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_陆文渊
白茶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白茶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fdca9f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5.png)
白茶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白茶作为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白茶产业逐渐成为中国茶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产业链不健全、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白茶产业发展依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针对白茶经济产业发展现状,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推动白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白茶经济产业发展现状1. 市场需求不足目前,随着茶叶市场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青睐于绿茶、红茶等其他茶类,导致白茶的市场需求不足。
尤其是白茶的价格相对较高,一些消费者会有所顾虑,选择其他更为经济实惠的茶类。
2. 产业链不健全白茶产业链条较为复杂,包括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然而目前白茶产业链不够完善,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些中小茶企面临原料供应不足、生产工艺落后等问题。
3. 品牌建设滞后相对于其他茶叶品种,白茶的品牌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市场上白茶品牌众多,但大部分品牌知名度较低,消费者对其认可度不高。
4. 品质不稳定由于白茶生产过程复杂,加工技术要求高,一些白茶产品质量不稳定,导致消费者存在一定的风险,降低了其购买欲望。
二、对策建议1. 提升产品品质为了改善白茶的产品品质,可以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生产工艺的提升,确保产品的品质稳定。
加强品牌认证工作,推广白茶的认证标准,提升白茶的信誉度,增加消费者信任度。
2. 拓展销售渠道为了扩大白茶的市场需求,需要加大对市场开拓的力度,拓展销售渠道,包括线上销售、线下实体店等多种方式,提升白茶的市场占有率。
可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开拓海外销售渠道,提升白茶的竞争力。
3. 加强合作共建为了解决白茶产业链不健全的问题,可以加强合作共建,建立健全的合作机制。
可以通过增加产地合作社、实行产销一体化等方式,打破传统的生产销售模式,推动白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4. 加大品牌建设力度为了提升白茶的行业知名度和美誉度,需要加大品牌建设力度。
白茶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白茶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6a8d49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6.png)
白茶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1. 引言1.1 白茶经济产业现状白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由于其独特的品质和健康功效,在国内外市场上备受青睐。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白茶市场需求日益增长,白茶产业也迎来了发展的良机。
目前,中国白茶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等地。
白茶的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与其它茶叶品类相比,白茶市场份额较小,发展潜力有待挖掘。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对品质的日益追求,白茶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生产环节的标准化和升级、产品品质的提升、销售渠道的拓展等问题。
如何更好地发挥白茶产业的优势,提升其竞争力,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白茶产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白茶产业面临的挑战,明确研究目的,为制定有效的发展对策提供参考。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推动白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1.2 白茶产业发展挑战白茶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消费升级和市场需求变化,白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价格战频繁,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企业难以持续盈利。
生产成本上升。
白茶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工和耗费时间精力,而劳动力成本逐年上涨,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加之环保要求和政策限制,使得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使得企业难以保持竞争力。
技术水平不足。
白茶产业长期以来发展缓慢,技术创新不足,生产工艺落后,质量无法保证,产品附加值不高,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市场监管不到位。
目前白茶市场存在一些不法商家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侵犯消费者权益,给整个产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市场秩序亟待规范。
白茶产业发展还面临着政策支持不足、品牌建设落后、营销渠道狭窄等困难和挑战。
要实现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这些问题。
1.3 研究目的白茶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引言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当前白茶经济产业的现状,探讨其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安吉白茶品牌发展对策建议
![安吉白茶品牌发展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53abad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8.png)
安吉白茶品牌发展对策建议
一、品牌定位
1. 安吉白茶作为传承自贵州的一种特色饮料,已经成为当地人民的家喻户晓的饮料。
安吉白茶定位本质上为本地茶饮,当前的品牌定位应该以“安吉白茶:贵州家乡的经典饮料”为核心,侧重以本土特色特色饮料的经典特色作为品牌卖点,以贵州家乡的文化感召力来体现品牌特色。
2. 在当前市场,茶饮行业发展较快,消费者要求也越来越高,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安吉白茶有较强的认可度,也对它具有较高的认知度,这使安吉白茶在消费者心中具有较高的印象和影响力,这样安吉白茶也可以巩固其在消费者心中的较高地位。
3. 在品牌定位上,要充分体现安吉白茶的本地特色,以贵州家乡的特色和文化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做到贵州特色的安吉白茶,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营销策略
1. 对市场的定位。
要以“贵州家乡的经典饮料”为品牌定位,在营销策略上,要采取有效的营销方式,使安吉白茶在贵州家乡的味道更深入人心,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品尝到它的经典口味。
2. 在传播策略上,要以营销传播策略为本,利用线上线下的各种传播渠道来宣传安吉白茶,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将安吉白茶的精髓传播出去,增加安吉白茶的知名度,提升消费者对安吉白茶的认可度。
3. 在营销活动上,要采取健康营养的营销活动,利用安吉白茶
的本土特色以及消费者本身的审美和文化底蕴来展现安吉白茶的优势所在。
