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名与荆楚文化
荆楚文化作文1500字
荆楚文化作文1500字荆楚地区是我国湖北省的代表地域,涵盖了江汉平原和武汉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荆楚文化是荆楚地区独特而璀璨的文化现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荆楚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楚国,楚国是黄河流域的一个古代部落,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楚国的兴衰与荆楚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荆楚地区的人民勤劳智慧,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如楚诗楚骚、楚画楚剧等。
楚诗楚骚是指楚国的文学作品,它们以其豪放的风格和独特的意境而闻名于世。
楚人崇尚自然,以草木山水为灵感创作出了许多优美的诗歌和散文。
楚诗楚骚不仅体现了楚国人民的思想情感,也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楚画楚剧则是在绘画和戏剧方面,荆楚地区也有着丰富的传统。
楚画以其写意的笔墨和细腻的画风而著称,主题多以风景和人物为主。
楚剧则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戏曲,它们富有节奏感、韵律感和生动性,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荆楚文化的传统节日也是荆楚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荆楚地区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不仅是人们展示自身文化传统的平台,也是人们传承荆楚文化的重要途径。
清明节是荆楚地区的重要节日之一,人们会到坟头扫墓、祭祖,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龙船竞渡等民俗活动。
这些节日不仅有盛大的庆祝活动,还有丰富的民间艺术表演,如歌舞、戏曲等。
这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也展示了荆楚地区人民的习俗和风情。
荆楚地区的自然环境也对荆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荆楚地区是一个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这种自然环境孕育了荆楚人民的农耕文化和水乡文化,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和灵感源泉。
荆楚人民多以农耕为生,他们热爱大地,崇尚自然,这种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念构成了荆楚人民独特的文化精神。
荆楚地区拥有诸多美丽的山水景观,如东湖、武当山等,这些山水风光成为了荆楚文化的重要符号和艺术题材。
武汉的历史文化和城市特色
武汉的历史文化和城市特色
武汉这座城市的特点是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盘龙城遗址有3500年历史。
春秋战国以来,武汉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明清时期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天下四聚之一。
清末汉口开埠和洋务运动开启武汉现代化进程,使其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被誉为“东方芝加哥”。
武汉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近代史上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武汉的城市特色:
武汉市地貌属鄂东南丘陵经汉江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陵过渡地区,中间低平,南北丘陵、岗垄环抱,北部低山林立。
全市低山、丘陵、垄岗平原与平坦平原的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5.8%、12.3%、42.6%和39.3%,海拔高度在19.2米至873.7米之间,大部分在50米以下。
荆楚文化素材
荆楚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其内涵可概括为十大系列:荆楚文化炎帝神农文化湖北随州、谷城和神农架是炎帝神农的主要活动区域,有许多民间传说和文化遗址。
在这里,炎帝神农遍尝百草,为民治病,发明农业,教民耕种,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过渡。
荆楚文化楚国历史文化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
楚国独步一时的青铜铸造工艺、领袖群伦的丝织刺绣工艺、八音齐全的音乐、偃蹇连蜷的舞蹈、巧夺天工的漆器制造工艺、义理精深的哲学、汪洋恣肆的散文、惊采绝艳的辞赋、恢诡谲怪的美术,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代表同期的最高水平。
荆楚文化秦汉三国文化秦汉时期的湖北地区是当时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云梦古泽、睡虎地和龙岗秦简、张家山汉简、汉明妃王昭君、汉光武帝刘秀、文学家王逸等都是重要的文化资源。
湖北境内还是魏、蜀、吴三国犬牙交错、激烈争夺的“四战之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联合与斗争波谲云诡,惊心动魄,古隆中、赤壁、乌林、长坂坡等著名文化景区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荆楚文化清江巴土文化清江流域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
热情、质朴、勤劳、善良、勇敢,代表了土家人优良的民族素质。
