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物学实验(三)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生物研究生复试生命科学学院)
实验17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
![实验17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4665ca08e87101f69e319535.png)
实验十七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一、实验目的植物标本是学习与研究植物必不可少的实物资料,学会采集和制作腊叶标本,乃从事植物分类研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原理“没有蜡叶标本,也就没有分类学。
”这句话道出了蜡叶标本的重要意义。
近50万种植物,遍布整个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人们为了科学研究的方便,或是教学的需要,必须把它们采集回来,并以适当的方式把它保存起来,也就是制作成标本。
而大量的(数以万计的)用于长期教学和科研的标本,主要是用草纸压干,装帧在洁白的台纸上,并且按照植物分类的等级:纲、目、科、属、种存放在特制的标本柜内,按一定的系统陈列在标本室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蜡叶标本,而蜡叶标本就是物种的具体佐证或模式。
在科学研究和教学的过程中,这些蜡叶标本是的宝贵资料,标本的时间越久,越有研究价值。
解放前,曾有11个国家的159人来我国采集植物标本,发表了大量的新属和新种,这些标本也就作为模式标本存入国外标本馆,成为十分珍贵的科学资料。
蜡叶标本是经过采集、加工和消毒处理,能够长期保存的植株片段或整体。
标本的制作要符合规范,记录完全,成为合用标本。
它可以作为教学标本展示给学生学习,也可以存放在某标本馆里,让世界上其他的植物学家也能看到它,那作用就更大了。
哪怕是世界广布的一棵春蓼(Polygonum persicaria)或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的标本,由于它是来自不同居群中的一个代表,因此在植物分类学家眼里都有一定的份量,三、实验用品(一)材料各种野外生长的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植株。
(二)器材枝剪、小镐、望远镜、高枝剪、采集袋(箱)、海拔仪、放大镜、钢卷尺、指南针、小纸袋、号牌、采集签、铅笔、吸水纸、台纸、针、线、胶水、固体胶等。
(三)试剂 95%酒精、0.5%的升汞酒精溶液。
四、实验方法(一)植物标本的采集1.野外采集需备用品枝剪、小镐、望远镜、高枝剪、采集袋(箱)、海拔仪、放大镜、钢卷尺、指南针、小纸袋、号牌、采集签、铅笔。
实验教学大纲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
![实验教学大纲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036d78f99e31433239689329.png)
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础生物实验教学中心二00四年三月前言本实验教学大纲是在现行教学计划的指导下,结合基础生物实验教学中心的条件,对原有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修订。
通过调整实验项目,力求使学生掌握传统经典的实验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生命科学技术方法,以实现培养掌握基本实验技能、较强实验动手能力和较好创新能力的生物学人才。
本教学大纲由四个模块组成,第一模块是基础生物学实验(一),主要包括生物形态与结构观察和制作技术;第二模块是基础生物学实验(二),主要包括生态与环境监测技术;第三模块是基础生物学实验(三),主要包括生理和生化研究技术;第四模块是基础生物学实验(四),是细胞和遗传研究技术。
此大纲于2003年12月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审定通过。
从2004级起试行。
今后在试行过程中将根据情况进行修订。
安徽大学基础生物实验教学中心2004年3月第一模块基础生物学实验(一)——形态与结构Basic experiment of biology (I)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相关各专业授课单位:安徽大学基础生物实验教学中心学分:1.5学分总学时:54学时预修课程或相关知识要求: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一、教学目的:目的是使学生逐步掌握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和微生物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及获得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知识的方法,并提高实验中各种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科研工作严肃的态度、严格的方法和严谨的作风。
二、基本内容:植物生物学方面: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微观到宏观的次序,依次安排了植物的细胞和组织、植物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以及孢子植物(藻、菌、地衣、苔藓、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项目,至于种子植物的系统分类将在专业系统实验部分介绍。
安医大基础医学实验技能
![安医大基础医学实验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4a91c51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0.png)
安医大基础医学实验技能
1. 实验设计与操作: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设计和执行科学实验,包括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收集和分析数据等。
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学生将学习生物大分子的提取、分离、纯化和鉴定技术,以及基因克隆、PCR 技术、蛋白质表达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
3. 生理学与药理学实验:学生将进行生理学实验,如血压测定、心电记录、平滑肌收缩等,以及药理学实验,如药物剂量效应关系的测定。
4. 解剖学与组织学实验:学生通过解剖实验,学习人体解剖结构和器官的位置关系,同时进行组织学切片的观察和分析。
5.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学生将学习微生物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及免疫学实验技术,如血清学检测、免疫细胞功能测定等。
通过这些实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安医大的学生将掌握基础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为进一步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https://img.taocdn.com/s3/m/192a579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8.png)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政治外语业务1业务成绩成绩成绩2成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穆露露605211275299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潘燕625610586309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钮文俊6052111105328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李艺迪61598094294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王帅70528980291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童妃妃67568886297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周晓晶6264100106332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孔慧慧7157116101345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周永玲62578193293 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杜昌钱71679772307 