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卷抄本《聊斋志异》研究

合集下载

今存稿本《聊斋志异》修改刍议

今存稿本《聊斋志异》修改刍议

摘要:今存清稿本《聊斋志异》是在初稿本《聊斋志异》的基础上随抄随改修订而来的,这意味着清稿本中除了他人代抄部分保留了一些初稿本的文字,其他内容与初稿本存在巨大差异。

关于清稿本《乔女》篇篇后跋语的批点者,袁世硕推测是王洪谋,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此批点者对《聊斋志异》原文有较多涂改,对其涂改的文字应该认真区别辨认。

关键词:聊斋志异;稿本;修改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今存的稿本《聊斋志异》,研究者多称之为“手稿本《聊斋志异》”,确切地说是《聊斋志异》的清稿本。

它虽然是一个清稿本,却仍然存在一些文字上的修改现象。

这些文字的修改固然主要是出于文学方面的考虑,有研究者曾经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这些修改作为重要的版本现象,对于《聊斋志异》成书过程与版本源流的考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现存稿本与初稿本的关系蒲松龄逝世后,留下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聊斋志异》原稿,其中一种就是上文所说的清稿本,也即现在尚残存四册的稿本《聊斋志异》,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

另外一种则是十六册的初稿 [1] 343-357。

在中山大学图书馆收藏的《聊斋诗文集》旧抄本中,附录有四札“寄聊斋”的未署名书信。

经袁世硕考证,当是朱缃所作。

现将与《聊斋志异》成书相关的内容摘录如下:第一札:《志异》七册,前已赵上,想蒙照入矣。

尚有八册,弟未经览者。

既得窥豹文之一斑,冀阅虬龙之全甲。

祈即付敝年伯(察)入,当寄与一抄,弟决学蔺相如,(不作)殷洪乔也。

第二札:《志异》书有未经弟抄录者,祈付去手。

录毕即驰上,断不浮沉也。

第四札:闻新著甚多,急思盥读,知道驾中秋前定会入城,望携示教。

《志异》并祈携来,从前抄者,尚有鱼鲁之讹,欲更正也。

[2] 233由朱缃第一札书信可知,当时《聊斋志异》创作已经有十五册之多。

第二札中提到“《志异》书有未经弟抄录者,祈付去手”,揣测朱缃的语气,这时《聊斋志异》的创作进度较慢,故尚未经他抄录的篇什似乎并不太多。

《聊斋志异》原典出版目录索引(成书----2007)

《聊斋志异》原典出版目录索引(成书----2007)

《聊斋志异》原典出版目录索引(成书—2007)《蒲松龄研究》2008年第3、4期康熙年间本1、蒲松龄手稿本,残存半部8册,即第1、4、5、10卷的全卷,和第2、11卷的前一部分,第3、9卷的后一部分。

237篇,其中31篇为他人代抄,其余206篇为蒲氏手抄,1950年冬在辽宁省西丰县发现,藏辽宁图书馆,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1995年书目文献出版社曾影印。

2、康熙抄本,今残存4整册又2残册,250篇,第1、3册与手稿本重复,当源出手稿本系统,藏山东博物馆(详细情况见任笃行《一函不同寻常的聊斋志异旧钞》载《蒲松龄研究集刊》第一辑)。

雍正年间本1、雍正元年(1723)殿春亭本,朱缃之子殿春亭主人据手稿本抄录,亡佚。

2、异史本,题名《异史》,18卷,484篇,其中14篇为铸雪斋抄本有目无文者,抄于雍正年间,近殿春亭本。

3、赵执信藏本,残存1卷。

乾隆年间本1、乾隆黄炎熙抄本,12卷(缺2、12卷)262篇,其中3篇未见它本,藏四川大学图书馆。

乾隆16年(1751)铸雪斋抄本,历城张希杰根据济南朱氏殿春亭抄本过录。

12卷488篇(有14篇有目无文),文字、顺序基本同稿本。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1970年中华书局、197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影印。