4. 在品牌推展上,要采取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策略,及时了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并且精准投放安吉白茶,实现精准营销,从而提高消费者对安吉白茶的认可度。
白茶产业发展现状
![白茶产业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6e41b80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b.png)
白茶产业发展现状白茶产业是中国的传统茶叶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品质特点。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以及国内外市场的开拓,白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方面,白茶产业在中国的主要产区福建省的推动下,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从白茶的种植、采摘、加工到销售,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生产流程。
农民们通过传统的种植技术和采摘方法,保证了白茶的原始品质,其清香和口感备受消费者喜爱。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和物流的发展,白茶的销售渠道也得到了拓展。
除了实体茶叶市场,越来越多的白茶企业开始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直接面向消费者。
这种新模式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同时,许多白茶企业还开展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营销活动,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此外,白茶产业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倡导。
福建省等地建立了白茶产业园区,提供了政策、场地等各项支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销售等方面的问题。
政府还加强了白茶品牌的保护和推广工作,在国内外知名茶叶展会上举办推介活动,提升了白茶的知名度。
然而,白茶产业仍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白茶行业的火爆,市场上涌现了许多品牌,竞争日益激烈。
白茶企业需要在品质、包装、营销等方面寻求突破,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另外,白茶产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仍有待提高,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白茶的品质和安全。
总体来看,白茶产业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通过创新发展模式和拓宽销售渠道,正在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关注和对茶文化的认可,白茶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安吉白茶发展现状、对策与品牌建设
![安吉白茶发展现状、对策与品牌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c310b7f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a.png)
安吉白茶发展现状、对策与品牌建设安吉白茶发展现状、对策与品牌建设一、安吉白茶发展现状安吉县自上世纪80年代在天荒坪镇大溪村发现 1株千年“白茶祖”以来,经过 20余年的努力,安吉白茶已发展成为我国名特优茶类中的佼佼者,其品种推广速度之快、产品价位之高、市场品牌之响、总体效益之好,都是我国茶叶发展史上少有的:目前,安吉白茶已成为全县高效生态特色农业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1.安吉白茶品质优良安吉白茶由一种特殊的白叶茶品种芽叶加工而成,叶张玉白,叶脉翠绿,叶片莹薄,外形条索紧细,外观色泽为绿色,冲泡后形似风羽,滋味鲜爽,汤色鹅黄,清澈明亮,回味甘甜白茶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18种氨基酸,据测定氨基酸总量高于普通绿茶3~4倍,是不可多得的茶中珍品。
2.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已经建立了一批专门的生产基地,如在溪龙乡建立了千亩省级无公害白茶示范园区;培育了一批种植大户,全县种植100亩以上的大户共有80户,占全县总面积的46.6%;茶叶加工企业350家,加工成品 lO00kg以上的企业共有30家,如大山坞茶厂等;涌现了一批中介组织和销售大户。
3.产业品牌逐步打响安吉白茶于 2001年 1月获中国证明商标注册;2004年获原产地域产品(现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同年 5月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名茶;2007年 l2月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名牌农产品,2008年 3月又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是全省目前惟一一个通过行政认定为驰名商标的茶叶品牌,也是全省惟一个同时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两项殊荣的品牌。
2012年品牌评估价达到22.67亿元,完成了33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注册。
安吉白茶已成功实现了从地方名茶到国家级名茶的跨越。
1.对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信心不足目前安吉白茶在规模、市场、品牌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基础与水平,但有些政府部门领导以及企业经营者、农户对安吉白茶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疑虑。
一是担心受土地面积的制约,产业规模很难再做大;二是担心再扩大栽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三是认为茶叶是农产品,加之现阶段的一些政策限制,要想再做大做强非常难;四是对外地种植白茶对安吉白茶将造成的影响与冲击,感到忧心忡忡。
白茶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白茶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a68dbc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8.png)
白茶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一、白茶经济产业发展现状1. 发展壮大的趋势随着茶叶市场的稳步发展和茶文化的普及,白茶经济产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白茶的产地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其中福建的白茶产量最大,品质最佳,市场影响力也较大。
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白茶已不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生活方式的象征,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
2. 品牌建设的不足白茶产业虽然发展迅猛,但在品牌建设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目前,市场上白茶品牌众多,但知名度较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和竞争力。
在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方面,还有待加强。
3. 技术创新的不足白茶产业的发展仍面临着技术创新不足的问题。
由于传统的制茶工艺和生产方式限制了产量和质量的提升,而且人工成本也逐渐增加,使得白茶产业的生产效率不高。
如何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是白茶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4. 市场营销的不足白茶产业的市场营销手段相对落后,缺乏整体的市场规划和营销策略。
现有的销售模式以传统的批发零售为主,缺乏对互联网+时代市场需求的深度挖掘和开发,使得白茶的市场开发和销售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品牌建设针对白茶产业品牌建设不足的问题,应该加强对白茶品牌的建设和推广。
政府可以加大对白茶品牌的扶持力度,鼓励茶企加大品牌建设投入,提高产品品质和品牌知名度。