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汪鑫665611295329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汪军6262108104336 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侯忠凯68609274294 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关兆媛6658106107337 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杜雪晴64719474303 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王栋67449094295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黄文汉61669591313 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孙莉玲645110098313 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魏启兵725610772307生命科学学院1.03199E+14王迪6747130123367生命科学学院1.06109E+14张鑫磊6847124120359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陈荣60659386304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王梦瑶65539699313 培养单位准考证号姓名总分生命科学1.03579E+14张蒙765310365297学院生命科学1.03579E+14束方奇626010984315学院生命科学1.03579E+14张猛654710393308学院1.03579E+14王成68598681294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刘小庆8168128115392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任镜新63599196309生命科学学院1.02809E+14唐爱国6043131141375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1.44239E+14吴前震6241136143382学院1.02869E+14李雨停6659106137368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员江岚71529777297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1.03579E+14王哲翔666411489333学院1.03579E+14陈新565110496307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伍可凡626410381310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1.03579E+14彭齐霞696410885326学院1.03579E+14刘鑫63519287293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闫梦黎666185107319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1.03579E+14方健62618796306学院1.03579E+14梅雅晴68769066300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吕孟琪72568677291生命科学学院1.03579E+14李玉帅64569692308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1.03579E+14杜建勇716011189331学院1.02869E+14李幸7059106128363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1.03579E+14刘传昌644784109304学院生命科学1.03589E+14缪永鑫6759105113344学院生命科学1.03579E+14吴志59649368284学院生命科学1.03579E+14潘若兰695796103325学院生命科学1.03579E+14张坤峰7172102113358学院生命科学1.05589E+14熊超亚665011290318学院1.03599E+14孙凯7060125100355生命科学学院1.02519E+14秦春晖565910695316生命科学学院1.03589E+14王健6357112108340生命科学学院1.04039E+14周灿灿6151110111333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1.00559E+14安景604712895330学院1.02469E+14王潇瑞585310592308生命科学学院1.00559E+14麻宇婷6147124101333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1.00569E+14马鹤624311190306学院1.00199E+14许婉莲5848106118330生命科学学院1.03079E+14张彧6256113127358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1.02559E+14陈浩6547109118339学院1.03599E+14卢翠平726011488334生命科学学院1.03599E+14高仟735212987341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1.03199E+14程容容595092104305学院1.44239E+14吴森帝6345118108334生命科学学院1.02559E+14朱雨涵5954105108326生命科学学院1.00199E+14张辛豹634213184320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1.04869E+14尹悦62609399314学院1.02469E+14余忠帆5066120116352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1.0698E+14吉俊祥6844118123353学院生命科学1.02959E+14郑凯莉695697110332学院生命科学1.02489E+14许一凡5941117128345学院生命科学1.00559E+14么金柱5948108115330学院1.03599E+14韩其其634512388319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1.03589E+14毛雪莉6974102108353学院生命科学1.03359E+14李俊男627087110329学院拟录取复试复试专业码面试笔试71005微生物学82.4469138.05全日制71005微生物学79.9973140.16全日制71005微生物学76.6576148.33全日制71005微生物学84.4461130.72全日制71005微生物学82.4469132.05全日制71005微生物学85.7270135.86全日制71005微生物学86.7174149.02全日制71005微生物学80.6575150.16全日制71005微生物学79.7263129.36全日制71005微生物学79.5660126.11全日制71005微生物学83.2269145.11全日制71005微生物学82.5662142.95全日制71005微生物学76.0167126.84全日制71005微生物学87.363146.15全日制71005微生物学77.0169129.01全日制71005微生物学82.2272138.44全日制71005微生物学85.5170139.76全日制71005微生物学85.2264140.61全日制71005微生物学81.2262131.28全日制71005微生物学84.9174163.79全日制71005微生物学84.5181164.09全日制71009细胞生物学81.9975138.16全日制71009细胞生物学82.4260136.21全日制学习方式备注信息拟录取专业总得分71009细胞生物85.3664130.68全日制学77.7161133.69全日制71009细胞生物学85.7266141.19全日制71009细胞生物学71009细胞生物87.4261129.88全日制学90.9986169.5全日制71009细胞生物学81.1470137.9全日制71009细胞生物学76.2971164.31全日制71009细胞生物学71009细胞生物73.2271165.11全日制学91.0275164.01全日制71009细胞生物学71010生物化学81.7261129.36全日制与分子82.0867142.21全日制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81.0868141.21全日制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71010生物化学87.5868139.12全日制与分子82.3663137.01全日制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80.7276138.03全日制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85.7961137.4全日制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71010生物化学77.6561130.33全日制与分子84.1461124.57全