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
六个勤奋学习的名人小故事-勤奋学习小故事
勤奋学习的名人小故事1、鲁迅卖奖章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
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
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2、凿壁偷光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
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
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
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
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
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
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
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3、囊(náng)萤映雪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
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
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
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yìn),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
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
4、负薪(xīn)挂角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
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
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
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
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5、悬梁刺股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
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关于名人勤奋学习的历史故事大全
关于名人勤奋学习的历史故事大全学习需要勤奋。
勤奋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无数与勤奋有关的事例历来为人们称道,车胤“萤入疏囊”是勤奋;孙康“雪映窗纱”是勤奋;匡衡“凿壁偷学”是勤奋;苏秦“悬梁刺股”是勤奋;祖逖“闻鸡起舞”也是勤奋,勤奋使他们最终都成就了一番伟业。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名人勤奋学习的历史故事大全,欢迎大家阅读!1、诸葛亮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
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
时间就不好掌握了。
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
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
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
先生开始很恼怒,但不久还是被诸葛亮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对他更关心,更器重,对他的教育也就更毫无保留了。
而诸葛亮也就更勤奋了。
通过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一带饱学之人。
2、牛顿牛顿十六岁时数学知识还很肤浅,对高深的数学知识甚至可以说是不懂。
“知识于积累,聪明来自学习”。
牛顿下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攀上数学的高峰。
在基础差的不利条件下,牛顿能正确认识自己,知难而进。
他从基础知识、基本公式重新学起,扎扎实实、步步推进,直到掌握要领、融会贯通。
遂之发明了代数二项式定理。
传说中牛顿“大暴风中算风力”的佳话,可为牛顿身体力学的佐证。
有一天,天刮着大风暴。
风撒野地呼号着,尘土飞扬,迷迷漫漫,使人难以睁眼。
牛顿认为这是个准确地研究和计算风力的好机会。
于是,便拿着用具,独自在暴风中来回奔走。
中国名人勤奋读书16个经典事例及感悟
中国名人勤奋读书16个经典事例及感悟中国名人勤奋读书16个经典事例及感悟中国古代有许许多多热爱读书的名人,他们对读书的热情令人难以企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名人勤奋读书16个经典事例及感悟,欢迎阅读。
1、吕蒙读书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大将,他曾多次立下大功,却不爱读书。
于是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大将军了,肩上担子很重,一定要多读读书,长点见识。
”吕蒙便开始读书。
慢慢地,他发现书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东西。
一次,他读到孙膑用“减灶计”诱使庞涓轻敌,最后打败庞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大开。
于是,吕蒙逐渐爱上了读书。
在军务繁忙之余,他便一头钻进书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代的兵法和史书。
几年下来,吕蒙的军事才能大有长进。
孙权大为高兴,就让吕蒙担任了大都督,统领全国兵马。
【感悟】不论什么时候,学习都是不可缺少的。
古人说:“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学习之后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人;经历困苦才学习的人,又次一等;经历了困苦还不知道学习的人,就是最下等的人。
”当前,青少年正在经历困苦,在这种环境下,如果还不抓紧时间学习,可能就真的会成为最下等的人了。
所以,青少年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为今后的就业谋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2、车胤囊萤夜读车胤是晋代的名臣,以博学闻名。
他从小勤奋好学,但家里特别穷困,有时甚至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
这样一到晚上,车胤就不能读书,为此,他非常苦恼。
一个夏夜,车胤无聊地坐在屋外纳凉。
这时,在草丛里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些小虫子身上一闪一闪的亮光多像灯光呀!他赶紧找来一个用白纱制成的小口袋,一口气捉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口袋里。
这么多虫子发出的光聚在一起,不就是一盏小小的灯吗?车胤拿着这盏“灯”,高兴地进屋读书去了。
就这样,车胤经历长年累月的苦读,终于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感悟】晋朝一代名臣车胤,小时候家里的条件并不好,甚至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但他为了读书学习,并不气馁,用装了几十只萤火虫的“灯”勤奋读书,最后终于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勤奋学习的人勤奋好学的人
