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企鹅》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932676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06.png)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企鹅》是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企鹅的特点和分类。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动物充满好奇,他们可能已经知道一些关于企鹅的基本知识,如企鹅是鸟类,生活在南极等。
但他们对企鹅的特点和分类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企鹅的特点,并进行分类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企鹅的特点,如它们是鸟类,生活在南极,有黑白相间的羽毛等。
学生能够正确分类企鹅,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分类的依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和实物,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分类活动,培养分类和比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对企鹅的学习,培养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说出企鹅的特点,并正确分类企鹅。
2.难点: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分类的依据。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企鹅的插图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企鹅的特点,并进行分类活动。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企鹅的特点,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分类的依据。
3.小组合作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完成分类活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企鹅的插图和实物,分类卡片,黑板。
2.学具:学生自带的动物玩具或图片,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企鹅的插图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企鹅的特点,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企鹅的特点,如它们是鸟类,生活在南极,有黑白相间的羽毛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企鹅的插图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将这些企鹅进行分类吗?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分组进行分类活动,并选代表回答。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可爱的企鹅》说课稿(通用6篇)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可爱的企鹅》说课稿(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e28ee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e.png)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可爱的企鹅》说课稿(通用6篇)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可爱的企鹅》篇1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36—37页(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第八课时,所呈现的内容是学生学习8和9的加减法后的一节练习课,本节课是利用“可爱的企鹅”这一学生熟悉的有趣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有关加减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进一步巩固8和9的加减法。
由于图中第一次呈现大括号的形式,所以教学中需要教师作适当地讲解,对图中每个符号的出现,都应让他们清清楚楚,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理解图中的大括号、问号所表示的意义,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2、巩固8和9的加减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理解大括号、问号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看图正确理解数量关系,准确熟练地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五)教具学具准备、学具图片、小棒等。
二、说学生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入学不久,好动、好奇、好玩,大部分学生对猜、帮助小动物解决问题有极大的兴趣。
经过两个月的常规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正在逐步的得到规范,有了初步的数感和问题意识,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很欠缺,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训练。
三、说教法和学法1、情境教学法。
生动、熟悉的生活情境可以使数学由抽象变具体,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
因此,我们要积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去感受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
由于本课第一次出现大括号和问号,学生理解其意义有一定困难,因此在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学生喜爱的小动物企鹅在冰山上玩耍的情境,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验到用数学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找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思维。
一年级数学教案——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cd6fd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d.png)
一年级数学教案——《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一年级的数学教学课程,主题为《可爱的企鹅》。
本节课主要通过引入可爱的企鹅元素,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10,并能正确书写和读出。
2.学生能够通过数量对比,正确使用“多”、“少”等词汇描述数量关系。
3.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数字,画出相应数量的企鹅。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计数卡片:1-10。
2.准备一套可爱的企鹅图片或卡片,数量各异。
3.准备一个大型黑板或白板。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1.教师拿出计数卡片1-10,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依次读出数字,并齐声跟读。
2.老师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数字和数字的书写形式。
步骤二:讨论数目多少1.教师出示一套可爱的企鹅图片或卡片,数量各异。
2.引导学生观察企鹅的数量,并向学生提问:“哪组企鹅的数量多?哪组企鹅的数量少?”鼓励学生用“多”、“少”的词汇描述数量关系。
3.让学生试着找出两组企鹅的数量差异,并尝试用数字表达出来。
步骤三:练习技能1.教师随机选择一个数字(1-10),例如选择数字3,用手指在黑板上画出三个圆圈,并解释这代表三个企鹅。
2.学生用手指模仿教师在自己的试纸上画出三个圆圈,代表三个企鹅。
3.教师再选择其他数字(1-10),让学生继续练习绘制相应数量的企鹅。
步骤四: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予一组可爱的企鹅图片或卡片。
2.要求小组合作,根据教师给出的数字,绘制相应数量的企鹅。
3.每个小组完成后,学生可以交换图片或卡片,互相检查和验证。
步骤五:总结回顾1.教师邀请学生齐声朗读1-10的数字。
2.教师向学生提问,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例如:“我们学会了什么?” “如何用汉字书写1-10?” “如何用手指画出相应数量的企鹅?”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可爱的企鹅元素,以趣味性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可爱的企鹅》的教案设计[5篇范文]