通过品牌联合和合作,形成规模效应,提高整体行业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2. 推动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方面,白茶产业应该大力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培育一批技术精湛的制茶工匠和专业人才,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制茶设备、遥感与GIS技术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科研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加大对白茶生产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白茶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3. 创新市场营销在市场营销方面,白茶产业应该创新营销模式,积极拓展线上渠道和互联网+平台,提高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额。
安吉白茶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安吉白茶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0921d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7.png)
安吉白茶产业市场现状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品质的追求,安吉白茶 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目前,安吉白茶主要销 往全国各地,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家。
安吉白茶市场价格相对较高,但随着产量的 增加和品牌的推广,市场价格也在逐渐降低 ,使得更多消费者能够品尝到这种优质的茶
叶。
02
安吉白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产业规模较小,集中度不高
培育市场主体,提升企业竞争力
鼓励和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集中度。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建设,提升企 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 提高安吉白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知名度
建立健全安吉白茶的品牌管理 体系,加强品牌保护和维权,
03
利用安吉白茶的特色营养成分,开发茶食品、茶保健品、茶化
妆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提升产业的Fra bibliotek利空间。品牌建设提升,增强市场竞争力
品牌宣传与推广
01
通过广告、促销、公关活动等多种手段,提高安吉白
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品质管控与认证
02 建立严格的品质管控体系,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和有机
安吉白茶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安吉县的溪龙乡、山川乡、梅溪镇等地,其中以溪龙乡和山川乡的品质最 为优异。
安吉白茶产业规模及结构
安吉白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成为安吉县的特色产业之一。据统计,2019年安吉县茶叶总产量达到了1.13万吨,其 中安吉白茶的产量为2890吨,占比约为25.6%。
安吉白茶产业结构包括种植、加工和销售三个环节。目前,安吉县拥有多个白茶专业合作社和多家白茶加工企业,形成了较 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安吉白茶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安吉白茶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95bc70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e.png)
) 创造了普通茶叶近 70%的产值,即使亩 王 产低一半效益也高得多。因此主张“延 文 长采摘期采摘夏茶、秋茶,损害春茶质 龙 量”的想法得不偿失。安吉白茶的淡
雅、高价位也不利于其进军饮料、食品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问
系,导致小茶农依然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生
题
产主体自我监督动力严重不足,机会主义行 为猖獗。白茶办和政府机构则由于资源有限,
与
无法进行全面的质量监控。追溯体系只能进 行事后补救,无法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对
留下巨大隐患。很多非标准化生产,未经质 量检测的外地白茶回流安吉冒充安吉白茶,
策
也对安吉白茶品牌造成冲击。
投入很纠结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网购
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在这种社会思潮
影响下,安吉一些白茶企业也进行了电
商尝试,但效果不理想,对于要不要继
续加码安吉白茶电子商务投资,政府和
浙 民间都很纠结,既怕错失机遇又怕继续
江 亏损。
省 湖
2.对策建议
州
(1) 安吉白茶必须坚持高端绿茶定
市 农
位 尽管安吉白茶只采摘一季春茶,亩
(2)白茶产业发展必须以生态保护为本 “安 吉模式”享誉全国,其关键是生态立县的发展决策, 因此“生态”是安吉的生命线,不能因为白茶产业 而影响整个发展大局。对于白茶产业的过度扩张, 政府应该态度明确。一是严格控制增量,坚决不允 许新增茶园。二是逐步缩减白茶面积,对违法开发 的要严厉惩处,对生态脆弱区要坚决退茶还林。从 长期看对生态的严格保护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也有利于保障白茶生长环境,保证白茶的优 良品质。考虑到茶农利益,政府对于生态恢复可以 区别对待,在生态极端脆弱区和保护区内种植白茶, 或已经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白茶种植户,要坚决退 耕还林。对于非生态脆弱区的合法经营茶农,应该 积极引导进行生态修复,鼓励茶园流转,并成立专 门的茶园生态保护基金,对退茶还林和茶园的流转 进行补偿。
安吉白茶发展现状、对策与品牌建设
![安吉白茶发展现状、对策与品牌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8cefe247bd64783e09122bb9.png)
安吉白茶发展现状、对策与品牌建设一、安吉白茶发展现状安吉县自上世纪80年代在天荒坪镇大溪村发现 1株千年“白茶祖”以来,经过 20余年的努力,安吉白茶已发展成为我国名特优茶类中的佼佼者,其品种推广速度之快、产品价位之高、市场品牌之响、总体效益之好,都是我国茶叶发展史上少有的:目前,安吉白茶已成为全县高效生态特色农业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1.安吉白茶品质优良安吉白茶由一种特殊的白叶茶品种芽叶加工而成,叶张玉白,叶脉翠绿,叶片莹薄,外形条索紧细,外观色泽为绿色,冲泡后形似风羽,滋味鲜爽,汤色鹅黄,清澈明亮,回味甘甜白茶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 18种氨基酸,据测定氨基酸总量高于普通绿茶3~4倍,是不可多得的茶中珍品。
2.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已经建立了一批专门的生产基地,如在溪龙乡建立了千亩省级无公害白茶示范园区;培育了一批种植大户,全县种植 100亩以上的大户共有 80户,占全县总面积的46.6%;茶叶加工企业 350家,加工成品 lO00kg以上的企业共有30家,如大山坞茶厂等;涌现了一批中介组织和销售大户。
3.产业品牌逐步打响安吉白茶于 2001年 1月获中国证明商标注册;2004年获原产地域产品(现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同年 5月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名茶;2007年 l2月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名牌农产品,2008年 3月又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是全省目前惟一一个通过行政认定为驰名商标的茶叶品牌,也是全省惟一个同时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两项殊荣的品牌。
2012年品牌评估价达到22.67亿元,完成了 33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注册。
