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电气运行方式改变对继电保护影响
简析电力系统中的电气二次及继电保护
![简析电力系统中的电气二次及继电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ecec261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b.png)
简析电力系统中的电气二次及继电保护摘要:继电保护系统能够有效的确保电气二次设备的检测工作,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确保继电保护和装置的功能,从而能够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全程监控工作,并对其中的电力故障进行排除,从而更好地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促进电力企业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二次;继电保护在当前的用电模式下,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运行异常的现象,在电力系统运行出现异常和电力设备故障发生之后,对电力系统中的电气二次设备进行检修是电力运行中的重要部分,在电力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继电保护是电气二次保护中的一种,是电气二次保护的关键,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较高的可靠性。
电气二次设备主要包括电流表、电压表、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等,这些设备的运行状态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说,电气二次及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的运行非常关键,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1电力系统中的电气二次回路及继电保护装置概述电气二次系统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构成之一,是推动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元素,能够保证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与持续性。
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造成电气二次设备运行异常的影响因素较多,比如:电气二次设备运行环境影响、人员误操作造成的失误、设备本身质量问题等,其造成的系统运行故障概率较高。
因此,在一般电力系统检修过程中,工作人员会简单检修一次设备,同时将大量的注意力放置在二次设备检修中,这也侧面体现出电气二次设备稳定运行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在二次设备检修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检修电气二次回路及继电保护运行情况,灵活运用相应的检修技术,制定相应的检修计划,对比不同阶段的检修数据,分析电气二次设备的运行状况,提升电气二次设备的检修质量,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
继电保护装置,是完成继电保护功能的核心,是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讲义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2a6141989b6648d7c0c746a8.png)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一、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1、当被保护的电力系统元件发生故障时,应该由该元件 的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准确地给距离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 器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断开,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 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并满足电力系统的某些特定要求 (如保持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等)。
③ 在变压器高压侧过流保护上CT二次应采用三相星 形接线,防止在按Y/△或△/Y接线的变压器低压侧 出口上发生两相短路时,流过高压侧CT二次V型接 线的故障电流减小,而使远后备保护拒动。
2、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⑴、由于过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是按最大负荷电流整定 的,它的保护范围总是伸长到相邻的下一段线路。 为了获得选择性,保护的动作时间必须按阶梯原则 来整定。这样,如果线路段较多,则越靠近电源的 保护,动作时间越长,这是过流保护在原理上存在 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可以提高电流整定值 的方法,即将动作电流按躲过被保护线路外部短路 时最大可能的短路电流来整定,使保护范围预先限 制在线路的一定区域上,也就是保护范围不超过被 保护线路之外,因而在时间上就不需要与下一段线 路相配合,这样就可以作成瞬动保护。这种按躲过 被保护线路外部短路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以保 证保护有选择的动作,就叫做电流速断保护。
例如:反应电流增大构成的过电流保护;反应电压降低 构成的低电压保护;反应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变化构成的 距离保护;同时反应被保护元件两端电气量的快速保护, 如差动保护、高频保护等;反应不对称或异常运行时出 现的判据,如负序或零序分量的保护启动元件;反应非 电气量的保护,如瓦斯保护和压力及温度保护等。
2、继电保护装置一般有三大部分组成:测量部分、逻 辑部分、执行部分 。