其婚丧习俗、歌舞曲艺、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构成了清江巴土文化的鲜明特色。
同时,以恩施自治州和长阳、五峰两个自治县为主体的湖北民族地区也是巴土文化的富集之地,这里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是发展湖北特色经济的重要地区。
荆楚文化名山古寺文化湖北的名山古寺众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名山古寺文化资源。
武当山是道教名山,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武当文化。
此外,荆山、大别山、大洪山、齐岳山、九宫山和黄梅五祖寺、当阳玉泉寺、来凤仙佛寺、汉阳归元寺、武昌宝通寺以及荆州天星观、武昌长春观等众多的名山古寺以及钟祥明显陵等名胜古迹,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武汉的传统文化习俗礼仪知识
武汉的传统文化习俗礼仪知识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
武汉文化蕴含着盘龙文化、荆楚文化、黄鹤文化、东湖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等优秀文化。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供大家参考。
艺术文化音乐武汉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发源地。
武汉音乐学院和湖北美术学院的前身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是中国现代第一所私立艺术教育学堂、中国最早的三所艺术专科学校之一,因此武汉也成了中国近现代高等艺术教育的发源地之一。
武汉主要艺术表演场馆有琴台大剧院、武汉琴台音乐厅、湖北剧院、武汉剧院、洪山礼堂等。
工艺汉绣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它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糅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
1910年和1915年,汉绣制品在南洋赛会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此外,武汉还有木雕船模制作技艺等传统工艺。
戏剧汉剧旧名楚调、汉调,约有300多年历史,有“京剧之母”的美誉。
武汉地区其他剧种还有楚剧、湖北评书、湖北大鼓、湖北小曲等。
另外,武汉还是中国京剧第一世家“京剧谭门”的故乡。
饮食文化武汉是汉族传统饮食文化的重镇,兼具南北风格。
武汉的小吃以早点为主,武汉人又把吃早饭叫“过早”。
过早食品有热干面、面窝、米耙粑、鱼汁糊粉、烧梅、欢喜坨、发糕、锅贴饺等。
处处的早餐文化,因生活优裕而消失之中,武汉的街头巷尾还在卖,我将之冠上“早餐之都”。
“食神”蔡澜在微博上如此写道。
第一次在武汉街头“过早”,蔡澜“贪心”地吃了不少东西。
热干面、蛋酒、糊米酒、生煎包、豆皮、鸡冠饺、蒸饺、面窝、重油烧麦。
早饭对于武汉人来说一向都很重要,所以过早一向都是内容丰富,品种繁多。
热干面也是武汉一大特色。
武汉热干面与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北方炸酱面并称为我国五大名面,是颇具武汉特色的过早(即吃早餐)小吃。
武汉菜秉承湖北菜系风格,湖北江河湖泊众多,水产极为丰富,所以武汉餐桌上河鲜是必不可少的。
武昌鱼便是因为一九五八年毛主席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佳句而名扬五洲。
沧海的变迁,武汉三镇的由来
沧海的变迁,武汉三镇的由来武昌:三国时,孙权在今鄂城建都,名武昌,不久,在现在的蛇山筑城,称夏口;公元280年,晋朝将江夏郡改为武昌郡,即为今天武昌城的正名之始,后又改名江夏直至清末,康熙时曾设武昌府。
辛亥革命后,改江夏县为武昌县,武昌即成为正式名称。
汉口:南北朝时期,汉口作为地名在史籍上出现。
今天的汉口其实只有500余年历史,始于明代成化年间的汉水改道。
汉水原来从龟山南边注入长江,成化年间其主流则从龟山北的集家嘴注入长江。
汉水改道后的低洼荒洲地带,至清嘉庆年间发展成为与河南朱仙、江西景德、广东佛山并称四大名镇之盛誉的汉口。
鸦片战争后汉口开埠通商,发展更趋快速。
汉阳:公元606年,即隋朝大业二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名称自此开始。
唐代将县治移至汉阳市区后,才迅速发展起来。
1927年初,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昌与汉口(辖汉阳县)两市合并作为首都,并定名为武汉。
今天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合而成的“武汉市”,其历史只有74年。
武汉地名与楚文化地名,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
作为荆楚腹地的武汉,它的许多地名,都与楚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闪烁出楚文化的瑰丽光华。
直接取自楚地经典诗赋的精彩词句,是武汉地名的一个显著特点。
如东湖的“行吟阁”。
“行吟”二字出自楚辞《渔父》篇中“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一句。
就连武汉的别称“江城”,也得名于自称“楚狂人”的安陆女婿李白,他在《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中写道:“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江城即是当时的江夏,如今的武汉。
还有“鹦鹉洲”,也是来源于东汉末年名士祢衡的《鹦鹉赋》。
这位敢于赤膊上阵击鼓骂曹操的文人,在江夏太守的酒宴上,因奉命以鹦鹉为话题吟咏助兴,成就了一篇流传千古的名赋,由此又产生出“鹦鹉洲”这个地名。
武汉的地名往往表达了楚人的价值观念。
有关“黄鹤楼”的传说已被人们烂熟于心,费神仙喝酒后总不给酒钱,辛氏店老板照样热情不减,毫不怠慢,于是才有了墙上的“黄鹤”。
湖北荆楚文化总览
