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科学原理课件
安全科学原理课件(PPT演示)
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安全生产的激励机制,表彰 和奖励在安全生产中表现突出的 个人和集体。
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
安全法律法规的概念
安全法律法规是国家制定或认可 的,规定人们在生产、生活和其 他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国家标准
由国家制定并发布的安全标准 ,具有法律效力,企业必须遵 守。
行业标准
由行业协会或组织制定并发布 的安全标准,适用于特定行业 或领域。
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减少人工操作和 干预,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风险。
D
风险评估与控制
风险评估的概念
风险评估是对潜在的事故进行识别、 分析和评估,确定其对人员、财产和 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制定安全标准和规范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 标准和规范,限制和控制危险源。
实施安全措施
安全文化的培育应注重传承和创新,将企业传统文化与现代安全管理理 念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的推广应采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如宣传标语、安全提示、文化 活动等,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增强员工的安全归属感和责任感。
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的遵守与执行
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和规范,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与标 准,确保安全生产合法合规。
总结词
公共安全是安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原理在保障公众 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应用,涉及社会 各个领域的公共安全问题。
详细描述
公共安全包括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 全、环境保护等方面,通过运用安全 科学原理,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公共 安全事件的应对能力,保障公众的生 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信息安全
总结词
信息安全是安全科学原理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通信领域的应用,旨在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 用性。
第二章:安全科学原理
第二章安全科学原理第一节安全科学自然属性一、安全科学1.定义:安全科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运动、转化规律与保障条件的科学。
2.内容:1)研究领域:人类的生产、生存和生活活动。
2)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类技术系统领域的灾害事故。
3)目的:保护人的安全与健康,避免财产的损失,保障技术功能和环境的安全。
4)任务:宏观上--安全理论与策略,微观上--安全手段和方法。
5)特点:综合性和交叉性。
涉及数、理、化、天文、地理、生物、经济、法学、管理、教育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形成了大量的安全科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学科。
3.产生和发展:1)产生: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现代化生产和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与结果。
2)发展:安全技术可分为4个发展阶段:工业革命前:原始劳动,“无知”(不自觉)阶段。
工业革命后:使用大型动力机械和能源,局部安全认识阶段。
二战后:军事工业、航空工业、核工业等,系统安全认识阶段。
20世纪70年代后:大量高科技的应用,安全系统认识阶段(动态安全认识阶段)。
在我国:1991年1月创刊《中国安全科学学报》,设立了安全工程和卫生工程两个专业学科,60多所大学对安全专业进行招生,2000年成立了煤矿安全监察局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28次会议通过、12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4.安全科学的属性:安全科学是一门跨门类、综合性很强的横断科学,也是一门典型的交叉科学。
人类活动中的安全问题,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安全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需要,她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1)安全条件与自然科学有关;(2)安全机制与人体科学和思维科学有关;(3)安全管理与系统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关。
二、安全与危险的统一性和矛盾性1.安全的相对性(1)绝对的安全状态是不存在的,系统地安全是相对于危险而言的;(2)安全标准是相对于人的认识和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而言,抛开社会环境讨论安全是不能实现的;(3)安全对于人的认识具有相对性: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对安全机理和运行机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安全科学理论》PPT课件
特征:
(1)事故本质没有随机性,事故后果 具有随机性,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
(2)事故具有因果性。
(3)事故的发生是必然性的结果。
(4)事故具有平稳性,即相似性。
(5)事故的潜在性。 (6)预测性和复杂性。
胜利油田安全教育管理中心 山东双胜安全教育中心
电话:13780773773 05546—8792342
胜利油田安全教育管理中心 山东双胜安全教育中心
电话:13780773773 05546—8792342
23
安全与生产
在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上,有些人将它们对立起来,
视为一对矛盾,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和片面的。安全与
生产之所以不是一对矛盾,就是因为它们根本不是对
立着的双方,安全生产是相互依存关系,安全是伴随
16
隐患 hidden danger
可导致事故发生的 物的危险状态、人 的不安全行为和管 理上的缺陷。 隐患是人机环境系 统安全品质的缺陷。
胜利油田安全教育管理中心 山东双胜安全教育中心
电话:13780773773 05546—8792342
17
重大危险源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
18
风险 risk
根据国际标准 化组织的定义(ISO 13702,1999),风 险是衡量危险性的 指标,是某一有害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与事故后果的组合。
胜利油田安全教育管理中心 山东双胜安全教育中心
电话:13780773773 05546—8792342
19
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
健康发展。
胜利油田安全教育管理中心 山东双胜安全教育中心
电话:13780773773 05546—8792342
安全学原理讲义(PPT89页).pptx
24
案例六:因工受伤,但单位未办工伤保险
判断:算,相关费用由单位支付
依据:
规定:“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单位所在地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工伤认定。” 规定: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期间, 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 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向职工支付费用。”
-----安全学原理------
安全学原理 第三章 安全认识论
-----安全学原理------
1
前言
1、什么是安全科学的认识论?