日制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71010生物化学83.5161126.59全日制与分子83.8763136.1全日制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90.4466144.89全日制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71010生物化学89.4980162.75全日制与分子71300生态学79.9960134.33全日制71300生态学84.6365147.48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84.2261126.28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85.9970149.66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83.3470144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79.1468148.57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91.0266145.51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82.6365147.15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82.6366147.98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75.0263143.34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84.8771143.6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81.6366148.82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82.366141.15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84.3670151.85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84.860152.4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82.7367150.53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86.3760140.52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84.9273150.96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84.1471142.9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81.265148.43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83.6364144.82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89.6564148.49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87.5773144.29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88.3666155.85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88.7775162.22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84.6561141.83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79.874158.57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79.4861140.57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86.7774150.39全日制85238生物工程87.6361139.98全日制。
实验2培养基制备和灭菌技术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
![实验2培养基制备和灭菌技术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2aa46338f111f18583d05a29.png)
实验二培养基制备和灭菌技术一、实验目的1.学习一般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2.掌握高压蒸汽灭菌技术,了解几种常用的灭菌方法。
二、实验原理(一)培养基培养基是按照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用人工的方法配制而成的一种基质。
它是微生物的生活环境,各种微生物对养分和培养基的物理、化学要求条件不一样,为了分离、培养、鉴定、保藏和研究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就应当根据它们的需要,配制合适的培养基。
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生长发育,必须在一定的最适酸碱度范围才能表现出它们最好的生命活动力。
不同的微生物对酸碱度的要求不同,因此,我们在配制培养基时,必须调节培养基的pH值。
培养基的种类繁多,根据培养基的成分、物理性状不同,可分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1.天然培养基:主要成分是复杂的天然有机物质配制而成,如马铃薯、玉米粉、豆芽汁、牛肉膏、蛋白胨、血清等,这些复杂天然有机物质的成分不完全了解,每次所用的原料,其中各成分的数量也不恒定的天然有机物质配制成的培养基,如牛肉膏蛋白胨、马铃薯、麦芽汁培养基。
它适用于生产上大规模培养微生物。
2.合成培养基:合成培养基是用化学成分完全了解的纯化合物药品配制而成的培养基,也称化学成分明确的培养基,例如高氏一号培养基、查氏培养基等。
一般适用于在实验室范围内研究微生物的形态、代谢、分类鉴定、生物测定、菌种选育和遗传分析等工作。
3.半合成培养基:在以天然有机物作为微生物营养来源的同时,适当补充一些成分已知的化学药品所配制的培养基叫半合成培养基。
大多数微生物都能在此种培养基上生长,因此,应用广泛,如马铃薯葡萄糖(蔗糖)培养基,大多数霉菌都生长良好。
4.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即为固体培养基,常用凝固剂有洋菜、明胶、硅胶,硅胶用于配制自养微生物的固体培养基;对于其他多数微生物来讲,洋菜最为合适,一般加入1.5~2.5%即可凝固成固体,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等。
安徽大学普通生物学复试
![安徽大学普通生物学复试](https://img.taocdn.com/s3/m/d5fbbd320722192e4436f607.png)
2011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复试笔试(回忆版)一. 名词解释(12*3)1.生物同化效率2.生态平衡3.Bergman规律4.食草动物的反刍5.细胞的渗透势6.光周期7.cell differentiation 8.signal sequence and leader sequence9.CDK10.Alu家族11.逆转录12.RNA编辑二. 简答(6*4)1.简述调查一定域内某物种种群密度的几种常见方法2.肾脏的功能有哪些?3.简介与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磷酸肌醇信号通路4.RNA转录后加工包括哪些内容,有什么意义?三. 论述(10*4)1.写出自然界碳循环的三种生物间小循环和生物地质大循环2.光对植物生长有哪些影响?3.简述干细胞与癌症和衰老的关系4.什么是操纵子?科学家们在发现和研究操纵子的过程中应用了哪些方法?试阐明一种操纵子对基因转录调节的作用机理2012年复试笔试题目(部分题目)一、名词解释1.种群2.初级生产量3.贝格曼定律4.核仁组织区5.核定位信号6.微管组织中心7.反义RNA8.D环复制9.SD序列10.基因组二、简答1.谈谈陆生动物如何适应于干旱环境2.种群调节理论有哪些学派?各学派所强调的种群调节机制是什么?3.何为Rb蛋白?谈谈其在细胞周期调控中所起的作用4.从端粒酶的角度谈谈细胞衰变与肿瘤发生的关系5.试从转录起始、转录后这两个层次阐述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安徽大学生命科学院2015年复试真题一、名词解释1.基础代谢率2.干扰素3.营养繁殖4.分子伴侣5.RTK6.APC7.氨酰RNA合成酶8.转座子9.反式作用元件二、填空1.免疫第二道防线是,有哪些物质,干扰素,;2.垂体的组成:,。
3.生长激素幼体缺乏,导致;4.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组成。
