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2分)1.调节电视遥控器上的“音量按钮”改变的是声音的()。

A.强弱B.高低C.以上都是2.当我们吹笛子时,我们听到了声音,这是因为()。

A.笛子的振动发出了声音B.笛子和空气的振动发出了声音 C.空气的振动发出了声音3.小金的爸爸给他买了一个吉他,小金非常高兴,他拿过吉他仔细研究,发现吉他的弦有的粗有的细,松紧不同,声音也不一样。

①拨动吉他弦,声音最高的是()。

A.最粗的弦B.最细的弦C.中等粗细的弦②小金发现有一根琴弦声音有些低,他应该()。

A.将这根琴弦调紧一些B.将这根琴弦调松一些C.用力弹4.外耳由耳郭和()组成。

A.鼓膜B.外耳道C.听小骨5.我们耳朵里的()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A.鼓膜B.听小骨C.耳蜗D.听觉神经6.同一个橡皮筋拉得越紧,拨弹时发出的声音()。

A.越高B.越低C.没有变化7.将钢尺伸出桌边一部分,固定桌面的部分。

手压下桌边外的钢尺并让尺滑过,手刚滑过时,看到尺()。

A.越远离桌边越模糊不清B.每个部分都看得清晰 C.伸出桌边越远越清晰8.声音产生的根源是()。

A.摩擦B.空气C.发声器D.物体振动9.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了。

A.变小B.变热C.振动10.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从话简传到听筒的。

A.棉线B.空气C.话筒二.填空题(共10题,共52分)1.我们知道了物体的()、粗细、()不同,发出的声音的()也就不同。

2.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的次数。

3.同一把小提琴上粗细不同的两根琴弦,()的琴弦发出的声音高,()的琴弦发出的声音低。

4.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的振动,并通过这些()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5.我们的耳朵分为()三部分。

6.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会改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典型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典型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关于声音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长短相同时,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更强B.同一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强C.同一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2.流水的声音是由()产生的。

A.水的振动B.声带的振动C.岩石的振动3.同一个物体,振动幅度越(),发出的声音越强。

A.大B.均匀C.小4.如图所示,通过左右滑动圆点可以调节手机的音量,这是在调节手机声音的()。

A.强弱B.高低C.好坏5.人的耳郭有()的作用。

A.收集声音B.产生振动C.传播声音6.同一首乐曲的音符中,()。

A.“7”比“1”音高高B.“7”与“6”音高相同 C.“7”比“1”音强7.声音可以向()传播。

A.一个方向B.四面八方C.两个方向8.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决定的。

A.快慢B.幅度C.是否振动9.当我们吹笛子时,我们听到了声音,这是因为()。

A.笛子的振动发出了声音B.笛子和空气的振动发出了声音 C.空气的振动发出了声音10.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A.调松琴弦B.调紧琴弦C.增加部分弦线的长度二.填空题(共10题,共32分)1.声音的()可以用()描述。

2.电视机遥控器上的声音键控制的是声音的(),即音量。

按不同的钢琴琴键,改变的是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

3.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出声音,是因为钢尺没有()。

4.在车站、菜市场等地经常会听到()的声音。

5.人们说话时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6.真空()(可以/不可以)传播声音。

7.()收集声音,()把声音转化为振动。

8.各种物体只要(),就会发出声音,我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设法让物体()。

9.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中传播。

10.声音分()、低、()、弱进行分类,描述和记录。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耳朵贴在书桌上,可以听见同桌的写字声。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带答案(新)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带答案(新)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声音产生的根源是()。

A.摩擦B.空气C.发声器D.物体振动2.在《风桥夜泊》中有这样的诗句: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钟声是通过()传播到船舱内诗人的耳中的。

A.传声B.导电C.通风3.在我们耳朵里, 时时刻刻都在接收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的结构是()。

A.鼓膜B.听小骨C.听觉神经4.同一把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越()。

A.高B.轻C.低5.下面几种做法中, ()不能发出声音。

A.敲击鼓面B.弹奏钢琴C.按压皮筋6.往保温瓶里倒水的过程中, 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 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 音高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 音高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高保持不变, 声音越来越大7.尺子振动的频率和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有关。

A.高度B.长度C.刻度8.用嘴对着大小相同的4支试管吹气, 下列哪支试管发出的声音最高()。

A.不盛水的试管B.盛3/4水的试管C.盛1/2水的试管9.手指轻轻接触到桌面, 并在桌面上滑动一段距离, 当耳贴在桌子一角上, 再这样让手指滑动时, ()。

A.耳朵听到一样清晰的声音B.它们几乎没有声音 C.贴在桌角上听得更清晰10.发生灾难时, 被困在建筑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质的管道, 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

A.传声B.传热C.导电二.填空题(共10题, 共28分)1.人们说话时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时, 可以看到音叉的振动引起()。