电气二次设计对保护动作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电气二次设计对保护动作可靠性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8a0ba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b.png)
电气二次设计对保护动作可靠性的影响分析发布时间:2022-08-19T08:23:32.841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1月1期作者:刘屹民[导读] 如今,我国的用电总量越来越多,刘屹民湘能楚天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 410000摘要:如今,我国的用电总量越来越多,一次设备是电力系统的基础,然而现阶段,设备的变换率越来越高,对电力运行的安全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今在电力项目中,电气二次设计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高,首先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主要是二次设计的过程,其次是电气二次设计优化措施,最后是分析二次设计对保护动作可靠性的影响。
关键词:电气二次设计;动作可靠性;影响分析一、引言电气二次系统包括较多的内容,主要有测控装置、电力监控系统、保信子站等,各个系统之间相互配合进行工作,才得以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不同二次系统的质量,都影响着变电站的运行。
目前,随着我国电力系统不断发展,保护装置采取微机成套进行保护,有效的提高了它的可靠性,保护装置的检查和修缮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一旦出现失误,可能会导致很大范围的停电,所以本文主要分析了二次系统设计方法,从而提高保护动作的可靠性。
二、电气二次设计概述电气二次设计相比于一次设计涉及到更多的内容,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就更多,比如已经具有的一次设备以及技术指标等。
电气系统中有多种二次系统的保护装置,每一个保护装置之间都相互配合,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协调运行,只有对它的设计更加完整,才能够对一次系统进行可靠的保护,一旦发生故障,能够通过二次系统中显示的数据直观明显的作出故障判断,它得到的数据不仅比较全面,而且如果日后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可以及时的进行处理。
电气二次系统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多种问题,主要有继电保护问题、光纤纵差问题、二次接地与抗干扰问题等。
其中,在二次设计中,继电保护这个环节非常重要,主要分为系统继电保护和元件继电保护,继电保护的设计质量如果得到保障,就有效的减少了电力系统无法运行这种故障的出现。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与运行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与运行](https://img.taocdn.com/s3/m/e9fe0ecf524de518964b7d54.png)
4 输电线路的高频保护
4.1 高频保护的分类 ⑴高频闭锁距离(相间与接地) ⑵高频闭锁零序 ⑶高频闭锁方向 ⑷高频相差 ⑸高频允许式保护、行波保护
4 输电线路的高频保护
4.2高频闭锁距离(包括增量)、高频闭锁零序 (包括增量)保护的基本原理
⑴启信的灵敏度要求、停信的定值要求 ⑵动作逻辑 本侧高频闭锁保护停信 高频闭锁信号消失 收信机曾有收信输出 上述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才出口跳闸 ⑶区内(包括对侧母线故障)、区外及反向故障时保护的
2.3.2 大接地电流系统单相接 地故障下,零序电流的方向性
2.3.2 大接地电流系统单相接 地故障下,零序电流的方向性
矢量
2.3.2 大接地电流系统单相接 地故障下,零序电流的方向性
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和向量图中可以看出,零 序功率的方向与正序功率的方向是相反 的,即在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短路电 流的正序分量是由电源点流向故障点, 而短路电流的零序分量是由故障点流向 电源点,这就是零序电流方向保护区别 于常规的相间阻抗保护的主要特点之一。
动作行为分析
4 输电线路的高频保护
高频闭锁保护的区内、区外故障分析
4 输电线路的高频保护
4.3高频闭锁方向(包括方向增量)保护的基本 原理
⑴与高频闭锁距离、高频闭锁零序保护的区别 和联系
要点:停信靠方向元件 问题:误动的机率比高频闭锁距离、高频闭锁零
序保护高,因为方向没有距离的限制. ⑵区内(包括对侧母线故障)、区外及反向故障
2.4.1普通的三段式距离(阻抗) 保护
三段式距离保护
2.4.1普通的三段式距离(阻抗) 保护
⑵阻抗继电器的分类 园特性:全阻抗园、方向阻抗园、带下偏
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6e16e0fb6294dd88d0d26bd0.png)
零序电压分量的获取:
零序电流分量的获取:
一、零序电流Ⅰ段保护 1)躲开线路末端的最大零序电流。 2)躲开断路器三相不同时合闸的 (如果会误动, 靠延时 100ms 躲开) 3)躲开非全相运行的负荷电流。 (如果会误动, 一般退出运行) 二、零序电流Ⅱ段保护 与下一级线路的零序Ⅰ段电流定值进行配合。 三、零序电流Ⅲ段保护 躲过下一级线路出口相间短路所产生的最大不 平衡电流。
大电流的设备, 又称为主设备 。
一次接线图
二次设备~对一侧设备进行监察、控制、测量、调 节、保护的低压设备…
二次回路
原理接线图 展开接线图 安装接线图
图形符号
文字符号
二次回路读图知识
一、基本原理 首先应能正确区分被保护设备的状态:正常、 异常、故障。 然后根据不同状态采取不同的反应方式实现 对设备的保护。
动作电流 Iop=Krel · Ik.max
灵敏度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故障点 短路电流(A) K1 K3
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 电流
1800
1200
550
最小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 电流
1300
1100
500
工作原理
1.方向性问题的提出; 2.方向过电流保护的时限特性 3.方向过电流保护的的组成
距离保护有什么优点?