5.肌肉收缩的两个种类;6.根的出生结构;表皮,,维管束7.内质网的作用: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加工,运输以及参与;8.公认的第二信使cAMP,IP3+,Ca2+,;9.马达分子的种类:微丝,微管,;,10.蛋白质细胞外分泌的种类:,;11.细胞通讯连接,动物细胞,神经元之间突触,植物细胞;12.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种类:,,,细胞死亡;13.真核生物mRNA的转录后加工包括:,,mRNA剪接15.真核生物翻译的起始密码子:;三.简答题1、动物激素的种类与作用;2、植物气孔开关的原理;3、为何说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4、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转录过程的不同;5、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物质代谢与能量传递的作用;普生重点内容1:绪论和第一篇“细胞”为基础内容;双名法;生物膜;细胞通讯;物质跨膜转运方式;光合作用;细胞呼吸;有丝分裂与有丝分裂的不同点2:第二篇:为重点(去年考了好多填空题);其中,第6,7,8,10,11,12,16节重点,其他的可一带而过;动物的四种组织结构;自养和异样;营养素;各种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去年考了个小肠的作用);心脏的结构;双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及其调节;内环境含义及其组成;人体的供热和散热机制;尿的生成过程;抗利尿激素的调节机理;免疫系统的组成;(防线,免疫应答反应);自身免疫病;激素的分类及其作用的机制(包括几种激素的调节功能);神经元的结构以及产生电位的机理;反射及其结构;肌肉收缩机理;动物胚胎发育的一般模式(重点);3:第三篇:植物学的重点主要问题:双子叶和单子叶的比较异同;植物器官的组织;根和茎横切面;三种基本细胞类型的特点;根和茎的初生生长和次生生长的分别比较;植物的生殖和发育(心皮,孢子体,配子体,世代交替,双受精作用);被子植物的生活史;被子植物的雌雄配子体的生成;果实和种子结构;凯氏带及其结构;蒸腾作用;气孔开张机理9去年考的大题;菌根;各种生长素的功能;4:遗传与变异:都是基本的,去年考了个比较的题好像,这部分涉及分子生物学的知识(建议结合生化下册的分子生物学知识看),主要是DNA复制,转录,翻译,调控四个方面;5:第5篇,第6篇(第29,30节重点看),第7篇生态学可能会考;。
实验9植物组织渗透势和水势的测定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
![实验9植物组织渗透势和水势的测定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7d0cb57631b765ce05081429.png)
实验九植物组织渗透势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组织的细胞质壁分离过程及其原理和方法的掌握。
2. 学会用质壁分离法测定植物细胞渗透势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渗透势是指因溶质溶解而使水的自由能降低(与纯水相比)的数值,降低的值与溶质的浓度成正比,纯水的水势最大(值定为零),当水中具有溶质,水势便降低,此时的水势称为渗透势,故是负值(渗透势的绝对值等于溶质的渗透压,渗透压为正值)。
渗透势的单位以巴表示,1巴 = 0.985大气压(或1大气压 = 1.013巴)。
植物成熟的细胞都具有液泡,液泡中具有各种溶质,故具有一定的渗透势,液泡外面包裹着活的原生质,原生质外面有细胞壁包围,细胞壁可看作是层透膜,活的原生质具有选择性,所以整个细胞类似一个渗透系统。
可用质壁分离法测量细胞渗透势。
质壁分离法当细胞放在一种渗透势比其细胞液渗透势低的溶液中时,细胞液中的水向外渗,液泡体积缩小,原生质的胞壁也跟着向内收缩,如水分继续外渗,液泡体积缩小,而胞壁弹性有限,不能继续收缩,原生质就和细胞壁脱离,这就是质壁分离现象。
当细胞放在某一溶液中,细胞内外水分交换达到平衡,即处于渗透平衡状态,此时细胞内的压力势为零,那么细胞液的渗透势就等于该溶液的渗透势,该溶液浓度称为等渗浓度。
利用一系列梯度浓度的溶液,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时,细胞的等渗浓度将介于刚刚引起初始质壁分离现象时(即细胞只是角偶上与胞壁分离)的浓度和与其相邻的尚不能引起质壁分离浓度梯度之间的溶液浓= - RTiC即可算出其渗透势。
度。
代人公式Ψs三、实验用品(一)材料洋葱鳞茎或紫鸭跖草叶片。
(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
(三)试剂 1 mol/L蔗糖溶液。
四、实验操作1.以1 mol/L的蔗糖溶液作母液,用蒸馏水配成0.10,0.20,0.25,0.30,0.35,0.40,0.45,0.50,0.60 mol/L的一系列浓度的蔗糖溶液各10 ml。
各溶液分别装入具塞子试管中,按浓度梯度递减的次序排成一行,并在试管壁上贴上标签注明浓度。
实验13蟾蜍的解剖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
![实验13蟾蜍的解剖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d13fd3e5998fcc22bcd10d29.png)
实验十三蟾蜍的解剖一、实验目的通过对蟾蜍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观察,重点了解两栖动物的消化、呼吸、泄殖及骨骼系统。
二、实验原理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到陆生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两栖类是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其代表动物蟾蜍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明显地反映了两栖类对陆生的初步适应及不完善性。
三、实验用品(一)材料活蟾蜍;蟾蜍整体骨骼标本。
(二)器材解剖器具、蜡盘、大头针、棉球。
四、实验操作(一)处死及外形观察将蟾蜍放入麻醉缸中用乙醚麻醉约20分钟致死,然后置蜡盘内观察。
蟾蜍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四肢3部分。
(1)头部蟾蜍头部扁平,略呈三角形,吻端稍尖。
口宽大,横裂型,由上下颌组成。
上颌背侧前端有1对外鼻孔,外鼻孔外缘具鼻瓣。
眼大而突出,生于头的左右两侧,具上、下眼睑,下眼睑内侧有一半透明的瞬膜(思考:眼睑和瞬膜的出现对陆上生活有何适应意义?)。
眼后侧隆起为蟾蜍特有的耳后腺。
(2)躯干部鼓膜之后为躯干部。
蟾蜍的躯干部短而宽,躯干后端两腿之间,偏背侧有一小孔,为泄殖腔孔。
(3)四肢前肢短小,从近体侧起,依次区分为上臂、前臂、腕、掌、指5部。
4指,指间无蹼,指端无爪。
生殖季节雄蟾蜍第1指基部内侧有一膨大突起,称婚瘤,为抱对之用。
后肢长而发达,从近体侧起,依次区分为股、胫、跗、跖、趾5部。
5趾,趾间有蹼。
在第1趾内侧有一较硬的角质化突起,称踝状距。
思考:根据以上观察,从外形上如何区别雄蟾蜍和雌蟾蜍?(4)皮肤蟾蜍背面皮肤粗糙,不像青蛙用手抚摸有粘滑感。
在后面剥离蟾蜍皮步骤中,注意皮肤与皮下肌肉的连接程度。
(思考:蟾蜍皮肤内分布的血管丰富吗?有何意义?)(二)解剖及内部构造观察(图13-1)将蟾蜍腹面向上置于解剖盘内,展开四肢。
左手持镊,夹起腹面后腿基部之间泄殖腔孔稍前方的皮肤,右手持剪剪开一切口,由此处沿腹中线向前剪开皮肤,直至下颌前端。
1.口咽腔为消化和呼吸系统共同的器官。
(1)舌左手持镊子将蟾蜍的下颌拉下,可见口腔底部中央有一柔软的肌肉质舌,其基部着生在下颌前端内侧,舌尖向后伸向咽部。
附录Ⅴ常用培养基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
![附录Ⅴ常用培养基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d8a6840579563c1ec5da7129.png)
附录Ⅴ常用培养基一、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细菌用)牛肉膏 3g 蛋白胨 10g NaCl 5g 琼脂 20g 蒸馏水 1000ml pH 7.2-7.4 121℃灭菌20min二、高氏(Gause)一号培养基(培养放线菌用)可溶性淀粉 20g KNO31g NaCl 0.5gK 2HPO40.5gMgSO40.5gFeSO40.01g琼脂 20g蒸馏水 1000mlpH 7.2-7.4配制时,先用少量冷水,将淀粉调成糊状,倒入煮沸的水中,在火上加热,边搅拌边加入其他成分,溶化后,补足水分至1000ml。
121℃灭菌20min。
三、马铃薯培养基(简称PDA)(培养真菌用)马铃薯 200g蔗糖(或葡萄糖) 20g琼脂 20g蒸馏水 1000mlpH 自然马铃薯去皮,挖去芽眼,切成块煮沸30min,然后用纱布过滤,再加入糖及琼脂,溶化后,补足水分至1000ml。
121℃灭菌20min。
四、豆芽汁蔗糖(或葡萄糖)培养基黄豆芽 100g蔗糖(或葡萄糖) 50g琼脂 20g蒸馏水 1000mlpH 自然新鲜豆芽100g,放入烧杯中,加水1000ml,煮沸约30min,然后用纱布过滤,再加入糖及琼脂,溶化后,补足水分至1000ml。
121℃灭菌20min。
