任务:根本任务——揭示德育规律。
最终目的——指导实践,解决德育问题。
德育原理与德育一般规律:1、德育规律的特点:客观性、内在性、必然性、稳定性。
2、德育科学规律与德育客观规律。
揭示客观规律,形成科学规律。
3、德育原理与德育一般规律。
4、德育科学规律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德育原理与德育实践经验及德育方针政策的关系:1、德育原理与德育实践经验的关系:德育原理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抽象概括,德育实践经验是德育原理发展的源泉。
德育实践经验属于感性认识,德育原理属于理性认识。
德育原理应回到德育实践中去,接受德育实践的检验。
2、德育原理与德育方针政策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在:德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制定,是主观见诸客观的,为解决德育实际问题;德育原理是对客观存在的德育一般规律的反映,是客观见诸主观的,是揭示德育一般规律。
联系在:德育原理为德育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德育一般理论依据。
第二节德育原理的历史发展一、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1、萌芽阶段。
《论语》、《理想国》、《大学》(三纲领、八条目)2、独立科学阶段。
1632年《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画》,绅士教育思想;德育原理在20世纪初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3、真正科学阶段。
标志——马克思主义德育原理的产生。
二、前苏联的德育理论和实践。
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等,德育思想:1、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2、集体教育的思想(核心)—前景教育原则、平行教育原则。
3、劳动教育思想。
4、纪律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德育思想:1、德育的地位和任务。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培养意识,即形成世界观、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动机。
2、道德信念的形成与培养。
德育原理
名词解释1、德育方法:是为达到教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2、操行评定: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品德做出全面评价,以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上进的方法。
3、品德修养:是指个人在品德的方面主动进行的陶练活动及其所达到的一定品德的水平。
4、权系数:是人们为区分不同的测评指标,对测评对象的价值和在测评指标体系中的地位所赋予的不同数值。
5、德育工作者:是培养人的品德的教育者。
广义的讲,凡是从事德育工作的人都可以称为德育工作者。
狭义地讲,德育工作者是履行德育职责的专业人员,包括广大教师。
6、课外活动: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7、校外活动:是指由学校以外的教育机关组织的和领导的学生的课余教育活动。
多选题1、中小学生常用的主要的德育方法:①语言说理法:讲解(报告)法、谈话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②形象感染法:参观(访问、调查法)、示范法陶冶发;③实际训练法:常规训练法、活动锻炼法;④品德评价法:奖励法、惩罚法、评比法、操行评定。
2、一般用来进行示范的榜样的种类:①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②家长和教师③“三好”学生④伟大历史人物和文艺典型形象3、学校共青团活动的内容:品德教育活动、学习目的和良好学风教育活动、文娱体育活动、共青团自身的组织活动4、品德修养过程的特点:自我品德自觉性、自我品德内省性、自我品德涵育性、自我品德实践性5、品的测评的作用:诊断作用、强化作用、调控作用、教育作用6、社会德育的特点:广泛性和多样性、复杂性、自主选择性、隐形性、快速性和灵活性7、社会德育的基本要求:①坚持正确的导向,并使其内容科学、真实、健康②统一社会宣传要求,坚持正面说理疏导,提高人们的鉴别力③各社会教育机构要发挥特长,互相配合④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实际结合⑤与各社会咨询、指导活动结合简答题㈠开展勤工俭学的原则一定要处理好工、学关系,坚持学主工辅、工以辅学的原则。
《德育原理》
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第一节德育概念1、德育的概念: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德育即道德教育。
2、对德育概念具体理解的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二是如何理解德育过程.3、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的价值观教育。
4、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之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5、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①传统思想的影响②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③中国政治革命的历史轨迹使然。
6、过于广泛的德育界定有以下几大弊端:①将德育视为无所不包的范畴,实际上也就取消了这一概念本身②在理论体系上存在致命的逻辑问题③使人无法一个共同的语境下讨论德育问题。
④在实践中让德育承担其所不能承担的任务,却忘却最根本的目标。
⑤在德育实践中容易使道德与政治、思想、法制或心理及其教育问题在性质上相混淆,采取错误的教育策略,误判而误诊。
应遵循“守一而望多"原则。
8、“转化理论”:是指将德育过程看做“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内化说”仍是转化理论的一种改良形式。
9、德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自主建构的过程。
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第二节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1、现代德育的基本特征:商品性、生产性、民主性、科学性、发展性和革命性。
最本质特征应当是现代教育的民主性与科学性.故教育的现代化最本质的内涵应当是教育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的逐步提高。
2、德育历程(1)习俗性德育使之人类社会早起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区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2)古代德育主要是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
是一个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的德育发展阶段. 牺牲理解、强调记诵是全部教育也是这一时期德育的特征。
德育的原理
德育的原理德育,即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过程。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德育的原理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准则和指导原则,它们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德育的原理之一是德育与知识教育相辅相成。
德育和知识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知识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而德育则是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引导、激励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德育和知识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可以使学生在知识和道德上均衡发展。