是指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
2、安全科学认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风险的必然性、安全的相对性、事故的可预防性
-----安全学原理------
2
3、安全认识论体系是怎样的?
技术风险必然性 (客观的观点)
-----安全学原理------
33
4.环境的原因 自然环境的异常(岩石、地质、水文、气象)和 生产环境不良(照明、温度、通风等)
5.事故处置情况 (1)对事故前的异常征兆是否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和反应;
(2)一旦发生事故,是否能迅速地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事态恶化和扩大事故;
(3)抢救措施和对负伤人员的急救措施是否妥当。
-----安全学原理------
19
案例一:上下班、出差被车撞伤
判断:算
依据:
规定:“在上下班途中, 由于工作原因 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应当认定为工伤。”而又有规定:“因工外出期 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下落不明的,应 当认定为工伤。”
-----安全学原理------
统一性:某一安全性在特定条件下是安全的,但 在其他条件下就不一定会是安全的,甚至可能很 危险。绝对的安全,既100%的安全性是安全性的 最大值,这很难,甚至不可能达到,但却是社会 和人们努力追求的目标。在实践中,人们或社会 客观上自觉或不自觉地认可或接受某一安全性 (水平),当实际状况达到这一水平,人们就认 为是安全的,低与这一水平,则认为是危险的。
安全科学原理
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1.1.3 安全的基本特征
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 安全的随机性 安全的相对性 安全的局部稳定性 安全的经济性 安全的复杂性 安全的社会性 安全的潜隐性
1.2 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
1.2.1安全科学的定义 1.2.2国外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 1.2.3我国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 1.2.4我国安全科学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发展展望
由上述安全的概念及科学本身的意义,定义安全科学
是认识和揭示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安全
状态及保障条件与其转化规律的学问。即,安全科学是专
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转化规律和保障条件的科学。
1.2.2国外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
局部安全技术理论的形成期 工业革命时期
专项安全研究机构的形成期 19世纪下半叶,如德国和荷兰等国家先后建立了防止生
迅猛发展阶段
两方面:第一,建立了从事安全科学技术研究的科研 院所、中心等研究机构。第二,设立了安全科学技术及工 程多层次专业教育体系。
新的发展阶段
20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安全科学技术进入了新的 发展时期。
1.2.4我国安全科学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发展展望
建立了安全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和安全工程专业教育体系, 形成了安全科学技术研究群体。提出了安全科学学科体系, 形成了安全管理学、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经济学等应用 基础学科;发展了安全工程学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发展了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分析方法。
比利时学者J.格森定义:安全科学研究人、技术和环 境之间的关系,即以建立这三者的平衡共生态为目标。
精选安全学原理讲义ppt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第三章 安全观第四章 安全认识论第五章 安全方法论第六章 安全生理和心理分析 第七章 安全社会原理第八章 安全经济原理简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一、安全的重要性 一组数据: 1、1984年1月19日,墨西哥城的天然气泄漏爆炸,导致452人死亡。 2、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毒物泄漏事故,导致2800多人死亡,12.5万人中毒。 3、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的地铁火灾,导致100多人死亡。 4、2002年,烟台海难事故。 5、2003年,四川井喷事故。 6、一系列的煤矿事故等。 由此可见,安全的重要性,对人类本身来说,安全就是生命。