2、乾隆31年(1766年)赵起杲青柯亭刊本,16卷,425篇,16册,此本为最早刊本,也是后来许多刊本、评注本的祖本。

此本于乾隆50年杭州陈氏和乾隆60年重刊两个重刊本。

山东省图书馆藏。

3、乾隆32年(1767)王刻本,王金范选刻《聊斋志异摘抄》,18卷,265篇,篇间有王氏评语。

浙江省图书馆藏。

4、乾隆32年(1767)福建建安李时宪翻刻青柯亭本,孙楷第、伦敦博物院藏。

5、二十四卷抄本,约抄于乾隆32年前后,24卷,474篇,1962年发现于淄博周村。

篇目、文字与铸雪斋本均有不同。

1980年齐鲁书社影印出版。

6、乾隆50年(1785)杭州陈氏重刊青柯亭本,有改动,433篇。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黄华《聊斋志异外书磨难曲》,《新民晚报》1959.12.3.;南蓉《蒲松 龄的〈农桑经〉》,《羊城晚报》1961.4.9.;路大荒《蒲松龄辑录〈观 象玩占〉手稿与其所编著的〈农书〉简介》,《山东省志资料》1962.3.。
郑州大学中文系《聊斋志异》研究小组《谈乾隆三十二年刊十八卷〈聊 斋志异〉残本》,《郑州大学学报》1962.1.;陈乃乾《谈王金范刻十 八卷本〈聊斋志异〉》,《文物》1963.3.。
对这种价值颠倒、美丑不分的科场弊端揭示最充分的,当推《司文郎》。作者 虚构了一个以鼻代目、能从焚稿气味中嗅出文章优劣的瞽僧。闻到古文大家之文, 连称:“妙哉!此文我心受之矣。”闻到王平子之文:“君初法大家,虽未逼真, 亦近似矣。我适受之以脾。”而余杭生的文章却呛得他连声咳嗽:“勿再投矣! 格格而不能下,强受之以膈;再焚,则作恶矣。”然而令人作呕的文章却高中了, 差强人意的文章反而受黜,瞽僧只好叹息道:“仆虽盲于目,而不盲于鼻;帘中 人并鼻盲矣!”其后瞽僧竟从众多文章中嗅出录取余杭生的试官的文章:
一、对封建吏治的批判与揭露
一介寒士的蒲松龄,面对一个“花面 逢迎,世情如鬼”、“仕途黑暗,公道不 彰”的现实世界,为此历尽精神折磨,痛 心疾首。在《聊斋志异》中,他怀着无端 的悲愤,述说着衙门的虎狼之行和民众的 冤抑难申,诸如《席方平》、《梦狼》、 《促织》、《窦氏》、《向杲》、《商三 官》等,均是作家借以倾吐愤世之情的作 品。
(一)价值颠倒的科举世界
《贾奉雉》写才华横溢、“少年盛气”的贾奉雉秋闱落榜,已得道成仙的郎 秀才笑他“文章虽美”,但考官都是以拙劣的八股文为选材标准的,不可能“另 换一副眼睛肺肠”阅卷。于是“贾戏于落卷中,集其阘冗泛滥不可告人之句,联 缀成篇”,结果“竟中经魁”。当贾奉雉重读当年科场考卷时,反而冷汗淋漓, “重衣尽湿”。慨叹这是以“金盆玉碗贮狗矢,真无颜出见同人”,遂遁迹山丘 去了。作者以谐谑之笔勾勒了一个以丑为美的科场世界,讥刺了考官的无知和昏 愦。

新发现的《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出版说明

新发现的《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出版说明

作者机构: 齐鲁书社
出版物刊名: 中国出版
页码: 32-34页
主题词: 聊斋志异 抄本 蒲松龄 聊斋俚曲 文学史 淄博市 刻本 创作过程 新发现 小说集
摘要: <正> 《聊斋志异》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短篇小说集。

作者蒲松龄(公元一六四○-一七一五年),山东淄川蒲家庄(今淄博市)人,字留仙,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

他的作品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诗集》、《聊斋文集》和《聊斋俚曲》等著作。

蒲松龄二十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志异》,成书在四十岁前后,以后又不断增订、修补,年五十始写完。

在这样漫长的创作过程中,“人竞传写,远迩借求”,流布很广,所以《聊斋志异》版本较。

【课外阅读】《聊斋志异》的版本

【课外阅读】《聊斋志异》的版本

【课外阅读】《聊斋志异》的版本《聊斋志异》版本很多,现存的主要有:半部手稿本(解放初发行,曾影印出版),乃作者修订本,从中可以看到一些原作面貌,可惜仅存203篇(《猪婆龙》重出文不计),约当原稿之半。

稿本中有作者手录的王士祯评语。

手抄本现保存于辽宁省图书馆。

乾隆十六年(1752),历城张希杰(别号练塘)根据济南朱氏殿春亭抄本过录了一个本子,是为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

此本共12卷,有目488篇,但有目无文者凡14篇,实有文474篇。

此本也附有王士祯评语。

与铸雪斋抄本同时,另有一种《二十四卷抄本聊斋志异》(1963年发现,已影印出版)。

其底本当是作者的另一稿本,并参照其他抄本作了校对、复核。

此本共有文474篇(《王桂□》、《寄生附》合为一篇)。

这是现在所见到的最完整的两个早期抄本,对研究《聊斋志异》有重要价值。

现存最早的《聊斋志异》刻本,是乾隆三十一年(1766)赵起杲刻的青柯亭本。

其“弁言”和“例言”,记述了底本的来源和刻者所作的工作。

书共16卷,凡431篇。

篇目虽不完全,但重要的篇章都已包括在内。

其文字的更定,亦有可取者。

青柯亭本出后,一般通行本都据此翻印。

此本也有几种内容互有歧异的本子,一种是文目不全本,即比一般赵本少文10余篇,少目40余条;一种是刊有鲍迁博《刻书纪事》和“杭油局桥陈氏”书牌的本子;还有一种本子则无“纪事”和书牌。

此本亦附有王士祯评语,并在某些篇后附有有关的附录。

次年,即乾隆三十二年(1767),又有王金范刻本刊行。

这是一个“册繁就简,分门别类”的选辑本,共18卷,分26门,收文270余篇。

此外,尚有同文书局绘图本,其特点是在赵本附录之外,又加了一些有关附录。

至于别种版本,如乾隆三十二年福建李时宪刻本、光绪七年(1881)邵州经畲书屋刻本以及小艺山樵精选本等,其文字大同小异。

《聊斋志异》的注解本,通行的有吕湛恩、何垠两家。

吕注原为单刻,有道光五年(1825)刻本。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广东五云楼刻本始将吕注与《志异》原文合刻,后又有广百宋斋和同文书局绘图本。

《聊斋志异》历代重要版本总汇!你收藏了几部?