![《可爱的企鹅》的教案设计[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ea2954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2.png)
《可爱的企鹅》的教案设计[5篇范文]第一篇:《可爱的企鹅》的教案设计教学内容:可爱的企鹅 p36教学要求:1、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巩固8和9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巩固8和9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小图片教学时间:1-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境图,介绍图中的景物。
2、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二、讨论、解决问题1、指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2、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并理解图中的大括号、问号各表示什么?3、学生独立做题。
4、集体交流反馈。
三、试一试,尝试练习1、拿出小图片,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
2、完成表格的填写。
四、练习1、口算,生独立完成。
2、看图列式计算。
先观察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3、说一说,填一填。
先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不局限于一种填法。
五、数学游戏1、说清游戏的玩法。
2、同桌或四人小组玩一玩,师巡回指导。
第二篇:《企鹅爸爸》教案设计10:《企鹅爸爸》教学目标12的父爱。
教学准备了解企鹅的生活状态,搜集反映动物艰辛养护子女的资料。
教学设计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2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自由朗读课文,几个有难度的词语,要求读准确,初步了解它们的意思。
三、再读分享,理解内容12再读一读,想象一下。
(学生交流自己读的情况,汇报自己的感受。
)3四、激情朗读,畅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你最受感动的句子;学生谈谈自己读了课文以后的感受。
五、布置作业摘录课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和句子。
板书:企鹅爸爸难分难舍刻骨铭心冰雕石刻爱是付出第三篇:《可爱企鹅》教学反思《可爱的企鹅》教学反思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可爱的企鹅》这一课,本节课利用“可爱的企鹅”这一学生熟悉的有趣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有关加减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进一步巩固8和9的加减法。
本节课教学时我比较重...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可爱的企鹅》这一课,本节课利用“可爱的企鹅”这一学生熟悉的有趣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有关加减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进一步巩固8和9的加减法。
一年级数学教案——《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一年级数学教案——《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072bf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0.png)
一年级数学教案——《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精选12篇)一年级——《可爱的企鹅》篇1教学要求:1、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巩固“8”和“9”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巩固“8”和“9”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小图片教学时间:1-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境图,介绍图中的景物。
2、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二、讨论、解决问题1、指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2、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并理解图中的大括号、问号各表示什么?3、学生独立做题。
4、集体交流反馈。
三、试一试,尝试练习1、拿出小图片,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
2、完成表格的填写。
四、练习1、口算,生独立完成。
2、看图列式计算。
先观察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3、说一说,填一填。
先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不局限于一种填法。
五、数学游戏1、说清游戏的玩法。
2、同桌或四人小组玩一玩,师巡回指导。
一年级数学教案——《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看图列式”,使学生学会应用数量关系分析,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教学难点看图正确理解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引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海尔兄弟》吗?海尔兄弟经常和爷爷一起到世界各地去探险.春暖花开的这一天,海尔兄弟和爷爷又登上热气球出发了.不一会儿,热气球飘到了南极,在这里他们看到了许多可爱的小企鹅.1.(出示图片:可爱的企鹅1)2.这时,海尔兄弟又发现了新的数学问题.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小组内互相说一说,看哪一个小组发现的问题多.3.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说出图意.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活动一:观察讨论、学习新知1.(观察图片:可爱的企鹅1)教师:仔细观察图,说说图的意思,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2.教师提问(1)想一想图中的大括号表示什么?问号又表示什么?(2)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这幅图的意思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教师板书:6+3=93.海尔兄弟是这样想的:“求一共有多少只企鹅,要把左、右两边的企鹅只数合起来,求总的只数,所以用加法计算.同学们,你们说海尔兄弟说得对吗?教师:海尔兄弟刚算出一共有9只小企鹅,突然发生了一件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二)活动二:加深理解,强化新知.1.(出示图片:可爱的企鹅2)学生:原来有9只小企鹅,有几只淘气的小企鹅藏到冰山后面去了,外面还剩5只企鹅.教师: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有多少只小企鹅藏起来了?2.小组合作学习要求:(1)仔细看图,完整地说一遍图意.(2)图中的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问号又表示什么意思?(3)怎样算出藏起来多少只企鹅呢?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3.小组汇报教师板书:9-5=4教师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呢?教师:同学们真聪明!现在海尔兄弟想请你们帮助解决两个数学问题.(三)活动三:动手操作,探究规律.1.(出示图片:)教师:爷爷送给海尔兄弟两人8支铅笔,都可以怎么分?2.(出示图片:猴子吃香蕉)教师:有一把香蕉共9根,分给两个小猴吃,都有哪些分法?要求:(1)看图说说图的意思.(2)怎样填表?把数填在书上.(3)观察讨论: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3.小组汇报4.同学们真能干!现在海尔兄弟在大家的帮助下又登上热气球出发了.(轻快的音乐)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1.教师:很快,海尔兄弟来到了热带森林,在那里他们看到了什么?(出示图片:猴子荡秋千1、2)要求:(1)观察这两幅图,在小组内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观察后在书上独立列出算式.(3)结合算式说说图的意思.2.小组汇报3.(出示图片:小兔子)教师:在不远处,一群小兔子在草地上玩耍,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在小组内先说说图的意思,再列算式计算.(比比哪个小组说得多)四、全课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好!观察图很仔细,希望同学们能像海尔兄弟一样,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它.教案点评:《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可爱的企鹅(解决问题)优秀教学案例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可爱的企鹅(解决问题)优秀教学案例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5c2e6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5.png)