五、淀粉培养基蛋白胨 10g NaCl 5g 牛肉膏 5g 可溶性淀粉 20g 琼脂 20g 蒸馏水 1000ml pH 7.2-7.4 121℃灭菌20min六、明胶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液 100ml 明胶 12-18g pH 7.2-7.4 121℃灭菌20min七、蛋白胨水培养基蛋白胨 10g NaCl 5g 蒸馏水 1000ml pH 7.6 121℃灭菌20min八、糖发酵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 1000ml 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 1-2ml pH 7.6 另配20%糖溶液(葡萄糖、乳糖、蔗糖等)各10ml九、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蛋白胨 5g葡萄糖 5gK 2HPO42g蒸馏水 1000ml pH 7.2-7.4 112.6℃灭菌30min十、H2S实验培养基蛋白胨 20g NaCl 5g 柠檬酸铁铵 0.5g 琼脂 20g 蒸馏水 1000ml pH 7.2 121℃灭菌20min十一、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 内有倒置小套管)蛋白胨 10g 牛肉膏 3g 乳糖 5g NaCl 5g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 2ml琼脂 20g蒸馏水 1000mlpH 7.2112.6℃灭菌30min十二、伊红美蓝琼脂平板(EMB培养基)蛋白胨水琼脂培养基 100ml20%乳糖溶液 2ml2%伊红水溶液 2ml0.5%美蓝水溶液 1ml将已灭菌的蛋白胨水琼脂培养基(pH7.6)加热溶化,冷却至60℃左右时,再把已灭菌的乳糖溶液,伊红水溶液及美蓝水溶液按上述量以无菌操作加入。
实验21外界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
![实验21外界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8555a12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5.png)
实验二十一外界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了解外界因素对酶活性及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2.加深对酶特性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它极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改变它的构象及性质,因而也必然会影响到它的催化活性。
酶对温度、pH值、酶浓度及某些离子浓度等变化很敏感。
(一)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酶的活性受环境pH的影响极为显著,通常各种酶只有在一定的pH范围内才能表现它的活性。
一种酶表现其最高活性时的pH值称为该酶的最适pH。
高于或低于最适pH值时,酶的活性降低。
酶的最适pH值受酶的纯度、底物的种类和浓度、缓冲液的种类和浓度以及环境温度等条件影响。
(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每种酶都有其最适温度,高于或低于此温度酶的活性都降低。
一般而言,若酶处于过高的温度环境中,会使酶活性永久地丧失;而若处于极低温度的环境中只会使酶活性受到抑制,一旦温度适宜,酶又会全部或部分地恢复其活性。
(三)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反应物浓度大大高于酶浓度时,则反应速度随酶浓度增加而增加,两者间成正比关系,即:V=k[E]但若反应底物浓度较低,而且酶的浓度足够高时,增加酶浓度,反应速度基本不变。
(四)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就唾液淀粉酶而言,低浓度Cl- 可以增加酶活性,高浓度的Cl- 或者低浓度2-等对酶活性没有影响。
不同的酶的Cu2+则会抑制酶的活性,而低浓度的Na+、SO4对不同的离子具有不同的效应。
三、实验用品(一)材料淀粉、唾液淀粉酶。
(二)器材冰箱、电炉、恒温水浴锅和铜水浴锅、试管架及试管、移液管架及移液管、锥形瓶。
(三)试剂1. 0.2 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称取35.61g含2个结晶水的磷酸氢二钠,用水定容至1 L。
2. 0.1 mol/L柠檬酸溶液称取21.01g含1个结晶水的柠檬酸,用水定容至1 L。
3. 唾液淀粉酶将唾液分别稀释10倍,50倍和100倍,得三种浓度的酶液。
4. O.5%淀粉的0.5%氯化钠溶液 0.5 g可溶性淀粉和0.5g氯化钠,溶于100 ml蒸馏水(需加热)。
实验11环境微生物的检测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生命科学)
![实验11环境微生物的检测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生命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328a6b1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5.png)
实验11环境微⽣物的检测_基础⽣物学实验(安徽⼤学研究⽣复试⽤,⽣物⽣命科学)实验⼗⼀环境微⽣物的检测⼀、实验⽬的1.学习从混杂的微⽣物群体中分离纯化微⽣物的⽅法,掌握分离纯化的基本操作技术;2.学会从菌落及培养特征辨别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四⼤类微⽣物;3.学会好氧、厌氧的微⽣物平板及斜⾯培养的⽅法。
⼆、实验原理从杂居在⼀起的微⽣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种或某⼀株微⽣物的过程称为微⽣物的分离与纯化。
具体的⽅法有1.单细胞挑取法简易单孢⼦分离法是⼀种不需显微单孢操作器,可直接在普通显微镜下利⽤低倍镜分离单孢⼦的⽅法。
它采⽤很细的⽑细管吸取较稀的萌发的孢⼦悬浮液滴在培养⽫盖的内壁上,在低倍镜下逐个检查微滴,将只含有⼀个萌发孢⼦的微滴放⼀⼩块营养琼脂⽚上,使发育成微⼩菌落。
再将微⼩菌落转移到培养基中,即可获得仅由单个孢⼦发育⽽成的纯培养。
2.平板分离法该⽅法操作简便,普遍⽤于微⽣物的分离、纯化。
基本原理包括:(1)选择适合的待分离微⽣物的⽣长条件,例如营养条件、合适的酸碱度、温度和氧等要求或加⼊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该微⽣物⽣长,⽽抑制其他微⽣物⽣长的环境,从⽽淘汰⼀些不需要的微⽣物。
(2)微⽣物在固体培养基上⽣长繁殖形成的单个菌落可以是由⼀个细胞繁殖⽽成的集合体。
可以通过挑取单菌落⽽获得⼀种纯培养,获取单个菌落的⽅法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等技术完成。
值得⼀提的是从微⽣物群体中经分离⽣长在平板上的单个菌落并不⼀定保证是纯培养。
纯培养的确定除了观察其菌落形态外,还要结合显微镜观察到的个体形态特征后才能确定,有些微⽣物的纯培养要经过⼀系列的分离与纯化过程和多种特征鉴定⽅能得到。
⼟壤是微⽣物⽣活的⼤本营,它所含微⽣物⽆论是种类还是数量上都是极其丰富的。
因此⼟壤是微⽣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是开发微⽣物资源的重要基地,可以从其中分离、纯化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微⽣物菌株。
本实验将采⽤以下不同的培养基从⼟壤中分离出不同类型的微⽣物。
实验3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
![实验3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73cab8c808a1284ac8504329.png)
实验三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一、实验目的1.学习微生物的涂片、染色和基本操作技术。
2.掌握微生物的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初步认识细菌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原理染色是细菌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技术。
由于微生物与各种性质的染料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从而使微生物着色,着色后的菌体折光性弱,色差明显。
在显微镜下容易观察细胞的内部结构及其内含物,因此,微生物染色是进行微生物形态观察的重要方法之一。
染色分为单染(简单染色),复染(革兰氏染色)。
单染较简单,以同一种染料让菌体着色,以显示微生物的形态。
革兰氏染色法的基本步骤是:先用初染剂结晶紫进行染色,再用碘液媒染,然后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最后用复染剂(如沙黄)复染。
经此方法染色后,细胞保留初染剂蓝紫色的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如果细胞中初染剂被脱色剂洗脱而使细菌染上复染剂的颜色(红色),该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C. Gram创立了革兰氏染色法,后来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作了某些改进。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最重要的鉴别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是由这两类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不同决定的。
实际上,当用结晶紫初染后,像简单染色法一样,所有细菌都被染成初染剂的蓝紫色。
碘作为媒染剂,它能与结晶紫结合成结晶紫-碘的复合物,从而增强了染料与细菌的结合力。