纵联保护分类
纵联保护可以按照通道类型或动作原理进行分类。
1)通道类型:导引线
2)动作原理:比较方向
电力线载
微波
光纤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差电流)
寻找内部故障与其他工况(正常运行、外部故障的特征 区别和差 异 ——>提取判据,构成继电保护原理。
电力系统中的电气二次和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中的电气二次和继电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04ebab7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4.png)
电力系统中的电气二次和继电保护摘要:随着现阶段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城镇化发展的步伐日益加速,人民群众的对电力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
电力系统对社会运行来说是比较重要的,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站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角度上来说,电力资源占据重要地位。
由于现阶段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变的越来越大。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二次、继电保护从电力系统的角度上来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会发生电气设备故障和操作失常等现象,因此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检测并维修电气二次设备。
以电气二次保护的角度上来说,继电保护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可以从根本上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在电气二次设备中,一般包含继电保护、电流表和电压表等,而这些装置的工作状况会影响电力系统的状态。
所以说,电力系统中的电气二次和继电保护是较为重要的。
本篇文章主要针对电气系统中的电气二次和继电保护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一、电气二次以及继电保护的重要性在电气二次设备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各种各样因素的出现都会对系统正常运行产生影响[1]。
比如,周围环境的影响,工作人员操作失误,设备自身就存在问题等。
在电力系统的情况下,一次电力进行维修与检测,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突出二次维修的重要性。
在对电气二次设备实施维修与检测时,不光要求对仪器自己完成检测,同时还要借助相应的检测技术。
将以往的检测和维护工作的数据信息作为依据,了解设备的实际状态,制定完善的维修改进计划。
二、电力系统中电气二次及继电保护的现状(一)停电过程中的二次安全保护在停电的情况下,如果想要对机电保护装置开展维修和检查工作,有关人员要重点注意一个问题,是切断装置内部的电路,千万要将其切断,保证没有一个电流和电压,采用这样的方法能够降低安全隐患产生的可能性。
另外,站从被检测系统的角度上来看,要将母线和电力互感器中的电流线路、检测装置和操作断路器之间的连线等都要断开。
2021年高压电工试卷和答案(14)
![2021年高压电工试卷和答案(14)](https://img.taocdn.com/s3/m/82d98422360cba1aa911daa5.png)
2021年高压电工试卷和答案(14)一、单选题(共30题)1.架空导线型号LGJ-35/6表示的含义为()。
A:钢芯铝绞线,电压等级为35kV,额定电流6kB:钢芯铝绞线,铝线部分标称截面为35m㎡,钢芯部分截面为6m㎡C:铝芯钢绞线,电压等级为35kV,额定电流6k【答案】:B【解析】:LGJ-35/6表示:L代表:铝芯,G代表:钢芯,J代表:绞合,LGJ-35/6代表钢芯铝绞线,铝芯截面积是35m㎡,6代表钢芯截面积是6m㎡。
2.紧急事故处理时可不需填写(),但应事后将有关事项记入值班日志,并及时汇报。
A:第一种工作票B:倒闸操作票C:第二种工作票【答案】:B【解析】:3.设备编号中,罗马数字表示()。
A:设备顺序号B:安装单位编号C:设备数量【答案】:B【解析】:4.继电保护动作的选择性,可以通过合理整定()和上下级保护的动作时限来实现。
A:动作电压B:动作值C:动作范围【答案】:B【解析】:5.安全标志是提示人们识别、警惕()因素,对防止人们偶然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而触电具有重要作用。