(二)问题导向
1.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企鹅的特点和问题解决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问:“为什么企鹅的羽毛是黑白相间的?”、“企鹅为什么能在水中游得那么快?”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我们今天学到了关于企鹅的哪些知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我们是如何解决关于企鹅的问题的?”,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问题解决过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教师将利用多媒体展示企鹅的图片和视频,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企鹅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企鹅的特点。例如,展示企鹅在南极的冰天雪地中生活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企鹅的生活环境。
2.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企鹅主题的教室环境,如在教室墙壁上贴上企鹅的图片,摆放一些企鹅的模型或玩具,让学生在课间休息时能够观察和交流关于企鹅的话题。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企鹅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企鹅的基本信息。例如,教师可以讲解企鹅的黑白相间羽毛、短而有力的腿、旋转的游泳方式等特征。
2.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和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企鹅的生活环境和适应策略。例如,展示企鹅如何在南极的极端气候中操作、科学探究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将通过对企鹅的观察和探究,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保护动物和环境的意识。
2.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将培养自信心、耐心和坚持的精神,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
3.学生将在团队合作中,培养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品质,学会与人合作和分享。
《可爱的企鹅(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可爱的企鹅(解决问题)》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116bb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e.png)
《可爱的企鹅(解决问题)》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思维批判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主题:可爱的企鹅引导学生关注企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企鹅的数量和排列方式。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企鹅数量和排列问题。
学生能够合作交流和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第三章:教学方法和手段3.1 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企鹅的图片和视频,了解其特点。
讨论法:分组讨论企鹅的数量和排列问题,促进学生合作交流。
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企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手段:图片和视频:展示企鹅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教具:使用计数器和卡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企鹅的数量和排列问题。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展示企鹅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企鹅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企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引发学生对企鹅的关注。
4.2 探究:提出问题:企鹅的数量和排列方式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解决方案。
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进行交流和讨论。
4.3 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企鹅数量和排列问题。
学生合作交流,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4.4 总结和反思:学生总结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考和收获。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第五章:作业和评价5.1 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以制作手工作品或绘画,展示对企鹅的理解和喜爱。
5.2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解答过程和结果。
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互相学习和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3.7可爱的企鹅(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3.7可爱的企鹅(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ad02a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6.png)
3.7 可爱的企鹅(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可爱的企鹅,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热爱。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交流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企鹅的生活习性、特点及其与数学知识的联系。
2. 企鹅数量比较、排序、分类等基本数学概念。
3. 企鹅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企鹅数量比较、排序、分类等基本数学概念。
2. 教学难点:企鹅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企鹅图片、PPT、教学视频等。
2. 学具:彩色笔、剪刀、胶水、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企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企鹅的特点,激发学生对企鹅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企鹅的生活习性、特点,引导学生发现企鹅与数学知识的联系。
3. 案例分析:分析企鹅数量比较、排序、分类等基本数学概念,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企鹅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分享、交流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企鹅与数学知识的联系。
六、板书设计1. 可爱的企鹅2. 企鹅的生活习性、特点3. 企鹅与数学知识的联系4. 企鹅数量比较、排序、分类等基本数学概念5. 企鹅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企鹅,记录下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画出企鹅的数量比较、排序、分类等基本数学概念。
3. 编写一个关于企鹅的数学故事。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企鹅的兴趣是否得到充分激发?2. 学生是否掌握了企鹅与数学知识的联系?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是否积极参与、分享、交流?4.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能否有效巩固所学知识?5. 针对学生的表现,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本节课通过可爱的企鹅为主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可爱的企鹅》 教学设计