德育的原理之二是德育要注重个性化。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道德发展也有差异。
因此,德育应该注重个性化,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德育课程和活动。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道德意识,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
德育的原理之三是德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应该相结合,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学校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与家庭保持密切联系,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道德教育。
德育的原理之四是德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学生的道德发展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更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实践和巩固。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义工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德育的原理之五是德育要注重激励与规范相结合。
德育工作既要注重激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要注重规范,引导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激励可以采用奖励机制,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规范可以通过规章制度和纪律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德育的原理包括德育与知识教育相辅相成、德育要注重个性化、德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德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及德育要注重激励与规范相结合。
这些原理为德育工作提供了指导和保障,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德育原理有哪些
德育原理有哪些
德育原理是指在教育活动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思想
品德、情感品质、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使他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一种原则。
德育原理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德育原理要求教育者从自身做起,做学生的榜样。
教育者要注重自身修
养和道德品质的提高,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只有教育者自身具备了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才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起到榜样的作用。
其次,德育原理要求教育者注重情感的培养。
教育者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
个性和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
只有在温馨、和谐的情感氛围中,学生才能够健康成长,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
此外,德育原理要求教育者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育者应
该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端正态度、培养高尚品德,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只有在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的熏陶下,学生才能够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德育原理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它要求教育者从自身做起,做学生的
榜样,注重情感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
只有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才能够实现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原理总结知识点归纳
德育原理总结知识点归纳德育原理是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教育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德育原理是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指导学校、教师和家长进行德育工作的理论依据。
德育原理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
一、德育原理的基本内容1. 德育目标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能够在思想、品德、学识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和发展。
2. 德育对象德育对象是学生,是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和青少年。
由于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差异,德育对象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
3. 德育内容德育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品德修养、思想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德育内容应当贯穿在学校教育各个环节中。
4. 德育方法德育方法包括教育者的言传身教、模范榜样作用、教育活动的设计、教育环境的营造等。
德育方法要求教育者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通过个人的品格魅力和情感感染力,通过言传身教实现对学生的德育。
二、德育原理的基本特征1. 积极性原则德育工作应当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人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我动机和内在动力。
德育活动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和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德育活动。
2. 个性化原则德育工作应当充分尊重和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适合他们自身情况的德育教育。
3. 整体性原则德育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个性化培养,要求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和身体等各个方面的素质。
4. 现实性原则德育工作应当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成长需要,注重创造性地发展学生的品德、智力和个性。
5. 社会性原则德育工作应当注重学校和家庭、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加强校、家、社会的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德育工作作出贡献。
