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度计算
位置度公差的计算
位置度公差的计算
计算公式适用于采用螺栓连接和螺钉连接(或其它类似情况)的孔的位置公差,其孔的分布可以呈任何形式。
1,活动紧固件连接(螺栓连接)的计算公式
(1)用螺栓连接2个或2个以上的零件,且被连接件均为光孔,其孔径大于螺栓直径:
计算公式:t≤K*S
S=Dmin-dmax
K的推荐值:不需调整的连接K=1
需调整的连接K=0.8或K=0.6
注:t---位置度公差值(公差带的直径或宽度)S---孔与紧固件轴之间的间隙Dmin---最小孔径dmax---最大轴径K---间隙利用系数
(2) 考虑结构、加工等因素,被连接件采用不相等的位置度公差ta、tb时,则:ta+tb≤2t 注:若连接三个或更多零件而采用不相等的位置度公差时,则任意2个零件的位置度公差组合必须满足:ta+tb≤2t
2,固定紧固件连接的计算公式
(1)螺钉连接的零件中有一个是螺孔(或其它不带间隙的过盈配合孔),其它均为光孔,其孔径大于螺钉直径,
则:t≤0.5*K*S
S=Dmin-dmax
K的推荐值:不需调整的连接K=1
需调整的连接K=0.8或K=0.6
(2) 考虑结构、加工等因素,被连接件采用不相等的位置度公差ta、tb时,则螺孔(或过盈配合孔)与任一零件的位置度公差的组合必须满足:ta+tb≤2t
3,按上述公式计算确定的位置度公差,经圆整后按标准公差值选取。
4,采用螺钉连接时,如螺孔(或过盈配合孔)的垂直度误差影响较大,则上述公式不能保证自由的装配,为保证自由的装配的要求,则螺孔(或过盈配合孔)的位置度公差可采用延伸公差带。
位置度最大最小实体计算公式.
实际允许公差=形体增加的公差+基准增加的公差+图中位置度值
位置度值=2*SQRT((理论X值-实测X值^2+(理论Y值-实测Y值^2
总位置度公差=位置度公差+补偿公差
位置度值=2*SQRT((理论X值-实测X 值^2+(理论Y值-实测Y值^2 位置度值=2*SQRT((理论X值-实测X 值^2+(理论Y值-实测Y值^2 总位置度公差=位置度公差+补偿公差
图中位置度值
0.2
实际允许公差=形体增加的公差+基准增加的
公差+图中位置度值
位置度值=2*SQRT((理论X值-实测X值^2+(理论Y值- 实测Y值^2
孔类与轴类的最大最小实体增加的公差区别:
类轴类最最
轴:最大理论直径-测量直径孔:测量直径-最小理论直径。
位置度计算公式范文
位置度计算公式范文
在地理空间分析中,位置度计算公式可以用来评估其中一点相对于其他点的优势和劣势。
在市场定位中,位置度计算公式可以用来确定产品销售的最佳位置。
在网络节点评估中,位置度计算公式可以用来评估网络中各个节点的重要性。
1.欧式距离公式:
欧式距离公式是最常用的计算两点之间距离的公式之一、假设有两点A和B,A的坐标为(x1,y1),B的坐标为(x2,y2),欧式距离公式可以表示为:
distance = sqrt((x2-x1)^2 + (y2-y1)^2)
其中,sqrt表示平方根。
2.曼哈顿距离公式:
曼哈顿距离公式也是计算两点之间距离的一种常用公式。
假设有两点A和B,A的坐标为(x1,y1),B的坐标为(x2,y2),曼哈顿距离公式可以表示为:
distance = ,x2-x1, + ,y2-y1
其中,x2-x1,表示x2-x1的绝对值。
3.距离加权公式:
距离加权公式是在计算两点之间距离的基础上,通过给距离赋予不同的权重,来评估位置的相对程度。
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来确定距离权重的分配方式。
4.分级计算公式:
分级计算公式是在给定的区域中将位置划分为不同的级别,然后通过计算每个级别的点数量、分布情况等因素,来评估位置的相对程度。
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来确定分级的方式和相应的计算公式。
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位置度计算公式示例,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设计和调整公式。
位置度计算公式的选择和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需求、数据特点和计算效率等因素,以得到准确而有效的结果。
位置度公差及其计算
位置度公差及其计算位置度公差是工程设计中常用的一种公差类型,用于描述零件上对特定位置的要求。
它通常用于描述两个或多个特定表面的位置关系,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和斜度等。