《聊斋志异》历代重要版本总汇!你收藏了几部?

《聊斋志异》历代重要版本总汇!你收藏了⼏部?《聊斋志异》历代重要版本总汇你收藏了⼏部?《聊斋志异》问世以来⾄今三百多年,在民间⼴泛流传,逐步造就了其强⼤的影响⼒,同时各种抄本、刻本应运⽽⽣,对聊斋的传播起到了重⼤作⽤,从⽽逐渐形成了多种重要的、具有历史和⽂献价值的重要版本,⽽且其收藏价值巨⼤,今天还遗存的⼏个版本更加弥⾜珍贵,成为聊斋收藏界的宠⼉,同时当代⼏种⽂化⼤家的评注、集注本也具有相当的收藏价值,本⽂⼀⼀列举,奉献给聊斋爱好者。

⼀、半部⼿稿本(辽宁省图书馆藏)⽂献指数:★★★★★该版本为蒲松龄仅存的半部⼿稿,全书⼀函⼋册,为蒲松龄后⼈捐献辽宁省图书馆收藏,现为国家⼀级⽂物,辽宁图书馆镇馆之宝。

该稿曾经王渔洋批评,以王渔洋先⽣当时在⽂坛所处的地位⽽⾔,有他的书评,⽆疑能增加《聊斋》在中国⽂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

本书是研究《聊斋志异》的第⼀⼿材料,从原稿可见作者的构思和修改的思想发展过程,同时也可校正各种刊印本的讹夺,具有重要的历史⽂献价值。

影印出版收藏1、1955年影印版(线装)收藏指数:★★★★★最早的聊斋半部⼿稿影印版,受技术装订条件限制,产品粗糙,但数量稀少⽂献资料价值巨⼤。

2、戏曲出版社影印版(线装)收藏指数:★★商业化产品,因底稿来源问题,有其形⽆其神。

3、上海古籍影印版(线装仿真)收藏指数:★★★★2012年仿真影印纯半部⼿稿,宣纸线装彩印,装订豪华,收藏价值较⼤。

5、沈阳出版社影印版(线装仿真)收藏指数:★★★☆2018年出版,半部⼿稿仿真影印,模仿上海古籍,商业化运作,收藏价值较⼤。

《聊斋志异》半部⼿稿近年来因辽宁图书馆授权影印频繁,致使社会上存量太⼤,已不是什么稀缺之物,收藏价值⼤打折扣。

⼆、康熙抄本(⼭东博物馆藏)⽂献指数:★★★★☆蒲松龄在世时,直接据⼿稿本过录的版本,是最早的抄本,⼜恰恰是⼿稿丢失的半部内容中的⼤部分,共250篇,起到了补充⼿稿,和校勘后世版本的作⽤,是众多聊斋专家认定的最有历史⽂献价值、⽂物价值和收藏价值的聊斋抄本,其价值仅次于聊斋⼿稿。

《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的意外发现与鉴定传承

《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的意外发现与鉴定传承

·《聊斋志异》版本故事·文章编号:1002⁃3712(2019)04⁃0076⁃08《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的意外发现与鉴定传承刘杰1宁稼雨2(1.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教学中心,天津300191;2.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摘要:《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献,它的鉴定初校过程、校勘者都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这个抄本产生于乾隆年间或稍后时期,是依据多个底本抄写而成,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关键词: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鉴定;底本中图分类号:I207.419文献标识码:A解放初期发现的《聊斋志异》手稿本,被认为是《聊斋志异》研究界最重大的发现。

时隔十年之后,《聊斋志异》的另一个抄本在蒲松龄的家乡淄博被意外发现,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学者根据其卷数把这个抄本命名为二十四卷抄本,这是一个抄得较好的本子,具有重要的校勘价值。

然而,有关它的一些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

一、意外发现二十四卷抄本的书貌杨仁恺在《聊斋志异原稿研究》中曾经提到过一部二十四卷的《聊斋志异》抄本,至于这个抄本的真实面貌如何,谁也没有见过。

1962年的一次意外发现,终于收稿日期:2019⁃01⁃25作者简介:刘杰(1972-),男,江西宜丰人。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教学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宁稼雨(1954-),男,辽宁大连人。

文学博士,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辑校笺证”首席专家,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让人们见到了这部埋没已久的文献。

这是一部手抄本,发现于距离蒲松龄家乡不远的淄博市周村区。

抄本出自一个人的手迹,字体工整,文中有些地方存在改正笔误而挖补的痕迹,遗憾的是没有抄写、批校和收藏的相关说明。

全书两函,二十四卷,每册一卷。

高二十三点八公分,宽十二公分;墨框高十五点八公分,宽十一公分。

序言每半页六行,行十余字;正文每半页八行,行约二十字。

二十世纪以来对《聊斋志异》的研究述略

二十世纪以来对《聊斋志异》的研究述略

二十世纪以来对《聊斋志异》的研究述略作者:李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05期摘要:《聊斋志异》一书是我国清代大文学家蒲松龄的重要著作,它也是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代表之作在蒲松龄还在世时已引起人们的兴趣,王士镇曾为之评点。