三、德育原理的教育实践1. 德育目标的确定德育目标的确定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发展水平、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多方面地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确定适合学生的德育目标。
德育原理总结
德育原理总结
德育是指对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使其逐渐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良好习惯、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的人。
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完全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做好德育工作,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德育原理。
一、全面性原则。
德育工作应当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注意思想、品德、智力、体力、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统一,注重多方面的发展。
二、科学性原则。
德育工作必须以科学的原则和方法为基础,注重利用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使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因材施教原则。
每个学生在道德品质上具有差异,因此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及其不同的道德需要有针对性的实施德育工作,包括道德方针不同、对于德育形式、意志品质、社交能力等需要有个性化的指导。
四、实践性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德育知识和修养道德品质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加强全面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德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五、时代性原则。
德育工作必须紧密联系时代的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使之与时俱进,力求取得更加显著的教育效果。
六、综合性原则。
德育工作必须与其他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如要与课堂教育、学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一起开展,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综合性和深度性。
德育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在校长、班主任、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和深化学生道德修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培育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良好品德的高素质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类的德育历程大体经历了习俗性德育、古代德育和现代德育等几个阶段。
2、德育的现代化最主要的特征:第一,学校德育的民主化;第二,学校德育的世俗化;第三,学校德育的科学化。
3、德育理论的形态是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有四种: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4、德育原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主要课题:德育与德育原理的发展;现当代德育思想流派;德育的本质与功能;德育对象与德育主体;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与德育课程;德育过程与德育方法;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等等。
5、苏霍姆林斯基主要德育观点1.首先,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承认和主张教育的社会政治目的性,公开主张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的统一。
2.他的第二个重要贡献是关于学校德育环境的营造、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辩证处理。
他坚决主张政治信仰的确立和道德教育的进行都必须着眼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实现校园与社会生活的沟通。
3.苏霍姆林斯基虽然十分重视显性德育,但更重视通过环境进行渗透性质的隐性的教育,或者说在他的德育艺术中显性德育更多的隐性化了。
4.他特别强调德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还特别重视“奉献”活动。
5.他还对人的全面发展、集体教育理论等许多社会主义德育思想家关注的问题有十分深入的思考。
6、科尔伯格主要观点1.科尔伯格最重要的贡献主要是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的研究。
在道德发展的研究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在道德教育方面,他提出了“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等。
2.他认为和一般认知发展一样,道德思维也具有结构的特质,是一种有组织的心理活动形式,个体道德发展处于不断的建构或结构的重建之中。
3.科尔伯格强调道德决定是因人而异的,但我们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价值。
他提出了道德教育的三个基本原则:①.必须首先了解学生们道德发展水平、阶段。
②.必须在儿童中引起真正的道德冲突和意见不一。
③.要向儿童揭示出高于他已有发展程度一个阶段的道德思维方式。
(三水平六阶段见12)7、价值澄清理论代表人物:拉思斯等人提出了价值澄清理论主要观点:①价值澄清理论最大特点是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因而将价值教育的重点从价值内容转移到澄清个人已有价值的过程上去。
也就是说,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任务在帮助学生澄清他们自己的价值观而非讲教师认可的价值观传授给学生。
②价值澄清理论关注的主要是价值观教育。
有效的价值观形成过程必需的七个步骤是:自由地选择;从各种可能的选择中选择;认真思考每一种选择的后果再进行选择;赞同与珍视;确认;根据选择行动;重复。
③价值澄清理论认为,教师应当特别留意“价值指示器”在日常教育生活中的存在,并适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帮助,使价值观念得以澄清,并以促进他们价值观念的形成。
8、关怀理论代表人物:尼尔诺丁斯<教育哲学家、德育学家>基本观点:1、关怀他人和被他人关怀都是人的基本需要,每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得到人们的理解、接纳、尊重和认同2、关怀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关系,这种关怀双方在关怀关系中是平等互惠的,因此主张建立维持和增强关怀关系3、道德原则不足以产生道德动机,人们的道德行为大多是出于同情和关怀是一种直觉的反应。
因此主张道德教育首先培养道德感情。
4、批判当前的教育模式,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语言能力和数学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内心的感受和需要,也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
5、提出淡化教师的职业角色,跟班教学,增加教师人数以保证关怀的质量和数量,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问题和学生平等交流关心学生才是教师的首要任务。
6、道德应当特别强调的四种成分或教育要素:(一)榜样,教师以身作则和学生建立关怀关系,在这种关系中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学生展示如何去关怀。