![《可爱的企鹅》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0d0cd7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0.png)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对企鹅情境的观察和分析,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根据情境图,正确提出并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企鹅的视频或展示一些企鹅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可爱的企鹅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企鹅有关的数学知识。
”2、讲授新课(1)呈现情境图展示一幅企鹅在冰面上的情境图,图中有不同数量的企鹅。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如:“左边有 3 只企鹅,右边有 5 只企鹅,一共有几只企鹅?”(3)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方式,理解加法的意义,得出 3 + 5= 8(只)。
(4)举一反三改变情境图中的企鹅数量,让学生继续提出并解决类似的加法问题。
(5)引入减法展示另一幅情境图,比如原来有 8 只企鹅,走了 2 只,问还剩下几只企鹅。
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得出 8 2 = 6(只)。
3、巩固练习(1)安排一些与企鹅相关的练习题,如“有 7 只企鹅在玩耍,3 只去游泳了,还剩下几只在玩耍?”(2)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出题,互相解答。
4、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加减法解决企鹅情境中的问题。
(2)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5、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给家长讲讲今天学习的企鹅数学问题。
(2)完成课本上相关的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3章《3.7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 教案(1)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3章《3.7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 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a21a95e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5.png)
《可爱的企鹅》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运算的意义,巩固8和9的加减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会根据具体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熟练8和9的加减法,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难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教具学具准备教具:课件、磁力小圆片学具:书、铅笔、橡皮、任务卡、小圆片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看图说算式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9以内的加减法,为了检验大家,我们一起来看图列算式。
第一幅图有8个苹果,被老师用红色的线段分成了2组,根据图片中的数学信息来列算式。
生:4+4=8,8-4=4。
师:现在老师将这8个苹果重新分组,那你能根据这个图片列出什么算式?生:2+6=8,6+2=8,8-2=6,8-6=2。
师:接下来看一看第二幅图。
图中有9只小鸟,分成了2组,你能列出哪些算式?生:2+7=9,7+2=9,9-2=7,9-7=2。
2.猜谜语师:看来大家对前面的知识掌握的很牢固,那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谜语,你们想猜吗?生:想。
师:那同学们要认真听了:身穿黑袍子,露出白肚子,走路打摆子,像个大绅士。
你们知道老师说的是哪种小动物?生:企鹅。
师: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可爱的企鹅。
(板书课题)师:在南极的冰山上,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企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企鹅在冰山上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又会遇到什么问题呢?(二)探究新知1.解决加法问题(1)出示动画并描述动画。
师:你看到了什么?生:走来了3只企鹅。
师:你又看到了什么?生:后面又跟着5只企鹅。
(2)完整的说情景,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师:你能完整的说一遍吗?生:前面有3只企鹅,后面有5只企鹅。
师:这个时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一共有多少只企鹅?(板书问题)(3)用手来表示这个情景,根据手的演示来说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数学3.7可爱的企鹅(教案)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数学3.7可爱的企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2ba39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6.png)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数学3.7可爱的企鹅(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因此,我精心准备了这个关于可爱的企鹅的数学教案,希望通过这次教学,让学生们对数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37页,主要包括认识数字15,以及数字的组成和分解。
通过学习,使学生们能够理解数字15的意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字组合和分解。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5,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字组合和分解,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的组成和分解,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字15的读写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企鹅图片、数字卡片等教具,以及练习本、彩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可爱的企鹅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认识数字:利用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5,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回答问题等方式,加深对数字的理解。
3. 数字组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数字的组合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字的组成。
4. 数字分解:同样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数字的分解过程,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的分解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数字15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本节课的主题“可爱的企鹅”和教学内容“数字15的认识、数字的组成和分解”。
通过板书,使学生们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用彩笔描绘出自己喜欢的企鹅图案,并在旁边写上数字15。
2. 家长协助孩子用数字卡片进行数字组合和分解的游戏,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4.9 可爱的企鹅(教案)
![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4.9 可爱的企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307d7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5.png)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4.9可爱的企鹅
【素养目标】
知识目标: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巩固有关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计算。
能力目标:结合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经历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进行有关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任务】
一、知识链接课题导入
1.播放视频:你见过企鹅过冰山吗?
