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ppt)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ppt)](https://img.taocdn.com/s3/m/90505893a8956bec0875e37e.png)
1 GB50019-2015修订背 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标 函[2011]30号文件
下达了以《工业建筑采暖通 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为标 准名称,
对《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 计规范》GB50019—2003的 修订任务。
修订情况
《工业建筑采暖通 风与空气调节设计 规范》
2012. 12. 12编 制组成立暨第一次 编制工作会议在北 京召开。
2013年12月10日 通过审查
2016年2月1日实施
GBT50466-2008 6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HGT 20Βιβλιοθήκη 98-2009 7水利水电工程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SL 490-2010 8石油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SHT3004-2011
调查研究
1、搜集整理《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执行过程中的反馈意见,并对反馈意
编制单位
主编单位: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中治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启源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昆仑工程公司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 与空气调节设计规
范GB(ppt)
优选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 调节设计规范GB
GB500192015年第四章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
![GB500192015年第四章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https://img.taocdn.com/s3/m/77dc4369647d27284b735193.png)
《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处象理数结据果集:2》70(个台20站05)
数据类型:26类
规范标准中室外计算参数应用沿革
1975年 1979年 1987年 1995年 2003年 2005年 2007年
《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TJ19-75)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修订与研究
目录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历史沿革 气象技术近年来的发展 气候变化的事实和对设计的影响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国内外对比 工业建筑设计中对气象的需求 本次规范的修订和更新 正在开展的气象数据研究 室内发热量计算参数讨论
但是其主要定义方法仍沿袭了75年的版本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出版时间:1987 统计年份:1951~1980 原始数据:4次定时 处理方法:1个点代表6个小时 处理结果:203个台站 数据类型:40类
规范标准中室外计算参数应用沿革
1975年 1979年 1987年 1995年
《气暖象通数空据调统计气方象法资和料规集定》均(沿1用97897版)规范内容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空气调节设计手册(第二版)》(1995)
出版时间:2008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统范计》年(份GB:510907119~2-0200303)
原始数据:4次定时 处理方法:1个点代表6个小时
《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TJ19-75)
《气暖象通数空据调统计气方象法资和料规集定》均(沿1用97897版)规范内容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2016山东定额第七册通风空调工程
![2016山东定额第七册通风空调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60e21b7ef78a6529647d538b.png)
册说明一、第七册《通风空调工程》(以下简称本册定额)适用于通风空调设备及部件制作安装,通风管道制作安装,通风管道部件制作安装工程。
二、本册定额编制的主要技术依据有:1.《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3.《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6-2013;4.《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2004;5.《风机盘管安装》01(03)K403;6.《风阀选用与安装》07K120;7.《金属、非金属风管支吊架》08K132;8.《防空地下室通风设计》FK01~02。
9.《暖通空调设计选用手册》(1999年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10.《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安装工程》LD/T74.1~4-2008;11.《通用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TY02-31-2015;12.《山东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DXD37-209-2002;三、本册定额通风设备、除尘设备为专供通风工程配套的各种风机及除尘设备。