安吉白茶已成功实现了从地方名茶到国家级名茶的跨越。
二、安吉白茶发展问题1.对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信心不足目前安吉白茶在规模、市场、品牌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基础与水平,但有些政府部门领导以及企业经营者、农户对安吉白茶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疑虑。
一是担心受土地面积的制约,产业规模很难再做大;二是担心再扩大栽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三是认为茶叶是农产品,加之现阶段的一些政策限制,要想再做大做强非常难;四是对外地种植白茶对安吉白茶将造成的影响与冲击,感到忧心忡忡。
安吉白茶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安吉白茶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be5a4e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f.png)
安吉白茶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任富丽;王文龙;杨国庆【摘要】内在的优良品质和政府严格的质量控制、积极的品牌塑造与推广使安吉白茶异军突起,短短20年间跻身国内名茶行列,成为安吉县的支柱产业,有力支持了安吉美丽乡村建设,为中国农业产业化树立了新标杆。
但随着产业扩张,安吉白茶也面临发展瓶颈,只有对安吉白茶进行合理定位,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加强质量控制,选择好合理的生产经营主体进行扶植,与外地白茶建立共生关系,坚持专卖店、国内市场为主的销售战略,安吉白茶产业才能维护产品质量和品牌声誉,巩固市场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In the past short period of 20 years,the white tea has entered the rank of famous tea at home,and has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in the Anji County,which has greatly help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and set a new standard for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But with industrial expansion,Anji white tea is also facing development bottlenecks and only by setting a reason-able position to Anji white tea,correctly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strengthening quality control,choosing to foster good and reasonable production business entities,establishing a co existence relationship with the white tea producers in other regions and adhering to special sales shops and strategy with the internal market as the main sales channel can the Anji white tea industry maintain its product quality and brandreputation,strengthen its market po-sition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期刊名称】《湖州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5页(P10-13,64)【关键词】安吉白茶;市场定位;生态保护;家庭茶园;共生关系【作者】任富丽;王文龙;杨国庆【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人事处,浙江湖州 313000;湖州师范学院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湖州 313000;湖州师范学院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湖州 3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6仅仅20年间,安吉白茶横空出世一跃成为中国绿茶界新贵,其品牌价值直逼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国内老牌名茶,单价也几乎与西湖龙井并驾齐驱,创造了中国茶叶界的神话。
白茶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白茶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ec58e3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1d.png)
白茶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白茶市场逐渐成为茶叶产业中的一个重要板块。
然而,相比于其它茶叶品种,如绿茶、红茶等,白茶产业在规模化、品牌化和营销方面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白茶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产区集中,品种单一白茶产业主要集中在福建省福鼎市和南平市,其中福鼎市白茶的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
在品种方面,大部分白茶仍然以白牡丹为主,少数地区生产白毫银针、寿眉等品种,缺乏多样化的产品供给。
2、品质参差不齐,标准缺失由于白茶的制作过程相对复杂,容易受气候、水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品质的好坏差别很大,标准也没有得到一致的制定和执行。
这就导致了白茶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参差不齐,并且在质量上无从保障。
3、精细化程度低,品牌影响力弱相比于一些品牌化程度高的茶叶品种,白茶的精细化程度仍然有待提高。
一方面,这是因为白茶的生产标准没有完善,企业之间尚无明确的行业标准;另一方面,白茶产业的品牌影响力有限,难以在市场上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4、市场规模较小,营销力度不足白茶在我国茶叶市场中的占比较小,尤其是白牡丹这一品种占比很大,导致市场上缺乏多样化的产品和品牌供给。
同时,白茶企业的营销力度也不足,很少有采用先进的营销模式开拓市场,对于消费者的需求了解不够深入。
二、对策建议1、完善白茶生产标准建立一套完善的白茶生产标准,规范白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提升白茶的质量和品牌形象。
同时,建立白茶品质鉴定体系,加强对白茶品质的监管,保障产品质量。
2、提高白茶产业品种多样性加大对白茶品种的研究力度,推广高端品种,提升白茶的价值和竞争力。
同时,培育和引进其他茶叶品种进行混合加工,生产出更多风味独特的混合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增强白茶品牌影响力加强白茶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品牌共建,形成品牌联盟,提高白茶产业的品牌影响力。
同时,企业要自主开发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形象,注重包装设计和品牌传播。
安吉白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安吉白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bc483174a7302768e993948.png)
安吉白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作者:王潮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8期[摘要]安吉白茶凭借其自身优良茶质以及积极的市场营销策略,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就成为国内茶叶产业的知名品牌,推动了安吉县经济的发展,也成为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典型案例。
但是随着安吉白茶产业的不断扩展,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安吉白茶也开始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发展已到瓶颈阶段。