3.物体振动的()越大, 发出的声音越强。

4.在()的环境中, 声音()传播。

5.一些歌唱家的歌声被称为“海豚音”, 是因为他们能发出很()的声音。

6.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时, 钢尺伸出桌面越短, 发出的声音越();钢尺伸出桌面越长, 发出的声音越()。

7.相同的杯子装不同量的水, 杯子里水越多, 声音();杯子里水越少, 声音()。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现象中,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是()。

A.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走B.游客听到瀑布倾泻而下的声音 C.海边的人听到海浪拍击岩石的声音2.要让正在发声的锣立刻停止发声,应该()。

A.不再敲了B.马上用手按住锣面,使它不再振动C.继续轻轻地敲3.敲锣时,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A.锣面B.槌C.手D.地面4.在实验中,抽掉玻璃钟罩内的空气使铃声慢慢变弱,证明了()。

A.空气不能传声B.声音传播与空气无关C.空气能传声5.吹奏笛子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振动产生的。

A.笛子本子B.笛子中的空气C.吹奏者的嘴唇6.下面的乐器中,()不是通过空气振动发出声音的。

A.口琴B.小号C.竖笛7.古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乐器,由7根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弦组成。

小雅弹古琴时,要使它发出的声音更响一些,可以()。

A.弹更粗的琴弦B.弹得更用力一些C.轻轻地弹8.下列物体中,声音在()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A.钢铁B.水C.空气9.耳朵结构中,感觉声音的部分是()。

A.外耳B.中耳C.内耳10.把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放在水面上,可以看到水的波纹从振动的音叉开始()传播。

A.只向上下B.只向左右C.向四周二.填空题(共10题,共52分)1.对于弦乐器,音高主要取决于弦的()、()、()、材料。

2.在自然界里,声音有()有弱,有()有低。

3.在“do,re,mī”这三个音节中,()的声音是最低的,用数字()表示,()的声音是最高的,用数字()表示。

4.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向着()的。

5.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可以在()、()、()中传播。

6.我们周围的声音可以分为()、()和()三种。

7.通常声音在()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中的传播速度之,在()中的传播速度最小。

(均填“固体”“液体”或“气体”)8.()的弦,()的弦,振动频率(),音高()。

9.要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关键是()。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带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带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2分)1.歌手唱到高音时, 声带振动的速度()。

A.慢B.快C.不快也不慢2.电视机的声音太小了, 用遥控器把声音调大了一些。

在这个过程中, 电视机的()。

A.声音强弱发生了变化B.声音高低发生了变化C.声音音色发生了变化3.发生灾难时, 被困在建筑物废墟里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钢管, 这种方法利用了钢管的()性能好。

A.传声B.导电C.通风4.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 振动的频率越(), 发出的声音越()。

A.高B.低C.快D.慢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 物体振动越快, 声音越高。

A.音量B.响度C.音高6.敲击音叉的力越大, 发出的声音()。

A.越高B.越响C.越轻7.用越大的力拨动橡皮筋, 橡皮筋发出的声音越()。

A.强B.弱C.没有变化8.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强弱、大小、轻重, 都是指()。

A.音量B.音高C.音色9.声音是以()的形式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A.波B.气流C.曲线10.用嘴对着大小相同的4支试管吹气, 下列哪支试管发出的声音最高()。

A.不盛水的试管B.盛3/4水的试管C.盛1/2水的试管二.填空题(共10题, 共36分)1.通常声音在()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在()中的传播速度之, 在()中的传播速度最小。

(均填“固体”“液体”或“气体”)2.尺子振动的()受尺子伸出桌面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3.我们说话的声音主要是靠()振动产生的。

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4.图中的喇叭在“唱歌”, 纸屑在上下跳动。

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在不停地()。

5.我们周围的声音丰富多彩。

有来自()的叫声, 有来自()的声音, 还有来自()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6.一根橡皮筋, 用相同的力量拨动时, 橡皮筋拉得越紧, 声音越(), 拉得越松, 声音越()。

(选填“高”或“低”)7.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莉莉借助音叉和乒乓球研究声音产生的秘密(如图所示),当他撞击音叉并将悬吊的乒乓球紧贴着音叉,他会观察到()。

A.乒乓球位置不变B.乒乓球多次被弹开C.乒乓球接触音叉后,音叉立即停止发声2.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我们观察到()。

A.声音的高低不同B.声音的强弱不同C.声音的强弱和高低都不同3.小明自制了一个橡皮筋琴,如图:用相同大小的力从细弦到粗弦依次弹拨,声音的变化是()。

A.从低到高B.从高到低C.从弱到强4.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A.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B.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C.月球受到撞击时不产生振动5.在人耳的结构中,耳廓的主要作用是()。

