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1)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文的只有少数几件。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金文
增多;至西周时,青铜器上金文已经较为普遍。 商代金文多为象形字以及由象形字合成的会意字。 这些字像一幅幅图画,生动逼真,浑厚自然,有 的呈团块状。
汉古鼓其收《的籀创
字字文中集说史书,
字向 最以 的文 官等 故 据
体小 为周 各解 。。 又 传
。篆 著宣 种字 大史 称 为
汉字是语素文字,总数非常庞大。汉
字总共有多少字?到目前为止,恐怕
没人能够答得上来精确的数字。根据
古代的字书和词书的记载:秦代的
《仓颉》、《博学》、《爰历》三篇 共有3300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 有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 有9353字,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 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 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 梁顾野王作《玉篇》有16917字。唐 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 到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31319 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00 多字。因此,实际上人们在日常使用 的汉字不过六七千而已
秦国以外的国家所用的文字统称为“六国文字 ”。六国文字属于古字范畴,图画性强,形状不定 ,难以识别。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攻破齐国首 都临淄,齐亡。至此,秦统一六国。秦王嬴政成为 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 。秦始皇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实行一系列 的巨大改革,以加强和方便他所代表的地主阶级对 全国的统治力量。文字改革就是其中之一。为推行 小篆,秦始皇命令李斯、赵高等人编写了《仓颉篇 》、《爰历篇》、《博学篇》等书文,作为标准的 文字范本。由于皇帝的高度重视以及皇权巨大的影 响,小篆迅速在全国推行开来,而纷繁复杂的“六 国文字”也随即退出历史的舞台。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
组长:谭晨阳 组员:夏玲玉.夏艳秋.任宇凡
世界寿命最长的文字
汉字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文字,今天所能见 到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商代刻在甲骨上和铸在铜器 上的文字。据考证,原始汉字在新石器时代中期 产生,到它发展成初步的文字体系,大约经过了 近2600年之久。良渚文化处于中国中央集权的奴 隶制国家诞生的前夕,夏朝应该是正式的汉字系 统形成的最关键的时期。对汉字的发扬发展有很 大的推动作用。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
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 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 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 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楷书的产生,紧扣 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 汉末、三国时期,汉 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 捺、且有了"侧”、"掠"、"啄"、"提"等比划,使 结构上更趋严整。如《武威医简》、《居延汉简》 等。楷书的 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 一直沿用至今。
汉字的数量
汉字的变化好像路的变化一样。路是人们走 出来的;路走出来之后,人们隔一段时间就得修 缮一次;修缮之后,路又渐渐发生一些变化,如 变宽、变直、损毁,或者出现新的分支,需要再 次修缮。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路渐渐 不能满足时代 发展的需要,需要建设新的道路, 如铁路、高速公路等等。修路相当于汉字的改革, 而路渐渐自然变宽、变直、损毁、分支等变化, 相当于汉字的自然流变。这两种变化过程有着不 同的性质、趋势、规律和作用,因此过去我们笼 统地把这两种变化放在一起讨论汉字的历史演变。
在小篆通行不久,民间又创 造一种比小篆更为简便、更为定 型的新书体。这就是“隶书”。 隶书开始时是写得比较草率的和 不够规范的小篆。到秦始皇统一 文字时,隶书已经形成一种固定 的、规范的字体。隶书改篆书一 味圆转的线条为方折的笔划,顺 应了社会对书写方便和规范的需 要。
相传,有一位名叫程邈的犯人,在狱中把民
古代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 上所留下的文字。现在发现最早的甲骨文 是商朝盘庚时期的甲骨文。甲骨文大部分 也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20%左右。 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划不 定。
古代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 做金文,又叫钟鼎文、铭文。金文始见于商代二 里岗的青铜器,不过商代二里岗发现的青铜器有
楷书的名人
“书圣”——王羲之
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王羲之,东晋 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人,后移居会稽山阴。 有“书圣”之称。
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 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 改曲为直。改"连笔"为 "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人"不 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 文书的小官吏,所 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 。隶书盛行于汉朝, 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 留有许多篆意, 后不断发展加工。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 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过名王钟》篆籀籀周
渡。时鼎和散是文朝
的大所彝后见周、史
一篆作器人于宣籀籀
wk.baidu.com
种是石中所 王篆所


小篆是由大篆简化而成。相对于大篆而言,
小篆的形体结构简明、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 齐,偏旁也发生一定的变异和合并。与大篆相比, 小篆的图画性已经大大减弱,每个字的结构已经 比较固定。相传小篆是战国时期秦国宰相李斯负 责整理出来。如果小篆的确是在短时期内整理出 来的,则在秦国国内必然有一个主动推广小篆和 主动摒斥包括大篆在内的古字的改革过程。
间流行的隶书整理出三千个字,传给秦始皇。秦 始皇大为赏识,并破格提拔程邈为御史,并准许 其字用于皂隶小民之间。此后,隶书不仅仅在秦 朝民间广泛流行,政府文件一般也都用隶书书写, 但重要的诏书仍用小篆书写,所以隶书在秦代又 称“佐书”。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 要的里程碑。隶书以前的汉字是用绘画式的线条 书写的,而隶书以后的汉字是用横竖撇点折等笔 划构成的。自隶书出现后,汉字的结构基本上固 定了下来,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基本上没有太大 的变化。随着秦王朝的覆灭,小篆也就迅速退出 历史舞台,隶书成为社会首要书写方式和书法的 典范。其后不久,出现了更为规范的楷书字体。 汉朝以后楷书占据正统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