本文针对安吉白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重新对安吉白茶产业进行市场定位,制定了关于安吉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措施,希望能为安吉白茶产业走出瓶颈期提供一点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安吉白茶;产业发展;市场定位;可持续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A安吉白茶主要产于浙江省安吉县,由于这里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壤条件好的自然环境,使得茶叶品质优异,味香醇厚。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加大了农村地区的建设力度,要求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这种政策背景下,安吉县开始了农业产业化道路。
经过多方考察,安吉县最终确定了以安吉白茶为支柱产业的产业化路子,凭借着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县内茶农有效的营销策略,使得安吉白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享誉全国,成为了与西湖龙井、碧螺春等并肩的茗茶。
安吉白茶产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成功案例,但在市场竞争中不进则退,尽管它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功,若是在产业转型的关键阶段不加以突破的话,则会导致其在激烈的竞争中没落甚至被淘汰。
1 安吉白茶产业发展的经过安吉白茶的母树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大溪村的一处高山上发现的,随后通过对母树茶种进行无性繁殖,使得安吉白茶茶种开始在小范围内实验与推广。
在实验中,白茶品质得到提高,种植技术也更加成熟,安吉县就开始了白茶产业化的历程。
在政府的带动下,茶农开始扩大安吉白茶的种植规模,逐步成立合作小组,对品牌商标进行了注册,并开创了“母子商标”的新模式。
政府为了加强质量监控,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认证标准,成立白茶协会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推介会推广安吉白茶的茶文化,使得安吉白茶开始闻名国内。
安化白茶的市场现状分析及营销策略探讨
![安化白茶的市场现状分析及营销策略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7b8a63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d.png)
安化白茶的市场现状分析及营销策略探讨1. 市场现状分析1.1 市场规模安化白茶市场是一个备受关注且潜力巨大的市场。
白茶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在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安化白茶市场近年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1.2 消费群体安化白茶的消费群体主要包括茶叶爱好者、健康追求者以及礼品市场。
茶叶爱好者对安化白茶的口感和品质非常重视,健康追求者则看重其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而礼品市场则对其高雅的形象和独特的文化内涵非常向往。
1.3 主要竞争品牌当前安化白茶市场主要竞争品牌有XXX、YYY、ZZZ等。
这些品牌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它们通过产品品质的优势、卓越的营销策略和品牌形象的塑造,赢得了大量消费者的青睐。
1.4 市场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茶叶市场持续升温。
白茶因其独特的生产工艺和健康价值成为市场的焦点。
目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安化白茶,这导致了市场需求的增加。
2. 营销策略探讨2.1 品牌塑造建立和塑造一个具有品牌特色和个性的安化白茶品牌是决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在品牌塑造中,要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形象的打造以及文化内涵的传播,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2.2 渠道拓展多样化的渠道拓展有助于增加安化白茶市场的曝光度和销售额。
除了传统的销售渠道如专卖店、超市等,可以考虑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新兴渠道进行销售和宣传,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3 市场营销策略市场营销策略应结合产品特点和目标消费群体来制定。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推广安化白茶:组织茶文化活动、开展品牌推广活动、参加相关茶叶展览和比赛、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等。
2.4 区域市场拓展除了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安化白茶还具有一定的出口潜力。
可以通过开拓海外市场,将安化白茶推广到国外消费者中,以扩大市场份额。
以上是对安化白茶市场现状的分析和营销策略的探讨。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的研究或商业决策有所帮助。
安吉白茶资源全价利用现状与思考
![安吉白茶资源全价利用现状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8dddbc3b9f3f90f76c61bf6.png)
安吉白茶资源全价利用现状与思考赖建红1*,吕杨俊2,3,张海华2,3,蒋玉兰2,3(1.安吉县农业局,浙江湖州313300;2.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16;3.浙江省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6)摘要:安吉白茶自80年代初被发现至今,以其风味的独特和资源的稀珍,成功地实现了从地方名茶到著名茶叶品牌的转换,是安吉县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安吉白茶产业在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下,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其全价利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及现实价值。
文章从安吉白茶修剪枝叶、夏秋茶、茶树花、茶渣四个方面重点综述了安吉白茶资源利用现状,提出安吉白茶资源利用建议,总结并展望了安吉白茶资源全价利用的发展方向,为安吉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安吉白茶;夏秋茶;修剪枝叶;茶树花;茶渣;全价利用中图分类号:S5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306(2016)02-0029-04Current Situation and Thoughts on Anji Baicha Tea Resources's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LAI Jian-hong1*,LV Yang-jun2,3,ZHANG Hai-hua2,3,JIANG Yu-lan2,3(1.Anji Agriculture Bureau,Huzhou313300,China;2.Hangzhou Tea Research Institute,CHINA COOP,Hangzhou310016,China;3.Zhejiang Key Laboratory of Transboundary Applied Technology for Tea Resources,Hangzhou310016,China)Abstract:Since Anji baicha tea was found in early1980s,it has transformed from local tea brand to a national famous tea brand due to its excellent flavor and scarcity.Anji baicha tea has become the major source of income for locals.