在实际工程中,位置度公差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详细介绍位置度公差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一、位置度公差的概念和表达方式位置度公差是指在一定的设计要求下,用来描述两个或多个特定表面或特征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公差。
它反映了零件特定表面或特征与基准表面(通常为基座)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零件能够与其他零件或装配体正确地定位和工作。
位置度公差通常用字母T(Positional Tolerance)表示。
1.最大材料条件(MMC):在设计中,零件的制造公差可能导致实际测量值偏离设计值,最大材料条件即指代测量值可能达到的最大极限状态。
在位置度公差中,最大材料条件表示与基准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或最大角度。
在图纸上用字母M表示。
2.最小材料条件(LMC):与最大材料条件相反,最小材料条件指代测量值可能达到的最小极限状态。
在位置度公差中,最小材料条件表示与基准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或最小角度。
在图纸上用字母L表示。
二、位置度公差的计算方法1.平行度公差(Parallelism):平行度公差用于描述两个平面或轴线之间的平行关系。
计算平行度公差时,需要根据实际测量值与设计值之间的偏差来确定公差范围。
该方法通常采用最大材料条件和最小材料条件之间的最大偏差来计算。
2.垂直度公差(Perpendicularity):垂直度公差用于描述两个平面或轴线之间的垂直关系。
计算垂直度公差时,也需要考虑最大材料条件和最小材料条件之间的最大偏差。
3.斜度公差(Angularity):斜度公差用于描述两个平面之间的倾斜关系。
计算斜度公差时,需要根据实际测量值与设计值之间的偏差来确定公差范围。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位置度公差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还可以使用其他的位置度公差计算方法。
位置度公差和计算
位置度公差和计算
孔组位置度公差 各孔位置度公差
位置度公差和计算
二、位置度公差的标注
• ②位置度公差与定位尺寸公差组合注法:图6-4和6-8。
➢ 四个孔的实际轴线必 须位于Φt1位置度公差 带内,且I、II、III孔 的实际轴线还必须位 于相应的定位尺寸公 差带内,才能满足设 计要求。
位置度公差和计算
③复合位置度公差注 法:图6-13。
• 四个孔的实际轴线应同时位 于孔组位置度公差带和各孔 位置度公差带内,即四个孔 的实际轴线应位于两个公差 带的重叠部分,但各孔位置 度公差带中心不必位于孔组 位置度公差带内,则满足设 计要求。
位置度公差和计算
三、位置度公差的计算
• 1. 孔组内各孔位置度公差的计算 • 孔组内各孔的位置度公差带计算公式由紧固件与被连接零
位置度公差和计算
二、位置度公差的标注
• 2.孔组位置度公差的基本标注方法 满足第一种设计要求的位置度公差注法 • (1)矩形布置孔组。图6-6。
位置度公差和计算
No 二、位置度公差的标注
• (2)圆周布置孔组。图6-5。
位置度公差和计算
二、位置度公差的标注
• 2.孔组位置度公差的基本标注方法 满足第二种设计要求的位置度公差注法 • (1)矩形布置孔组。 • ①复合位置度公差注法:指将孔组的两种位置度公差分别
度公差值相同,而通孔的位置度公差采用最大实体要求, 螺孔的位置度公差不采用最大实体要求,而采用独立原则。
t=(DM-dM)/2=0.5Xmin • 上式中,紧固件采用包容要求
位置度公差和计算
位置度公差和计算
三、位置度公差的计算
• 2. 孔组位置度公差的计算 • (1)矩形零件(基准要素为平面要素) • 满足第一种设计要求:只需计算各孔位置度公差值t1,不
位置度计算方法说明
⊕|0.1 Ⓜ |A |BⓂ |CⓂ ⊕|0.1|A |B |C ⊕|Φ0.1|A |056 Dim303应用注释
69P housing Note 8应用注解 (dim1.7)
1.7的实际位置度要求为: TP|0.1M|Z|YA M|XA M 基准XA是内框尺寸,需作为孔基准系处理:
孔基准系的最大实体尺寸计算方法为: △ TP1=Act data-min dim1.7的尺寸也是内框尺寸,所以也需要作为 孔基准系处理:△ TP2=Act data-min 综上可得: 补偿后的位置度公差XA方向位置度为: TP`=TP+△ TP1+△ TP2