勤奋学习的人勤奋好学的人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发奋读书的故事1、匡衡凿壁偷光。
匡衡穷苦,点不起灯读书,只能在墙上凿个小孔,借着邻居家灯的亮光读书。
2、孙敬悬梁刺股。
孙敬读书时,为避开疲惫瞌睡,就把自己的头发用绳子悬在屋梁上,并用锥子刺大腿。
3、蒲松龄草亭路问。
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讲的故事。
4、王亚南苦读成才。
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
每天读到深夜,疲惫时上床去睡一觉后模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即下床,伏案夜读。
每天如此,从未间断。
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果,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最终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5、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仔细学习。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果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
他马上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他就用这种方法驱寒坚持读书。
由于苦读书,后来最终成为我国闻名的文学家。
有哪些名人刻苦学习1、凿壁偷光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
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
县里有个名文不识大户人家,但家中富有,有许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酬劳。
仆人感到很惊奇,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盼望读遍仆人家的书。
”仆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
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高校问家。
2、苏秦头悬梁苏秦,战国时期东周洛阳乘轩里人,他跟随鬼谷子学习游说术多年后,看到自己的同窗庞涓、孙膑等都相继下山求取功名,于是也和张仪告辞老师下山。
张仪去了魏国,而苏秦在列国游历了好几年,但一事无成,只得狼狈地回到家里。
苏秦回到家中,他的哥哥、嫂子、弟弟、妹妹、妻子都讥笑他不务正业,只知道搬弄口舌。
关于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精选17篇)
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关于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精选17篇)在我国的历史上有不少勤奋读书的名人,那么相关的名人故事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篇1苏洵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小时候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很重要,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有一年端午节,苏洵从早晨起来就扎在书房里读书。
他的妻子端了一盘粽子和一碟白糖送进了书房。
将近中午时,夫人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了,碟里的白糖却原封未动,而旁边砚台上竟有不少糯米粒。
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误把砚台当成了糖碟。
正是凭着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苏洵成为了文学大家。
【感悟】从古至今,年老发奋学习的事例也比比皆是,青少年年老就不能学习了吗?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现代科学文化迅猛发展,使知识的更新期大大缩短,活到老学到老是时代的要求,它要求人从幼年到垂暮都要不间断地学习,不用说人到中年,就是老年仍然需要坚持学习,否则赶不上时代的步伐。
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篇2梁灏是五代时期的人,却是宋太宗时期的状元郎。
他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起就不断地进京应试,历经后汉和后周两个短命朝代。
虽然屡试不中,但他毫不在意,总是自我解嘲地说:“考一次,我就离状元近了一步。
”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他才考中进士,被钦点为状元。
他一共考了四十七年,参加会试四十场,中状元时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翁了。
在大殿上,太宗问他的年岁,他自称:“皓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
”言明自己是八十二岁了。
短短两句话,包含了多少考场上的艰苦和辛酸!【感悟】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因为他生逢五代乱世,人生坎坷在所难免。
但他的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却是极为可贵的。
在求学路上,如果人人都像梁灏那样孜孜不倦,为达到目标不惜追求到须发皆白,那么,即便最后不能功成名就,至少可以满腹经纶垂名后世。
名人勤奋好学的事例
名人勤奋好学的事例这个世界上很多名人都是比普通人更加勤奋的人,在暗处他们不忘韬光养晦,所以他们才有了发光发亮的机遇,在历史的长河下,留下自己的芳名。
比你优秀的人尚且如此,那么,你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小编整理的名人勤奋好学的事例!名人勤奋好学的事例11:刘勰佛殿借读夜深了,佛殿里忽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小和尚们吓坏了,以为里面有鬼,立刻报告给老和尚。
于是,老和尚带领小和尚捉鬼,没想到“鬼”原来是一个叫刘勰穷孩子,他在借佛灯读书呢。
刘勰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家。
2: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
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3:齐白石挂角读书从小读《三字经》,就知道了古人“负薪”、“挂角”的勤学故事。
“挂角”说的是唐朝李密,初为隋炀帝宿卫,后辞去发愤读书,骑牛到外地寻师,以《汉书》挂牛角,行、止皆展读。
阅《齐白石状略》,知道这位杰出艺术家少时也曾“挂角”读书,打下古文基础。
4:悬梁刺骨战国时期,洛阳城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为了日后以做大官,他拚命读书。
有时读得太疲倦了,免不了要打瞌睡。
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拿着一把锥子,瞌睡来了,就刺一下大腿,痛了,也就睡不着了,以便继续读下去。
无独有偶,汉朝的孙敬,人称“闭户先生”,常常独自关门读书。
有时实在太累,为了防止打瞌睡,他用一根绳子,一头系在梁上,一头结着头发,让头颈正直地吊住。
这样,如果打瞌睡,就会扯痛头发,立刻惊醒。
于是,后人用“悬梁刺股”来形容勤学好读的精神。