第一节 安全问题及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
2、国内安全科学的发展
两个阶段: 从建国初期到70年代末,劳动保护的行政管理和业务监督、监察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以及各类企业都设立了专门机构并配备了相当数量的专职人员。这时期安全科学研究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刚刚起步。劳动保护方面的,即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机构,在50年代仅有劳动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卫生部劳动卫生研究所、冶金部安全技术研究所以及煤炭科学研究院下设的部分研究室等有限的几个科研部门,科研人员不超过千人。 70年代末至今,劳动保护的行政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得到加强。自1980年开始,每年开展全国安全月活动,为加强劳动保护干部的继续工程教育和生产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各省、市劳动部门已普遍建立劳动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大的工业企业还建立了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室。到1983年全国建成安全类科研机构Leabharlann 1个,研究人员发展到4000余人。
第二章 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
一、安全问题1、工业、矿山灾害2、交通运输事故3、化学污染问题4、大气污染问题5、核灾害6、航天航空工业灾害二、国内外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1、国外安全科学发展的历程德国于1863年建立的威斯特优利亚采矿联合保险基金会;各国大学设立安全工程专业; 国际上盛行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安全学原理讲义(ppt 79页)
二、安全科学的学科分类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1997年6月颁布)国务院学位办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教育部研究生 工作办公室。
一级学科:矿业工程 ( 0819) 二级学科:采矿工程 (081901 ) 矿物加工工程 ( 081902) 安全技术及工程 (081903) 2001年3月,将“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 2、教育部1998年发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 教 育部高等教育司(1998年发布专业目录,2001年发布专业设置大全)11 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律、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 医学、管理学(下设71个二级学科)249个专业。 一级:工学门类(08) 二级:环境与安全类:(0810) 地矿类(0801) 环境工程(081001) 安全工程(081002) 采矿工程(080101)
5、现在的定义: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的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 的科学。研究事物安全的本质规律,揭示事物安全相对应的客观因素及 转化条件;研究预测、清除或控制事物安全与危险影响因素及转化条件 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安全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
二、安全科学的本质特征
• 安全科学要体现本质安全,即从本质上达到事物或系统的安全最合
2、J.格森定义:安全科学研究人及技术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即建立 这三者的平衡共生态为目标。
3、刘潜―<<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主编,定义:安全科学是专门研 究人们在生产及其活动中的身心安全,已达到保护劳动者及其活动能 力、保障其活动效率的跨门类、综合性的科学。
4、有学者认为:研究生产中人-机-环境系统,实现本质安全化及进 行随机安全控制的技术和概念及特征
一、安全工程的几个基本概念
安全科学原理讲义(PPT 48页)
2.4.2安德森模型
该模型是在瑟利模型之上增加了一组问 题,所涉及的是,危险线索的来源及可 察觉性,运行系统内的波动(机械运行 过程及环境状况的不稳定性),以及控 制或减少这些波动使之与人(操作者) 的行为的波动相一致。
16
2.4.2安德森模型
17
系统理论的指导意义
18
2.5其他理论
2.5.1事故频发倾向论 2.5.2变化-失误理论 2.5.3两类危险源理论
人 机 系 统
6
2.4 系统观点的事故致因理论
系统理论着眼研究的问题:
1)机械运行情况和环境状况,是否正常? 2)人的心理、生理、知识技术如何,是否正常? 3)人对系统中危险信号感知、认识理解和行为响
应如何? 4)机械特性与人特性容配否? 5)人响应时间与系统允许是否相容?