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this industry,it still has a great prospect.The full use of Anji baicha te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realistic value.This paper reviewed the utilization of Anji baicha tea from four aspects,namely green tea produced in summer and autumn,tea garden clipping,tea blossoms and waste tea.It offered suggestions for the utilization of Anji baicha tea and summariz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Anji baicha tea resources'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which shed light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nji baicha tea industry.Key words:Anji Baicha Tea;Green tea produced in summer and autumn;Tea garden clipping;Tea blossoms;waste tea;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中国茶叶加工2016(2):29-32安吉白茶产于我国美丽乡村———安吉县,是一种自然突变的白化茶树,以其鲜叶为原料按绿茶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类绿茶。
白茶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白茶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8db25559e31433238689348.png)
各分段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销售方向不 够清晰,没有明确对应的销售人群,不 便于消费者挑选,以至于流失大量潜在 客户。
2促进安吉白茶经济产业发展的对 策及措施
2.1茶旅相融,以茶兴旅,推动安吉白 茶产业发展
安吉白茶有固定的产茶地、加工区。 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就是安吉白茶的原 产地,地处于浙江西北部天目山北麓, 有着“中国竹乡”的美称冈。环境优美, 气候宜人,乡农气息浓厚,非常适合发 展景区,参照已经蓬勃发展的安吉农家 乐旅游形式,让茶区变身为景区,通过 安吉白茶的旅游业与白茶源生态基地项 目的启动,将一、三产业进行有机地结 合,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安吉可以着 手中国白茶集散中心的规划和实施,开 辟相应的白茶旅客釆摘区、制作区、体 验区等,增强白茶园区的趣味性,抓住 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增强消费者的参与 感,吸引游客前来游玩,以此来打造中 国白茶之都,使安吉白茶真正清雅冠天 下、香飘五大洲,令安吉白茶得到进一 步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2.2树立安吉白茶企业形象.加强营销 宣传力度
第一,白茶包装要体现安吉地域特 色,以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将物质与 文化完美结合,安吉以竹闻名天下,包 装可以从竹制品入手,与竹包装的优势 进行结合,不仅贴合当今国际上绿色环 保的理念,也能完美契合安吉当地特色。
第二,统一产品包装,以简洁鲜明 的设计让人们产生联想性,只要看到包 装,消费者就会联想到安吉白茶,统一 产品包装不仅便于产品规范化管理,同 时也可以更好地杜绝假货泛滥的现象。
当前我国企业的生产正逐步从原来 的粗放型转向内涵型,产品生产也从原 来的“粗制”转变为“精制”叫 包装 作为一种符号载体,其对产品的重要性 不言而喻,然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白茶 包装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没有设计感。安吉白茶的包装 缺乏白茶文化内涵,没有鲜明特征,有 些包装过于简陋,有些又过于花哨;二 是没有明确的定位区分。没有办法满足
浙江安吉白茶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浙江安吉白茶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2109607168884868762d68d.png)
浙江安吉白茶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方虹艳来源:《财讯》2019年第06期摘要: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崇尚自然,走进农村,为我们的农业经济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但近年来,受到市场、环境、品牌等因素的制约,安吉白茶产业出现了阻碍,使得社会经济效益逐渐降低。
关键词:白茶产业;发展问题一、安吉白茶产业的优劣分析(1)安吉白茶产业的优势分析1.资源禀赋安吉县位于浙江省北部,历来都属于著名的浙北优质茶区,其中森林覆盖率高达69.4%,同时植被覆盖率更是高达73%。
生态条件非常优越,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和水资源丰富,且大部分白茶园产区分布于大大小小的各种竹林间,为优质白茶的出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2.质量管理严格为了保证安吉白茶的质量和品质,安吉县政府对其进行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一、强化标准化体系建设。
1998年安吉县率先制订了安吉白茶的地方标准,于2006年提升为国家标准,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和使用;二、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2)安吉白茶产业的劣势分析安吉白茶产业的发展虽然只有短短30余年,但是安吉白茶已经跻身浙江名茶之一,并注重与时俱进,茶农拥有先进的白茶种植经验,白茶加工企业同样具有丰富的管理和营销经验。
然而,经过长期的发展建设,并伴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安吉白茶产业将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怎样应对并实琪娜夸越式发展成为安吉白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命题。
1.市场建设不完善市场是安吉白茶走出去的最重要环节,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安吉白茶的外地種植对真正本土种植的安吉白茶的影响正逐步显现出来,在短时间内,大量非本地假冒白茶流入安吉白茶市场,甚至仿冒商标,一方面严重冲击了本地白茶的销售,压低了本地白茶正常市场价格,另一方面在质量L不过关,鱼龙混杂的市场,破坏了安吉白茶的品牌声誉建设。
2.品牌推广不完善“安吉白茶”为人知晓,知名度大,然而这是属于政府打造的公共品牌,并非某企业所独有。
安吉茶叶现状分析报告总结
![安吉茶叶现状分析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a7fc76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8.png)
安吉茶叶现状分析报告总结===1. 引言安吉茶叶作为中国特色优势农产品之一,以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独特的品质著称于世。
在过去几年中,安吉茶叶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安吉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持产业。
本文将通过搜集并分析相关数据,对安吉茶叶的现状进行深入探讨,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 安吉茶叶的种植情况安吉茶叶主要种植于浙江省安吉县境内,该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包括适宜的海拔高度、富含矿物质的土壤和丰富的降雨量等。
据统计,安吉茶叶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已经达到数万亩,占据全国茶叶种植面积的重要份额。
其中,特级绿茶是安吉茶叶的代表品种,以其独特的鲜爽口感和淡雅香气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3. 安吉茶叶的产量和产值近年来,安吉茶叶的产量和产值持续增长。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去年安吉茶叶的总产量约为XX吨,其中特级绿茶的产量占据了绝大部分。
此外,安吉茶叶的产值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
据有关机构预测,未来几年内,安吉茶叶的产量和产值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4. 安吉茶叶的营销渠道安吉茶叶的营销渠道主要包括线下销售和线上电商平台。
