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全套电子课件完整版(中职)
经济学基础全套完整版ppt课件完整版

阻碍创新
由于缺乏竞争压力,垄断 厂商可能缺乏创新动力, 不利于技术进步和经济发 展。
寡头竞争和价格领导模型介绍
寡头竞争特点
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厂商,每个厂商的市场份额都相对较大。
产品可能具有差异性,不同厂商的产品在质量、性能等方面可能存在差 异。
研究对象
微观层面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 家庭、企业等)的经济行为;宏 观层面研究整个社会的经济现象 及其运行规律。
经济学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
01
02
03
04
古典经济学
起源于17世纪,代表人物有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 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新古典经济学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形成, 代表人物有马歇尔、庇古等, 强调市场均衡和价格机制。
03
无差异曲线在消费者选择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可以确定消费者在给定预算约束
下的最优商品或服务组合。
消费者选择行为模型
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基本假设
消费者是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消费者的偏好具有一致性和传递性;市场是完全竞争 的,消费者是价格的接受者。
消费者选择行为模型的构建
基于上述假设,可以构建消费者选择行为模型。该模型描述了消费者在给定预算约束下, 如何选择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量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模型的核心是求解消费者效用最大 化问题,得到最优商品组合的条件。
消费者选择行为模型的应用
该模型可以应用于分析各种经济现象,如需求曲线的形状、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等。同时,该模型也为政府制定消费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04
生产者行为理论
经济学基础(高职)PPT (2)[24页]
![经济学基础(高职)PPT (2)[24页]](https://img.taocdn.com/s3/m/4c794e1afc4ffe473368ab1d.png)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返 回
经济学基础
3.供给表 • 供给表是表示某种商品或劳务的各种价格水平和各种价格水平 相对应的该商品或劳务的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 供给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呈正方向变动关系。 4.供给曲线 • 供给曲线是将供给表中的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上用平滑的手法绘制出来的一条曲线。 • 供给曲线用来表明供给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返 回
经济学基础
三、供给定理
• 供给定理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 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 供给定理是在假定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说明商 品本身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离开了这个前提,供给定理 就无法成立。
经济学基础
第二章 供 求 理 论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返 回
经济学基础
第一节 需 求 理 论
一、需求、需求量、需求表、需求曲线
1.需求 •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经济社会的某一特定时期内,面对商品或劳 务的不同价格水平时所愿意购买和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数量。 • 需求可以分为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两种。个人需求是市场需求 的基础,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的总和。 • 需求可以用需求曲线来表示。 2.需求量 • 需求量是消费者按照商品或劳务的某种特定的价格所愿意购买 和能够购买的数量,是特定价格对应的商品或劳务数量,是单 一的商品或劳务数量。 • 需求量是需求曲线上的一个点。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返 回
经济学基础
二、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与需求函数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一章ppt课件

【本节主要考点】
1、影响供给的因素
2、供给曲线的形状及变动情形
【本节内容】
一、供给的含义
含义
供给
在某一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
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市场供给 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2024/2/15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
20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需求规 即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律
需求曲 线
反映需求和价格的对应关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曲线)
需求的变化情形有两种: 1.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
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点移动)。
2. 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
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例题1:2011单选题】在构成商品需求的基本要素中,除
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外,还应包括(
)。A. 消费者的潜在源自入B.消费者的支付能力C.产品的市场价格
D.产品的生产成本
【答案】B
【解析】通过本题掌握需求的构成要素。
2024/2/15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
7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例题4:2010年多选题改编】影响需求的因素有(
)。
A. 消费者偏好
B.互补品价格
C.消费者的收入
D.生产成本
经济学基础.ppt

P
D A
P
S B
PE
E
P
D
S
E PE
A
B
P
O
QA QE QB
Q
(a) 供给过剩的情况
O
QA QE QB
Q
(b) 供给不足的情况
图2.9 非均衡情况