5:司马光警枕励志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名人勤奋的故事4篇
[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名人勤奋的故事4篇名人勤奋的故事一:勤奋、刻苦的李大钊李大钊同志从小读书异常勤奋、刻苦。
在幼年时,便以才思敏捷、能文善诗着称于乡里。
他当时辛勤好学的一些故事,至今还在家乡传为美谈。
七岁时,祖父送他到附近黄瓜口村的一位塾师单子鳌那里读书。
当时,读书是为了应试科举,读的是四书五经一类,入学之始,还要先读一段蒙学。
大钊同志跳过了蒙学阶段,一入学就和较大的孩子们一起读“四书”。
这些宣扬孔孟之道的书虽然陈腐,但在当时大钊同志家乡一带,连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所谓“新学”也还没有传过来,就只能通过这些书来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
大钊同志读书非常认真,他在同学中年岁最小,但却是最用功因而也是学得最好的一个。
放学了,别的同学全回家了,他还一个人留在自己的座位上背书,往往要老师几次催促:“耆年,回家去吧!”这才回去。
单子鳌非常喜欢这个聪明用功的学生,常常立在窗外,一面听着年幼的大钊同志帮助同学背书、破讲,一面不住地点头称赞。
大钊同志乳名憨头,少年时,名耆年,字寿昌。
耆年的学名就是这位老先生给起的。
耆年,是长寿的意思。
直到后来,单子鳌还常常对人说:“我教了一辈子书,生平最得意的学生,就是李耆年!”爱思考,爱发问,也是大钊同志幼年读书的特点。
就是对日常碰到的问题,他也不轻易放过,总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有一次读书,问他表姑:“你看这念个啥?”“我不认得字呵。
”“你为啥不认得字呢?”“我没上过学呵。
”“你为啥不上学呢?”“我是个女的,又不考秀才!”但他还是一个劲地问下去:“女的,为啥就不念书呢?”。
就这样,小小的孩子,开始接触到了一个社会的大问题。
大钊同志从小勇于接受正确的教导,改正错误。
当时的大黑坨村,赌博之风颇盛。
村里的老母庙后边,经常有一群人在那儿聚赌。
大钊同志有次放学回家,也到老母庙看了一回热闹,被祖父发觉了,大加训斥,并罚他捣粪数车。
大钊同志知道了赌博的坏处,从此,再没有到老母庙去看赌钱。
以后,凡是赌钱的场合,他从来不去。
关于名人勤奋的故事5篇
关于名人勤奋的故事5篇在我们学习工作之余,找一些关于名人简短的励志故事来看看还是很不错的,有哪些的名人故事是你知道的?这些名人故事都有激励人心的作用。
每一个有关名人的励志故事都阐述着一些人生道理!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名人勤奋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关于名人勤奋的故事1爱迪生(1847~1931)是美国着名的发明家。
一生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努力工作,在75岁的时候,还每天准时到实验室签到上班,他在几十年间几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晚间在书房读3至5小时书,若用平常人一生的活动时间来计算,他的生命已经成倍的延长了。
因此,爱迪生在79岁生日的那天,他骄傲地对人们说,我已经是135岁的人了。
他活到84岁,一生中的发明有1100项之多,其中贡献是发明留声机和自动电报机,实验并改进了白炽灯和电话。
爱迪生20岁出头开始研究电灯,历时10余年,他先后选用了竹棉、石墨、钽……等等上千种不同物质作灯丝材料进行试验,时常通霄达旦,有一次他和助手们竟连续工作5昼夜。
1879年爱迪生用碳丝作为白炽灯丝,并点燃40小时。
由于碳丝表面多孔,性脆,强度很低。
不久被钨丝代替。
1883年爱迪生发现了热电子发射现象,也叫“爱迪生效应”,即金属表面附近的部分电子或离子因高温而使其无规则运动得到足够的动能,克服表面的束缚,逸出金属之外。
爱迪生效应对于一切真空管的操作至为重要,作为发射表面的阴极常涂上一层碱土金属氧化物,以利电子发射,并用电流加热以维持高温。
1900年爱迪生发明了铁镍蓄电池,是一种碱性蓄电池,电动势约为1.3~1.4伏,寿命长,但效率不高。
爱迪生一生有许多发明,可是当别人问爱迪生成功原因时,他说:有些人以为我有什么天才,这是不正确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的努力。
关于名人勤奋的故事2提姆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的一个美国中产家庭,但不幸的是,在他13岁时父亲遭遇车祸,提姆上完初中后就进入社会打拼。
工作实在难找,于是他在别人的诱惑下,干了一件蠢事——贩卖毒品。
关于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
关于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在我国的历史上有不少勤奋读书的名人,那么相关的名人故事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一:苏洵发愤苏洵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小时候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很重要,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有一年端午节,苏洵从早晨起来就扎在书房里读书。
他的妻子端了一盘粽子和一碟白糖送进了书房。
将近中午时,夫人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了,碟里的白糖却原封未动,而旁边砚台上竟有不少糯米粒。
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误把砚台当成了糖碟。
正是凭着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苏洵成为了文学大家。
【感悟】从古至今,年老发奋学习的事例也比比皆是,青少年年老就不能学习了吗?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现代科学文化迅猛发展,使知识的更新期大大缩短,活到老学到老是时代的要求,它要求人从幼年到垂暮都要不间断地学习,不用说人到中年,就是老年仍然需要坚持学习,否则赶不上时代的步伐。
关于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二:八十二岁的状元梁灏是五代时期的人,却是宋太宗时期的状元郎。
他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起就不断地进京应试,历经后汉和后周两个短命朝代。
虽然屡试不中,但他毫不在意,总是自我解嘲地说:“考一次,我就离状元近了一步。
”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他才考中进士,被钦点为状元。
他一共考了四十七年,参加会试四十场,中状元时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翁了。
在大殿上,太宗问他的年岁,他自称:“皓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
”言明自己是八十二岁了。
短短两句话,包含了多少考场上的艰苦和辛酸!【感悟】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因为他生逢五代乱世,人生坎坷在所难免。
但他的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却是极为可贵的。
在求学路上,如果人人都像梁灏那样孜孜不倦,为达到目标不惜追求到须发皆白,那么,即便最后不能功成名就,至少可以满腹经纶垂名后世。
这种坚毅的求学精神值得每个人称颂和学习。
中国名人勤奋读书16个经典故事
中国名人勤奋读书16个经典故事导读:我们既然选择了开始,就不要轻言放弃。
1、吕蒙读书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大将,他曾多次立下大功,却不爱读书。
于是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大将军了,肩上担子很重,一定要多读读书,长点见识。
”吕蒙便开始读书。
