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郭跃辉《寡人之于国也》的脉络结构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郭跃辉《寡人之于国也》的脉络结构(通用)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郭跃辉《寡人之于国也》的脉络结构(通用)

郭跃辉《寡人之于国也》的脉络结构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颇能体现孟子本人的思想观念以及说理论证的基本手法。

如何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是学生理解文本的关键。

在第一段,梁惠王向孟子诉说了自己的迷惑甚至委屈。

不过仔细辨析梁惠王的话,我们可以发现:首先,梁惠王最困惑的一点在“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其实,“多”与“少”只是一个相对概念。

这是从结果层面的困惑。

造成这种困惑的具体原因有两个,一是梁惠王与邻国国王进行了对比,即“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于是一个不成立的推论出现了,梁惠王的证据是“邻国的国王不如我对待百姓尽心尽力”,按道理讲,他的困惑应该是“为什么我们国家的人民数量不比邻国多”,而不是“邻国人民没有减少,我们国家人民没有增多”。

邻国国君不如梁惠王用心,但并不意味着人家的人口数量就要减少。

从逻辑上讲,“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和“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这就像平时的学习中,一个学生说:“我平时比某某努力,为什么他的分数没有减少,我的分数没有增加呢”,这样提问是没有道理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我平时比某某努力,为什么得分不比他高呢?”梁惠王在逻辑方面的漏洞被孟子抓住了。

其次,梁惠王困惑的第二个原因是“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意思是说,我对于这个国家,已经尽到了善心,采取了一些利民的措施。

比如黄河以北发生饥荒,我就将青壮年迁移到黄河以东,将粮食输送到黄河以北,赈济那里的灾民。

其实,“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仅仅是“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的一个表现,或者说一个例子而已,两者之间也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而在梁惠王的内心意识中,他是将“表现”误等于“原因”,即因为我在黄河以北发生饥荒时,将青壮年迁移到黄河以东,将粮食输送到黄河以北,赈济那里的灾民,所以我对这个国家,可以说是尽心了。

寡人之于国也议论文结构

寡人之于国也议论文结构

(1)、“扣题”要紧——论点鲜明。时刻扣题,牢 固树立点题意识。
(2)、“标志”要显——层次分明。要想让老师很 快把握你的思路,必须有一些标志性的语言\语句。 在论证这个文章的主体部分要鲜明地提炼出与论点 相关的中心句,并在每一段的相同位置用相同的句 式来表达,以达到显示思路清晰、层次井然的目的。
议论文的结构
一、议论文的结构布局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 论证。
所谓的结构布局是指通过某种 合理的论证方式把论点、论据 有机地组合起来。
二、立好框架,赢得全局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由“引论(一般由“引”和“论” 构成,有的是开门见山式的直接亮出论题或论点)、 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一般地说,引论就是开头, 本论就是主体,结论就是结尾。有人谓之“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节制 自省

体恤
百姓
具体分析之二《劝学》
课 文 分 析
文章结构 提出论点(1段):学不可以已。
分析论点:为什么学?
(2段)比喻论证一:青与蓝,因 “取”颜色更青;冰与水,因 “为”温度更寒。
论 证 过 程
提出论点(1段) 分析论点
为什么学(意义和作用 2、3段)
怎么学(态度 4段)
总结论点
小结:
1、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 的问题展开讨论,行文重点在于解决问题,表明谈话的意图是阐述 孟子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描绘出王道的理想社会图景。既解决 梁惠王心中的疑难,又推销了自己的主张,可谓是一箭双雕。
2、全文似乎散漫无章,实则结构严谨,段落分明,以“民加 不加多”为中心论题统帅全文,思路清晰。
“(而要使王道大盛,天下归心就要)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 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不 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 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 会闹灾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 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年满七 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 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如果您真的能 做到,那么邻国的人民必定会减少,而您的人民也一定会增 多。)”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赏析《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篇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孟子深邃的思想内涵,而且其结构之严谨、语言之优美、人物形象之鲜明都让这篇文章成为古代散文的杰作。

下面将从结构分析、语言特色、思想内涵和人物形象四个方面进行赏析。

一、结构分析文章开头,孟子通过提出“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的观点,为全篇奠定了基调。

随后,他运用渐进的论证手法,指出“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的两个阶段,逐步阐述自己的政治理想。