20世纪,国内外才对《聊斋志异》开始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国内对《聊斋志异》的资料版本等进行搜集整理,海外对《聊斋志异》主要进行了文献考证,思想艺术与社会文化价值等方面的研究,拓展了《聊斋志异》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聊斋志异;国内研究;国外研究作者简介:李芳(1990.3-),女,山东省滕州市人,辽宁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01一、20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对《聊斋志异》的研究1、蒲松龄的生平和家世研究从传统上我们都将《聊斋志异》看作一部志怪小说,但蒲松龄说,它也是一部“孤愤之书”。

除《聊斋志异》之外,我们还能见到蒲松龄的其它著述,还有与他同时代友人的诗文,但这些材料直到20世纪才受到人们的重视。

20世纪前半期,主要是对《聊斋志异》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胡适于1932年发表了《辨伪举例—蒲松龄生平考》,至此许多人开始讨论蒲松龄生卒年代的问题,但未引起轩然大波。

直到5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进行了系统的编写和考证的相关工作。

(1)蒲氏年谱、传记的编写路大荒的《蒲松龄集》,其后附《蒲松龄年谱》;刘阶平的《蒲留仙传》,张景樵的《蒲松龄年谱》,马瑞芳的《蒲松龄评传》,都增添了许多蒲氏生活事迹的具体内容。

(2)有关蒲氏生平事迹的相关著述的考证袁世硕在70年代末广泛搜集了有关资料,其中以清初淄川的一批文献为主要成果,如其挚友张笃庆的《厚斋自撰年谱》、《昆仑山房诗集》抄本,张永跻的《蕉雨斋诗词稿》,毕际有编订的袁藩之《敦好堂集》誊清稿,还有蒲立德的《东谷文集》抄本、《蒲氏世谱》等。

关于《聊斋志异》的版本,1986年台湾学者罗敬之著的《蒲松龄及其 < 聊斋志异>》出版,对蒲氏生平及思想做了相关论述。

冯镇峦评点《聊斋志异》研究综述

冯镇峦评点《聊斋志异》研究综述

冯镇峦评点《聊斋志异》研究综述作者:逄淑济来源:《蒲松龄研究》2011年第01期摘要:冯镇峦评点《聊斋志异》的研究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冯评文本的钩辑与考辨、冯评的思想价值、冯评的理论价值、小说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推动了冯评《聊斋》和文言小说评点的研究。

关键词:聊斋志异;冯评;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712(2011)01-0082-07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冯镇峦评点《聊斋志异》(以下简称《聊斋》)的研究兴起,大陆公开发表的冯评《聊斋》有20篇(其中包括2篇硕士毕业论文)。

本文试着从冯评文本的钩辑与考辨、冯评的思想价值、冯评的理论价值、小说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三十年来的冯评研究进行分析整合,并做出客观系统的论述,以推动冯评《聊斋》和文言小说评点的研究。

一、冯评文本的钩辑与考辨冯镇峦是清代“用力最多、评阅最细、成就最高”的《聊斋》评点家,也是继王士祯之后最早的、成就堪称卓绝的评论家。

冯镇峦批点《聊斋志异》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十月完成,有尾评、双行夹评、总评,还有《读聊斋杂说》一文。

“建南黄观察见而称之,谋付梓未果”,后仅以传抄的形式在四川一带广为流传,“传抄尚多副本”。

后有喻焜辑王士祯、冯镇峦、何守奇、但明伦四家评于一本,且辑录清代名家多人有关《聊斋》的评述、序跋题词序,于光绪十七年(1891),刻于重庆一得山房,题《聊斋志异合评》,共一十二卷,三色套印本,分上中下三栏,上中二栏刊评语,下栏刊正文,前有“合阳喻氏校刊”牌记,现藏于四川省图书馆、重庆图书馆。

其评语现悉被收入1996年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张友鹤会校会注会评本《聊斋志异》和2000年齐鲁书社出版的任笃行会校会注集评《聊斋志异》。

新中国成立后,曾有张友鹤先生会校、会注、会评本以及后来的任笃行先生和朱其铠先生的会校会注集评本等。

当年,张友鹤先生以半部手稿本和铸雪斋抄本为主要底本详尽会校、会评和会注的“三会本”,确实为《聊斋》的研究起了开创性作用,上世纪60年代由中华书局出版后,便备受学者专家和读者的关注,迄今此一版本仍有相当参阅价值。

《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的意外发现与鉴定传承

《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的意外发现与鉴定传承

《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的意外发现与鉴定传承《聊斋志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有四十短篇故事。

二十四卷抄本是《聊斋志异》的一种版本,其内容与其他版本相似,但保存状态比较完好,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料。

以下将从意外发现和鉴定传承两个方面介绍二十四卷抄本的价值。

二十四卷抄本的意外发现具有重大意义。

二十四卷抄本的发现是偶然的,它曾经在多个私人收藏家手中流转,直到19世纪末才落入大英图书馆。

这个过程中,抄本可能经历了世代传承,也可能有一些即兴修改或注释的痕迹。

研究二十四卷抄本的发现过程,可以揭示这部文学作品在历史上的流传和保存情况,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聊斋志异》的版本演变和文化传承。