二、均衡的变动情况
(一)假定供给不变,需求随着市场变动,会出现两种情况
(1)需求增加:由于需求增加,使新的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增加。 (2)需求减少:其他因素不变,需求减少会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 量减少。
(c)市场的需求曲线
图2.3 个人的需求曲线和市场的需求曲线
三、需求定理
(一)需求定理(Law of Demand) 替代效应(Substitute Effect)是指用途可以互相替 换的商品,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会导致购买另 一种商品数量的减少,而把这部分钱转用于价格 下降了的商品。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 下降(或提高)引起了消费者实际收入的提高(或下 降),从而导致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
三、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total utility)是指从消费一定量 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是指某种物 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 足程度。
表3.1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冰激凌的消 费量 0 1 2 3 4 5
总效用
0 30 50 60 60 50
第二章 价格理论
需求理论 供给理论 均衡理论 弹性理论
第一节 需 求 理 论
一、需求和需求量
(一)需求 经济学的需求(demand)指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 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它反映了某一商品的不同价格和对应的需求量 之间的关系。 (二)需求量 需求量与需求不同,它是指消费者按照某一特 定的价格愿意并且能够消费的数量。
00011_(中职)经济学基础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2024/1/24
25
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微观经济学基础
包括需求与供给、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 、市场结构等核心内容。
宏观经济学基础
涵盖国民收入核算、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 增长与经济发展等关键知识点。
2024/1/24
国际贸易与金融
涉及国际贸易理论、汇率制度、国际金融市 场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6
11
03 宏观经济学基础
2024/1/24
12
国民收入核算与经济增长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介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核算方 法和意义,探讨GDP作为经济福利指标的局 限性。
2024/1/24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阐述经济增长的含义、衡量指标以及经济增长的源 泉,分析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系与区别。
2024/1/24
菲利普斯曲线
阐述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政策意义及局限性,探讨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 舍和长期无关性。
14
总需求与总供给
01
总需求理论
分析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等总需求组成部分的决定因素及变动 规律,探讨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的原因。
02
总供给理论
介绍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 线的形状及成因,分析总供给曲线的 移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供给理论
说明生产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 意提供的商品数量,探讨供给的 影响因素及供给曲线的形状和移 动。
均衡价格理论
解释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及变动 ,分析均衡价格的决定因素,如 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 影响。
2024/1/24
8
消费者行为理论
效用理论
阐述消费者如何追求效用最大化,介绍基数效用论和 序数效用论,以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概念。
(中职)经济学基础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中职)经济学基础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微观经济学基础•宏观经济学基础•国际经济学基础目•经济学研究方法论•课程总结与拓展学习录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经济学基础课程概述经济学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
课程内容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如需求与供给、市场均衡、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具备一定的经济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与要求030201课程安排与时间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若干章节,每个章节包括知识点讲解、案例分析、练习题等内容。
建议每周安排2-4课时进行教学。
时间安排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要留出一定的时间供学生进行复习和预习。
02微观经济学基础需求理论阐述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对商品的需求量,分析需求的影响因素及需求曲线的形状和移动。
供给理论说明生产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探讨供给的影响因素及供给曲线的形状和移动。
均衡价格理论解释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及变动,分析均衡价格的决定因素,如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需求与供给理论效用理论阐述消费者如何追求效用最大化,介绍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以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概念。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对某一商品的需求随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的现象。