Act data of XA=20.405 Act data of 1.7=1.725;
⊕|Φ0.1|A |B|C
公差带为Φ0.1的圆 以第一基准为参考平面放平产品 分别测量、计算其他两个方向位置度 通过平方求和计算出最终结果
TP`=0.1+(20.405-20.350)+(1.725-1.600)=0.280
69P housing Note 8应用注解 (dim8.1)
8.1的实际位置度要求为: TP|0.1M|Z|YA M|XA M 基准XA是内框尺寸,需作为孔基准系处理:
孔基准系的最大实体尺寸计算方法为: △ TP1`=Act data-min dim8.1的尺寸也是外框尺寸,所以需要作为轴基准系 处理:△ TP2`=Max-Act data 综上可得: 补偿后的位置度公差TP``=TP+△ TP1`+△ TP2`
If: Act data of XC=20.405 Act data of 8.1=8.15; TP`=0.1+(20.405-20.350)+(8.2-8.15)=0.205
[全]位置度的最大实体计算方式
[全]位置度的最大实体计算方式1.位置度Position的最大实体时的计算方式最大实体条件,缩写MMC当被测要素的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际尺寸时,行为公差可以获得补偿值的一种公差原则。
即:图纸上标注的形位公差值是被测要素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给定的。
当被测要素直径偏离最大实体直径时,形位公差值可得到一个补偿值。
该补偿值是最大实体直径和实际直径之差的绝对值。
其实可以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就是,最大实体状态(MMC)就是材料最多(质量最重)的状态。
比如对于孔来讲就是孔尺寸最小时的状态,对于轴就是轴尺寸最大时的状态。
位置度最大实体计算方式:位置度:位置度是表示零件上的点、线、面等要素,相对其理想位置的准确状况。
位置度公差是:被测要素的实际位置相对于理想位置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形位公差注意问题:(1) 形位公差内容用框格表示,框格内容自左向右第一格总是形位公差项目符号,第二格为公差数值,第三格以后为基准,即使指引线从框格右端引出也是这样.(2) 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箭头必须和有关的尺寸线对齐.只有当被测要素为单段的轴线或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箭头可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这样标注很简便,但一定要注意该公共轴线中没有包含非被测要素的轴段在内.(新标准中箭头指向轴线或中心线的标法已废止)(3) 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箭头指向一般均垂直于该要素.但对圆度公差,箭头方向必须垂直于轴线.形位公差标注举例(4) 当公差带为圆或圆柱体时,在公差数值前需加注符号"Φ",其公差值为圆或圆柱体的直径.这种情况在被测要素为轴线时才有.同轴度的公差带总是一圆柱体,所以公差值前总是加上符号"Φ";轴线对平面的垂直度,轴线的位置度一般也是采用圆柱体公差带,需在公差值前也加上符号"Φ"。
(5) 对一些附加要求,常在公差数值后加注相应的符号,如(+)符号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腰鼓形外凸,(-)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鞍形内凹,(>)说明误差只许按符号的小端方向逐渐减小.如形位公差要求遵守最大实体要求时,则需加符号○M.在框格的上,下方可用文字作附加的说明.如对被测要素数量的说明,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上方;属于解释性说明(包括对测量方法的要求)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下方.例如:在离轴端300mm处;在a,b范围内等.形位公差是为了满足产品功能要求而对工件要素在形状和位置方面所提出的几何精度要求。
孔位置度计算公式详解
孔位置度计算公式详解
孔位置度计算公式是一种用于评估孔位移的方法。
它通常用于研究钻孔施工中的孔位偏移情况,尤其是在地层较松软或容易产生塌孔的情况下。