A:危害B:安全C:危险【答案】:C【解析】:禁止标志: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
警告标志:提醒人们注意周围环境,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
指令标志:强制人们必须作出某种动作或采用某种防范措施。
提示标志:向人们提供某一信息,如标明安全设施或安全场所。
6.Ⅱ类移动式电气设备和Ⅲ类移动式电气设备修理后()原设计确定的安全技术标准。
A:可以降低B:可以稍微降低C:不得降低【答案】:C【解析】:7.电磁操动机构的缺点之一是需配备()。
A:大容量交流合闸电源B:大容量直流合闸电源C:大功率储能弹簧【答案】:B【解析】:电磁操动机构①合闸电流大,要求大功率的直流电源。
②由于合闸电流大,一般的辅助开关、中间继电器触点等很难投切这么大的电流,因此,必须另配直流接触器,利用直流接触器的带消弧线圈的触点来控制合闸电流,从而控制合、分闸。
③动作速度低,合闸时间长,电源电压变动对合闸速度影响大。
继电保护及原理归纳
![继电保护及原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7bebda602d276a200292eb0.png)
主要的继电保护及原理一、线路主保护(纵联保护)纵联保护:利用某种通信通道将输电线路两端的保护装置纵向连接起来,将各端的电气量传送到对端,将各端的电气量进行比较,一判断故障在本线路范围内还是范围之外,从而决定是否切断被保护线路。
任何纵联保护总是依靠通道传送的某种信号来判断故障的位置是否在被保护线路内,信号按期性质可分为三类:闭锁信号、允许信号、跳闸信号。
闭锁信号:收不到这种信号是保护动作跳闸的必要条件。
允许信号:收到这种信号是保护动作跳闸的必要条件。
跳闸信号:收到这种信号是保护动作与跳闸的充要条件。
按输电线路两端所用的保护原理分,可分为:(纵联)差动保护、纵联距离保护、纵联方向保护。
通道类型:一、导引线通道;二、载波(高频)通道;三、微波通道;四、光纤通道。
1)(纵联)差动保护(纵联)差动保护:原理是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即流向一个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零。
差动保护存在的问题:一、对于输电线路1、电容电流:电容电流从线路内部流出,因此对于长线路的空载或轻载线路容易误动。
解决办法:提高启动电流值(牺牲灵敏度);加短延时(牺牲快速性);必要是进行电容电流补偿。
*注:穿越性电流就是在保护区外发生短路时,流入保护区内的故障电流。
穿越电流不会引起保护误动。
2、 TA断线,造成保护误动解决办法:使差动保护要发跳闸命令必须满足如下条件:本侧起动原件起动;本侧差动继电器动作;收到对侧“差动动作”的允许信号。
保护向对侧发允许信号条件:保护起动;差流元件动作3、弱电侧电流纵差保护存在问题(变压器不接地系统的弱电侧在轻载或空载时电流几乎没有变化)解决办法:除两侧电流差突变量起动元件、零序电流起动元件和不对应起动元件外,加装一个低压差流起动元件。
4、高阻接地是保护灵敏度不够在线路一侧发生高阻接地短路时,远离故障点的一侧各个起动元件可能都不启动,造成两侧差动保护都不能切除故障。
解决办法:由零序差动继电器,通过低比率制动系数的稳态相差元件选相,构成零序1 段差动继电器,经延时动作。
继电保护的作用及原理
![继电保护的作用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925752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6e.png)
继电保护的作用及原理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如发电机、线路等)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能够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
实现这种自动化措施的成套设备,一般通称为继电保护装置。
本期就为大家详细介绍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基本要求、基本任务、分类和常见故障分析及其处理。
1、基本原理。
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具有正确区分被保护元件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还是发生了故障,是保护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的功能。