(二)对话,通过对话来建立和维持关怀关系。
诺丁斯所说的对话是一种开放性的对话,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理解、同情或欣赏。
(三)实践,关会理论需要的实践是基于关怀的实践。
(四)认可,是对他人道德行为的肯定和鼓励,认可只有在了解某个人到能够看出他本来的意图及他的理想人格时才能达到效果。
9、诺丁斯从关怀伦理学的角度提出了道德教育应当强调的四种主要成分或教育要素:榜样、对话、实践、认可。
10、德育的主要功能: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教育性功能11、社会学习理论:是一个受行为主义影响但又有所进展的心理学派,所以有人称他们为新行为主义学派。
班杜拉是他们的代表。
(名词解释)12、科尔伯格提出了著名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水平1:前习俗水平(阶段1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阶段2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水平2:习俗水平(阶段3好孩子定向阶段、阶段4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水平3:后习俗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阶段6良心或普遍原则定向阶段)13、个性:心理学解释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它主要包括个体的意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名词解释)14、德育主体:德育主体:实际上就是在德育过程中以充分注意道德学习主体性发挥为自己道德教育活动最大主体性目标的道德教育工作者---教师。
(名词解释)15、对德育主体作用的认识,归纳为三种不同的态度:权威主义、中立主义、调和的立场。
杜威:儿童中心主义16、一般说来,德育主体的素养结构应由三个基本维度构成,即道德素养、专业素养和教育素养。
17、德育目的作为一种对活动结果的期望与预设,应当具有以下几个规定。
①德育目的应具有价值性。
②德育目的应具有预见性。
③德育目的具有超越性。
④德育目的具有可能性。
⑤由于德育活动具有强烈的价值或意识形态色彩,德育目的也具有全人类的普遍性和历史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18、德育目的的功能(1)首先,德育目的有教育功能,具体说来,德育目的对教育过程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三点:①导向功能②调控功能③评价功能(2)其次,德育目的还有道德功能:①引导性功能②规范性功能(3)德育目的的功能主要是隐含性、观念性的,直接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19、德育目的的类型:①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和个人本位的德育目的②外在的德育目的与内在的德育目的③理想的德育目的和现实的德育目的20、学校德育内容的决定因素:对道德可教性的理解、德育目的、目标及序列化、德育过程观、偶发因素21、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1.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2.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3.家庭美德教育4.集体主义教育5.爱国主义教育6.民主与法制教育7.信仰道德教育22、当代教育课程模式(1)威尔逊的“符号”课程模式:(威尔逊与威廉姆斯、舒格曼)主张:①道德观点和道德过程是可以分离的;②高度重视对道德理性能力的培养;③主张直接的道德教育和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设置;④坚决赞同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主导作用;⑤主张建立在学校组织结构上形成“传统的家庭模式”。
(2)麦克费尔的“体谅”课程模式:(麦克费尔和英国“学校道德教育课程设计委员会”的同事们)主张:①先编制道德教育教材《起跑线》,在此书基础上编制了《生命线》;②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麦克费尔认为,讨论、角色扮演、对话、讲故事等是最有效的方法。
应当摒弃说教和权威主义,让学生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教师应当同时提供自己的立场,供学生参照。
(3)纽曼的“社会行动”课程模式:主张:①强调培养学生的“环境能力”,包括实质性的能力,如画画、建房等影响具体事物的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即影响他人的能力;公民行动能力,即影响公众事务的能力。
②“公民行动”过程可分为:制定政策目标、集结支持目标的资源、解决心理哲学上的问题。
(4)美国品德教育课程模式:(美国品德教育学院研究和编制)主张:①品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加强学生的自律和自我修养;提高学生进行决策,解决道德问题的能力;向学生传授积极态度和价值观②教材的基本理念:诚实、勇敢、信念、公正、宽容等23、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等,是指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与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名词解释)24、隐性课程: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
(名词解释)三大领域:1.“学校课程”方面。
包括德育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非预期的德育影响、各科课程及教学中存在的不自觉和非预期的德育影响、德育活动课程中隐含的与显在目标不一致的德育影响。
2.“学校制度”方面。
包括班级、学校教育中领导体制、规章制度、领导风格、管理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等存在的非预期的德育影响。
3.“校园文化”方面。
包括学校的物质与精神环境等方面潜在的道德影响。
25、德育过程的特点:1.计划性与正面性2.复杂性与多端性3.引导性与整合性26、情感陶冶法: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
(名词解释)27、情感陶冶法的具体实施途径一般是三个方面:教师的师爱、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陶冶法的关键是要设置具有隐性教育意义的教育情境。
具体要求有:1、教师的最主要功能体现在教育情境的设计上,这一情境必须能够引人入胜,具有感染力。
2、教师作为教育情境的构成要素的条件是对学生的挚爱、真诚以及自身道德人格的魅力。
3、应当促进学习主体与教育情境的互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及对环境的净化、美化和改进。
28、正确运用惩罚手段应当注意的基本问题有:(1)注意惩罚的目的是教育,不能为惩罚而惩罚。
(2)惩罚应当合情合理、公平、准确。
(3)惩罚的灵活性。
(4)惩罚与对学生的尊重相结合。
(5)适合公开处罚的惩罚应当充分发扬民主,获得学生群体的道德支持。
29、社会环境对于个体道德成长的价值主要有:1、提供成长基地。
2、创造内在的需求。
3、左右运作模式。
30、社会经济、政治与学校德育的关系1.首先,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影响学校教育的外层从而影响学校德育的外层。
主要表现为对学校德育“输入端”和”输出端”影响上。
2.其次,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影响学校德育的中层。
主要表现为对学校德育内容、方法、管理的影响上。
3.最后,社会经济、政治对学校德育深层的影响。
实际上是对学校德育内核和灵魂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学校德育范式和精神的影响两个方面。
31、家庭对学校德育的环境作用(1)家庭环境的特殊性:1. 家庭环境是学校德育的基础环境2.家庭环境作用具有深刻性3.家庭环境对学校德育具有互补性(2)家庭环境的类型及其作用:1.客观环境:如家庭的经济、结构、家长职业及文化程度等,经济上的贫穷相对影响较大;2.主观环境:主要指家庭气氛和家长的期望水平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