慢慢地,他发现书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东西。
一次,他读到孙膑用“减灶计”诱使庞涓轻敌,最后打败庞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大开。
于是,吕蒙逐渐爱上了读书。
在军务繁忙之余,他便一头钻进书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代的兵法和史书。
几年下来,吕蒙的军事才能大有长进。
孙权大为高兴,就让吕蒙担任了大都督,统领全国兵马。
【感悟】不论什么时候,学习都是不可缺少的。
古人说:“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学习之后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人;经历困苦才学习的人,又次一等;经历了困苦还不知道学习的人,就是最下等的人。
”当前,青少年正在经历困苦,在这种环境下,如果还不抓紧时间学习,可能就真的会成为最下等的人了。
所以,青少年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为今后的就业谋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2、车胤囊萤夜读车胤是晋代的名臣,以博学闻名。
他从小勤奋好学,但家里特别穷困,有时甚至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
这样一到晚上,车胤就不能读书,为此,他非常苦恼。
一个夏夜,车胤无聊地坐在屋外纳凉。
这时,在草丛里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些小虫子身上一闪一闪的亮光多像灯光呀!他赶紧找来一个用白纱制成的小口袋,一口气捉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口袋里。
这么多虫子发出的光聚在一起,不就是一盏小小的灯吗?车胤拿着这盏“灯”,高兴地进屋读书去了。
就这样,车胤经历长年累月的苦读,终于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感悟】晋朝一代名臣车胤,小时候家里的条件并不好,甚至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但他为了读书学习,并不气馁,用装了几十只萤火虫的“灯”勤奋读书,最后终于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古人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尚且好学不厌,现在党和政府为我们提供一个如此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青少年来说,就更应该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不要浪费了求知求学的好时光。
关于勤奋好学的人物典故10个
关于勤奋好学的人物典故10个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人。
他们勤奋好学的故事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今天呀,就给小伙伴们讲10个这样的人物典故。
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可有名啦。
匡衡小时候家里穷,晚上想读书却没有蜡烛。
他看到邻居家透过来的烛光,就想出一个办法。
他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借着那一点点透过来的光,如饥似渴地读书。
那微弱的光,就像黑暗中的希望,匡衡就靠着这光,读了一本又一本书,最后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车胤囊萤夜读也很有趣。
车胤家里也不富裕,夏天的夜晚,他看到许多萤火虫在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
他就捉来很多萤火虫,装在白色的纱布袋子里,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来读书。
那些萤火虫就像一盏盏小灯笼,在黑夜里为车胤点亮了知识的海洋。
孙敬悬梁的故事特别励志。
孙敬读书的时候很容易犯困,他就想了个办法。
他把头发用绳子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瞌睡,头一低,绳子就会拽他的头发,疼得他马上就清醒过来,然后继续读书。
那绳子就像一个严厉的小老师,时刻提醒他要努力学习。
苏秦刺股也很感人。
苏秦在学习的时候,为了让自己不打瞌睡,他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
那得多疼呀,可是他就是用这种方式来让自己保持清醒,努力读书。
他的这种勤奋,让他最后成为了很了不起的人。
祖逖和刘琨闻鸡起舞。
他们两个是好朋友,都有着远大的志向。
每天听到鸡叫,就起床练剑。
那清晨的鸡鸣声,就像他们的起床号。
他们在晨光中挥舞着宝剑,锻炼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后来都成为了能文能武的人才。
范仲淹断齑画粥。
范仲淹小时候生活艰苦,他住在寺庙里读书。
每天煮一锅粥,等粥凝固了,分成四块,再配上一点咸菜。
他就靠着这样简单的食物,刻苦读书。
那一锅简单的粥,是他勤奋学习的见证。
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为了能早起读书,他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
只要一翻身,枕头就会滚动,他就会醒来。
他就是用这种方式,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读了好多好多的书。
欧阳修荻草练字。
欧阳修小时候家里没钱买纸笔,他妈妈就用荻草在地上教他写字。
勤奋自学的名人故事【五篇】
勤奋自学的名人故事【五篇】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
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因为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的文学家。
【篇二】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
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
天天如此,从未间断。
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他因为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篇三】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
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
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
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
不过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
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
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
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匡衡家穷买不起书。
同乡有个富翁家中藏书很丰富。
匡衡就去他家做工,却不收分文工钱。
富翁感到很奇怪,问匡衡为什么?匡衡说:“我不想要工钱,只希望您能把家中的书都借给我读,我可就很心满意足了。
”富翁听了,被他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从此,匡衡就有了极好的读书机会。
史书上说,匡衡精力充沛,超越常人,富翁家的丰富的藏书,加上匡衡本人的勤奋努力,终于把他造就成为一位知识学问渊博的学者。