孔位置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孔位置度 =(S1 - S2)/ D × 100%
其中,S1表示测量点上方的孔位高度,单位为米;
S2表示测量点下方的孔位高度,单位为米;
D表示两个测量点之间的距离,单位为米。
这个公式的计算思路是通过测量钻孔井口上下两个点的孔位高度差来评估孔位移情况。
当孔位置度较大时,说明孔位移较大,可能存在孔塌或孔位偏移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仅适用于非垂直井孔的情况,如果钻孔是垂直的,则可以直接通过测量各测点的孔位高度来评估孔位移情况,不需要计算孔位置度。
此外,孔位置度计算公式的结果还受到测量误差、测量点的选择和孔位高度的准确性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并结合其他的孔位移评估方法来进行准确的孔位移分析。
位置度计算方法举例
位置度计算方法举例嘿,咱今儿就来聊聊位置度计算方法。
你说这位置度啊,就好像是给每个东西找它最合适的“座位”。
比如说,咱有个零件,它上面有几个关键的孔或者凸起啥的。
这时候要确定这些孔或者凸起在整个零件里的位置是不是恰到好处,就像你找座位得找个不前不后不左不右刚刚好的地方一样。
那怎么算呢?咱先得有个基准吧,就好比你去看电影,总得有个排号和座位号做参照不是?这个基准就是我们计算的起始点。
然后呢,再看看我们要研究的那个孔或者凸起和基准之间的距离呀、角度呀之类的。
举个例子哈,想象一下有个圆形的零件,上面有个孔。
我们把圆心当作基准,然后测量这个孔到圆心的距离是多少。
这距离要是和规定的一样,那位置度就没问题啦!要是不一样,那就得看看是大了还是小了,偏差有多少。
再复杂点呢,可能就不是一个孔了,是好几个孔,或者还有其他形状的特征。
这就好像是一场大型的“座位安排游戏”。
每个特征都有它该在的地方,咱得一个一个去算,去比较。
你可能会问了,算这个有啥用啊?哎呀,用处可大啦!要是位置度没算好,零件可能就装不上去,或者装上去了也不好用。
就好像你去参加一个活动,座位安排得乱七八糟,那不是乱套了嘛!而且啊,这位置度计算可不只是在工厂里有用哦。
你想想,生活中很多地方不也得讲究个位置合适不?比如说摆家具,你得让沙发在客厅里的位置看着舒服,电视的角度也得正好,这其实也是一种位置度的概念呀!咱再回到专业点的领域,计算位置度的时候可得细心再细心,一个小数字错了都可能导致大问题。
就跟你走路一样,一步走错可能就走到沟里去啦!总之呢,位置度计算方法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工具,能帮我们把各种东西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虽然有时候可能会有点复杂,有点头疼,但只要咱认真去学,去琢磨,肯定能掌握好它。
到时候,咱就能在各种领域里游刃有余啦!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位置度计算公式表格
最大实体原则
最大实体原
标准半径:
标准值X: 4.110
标准角度:
标准值Y:
实测半径:
标准值Z:
实测角度:
实测值X: 4.108
位 置 度: 0.000 实测值Y: 实测值Z: 位 置 度: 0.004
元素 M
规格
上公差 下公差 (柱类) (孔类)
上公差 下公差 (柱类) (孔类)
实测值:
未输测量 未输测量 数据 数据
补差值:
未输测量 数据
未输测量 数据
2
0.150 0.15孔类)
基准② M
规格
实测值:
1.940
实测值:
实测值:
补差值: 0.210 0.090
补差值:
未输测量 数据
未输测量 数据
补差值:
0.28
0.29
最大实体原则 最大实体原则
基准② M
上公差 下公差 (柱类) (孔类)
基准③ M
规格
★位置度计算
位置度∮t:(每个)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t,由以对于基准的理论正确尺寸所确定的理想位置为轴线的圆柱面内。
例法兰螺钉孔位置度:(1)用V型铁支承距离最远两端主轴颈(A-B),将螺纹检轴紧密旋入螺纹孔中,曲轴销孔中心旋转至X(水平)方向,用带有杠杆百分表的高度游标卡尺,将基准中心调整至等高(同时,将位置度检具某一平面调整水平后,固定)。
分别测量各螺纹检轴中心线与基准中心线在X(水平)方向的误差值即:Fx。
曲轴销孔中心旋转至Y(垂直)方向(同时位置度检具原垂直面为水平),此时测量各螺纹检轴中心线与基准中心线在Y方向的误差值即:Fy。
位置度误差为:ΔF=2(Fx2+ fy2)1/2。