在结束部分,孟子又以“望之不似人君”的形象描绘,讽刺梁惠王在治国方面的不足。

整篇文章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层次分明,展现出孟子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高超论辩技巧。

二、语言特色孟子的语言特色在于其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既有气势又富有节奏感。

如“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这种语言风格使得孟子的观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古代散文的韵律之美。

三、思想内涵《寡人之于国也》的思想内涵主要集中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上。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仁心治国,实行“王道”,使百姓安居乐业。

他主张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反对过度开发。

同时,孟子还强调了教育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民的道德品质,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

这些思想内涵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现代社会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四、人物形象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和梁惠王这两个人物形象鲜明。

孟子以深邃的思想、雄辩的口才展现出儒家思想家的风范。

而梁惠王则展现了一个有志于治理国家但又有所欠缺的君主形象。

通过他们的对话和行为,读者能够深入理解这两个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风貌。

总的来说,《寡人之于国也》不仅是一篇具有思想深度的古代散文,更是一幅展现孟子与梁惠王历史交汇点的画卷。

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也展现了孟子作为儒家思想家的智慧与胸怀。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第一篇:《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寡人之于国也》通假字【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夹杂。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多义词辨析【王】然而不王者:读wàng,名作,动称王;梁惠王曰:读wáng,名词,君王;【食】谷不可胜食也:动词,吃狗彘食人食:名词,食物【时】不违农时:名词,季节无失其时:名词,机会、时机【以】请以战喻:介词,用可以无饥矣:介词,凭借以时入山林:介词,按照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动词,认为【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介词,在【之】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无义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义五亩之宅:结构助词,的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百姓【然】河内凶亦然:代词,这样填然鼓之: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连词,然而、但是赵太后曰:“然”:形容词,对的、认为…对的【则】则移其民于河东:顺接连词,就、那么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转接连词,却词类活用【填然鼓之鼓】一般“鼓”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打鼓【七十者衣帛食肉】一般“衣”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穿【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般“王”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树之以桑】一般“树”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种植【王无罪岁】一般“罪”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归罪、归咎【请以战喻】一般“战”是战斗(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战争【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一般“生”是活着(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活着的人一般“死”是死去(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死去的人【谨庠序之教】一般“谨”是谨慎(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认真从事【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一般“移”是移动,在此是使动用法:使……迁移词语古今异义【河内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邻国之民不加少】古义:更,再,副词今义:常指增加【或百步而后止】古义:有人,有时今义:选择连词【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今义:兵器古义:战士,士兵;【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谷不可胜食也】古义:尽今义:胜利【数罟不入洿池】古义:细、密今义:数字或者数数【树之以桑】古义:种植,动词今义:常指较高大的林木【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同意认可固定句式【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耳,是…也:只是……罢了,那还是……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有的……有的……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是何异于……:这与……有什么不同呢?特殊句式【判断句】1、是亦走也这也是逃跑。

2017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寡人之于国也

2017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寡人之于国也

2017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第一项,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孟子。

梁惠王上》,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

他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施行仁政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孟子散文善于“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

善用比喻,富有感情色彩与充沛的气势,《孟子》共七篇。

第二项,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论说,是一篇论辩性议论文。

第三项,主旨。

本文中心论点是“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全文表现了孟子王道,仁政的政治思想,批评统治者在灾荒年景归罪于年成不好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战国时期社会不平,阶级对立的实质。

第四项,层次、段落。

全文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

全文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为第一自然段。

梁惠王提出在灾荒之年,移民移粟,但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为二、三、四段。

孟子以战为喻,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办法,依然与邻国无本质区别,从而指出了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为第五、第六自然段。

孟子具体而详细地阐明了王道仁政的主张,指出要使民加多,就要有新举措,要不违农时,发展生产,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要使民老少的衣、食、住均能受益,同时在德教方面也受教育,这样则不王者,未之有也。

民便可以加多了。

第四部为第七自然段。

先揭示灾荒之年,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现状。

然后以杀人为喻,指出只要梁惠王不把过失归罪于年成,那么“斯天下之民至埃”的良好愿望就会实现。

全文到此归结到总的论点。

全文的结构特色以“民不加多”为线索,展开了论述。

第五项,学习要点。

第一点、本文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就是富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思想。