当用脱色剂(乙醇)处理时,两类细菌的脱色效果是不同的。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壁厚、含脂量低,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细胞壁脱水、使肽聚糖层的网状结构孔径缩小,透性降低,从而使结晶紫——碘的复合物不易被洗脱而保留在细胞内,经脱色和复染后仍保留初染剂的蓝紫色。
革兰氏阴性菌则不同,由于其细胞壁肽聚糖层较薄、含脂量高,当用脱色剂(乙醇)处理后,类脂质被乙醇(或丙酮)溶解,细胞壁透性增大,使结晶紫-碘的复合物比较容易被洗脱出来,用复染剂复染后,细胞被染上复染剂的红色。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专业介绍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专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7a0c4ef102de2bd9605889c.png)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专业介绍生物科学(本科四年制,按“生物科学类”招生,两年后分专业,现有31位毕业生)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地掌握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生物学基础性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环境学导论、动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
就业去向: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医药、卫生、食品、环保、农林、园艺、自然保护区等企事业单位。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生物技术(本科四年制,按“生物科学类”招生,两年后分专业,现有74位毕业生)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生命科学扎实的基础知识、较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
就业去向: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医药、卫生、轻工、食品、环保、农林、园艺等企事业单位。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生物工程(本科四年制,按“生物科学类”招生,两年后分专业,现有45位毕业生)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从事生物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研究、生产、经营、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化工原理、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生物技术制药等。
就业去向: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药、食品、化工、轻工、农业、环保等行业。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环境科学(本科四年制,现有58位毕业生)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地掌握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技能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从事环境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研究、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的专门人才。
实验19Lowry法测定蛋白质含量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
![实验19Lowry法测定蛋白质含量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a30c0a7aa417866fb84a8e35.png)
实验十九Lowry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Lowry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测定未知样品中蛋白质含量。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protein)是重要的生命物质。
细胞干重的一半是蛋白质,肌肉、皮肤、血液、毛发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蛋白质在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参与基因表达的调节,以及细胞中氧化还原反应、电子传递、神经传递乃至学习和记忆等多种生命活动过程。
在细胞和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的酶主要也是蛋白质。
许多重要的激素,如胰岛素和胸腺激素等也都是蛋白质。
蛋白质属于生物大分子,肽键(-CO-NH-)是蛋白质的特征连接键,凡含有肽键或类似肽键结构的化学物质,均可在碱性条件下与Cu2+络合起显色反应,即双缩脲反应;带有酚羟基的酪氨酸广泛地分布于蛋白质中,在碱性环境中,其可与磷钨酸和磷钼酸的混合物(福林酚试剂)反应,生成磷钼蓝和磷钨蓝的深蓝色混合物,颜色深浅与蛋白含量成正相关起显色反应。
这两个显色反应的结合是Lowry蛋白质测定法的基础,两个显色反应的结果,不仅保持了在一定范围内光吸收度和反应物浓度的线性关系,而且大大提高了灵敏度。
Lowry蛋白质测定法运用广泛,操作简便,但易受多种化学杂质的干扰,包括柠檬酸、EDTA、酚类、巯基乙醇、水杨酸盐等,这些局限影响了该法的适用范围。
三、实验用品(一)材料人血清(从血站购得),使用前稀释500倍。
(二)器材 UV2100分光光度计、电热恒温水浴锅、试管及试管架、吸量管及吸量管架、吸耳球。
(三)试剂1.标准酪蛋白溶液称取250 mg干酪素,用0.1 mol/L氢氧化钠加热溶解后,用水定容至500 ml,则配成500µg/ml标准酪蛋白溶液。
2. 双缩脲试剂A液:4 %碳酸钠溶液;B液:0.2 mol/L氢氧化钠溶液;C液:1%硫酸铜溶液(CuSO4·5H20);D液:2%酒石酸钾钠溶液。
实验7ABO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实验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
![实验7ABO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实验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5366b94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3.png)
实验七ABO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鉴定实验和配血实验来学习、掌握人类ABO血型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血型是特指血细胞膜表面抗原的类型。
ABO血型系统是一类常用的血液分型体系。
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和抗B两种抗体。
A抗原加抗A抗体或B抗原加抗B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
血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型血清(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 或/和B抗原。
在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抗原而分为A、B、AB、O四型(表7-1)。
统不同,人群中Rh血型的不匹配非常罕见,尤其在黄种人中,Rh(+)型占到99.7%,而Rh(-)型还不到0.3%。
所以在医疗输血中,通常只考虑献血者和输血者之间ABO血型是否匹配。
ABO血型在人群中的分布,存在着地理环境及民族、种族的差异,在我国汉族人群中,各血型的比例由多到少依次是O(34.11%)﹥ B(28.98%)﹥A(28.29%)﹥AB(8.69%)。
交叉配血是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血清分别同供血者的血清与红细胞混合,观察有无凝集现象。
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要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其次才考虑受血者的红细胞不被供血者的血清所凝集。
前者叫交叉配血的主侧,后者称为交叉配血的次侧。
只有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称为“配血相合”。
如果主侧凝集,称为“配血不合”或“配血禁忌”,绝对不能输血;如果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可以认为“基本相合”,但输血要特别谨慎,不宜过快过多,密切注视有无输血反应。