保护装置要实现这一功能,需要根据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前后电气物理量变化的特征为基础来构成。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工频电气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是:a.电流增大短路时故障点与电源之间的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上的电流将由负荷电流增大至大大超过负荷电流。
b.电压降低当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故障时,系统各点的相间电压或相电压值下降,且越靠近短路点,电压越低。
c.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改变正常运行时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角是负荷的功率因数角,一般约为20°,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是由线路的阻抗角决定的,一般为60°~85°,而在保护反方向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则是180°+(60°~85°)。
d.测量阻抗发生变化测量阻抗即测量点(保护安装处)电压与电流之比值。
正常运行时,测量阻抗为负荷阻抗;金属性短路时,测量阻抗转变为线路阻抗,故障后测量阻抗显著减小,而阻抗角增大。
不对称短路时,出现相序分量,如两相及单相接地短路时,出现负序电流和负序电压分量;单相接地时,出现负序和零序电流和电压分量。
这些分量在正常运行时是不出现的。
利用短路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便可构成各种原理的继电保护。
此外,除了上述反应工频电气量的保护外,还有反应非工频电气量的保护,如瓦斯保护。
2、基本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为了完成它的任务,必须在技术上满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四个基本要求。
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11307ed770bf78a65295448.png)
7、对继电保护装置最根本的要求是( A、快速性 B、选择性 C、灵敏性 D、可靠性
)
8、当线路发生故障时,线路保护装置中最先动作的 是( )。 (A)时限机构 (B)出口执行机构 (C)测量启动机构 (D)切断电源机构
答案:7、D
8、C
9、继电保护装置的具体任务是( )。 (A)线路发生故障时,切断电源,并发出警告信号 (B)用于测量线路运行数据 (C)发生不正常工作状态时,切断电源 (D)用于监控线路运行状况 10、继电保护装置在线路出现不正常工作状态( )。 (A)由启动机构作用于断路器 (B)由时限机构发出警告信号 (C)由执行机构发生信号 (D)由启动机构切除电源
故障的类型: 主要是各种类型的短路: 短路—是指正常运行以外的一切相与相之间或相与 地之间的短接。 包括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 单相接地短路(几率87%)。 此外还有输电线路的断线,以及断路与断线组 合故障等。 说明: 分暂时性故障:大风引起的树枝碰线
故障
永久性故障:绝缘子击穿、各种短路
7( )电力线路常见的保护有过电流保护、 电流速断保护、时限电流速断保护、低电压闭 锁过电流保护和方向过电流保护。 8( )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起后备作用 的保护称为辅助保护。 9( )按反映物理量的不同继电保护可分为 电流保护、电压保护、方向保护等。
答案: 7、 √ 8、×正确答案: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起后 备作用的保护称为后备保护。 9、 √
答案:9、A 10、C
11、为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要求继电保护装 置具有一定的( )。 (A)灵敏性 (B)准确性 (C)快速性 (D)可靠性 12、电力系统内某一元件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 有选择地将其切除的功能,称为继电保护装置的 ( )。 (A)选择性 (B)快速性 (C)灵敏性 (D)准确性 13、继电保护装置对其保护范围内故障的反应能力, 称为继电保护的( )。 (A)选择性 (B)灵敏性 (C)可靠性 (D)快速性
电气主设备继电保护技术分析
![电气主设备继电保护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49baf6770bf78a6529547e.png)