富民,就要反对战争,使民安居乐业,发展生产,正如课文中的第五段提出的要不违农史,要数罟不入夸池,要斧斤以时入山林,以达到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样的鱼粮丰收,万木繁茂的景象,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整理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整理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整理一、主题与结构1.主题:2.结构:本文由开头引出和结尾回环构成,中间通过寡人的例子展示了庄子的治国观点。

二、寡人的治国原则1.寡人注重自己的修养:寡人深知政治治理需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品德作为基础,因此他先从自己做起,修养自身,以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

2.以道德为本:寡人认为,政治治理应以道德为基准,使国家能够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

只有通过道德教化,才能使国家稳定繁荣。

3.尊重民众的需求:4.知行合一:寡人强调自身的行动要与理论相一致,即知行合一、他要求自己不仅能够说得上一套道理,更要真正做到这些道理。

5.灵活应变:寡人认为,治理国家需要根据时势和不同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他经常依据实际情况做出灵活的举措,以适应国家和民众的需求。

三、庄子的政治理念1.道家思想:2.无为而治:庄子倡导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即不过分干预和控制,而是尊重自然规律和个体的活力,以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

他认为,政府应该放手让民众自由发展,自然而然地实现国家繁荣。

3.心灵自由:庄子强调个体的心灵自由和追求,他认为政治治理应该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和思想教育,培养人的精神境界,使人们能够自由地发展个体特长,并实现个体与国家的和谐统一四、文言文知识点1.古文表达手法:2.用词特点: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和表达方式,涵盖了礼制、儒家、道家等各个方面的术语,具有较高的文字功底和修辞技巧。

3.句式结构:文中运用了不少长句和复杂的句式结构,其中包含着递进、转折、并列等句子成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修辞效果。

通过《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庄子的政治哲学思想和对治国之道的探索。

庄子以寡人的治国原则和方式,阐述了治理国家的必要条件和智慧。

同时,文章展示了庄子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古代文言文的特点,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随文附释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随文附释

2.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花白)
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
④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只是、不过)
3. 虚词的用法 ①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移其民于河东 . A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B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 C 弃甲曳兵而走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 D 请以战喻 斧斤以时入山林 .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
主谓之间,取独 引出对象,对于
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
语气助词 古:专指黄河 荒年 重叠使用 今:泛指河流 加强语气
表示方向,到、往
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
结构助词,的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
没有像 主谓之间,取独 结构助词,的
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cù gǔ

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 供养活人,为死人办丧事, 生、死:动词活用为名词; 王道之始也。 丧:名词活用为动词 结构助词,的
sāng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驴不胜怒,蹄之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经受住 胜利
超过
优美的
+ 邻国之民不加少
+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更 施加 夸大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 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 或百步而
名作动,敲鼓 音节助词,无义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寡人之于国也》是一篇古代经典的文言文。

以下是这篇文章的一些常见的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1. 语言特点:
- 简练、凝练:文言文注重言简意赅,避免冗余和啰嗦的表达方式。

- 依复句为主:文言文常用复句,通过使用并列、状语、主谓结构等来增加修辞和表达的丰富性。

- 词汇特点:文言文具有大量的文言词汇,需要读者了解这些古汉语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2. 句子结构:
- 句式多样:文言文中使用了多种句式,如并列句、状语从句、假设句等,以展现丰富的表达手法。

- 省略:文言文中常常通过省略来使句子更简洁。

例如,《寡人之于国也》文章中的“众”、“将请”等都属于省略的用法。

3. 词语和短语:
- 倒装:文言文中倒装的用法常见,例如“以为”、“于是”等。

- 词义:阅读文言文需要对古汉语的词义有一定的了解,理解词语在古代的含义以及其修辞作用。

4. 修辞手法:
- 比喻:文言文常使用比喻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形象性。

- 排比: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在文言文中经常使用。

排比可以增强句子的节奏感和语感。

- 反问句:文言文中常使用反问句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修辞效果。

以上是《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的一些常见知识点总结。

阅读文言文需要对这些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分析(20200426121946)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分析(20200426121946)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分析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第3段至第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第3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署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第4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盂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第5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我爱这土地》《乡愁》)学案自主预习(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有哪些象征意蕴?(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4)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5)概括本诗的主旨.乡愁自主预习 2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③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拓展延伸1、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2.语言运用.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蓉说是“没有年轮的树”,那么,如果有一天走出家门,你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乡愁是;乡愁是;乡愁是;乡愁是;3、小结王同学们,“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常新的主题,像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湾《次北固山下》:“”崔颢《黄鹤楼》:“”余光中的首这《乡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吟诵这深情的恋歌,我们掂量出了诗人思想中中国意识的分量.教学后记:。