消费者均衡解释消费者如何在既定收入和各种商品价格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中职教材 经济学基础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二、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二)宏观经济学
分类
具体含义
20 世纪 30 年代爆发的经济危机使经济学意识到,单靠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
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经济是无法自行度过危机的。市场经济无法解决失业等社会问题,且会在资源
稀缺的基础上造成资源浪费的严重后果
只借1美元 政府有能力弥补市场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一、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生产什么(What) 人们首先要确定的是生产的种类和数量。 (二)如何生产(How) 社会将始终面临如何组织生产的问题,即用什么资源、方法生产来 决定资本和劳动的合理构成,从而使得资源配置最为有效。 (三)为谁生产(Who) 为谁生产即决定生产成果的分配。
变动的规律。它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研究失业的种类和统计,阐述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治 理通货膨胀等
经济周期理论
研究经济周期的不同特征,并对周期波动的原因进行解释
经济增长理论
研究经济增长的原因、劳动人口的增长和人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开放经济理论
研究通货膨胀在国与国之间的传导,外贸盈余或赤字对一国就业与财政的影响 等
(一)生理需(4)求满足较高层(二次)需安求全的需途求径多于满足较(三低)层社次交需需求求的途径。
(四)尊重需求
(五)自我实现需求
第一节 经济学的诞生
二、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绝对稀缺和相对稀缺。绝对稀缺是 指资源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相对稀缺是指资源的总供给能够满足总需 求,但分布不均衡会造成局部的稀缺。通常所说的稀缺性是相对稀缺。
其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由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组
(中职)经济学基础项目十 教学课件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
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在产出相同的情况下,投入越多, 说明经济效益越低,而某种要素 投入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该要素 单位投入成本的高低。
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 重要,在按生产要素分配时,知 识技术也要参与收入分配。
有利于稀缺资源的节约使用
01 任务一 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一、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含义
•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以劳动为尺度 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在人类发展史上, 按劳分配是一种重要的分配制度,它不承认任何 阶级差别,只承认人们的劳动差别及由此产生的 个人消费品分配和富裕程度的差别。对于我国的 经济建设来说,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把劳动贡献和 劳动报酬直接联系起来,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 极性,促进生产发展。
一、按劳分配
3.对按劳分配作为主体地位的解读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对生产资料 的共同占有决定了劳动成果也应归劳动者共同所有。
·劳动作为谋生手段是实 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还是 一种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 为劳动者的第一需要。
·劳动分工的存在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劳动分工导致劳动的差别,这种差别会在个人 消费品分配上反映出来,这就要求社会按照劳 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分配 个人消费品。
一、按劳分配
2.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
•按劳分配不是全社会统一的、唯一 的分配方式,其作用被局限在公有制 经济内部。按劳分配的主体是企业而 不是社会,即按劳分配只能在各个公 有制企业内部实行。
•按劳分配需要通过市场来实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中所包含 的劳动量不能直接用劳动时间或 劳动强度来衡量,只能迂回曲折地 通过价值来表现,因而价值、价格、 货币、买卖、市场等范畴和关系 会同时存在。
(中职)经济学基础项目一 教学课件

• 资源的稀缺性使得每个人的需求都不可能被完全 满足。因此,人们可以通过为谁生产的问题解决生 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即收 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问题主要确定的是生产出 来的产品和收入按什么原则进行分配、社会各阶 级与各成员应获得多少收入等。
• 综上所述,经济学就是研究稀缺性如何在各种可供 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有效、合理配置和利用的科 学。
课外拓展 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
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教授说:“经济学是什么?说得高深点,经济学是一门选择的科学。” 选择无处不在,选择无时不有。早餐吃什么?是牛奶面包,还是豆浆油条?晚上几点睡?是 早睡早起,还是晚睡晚起?这些看似平常的琐事实际上蕴含了经济学上的选择问题。 为什么需要选择?因为在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资源是稀缺的,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稀 缺的资源与无穷的欲望之间的矛盾,必然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做出选择。在原始社会,由于生 产力极为低下,人们只能将能够掌握的全部资源用于满足自身基本的生存需要,即使在生产 力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现有的资源也不能满足人类的全部需求。因此,选择始终是人类社 会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
2.计划经济制度
·计划经济制度是指中央当局或机构决定 生产计划、确定生产目标和生产方式,并 指定分配规则的经济制度。
4.混合经济制度
·混合经济制度是指既有市场调节又有政府干预的经济制 度。它的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结合、 自由竞争和政府干预相结合、垄断和竞争并存。
四、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中职)经济学基础项目一 教学课件
项目一 导论
目 录