三、实验材料人外周血四、实验器材与试剂(一)器材采血针、尖头滴管、载玻片、1.5ml Eppendorf管、75%酒精棉球、消毒干棉球和记号笔。
(二)仪器显微镜、离心机。
(三)试剂标准A血清、标准B血清、生理盐水、碘酒。
五、实验操作(一)ABO血型鉴定1.用记号笔在载玻片两端分别作好标记A、B。
基础生物学实验三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生物研究生复试生命科学学院幻灯片
![基础生物学实验三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生物研究生复试生命科学学院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f1fe91a26137ee06eef91850.png)
一、实验目的
1.掌握3,5一二硝基水杨酸法定糖的原理及方法。 2.用3,5一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山芋粉 中总糖。 3.熟悉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糖类的测定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类。 由于化学方法比较准确,常常使用之。还原糖的测定 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和酮 基的糖类。
1.实验过程中所有的试管要干净,加入各种试剂量要准 确。
2.试剂不可倒出试剂瓶,用干净的移液管吸取,用后盖 好瓶塞,防回原处。
3.分光光度计使用:溶液不要倒太多;毛边不要对着透 光处;用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防回原处。
4.移液管使用:有色看外边缘,无色看中间凹处。 5.实验室中所有的仪器上面不能放置烧杯、试管、试剂 瓶等,以防试剂污染仪器。
▪ 用纸层析鉴定样品时,一般都与标准品相 比较。若没有标准品,可选择文献记载的该物 质层析条件,根据文献Rf值进行鉴定。
三、实验操作
1.纸的处理 取18 cm长、18 cm宽的滤纸一张,离底边2 cm处用铅
笔轻轻划一条与底边平行的线,并等距离的在线上定点样点 (原点)划圈,使圈的直径小于0.5 cm。 2.点样
一大组同学做一个标准曲线
(三)样品中含糖量的测定
取4支大试管,分别按表1—2加入各种试剂。
表1—2测定样品中含糖量时各试剂的用量
项目
空白 1 2 3
样品量(ml) 0 1.0 1.0 1.0
蒸馏水(ml) 2.0 1.0 1.0 1.0
DNS试剂(m1) 1.5 1.5 1.5 1.5
加热
均在沸水浴中加热5min
一般来说,在相同的条件下,每种物质都有其固定的Rf
值。
基础生物学实验(一)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生物研究生复试,生命科学学院)
![基础生物学实验(一)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生物研究生复试,生命科学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966f8d6a27d3240c8447ef2f.png)
皮层(可分为外皮层(一层细胞),皮层薄壁细胞 和内皮层(一层细胞)三部分)
维管柱(中柱鞘、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原生 木质部、后生木质部))
3.根的初生结构 表皮----一层细胞,由表皮原发育
2. 观察11 ),在显微镜 下观察。在根冠的上部 有几乎等直径的小细胞, 细胞核显著而排列紧密 的部分是生长点。在生 长点可见到很多细胞在 进行分裂,首先观察尚 未分裂的细胞构结特点, 然后再换高倍镜找出有 丝分裂过程的各时期。
图1-11洋葱根尖纵切片
例如,在10×物镜下,目镜测微尺的10格等长于台式测微尺的10格, 即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长度为10 m。一般情况下,当目镜为10×时, 若物镜为4×,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长度为24 m;若物镜为l0×,目 镜测微尺每小格的长度为10 m;若物镜为40×,目镜测微尺每小格 的长度为2.5 m;若物镜为100×,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长度为1 m。
中柱-----由中柱鞘、初生维管组织组成,有的具有 髓 (1)中柱鞘:原形成层发育而来,保持潜在的分生 能力
(2)初生维管组织:
1):定义: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它们相间 排列,各自成束
2)初生木质部发育方式:外始式 原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外方,是最初成熟的 部分,由官腔教小的导管组成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取蚕豆和毛莨根取蚕豆和毛莨根图图113232根毛区的横切制片根毛区的横切制片在显微镜下依次观在显微镜下依次观下列各部图下列各部图113232毛莨根横切毛莨根横切表皮表皮皮层皮层可分为外皮层可分为外皮层一层细胞一层细胞皮层薄壁细胞皮层薄壁细胞和内皮层和内皮层一层细胞一层细胞三部分三部分维管柱维管柱中柱鞘中柱鞘初生韧皮部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原生原生木质部木质部后生木质部后生木质部33
实验14小白鼠的解剖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
![实验14小白鼠的解剖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39cc5ff0f705cc1755270929.png)
实验十四小白鼠的解剖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小型哺乳动物的外部测量法,掌握哺乳动物的一般解剖方法。
2.了解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机能。
二、实验原理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进化程度最高的1个类群,其内部器官系统结构较复杂、完善,其生理活动、行为等受神经和体液的精确调节。
实验用小白鼠来源于野生小鼠,是人工选择长期培育的产物,是生命科学和医学等科学研究中的通用实验动物。
对小白鼠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等的深入了解是进一步认识阐明哺乳动物(包括人)生命活动的规律和进行生命科学与医学等科学研究的基础。
三、实验用品(一)材料小白鼠。
(二)器材显微镜、天平、解剖器具、大头针、蜡盘、鼠笼、25ml小烧杯、载玻片、盖玻片、棉花。
(三)试剂乙醚、0.9%生理盐水、碘酒、75%乙醇、自来水。
四、实验操作(一)外形观察外部形态观察:小白鼠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5部分。
1.头部观察其外耳、口鼻吻的特征。
2.颈有明显的颈部,活动自如。
3.躯干观察体毛的分布特征,注意腹面末端的外生殖器和肛门,区分鼠的性别(此外,雌鼠的胸、腹部有较明显的乳头)。
4.四肢前肢肘部向后弯曲,具5指;后肢膝部向前弯曲,具5趾;指(趾)端除第一指(趾)外,具坚硬的爪。
5.尾尾长约与体长相等,观察其外部特征。
(二)外部测量(图14-1)1.体长由头的吻端至尾基。
2.尾长由尾基至尾的尖端,不计毛长。
3.后足长后肢跗跖部连趾的全长(不计爪)。
4.耳长由耳尖至耳的内面基部(耳毛除外)。
此外,还有称量体重,观察毛的色泽、长短、厚薄及粗细等,都一一作记录。
注:接触小白鼠时需戴手套,操作要小心,避免被其咬伤!图14-1 小型兽类外部测量(三)损毁小脑的效应小脑具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紧张和协调肌肉运动等机能。
当小脑损毁后,随着破坏程度的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肌紧张失调及平衡失调。
1.观察正常小白鼠的动作手持小白鼠尾部,观察小白鼠在桌面上向前爬行时四肢动作是否协调、姿势是否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2测定样品中含糖量时各试剂的用量
项目 样品量(ml) 蒸馏水(ml) 空白 0 2.0 1 1.0 1.0 2 1.0 1.0 3 1.0 1.0
DNS试剂(m1)
加热 冷却 蒸馏水(ml)
光密度(O.D.520)
1.5
1.5
1.5
1.5
均在沸水浴中加热5min 立即用流动冷水冷却
21.5 21.5 21.5 21.5
将各管混匀后,按制作标准曲线时同样的操 作测定各管的光密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 总糖含量,按下述公式计算出山芋粉总糖百分含 量。 总糖=(水解后还原mg数×样品稀释倍数×100 %)/样品重量
四、实验要求