湖北荆楚文化总览一、湖北文化总结:湖北文化以荆楚文化为核心,在各个地区又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地方区域文化。
按照文化的起源和形式的不同,将湖北的文化总结为以下三大类24种文化流派:㈠、历史宗教文化1、炎帝神农文化炎帝神农文化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的过渡,以神农架林区最具代表。
炎帝神农文化是世界旅游文化宝贵资源,代表了人类不懈追求文明与进步的探索精神。
2、春秋楚国文化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强国之一,在其八百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举世闻名的辉煌文明成果。
楚文化是湖北文化之根,包含了“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深固难徙”的爱国精神,“止戈为武”的和合精神。
3、秦汉三国智慧文化湖北是秦汉时期重要的文化中心,一部《三国演义》也几乎大半部写的是智慧谋略,蜀汉丞相诸葛亮后来还被誉为中国民族智慧的化身,都说明智慧文化在三国文化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4、武当山道教文化武当山的道教文化起源于玄武神话之前,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道教仙境福地。
5、黄梅五祖禅宗文化五祖禅宗文化起源于鄂、赣、皖三省交界的黄梅县,境内禅林祖庭众多,禅风兴盛,高僧云集,先后诞生和孕育了中国禅宗的四祖、五祖、六祖三代祖师,是中国禅宗文化的发源地。
6、关公忠义文化三国名将关羽以“忠义、仁勇、诚信”著称于世,中华关公文化,已经成为连接海内外华人的精神纽带。
7、辛亥首义文化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年多年的帝制时代,开启了中华名族复兴之路。
辛亥首义文化蕴涵着振兴中华,敢闯敢拼的民族精神。
8、救国自强文化武昌农讲所、“八七”会议、黄麻起义、八路军办事处以及将军县红安、中原突围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一系列的革命活动、革命事迹、革命遗址等都体现了湖北人民为了自由和解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斗争,是湖北极其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
㈡、区域人文文化1、长江三峡文化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以及宜昌和三峡地区的风土民俗,构成了具有浓厚地方风格的三峡文化流派。
湖北武汉长江之城楚文化
湖北武汉长江之城楚文化湖北武汉,位于中国中部,地处长江中游,素有“长江之城”之称。
武汉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发达的现代化城市,更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其中,楚文化是武汉乃至湖北省独特而丰富的一部分。
一、楚文化的起源和特点楚文化起源于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而湖北武汉则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楚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在冶铁业、诗歌赋、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
而在武汉地区,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尤为显著。
楚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崇尚自然。
楚国位于江南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塑造了楚人勤劳聪明、热爱生活的特点。
楚文化中的诗歌、音乐、舞蹈等表达方式常常与自然景色、四季变化密切相关,使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浓厚而深刻。
楚文化还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楚国地处中原腹地,因此经常面临来自北方的外族侵袭和压力。
楚国王子屈原通过他的《楚辞》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悲愤之情。
这使楚国人民更加凝聚力量,团结在一起,保卫他们心爱的土地。
二、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尽管楚国已经不复存在,但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依然在湖北武汉这片土地上延续。
武汉市博物馆作为湖北省内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收藏了大量有关楚文化的珍贵文物。
在这里,游客可以亲眼见到楚国的青铜器和陶器等文物,感受楚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武汉市也常举办各类楚文化主题展览和艺术演出。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向公众普及楚文化的知识,更为湖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通过这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楚文化在武汉得到了更广泛和深入的传播。
三、楚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影响楚文化作为湖北武汉地区的一张名片,不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也深刻地影响了现代社会。
首先,楚文化对武汉人民的精神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武汉人民以楚文化为自豪,将楚国的勤劳、聪明和自信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得武汉成为中国浓厚的文化之都。