其他工业用风机(如热力设备用风机)及除尘设备安装执行本定额第一册《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第二册《热力设备安装工程》相应项目。
四、空调水系统管道安装执行本定额第十册《给排水、采暖、燃气工程》相应项目,制冷机房、锅炉房管道执行本定额第八册《工业管道工程》相应项目。
五、通风空调工程所用型钢及普通钢板的除锈、刷漆,除各章节另有说明外,定额中均已包括。
型钢及部件用普通钢板按红丹防锈漆及调和漆各两遍、普通钢板风管按内外红丹防锈漆两遍考虑,如设计要求刷其他漆种时可进行换算。
六、本册定额中未包括的刷油和绝热、防腐蚀项目,执行本定额第十二册《刷油、防腐蚀、绝热工程》相应项目。
七、除各章节另有说明外,风管、部件及通风空调设备定额项目中没有包括的型钢支架,执行第十册《给排水、采暖、燃气工程》相应项目。
支架中所用的减振吊钩、弹簧减振器、橡胶减振垫等材料按实计入材料费。
第六章通风 GB50019
![第六章通风 GB50019](https://img.taocdn.com/s3/m/28229bc2b14e852459fb5702.png)
6.6局部排风罩
新增
6.6.2 排气罩设计宜采用密闭罩。密闭罩的 设计风量应按下列因素叠加计算: 1 物料进入诱导的空气量; 2 设备运转鼓入的空气量; 3 工艺送风量; 4 物料和机械散热空气膨胀量; 5 压实物料排挤出的空气量; 6 排出物料带走空气量; 7 控制污染物外溢从缝隙处吸入的空气量。
6.6局部排风罩
新增
6.6.6 工业槽边排风罩的排风口风速应分 布均匀,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槽宽小于等于0.7m时,宜采用单侧排风; 槽宽大于0.7m且小于等于1.2m时,宜采用双 侧排风; 2 槽宽大于1.2m时,宜采用吹吸式排风罩; 3 圆形槽直径为500mm~1000mm时,宜采用 环形排风罩。
6.9防火与防爆
新增
6.9.22 排除或输送有爆炸或燃烧危险物质 的排风系统,除工艺确需要设置外,其各支 管节点处不应设置调节阀,但应对两个管段 结合点及各支管之间进行静压平衡计算。
6.9.23 直接布置在空气中含有爆炸危险物质 场所内的通风系统和排除有爆炸危险物质的 通风系统上的防火阀、调节阀等部件,应符 合在防爆场合应用的要求。
6.9防火与防爆
新增
6.9.1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干式除尘器可 布置在厂房内的单独房间内,但不得布置在车 间休息室、会议室等房间的下一层。如与休息 室、会议室等房间贴邻布置时,应采用耐火极 限不小于3.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它部 位分隔,并应至少有一侧外围护结构: 1 有连续清灰设备; 2 除尘器定期清灰,处理风量不超过 15000m3/h、且集尘斗的储尘量小于60kg。
2015828拆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tj1975试行gb500192003旧8节116其中强条14条gb500192015新9节124其中强条13条gb500192003旧gb500192015新51一般规定15条52自然通风12条53机械通风17条54事故通风55隔热降温10条56除尘与有害气体净化独立第7章57设备选择与布置11条58风管及其他25条61一般规定18条62自然通风13条63机械通风12条64事故通风66局部排风罩11条新增67风管设计68设备选择与配置13条69防火与防爆31条新增在生产实验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的排除方式首选当然是局部排风系统所以排风罩是系统有效捕集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较小的风量可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保证生产车间的环境符合卫生标准的要求对节能运行起着十分重要影响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PPT精选文档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PPT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ffe1d211eb91a37f0115c0c.png)
编制单位
主编单位: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中治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启源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昆仑工程公司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GBT50466-2008 6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HGT 20698-2009 7水利水电工程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SL 490-2010 8石油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SHT3004-2011
12
调查研究
1、搜集整理《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执行过程中的反馈意见,并对反馈意
3 立足GB50019-2003的主要结构,扩充、细化工业部分内容,注重规范的完 整性,并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
5 增加近年来的新技术、新方法、体现新政策,力求合理完善; 6 协调与现行的本专业各行业规范之间的关系,吸纳他们中先进、通用的内容 7 协调与《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规范》的关系,借鉴其先进适用部分,避免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 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5 年 5 月 11 日
10
1 GB50019-2015修订原则
1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密切结合自然条件,合理利 用资源,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2 编制完性、先进性,要在基础理论水平、工艺技术水平、质量 上、合理性、适应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达到较高的高度。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15
