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商业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安踏体育用品的两种商业模式
中国经营报2008年01月14日08:22:53 阅读:605次
广告,资讯中心
《中国经营报》:安踏一直做体育专业品牌而不提休闲概念,思路是用专业化来辐射休闲产品领域,而不和时尚休闲品牌进行正面战。但听说近期在筹划收购一个高端的国际品牌,这个品牌是偏休闲类还是体育?收购后是否会和安踏的现有品牌定位相冲突?
丁志忠:我们会收购一个运动品牌,定位在休闲和体育之间。不是两者选一,是在两者之间的中间。
至于成功收购高端品牌后是否有冲突这个问题,实际上对我们的战略意义不一样。我想任何一个品牌它都不可能通吃的,每一个品牌特征适合不同市场,互为补充。其实在整个中国商业模式中,品牌经营是一个商业模式,比如经营安踏品牌;而集团成立上海锋线,把零售业务分拆出去做adidas等品牌的零售,这也是一种模式。这和安踏以及未来的高端会不会有竞争?主要看你做的每一项商业目的是什么,我觉得应该问题不大。
《中国经营报》:上海锋线帮人代销的业务目的,一方面是更充分利用渠道资源,另一方面是为了积累高端品牌运营管理经验?
丁志忠:这是两个方面的问题。安踏现在全部由分销商来销售,但作为对中国市场了解的国内品牌,我们的品牌攻势必须具备一个可以做部分零售的主导权和经验。假如你具备零售经验,有一个代表性的市场,你同样可以考虑自己做。
另外经营零售业务对整个品牌来讲意义也很大。掌握整个零售终端实际的运营情况,包括可以积累一些经验,也可以指导我们的零售商。其实,整个零售的终端我们一直都想做。
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很多主要的城市,安踏目前品牌占有率比很多国际品牌低。为什么我们要做国际品牌零售?这本身不是一个盈利很高的生意,但是业务比较稳定。我们做国际品牌第一会考虑和安踏业务不冲突,安踏品牌和国际品牌细分不一样。第二做国际品牌一加一大于二,假如经营国际品牌和安踏一块再跟合作公司谈判,优势会比较大。
目前安踏最紧迫的问题就是:品牌升级、内部管理系统化、商品战略细化。
单独安踏品牌的升级,以我们整个销售的速度、数量讲,2008年可能在国内销售数量上就是第一了,未来是把品牌的美誉度的提升。这两年我们已经做了很多。
《中国经营报》:这个指标怎么获得?怎么去衡量您所说的品牌美誉度?
丁志忠:直观来讲,品牌美誉度可以从企业的可持续增长来看。因为任何品牌,你做得再好,企业每年的增长率是多少?都可以获得一个直接的财务数据来衡量。第二,可以通过第三方的市调,来检验你品牌的美誉度。
2今天排名第一的本土运动品牌是李宁还是安踏?以财务指标作为判定标准的话,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安踏。这在许多一线城市消费者看来,显得有些不可思议,因为安踏从来就不是他们购买运动装备时的首选。在他们眼中,以安踏为代表的晋江系运动品牌往往是一副“土豪”的形象——产品设计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是却财大气粗地占据了央视体育频道广告的半壁江山。
安踏的成功是本土运动品牌的一次“定位反思”,安踏尝试去“耐克模式”获得了成功。安踏不再追求明星代言,或者打造高大上的品牌,而是深耕低消费用户。i黑马认为,中国的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是有“时间差”的,而安踏的成功正是用实惠的价格,去满足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刚刚觉醒的运动品牌消费需求。有时候成功,并不一定要费力追赶国际品牌的高大上,安踏对李宁的弯道超车就是最好佐证。
2012年,安踏全年营收76.2亿元人民币,超过李宁的67.4亿元,第一次坐上了本土运动品牌的头把交椅。今年上半年,安踏以33.7亿元的成绩再次保持对李宁的领先,继续领跑行业。在中国体育用品市场过去3年的衰退期里,安踏这个曾经的“小弟”完成了对“老大哥”李宁的弯道超车。