7
2.4 系统观点的事故致因理论
在危险出现阶段,如果人的信息处理的每个环节都正确 ,危险就能被消除或得到控制;反之,只要任何一个环 节出现问题,就会使操作者直接面临危险。
在危险释放阶段,如果人的信息处理过程的各个环节都 是正确的,则虽然面临着已经显现出来的危险,但仍然 可以避免释放的危险带来伤害或损害;反之,只要任何 一个环节出错,危险就会转化为伤害或损害。
12
2.4.1 瑟利模型 人和环境
内容包括:
危险构成 危险输出
对危险的构成有警告吗?
感觉
感觉到了这警告吗?
Y
Y
N
认识到了这警告吗?
认识
知道如何避免危险吗?
Y
N
决定要采取行动吗? Y
Y
N
N
危险 构成
行为响应 能够避免吗?
N
N
Y
安全学原理PDF课件
9
------ 理 原 学 全 安- - - - -
.1002,eciffO robaL lanoitanretnI .O nimajneB�illA ,ytefas dna htlaeh lanoitapucco fo selpicnirp latnemadnuF ]41[ .9991 ,yteicoS reenignE ytefaS aciremA .lahsraM .gnireenignE ytefaS ]31[ �超 吴�析分场市才 人其及计统业专科本程工全安校高国中 ]21[ ;等潜刘�山华孙�超吴�证论的科 学级一”程工与学科全安“立设中》录目 业专、科学的位学士硕、士博予授《在 ]11[
02
------ 理 原 学 全 安- - - - -
。题问染污境环水江花松的起引故事炸爆厂苯双司 公化石林吉日31月11年5002的注关受备�如 。”症适不合综“上患球地使�环循 物生和环循学化、环循气大的球地了乱扰�壤土 了蚀侵�源水和气空了染污它。坏破的大巨了来 带也境环存生的类人给它是但。高提的平水力产 生会社类人了进促地大大�生诞的业工学化 题问染污学化 �三 (
6
------ 理 原 学 全 安- - - - -
。定评合综行进 节环 各等问提、 论讨堂课 、 业作成完、课 听、 勤出 时 平 据 根 要 主 绩 成 时 平 � %03 占 绩 成 时 平 � 中 其 。试考卷闭�法方核考�C 。 算 计 和 析 分 行 进 论 理学 所 用 运 地 练 熟 � 解 理 的 念 概 本基 对 深 加 以 � 业 作 的当 适 臵 布 会 后 课 � B 。 论讨堂课的定一排安并�主为授讲堂课以要主�A
院学工学大范师川四 雨 王 人 讲 主
2
------ 理 原 学 全 安- - - - -
《安全学原理第二章》PPT课件
第三节 安全价值观
一、安全价值观的认识现状 二、安全价值的定பைடு நூலகம்及内容 安全价值的主要内容有四点 降低安全寿命周期投资 安全功能分析 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 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
世界上绝没有便宜的安全可得。要做相当的代价投 入以阻止矛盾对抗现象发生,乃至引导转化。
事物两个流向:自然(不符合);人为。
安全中的质变与量变 在安全科学中表现为流变与突变。 流变表现为事物微小而缓慢的量的 变化,突变表现为显著而迅速的质的飞跃, 在流变中往往也有部分质变,在质变中也 伴随着量的变化。
二、安全的规律 狭义安全规律,是指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 全规律,如生产安全规律、交通安全规律。 广义安全规律,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 安全,即大安全的普遍规律。 安全规律的表现形式: 1 生存规律 2 构成规律 3 发展变化规律
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安全 生产方针。
安全的相对性
绝对安全的状态是不存在的,系统的安全是相对于 危险而言的;
安全标准是相对于人的认识和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 而言,抛开社会环境 讨论安全是不现实的;