当时的读书人中甚至流传着这么几句口碑:“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没有人能解说《诗经》,匡衡恰好来了;匡衡给大家解说了《诗经》的疑义,大家开心得都笑起来)。
名人的勤奋好读的故事
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精选12篇)关于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精选12篇)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已经发生事。
或者想象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篇1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
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
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
”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
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
“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
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
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篇2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
他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
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童第周小时候的好奇心十分强,看到不懂的问题往往要向父亲问个为什么。
父亲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耐心给他讲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坑,他觉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父亲:“父亲,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谁敲出来的?是做什么用的呀?”父亲看到儿子这么好奇,高兴地说:“这不是人凿的,这是檐头水滴下来敲的。
古代名人勤奋学习的小故事
古代名人勤奋学习的小故事古代名人勤奋学习的小故事篇11、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
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2、管宁割席分坐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
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
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
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3、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4、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
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古代名人勤奋学习的小故事篇2一、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
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二、齐白石挂角读书从小读《三字经》,就知道了古人“负薪”、“挂角”的勤学故事。
“挂角”说的是唐朝李密,初为隋炀帝宿卫,后辞去发愤读书,骑牛到外地寻师,以《汉书》挂牛角,行、止皆展读。
阅《齐白石状略》,知道这位杰出艺术家少时也曾“挂角”读书,打下古文基础。
三、悬梁刺骨战国时期,洛阳城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为了日后以做大官,他拚命读书。
有时读得太疲倦了,免不了要打瞌睡。
名人勤奋事例
名人勤奋事例1.韦编三绝。
孔子一生勤奋学习,到了晚年,特别喜欢读《易经》。
《易经》晦涩难懂,学起来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复诵读。
由于孔子翻看《易经》次数太多,竟使捆扎书简的牛皮绳断了多次。
后来,人们用“韦编三绝”这个典故,颂扬孔子的勤奋好学精神。
2.悬梁刺股。
战国时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腿来使头脑清醒;汉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便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磕睡就会被扯醒。
这就是历史上“刺股悬梁”的故事。
3.囊萤映雪。
晋朝的车胤,家里很穷,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
夏天的晚上,车胤用纱布做成一个小口袋,捉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看书;晋代的孙康家贫,晚上也点不起灯,就在冬夜坐在严寒的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读诗书。
4.凿壁偷光。
西汉时的匡衡,小时候家境贫苦,晚上点不起灯。
但他酷爱读书,不想浪费晚上的时间。
刚好,他家邻居是财主,晚上会点灯。
匡衡便在自己家的墙壁上凿一个洞,让财主家的灯光,进入自家房间,然后他就着漏进来的光苦读诗书。
5.“墨池”。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
他每次写完字,都到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清水变成了一池墨水。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池塘称为“墨池”。
王羲之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
6.海明威的勤奋。
海明威每天早晨6点半,便聚精会神地站着写作,一直写到中午12点半,通常一次写作不超过6小时,偶尔延长两小时。
他喜欢用铅笔写作,便于修改。
有人说他写作时一天用了20支铅笔。
他说没这么多,写得最顺手时一天只用了7支铅笔。
7.侯宝林抄书。
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为了学好相声,付出了常人难及的努力。
一次,为了找到明代笑话书《谑浪》,他跑遍了北京城。
最后在北京图书馆找到了这本书。
但这本书不外借也不出售,他看完觉得不过瘾,便决定抄下来。
时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前去图书馆抄书。
用了整整18天时间,抄完了一部10万字的书。
古代名人勤奋读书的故事7篇
古代名人勤奋读书的故事7篇古代名人勤奋读书的故事【篇1】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
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
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
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
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
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
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