二十四卷抄本的鉴定传承也具有重要价值。

鉴定传承是指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文献,确定其真实性和版本演变的过程。

对于二十四卷抄本这样的版本,通过与其他版本进行对比研究,可以验证其中的异同之处,进一步了解其来源和受众。

鉴定传承还可以揭示作者和编辑的意图和改动,为《聊斋志异》的文学批评提供更加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二十四卷抄本对于研究《聊斋志异》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文学方面。

由于其保存状态相对较好,二十四卷抄本还可以为研究清代纸张、印刷技术和装帧样式等提供重要资料。

通过对抄本的研究,可以了解当时的纸张质量、印刷工艺和书籍装饰方式,丰富我们对于清代出版业的认识。

《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的意外发现与鉴定传承对于我们深入了解这部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二十四卷抄本,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聊斋志异》的版本演变、作者意图和文学批评等方面的资料,进一步丰富我们对于这一经典作品的认识与理解。

《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的意外发现与鉴定传承

《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的意外发现与鉴定传承

《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的意外发现与鉴定传承《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奇幻小说集,共分为二十四卷。

它以描绘各种奇异事件和民间传说为主题,充满了神秘和幻想色彩。

这部作品历来备受推崇,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年来,一份抄本的意外发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这份抄本是在一座老房子的阁楼中发现的,经过初步鉴定,被认为是《聊斋志异》的抄本。

这份抄本的字迹清晰整齐,纸张保存完好,其中有许多古印章和手抄批注,显示出它的历史价值。

这一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许多专家致力于对这份抄本进行鉴定和研究。

《聊斋志异》的发现抄本的意义在于它对这部作品的传承具有重要价值。

这份抄本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原本的内容,且根据其中的古印章和手抄批注推测,它的创作时间相对较早,可能可以追溯到清代。

这意味着它可以成为研究《聊斋志异》版本演变和文学传承的重要史料。

这份抄本的内容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对《聊斋志异》的深入理解。

由于《聊斋志异》是一个成书时间相对较长的作品,其版本和内容有着一定的变异。

这份发现抄本可以作为其他版本的对比,帮助我们了解原作的真实情况,发现其中的异同之处。

通过对抄本进行详细研究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还原蒲松龄的创作初衷和思想。

这份抄本还对研究蒲松龄个人的创作成果有着重要意义。

除了《聊斋志异》,蒲松龄还创作了其他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如《异苑》、《容斋续笔》等。

通过对抄本的研究,我们可以探讨蒲松龄的创作风格、主题偏好以及文学风格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这位文学家的成就。

不过,这份抄本的鉴定和研究工作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的鉴定结果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确定性。

在后续的研究中,需要更多的专家参与,对抄本的文献资料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研究,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的意外发现与鉴定传承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对这份抄本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对《聊斋志异》的深入理解,对蒲松龄的创作成果进行全面认识,同时也有助于后续的研究工作的开展和深入。

《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的意外发现与鉴定传承

《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的意外发现与鉴定传承

《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的意外发现与鉴定传承《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小说中一部极具代表性的鬼怪小说,作者是清代作家蒲松龄。

此书许多故事描写的是鬼怪异事,内容传奇神秘,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自问世以来备受读者的喜爱和赞誉,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然而,近年来,一种奇特的版本的《聊斋志异》引起了学界和出版界极大的关注。

这个版本是指抄本,具体地说,是指两个《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的原件的发现。

从2005年开始,这两个抄本源头分别于两个不同单位的图书资源中心发现,并以奇迹般的巧合,同时呈现给到出版界和学界。

其中一个原件是北京图书资源中心的发现,另一个是在沪高师图书资源中心的旧书袋中发现的。

这两个抄本有些相同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其中,北京图书资源中心的抄本比较完整,保存状况也很好。

它是由一位明朝初年的书法名家赵伯韶的手抄本,分为二十四卷,共计约100多万字。

南京沪高师图书资源中心发现的抄本,则是由一名不知名的清末民初读书人手抄的,存世的卷数不足之一。

在抄写中也有所删减,甚至有些小说被直接省略了。

学界和出版界分别对这两个抄本进行了多次鉴定和评估,确认它们是真实存在的,并且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和研究意义。

首先,这两个抄本的出现,向我们展示了《聊斋志异》的传承历程和文化走向。

它们提供了一种与往常不同的视角,揭示了《聊斋志异》的流传过程,以及不同时间和地域的读者对于此书的阅读和理解方式。

同时,这两个抄本的互相呼应和对比,也为研究全书及各个故事的起源、发展和变形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和研究材料。

其次,这两个抄本都是非常稀有的文献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学和文化价值。

它们不仅显示了书法、篆刻、装潢等方面的艺术技巧和审美趣味,也为研究古代书籍出版、分布和传阅方式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和史料。

最后,这两个抄本的出现,不仅释放出研究《聊斋志异》的新动力,也启发了我们对于古代书籍传承的认识和思考。

它们的出现,提示我们,古代书籍传播的方式和渠道不仅以版刻本为主,抄本也是重要的承载和传承方式之一。

聊斋志异卷二十四21——《梦狼》清官?贪官?不要自以为是

聊斋志异卷二十四21——《梦狼》清官?贪官?不要自以为是

聊斋志异卷二十四21——《梦狼》清官?贪官?不要自以为是聊斋志异卷二十四第21个故事《梦狼》聊斋志异卷二十四第21个故事《梦狼》梗概:白老汉思念在外地做官的儿子,但却惊愕地梦见儿子堂上、堂下,坐者、卧者,皆狼也。