《工业建筑供暖通点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培训
![《工业建筑供暖通点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ccef894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d.png)
GB50019-2015强制性条文
6.3.2 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应采用循环空气: 1 含有难闻气味以及含有危险浓度的致病细菌或病毒的
房间; 2 空气中含有极毒物质的场所; 3 除尘系统净化后,排风含尘浓度仍大于或等于工作区
容许浓度的30%时。
不应采用循环空气的限制条件。 排风中仍然含有污染物质,再循环使用不当将造成 污染物质的累积,房间内污染物浓度将越来越高,因此 规定了在某些情况下不得使用循环风。
有爆炸危险的厂房、车间发生事故后,火灾容易通过通风管 道蔓延扩大到厂房的其他部分,因此,其排风管道严禁穿过防 墙和有爆炸危险的车间的隔墙等防火分隔物以及人员密集或可 物较多的房间,目的都是防止一旦发生事故,沿通风管道蔓延
GB50019-2015强制性条文
6.9.30 可燃气体管道、可燃液体管道和电缆线等,不得 穿过风管的内腔,并不得沿风管的外壁敷设。可燃气体 管道和可燃液体管道,不应穿过与其无关的通风机房。
应采用防爆型设备的条件。
直接布置在有爆炸危险场所中的通风设备,用于排除、输送 或处理爆炸危险性物质的通风设备以及排除、输送或处理含有 烧或爆炸危险的粉尘、纤维等物质,其含尘浓度高于或等于其 炸下限的25%时,或含易燃气体物质的浓度高于或等于其爆炸 限值的10% 时,由于设备内或外的空气中均含有燃烧或爆炸危 性物质,遇火花即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事故,为此规定该设备 采用防爆型的。
排风系统的划分原则 1 目的是防止易燃、易爆物质进入其他车间或区 域,防止火灾蔓延,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GB50019-2015强制性条文
2 防止不同种类和性质的有害物质混合后引起燃烧 或爆炸事故。如:淬火油槽与高温盐浴炉产生的气体混 合后有可能引起燃烧,盐浴炉散发的硝酸钾、硝酸钠气 体与水蒸气混合时有可能引起爆炸。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强制性条文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强制性条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69db410066f5335b81211a.png)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强制性条文第三章 室内外计算参数3.1.9 建筑物室内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1、民用建筑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按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标准确定;2、工业建筑应保证每人不小于30m 3/h 的新风量。
第四章 采暖4.1.8 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应按下式确定:,min ()n w o y n a t t R t a -=∆ (4.1.8-1)或,min ()n w o n ya t t R R t -=∆ (4.1.8-2) 式中:R 0,min ——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m 2·℃/W );t n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按本规范第3.1.1 条和第4.2.4 条采用; t w ——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按本规范第4.1.9 条采用; α ——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按本规范表4.1.8-1 采用;∆t w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允许温差(℃),按本规范表4.1.8-2 采用;a n ——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系数[ W/(m 2·℃) ],按本规范表4.1.8-3 采用;R n ——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阻(m 2·℃/W ),按本规范表4.1.8-3 采用。
注: 1 本条不适用于窗、阳台门和天窗。
2 砖石墙体的传热阻,可比式(4.1.8-1,4.1.8-2)的计算结果小5%。
3 外门(阳台门除外)的最小传热阻,不应小于按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所确定的外墙最小传热阻的60%。
4 当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10℃时,内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亦应通过计算确定。
5当居住建筑、医院及幼儿园等建筑物采用轻型结构时,其外墙最小传热阻,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及《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 26)的要求。
表4.1.8-1 温差修正系数(α)表4.1.8-2 允许温差∆t y值(℃)注:1 室内空气干湿程度的区分,应根据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按表4.1.8-4 确定。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幻灯片PPT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36ee60e016fc700aba68fcb2.png)
对?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 计标准?GB50019—2003的修订 任务。
修订情况
?工业建筑采暖通 风与空气调节设计 标准?