(2)用V型铁支承距离最远两端主轴颈(A-B),将螺纹检轴紧密旋入螺纹孔中,曲轴连杆轴颈基准(C)旋转至X(水平)方向,用带有杠杆百分表的高度游标卡尺,将基准中心调整至等高(同时,将位置度检具某一平面调整水平后,固定)。
分别测量各螺纹检轴中心线与基准中心线在X(水平)方向的误差值即:Fx;曲轴连杆轴颈基准(C)旋转至Y (垂直)方向(使位置度检具原垂直面为水平),此时测量各螺纹检轴中心线与基准中心线在Y(垂直)方向的误差值即:Fy。
螺纹孔位置度误差为:ΔF =2(Fx2+ Fy2)1/2。
取各螺纹检轴位置度误差最大值,作为评定的依据。
例定位销孔位置度1、大柴:(1)销孔对基准平面的位置度(水平方向): 用V型铁支承距离最远的两个主轴颈(A-B)且调至等高,把检轴紧密插入销孔,慢慢调整曲轴,用带有杠杆百分表的高度游标卡尺将基准轴线调至等高后(同时,将位置度检具水平方向平面调整等高后,固定)。
测量销孔中心与基准轴线高度差的二倍,即为销孔位置度误差。
(2) 销孔轴线对主轴颈轴线的位置度(垂直方向):用V型铁支承距离最远的两个主轴颈(A-B)且调至等高,把检轴紧密插入销孔,慢慢调整曲轴,连杆轴颈基准(C)调整至Y (垂直)方向(即位置度检具原垂直面为水平),并用带有杠杆百分表的高度游标卡尺,测量销孔中心线到基准轴线的数值与理论正确尺寸之差的二倍。
最新位置度公差及其计算
件上对应孔组内各孔的位置分别对准,而且要求这两个零 件上的某些其他要素也应分别对准。(对孔组和各孔的位 置变动量都应规定较严格的位置度公差。) • (2)第二种设计要求。装配时仅要求被连接的两个零件 上对应孔组内各孔的位置分别对准,而不要求这两个零件 上的某些其他要素也分别对准。(对各孔的位置变动量应 规定较严格的位置度公差,而对孔组位置度公差或定位尺 寸公差则应规定的较松。) • 孔组位置度公差与各孔位置度公差的关系:前者一定要不 小于后者。
位置度公差及其计算
一、位置度公差注法的原理
• 在几何精度设计中,确定中心距是一个重要的方 面。
• 坐标尺寸注法存在着以下缺点: • 1.加工时产生累积误差; • 2.用两点法测量各个中心距不能保证坐标方向。 • 位置度公差注法建立在由理论正确尺寸和几何图框给出的
理想位置上。见图6-1到6-5。
二、位置度公差的标注
• 孔组位置度公差带与各孔位置度公差带重合,几何图框轴线对基准轴 线的允许变动量δl等于各孔位置度公差值t1 与该孔直径的尺寸公差值T 之和。
• δl=t1+T
• 满足第二种设计要求:(图6-10)
• 图6-10(a),各被测孔的轴线对
基准轴线的允许变动量:
δl=t1+T+T1 t1和T——被测孔的位置度公差值和
尺寸公差值;
T1——基准孔的尺寸公差值 • 图6-10(b),各被测孔的轴线对
基准轴线的允许变动量:
δl=t1+T+T1+t3 t1和T——被测孔的位置度公差值和
尺寸公差值;
T1和t3——基准孔的尺寸公差值和垂 直度公差值
位置度最大实体计算方式k
∮3.5士0.1
∮0.1 M A B M C M B2
C1
解释
实际测量:
被测孔(∮2.67
X:22.62;Y:32.96 )
基准孔(B1C1: ∮ 3.026;⊥:0.03 B2: ∮3.48 )
与基准有关,与被测孔无关 全公差域为:0.02+0.07+0.05=0.14
理解:基准MMC的偏差量(3.026-3.006) +基准的垂直度(0.1-0.03)+公差0.05=0.14
第三部分 测量结果输出
Y 33
∮ +0.05
2.65 0 ∮0.05 M A B C
22.6
X
∮33..000666 (3F11)
⊥ ∮0.1 M A
B1
∮3.5士0.1
∮0.1 M A B M C M B2
C1
解释
实际测量:
被测孔(∮2.67
X:22.62;Y:32.96 )
基准孔(B1C1: ∮ 3.026;⊥:0.03 B2: ∮3.48 )
位置度最大实体计算方式
FXSZ部品检查部
第三部分 测量结果输出
图面
1
∮0.05 A B C
2
∮0.05 M A B C
3
∮0.05 A B M C M
4
∮0.05 M A B M C M
第三部分 测量结果输出
位置度四种表示方式说明如下:
NO
公差方式
∮2.65
+0.05 0
1
∮0.05 A B C
注:测量值偏移最大的减去理论值乘以2。
0.1 0.05 0.05
测量值 显示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
2 – M4X12
Ø T1 M
底座 A
Ø 4.2
+ 0.2 0
盖板
2 – Ø 4.2 Ø 4.2
+ 0.2 0
A-A
A
Ø T2 M
A
Ø T1 M
A
Ø T2 M
A
P
L L±ΔL
B-B
10±0.5
B
A
R L±ΔL A
+ 0.2 7.8 0 + 0.2 7.8 0
Ø T3 M
A
R
B
Ø T3 M
设计要求: (1)底座与盖板螺钉连结; (3)R槽能通过ø15轴;
谢 谢 !