其次,楚文化也在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楚文化视野下的武汉故事
楚文化视野下的武汉故事
楚文化视野下的武汉故事,可以追溯到楚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大国,其疆域覆盖了现在的湖北、湖南、安徽等地。
武汉位于楚国的中心地带,因此,在楚文化的影响下,武汉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在楚文化的熏陶下,武汉人民发扬了楚人的精神,勇猛果敢、敢为人先。
这种精神在武汉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从古至今,武汉一直是商业贸易的重要枢纽,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
在武汉,楚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
比如,在武汉的黄鹤楼,可以看到楚文化的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
黄鹤楼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三国时期,历史悠久。
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到壮观的江景和美丽的夜景,还可以领略到楚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武汉还有许多著名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
比如,鹦鹉洲长江大桥、琴台等都是武汉的代表性建筑。
这些建筑不仅见证了武汉的历史变迁,也展示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楚文化的熏陶下,武汉人民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
比如,武汉的汉剧就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
汉剧历史悠久,表演形式独特,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如今,在武汉的舞台上,还可以看到许多其他的地方戏曲和民间文艺表演。
在楚文化的视野下,武汉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也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和现代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武汉将继续发扬楚文化的精神,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和发展,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武汉地名的来历与典故
武汉地名的来历与典故武汉地名的来历与典故武昌武昌一千七百多年前(三国时)孙权在今鄂城建都,名武昌,不久在现在的蛇山筑城,称夏口;公元280年,晋朝将江夏郡改为武昌郡,即为今天武昌城的正名之始,后又改名江夏直至清末,康熙时曾设武昌府。
辛亥革命后改江夏县为武昌县,武昌即成为正式名称。
龟山蛇山很久以前,大禹承父遗志,为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率领百姓挑土筑堤,疏江导河,劳动号子声震云霄,惊动了玉皇大帝。
玉帝深为感动,派龟、蛇二将下凡帮助治水。
大禹非常高兴,便叫蛇做开路先锋。
蛇领命后努力向前,所过之处立刻出现一条大江。
由于蛇走起路来弯弯曲曲,故蛇拖出的大江也曲折而行,龟则紧跟在蛇后面,背上驮着神土,让大禹及时将神土撒下筑成长堤。
当长江开到汉水口时,龟蛇因出力过度,累得不能动了,龟就趴在汉阳,蛇就躺在武昌,龟蛇隔江相望,化成龟、蛇二山,护佑着两岸百姓不受水害。
放鹰台通过考古发掘的研究表明:位于今天洪山礼堂和水果湖游泳池之间的土台地带,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武汉人的先祖劳动和生活的地方,时间为6000年前。
传说因李白于唐乾元三年(760)曾在此观放鹰捕鱼而得名。
李白生平爱鹰,北游时就曾作过《观放白鹰》二首,其一为“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寄语燕雀莫相悼,自有云霄万里高。
”放鹰台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
1956年考古发现,1965年和1997年两次发掘,证实为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属屈家岭文化类型,距今5000~6000年。
遗址上层还发掘出20余座唐宋时期墓葬。
卓刀泉相传在三国争雄的赤壁大战前,关羽奉军师诸葛亮之命率兵马途经此地,正值盛夏,士兵们酷暑难熬,关羽派人四出寻找水源,均无所获。
一位银须飘拂的老翁告诉关羽:“这里原是水丰林茂之地,后来出了个老虎精,把湖湾水源全部糟塌掉了。
老百姓为求水用,还得送上童男童女供这老虎精受用呢!”此话刚出口,一阵狂风起处,一只金睛白额老虎张牙舞爪地扑了过来。
关羽见状,凤眉横竖,怒不可遏,随手祭起那把青龙堰月刀,大刀瞬息化为一条青龙,呼啸着迎虎而上,猛虎也纵身窜向青龙,龙虎相搏,飞沙走石,斗得天昏地暗。
深扒武汉名称的由来:楚国文人辈出,但却是以武立国
深扒武汉名称的由来:楚国文人辈出,但却是以武立国我们都知道,武汉是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的统称。
但是在民国16年也就是公元1927年以前,并没有武汉这个称谓。
那一年,国民政府在汉口开始办公。
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为京兆区,定名“武汉”。
在此之前,人们熟知的地名是武昌和汉口。
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交汇,自然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三镇隔江相望。
汉口,顾名思义就是汉江之口,是汉江注入长江的地方。
那么武昌呢,这个名字又有什么含义?说到武,先说个小故事。
武昌这个地方,至商朝开始,就是楚国的腹地。