线下销售渠道主要是通过安吉地区的茶叶专卖店、茶厂直销店和茶叶农户进行销售。
而线上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等,也成为安吉茶叶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安吉茶叶能够更加快速地覆盖到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并提高销售额。
5. 安吉茶叶的消费市场安吉茶叶的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国各地,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二线城市。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安吉茶叶的高品质和独特风味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认可与追捧。
此外,安吉茶叶的国际市场也在逐渐崛起,越来越多的海外消费者对安吉茶叶产生了浓厚兴趣。
6. 安吉茶叶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发展中,安吉茶叶将面临一些挑战与机遇。
首先,要解决茶叶产量增长和品质保证的平衡问题。
虽然安吉茶叶的产量目前仍在增加,但质量有时会受到影响。
安吉白茶产业现状
![安吉白茶产业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59846332cc58bd63086bded.png)
安吉白茶产业现状浙江安吉白茶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科技工作者发现,经过试验、示范推广到2010 年全县拥有安吉白茶面积10万余亩,产量达850吨,产值近10 亿元。
目前,规模加工企业30余家,茶叶专业合作社21 家,安吉白茶协会会员359名,省著名商标3件,市著名商标12件,省名牌产品2 件,市名牌产品10 件,一个国家级示范园区二个省级示范园区,通过国家级认证的无公害茶园5.83 万亩,有机茶园1.2 万亩,绿色食品茶基地2.3 余亩,现有75 家企业通过了食品卫生认证(QS ,安吉是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县,“安吉白茶”获二届浙江省十大名茶、浙江省十大地理标志区域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9年安吉白茶使全县36 万农民人均年增收2300 元,已真正成为安吉农业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是安吉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
安吉白茶品牌管理安吉白茶证明商标是与2001年1月获准注册,注册以后所有权人安吉县农业局茶叶站将证明商标使用权委托安吉白茶协会进行管理,农业局对协会商标使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协会根据《证明商标使用与管理条例》制订了《安吉白茶包装管理办法》《安吉白茶行业自律公约》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规则,对全县安吉白茶生产单位根据茶园面积情况逐一进行实地审核,符合条件的同意其使用安吉白茶证明商标并与其签订为期一年的使用合同,每年对商标使用情况进行年审,凡规范使用单位再续证明商标使用合约,对少部分有问题的企业责令整改,符合条件再行许可。
获准使用安吉白茶证明商标的企业,其包装的印制和数量,均根据企业茶园面积、预计产量而配制,并且在外包装上必须统一使用母商标(安吉白茶证明商标)和子商标(企业商标),外观设计一致,并标明包装物所必备的条件,最后封口处加上防伪标贴,可以让消费者监督咨询。
在工商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根据证明商标管理使用条例的规定,协会实施了安吉白茶“四统一”管理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安吉白茶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陆文渊1*,钱文春1,赖建红2,楼黎静1(1.湖州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浙江 湖州 313000; 2.安吉县农业局,浙江 安吉 313300)摘要:本文从安吉白茶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安吉白茶产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安吉白茶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安吉白茶;白叶一号;产业;发展对策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Measures of Anji Baicha IndustryLU Wen-yuan 1*, QIAN Wen-chun 1, LAI Jian-hong 2, LOU Li-jing 1,(1. Huzhou Economic Crops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Station ,Huzhou ,Zhejiang 313000,China ;2. Anji Agriculture Bureau ,Anji ,Zhejiang 313300,China)Abstract : the problems in front of Anji baicha industry were analyzed and the developing strategies were provided in the paper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Anji baicha industry.Key words: Anji baicha; baiye-1; tea industry; development measures安吉县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为典型的丘陵山区,七山一水二分田,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69%和73%,被人称之为是气净、水净、土净、音净的“四净”之地,气候和生态条件都十分优越,历来是著名的优质茶产区[1]。
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3.9万亩,其中安吉白茶10万亩,2011年茶叶总产量4400 t ,产值12.5亿元。
1 安吉白茶的特点安吉白茶(白叶一号)品种早春幼嫩芽叶失绿呈玉白色,经脉翠绿,以一芽二叶为最白,春茶后期随着气温升高,光照增强,叶色逐渐转化为花白相间,夏秋茶为绿色。
安吉白茶以叶白、脉绿、香郁、味醇独树一帜,其外形条索细紧,形似凤羽,色如玉霜,光亮油润,香气馥郁,滋味鲜爽甘甜,汤色鹅黄,清澈明亮,叶白脉绿[1-5]。
安吉白茶富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高达6.25%~10.6%,高于普通绿茶的3~5倍,罕见的高氨低酚是安吉白茶香高味鲜的品质基础。
研究表明安吉白茶,对保护神经细胞、降低血压、提高人体免疫力都具有很强的保健功能[2]。
著名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评价安吉白茶:“集观赏、营养、经济三大价值于一体,是不可多得的茶中珍品”。
2 安吉白茶产业的发展历程安吉白茶是上世纪八十年初由科研人员在天荒坪大溪村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发现的一棵野生茶树,相传树龄已有千年,追根溯源宋徽宗《大观茶论》明确了安吉白茶的“原产地”[3]。
安吉白茶通过无性繁殖、试验示范、推广应用,通过成立安吉县白茶开发领导小组、申报证明商标、制定安吉白茶标准、成立安吉白茶协会、母子商标管理模式、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等,发展到现在拥有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量1000 t ,年产值超11.6亿元,从业人员二十万之众,形成了1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2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涌现出了一大批生产和加工大户,成立了31家专业合作组织,实现了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和竞争的有序化。
安吉白茶产业现已成为安吉农业的特色优势产业,是农民增收基金项目:湖州市2010年一般科研(新农村建设)计划项目(2010YN05)。
作者简介:陆文渊(1982-),男,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茶叶技术指导与推广工作。
茶叶科学技术 2012(1):25~27Tea Science and Technology致富的重要抓手,安吉白茶让安吉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2700元。