高二上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内容分析

 高二上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内容分析

高二上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内容分析高二上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内容分析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详细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下面是的《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内容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

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

其理论根底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

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

《寡人之于国也》就辛辣地嘲讽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却“率兽而食人”,是人民的灾星。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表达。

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比、对偶句,笔锋咄咄逼人。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表达。

·第一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第二~四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五~七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详细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第一局部(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

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缺乏。

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那么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寡人之于国也内容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内容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内容分析寡人之于国也内容分析寡人之于国也内容分析由本店铺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本店铺,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本店铺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简要分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

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

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

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

《寡人之于国也》就辛辣地嘲讽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却“率兽而食人”,是人民的灾星。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比、对偶句,笔锋咄咄逼人。

研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段解·第一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第二~四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五~七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

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

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分析解读)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分析解读)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分析解读)1 全文解读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这句话表明,梁惠王对自己得国家管理还就是挺满意得,认为自己已经尽心了。

魏惠王九年时迁都到大梁,所以魏国也称梁国,魏惠王也称梁惠王,就是很有野心得一个人。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这句话就是梁惠王治国手段得具体体现,即关心百姓在灾荒中得生存问题。

她认为这就是她尽心得结果。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于就是就提出了这个很关键得问题:她这样好,为什么周围邻国得老百姓不认帐?不踊跃得来投奔自己呢?言语之间似乎很委屈得样子。

因为在她瞧来,邻国得国君并不像自己那样尽心,老百姓在那儿似乎过得也挺好。

她就有点不理解了。

当时得战国,诸侯间得吞并与反侵略得战争很频繁,百姓得伤亡很大,所以,希望自己国家得人口增多,就是各国国君得当务之急。

)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孟子得这句话其实一下就点出了梁惠王得治国倾向:好战。

一个好战得国君怎能赢得百姓得拥护呢?但孟子并没有先点出来,而就是为自己要说得比喻找一个借口,这就是孟子得高明之处。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这就就是成语“五十步笑百步”得由来。

孟子得巧妙之处就在于她自己并不说出真正要说得话,而就是通过比喻来让对方去猜。

梁惠王好战,用战争作比,她自然就容易猜出。

孟子一向好用比喻,这种方法常常诱使问者不自觉得陷入困境。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就是亦走也。

(梁惠王果然就上了孟子得圈套,把孟子心里要说得话自己就说出来了。

梁惠王已经陷入困境了。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就就是这样来解答君王得疑问得,按照上面得问话思路,这就是一个水到渠成得结论。

不知梁惠王听了这话心里怎想,面上就是怎样得表情,文中没说,但我们不妨可以设想一下,肯定就是很尴尬得,她等于就是自找没趣。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郭跃辉《寡人之于国也》的脉络结构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郭跃辉《寡人之于国也》的脉络结构

郭跃辉《寡人之于国也》的脉络结构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颇能体现孟子本人的思想观念以及说理论证的基本手法。

如何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是学生理解文本的关键。

在第一段,梁惠王向孟子诉说了自己的迷惑甚至委屈。

不过仔细辨析梁惠王的话,我们可以发现:首先,梁惠王最困惑的一点在“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其实,“多”与“少”只是一个相对概念。

这是从结果层面的困惑。

造成这种困惑的具体原因有两个,一是梁惠王与邻国国王进行了对比,即“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于是一个不成立的推论出现了,梁惠王的证据是“邻国的国王不如我对待百姓尽心尽力”,按道理讲,他的困惑应该是“为什么我们国家的人民数量不比邻国多”,而不是“邻国人民没有减少,我们国家人民没有增多”。

邻国国君不如梁惠王用心,但并不意味着人家的人口数量就要减少。

从逻辑上讲,“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和“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这就像平时的学习中,一个学生说:“我平时比某某努力,为什么他的分数没有减少,我的分数没有增加呢”,这样提问是没有道理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我平时比某某努力,为什么得分不比他高呢?”梁惠王在逻辑方面的漏洞被孟子抓住了。