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虽然文人辈出,创造出灿烂的楚文化。
但却是以武力闻名九州的。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即位,三年后改革朝政,攻灭庸国,开始争霸战争。
楚庄王八年春,楚庄王亲领大军北上,以“勤王”名义攻打周边诸侯小国,最后打到周天子都城洛邑附近。
兵临城下,周定王惊慌失措,派人“慰劳”楚军。
楚庄王问来使九鼎之大小、轻重。
九鼎是天子权力的象征。
楚庄王此问,意在逼周天子让位,自己取而代之。
来使答道:“在德不在鼎。
……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楚庄王虽然口称楚国就算用钓鱼钩的勾尖都能铸出九鼎外,但也怕自己成为天下公敌,便退兵了。
这是“问鼎中原”典故的由来。
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年),楚晋大战。
晋国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战后,楚庄王欲将晋军的尸体堆积在黄河边,筑成“京观”,被大臣劝止。
这件事成为成语“止戈为武”的由来。
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
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事实果然如此。
此事过后,陈国、蔡国、许国、郑国都依附了楚国。
三国时期,孙权将东吴政治中心迁鄂(今湖北鄂州),寓“以武而昌”之意,改鄂名为“武昌”。
我是笑谈古和今。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别忘了关注和点赞,会有更多精彩内容源源不断推送给你。
(图片来自网络)。
【初二作文】我的家乡――荆楚圣地作文700字
【初二作文】我的家乡――荆楚圣地作文700字我的家乡是中国湖北省的武汉市,素有“荆楚圣地”之称。
武汉位于中国中部地区,东临长江,西濒汉水,是中国重要的中部城市和交通枢纽。
它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北方的丘陵与南方的平原在这里交汇,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
武汉的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武汉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里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曾是楚国的都城,有
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底蕴。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黄鹤楼了,它坐落在长江之滨,是中国
四大名楼之一。
每到春天,黄鹤楼前的樱花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赏花,景色十
分美丽。
东湖、黄陂、武汉大学等也是武汉的著名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玩。
除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武汉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它的长江、汉水与东湖,构成了
武汉独特的水上风景线。
每到夏天,人们可以在这里游泳、划船、钓鱼,尽情享受水上乐趣。
武汉还有很多公园和植物园,如武汉植物园、东湖樱花园等。
我最喜欢的是东湖樱花园,它是中国最大的樱花园,每年都会举办樱花节。
届时,整个园区都会被粉色的樱花装
点得如同仙境一般,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武汉是一座步入现代化的城市,经济发展迅速。
它拥有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是中国的光通信、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的重要基地之一。
武汉也是教育重镇,拥有多
所高水平的大学和研究院,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学子前来求学。
印象武汉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在祖国辽阔版图上,星罗棋布的城市群中,武汉市雄踞中部的一座特大城市,他自古由著名的传统三镇--武昌、汉口、汉阳组成,这样一座由长江、汉水交汇之江汉平原孕生,诗歌与音乐哺育,历朝又是“九省通衢”、兵家必争之地,又是怎样一座城市呢?在2014马年春节,想着首次搭乘高铁,应该去一座高铁可以半日可以抵达的历史文化名城,于是在中国高铁版图上宁波起点处比划着,直到手指落到了“武汉”之上,就是刚刚获得了澳网冠军李娜口中的“中国一个叫武汉的小城镇,不大,人口也就1000多万而已”。
印象武汉之一:荆楚文化之源远流长1、从曾侯乙编钟说起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主宰中原时,楚族也在荆山汉水一代悄然崛起。
春秋之际,趁着周室衰落,诸侯中的一支楚国东征西讨、兼并60余小诸侯国、发展壮大,先后位列“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最后虽被秦所灭。
却在先秦时期的军事技术、农业、冶炼、建筑、漆器、文学等方面独树一帜,成为与当时北方中原主流文化相媲美的文化之一。
了解楚文化,最直观方便的就是到湖北省博物馆去参观了。
里面的展出品商周青铜器、盛楚漆木器具、秦时竹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四大镇馆之宝“元青花四爱瓷瓶”、“越王勾践剑”、“郧人化石”等,而代表了楚文化最高成就的国宝级文物就是“曾侯乙编钟”了。
曾侯乙编钟是1977年出土的,它是古代楚国附庸国随国的统治者曾侯乙的墓葬品之一,随编钟一起出土的青铜礼器、乐器、金玉器、漆器等共15000余件,许多都是罕见珍品。
2、“高山流水”古琴台古时楚文化中非常兴盛礼乐之风,除了能够制造出编钟这样震撼的乐器,还能产生名扬历史的音乐大师。
