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专题一++第1课++太史公自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曼·罗兰说过:“生活这把犁,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新的源泉。我要坚忍,就像珍珠贝一样,重塑自己的伤口,在伤口处磨炼出一颗灿烂的珍珠,闪闪发光,照耀自己的人生!”而司马迁就是坚忍精神的写照。

本专题由《太史公自序》和列为存目的《报任安书》两篇文章组成。《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为《史记》作的引序,也是司马迁为自己及其史官家世所作的传记。序中叙述了司马氏的家族历史、司马谈父子的生平经历和写作《史记》的始末,特别是作者用相当长的篇幅叙写六家的要旨,论述六经的要义,充分而深刻地反映了司马父子的学术思想。对儒、墨、名、法、道及阴阳六家的分析精辟透彻、入木三分、指陈得失、有若断案,虽历百世而无可比拟。

如果将它和《报任安书》合读,则可见司马迁的远大志向、坎坷经历和执著精神,了解他创作《史记》以继《春秋》的壮举和用心。

第1课太史公自序

纪传体的开创者——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该书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共3 000多年的历史,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

肩负使命写《史记》

司马迁20岁时,南游江、淮。据《太史公自序》,他这次“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以后他在任郎中、太史令以及中书令时,或奉旨出使,或陪驾巡幸,游历了更多的地方,这些经历,使他有机会亲身领略祖国壮阔的自然风貌,调查了解许多历史故事,订正和补充文献上的疏漏,也使他接触了广大人民的实际生活,增加了对社会现实的了解。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十分重视自己史官家世的传统和史官的职责,这些对司马迁后来所从事的事业有很重要的影响。司马迁任太史令后,除日常职司以外,他阅读、整理历史资料,以实现父亲的遗愿。经过四五年的准备,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完成了准备工作,正式着手写作《史记》。

本文记叙了作者的家世谱系、生活经历、著《史记》的始末,表明修史乃是家族传统赋予自己的使命,是时代的要求,暗示了自己要以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精神来写《史记》。

一、通假字

1.而子迁适使反.同“返”,译为“归来”

2.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同“毋”,译为“不要”

3.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同“缺”,译为“缺漏”

4.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同“现”,译为“再现”

5.故长于风.同“讽”,译为“讽喻”

6.《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同“旨”,译为“要旨”

7.失之豪.厘

同“毫”,译为“秋天小鸟身上刚生长出来的羽毛,形容细小”

8.堕.先人所言同“隳”,译为“毁”

9.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同“缵”,译为“继承”

10.罔.罗天下放失.旧闻同“网”,译为“网罗”

同“佚”,译为“散失”

11.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同“弼”,译为“辅助”

12.扶义俶傥

..,不令己失时

同“倜傥”,译为“卓越洒脱,不拘于俗”

二、古今异义

1.无泽为汉市长

..

古义:掌管市场的官长今义:行政长官

2.不得与从事

..

古义:跟随侍奉

今义:做,投身到(事业中去);(按某种办法)处理

3.中于事君,终于

..立身

古义:最终落在

今义:副词,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情况(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

4.孔子卒后至于

..今五百岁

古义:到

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5.是非

..二百四十二年之中

古义:褒贬评定

今义:事理的正确和错误;因说话而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6.以为天下仪表

..

古义:标准

今义: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指好的)

7.余所谓述故事.. 古义:历史旧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

8.整齐..其世传 古义:整理,归纳

今义:有秩序,有条理,不凌乱;外形规则、完整,大小、长短、高低等相差不多 9.夫《诗》《书》隐约..者 古义:含义隐奥而言辞简约

今义: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10.维我汉继五帝末流.. 古义:遗业

今义:已经衰落并失去原有的精神实质的学术、文艺等流派;最低的等级或品类 三、一词多义

1.适⎩⎪⎨⎪⎧

①自司马氏去周适.

晋 动词,到……去②而子迁适.使反 副词,恰好、正好③适.

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 副词,刚刚、刚才

2.封⎩⎪⎨⎪⎧

①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名词,封禅②以赂秦之地封.

天下之谋臣(《六国论》)动词,封赏

③籍吏民,封.

府库(《鸿门宴》)动词,封闭

3.论⎩⎪⎪⎨

⎪⎪⎧

①言其能论.

歌文武之德动词,阐释②孙子膑脚,而论.兵法动词,论述③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动词,评定④每与臣论.

此事(《出师表》)动词,谈论⑤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孔雀东南飞》)动词,诉说

4.次⎩⎨⎧

①请悉论先人所次

.旧闻 动词,编排、整理②又间令吴广之次.

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动词,驻扎

5.被⎩⎪⎪⎨⎪⎪

①被.

之空言而不敢辞 动词,蒙受,遭受②昼寝帐中,落被.

于地(《杨修之死》) 名词,被子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

谤(《屈原列传》) 介词,表示被动④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同“披”,动词,披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