1.实验过程中所有的试管要干净,加入各种试剂量要准 确。 2.试剂不可倒出试剂瓶,用干净的移液管吸取,用后盖 好瓶塞,防回原处。 3.分光光度计使用:溶液不要倒太多;毛边不要对着透 光处;用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防回原处。 4.移液管使用:有色看外边缘,无色看中间凹处。 5.实验室中所有的仪器上面不能放置烧杯、试管、试剂 瓶等,以防试剂污染仪器。 6.每组同学离开实验室时,须经实验老师检查并同意后, 方可离开。 7.值日生打扫干净实验室后,方可离开。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基本原理。 2.了解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操作技术。 3.掌握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及其定性定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以醋酸纤维素薄膜为支持 物的电泳方法。醋酸纤维素是纤维素的羟基乙酰化形 成的纤维素醋酸酯。将它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氯仿、 氯乙烯、乙酸乙酯等)后,涂抹成均匀的薄膜则成为醋 酸纤维素薄膜。该膜具有均一的泡沫状结构,有强渗 透性,对分子移动无阻力,厚度为120um。
1.4
1.5
1.2
1.5
1.0
1.5
0.8 0.6
1.5 1.5
均在沸水浴中加热5min 立即用流动冷水冷却
21.5 21.5 21.5 21.5 21.5 21.5 21.5
将以上各管溶液混匀后,用分光光度计 (520nm)进行比色测定,用空白管溶液调零点, 记录光密度值,以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光密度 为纵坐标,绘制出标准曲线。 一大组同学做一个标准曲线 (三)样品中含糖量的测定 取4支大试管,分别按表1—2加入各种试剂。
图11—2 醋酸纤维素薄膜规格及点样位置示意图 虚线处为点样位置
(三)电泳 先恒流,后恒压 用竹夹子将点样端的薄膜平贴在阴极电泳槽支架的 滤纸桥上 ( 点样面朝下 ) 、另一端平贴在阳极端支架上 (如图所示)。要求薄膜紧贴滤纸桥并绷直,中间不能下 垂。如一电泳槽中同时安放几张薄膜,则薄膜之间应相 隔几毫米。盖上电泳槽盖,使薄膜平衡10min。 用导线 将电泳槽的正、负极与电泳仪的正、负极分别连接,注 意不要接错,在室温下电泳,打开电源开关,用电泳仪 上细调节旋钮调到每厘米膜宽电流强度为0.3mA(8片薄 膜则为4.8mA)通电10~15 min,将电压调节到90~110 V ,电泳时间 50 ~ 60min 。电泳后调节旋钮电流为 O ,关 闭电泳仪切断电源。
三、实验操作 (一)仪器与薄膜的准备 1.醋酸纤维素薄膜的润湿与选择 用竹夹子 取一片薄膜,小心平放在盛有缓冲液的平皿中。 若漂浮于液面的薄膜在15~30s内迅速润湿,整 条薄膜色泽深浅一致,则此膜均匀可用于电泳; 若薄膜润湿缓慢,色泽深浅不一或有条纹及斑点, 则表示薄膜厚薄不均匀应弃去,以免影响电泳结 果。浸泡于缓冲液中约30 min,当完全浸透后, 用镊子轻轻取出,夹在两层滤纸内吸去多余液体, 用于电泳。
纸上层析的原理:常以水和有机溶剂作为展层剂; 水和有机溶剂互溶后形成两个相:一个是饱和了有机溶 剂后的水相,一个是饱和了水后的有机溶剂相。由于滤 纸纤维素上的羟基和水分子有较大的亲和力,而与有机 溶剂的亲和力相对较弱,因此我们认为水相为固定相, 有机溶剂相为移动相。由于物质的极性大小不同,在两 相中分配比例有所差异。极性小的物质在有机相中分配 较多,随有机相移动较快;而极性大的物质在水相中分 配较多,移动相对较慢,从而将极性不同的物质分开。 一般来说,在相同的条件下,每种物质都有其固定的 Rf 值。
Rf值的定义为: Rf =(原点到层析斑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 剂前沿的距离)
影响Rf值的因素有: ①物质本身的化学结构; ②展层所用溶剂系统; ③展层剂pH值; ④展层时的温度; ⑤展层所用滤纸; ⑥展层的方向(横向,上行或下行)。 用纸层析鉴定样品时,一般都与标准品相 比较。若没有标准品,可选择文献记载的该物 质层析条件,根据文献Rf值进行鉴定。
五、实验建议
(1)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手只能接触滤纸边缘,否 则手指上的氨基酸会造成滤纸上众多斑点。 (2)在点样时,不要将毛细管插错了试剂瓶。 (3)展层结束后,切勿忘记用铅笔描出溶剂前沿。 (4) 点样斑点不能太大(其直径应小于0.5cm),防 止氨基酸斑点重复;吹风温度不宜过高,否则斑 点变黄。 (5)根据目的、要求,选择合适溶剂系统。
目录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实验六
糖类的定量测定 纸层析法分析氨基酸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酵母RNA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外界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碘滴定法测定抗坏血酸
实验一
糖类的定量测定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定糖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3,5一二硝基水杨酸法定糖的原理及方法。 2.用3,5一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山芋粉 中总糖。 3.熟悉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糖类的测定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类。 由于化学方法比较准确,常常使用之。还原糖的测定 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和酮 基的糖类。
3,5一二硝基水杨酸与还原糖共热后被还原成棕 红色的氨基化合物,在一定范围内,棕红色物质颜色 的深浅程度与还原糖的量成正比。因此,我们可以利 用比色法测定样品中还原糖以及总糖的含量。 该法是半微量定糖法,操作简便、快速,杂质干 扰较少。 三、实验操作 (一)样品中总糖的水解及提取 准确称取山芋粉 1g,放入小三角烧瓶中,加入10ml6N HCL和15ml蒸 馏水,混匀。在沸水浴加热30min后,用KI-I2溶液检 查水解程度。若已水解完全,则不呈现蓝色。冷却后 加入酚酞试剂一滴,以10%NaOH中和至溶液呈微红 色。过滤并定容至100ml。再精确吸取上述溶液10ml, 放入100ml容量瓶,稀释到刻度,备用。 (二)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7支大试管分别按 表1-1顺序加入各种试剂。
表1-1 制作葡萄糖标准曲线时各试剂用量
项目
含糖总量(mg)
空白
1 0.4 0.4
2 0.6 0.6
3 0.8 0.8
4 1.0 1.0
5
6
0 葡萄糖液(ml) 0
1.2 1.4 1.2 1.4
蒸馏水(ml)
DNS试剂(m1) 加热 冷却 蒸馏水(ml)
光密度(O.D.520)
2.0
1.5
1.6
1.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实验操作
1.纸的处理 取18 cm长、18 cm宽的滤纸一张,离底边2 cm处用铅 笔轻轻划一条与底边平行的线,并等距离的在线上定点样点 (原点)划圈,使圈的直径小于0.5 cm。 2.点样 在每个圈下用铅笔记上每种氨基酸的代号(混合样可写 M),然后用毛细管吸取样品,轻轻地点到相应的氨基酸圈 内,待晾干或用冷风吹干后再点1次。每个样品共点2次。 3.层析 将点好样的滤纸纵向卷起来,点样面向里,点样点位于 一端,用针线缝成筒状,不要使滤纸两边接触(见图1)。 将培养皿中放入2/3量的展层剂,放入层析缸中,然后 将滤纸直立于层析缸的培养皿中,样品端向下垂直放置,切 勿使展层剂浸到样品点,开始层析。 当溶剂前沿到达离上端2 cm处,取出滤纸,用铅笔描出 溶剂前沿,晾干 。
图1.滤纸的缝合
4.显色 用喷雾器向滤纸上均匀喷洒0.1%茚三酮,晾干后, 将滤纸放入烘箱中(80-100℃),烘烤5分钟后,滤纸 上即显出紫红色的氨基酸斑点。用铅笔描出斑点轮 廓(见图2)
四.结果处理
用尺量出原点到斑点中心距离以及原点到溶剂前 沿距离,计算各标准氨基酸和混合氨基酸的Rf值。
图2.层析谱 1.原点;2.层析点;3.溶剂前沿
实验二 纸层析法分析氨基酸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纸上层析的一般原理和操作方法。 2.了解氨基酸的特征性颜色反应。 3.学会分析未知样品的氨基酸成分。
二、实验原理
纸上层析法是分配层析法中的一种,常以滤纸为惰 性支持物。纸上层析法是分离、鉴定和定量测定氨基酸、 糖类、抗生素等有机物质的一项重要而简便的分析方法。 所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样品少,分离效果好, 为近代生物化学分析中重要技术之一。此法广泛地应用 于科研和生产分析工作中。
三、实验操作 (一)仪器与薄膜的准备 1.醋酸纤维素薄膜的润湿与选择 2.电泳槽的准备 在两个电极槽中,各倒人等体 积的电极缓冲液,在电泳槽的两个膜支架上各放 两层滤纸条,使滤纸一端的长边与支架前沿对齐, 另一端浸入电极缓冲液内。当滤纸条全部润湿后, 用玻璃棒轻轻挤压在膜支架上的滤纸以驱逐气泡, 使滤纸的一端能紧贴在膜支架上。滤纸条是两个 电极槽联系醋酸纤维素薄膜的桥梁,故称为滤纸 桥。 3.电极槽的平衡
作为区带电泳的支持物进行蛋白电泳,它具有微量、快 速、简便、分辨力高、对样品无拖尾和吸附现象等优点, 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血清蛋白、血红蛋白、糖蛋白、脂 蛋白、结合球蛋白、同功酶的分离和测定等方面。 本实验以醋酸纤维素为电泳支持物,分离各种血清 蛋白。血清中含有清蛋白、a一球蛋白、β 一球蛋白、 γ 一球蛋白和各种脂蛋白等。各种蛋白质由于氨基酸组 分、立体构象、分子量、等电点及形状不同(见表1), 在电场中迁移速度不同。分子量小、等电点低,在相同 碱性pH缓冲体系中,带负电荷多的蛋白质颗粒在电场中 迁移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