环视四周,白骨如山。

更有甚至,儿子竟然想以死尸招待老爸。

原来儿子因为官不仁,早已变成恶狼。

故事惊悚至极,深刻地讽刺当时岁月贪官如狼似虎的社会现实。

译文白翁是河北人。

大儿子白甲,在江南做官,一去两年没有消息。

正巧有位姓丁的瓜葛亲戚,来他家拜访。

白翁设宴招待他。

这位姓丁的平日常到阴间地府中当差。

谈话间,白翁问他阴间事,丁对答了些虚幻不着边际的话;白翁听了,也不以为真,只是微微一笑罢了。

别后几天,白翁刚躺下,见到了丁姓亲戚又来了,邀请白翁一块去游历。

白翁跟他去了。

进了一座城门,又走了一会,丁指着一个大门说:“这里是您外甥的官署。

”当时,白翁姐姐的儿子,是山西的县令。

白翁惊讶地说:“怎么在这里?”丁说:“如果你不信,就进去看个明白。

”白翁进了大门,果然见外甥坐在大堂上,头戴饰有蝉纹的帽子,身穿绣有獬豸图案的官服,门戟与旌旗列于两旁,但没有人给他通报。

丁拉他出来,说:“你家公子的衙署,离这里不远,也愿去看看吗?”白翁答应了。

走了不多一会儿,来到一座官府门首,丁说:“进去吧。

”白翁探头向里一看,有一巨狼挡在路上,他很畏惧,不敢进去。

丁说:“进去。

”白翁又进了一道门,见大堂之上、大堂之下,坐着的、躺着的,都是狼。

再看堂屋前的高台上,白骨堆积如山,更加畏惧。

丁以自己的身体掩护着白翁走进去。

这时,白翁的公子白甲,正好从里面出来,见父亲与丁某到来,很高兴。

把他们请到屋里坐了一会儿,便让侍从准备饭菜。

忽然,一只狼叼着一个死人跑进来,白翁吓得浑身哆嗦,说:“这是干什么?”儿子白甲说:“暂且充当疱厨做几个菜。

”白翁急忙制止他。

白翁心里惶恐不安,想告辞回去,一群狼挡住去路。

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忽然见群狼乱纷纷地嗥叫着四散逃避,有的窜到床底,有的趴伏在桌上,白翁很惊异,不明白这是什么缘故。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形式300多年来各种版本难以计数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形式300多年来各种版本难以计数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形式300多年来各种版本难以计数《聊斋志异》的版本甚多,据有关研究资料称,现已发现的便有以下一些版本值得研究和收藏。

一、稿本:稿本影印本最有学术研究和收藏价值。

现仅存半部的《聊斋志异》手稿藏于辽宁图书馆。

在上世纪30年代曾有伪满用珂罗版影印过其中二十四篇,书名是《选印聊斋志异原稿》。

新XX成立后曾两次影印过:一次是1955年由文学XX刊行社影印,一函四册,现已很少见到。

此后,又由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于1995年影印过一次,16开本,精装一册,印数仅300部。

手稿影印本虽有学术研究价值,但因无注释和评语,并不完全适合于一般读者阅读。

二、初刻本和抄本:虽然原先以清乾隆三十年(1975年)的青柯亭刊本为最早的刻本,但由于先后又发现半部手稿本和二十四卷抄本以及相当接近手稿本的《异史》等版本,早期版XX亭刊本以及乾隆十六年(1751年)铸XX抄本的校勘和研究价值便相对降低了好些。

目前,以各种形式出版的比较有研究价值和值得收藏的版本便有以下一些:(1)铸XX抄本《聊斋志异》,含短篇四百七十四篇。

先后有上海X 出版社的影印本(1975年)及上海XX出版社(1979年)的排印本。

另外有的出版社还曾出过一些线装本。

(2)乾隆十五年至三十年间的二十四卷抄本《聊斋志异》,含短篇四百七十四篇,山东X书社1981年出版,1982年又推出线装竹纸版。

(3)康雍年间抄本《异史》,含短篇四百八十五篇。

北京XX书店1989年影印。

另有其他出版社曾出过线装本。

(4)《异史》编入《蒲松龄全集》(三卷本)的第一卷,盛X编。

X 出版社1998年出版。

(5)最早最全的《聊斋志异》真本,上下二册,盛X校释,安徽XX 出版社1993年版。

三、评注、合校本:虽然是在清代便先后有过冯X担X等人的注释和评介本,但现已难见到。

新XX成立后曾有受人瞩目的张X先生回校.会注.会评本以及后来的朱X先生和任X先生任X先生的会校评注本等。

《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的意外发现与鉴定传承

《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的意外发现与鉴定传承

《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的意外发现与鉴定传承
《聊斋志异》是一部中国古代小说,书名意为“在斋戒期间编写的奇异故事”。

该书
作者为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

这部小说自出版以来就备受推崇,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
巅峰之作之一。

然而,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学术界一直在探讨《聊斋志异》的版本问题。

其中,最有争议的版本就是“抄本”。

2017年,一名中学教师在山东省一家拍卖公司中找到了一部《聊斋志异》的抄本。

这部抄本共二十四卷,早于已知最早版本的清代道光版。

这部抄本目前被保存在山东省图书馆。

这部抄本的发现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许多学者认为,这部抄本可能具有重要的学
术价值。

