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最近几年,国学经典的教学逐渐被人们重视。什么是国学经典呢?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例如,我们熟悉的《四书》、《五经》、《史记》、《孙子兵法》、《三字经》、《百家姓》和唐诗宋词等。
2011年,我校在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小学低年级经典诵读确定为我校科研课题,经省里批准,正式立项。为什么要把国学经典的学习作为科研课题提出来呢?
首先,学习国学经典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建设和谐社会和中国先进文化的进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底蕴。道德是有继承性的,而传统道德中的精华,是最能为今天所用的,也最容易成为社会道德风尚的铺垫和国家凝聚力的来源。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我们发现,大中小学生的语文水平逐年下降,学生们表达时语言贫乏,思维缺乏深度,加之亚洲各国对于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推崇,使人们意识到了重拾国学,重振国威的重要性,人们想从国学经典中找回中国人曾经珍惜过而现代却缺失了的国魂。
二、学习国学经典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新《课程标准》前言中写道:“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近年来,随着学校教师队伍的年轻化,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成为当前学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把国学经典作为课题进行研究,能敦促教师自我学习的意识,从而达到个人文化修养的再提升。同时,在实施课题的过程中,学校可以积极开展古诗教学研讨活动,积极探索诗歌教学的有效方式,以此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这些改变也必将带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三、学习国学经典是每个家庭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童年是一个人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利用这一宝贵的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反复诵读,可以奠定他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的基础;成为他一生去不断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根基。从小让孩子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使其文化修养与品质养成得到一定提高。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活动对于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还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很多
家长抱怨孩子不懂事,自私,不懂得敬老爱幼,任性骄横叛逆,我们将国学经典引入校园,能让学生能通晓事理,敢于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培养他们爱国情操,修心修志,热于奉献,孝亲尊师。这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被译成英文悬挂在联合国总部大楼里,并被写进了联合国《人权宣言》和1993年世界宗教领袖的《世界伦理宣言》中。国际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尚且如此重视,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人,我们在感到骄傲的同时,更应该把这种文化继承和弘扬下去。
然而,当代人的国学底蕴已不如上辈人深厚,很少有人再去读诸如“四书五经”之类的国学经典,许多人甚至连国学经典是什么都说不清楚,更谈不上能读懂这些国学经典了。家长更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重学分、重知识、重技能,唯独忽视做人教育。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决定把小学低年级经典诵读科研课题进行研究。
这个课题得到教育局、进修校的大力支持。鹤岗市教师进修学校,我县教育局和进修学校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了我校举办的开题会。在开题会上,学生们以各种形式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歌舞,游戏,诵读,异彩纷呈,得到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
立项后我们课题组成员立刻积极参与到研究中来。按照我们的研究步骤有条不紊的进行。下面我主要介绍一下我们的做法。
一、营造书香文化氛围。通过布置校园营造出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在学校的走廊,粘贴着成语,古诗,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宣传经典名言。
二、选定教材。本课题的研究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设校本课程,我们的研究对象是我校一、二年级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选定了****出版社****出版的《三字经》和《弟子规》作为教材。由学校对一、二学年免费提供,人手二本。这套教材不仅有原文,而且有注释,有插图,有故事,能充分地调动孩子的兴趣。
三、教学与活动相结合。在学校大队部的配合下,按照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例如,三八妇女节时,开展“我为妈妈洗脚”活动。五一节,“我劳动,我光荣”活动,十一国庆节,“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等。并以文字、图片、音像等形式记录活动过程,积累原始资料。课题组成员通过现场观看,活动结束后的影像分析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研究对象,考察活动对研究对象产生的影响。收集第一手资料。
四、指导学生有效地读。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
我们制定了适合我校学生的阅读策略。
1.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精简的国学语言对于他们来说晦涩难懂,于是我们首先通过讲《三字经》、《弟子规》中的故事让学生对国学经典产生好感,乐于与国学经典为伴,然后再指导学生背诵。
2.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如,在学生阅读时播放一曲轻松、愉快的音乐,在班级窗台上摆放生机盎然的花,让学生徜徉在国学经典的意境中。对于一些学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玩一会儿后自觉投入到聚精会神的阅读活动中,对于这样自觉的行为,教师应及时的给予肯定,在宽松的氛围中逐步养成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3.师生共读,亲子共读,以身垂范,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榜样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教师、家长同孩子一起阅读国学经典,一起交流阅读国学经典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有感情的背诵国学经典,大胆发表自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家长、教师一道读国学经典,孩子的阅读兴趣会变得更浓,对国学经典的鉴赏、理解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4.“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方法。如诵读式、想象入境法、联系扩充法、写“读书笔记”法等,再如,结合注释,了解国学经典的创作背景、识人读文——了解作者的生平、掌握理解国学经典的窍门——理解意象的象征意义、善于抓“文眼”悟主旨、熟练背诵,厚积而薄发等。
5.及时交流,正面评价。经常开展阅读心得交流活动,看谁背的多、背得熟、谁的感悟深刻。每周由小组长检查背诵情况,教师随机检查,表扬先进,鞭策落后。
此外,每学期至少在班级开展一次背诵国学经典比赛,至少举行一次国学经典知识竞赛,评出“书香小组”、“书香个人”。开展《三字经》插图绘画大赛,评出“国学小画家”对于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采取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
虽然前期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课题组成员也很努力,但是我们的研究还是遇到了问题。部分家长对课程开设的意义认识不到位、不深刻,认为让学生像古人一样的学习《三字经》、《弟子规》那是以前酸腐的秀才才干的事,现在学习它没用;教师对于国学教育课程的内涵发掘不够,教学方法有待丰富;对传统国学经典的理解不到位或者理解狭小;对典故的阐释不够贴切。国学教学形式缺乏创新。国学的学习不是仅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