《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锺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俞伯牙、钟子期的那种知音难觅,知已难寻的故事世世代代相传了下来,这个古典的发源地就在荆楚大地,为了纪念这段千古佳话,最晚不迟于北宋时期就已建造古琴台了,后来重修的古琴台、琴台公园就在汉阳区的龟山脚下。
武汉关于楚文化的历史景点
武汉关于楚文化的历史景点Wuhan, the capital of Hubei Province in China, is a city rich in history and culture, especially when it comes to the ancient Chu culture. 武汉,位于中国湖北省的省会,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尤其以古代楚文化著称。
One of the most famous historical sites in Wuhan that showcases the Chu culture is the Hubei Provincial Museum. 武汉最著名展示楚文化的历史遗迹之一是湖北省博物馆。
This museum houses a vast collectionof artifacts dating back to the Chu Kingdom, offering visitors a glimpse into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 这座博物馆收藏着大量楚国时期的文物,让游客们能够一窥古代文明的神秘面纱。
In addition to the museum, the Chu culture can also be explored at the Guiyuan Temple, a famous Buddhist temple in Wuhan with a history dating back over 350 years. 除了博物馆,楚文化也可以在归元寺探寻,这是武汉著名的一座拥有350多年历史的佛教寺院。
The temple is not only a place of worship but also a cultural heritage site that reflects the influence of the Chu culture on the region. 寺庙不仅是一个供奉的场所,也是一个反映楚文化对该地区影响的文化遗产。
探寻三镇历史追溯荆楚文化领略武汉精神
谢谢观赏
探寻三镇历史 追溯荆楚文化 领略武汉精神
三镇历史
武汉三镇位于中国湖北之长江汉江交会处,为武昌(长江以南的市区部分)、汉阳(长江以北、汉江以北市区部分)、汉口(长江西北、汉水以北的市区部分)三城镇的合称,范围即是今日的武汉市区。三城镇同位于长江和汉水交汇处,隔江鼎立,故通称“武汉三镇”。其发展的历史、规模、速度各有不同的特色。
医学领域,宋代浠水人庞安时的医术医德驰名江淮,明代蕲春人李时珍写作的中医中药学宏篇巨著《本草纲目》,更把中国医学推向极致。
1
2
3
回眸历史 远古走来无数“第一”
回眸历史 远古走来无数“第一”
人类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中国是人类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湖北则是目前发现人类起源线索的极少数省份之一。最初的人类,经历了猿人、古人、新人三个阶段,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中期和晚期,而在我省各个时期的遗迹都有证见。郧县人和长阳人的发现,不仅给人类的分布与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同时证明长江流域也是我国上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他们将湖北的人类发展史推至了五六十万年以前或更早,为早期人类史写下了光辉一页。
01
武汉精神在千万市民中从来不乏鲜活的投影。武汉有一代代站立潮头的城市英雄,他们的名字融入武汉的历史,他们的贡献构筑城市的根基。今天千万市民改革发展、建设美好家园的行动,更是武汉精神在这个时代波澜壮阔的现实体现。
02
武汉精神践行者
武汉精神践行者
我们这座城市,到处都有创业成事的人,到处都有创新图变的人,到处都有力着先鞭的人,到处都有争先弄潮的人。他们的实践,是武汉精神作为一种时代精神、一种市民品格的有力证明。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我们这座城市成就事业,实现理想,领略不断超越的人生境界,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武汉精神代言人”,事迹传遍江城,英名传诵三镇。 武汉精神的生命力在于群众性,更多的人就在我们身边践行着武汉精神。他们未必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未必有众所瞩目的光芒,但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日拱一卒式的进取,在平常的社会生活中有着水滴石穿式的坚持。他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展现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品质。
湖北各城市的别称居然这么好听有深意!
湖北各城市的别称居然这么好听有深意!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
在这座有着深远历史的城市里,它承载了九省通衢的美誉,感受着楚文化的历史熏陶。
而身为湖北人,你可能还不知道,它所容纳的各大城市居然还有这么好听又有深意的别称。
湖北又叫“荆楚大地”。
楚国人的发源地在荆山,后来建立的国家命名为楚国,楚国的国家范围就是今湖北及湖南大部地区,根据楚国的发源地及国家名字,后来人叫湖北就叫荆楚大地了。
武汉的别称是“江城”,来源于李白的一首诗: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江城”一词的称谓就是从此引出的。
到了现代武汉还有了另一个别称,那就是“桥城”。
因为江,湖比较多,武汉有很多桥;还有就是因为武汉建桥企业比较发达,故又有着桥城的美誉。
宜昌又称为“世界电都”以及“夷陵”。