首先,它可能是《聊斋志异》的更早版本,可以提供更多有关该书起源和传承的
信息。

其次,它与其他版本的区别可能为书的研究提供新的角度和材料。

然而,这部抄本之所以具有争议,主要是因为它的真实性不容易确定。

一些专家认为,该抄本可能是19世纪后期或20世纪初期的伪造品。

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它可以追溯到明
代或清初时期,因为它的装帧和书写方式与当时的传统相符合。

然而,无论它的真实性如何,研究者都认为,这部抄本的存在为《聊斋志异》的传承史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总的来说,这部抄本的发现表明,一些珍贵的文献可能在图书馆、私人收藏或其他地
方存放。

这也证明了研究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理解古代文化和交流历史的方法,以及文化
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聊斋志异》原典出版目录索引(成书----2007)

《聊斋志异》原典出版目录索引(成书----2007)

《聊斋志异》原典出版目录索引(成书—2007)《蒲松龄研究》2008年第3、4期康熙年间本1、蒲松龄手稿本,残存半部8册,即第1、4、5、10卷的全卷,和第2、11卷的前一部分,第3、9卷的后一部分。

237篇,其中31篇为他人代抄,其余206篇为蒲氏手抄,1950年冬在辽宁省西丰县发现,藏辽宁图书馆,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1995年书目文献出版社曾影印。

2、康熙抄本,今残存4整册又2残册,250篇,第1、3册与手稿本重复,当源出手稿本系统,藏山东博物馆(详细情况见任笃行《一函不同寻常的聊斋志异旧钞》载《蒲松龄研究集刊》第一辑)。

雍正年间本1、雍正元年(1723)殿春亭本,朱缃之子殿春亭主人据手稿本抄录,亡佚。

2、异史本,题名《异史》,18卷,484篇,其中14篇为铸雪斋抄本有目无文者,抄于雍正年间,近殿春亭本。

3、赵执信藏本,残存1卷。

乾隆年间本1、乾隆黄炎熙抄本,12卷(缺2、12卷)262篇,其中3篇未见它本,藏四川大学图书馆。

乾隆16年(1751)铸雪斋抄本,历城张希杰根据济南朱氏殿春亭抄本过录。

12卷488篇(有14篇有目无文),文字、顺序基本同稿本。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1970年中华书局、197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影印。

2、乾隆31年(1766年)赵起杲青柯亭刊本,16卷,425篇,16册,此本为最早刊本,也是后来许多刊本、评注本的祖本。

此本于乾隆50年杭州陈氏和乾隆60年重刊两个重刊本。

山东省图书馆藏。

3、乾隆32年(1767)王刻本,王金范选刻《聊斋志异摘抄》,18卷,265篇,篇间有王氏评语。

浙江省图书馆藏。

4、乾隆32年(1767)福建建安李时宪翻刻青柯亭本,孙楷第、伦敦博物院藏。

5、二十四卷抄本,约抄于乾隆32年前后,24卷,474篇,1962年发现于淄博周村。

篇目、文字与铸雪斋本均有不同。

1980年齐鲁书社影印出版。

6、乾隆50年(1785)杭州陈氏重刊青柯亭本,有改动,433篇。

《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的意外发现与鉴定传承

《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的意外发现与鉴定传承

《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的意外发现与鉴定传承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小说中的珍品,作者蒲松龄先生的巧妙构思和优美文笔,塑造出了充满神鬼、荒诞、幽默的奇妙世界,被誉为“想象的瑰宝,艺术的典范”。

然而,有关《聊斋志异》的传承一直是个谜。

2018年,北京大学教授朱六昆在北大图书馆的一个陈列柜中,意外地发现了一本翻修版的《聊斋志异》,研究后认为其为清代书法家郑燮的抄本,相比现存的版本更为完整,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本抄本的外形较小,全书共二十四卷,共计一百四十个故事,每个故事后面还带有作者蒲松龄的评点。

在版式和插图上,与现存的版本较为相似,但每个故事的题目却有所不同,其中许多故事在现存版本中并不存在。

此外,该抄本还保存着一些蒲松龄写给郑燮的信札,成为研究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的重要线索。

通过研究这份抄本,我们可以了解到清代文人对于《聊斋志异》的传承情况。

在清代,许多文人对于《聊斋志异》进行了整理、刊印、注释等多种形式的出版,其中最著名的是于康震的《聊斋志异注》。

然而,这些版本在传承过程中也存在着局限性,因为很多版本是被和一些史籍或其他文集一起刊印的,难免会受到其他文集的影响而进行删减或修改。

由于郑燮本是清代后期的一位书法家,他的抄本与现存版本相比,保留了更为完整的内容。

同时,通过他的抄本,我们也可以了解到清代的一些个体读本的情况,即许多文人在传承《聊斋志异》时,往往会进行一些修改和删减,来迎合自己的阅读口味。

《聊斋志异》之所以得以保存至今,除了作者的文学功底外,也与传承关系的发掘和保护密不可分。

在当今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关注和研究传承问题,以探寻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新发现的二十四卷抄本《聊斋志異》初校后记

新发现的二十四卷抄本《聊斋志異》初校后记

新发现的二十四卷抄本《聊斋志異》初校后记
杜荇
【期刊名称】《文史哲》
【年(卷),期】1963(000)004
【摘要】以前只是有人提到过,《聊斋志異》有二十四卷本。