2021. 12. 12编 制组成立暨第一次 编制工作会议在北 京召开。
2021年12月10日 通过审查
2021年2月1日实施 原?采暖通风与空
3 立足GB50019-2003的主要构造,扩大、细化工业局部内容,注重标准的完整 性,并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
5 增加近年来的新技术、新方法、表达新政策,力求合理完善; 6 协调与现行的本专业各行业标准之间的关系,吸纳他们中先进、通用的内容 7 协调与?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标准?的关系,借鉴其先进适用局部,防止互
2021年12月24日,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 节设计标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编制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21年12月2日在北京通过审查 2021-01-21发布 2021-10-01实施 2021年8月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进展宣贯
?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标准? GB50736-2021 适用范围
1 GB50019-2021 修订背景
GB50736-2021
GB50019-2003
?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标准? GB50736
2021-01-21发布 2021-10-01实施
GB50736-2021编制情况
住房和城乡建立部建标[2021]102号文件?2021年工程建立 标准标准制订、修订方案〔第一批〕?,下达了?民用建筑采 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标准?的编制任务。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 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
实施的工程建设国家标准汇总
![实施的工程建设国家标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f9c462eee06eff9aef80776.png)
2016年实施的工程建设国家标准汇总
为方便检测机构查询现行有效的检测标准,将2016年实施的工程建设国家标准汇总如下:
1.《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5
2.《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
3.《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
4.《洁净厂房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1110-2015
5.《火力发电厂节能设计规范》GB/T51106-2015
6.《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2015
7.《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GB/T51141-2015
8.《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控技术规范》GB/T51028-2015
9.《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
10.《海岸软土地基堤坝工程技术规范》GB/T50943-2015
11.《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2015
12.《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
13.《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GB/T51153-2015
14.《建筑节能基本术语标准》GB/T51140-2015
15.《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GB51143-2015
1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
17.《民用建筑能耗标准》GB/T51161-2016
18.《高耸与复杂钢结构检测与鉴定标准》GB51008-2016。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https://img.taocdn.com/s3/m/55c80127581b6bd97f19ea54.png)
GB50019-2015强制性条文
5.5.2 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严禁用于甲、乙类生产厂房和 仓库。
新增条文。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规定:甲、乙类厂房不得采用明火供暖。由于甲、乙类 厂房或存储场所内有大量的易燃、易爆物质,而一般燃 气红外线辐射供暖加热器表面温度均较高,从安全角度 考虑,严禁在甲、乙类火灾危险环境中采用。
现行行业规范
1机械工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JBJ10-96 2水力发电厂厂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程DLT 5165-2002 3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程DL5035-2004T 4合成纤维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H3042-2007T 5煤炭工业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T50466-2008 6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HGT 20698-2009 7水利水电工程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SL 490-2010 8石油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SHT3004-2011
GB50019-2015内容
共分13章和11个附录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室内外设计计算 参数、供暖、通风、除尘与有害气体净化 、空气调节、冷源与热源、矿井空气调节 、监测与控制、消声与隔振、绝热与防腐 等。
GB50019-2015目次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 5供暖 6通风 7除尘与有害气体净化 8空气调节 9冷源与热源 10矿井空气调节 11监测与控制 12消声与隔振 13绝热与防腐
原《采暖通风与 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同时废止 。
6.3.10、 6.4.7、 6.9.2、 6.9.3、 6.9.9、 6.9.12、 6.9.13、6.9.15、6.9.19、6.9.30、8.5.6、 9.1.2、 9.4.4 (4 ) 、 9.7.12、 9.11.3、 10.2.12、 11.2.11、11.6.7 条(款)为强制性条文, 必须严格执行。原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 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同时废止 。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 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5 年 5 月 11 日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通用规范》起草说明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通用规范》起草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544549a3c8d376eeaeaa31cb.png)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通用规范》起草说明一、起草过程(一)编制目的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进一步改革工程建设标准体制、健全标准体系,完善工作机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6年8月9日发布了《关于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建标〔2016〕166号),对工程建设领域的标准化改革工作作出了统筹安排,并对改革的总体要求、任务要求、保障措施等作出规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发布了《工程建设规范研编工作指南》用于指导规范的研编工作。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8年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7〕306号),《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通用规范》由中国有色金属建设协会担任第一起草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管理处为该规范组织单位。