世界之都的称谓是因为它有着世界最大的水电基地,宜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而夷陵的称谓则是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是三国古战场楚文化发祥地之一,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民族和睦使者王昭君的故乡。
荆州古称“江陵”、“郢都”,同时又有着“楚国古都”、“三国名城”的美称。
建城历史长达2600多年,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
应城又称“蒲城”,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为古蒲骚之地,以“因地处要冲,应置城为守”而得名。
此外,因为应城物华天宝,资源富集,还有“膏都盐海”的别称,石膏、岩盐、温泉并称“应城三宝”,名扬四海,是一座新兴的工矿城市。
孝感又称“孝城”,是中国唯一一座以孝命名的地级城市,中国孝文化之乡,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
襄阳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已有2800多年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
咸宁称谓起源于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取《易﹒乾彖》“万国咸宁”之义,将永安易名咸宁,寓全都安宁之意。
湖北省地名的由来和特点
湖北省地名的由来和特点作者:周兆锐地名和地理环境、历史发展、经济特征、宗教以及神话传说有密切关系, 这是地名来源的少同规律。
但各个国家以及各个地区, 又各有自己的特点。
湖北省的地名同样也反映了地形多样、河湖众多、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宗教及政区变化复杂的区城特色。
春秋战国时期,湖北省是楚国的中心,楚国是当时长江流域第一大国,因之楚文化在湖北省地名上打下了广泛的烙印,其覆盖面几乎遍及湖北全省。
秦灭楚, 以避讳故称楚为荆,合称荆楚。
荆沙地区有纪南城、章华台、孙叔敖墓等地名。
鄢郢(今宜城县) 为楚之别都,宜城县有护玉故宅、楚皇城,南漳有卞和得壁处的抱璞岩。
鄂为楚之封国, 系楚文化的一部分,有鄂城、鄂州、鄂诸等地名,“鄂”至今仍为湖北的简称。
相传钟祥有阳春台, 是楚顷襄王登临的地方, 有莫愁村, 相传是楚国歌唱家莫愁的故乡。
安陆县的虎乳岩, 相传为楚令尹子文生后被弃, 受虎哺乳的地方。
鄂西秭归县有屈原故里, 都是楚文化的烙印。
鄂西南自古为少数民族聚居区, 清以前实行土司制度, 清雍正十三年, 改土归流, 但管理机构的“司” 字仍广泛被用作通名, 如“百福司”、“腊壁司”、“安抚司”、“东流司”等地名仍继续使用。
有些专名部分系土家族词组, 汉字音译, 来凤县地名有“革勒车”,土家语意为两河交汇之处。
“白虎堂”是土家族祭祀白虎神的地方。
凡土家族聚居区, 至今仍多使用土家语地名。
土家语在鄂西南地区地名上的烙印很深。
这些例子都说明楚文化和土家语在湖北省地名上有广泛的反映。
湖北省地名通名特点及类型一般言之,地名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
专名叫名,指一个地理实体,并用以区分同类地物的专用词,起定位作用;通名叫称,是概括某类地物的本质共性, 起定性作用。
在湖北省政区和众多聚落中,普遍使用的通名,主要可以概括为下列八类:(一)以地形特征为通名:这类通名有岭、岗、垴、台、咀、墩、套、矶、坪、畈、坝、磅、丘、冲、坡等多种。
岭,意为狭长的山地,用作通名,指座落在低丘或高岭上,以及傍山傍岭的聚落。
荆楚文化的地域特色
荆楚文化的地域特色荆楚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其内涵可概括为十大系列:炎帝神农文化湖北随州、谷城和神农架是炎帝神农的主要活动区域,有许多民间传说和文化遗址。
在这里,炎帝神农遍尝百草,为民治病,发明农业,教民耕种,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过渡。
楚国历史文化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
楚国独步一时的青铜铸造工艺、领袖群伦的丝织刺绣工艺、八音齐全的音乐、偃蹇连蜷的舞蹈、巧夺天工的漆器制造工艺、义理精深的哲学、汪洋恣肆的散文、惊采绝艳的辞赋、恢诡谲怪的美术,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代表同期的最高水平。
秦汉三国文化秦汉时期的湖北地区是当时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云梦古泽、睡虎地和龙岗秦简、张家山汉简、汉明妃王昭君、汉光武帝刘秀、文学家王逸等都是重要的文化资源。
湖北境内还是魏、蜀、吴三国犬牙交错、激烈争夺的“四战之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联合与斗争波谲云诡,惊心动魄,古隆中、赤壁、乌林、长坂坡等著名文化景区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清江巴土文化清江流域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
热情、质朴、勤劳、善良、勇敢,代表了土家人优良的民族素质。
其婚丧习俗、歌舞曲艺、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构成了清江巴土文化的鲜明特色。
同时,以恩施自治州和长阳、五峰两个自治县为主体的湖北民族地区也是巴土文化的富集之地,这里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是发展湖北特色经济的重要地区。
名山古寺文化湖北的名山古寺众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名山古寺文化资源。
武当山是道教名山,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武当文化。
此外,荆山、大别山、大洪山、齐岳山、九宫山和黄梅五祖寺、当阳玉泉寺、来凤仙佛寺、汉阳归元寺、武昌宝通寺以及荆州天星观、武昌长春观等众多的名山古寺以及钟祥明显陵等名胜古迹,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长江三峡文化长江三峡是中国最壮观的峡谷,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峡谷之一,还是举世闻名的水电能源基地和地球上最大的人工湖。