其次,梁惠王困惑的第二个原因是“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意思是说,我对于这个国家,已经尽到了善心,采取了一些利民的措施。

比如黄河以北发生饥荒,我就将青壮年迁移到黄河以东,将粮食输送到黄河以北,赈济那里的灾民。

其实,“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仅仅是“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的一个表现,或者说一个例子而已,两者之间也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而在梁惠王的内心意识中,他是将“表现”误等于“原因”,即因为我在黄河以北发生饥荒时,将青壮年迁移到黄河以东,将粮食输送到黄河以北,赈济那里的灾民,所以我对这个国家,可以说是尽心了。

寡人之于国也经典PPT课件

寡人之于国也经典PPT课件

于:对于。
使……迁移
焉耳矣:语气词连用。
于:到、往
河:古义:黄河
粟:谷子,泛指谷类
凶:古义:荒年,这样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 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干,是兵器杀的’ 有什么不同呢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那么天下的百姓便会投靠您了。”
•是:这 •何:什么 •异:区别、不同 •于:与 •而:表修饰
•兵:武器 •罪:名→动,归罪归咎 •斯:那么,就 •至:到达,这里是归顺 •焉:语气词,了
※孟子还用了一个比喻,是怎样比的? ——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 归罪于武器一样。
仁、政 民贵君思轻想 及其言行的一部著作。
孟子的思想
宋代以后常把孔子思想与孟子 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a、性善学说:“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 有不下”。
b、理想人格:“人皆可以为尧 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c、“仁政”思想:“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 也”。
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教民的主张, 四组排比)
养育教化百姓(治贫也治愚)是使民增多的 措施,也是仁政的内容。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谨庠序,申孝悌
养民 教民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语文】新人教必修3课文剖析(9寡人之于国也).doc

【语文】新人教必修3课文剖析(9寡人之于国也).doc

课文剖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梁惠干-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姓魏,名筆。

魏国都城在大梁,即在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寡人,寡德Z人,是古代国君对口己的谦称。

焉耳矣,焉、耳、矣都是旬末助词,重蒂使用,加重语气。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

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

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四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粟,谷子,脱売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亦然,也是这样。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没冇更减少,我的百姓没冇更增多,这是为什么呢?”无如,没冇像……。

加少,更少。

力山副词,更。

古代人口少,为了增加劳力和扩充兵员,希望人口增多,以人口增多为好事。

]这是课文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议题:民怎样才能加多?梁惠王迫切希望“民加多”,国力强盛,称霸诸侯,但国内多灾荒,于是他用尽心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但是“民不加多”;而邻国没有这么劳神耗力,却“民不加少”。

对此,梁惠王大惑不解,于是向孟子提出了这一个问题。

孟了对口:“王好战,请以战喻。

[孟了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作比喻吧。

好战,喜欢打仗。

战国时期各国互相攻打和兼并。

请以战喻,让我川打仗来作比喻。

请,有“请允许我”的意思。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冇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填,拟声词,模拟鼓声。

鼓之,敲起鼓来。

鼓,动词。

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

《寡人之于国也》结构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结构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
这篇文章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整个过程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很“尽心”了,可还是和邻国之政无大差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这是为什么呢?
第二部分(从“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这里主要是用比喻论证的方法。

盂子听到梁惠王的发问后,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投其所好地以打仗为例,引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问题,让梁惠王回答。

当梁惠王做出正确回答后,孟子顺势亮明了自己的观点:“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第三部分(3~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3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这里运用了一个排比句,指出从“农”、“鱼”、“林”三个方面达到使人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的地步就是“王道之始”。

第二层(第4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依然使用了排比。

第三层(第5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总之,本文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从三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体现了孟子文章结构严谨的特点。

【结构示意图】。

《寡人之于国也》重点难点解析

《寡人之于国也》重点难点解析

《寡人之于国也》重点难点解析
1、结构严谨,善用比喻说理:
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看起来散漫无序,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

本文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表达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组成一个整体。

孟子的文章还善用比喻,运用比喻说理。

以本文第二部分而言,是分析民不加多的缘故。

孟子未直截了当回答“民不加多”的缘故,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梁惠王,使之容易同意。

“王好战,请以战喻。

”总提一句。

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情形。

依照逃走的距离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的反问,进一步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这两句话突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缘故,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区别。