2003年4月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去安吉调研时这样称赞:“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优异的品质、母子品牌的建设,安吉白茶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两届浙江省十大名茶、浙江省十大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地理标志品牌、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百强等称号。
“安吉白茶”品牌价值评估价20.36亿元,品牌建设催生了安吉白茶产业的成长壮大,其推广速度之快、产品价位之高、市场品牌之响、总体效益之好,是我国茶叶发展史上不可多得的绿色传奇[4]。
安吉白茶还在3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国际注册,将以此开辟国际市场,促进安吉白茶产业新一轮的发展。
3 安吉白茶产业面临的问题安吉白茶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也存在严峻挑战和不利因素,特别是在建设现代农业的大背景下,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安吉白茶茶园的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产业规模的发展速度和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的发展要求,新技术推广应用程度不高;二是现有的产业生产结构与现代农业所要求的优质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安吉白茶资源有待进一步高效综合利用;三是分散经营为主的生产方式与现代农业所要求的规模化、集约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大量的季节性劳动力短缺给安吉白茶生产安排带来困难;四是受安吉栽种白茶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启迪,其它省、市、县也注重发展白茶产业,各地在不断地直接引种安吉的白茶品种——白叶一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约近百万亩的白叶一号茶;五是由于安白茶的知名度日益扩大,市场行情看好,不法商贩为谋私利,用浙南茶、安徽茶、四川茶假冒本地安吉白茶的现象时有发生,假冒伪劣安吉白茶冲击市场,严重搅乱了安吉白茶市场正常经营和价格秩序,并对安吉白茶的信誉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
4 安吉白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安吉白茶产业的发展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品牌为主线,资源为依托,科技为动力,健全投入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创新发展模式。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将茶叶产业功能从以生产功能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融合转变,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茶叶产业,全面提升茶叶品质、品牌、品位,推进示范基地、龙头企业、专业组织建设,推行规模化、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推动产地、产品、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安吉白茶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4.1 推进安吉白茶品质保障体系建设通过优化安吉白茶茶园设施结构,完善配套技术,提高设施装备,充分挖掘安吉白茶生产潜能。
加快标准化安吉白茶茶园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茶叶生产,普及和推广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严格控制茶园生态环境污染。
推行清洁化生产,推广茶叶机械化采摘、加工技术,从环境条件、生产设备、加工工艺、加工过程、产品标准、出厂检验等方面保证安吉白茶产品质量安全。
制定和完善安吉白茶标准化和质量追溯体系,鼓励企业积极开展QS认证、有机茶认证、绿色食品认证、HACCP、GAP等相关认证。
4.2 推进安吉白茶品牌战略体系建设制定和实施安吉白茶品牌梯队培育和优势产品换代升级的战略规划,引导安吉白茶企业争创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发展一批将特色、品质、人才、科技、市场诸要素集约而成的安吉白茶大品牌。
加大安吉白茶证明商标专用权许可使用力度,加强对获得专用标志使用资格茶叶企业的监督管理。
继续实施安吉白茶品牌推荐制度,发挥各级政府、新闻媒体、涉茶机构等方面力量,持续开展有特色、有影响、大中小型相结合的安吉白茶展示展销活动,不断巩固提高安吉白茶产业的品牌美誉度、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4.3 推进安吉白茶品位提升体系建设利用安吉茶区独具的茶文化资源和生态区位思 考 观 点 陆文渊等:安吉白茶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第 1 期26优势,利用资源、挖掘内涵、彰显个性、突出特色,重点发展和推出一批具有浓厚“茶文化”、“茶乡游”、“休闲观光茶园”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和设施,结合生态茶园建设,打造观光茶园、休闲茶叶、体验农业示范点。
开发一批茶具、茶书画、茶工艺品等茶文化旅游商品。
将茶产业与文化、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与构建“和谐社会”和“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安吉白茶产业的文化内涵,推动茶文化、茶旅游与茶经济互动共荣。
4.4 推进安吉白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针对安吉白茶产业存在的技术瓶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品研发。
支持安吉白茶品种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产品质量安全、加工工艺技术创新、安吉白茶产品的多领域开发等。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加强茶叶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多渠道培养和引进茶叶专业人才,提高安吉白茶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素质,形成科研、推广、生产和经营相结合的团体优势。
4.5 推进安吉白茶开放流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安吉县现有的茶叶资源和生态优势,积极争取各种的优惠政策,围绕产业集聚、企业孵化、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安吉白茶项目建设和企业增资扩营。
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类茶叶市场的建设,逐步形成辐射国内外的茶叶流通体系,鼓励和扶持民间流通队伍到国内外大中城市开设安吉白茶专卖店,通过发展品牌连锁经营和茶叶的电子商务等完善安吉白茶的国内外市场营销网络和产品培育,促进安吉白茶流通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1] 林盛有.安吉白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茶叶,2004,30(3):143-145.[2] 谢文钢,邵济波,韩楠,等.安吉白茶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J].蚕桑茶叶通讯,2011,(5):22-25.[3] 程玉龙.安吉白茶的历史渊源及栽培现状[J].茶叶通讯,2007,34(3):26-27.[4] 赖建红.安吉白茶放异彩[J].茶叶,2005,31(01):11.[5] 邵振润,刘向阳.促进安吉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J].中国茶叶,2008,30,(11):18-19※※※※※※※※※※※※※※※※※※※※※※※※※※※※※※※※※※※※※※※※※※※※※※※※※※※※※《茶叶科学技术》征订征稿启事《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
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应用理论等。
辟有“综述论文、实验研究、茶叶经济、科技园地、生理生化、思考观点、茶史文化、名茶名种、茶区动态”等栏目,适合茶叶科技工作者和茶叶爱好者阅读参考。
《茶叶科学技术》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872,国内统一刊号,CN35-11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