01 任务一 经济学的基本常识 02 任务二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03 任务三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学习目标
01
中职教材 经济学基础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

((23))研分析究影人小故们响整如个何相经济互三交的力易张量。饼和四趋个势人。 的平均分配法
事
第一节 经济学的诞生
三、经济学的形成发展
17世纪初,重商主义代表人安·康·蒙克莱田发表了《献给国王和
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书中用“政治经济学”来指涉及国家和社会的 经济问题。
(1)机会成本并不是企业作出某项选择时实付的支付费用或者承担的损 失,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者损失,所放弃的是一种可能性。
(2)机会成小故本经济是指在几种被姚放明弃如的果选择上中大获学益,最每大年的的一机种会。 (3)机会成事本学并不完全由个人选择而成决本定是,他多人少的选? 择和行为同样会带来
机会成本。
4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20世纪,西方国家进入了5.发贸易达能使的每个市人状场况经更好济时期。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四)时间框架 物品往往随着时间变长而需求变得更富有弹性。
第四节 弹性及其应用
拓知 展识
中点法
本章小结
Chapter 3
生产与成本
第一节 成本的相关概念
一、机会成本(生产成本)
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来说,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 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 的生产用途方面,即这批具体资源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机会就被放弃了。
第三节供给与需求的结合?二分析均衡变动的步骤一需求变动第三节供给与需求的结合?二分析均衡变动的步骤二供给变动第三节供给与需求的结合影响因素供给未发供给增加供给减少需求未发价格相同数量相同价格下降数量增加价格上升数量减少需求增加价格上升数量增加价格丌确定数量增加价格上升数量丌确定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数量减少价格下降数量丌确定价格丌确定数量减少小故事小故事纸浆的现实?一需求弹性需求规律表明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会使其需求量增加
《经济学基础》课件 (13)[8页]
![《经济学基础》课件 (13)[8页]](https://img.taocdn.com/s3/m/a9e70a40c8d376eeafaa3195.png)
一、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
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 ——只能由一个人消费的物品或劳务。 具有竞争性[Rivalry]和排他性[Excludability]。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由每一个人消费并不能排除其他任何一个人消
费的物品或劳务。 具有非竞争性[Nonrivalry]和非排他性
Robert Cooter著
“科斯定理的中心含义是:如果产权得到明
确界定,如果协商或谈判等活动发生的交易成本
为零或很小,那么在有外部性效应的市场上,无
论所涉及资源的产权属于哪一方,交易双方总能
够通过协商谈判达到资源配置有效率状态。”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经济学原理》
S[补贴前] S[补贴后]
0
Q1 Q0
Q0
Q0 Q1
Q
税收与外部不经济
补贴与外部经济
科斯定理[The Coase Theorem]
“由于强调了‘交易成本论’,科斯定理可
以被认为说的是:法定权利的最初分配从效率角
度看是无关紧要的,只要交换的交易成本为零。 ”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科斯定理”辞条,
[Nonexcludability]。
二、搭便车问题与政府供给
搭便车[Free Rider] ——某人不进行购买而消费某种物品。 私人物品不存在搭便车问题,但公共物品则会
存在搭便车问题。所以,市场机制不可能自发产生 公共物品的供给。 由于存在搭便车问题,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供 给。政府通过征税的办法解决对公共物品只消费不 购买的搭便车问题。但也可能导致一部分人对公共 物品只购买而不消费。
模块六 认识市场中政府的角色
单元一:垄断与反垄断 单元二:公共物品与政府作用 单元三:外部效应与政府管制 单元四:信息不完全与政府政策
《经济学基础》课件 (10)[10页]
![《经济学基础》课件 (10)[10页]](https://img.taocdn.com/s3/m/da73ccf7c850ad02df804195.png)
思考题:
❖ (1)在垄断竞争理论中,产品差异化有什么意义? ❖ (2)从以上案例中,你能否总结出显示企业决策
中的差异化的类型?都有哪些类型? ❖ (3)现实中,哪些企业很需要进行产品差异化?
哪些企业不需要?请你论述这些企业进行产品差 异化的理由。 ❖ (4)你还能举出一些产品差异化的例子来吗?我 国企业进行差异化有什么特点?
❖ 1.产品的原材料——潘婷洗发水宣称成分中有70%是 用于化妆品的,让人不能不相信其对头发的营养护理功 效。舒蕾推广的“小麦蛋白”洗发水也是在试图通过原 料成分来加强产品的价值感。
❖ 2.产品的手感——TCL电工通过李嘉欣告诉大家“手 感真好”,因为手感好也是消费者自己判断开关质量的 简单而又重要标准。
案例:垄断竞争下的差异化战略
❖ 9. 隐喻的概念——一瑞星杀毒软件用狮子来代表品牌, 以显示其强大“杀力”;白沙烟用鹤来表现飞翔、心旷 神怡、自由的品牌感受。
❖ 10.事件概念——相信全国人都知道海尔的“砸冰箱” 事件,直到多少年后,海尔还在不厌其烦地经常拿出来 吆喝几声,该事件为海尔的“真诚到永远”立下了汗马 功劳,可见事件概念的传播也是威力巨大。事件营销要 注意把握时机,如能与社会上的热,最话题联系起来, 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03年的一大热点当然是 神五飞天,“蒙牛”及时“对接成功”,有效地提升了 品牌形象,是近年来少见的优秀事件营销传播案例。
❖ 5.产品的造型设计——摩托罗拉的V70手机,独特的 旋转式翻盖成为其最大的卖点。
案例:垄断竞争下的差异化战略
❖ 6.产品功能组合——组合法是最常用的创意方法。许 多发明都是据此而来。海尔的氧吧空调在创意上就是普 通空调与氧吧的组合。白加黑也是一种功能的分离组合, 简单的功能概念却造就了市场的奇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祥号码又称为个性号码,是指由于人们的传统观念和个人喜好而
产生的对某个或某组数字的崇拜。正是出于对“吉祥号码”的崇拜,我
国普遍存在着拍卖吉祥号码的现象。吉祥日子、吉祥时辰早己成为人们
(二)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要点:一是研究的对象 是整个经济; 二是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三是中 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四是研究方法是总量 分析。
宏观经济学研究是在假设出现“市场失灵”的 情况下,如何通过政府调节来解决市场机制不完善 的问题,并在纠正市场失灵的同时,尽量避免和纠 正“政府失灵”,以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化。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国民收入核算与决 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 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