荆楚之地的湖北简称鄂,为什么和省会武汉没有一点关系
荆楚之地的湖北简称鄂,为什么和省会武汉没有一点关系
提到湖北大家可能想到荆楚、鄂、武汉、热干面,而提到荆楚文化大家则想到端午、三国等。
如果细心点会发现,不管是湖北的简称还是湖北的荆楚文化,都和省会武汉没有一点关系,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是武汉崛起太晚,而荆楚和鄂都是春秋战国时期就发展起来的。
像山东的鲁、山西的晋也是诞生在那个时期。
春秋时期有个小国叫鄂国,为了躲避强敌的攻击举国南迁至湖北境内。
不料刚出狼窝又入虎口,鄂国转头就被楚国消灭了。
楚国灭了鄂国以后鸠占鹊巢,把国都迁到鄂国刚建成的鄂王城,鄂也就成为湖北的代称。
然而事情还没完,楚国人特别喜欢搬家,鄂王城住了没几年又把国都搬迁到郢(ying)都,也就是现在的荆州,荆楚之名由此而来。
郢都(荆州)历来是兵家重镇,白衣渡江、大意失荆州的典故就诞生在这里,因此'荆楚'二字也常常用来代表湖北地区。
荆州一直是荆楚文化的核心地区,在这里出土过十几把越王剑,还有大量的青铜器、青铜编钟等等。
如果对荆楚文化感兴趣,可以去荆州博物馆欣赏著名的虎座鸟架鼓、玉覆面、越王剑,还有那座著名的关公雕像。
除了博物馆展览,还可以用不一样的方式体验"荆楚文化",比如去全国唯一的荆楚主题乐园——荆州方特东方神画,在乐园里面有很多荆楚相关的项目,比如《火烧赤壁》、《屈原》、《楚乐》。
其中《楚乐》一定要体验一次,它包括大型编钟表演、楚舞、楚巫等等,把你带回历史中,让你亲身感受荆楚文化的魅力。
湖北被誉为“荆楚大地”,荆与楚各代表了哪些具体的区域
湖北被誉为“荆楚大地”,荆与楚各代表了哪些具体的区域“荆楚”一词来源于荆楚部族,兴起于楚。
从实际的考古学上说,早期楚人源自南襄盆地南部的辽瓦店子遗址,该遗址在商代属于典型早商文化的一支,发源于汉江流域,远在长江以北。
远自商代,中原人就以荆楚来称呼江汉地区的南方地区和南方部族,这里的“荆”指的是现今湖北荆门市一带的荆山。
荆山位于湖北省西部,长约150公里,其海拔都在1200~1800米之间。
荆山主峰聚龙山,海拔1852米。
长江支流沮河、漳河以及汉江支流蛮河发源于此山。
荆山之名来源于古代该山满山生长的荆条。
荆门市地名是以城南荆门山(荆山)而得名。
而上古九州之一,楚文化三国文化中心;建城史有2700年的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因为位于荆山以南而得名荆州。
古荆州的大致范围是当时的一级行政区,史书记载荆山与衡山的南面是荆州,衡山就是五岳之一的南岳,在如今的湖南省衡阳市境内,所以古荆州的范围相当于今天的湖北省和湖南省全部。
古代荆州下辖南阳郡、南郡、江夏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等22个郡,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中间变化很大,后世称“荆襄九郡”的荆州只有9郡存在的时间最长。
楚国是汉朝时期的封国,在两汉历史上共存在了220年。
楚在当时是大国与强国,楚国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
还包括:山东南部、河南南部、陕西的汉中、贵州一部、重庆一部。
因为项羽定都彭城就是现在的徐州,所以称西楚霸王。
所以后面的史志学家将湖南湖北定为南楚,而浙江和江苏安徽的长江以南地区定为东楚。
所以荆楚是指古域中包括现今湖北全域及其周围地区。
而单纯的“荆”与单纯的“楚”的面积就相对小了很多。
从武汉建筑谈楚文化-精选文档
从武汉建筑谈楚文化-精选文档从武汉建筑谈楚文化1、武汉多元文化中楚文化的优势“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中,融会在人们的生活中,对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之魂。
”建筑是在一定地方与乡土上的为人们生活需求所组织的人为空间。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是记载人类文化发展的石头的史书。
建筑文化通过有形的物质建筑空间凝聚着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反映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地广势强、雄峙一方,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楚文化。
随着疆域的拓展和民族的融合,楚文化渐次渗透到以长江为轴线的中国南方地区,而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长江沿岸都市――武汉,自然与楚国历史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武汉是楚文化的中心。
在各个历史时期,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她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吸纳了众多外来文化,形成了一座真正文化多元的,兼有山水特色的大都市,创造了极富特色的建筑文化景观。
2、楚文化1)楚文化价值对于楚文化的价值,皮道坚先生在《楚艺术史》中这样写道:“楚艺术也是人类在古代世界的杰出的艺术创造,与早于它的古代埃及艺术,巴比伦艺术,以及与它人致同时的希腊艺术,稍后的罗马艺术相万辉映”,“春秋战国时有两支区域性文化对其后两千多年的中华文化产生至为深远的影响,那无疑是指崛起于南方江汉地区的楚文化和雄长于西北关中地区的秦文化”。
2)楚建筑的美学特征刘玉堂先生在《楚国的城市和建筑》中,将楚建筑的美学特征归纳为10个方面:①线型之美,在各种线型中,楚人最钟情曲线;②和谐之美;③因借之美;④空灵之美;⑤朦胧之美;⑥超拔之美;⑦绝艳之美,楚人的一应器物,无不艳绝,世帘伦匹;⑧怪异之美,楚人的精神生散发出浓烈的神秘气息;⑨恢宏之美,或许出于“大象无形”的苍弯意识,楚之台筑,常常是以整个宇宙空间为背景的;⑩运动之美,凤“精彩绝伦”而充满生命运动的力,楚人以凤为灵物,还崇风神,风神几乎是永恒的动力。
学习楚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楚艺术的美学特征,无疑可以为我们的建筑设计创作打开极大的自由空间,从某种程度上极大地解放建筑师被束缚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