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对安全机理和运行机制 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即,安全对于人的认识而言具 有相对性。
危险的绝对性
事物一诞生危险就存在,中间过程中危险势可能变 大或变小,但不会消失,危险存在于一切系统的任何 时间和空间中。
静止与运动的相互关系
辩证关系
安全与危险是一对矛盾,一方面双方互相反对,互 相排斥、互相否定,安全度越高危险势就越小,安全 度越小危险势就越大;另一方面安全与危险两者互相 依存,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存在着向对方转化的 趋势。
安全科学原理讲义(48页)
3
第2章 事故致因理论
2.4 系统观点的事故致因理论
4
2.4 系统观点的事故致因理论
系统理论
系统: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
把人、机、环境作为一个系统(人机系统) 研究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反馈 和调整,从中发现事故的致因,揭示出预 防事故的途径。
5
2.4 系统观点的事故致因理论
这一理论称为瑟利事故模型(Surry’s accident model)。
10
2.4.1 瑟利模型
理论基础——人的信息处理过程
11
2.4.1 瑟利模型
瑟利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危险出现(危险构成) 和危险释放(危险输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各 自包括一组类似的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即知觉、认 识和行为响应过程。
人 机 系 统
6
2.4 系统观点的事故致因理论
系统理论着眼研究的问题:
1)机械运行情况和环境状况,是否正常? 2)人的心理、生理、知识技术如何,是否正常? 3)人对系统中危险信号感知、认识理解和行为响
应如何? 4)机械特性与人特性容配否? 5)人响应时间与系统允许是否相容?
7
2.4 系统观点的事故致因理论
15
2.4.2安德森模型
该模型是在瑟利模型之上增加了一组问 题,所涉及的是,危险线索的来源及可 察觉性,运行系统内的波动(机械运行 过程及环境状况的不稳定性),以及控 制或减少这些波动使之与人(操作者) 的行为的波动相一致。
16
2.4.2安德森模型
17
系统理论的指导意义
18
2.5其他理论
2.5.1事故频发倾向论 2.5.2变化-失误理论 2.5.3两类危险源理论
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频发倾向论认为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 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5.1事故频发倾向论
事故频发倾向者的性格特征:
感情冲动,容易兴奋; 脾气暴躁; 慌慌张张、不沉着; 动作生硬而工作效率低; 喜怒无常、感情多变; 理解能力低、判断和思考能力差; 极度喜悦和悲伤; 厌倦工作、没有耐心; 处理问题轻率、冒失; 缺乏自制力。
在危险出现阶段,如果人的信息处理的每个环节都正确 ,危险就能被消除或得到控制;反之,只要任何一个环 节出现问题,就会使操作者直接面临危险。
在危险释放阶段,如果人的信息处理过程的各个环节都 是正确的,则虽然面临着已经显现出来的危险,但仍然 可以避免释放的危险带来伤害或损害;反之,只要任何 一个环节出错,危险就会转化为伤害或损害。
1)机械运行情况和环境状况,是否正常? 2)人的心理、生理、知识技术如何,是否正常? 3)人对系统中危险信号感知、认识理解和行为响
应如何? 4)机械特性与人特性容配否? 5)人响应时间与系统允许是否相容?
2.4 系统观点的事故致因理论
系统理论特别关注对人的特性的研究,包 括:
1)人对机械、环境状态变化信息的感觉和觉察 2)人对机械、环境状态变化信息的认识 3)人对机械、环境状态变化信息的理解 4)人对机械、环境状态变化信息的采取适当响
应行动的知识 5)面临危险时的决策 6)响应行动的速度和准确性怎样?