按照国务院的改革精神和建设部的工作部署,新的规范应达到以下要求:1、工程规范是政府及其部门依法治理、依法履职的技术依据,是全社会必须遵守的强制性技术规定。
2、工程规范内容是工程建设的基本指南和底线要求,应严格限定在工程建设领域涉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工程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公众权益和公共利益,以及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利用、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范围内,并应以现行强制性条文为基础,严格控制新增强制性条款。
3、工程建设规范分类为工程项目类和通用技术类。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通用规范》定位为一部全文强制的通用技术类规范,其内容涵盖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拆除等环节,适用于全部的工业领域。
4、本规范对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涉及工业暖通的强制性条文进行汇总,并对其进行适用性评价,做继续延用、修订或者废止的处理。
5、本规范的内容结构、要素指标和相关术语等要适应国际通行做法,提高与国际标准或发达国家标准的一致性。
6、本规范为今后工业暖通推荐性技术标准以及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制定,起到“技术红线”和方向引导的作用,为行业技术进步预留了发展空间。
事故风机以及事后风机供电要求探讨
![事故风机以及事后风机供电要求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4fd541684254b35effd34bf.png)
事故风机以及事后风机供电要求探讨摘要:事故风机是否按消防电源供电、气体灭火后的事后通风是否归属事故通风等问题一直存在较多争议,相关规范之间也存在诸多矛盾。
因此,结合相关规范,分析了事故风机和事后风机设备的负荷性质和供电要求,对供电给出了适当的建议。
关键词:事故风机事后风机消防电源供电要求0 引言事故风机对于防止设备、管道逸出的有害气体而造成人身事故至关重要;事后风机作为灭火后的防护区的通风换气设备,目的是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和场所安全,以及快速处理事故并尽快恢复系统正常运行,二者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那么,对事故风机以及事后风机的供电电源如何设置的问题,有必要根据相关规范进行分析。
1 各规范关于事故、事后风机的规定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民建通风》)第6.3.9规定:可能突然放散大量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气体的场所应设置事故通风。
事故通风量宜根据放散物的种类、安全及卫生浓度要求,按全面排风计算确定,且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2次/h;放散有爆炸危险气体的场所应设置防爆通风设备。
GB50019-2015《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以下简称《工建通风》)第6.4.1条规定:对可能突然放散大量有毒气体、有爆炸危险气体或粉尘的场所,应根据工艺设计要求设置事故通风系统。
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第6.0.4条规定: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动力空调》(以下简称《技术措施》)第4.4.4条第2款:事故风机应采用防爆型并由消防电源供电。
2 事故风机的供电电源2.1 事故风机的供电等级有审图人员认为,是否为消防用电设备以GB50016-2014第10.1.1条条文说明中所列消防设备为准,该条文说明中所列设备不含事故通风机,故不应视为消防负荷。
电化学储能电站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电化学储能电站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1292e68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2.png)
电化学储能电站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1 电站的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
2 电池室内设计参数的确定应根据电池工艺运行要求、使用寿命以及节能等因素确定。
3 配电装置室夏季室内温度不宜高于40℃,通风系统进排风设计温差不应超过15℃。
4 储能电站的控制室、继电器室、通信室及其他工艺设备要求的房间宜设置空调,空气处理设备不应少于2台。
空调房间室内温度、湿度应满足工艺要求,工艺无特殊要求时,夏季设计温度为25℃~28℃,冬季设计温度为18℃~21℃,室内相对湿度为40%~70%。
5 位于严寒地区或寒冷地区的电站,应设置供暖设施;其他地区可根据工艺与设备需要设置供暖设施。
电池室内不应采用明火取暖,应采用防爆电供暖散热器,电供暖散热器离电池设备的距离不小于100mm。
6 电池室通风空调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 通风量应根据电池室内发热量和换气次数不少于每小时6次计算确定,平时通风可兼做事故通风;当电池室设置于地下时,换气次数不少于每小时12 次;2 通风系统吸风口应设置于电池室上部,吸风口上缘距顶棚平面的距离不应大于0.1m,当顶棚平面被突出高度大于0.1m的梁分隔时,每个分隔均应设置吸风口;水平排风管全长应顺气流方向向上坡度敷设。
通风空调系统的排风口不应直接开向疏散通道、人行通道及车行道;3 通风系统的排风口不应直接开向疏散通道、人行通道及车行道。
当储能电站其他建筑物合建时,应设置独立且直排室外的排风系统,排风口应距离合建建筑物的门窗洞口及通风空调系统进风口不小于5m;4 通风空调系统采用防爆型设备;5 通风空调系统应与可燃气体报警装置联动,当空气中可燃气体达到爆炸下限的25%时,通风系统应能自动投入运行,同时关闭空调系统;6 当电池室发生火灾报警时,应联动关闭空调系统。
当电池室自动灭火系统启动时,应联动关闭通风系统。
7 电气设备房间内不应布置带压的热水管、蒸气管道或空调水管。
柴油发电机房几个关键知识点
![柴油发电机房几个关键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566dab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1.png)
柴油发电机房几个关键知识点柴油发电机组常用于工业企业中作为备用电源或应急电源。
本篇主要讨论柴发的几个常用知识点。
1、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版)GB50016-2014第3.1.1条条文说明,国产柴油闪点介于闪点60℃~90℃范围区间。
(-35号柴油是指可以使用在-35度以上的环境中柴油。
-35是指柴油能够使用的外界温度条件。
-35号柴油适合零下14摄氏度到零下29摄氏度的环境中使用。
)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版)GB50160-2008 ,3.0.2条条文说明。
闪点小于60℃且大于或等于55℃的柴油火灾危险性可视为丙A类。
总体而言,柴油属于丙类,轻柴油属于乙B类。
3、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的附录C“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爆炸性混合物分级、分组表C”中:柴油被列为ⅡA级,引燃温度组别为T3。
4、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的第3.1.1条,可能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力装置设计。