另一个颇具标志性的事实是,截至今年11月21日,安踏的市值为280.97亿港元,比李宁、特步、匹克、361度这四家同在香港上市的本土运动品牌市值的总和还要多16亿港元。在香港媒体近日主办的“2013年香港上市公司100强评选”中,安踏还入选了“综合实力100
强”以及“股息回报率10 强”榜单。回复“安踏”获取更多文章
这样的结果在许多一线城市的消费者看来,显得有些不可思议,因为安踏从来就不是他们购买运动装备时的首选。在他们眼中,以安踏为代表的晋江系运动品牌往往是一副“土豪”的形象——产品设计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是却财大气粗地占据了央视体育频道广告的半壁江山。
不过,安踏崛起所代表的,是与被外界广为推崇的“耐克模式”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流派。安踏用20年的时间积累下来一套充满本土特色并且适合自身发展的“实用至上”方法论,并且,在这套方法论的指导下,逐步从偏安一隅的区域品牌成长为新的行业领袖。安踏崛起的背后,有着许多值得本土企业玩味和借鉴的东西。
399元的卡位
每年9、10月份,是各大运动品牌集中推广篮球系列产品的时间。一方面,因为进入11月,新赛季的NBA常规赛就将打响,球迷们压抑了5个月之久的热情将被再次点燃;另一方面,运动鞋产品的消费主力军学生群体将重返校园,新学年、新气象,一双新鞋自然必不可少。所以,没有比这个时候更适合向消费者们推销篮球鞋的了。
不过,今年的市场与往年相比有些不同,因为安踏的“搅局”。
3安踏荣膺“中国最佳商业模式创新奖”
2013年12月15日06:40 新闻晨报我有话说
12月9日,“21世纪中国最佳商业模式高峰论坛暨2013中国最佳商业模式评选颁奖典礼”在北京举办。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零售为导向”的转型案例受到评审委会一致认可,获得了最具份量的“21世纪中国最佳商业模式创新奖”。
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经过10多年的高速发展,从2011年开始进入调整期,各企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关店”和“高库存”现象,如何转型走出低谷成为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今年,安踏开始了“以零售为导向”的转型。
据8月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安踏“以零售为导向”的转型已经初见成效,财报数据显示,安踏2013年上半年营收33.7亿元,净利润6.26亿,超过市场预期,稳居行业前列。
(原标题:安踏荣膺“中国最佳商业模式创新奖”)
安踏香港上市时,一度创下中国本土运动品牌在海外资本市场募资的纪录。2008年中期财报显示,上半年营业额突破22亿元,较去年攀升逾50%,净利润高达4.34亿元,上市一年即较去年同期翻倍,超过李宁、特步等同行。
20出头就创办安踏的丁志忠很早就意识到,“制造不能是安踏的全部”。事实上,依托晋江体育产业集群来塑造产业价值链的控制力,从而保证企业的盈利能力,正是这个凭借代工业务起家的企业崛起的方法。当他的老乡兼同行们还在抱着OEM闷头苦干之时,安踏则有步骤地在体育用品的设计、采购、生产、物流、品牌包装、终端销售等各个价值环节上悄然布局。2005年成立的“安踏运动科学实验室”是这条特色价值链宣告完成的标志,这家“国内首个运动科学实验室”迄今已获得40多项国家级专利,为CBA联赛的大多数运动员提供了篮球鞋及其楦型的个性化改进方案。
丁志忠深有感触,“在产业升级和市场洗牌的过程中,只有变成价值链的管理者,我们的利润组合、定价策略才能形成竞争力。”目前安踏设立了福建、江苏、北京、广东4大仓储物流中心和6个营运分部,设置近300人的专职团队为经销商承担物流、品牌等特色服务,“在大城市开多店,小城市开大店”,形成了覆盖全国600多个城市5193家终端店面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