或 T1 = 0.05 , T2 = 0.03 等。
如:T1 = T2 = 0.04
对称板件(活动紧固件连接)
件1
A
Ø 10 H9
Ø T1 M
+ 0.058 0
Ø 20 H 9
+ 0.052 0
E
件2
A M
Ø 20 d 9
- 0.040 - 0.092
E
A 图 11
Ø 10 d 6
- 0.040 - 0.098
+ 0.12 0
件1
4 - Ø 3.5
0 - 0.12
件2
ØT1 M
ØT2 M
图 12
计算: A)由式 (6) 得: H = F + T1 + T2, 4 = 3.5 + T1+T2 则: T1+T2 = 0.5 如: T1 = T2 = 0.25 或 T1 = 0.2, T2 = 0.3 等。 B)由式 (5) 得:T =(H - F)/2 =(4 – 3.5)/2 = 0.25
同轴件(活动紧固件连接)
Ø 10 H9
Ø T1 M
+ 0.043 0
件1 A
Ø 10 d9
Ø T2 M
- 0.040 - 0.076
件2 A
A M
A M
Ø 20 H9
+ 0.052 0
E
Ø 20 e9
- 0.040 - 0.076
E
图 10
计算: 由式 (7) 得
H1+ H2 = F1 + F2 + T1 + T2 T1 + T2 = 20 + 10 -19.96 – 9.96 = 0.08
B A
A
图 16
四
H/2 X F/2
美国标准(定位销)
T2/2
T1/2 P D
H – F – T1 – T2 – P – D –
光孔的MMS 销的MMS 光孔的公差带大小 销的公差带大小 销的延伸高度max 销深度min
图 17
H/2 = F/2 + X + T1/2 + T2/2 H = F + 2X +T1 +T2 H = F + 2PT2/D +T1 + T2 H = F + T1 +T2(1+2P/D)
……(2)
图 4
2
若:H1 ≠ H2 ≠ H ,T1 = T2 = T
H1 C min X Ø T/2 F H1/2 F/2 ØT
则:H1/2 = F/2 + T/2 + X
而 X = F/2 – Y,Y = H2/2 - T/2 X = F/2 - H2/2 + T/2
代入上式得:
Y
H1/2 = F/2 + T/2 + F/2 - H2/2 + T/2
X/T2 = P/D
X = PT2/D
Ø 0.5 M
H
F
Ø 0.5 M
P D
图 18
如:F – 销的MMS为10; T1 – 光孔的公差带大小为0.5 ; T2 – 销的公差带大小为0.5 ; P – 销的延伸高度max为15 ; D – 销的深度min为20 ; 则:H = F + T1+ T2 ( 1 + 2P/D ) = 10 + 0.5 + 0.5 [ 1 + 2 (15/20) ] = 11.75
三
4 - Ø 4.5
+ 0.12 0
实例
已知:孔的MMS(H) = 4.5 轴的MMS(F) = 4.0 求:T1和T2 ? 计算: A)由式 (2) 得:H = F +(T1+T2)/2 4.5 = 4 +(T1+T2)/2: 则: T1+T2 = 1 如:T1 = T2 = 0.5, 如:T1 ≠ T2, T1 = 0.4, T2 = 0.6等 B)由式 (1) 得: T = H – F = 4.5 – 4 = 0.5
H C min Ø T1/2 T1/2 X F H/2 F/2 Ø T2 T2/2
则:F/2 = H/2 - T1/2 – X 而 X =(T2/2-T1 /2)/2
代入上式得:
F/2 = H/2 - T1/2 –(T2/2-T1 /2)/2 最后得:
F = H -(T2 + T1)/2
H
或 H = F +(T1+T2)/2
公式推导