然書却从未为学术界所发現。

所以,张友鹤先生輯校三会本《聊斋志異》,曾使用了国內許多重要本子,如半部手稿本、十二卷的鎢雪斋抄本、十六卷的赵起杲本等,却未見二十四卷本。

【总页数】6页(P76-81)
【作者】杜荇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55
【相关文献】
1.《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的意外发现与鉴定传承 [J], 刘杰; 宁稼雨
2.一本新发现的《聊斋诗集》抄本 [J], 赵蔚芝;张庆林
3.新发现的《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出版说明 [J], 无
4.《聊斋》二十四卷抄本的校勘价值 [J], 蔡国梁
5.談乾隆三十二年刊十八卷《聊斋志異》残本 [J], 中文系<聊斋志异>研究小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为汇印《聊斋志异》珍本拟序

为汇印《聊斋志异》珍本拟序

·序跋·文章编号:1002⁃3712(2022)01⁃0135⁃04为汇印《聊斋志异》珍本拟序袁世硕(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100)中图分类号:I207.419文献标志码:A《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志怪传奇型小说最富丽辉煌的经典巨著,近三百年来持久传世,彪炳中国文学史册,饮誉世界文学之林。

作者蒲松龄幼读诗书,博学能文,而困于场屋,古稀之年方获得“岁贡”的科名,不数年便与世长辞。

他大半生佣于缙绅之家,充抄手,代笔墨,做童蒙馆师,生活主要是读书、著书、教书,可谓一位地道的穷书生。

他科举屡试不中,未能蟾宫折桂,改变困顿人生,自谓“可怜一事无成就”,抱恨终生。

其实,他天赋极高,文才超群,新旧雅俗各种文体都曾一试其非凡身手,著述等身,尤以作《聊斋志异》,成中国古代文学之经典,名扬世界,宜赞曰:大哉,斯人!蒲松龄自幼喜记述奇闻异事,结撰狐鬼小说,在当地赢得能文之名,受到前辈名流高珩、唐梦赉的赏识。

然又以其屡应乡试不中式,受到朋辈好友张笃庆、孙蕙的劝诫和妄庸文人的讥讽,心情一度消沉。

年届不惑,应聘西铺毕家坐馆,行前将已作成篇什结集成册,定名《聊斋志异》,卷端《自志》写心,自谓其“志异”之文古有典范,意旨严正,慨叹无知音,情词悱恻。

进入毕家,其作受到自命风雅的馆东毕际有的称赏,并引起了他几位子侄的兴趣,一时成为交谈中的话题,使作者甚感欣慰,抹掉心灵几丝阴影。

毕氏是淄川官宦名门望族,明末户部尚书毕自严之裔,宅第宽宏,起居安适,藏书甚富,可供博览,又有花木繁收稿日期:2021-11-18作者简介:袁世硕(1929-),男,山东兖州人。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35盛园林可堪纵游。

馆东毕际有是罢职的江南通州知州,为风雅中人,交际颇广,待能文的西宾直如文友,主宾相处十分融洽。

蒲松龄在这种稳定舒心的境况中,持续三十年之久,继续写作《聊斋志异》新篇什,直到年逾花甲方才逐渐辍笔。

晚年居家,无赀刊行,辞世后留存家中未经编次的八册稿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卷抄本《聊斋志异》研究
二十四卷抄本是《聊斋志异》最重要的早期抄本之一,它的抄写年代较早,收文较全,文字上也较为接近手稿,具有很高研究价值,但这一版本却没有得到学界的足够重视,前人的研究还不够系统。

本文通过版本学的相关研究方法结合文献资料旨在解决二十四卷抄本的来源、抄写年代、与其他版本的关系这三大问题。

全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

绪论部分包括二十四卷抄本的研究现状,论文的基本内容与创新之处。

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二十四卷抄本与手稿本的关系考,笔者通过比勘二十四卷抄本与手稿本的序言、王士禛评语,统计异文数量以及考察手稿修改之处得出了二十四卷抄本不来源于现存手稿的结论,这一抄本与铸雪斋抄本、异史抄本一样来源于作者十六卷的初稿本;第二章,二十四卷抄本的文本特征,二十四卷抄本的校勘价值毋庸置,但其仍然与手稿本存在不少异文,通过分析这些异文以及其中所反映的版本现象,笔者认为二十四卷抄本是参校了多种版本抄成的;第三章,二十四卷抄本与王金范刻本关系考。

二十四卷抄本与王金范刻本都发现于长山地区,王金范刻本的底本为异史抄本,笔者通过异文对校,认为王刻本据异史抄本的过录本是二十四卷抄本的重要底本之一;第四章,二十四卷抄本抄写年代初探。

笔者对抄本中清代的避讳字进行了全面考察,结合抄本后题诗者的生平,将抄写年代确定在乾隆十三年之后,乾隆三十九年之前;第五章,二十四卷抄本来源情况考察。

笔者统计了长山县志、李氏家谱中所见李氏族人,将他们的名讳在二十四卷抄本中作了检索,并未发现避讳的现象。

但二十四卷抄本中“雄”字缺笔书写的情况却值得我们重视。

此外,二十四
卷抄本还可能与王异等人有关,可以通过手稿批点笔迹进行印证。

结语部分对本文论证的各个问题进行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