A.收集声音B.将声音转化成振动C.将声音传到中耳6.外耳由耳郭和()组成。

A.鼓膜B.外耳道C.听小骨7.如下图用筷子从1~8依次敲击盛水的玻璃瓶发出的声音应该会()。

A.从低到高B.从高到低C.从强到弱8.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A.真空B.固体C.液体9.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A.空气B.棉线C.纸杯10.钢尺一部分伸出桌边外,其他部分固定在桌面上。

用木块压它在桌外部分顶端并让它滑过。

尺端被压下2厘米时即滑过,与被压下5厘米时即滑过发出的声音()。

A.强弱不同,频率相同B.频率不同,强弱相同 C.频率、强弱都不同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中传播。

2.把纸卷成喇叭状,将小的一端放在耳朵上,这时会感到听到的声音比平时大,这说明耳郭的作用是()。

3.影响弦的音高的因素,有弦的()、弦的()。

4.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5.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我们看到音叉的()引起了水的波动。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及答案(精选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及答案(精选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下列描述声音的词语不合适的一组是()。

A.高低、高兴B.悦耳、动听C.刺耳、难听2.二胡弦绷直后, 拉动它发出声音。

把弦再绷得紧一些, 再次拉动它, 听到发出的声音()。

A.比松的时候音高高B.比松的时候声音弱C.比松的时候声音低3.耳朵结构中, 感觉声音的部分是()。

A.外耳B.中耳C.内耳4.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 声音主要是通过()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A.空气B.棉线C.纸杯5.青青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后放入水中, 过了相同的时间后观察到水面形成的波纹不()(如图所示), 由此可以推断()。

A.甲是大音叉B.乙是大音叉C.无法确定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手拍打墙面, 可以听到声音, 但没看到墙在振动, 说明发声时不一定要振动B.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的C.声音能在气体、固体中传播, 不能在液体中传播7.当我们把玻璃钟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 钟罩跟里的铃声()。

A.越来越响B.越来越小C.不变8.制作“土电话”时, 线绳要()。

A.松B.紧C.拐弯D.随便9.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A.真空B.固体C.液体10.如图, 在水中敲击两块石头(不接触水槽壁), 我们能听到“砰砰”的敲击声, 这个实验能够证明()。

A.水不能传播声音B.水能传播声音C.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10题, 共40分)1.我们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叫做()。

2.声音以()的形式, 向四面八方传播。

3.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 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4.各种物体只要(), 就会发出声音, 我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设法让物体()。

5.电视机遥控器上的声音键控制的是声音的(), 即音量。

按不同的钢琴琴键, 改变的是声音的高低, 可以用()来描述。

6.用不同的力量击打同一支音叉, 轻轻击打时声音(), 重重击打时声音()。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新】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新】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2分)1.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钢尺没有()。

A.受到力B.断裂C.振动D.摩擦2.制作“土电话”时,线绳要()。

A.松B.紧C.拐弯D.随便3.想要研究“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粗细的关系”,应该选用的实验材料是()。

A. B. C.4.用拨动的方法使钢尺发声的实验,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边做实验,边大声讨论B.不用分工合作,看着同学完成就可以了C.钢尺的一端要用力压住5.向暖水瓶中倒水时,声音的高低会随着水位上升()。

A.越来越高B.越来越低C.不变6.手指轻轻接触到桌面,并在桌面上滑动一段距离,当耳贴在桌子一角上,再这样让手指滑动时,()。

A.耳朵听到一样清晰的声音B.它们几乎没有声音 C.贴在桌角上听得更清晰7.在《风桥夜泊》中有这样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钟声是通过()传播到船舱内诗人的耳中的。

A.传声B.导电C.通风8.把手放在耳后并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会(),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A.更模糊B.更清楚C.更快9.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的频率越(),发出的声音越()。

A.高B.低C.快D.慢10.小闹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给我们的?()A.闹铃→空气→耳朵→闹钟的外壳B.闹铃→空气→闹钟的外壳→耳朵C.闹铃→闹钟的外壳→空气→耳朵二.填空题(共10题,共48分)1.声音可以在()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

2.当钢尺、橡皮筋发出声音时,它们都在()。

3.鼓声是由()振动产生的;刮风声是由()振动产生的;人的讲话声是由()振动产生的。

4.物体的()、()、()对音高有影响。

5.声音的产生是由()引起的。

6.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决定的。

7.人的耳可以分为()、()、()三部分。

8.声音的强弱和物体()有关。

9.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量拨动时,橡皮筋拉得越紧,声音越(),拉得越松,声音越()。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钢尺一部分伸出桌边外,其他部分固定在桌面上。

用木块压它在桌外部分顶端并让它滑过。

尺端被压下2厘米时即滑过,与被压下5厘米时即滑过发出的声音()。

A.强弱不同,频率相同B.频率不同,强弱相同 C.频率、强弱都不同2.敲打音叉会发出声音,敲打停止了仍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