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
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
”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古代名人勤奋读书的故事【篇2】有一次,范仲淹在洞中读书时,两只老鼠跳进粥锅吱吱乱叫,他抬头一看,是一白一黄两只小老鼠。
范仲淹忙将老鼠驱赶出去。
两鼠慌忙逃出洞外,钻到荆树两侧。
范仲淹追到树下,见一侧鼠洞闪着黄光,一侧鼠洞闪着白光,他很惊奇,取来铁锹挖开一侧鼠洞,下面竟然是一个大地窖,扒开土石,却是满满一窖黄金,他随手埋好。
又挖开另一侧鼠洞,见是一窖白银,仍不动分文,埋好如初,复回洞中挑灯夜读。
离开寺中三十年后,醴泉寺遭受火灾,慧通大师不忍寺庙毁在自己手中,便派人找到已延州戍边的范仲淹求援。
范仲淹询问了寺庙的情况,热情款待来人,但只字不提援修寺庙的事情,临走时修书一封并赠送了两包上好的茶叶,让来人回复慧通大师。
关于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通用63则)
关于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通用63则)1、鲁迅嚼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2、凿壁偷光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
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
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
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
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
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
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3、孟轲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
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
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
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
妈妈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小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
妈妈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小孟轲哭着说:“我错了!今后再也不贪玩了。
我一定好好读书!”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
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大思想家。
4、闻一多醉书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
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
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入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名人勤奋刻苦终成名的小故事13个
名人勤奋刻苦终成名的小故事13个1、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
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2、范仲淹断齑划粥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
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
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
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3、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4、陆羽弃佛从文唐朝着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
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
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
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
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
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
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5、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
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
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
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
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
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
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
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
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
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
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
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这就是凿壁偷光的故事。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
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
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
天天如此,从未间断。
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
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
时间就不好掌握了。
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
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
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
先生开始很恼怒,但不久还是被诸葛亮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对他更关心,更器重,对他的教育也就更毫无保留了。
而诸葛亮也就更勤奋了。
通过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一带饱学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