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

那个地点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至此文章便自然转入下一部分。

《寡人之于国也》全文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全文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全文赏析《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寡人之于国也》全文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先秦:孟子弟子录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高中语文课文《寡人之于国也》内容分析

高中语文课文《寡人之于国也》内容分析

高中语文课文《寡人之于国也》内容分析导读:高中语文课文《寡人之于国也》内容分析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一、理清文脉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

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

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

“王好战,请以战喻。

”总提一句,然后举出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

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这两句突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

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寡人之于国也》教材全解通

《寡人之于国也》教材全解通

寡人之于国也执著是日月经天年复一年的坚持,是百川归海永不停歇的流淌,是深秋枝头最后一枚黄叶的守望,是隆冬雪地一竿翠竹千磨万击的坚劲。

执著更是夸父追日不舍昼夜的奔走,是精卫填海不知疲倦的往返,是愚公移山世代相继的宣言,是梁祝化蝶双方倾情的依恋。

英雄的执著创造历史,凡人的执著推动历史。

执著于登临,则览名胜;执著于求知,则得渊博;执著于奋斗,则获成功;执著于创新,则有发明;执著于改革,则能兴盛;铁杵磨针的执著树起了诗坛浪漫主义的丰碑,墨染池水的执著留下了书苑“矫若游龙”的盛赞……但执著的道路并不平坦。

只要确立了目标,瞅准了方向,跌几跤算得了什么?儒家大师孟轲,坚守心中信念,周游列国,播洒“仁政爱民”的理念,虽百不售一,却以博大的思想、滔滔的辩才和孔圣人一起成为中华文化的旗帜。

读圣人书,学圣人仁。

让我们踩一路荆棘前进!Œ感悟课程新理念文题背景感悟【走近作者】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游说齐、宋、滕、魏等国。

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

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

孟子是一位继孔子之后的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

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

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

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

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探寻背景】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跃辉《寡人之于国也》的脉络结构
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颇能体现孟子本人的思想观念以及说理论证的基本手法。

如何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是学生理解文本的关键。

在第一段,梁惠王向孟子诉说了自己的迷惑甚至委屈。

不过仔细辨析梁惠王的话,我们可以发现:
首先,梁惠王最困惑的一点在“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其实,“多”与“少”只是一个相对概念。

这是从结果层面的困惑。

造成这种困惑的具体原因有两个,一是梁惠王与邻国国王进行了对比,即“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于是一个不成立的推论出现了,梁惠王的证据是“邻国的国王不如我对待百姓尽心尽力”,按道理讲,他的困惑应该是“为什么我们国家的人民数量不比邻国多”,而不是“邻国人民没有减少,我们国家人民没有增多”。

邻国国君不如梁惠王用心,但并不意味着人家的人口数量就要减少。

从逻辑上讲,“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和“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这就像平时的学习中,一个学生说:“我平时比某某努力,为什么他的分数没有减少,我的分数没有增加呢”,这样提问是没有道理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我平时比某某努力,为什么得分不比他高呢?”梁惠王在逻辑方面的漏洞被孟子抓住了。

其次,梁惠王困惑的第二个原因是“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意思是说,我对于这个国家,已经尽到了善心,采取了一些利民的措施。

比如黄河以北发生饥荒,我就将青壮年迁移到黄河以东,将粮食输送到黄河以北,赈济那里的灾民。

其实,“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仅仅是“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的一个表现,或者说一个例子而已,两者之间也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而在梁惠王的内心意识中,他是将“表现”误等于“原因”,即因为我在黄河以北发生饥荒时,将青壮年迁移到黄河以东,将粮食输送到黄河以北,赈济那里的灾民,所以我对这个国家,可以说是尽心了。

这又是一个逻辑漏洞,而且有两个逻辑漏洞,即荒年时的措施固然有用,但没有饥荒的时候呢,梁惠王采取了什么措施呢?还有,梁惠王隐含的意思难道是饥荒是导致本国人口数量没有增加的原因?
除此以外,孟子对梁惠王的执政措施还有没有更深层次的不满?这也值得探究。

对于梁惠王问题的逻辑矛盾,孟子充分发挥了他的论辩才能。

首先,他用“取譬”与“归谬”的方法,攻破了梁惠王的第一个逻辑矛盾。

在孟子看来,不论是邻国国君,还是梁惠王,都没有达到“尽心”的境界。

虽然梁惠王自己感觉比邻国国君更“用心”,但依然没有达到孟子的理想状况。

不过,我个人感觉,孟子的回答与梁惠王的困惑之间,依然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错位。