三、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与配置
(一Hale Waihona Puke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 (二)经济资源的配置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经济学的含义
经济学,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是研 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学问或理论体系。 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经济学,是古希腊思 想家色诺芬、亚里土多德、柏拉图等人研 究奴隶制家庭管理的经济学。经济学是研
究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问题的一门学科。
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是研究在一定制度条件下, 对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 产”的问题即为资源配置的问题。资源配 置是指将一定量的资源,按某种规则分配 到不同的生产中,以满足不同的需要;资 源利用是指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 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
二、经济活动
(一)物质资料生产 物质资料的生产需要三个简单要
素: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从现代社会来看,物质资料生产的进 行,除上述三个要素外,还需要有科 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等新的 要素。
二、经济活动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 然以生产物质产品的能力,它是全社 会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与生产资 料的结合形成的。 生产关系也称经济关系,是人们 在生产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它是人们 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教学重点:
1、经济的含义 2、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案例导入
天价的吉祥号码
一个吉祥手机号码的价值是多少?重庆的游 先生拥有一个尾数为7 个“8”的手机号,他将吉 祥手机号码,以22万元的天价转让给别人。
谁会为7个“8”的手机号买单?游先生称,这 个号码转让给了一位从福建来渝做陶瓷生意的老 板。此外,游先生还以19万元的天价,转让了另 一个尾数为7个“3”的吉祥号码。据说,游先生 手里还有类似的号码若干个,比如,尾数为7个 “1”的号码,正在讨价还价,估计转让费会在17 万元左右。
天价吉祥手机号码,买来何用?游先生称, 买家几乎全部是生意人,他们不仅仅是因为这些 吉祥号码好记忆和对数字的崇拜,更重要的是用 来“撑门面”,其中也不乏当作礼物送人。
(转下页)
吉祥手机号码正因为有市场价值,自然成为收藏爱好者的宝贝。游
先生称,他自己从事手机号码收藏己两三年,一共收藏了20多个吉祥号。 其中多数号码都是花钱买来的,像尾数为7个“8”的号码,2年前价格就 超过了10万元。此外,尾数为5个“8”或“6”的号码,手头还有好几个。 尾数为5个“8”和尾数为7个“8”的号码,差价是多少?游先生称,少了 两个“发”,掉价20万元。由于尾数为5个“8”或“6”的号码较为常见, 身价大跌,约在2万元左右。
迎新嫁娶、开张庆典、签约剪彩等活动的首选时日。许多地方也曾经在 这些所谓的吉祥日子里出现了交通拥挤异常、喜庆气氛非凡等现象。
互动讨论题
1、你认为天价吉祥号码 这种现象正常吗?
2、从天价吉祥号码现象 中大家能发现经济学的哪些 原理?
3、你能从生活当中再举 出一些与天价吉祥号码类似 的事例吗?
第一节 经济和经济活动
经济学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微 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一是研究对象 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二是解决的问 题是资源配置;三是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四是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就是分析和解 决单个经济单位如何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 化,通过价格机制作用,实现社会资源的合 理配置问题,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 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与收益分析、 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等。
一、经济的渊源及含义
中国古代“经济”一词,是“经 邦济世”、“经国济民”,即治理国 家、拯救庶民的意思,其含义与西方 语言中的“经济”一词并不相同。
在西方,最先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古希腊思想家 色诺芬。他在《经济论》一书中,把奴隶主组织管理奴隶 的活动,首次用“经济”一词来概括,意指家庭管理。现 代社会使用的“经济”一词,就是从希腊文“家庭管理” 这个词演变而来的。
中等职业教育基础类课程规划教材
经济学基础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商品、商品经济和经济制度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四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机制 第五章 生产、成本与收益 第六章 市场结构与厂商行为 第七章 个人收入与投资 第八章 国民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 第九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十章 宏观经济调控 第十一章 中国与经济全球化 第十二章 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社会再生产的两个方面,
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它们的统一构成了社会 生产方式。在生产方式中,首先是生产力决定生产 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发展变化了,必然要求生产关系相应发生变 化;生产力变化是因,生产关系变化是果,生产关 系随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产关系对生产 力有巨大的反作用,表现在: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 系,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 系,则会阻碍或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正是在社会再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之间这种既统一又矛盾的运动,推动着人类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