5、(结合1~4)对于柴油发电机室来讲,其储油间的温度按照环境温度考虑,柴油的闪点大于60℃,环境温度小于闪点且没有操作温度。
故储油间内不属于爆炸性气体环境。
6、令不少设计师费解的是15D202-2_柴油发电机组设计与安装,P101页照明示意图中,储油间采用了防爆壁装应急荧光灯。
图集仅在照明示意图中提到了防爆灯,笔者认为这只是设计提档,不能理解为规范要求。
且其也仅提档了灯具本身,对于线路、储油间内外线路处是否需要做防爆处理均没有明确说明。
7、目前没有规范和标准要求储油间需采用防爆灯具。
《广州: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难点问题解答》中也明确了柴发发电机房不属于爆炸危险场所。
8、王金元在其《建筑电气设计疑难问题解析》中明确提到。
小结:柴油发电机房及其储油间不属于爆炸危险环境,不必设计防爆灯具。
二、是否安装可燃气体探测器1、根据《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19第2.0.1条,可燃气体(易燃气体)指甲类气体或甲、乙A类可燃液体气化后形成的可燃气体或可燃蒸汽。
数据中心建设阶段各分部工程标准规范清单
![数据中心建设阶段各分部工程标准规范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b1ff39bb50e2524de4187e46.png)
数据中心建设阶段各分部工程标准规范清单序号规范名称规范编号综合标准、规范1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2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15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局部修订稿4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T 9361-20115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887-2011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7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14-2015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50189-2015DB22/JT 149-20169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11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建筑与结构主要标准、规范1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20172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3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125 《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076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7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138 《防火门》GB 12955-20089 《防火封堵材料》GB 23864-200910 《建筑用安全玻璃第1部分:防火玻璃》GB 15763.1-200911 《电缆防火涂料》GB 28374-201212 《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GBT 36340-2018电气技术主要标准、规范1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2013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3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5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 50260-20136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7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8 《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技术规范》GBT 29328-20189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10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1部分:用途、定额和性能》GBT 2820.1-200911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 50217-20181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1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4208-201714 《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GB 31247-201415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 17945-2010电磁屏蔽和兼容1 《电磁屏蔽材料术语》GBT 26667-20112 《电磁屏蔽室工程技术规范》GBT 50719-20113 《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GBT 12190-2006空气调节主要标准、规范1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2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20173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4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16网络与布线、智能化系统主要标准、规范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15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163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 50348-2018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20075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20076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26-2010给排水主要标准、规范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16年版)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09年版)消防主要标准、规范1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2 《气体灭火系统及部件》GB 25972-2010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4 《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 50898-20135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6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 51309-20187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B 25506-20108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 17945-2010其他相关标准、规范1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行维护标准》GB/T 51314-20182 《数据中心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 37779-20193 《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能耗测评方法》YDT 2543-20134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YDT 799-20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 计规范》GB50019—2003的 修订任务。