2.4 系统观点的事故致因理论
系统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来自人的行为 与机械特性间的失配与不协调,是多种因 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系统理论代表性的事故致因模型:
瑟利模型 安德森模型
2.4.1 瑟利模型
1969年瑟利(J.Surry)以人对信息的处 理过程为基础描述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 。并认为,人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出现失 误从而导致人的行为失误,进而引发事 故。
上节课内容回顾
事故
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 、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 意外事件。
事故的基本特征
因果性、偶然性、必然性、规律性、潜在性
上节课内容回顾
安全与事故的关系
安全的极向性 避免事故或危害的有限性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
(1)遗传及社会环境 (2)人的缺点 (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4)事故 (5)伤害
2.4.1 瑟利模型
内容包括:
危险构成 危险输出
2.4.1 瑟利模型
瑟利模型的启示:
为了防止事故,关键在于发现和识别危险。 危险的可接受性问题,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
的辩证关系
为了防止事故,应具备及时采取避免危险行 为的能力。
正确估计危险由潜在变为显现的可能性。 正确估计自己避免危险显现的技能。
2.4.1 瑟利模型
瑟利模型实际上研究的关系是在客观已 经存在潜在危险(存在于机械的运行和 环境中)的情况下,人与危险之间的相 互关系、反馈和调整控制的问题。然而 ,瑟利模型没有探究何以会产生潜在危 险,没有涉及机械及其周围环境的运行 过程。
2.4.2安德森模型
该模型是在瑟利模型之上增加了一组问 题,所涉及的是,危险线索的来源及可 察觉性,运行系统内的波动(机械运行 过程及环境状况的不稳定性),以及控 制或减少这些波动使之与人(操作者) 的行为的波动相一致。
这一理论称为瑟利事故模型(Surry’s accident model)。
2.4.1 瑟利模型
理论基础——人的信息处理过程
2.4.1 瑟利模型
瑟利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危险出现(危险构成) 和危险释放(危险输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各 自包括一组类似的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即知觉、认 识和行为响应过程。
2.4.2安德森模型
系统理论的指导意义
对事故调查的指导 如对系统必须作深入的了解,通过正常和异常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才
能找出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危险所在和触发条件,全面识别危险源 。 对事故预防的指导
设计的系统必须是可控的、可靠性的、稳定的。 合理的功能分配;安全、优好的人机界面;有效的教育培训和演练。 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危险源始终处于掌控之中。 对基础研究的指导 系统理论从许多方面为事故的研究指出了方向。如,人机工程方面: 人的生理、心理特性和界限,对危险的构成、显现的觉差能力(感觉器 官)、认识 能力(分析、判断、记忆)、行为响应能力、对环境的适 应能力;还有技术设计方面,环境条件方面等。
2.5其他理论
2.5.1事故频发倾向论 2.5.2变化-失误理论 2.5.3两类危险源理论
2.5.1事故频发倾向论
事故频发倾向论(Accident proneness)
1919年,格林伍德(M.Greenwood)和 伍兹(H.H.Woods)对许多工厂里伤害事 故发生次数资料按如下3种统计分布进行了 统计检验。
(1)泊松分布 (2)偏倚分布 (3)非均等分布
研究结果发现,工人中的某些人较其他人 更容易发生事故。
2.5.1事故频发倾向论
其他证明
1926年,纽鲍尔德(E.M.Newbold)进行了 检验。随后,马勃(Marbe)跟踪调查了一个 有3000人的工厂
结果发现:第一年没有发生事故的工人在以后几年里 平均发生0.3~0.6次事故,第一年发生一次事故的 工人在以后几年里平均发生0.86~1.17次事故,第 一年发生两次事故的工人在以后几年里平均发生 1.04~1.42次事故。
4
2.4成的整体。
把人、机、环境作为一个系统(人机系统) 研究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反馈 和调整,从中发现事故的致因,揭示出预 防事故的途径。
2.4 系统观点的事故致因理论
人 机 系 统
2.4 系统观点的事故致因理论
系统理论着眼研究的问题:
上节课内容回顾
能量转移论 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
释放并转移于人体。
能量转移论事故致因:
(1)接触了超过机体组织抵抗某种形式的过量 的能量—第一类伤害
(2)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 干扰—第二类伤害
第2章 事故致因理论
2.4 系统观点的事故致因理论
2022/3/2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全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