二、探究新知素养形成
1.出示图片: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8只企鹅来到了冰山前,有一些企鹅爬过了冰山,还剩5只企鹅,后来又有一些企鹅爬过了冰山,还剩下2只企鹅。
2.这里的问号是什么意思?
问号表示冰山后面有几只企鹅呢?
3.你能完整说一遍吗?
汇报:一共有8只企鹅,冰山前面只看到了2只,冰山后面有几只?
4.如何理解题意呢?用圆片代替企鹅摆一摆。
5.你有什么收获呢?
遇到“?”时,我们就想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画一画,摆一摆,能帮我轻松解决问题。
三、随堂小练素养提升
1.算一算。
2.说一说。
3.房子里有几只兔子?
四、课堂总结素养达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堂评价】
1.自我评价
2.小组评价
【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作业。
2.预习下一节。
【板书设计】
4.9可爱的企鹅
看清总数是多少
分清已知部分和用问号表示的部分。
《可爱的企鹅》数学教案设计
![《可爱的企鹅》数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d2d3a0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d.png)
《可爱的企鹅》數學教案設計
主题:《可爱的企鹅》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并理解与企鹅相关的数学概念,如大小比较、形状识别等。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企鹅的种类及特点介绍
2. 大小比较:通过比较不同种类企鹅的体型大小,学习和理解大小比较的概念。
3. 形状识别:观察企鹅的形状特征,例如身体是椭圆形,翅膀是三角形等,学习和理解基本的形状概念。
三、教学步骤:
1. 引入环节:教师展示企鹅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简单介绍企鹅的基本信息和特点。
2. 讲解环节:首先讲解大小比较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比较不同种类企鹅的大小。
接着讲解形状识别的概念,让学生观察企鹅的身体和翅膀形状,并进行识别。
3. 实践环节: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企鹅模型,并在制作过程中运用所学的大小比较和形状识别的知识。
4. 总结环节: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企鹅模型,并解释他们在制作过程中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的。
四、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正确运用大小比较和形状识别的知识。
2. 结果评价:通过展示和解释他们的企鹅模型,评估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五、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身边的事物,找出它们的大小和形状特征,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企鹅为主题,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了大小比较和形状识别的知识。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可爱的企鹅》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可爱的企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e58f6658f5f61fb73666b5.png)
1、让学生做的手指游戏。
2、完成“练一练”的1题。
1.读括号:同学们猜一猜题目中括号表示什么意思?哪位同学能够来说一说。
2.说算式:列式之后,说一说算式中各数字3、5、8在情景中的含义。
3.看算式:等号左边是3和5是我们从情景中看到的已知信息,8是我们计算出来的答案,总结:已知信息写等号”=”左边,要求的答案写在等号”=”的右边。
活动四:理解图画意思,并在规定时间内列式求解。
活动五:看图画,说题目。
活动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看一看,填一填。
同学们看,在南极美丽的冰川上,一群可爱的企鹅正在欢快地玩呢,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
活动二:探究新知
学生反馈,教师指导:同学们看一看,这个(指大括号)是大括号,它从冰川的左端一直括到右端,把所有的企鹅都括在里面了,它下面有个问号,这就是问我们所有的企鹅一共有多少只。以后的数学中,我们会经常看到类似的大括号。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可爱的企鹅》教案
学 科
数学
单 元
第三单元
备课者
课 型
学时课
课 题
可爱的企鹅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1.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解决;已知整体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可以用减法解决;根据算式解释生活中的减法原型。
2.在解决问题时,可以用实物摆,也可以画图形。
4.加法:知道两部分,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
1.读问号?:同学们猜一猜题目中“?”在问我们什么?哪位同学能够来说一说。
2.说算式:算式中各数字8、2、6在情景中的含义。
3.看算式:等号两边数字的含义,左边是已知信息,右边是问题的答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企鹅》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企鹅》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a93cec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e.png)
6.情感教育,渗透环保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融入环保教育,让学生了解企鹅的生活环境,培养他们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7.评价多元,激励进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不断进步。
2.情感升华:教师通过总结,强调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
3.鼓励反思:教师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提高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1.实践性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企鹅主题,通过绘画、剪贴、搭建等形式,制作一份企鹅主题的手工作品。在作品制作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比较、分类、数数等数学方法,对企鹅的数量、特征等进行描述,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企鹅的特点和数量关系,运用比较、分类、数数等方法进行讨论。