A.音叉停止振动后仍能发声B.声音传到人耳需要一段时间 C.敲打停止后音叉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3.橡皮筋拉得越紧,拨弹时发出的声音越()。

A.响B.轻C.不一定听到4.风声是由()产生的。

A.树枝振动B.空气振动C.喇叭振动5.声音在下列哪种物质中传播是最快的()。

A.空气B.水C.钢铁D.木头二.填空题(共7题,共50分)1.在“do,re,mī”这三个音节中,()的声音是最低的,用数字()表示,()的声音是最高的,用数字()表示。

2.我们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传播的。

3.通过弹拨弦乐器发现,琴弦()些,音高就高;琴弦()些,音高就低。

A.粗B.松C.长D.细E.紧F.短4.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量拨动时,橡皮筋拉得越紧,声音越。

()拉得越松,声音越();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声音(),轻轻拨,声音()。

(选填“高”“低”“强”“弱”)5.通常声音在()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中的传播速度之,在()中的传播速度最小。

(均填“固体”“液体”或“气体”)6.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中不能传播声音。

在这些传播声音的物体中,传播声音的速度是()的,通常是()>()>()。

7.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越快,发生的声音就越();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鼓膜很厚而且有弹性,有声音时它会产生振动。

()2.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3.电视中悦耳动听的钢琴声,钢琴簧片振动发出的声音。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一.(共8题,共16分)1.用手抓住击打过的音叉后,音叉()。

A.继续发出声音B.停止发音C.声音变轻2.声音是以()的形式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A.波B.气流C.曲线3.()属于自然界的声音。

A.风吹树叶的声音B.汽车鸣笛的声音C.炒菜的声音4.人的耳郭有()的作用。

A.收集声音B.产生振动C.传播声音5.先将一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1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

再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逐渐变长,用同样的力量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越来越()。

A.无法确定B.高C.低6.用越大的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发出的声音越()。

A.强B.弱C.没有变化7.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声音B.获得更大的音高C.阻止琴弦振动发音8.在实验中,抽掉玻璃钟罩内的空气使铃声慢慢变弱,证明了()。

A.空气不能传声B.声音传播与空气无关C.空气能传声二.(共8题,共32分)1.音叉是一种()的仪器,是用来()乐器和()音高的。

音叉上的字母代表(),数字代表音叉每秒()。

2.二胡、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

3.用不同的力量拨动橡皮筋时,橡皮筋能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动橡皮筋,声音();轻轻拨动橡皮筋,声音()。

4.真空()(可以/不可以)传播声音。

5.我们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叫做()。

6.向水壶倒水时,我们听到的声音是水壶中的()振动产生的,随着水壶中的水位升高,水壶中的空气空间(),振动速度(),声音()。

7.()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8.二胡、吉他等乐器的琴箱的作用是()。

三.(共8题,共16分)1.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四面八方的。

()2.外耳包括耳道和鼓膜两个部分。

()3.同一根橡皮筋,松紧程度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歌手唱到高音时,声带振动的速度()。

A.慢B.快C.不快也不慢2.橡皮筋拉得越紧,拨弹时发出的声音越()。

A.响B.轻C.不一定听到3.在弹吉他时,若想要使它发出的声音强一些,可以()。

A.换新吉他B.用的力气大一些C.调节弦的松紧度4.一个人说话的声音“尖”,表明他说话的()。

A.音量大B.音调高C.声音好听5.下面声音中,刺耳的是()。

A.朗朗的读书声B.巨大的爆炸声C.小溪的流水声6.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A.调松琴弦B.调紧琴弦C.增加部分弦线的长度7.如下图用筷子从1~8依次敲击盛水的玻璃瓶发出的声音应该会()。

A.从低到高B.从高到低C.从强到弱8.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A.真空B.固体C.液体二.填空题(共8题,共30分)1.声音有()、()等特点。

2.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

4.鼓声是由()振动产生的。

5.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空气的振动又引起()的振动。

6.制作完小乐器后,要在班级或小组内展示自己的小乐器,与同学们进行(),发现小乐器的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7.橡皮筋绷紧在纸盒上,绷得紧,振动发出的声音();绷得松,振动发出的声音()。

8.对于弦乐器,音高主要取决于弦的()、()、()、材料。

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声音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在气体中不能传播。

()2.音乐家贝多芬失聪后,用木棒“听”音乐,这说明了木棒也能传播声音。

()3.在制作乐器时,可以不用设计图,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4.用力敲击鼓面发出的声音高。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6.由于水的阻隔,人在岸边讲话,人的声音不能传到鱼的耳朵里。

()7.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的。

()8.只有我们人类才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பைடு நூலகம்纸刀。
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
错误填涂
%^&*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 年 一 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条码粘贴处
准 考
证 号
缺考标记,考生禁填!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Q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