我们来看:
梁惠王的实际困惑:我比邻国国君更用心,为什么我的人口没有增加?
梁惠王的应该困惑:我比邻国国君更用心,为什么我的人口不比邻国多?
孟子实际回答:虽然你比邻国国君更用心,但没有达到真正“用心”的境界,所以你的人口不比邻国多。

孟子应该回答:虽然你比邻国国君更用心,但没有达到真正“用心”的境界,所以你的人口没有增加。

也就是说,孟子实际上回答的是梁惠王应该困惑的问题,孟子应该回答的是恰恰是梁惠王实际困惑的问题。

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讲,孟子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但从实际上讲,孟子并没有真正解决梁惠王的困惑。

梁惠王的实际困惑存在逻辑矛盾,而孟子的实际回答同样存在着矛盾。

孟子在逻辑上应该回答的是:梁惠王你“希望人口比邻国多”本身就是一个伪问题,真正应该去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增加本国人口的数量?而这恰恰是梁惠王最想知道的答案。

因此,孟子以下两段的阐述,讲的问题是“如何增加本国人口的数量”,而不是“如何使你的人口数量多于邻国”。

孟子的答案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王道之始,第二步是王道之成。

前者是最基本的条件,后者是真正的措施。

或者说,前者是要避免的东西,后者是要真正用心施行的措施。

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困惑出现了:为什么“王道之始”中有“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的物质生产的措施,而“王道之成”中也有“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的物质生产措施呢?这难道不是一种方法上的重复吗?这其实是理解孟子核心精神的最关键的地方。

其实,孟子所说的“王道之始”的几条措施,并非着眼于促进物质生产,而是有另外的目的。

孟子说的“不违农时”,杨伯峻先生在《孟子译注》中解释说:“如果在农民耕种收获的季节,不去征兵政工妨碍生产,那粮食便会吃不尽了。

”可见,孟子的着眼点并非农业生产的时令,而是政府在军事、劳役方面对农业生产的妨碍。

由此可知,孟子所说的“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并非真正增加鱼鳖与材木的数量,而是另有深意,即不要给劳动人民增加太重的负担,就像不用细密网眼的渔网去捕鱼一样,就像在秋冬季节去砍伐树木一样。

如果能减轻百姓在兵役、劳役、徭役方面的负担,不要横征暴敛,老百姓就能够“养生丧死无憾”,这其实是劳动人民最基本的需求。

养生,即是保全生命,安定生活;丧死,即是颐养天年,自然死亡,而不是因为战争或其他因素而死去。

至于孟子说的“王道之成”,才是真正实现“增加本国人口的数量”的方法。

方法一共有两个层面的东西,一是“富民”,二是“教民”。

这与孔子的思想是一致的。

其中,“富民措施”包括衣食两大方面,前者体现在“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后者则包括副食与主食两个层面,前者是“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后者是“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这些措施的重心已经从政府层面转移到家庭层面。

而“教民措施”主要是“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其实,不论是“富民”还是“教民”,都是增加人口数量的方法。

前者自不待言,而后者的目的正在于“增加人口数量”,而不是“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

从这个意义上讲,孟子的主张与孔子还是略有区别。

《论语》中有一个片段: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的“教之”,目的是使人民知礼仪;孟子的“教民”,目的还在于“增加人口数量”,这一点可以从“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里面虽然也包含礼仪的要求,但根本原因不是礼仪。

老人颐养天年,这不正是人口数量增加的标志吗?一个社会没有老年人,或者说人都活不到老年,人口数量又怎么增加?
正面给出有力的措施之后,孟子又绕到了梁惠王所说的“河内凶”这个问题上,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我个人倒是感觉,梁惠王或许没有将人口数量不增加归罪于荒年吧。

孟子此处,只是借题发挥发了。

不过他说的现象,确有其事。

孟子曾经说:“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可见,孟子虽然不是针对梁惠王此时的问题,但他的结论是有现实来源的,而梁惠王的关于“河内凶”的自我表扬,恰恰给孟子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

总之,只有抓住梁惠王的逻辑困惑与矛盾,辨析孟子的“王道之始”与“王道之成”,这篇文章才能梳理出大致的脉络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