设: H – 光孔的MMC尺寸(MMS) F – 紧固件(轴)的MMC尺寸 (MMS) Ø T – 公差带大小 C min – 孔与轴的最小间隙 则: F/2 = H/2 - T/2 H=F+T ……(1) 或 C min = H – F = T
1
T/2
H
图 3
公式(1) 的进一步讨论: 若:H1 = H2 = H ,T1 ≠ T2 ≠ T
位置度公差 的计算
陈一士
一
概述
机械零件装配在一起最为常用的有如下两种连接: 1)以活动紧固件(或轴)通过被装配零件上的光孔进行连接,这种方 式最常用的如螺栓(两个零件均为光孔)连接。
图 1
2)以固定紧固件(或轴)牢固地连接在一个零件上,且通过另一零 件上的光孔进行连接,这种方式最常用的如螺钉(一零件为光孔、 一零件为螺孔)连接。
若光孔为Ø 3.5 B11,轴为Ø 3.5 h11(配合)
4 - Ø 3.5 B11
ØT1 M
(
+ 0.215 + 0.140
)
件1
4 - Ø 3.5 h11 ( ØT2 M
0 0.075
)
件2
图 13
计算: A)由式 (6) 得:
H = F + T1 + T2, 3.64 = 3.5 + T1+T2 , T1+T2 = 0.14 设: T1 = T2 则: T1 = T2 = 0.07 。 B)由式 (5) 得:T =(H - F)/2 =(3.64 – 3.5)/2 = 0.07。
对称板件(固定紧固件连接)
3 – 3.5
0 - 0.12
件1
件2
3–4
+ 0.12 0
Ø T2 M
Ø T1 M
图 14
计算: A)由式 (6) 得: H = F + T1 + T2 , 4 = 3.5 + T1 + T2 则: T1+ T2 = 0.5 如: T1 = T2 = 0.25 或 T1 = 0.2, T2 = 0.3 等。 B)由式 (5) 得: T =(H - F)/2 =(4 - 3.5)/2 = 0.25
Ø T2 M
A M
计算: 由式 (7) 得: H1+ H2 = F1 + F2 + T1 + T2 T1 + T2 = 10 + 20 - 19.96 - 9.96 = 0.08 如:T1 = T2 = 0.04 或 T1 = 0.05, T2 = 0.03 等。
板件(固定紧固件连接)
4-Ø4
底座
2 – M4X12
Ø 0.1 M
盖板 Ø 4.2
+ 0.2 0
A
2 – Ø 4.2
Ø 4.2 A
+ 0.2 0
A-A
A
Ø 0.2 M
A
Ø 0.1 M
Ø 0.2 M
A
P
10.5 L±0.5
B-B
10±0.5
B
A
R 7.8 L±0.5
+ 0.2 0 + 0.2 0
R 7.8
Ø 0.6 M
A
Ø 0.6 M
图 15
(2)ø4.2孔需通过ø4轴; (4)螺孔中心到边允差1。
A
计算方法: (1)求 T1 与 P 的高度L延 解:为固定紧固件连接 用式 (5):T1 =(H - F)/2 = (4.2 - 4)/2 = 0.1; L延 = 10 + 0.5 = 10.5 。 (2)求 T2 解:为活动紧固件连接 用式 (1):T2 = H - F = 4.2 - 4 = 0.2。 (3)求 T3 解:为活动紧固件连接 用式 (1):T3 = H - F = 7.8 x 2 - 15 = 0.6。 (4)求 ±ΔL 解:因为允差为1 所以±ΔL = ±1/2 = ±0.5 。
或
H = F +(T1+T2) ………(6)
5
C)两个同轴要素或两个对称要素(其中一个要素为另一个要素的基准) 的配合零件
Ø T1 M
A
M
Ø T2 M
A
M
Ø T1 M
A
M
Ø T2 M
A
M
Ø H1
Ø 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