2.交流分享:各小组将讨论成果进行分享,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提问,激发学生深入思考。
3.教师指导: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四)课堂练习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布置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得到提高。
3.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对作业形式和内容进行个性化设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作业布置要注重实践性、探究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5.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鼓励优秀学生,指导后进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类、数数等基本数学方法观察和认识企鹅,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可爱的企鹅(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可爱的企鹅(解决问题)》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11818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a.png)
《可爱的企鹅(解决问题)》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企鹅的能力。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企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学生能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描述企鹅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学生能够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企鹅图片、视频资料。
问题解决策略指导书籍。
3.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适合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的空间。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利用企鹅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企鹅。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可爱的企鹅呢?4.2 企鹅知识学习引导学生观察企鹅的图片,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学生分享所学知识,教师进行总结。
4.3 问题解决实践提出问题:如果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受伤的企鹅,我们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每组选择一种策略进行实践,教师进行观察和指导。
4.4 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我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有哪些成功的经验?第五章:作业布置学生完成一篇关于企鹅的观察日记。
学生团队合作完成一个关于保护企鹅的行动计划。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标准学生对企鹅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问题解决策略的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的表现。
6.2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学生作业和课后的实践成果。
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水族馆,观察企鹅的生活环境。
开展学生企鹅保护主题活动,如制作保护企鹅的标语、海报等。
7.2 拓展目标加深学生对企鹅生活习性和保护意识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可爱的企鹅》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巩固“8”和“9”的加减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情境中指导学生学会看图,能口述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理解的基础上,了解图中大括号、问号表示的含义。
教学重点
进一步熟练8、9的加减法,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能根据图示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练习法、讲授法。
课前准备
课件、多媒体、电脑、投影仪,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一看,填一填。
同学们看,在南极美丽的冰川上,一群可爱的企鹅正在欢快地玩呢,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
二、新课学习
1.了解图中大括号问号表示的意义,进一步巩固得数是8、9的加减法。
学生反馈,教师指导:同学们看一看,这个(指大括号)是大括号,它从冰川的左端一直括到右端,把所有的企鹅都括在里面了,它下面有个问号,这就是问我们所有的企鹅一共有多少只。
以后的数学中,我们会经常看到类似的大括号。
那么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请同学们度着把式子写在书上。
引导学生反馈,教师进行订正。
说一说,算一算。
电脑动画(一些企鹅走到冰川的后面)变为第二幅,再请同学们观察思考:这幅图有几个大托号?每个大托号式表示什么意思?好,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说你的看法。
交流对图意的理解:(重点理解,下面的大托号表示一共有9只企鹅,上面标有“?只”的大托号是求被冰山挡住的有几只。
这里要让学生说出露出半个身子的企鹅包括在冰川挡住的范围内。
)被冰山挡住的一共有几只企鹅呢?你能列出一个减法算式吗?
教师引导学生反馈订正。
2.探究体验、感悟、自主解决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有关8和9的两个表与图有什么关系,怎样填,小组当中会的同学可以给不会的同学讲一讲,如果小组都有困难,可以请教老师。
教师进行订正。
三、结论总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反馈。
四、课堂练习
1.5+4=3.5-3=5.3+0=
2.8-7=4.2+7= 6.7-7=
五、作业布置
按要求填空。
4 7 2 9 8 6
5 1
1.从左边起第四个数是()。
2.从右边起第三个数是()。
3.从左边起第二个数加上从右边起第一个数一共是()。
4.从左边起第四个数减去从右边起第二个数得()。
六、板书设计
可爱的企鹅
6+3=9 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