修订情况
《工业建筑采暖通 风与空气调节设计 规范》
2012. 12. 12编 制组成立暨第一次 编制工作会议在北 京召开。
2013年12月10日 通过审查
2016年2月1日实施
原《采暖通风与 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同时废止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
公
告
第 822 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
范》的公告
现批准《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 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0019-2015, 自 2016 年 2 月 1 日起实施。其中,第 5.4.12、 5.5.2、5.7.4、5.8.17、6.1.13、6.2.2、6.3.2、 6.3.10、6.4.7、6.9.2、6.9.3、6.9.9、6.9.12、 6.9.13、6.9.15、6.9.19、6.9.30、8.5.6、 9.1.2、9.4.4(4)、9.7.12、9.11.3、10.2.12、 11.2.11、11.6.7 条(款)为强制性条文, 必须严格执行。原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 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同时废止 。
2008年12月24日,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 气调节设计规范》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编制工作会议在北京 召开。
2010年12月2日在北京通过审查 2012-01-21发布 2012-10-01实施 2012年8月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进行宣贯
《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
1 GB50019-2015修订背景
GB50736-2012
GB50019-2003
《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
2012-01-21发布 2012-10-01实施
GB50736-2012编制情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8]102号文件《2008年工程 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下达了《民用 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编制任务。
适用范围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的供暖、通 风与空气调节设计,不适用于有特殊用途、特殊净化与防护要 求的建筑物以及临时性建筑物的设计。
1.0.2 规范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民用建筑,其中包括居住建筑、办公建
筑、科教建筑、医疗卫生建筑、交通邮电建筑、文体集会建筑和其 他公共建筑等。对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其供暖、通风 与空调设计,均应符合本规范各相关规定。
3 立足GB50019-2003的主要结构,扩充、细化工业部分内容,注重规范的完 整性,并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
5 增加近年来的新技术、新方法、体现新政策,力求合理完善; 6 协调与现行的本专业各行业规范之间的关系,吸纳他们中先进、通用的内容 7 协调与《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规范》的关系,借鉴其先进适用部分,避免
互相抵触。 8 学习和借鉴国外标准的规定、方法,结合国内国情,吸纳有益的国际经验。 9 注意与相关的卫生、环保、安全、节能标准之间协调一致。 10 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发扬技术民主,按照标准修订的有关要求和程序工
作。
现行行业规范
1机械工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JBJ10-96 2水力发电厂厂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程DLT 5165-2002 3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程DL5035-2004T 4合成纤维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H3042-2007T 5煤炭工业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本规范不适用于有特殊用途、特殊净化与防护要求的建筑物以及 临时性建筑物的设计,是针对某些特殊要求、特殊作法或特殊防护 而言的,并不意味着本规范的全部内容都不适用于这些建筑物的设 计,一些通用性的条文,应参照执行。有特殊要求的设计,应执行 国家相关的设计规范。
1 GB50019-2015修订背 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标 函[2011]30号文件
GBT50466-2008 6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HGT 20698-2009 7水利水电工程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SL 490-2010 8石油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SHT3004-2011
调查研究
1、搜集整理《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执行过程中的反馈意见,并对反馈意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 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5 年 5 月 11 日
1 GB50019-2015修订原则
1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密切结合自然条件,合理利 用资源,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2 编制完成后将成为我国工业领域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通用规范,修订要 维护国家标准的权威性、先进性,要在基础理论水平、工艺技术水平、质量 上、合理性、适应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达到较高的高度。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15
董重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
交流内容
1 GB50019-2015修订背景、原则及适用范 围
2 GB50019-2015主要修订内容与GB50736 异同
3 GB50019-2015强制性条款 4 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5 室外气象参数的统计方法 6 供暖内容 7 绝热与防腐
编制单位
主编单位: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参程设计院 中治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启源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昆仑工程公司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见集中处理。 2、各行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实施情况。 3、调查研究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劳动卫生问题的主要废气
污染源,污染物种类以及这些污染物的净化工艺。 4、调查研究近些年出现的先进理论、先进工艺、先进方
法。 5、调查研究现有的室外计算参数是否满足使用的需要,
是否需要扩充。 6、调查研究国外同类标准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