浅谈电气主设备继电保护技术分析【关键词】电气主设备;ta饱和;光电压互感器;继电保护;技术分析电气设备的继电保护主要是研究电力系统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以探讨其对策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
因在其发展过程中曾主要用有触点的继电器来保护电力系统及其元件(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等),使之免遭损害,所以称继电保护。
1.电气主设备保护的现状以往电力系统大型主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母线、高压并联电抗器等)继电保护与超高压线路继电保护相比,处于一种相对滞后的状态,主设备保护正确动作率一直较低,与线路保护相比有较大差距。
近年来主设备保护的分析计算方法取得了很大进展,比如采用多回路分析法可以比较精确地计算发电机的内部故障,主设备内部故障保护的配置具备了理论基础。
利用真实反应主设备内部各种故障及异常工况的动模系统和仿真系统检验主设备保护,极大地提高了新原理新技术的验证水平。
1.1主设备保护的双重化配置和主后一体化趋势近年来,双主双后保护配置方案逐渐应用到主设备保护的领域,尤其是国电调[2002]138号文件《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实施细则对主设备保护的双重化作出规定后,双主双后保护方案成为主设备保护研制、设计的指导准则,并为现场运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双主双后的保护实现方式是针对一个被保护对象,配置2套独立的保护。
每套保护均包含主后备保护,并且每套保护由2个cpu系统构成。
2个cpu系统之间均能进行完善的自检和互检,出口方式采用2个cpu系统“与”门出口。
这种配置方案概念清晰,彻底解决了保护拒动和误动的矛盾,即双重化配置解决了拒动问题,双cpu 系统“与”门出口解决了硬件故障导致的误动问题。
这种思想已成功地应用到主设备保护上,大大提高了主设备保护的运行水平。
1.2主设备保护的新原理近年来,主设备保护通过对故障过程的电磁暂态过程的研究、ta 饱和特性的研究、内部故障理论分析,结合实际动模和数字仿真,提出了一些新的原理并已在现场广泛应用。
继电保护职业技能鉴定 简答题
![继电保护职业技能鉴定 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a157352e31126edb6f1a107e.png)
1(Lb5C1001).大电流接地系统,电力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几种?答案: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方式有以下三种:(1)中性点直接接地。
(2)经消弧线圈接地。
(3)中性点不接地。
2(Lb5C1002).试述电力生产的几个主要环节。
答案:发电厂、变电所、输电线。
3(Lb5C1003).二次回路的电路图按任务不同可分为几种?答案:按任务不同可分为三种,即原理图、展开图和安装接线图。
4(Lb5C1004).发供电系统由哪些主要设备组成?答案:发供电系统主要设备包括输煤系统、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和送配电设备系统等。
5(Lb5C1005).差动放大电路为什么能够减小零点漂移?答案:因为差动放大电路双端输出时,由于电路对称,故而有效地抑制了零点漂移;单端输出时,由于R e的负反馈抑制了零点漂移,所以,差动放大电路能够减少零点漂移。
6(Lb5C2006)什么是失灵保护?答:当故障线路的继电保护动作发出跳闸脉冲后,断路器拒绝动作时,能够以较短的时限切除同一发电厂或变电所内其他有关的断路器,以使停电范围限制在最小的一种后备保护。
7(Lb5C2007).低频减载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低频减载的作用是,当电力系统有功不足时,低频减载装置自动按频减载,切除次要负荷,以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8(Lb5C2008).继电器的一般检查内容是什么?答案:继电器一般检查内容有:(1)外部检查。
(2)内部及机械部分的检查。
(3)绝缘检查。
(4)电压线圈过流电阻的测定。
9(Lb5C2009)断路器失灵保护的动作条件是什么?答:动作条件如下:(1)故障线路或者设备的保护装置出口继电器动作后不返回。
(2)在被保护范围内仍然存在故障。
10(Lb5C2010).变压器油在多油断路器,少油断路器中各起什么作用?答案:变压器油在多油断路器中起绝缘和灭弧作用,在少油断路器中仅起灭弧作用。
11(Lb5C2011).电压互感器有几种接线方式?答案:有三种分别为:Y,y,d接线,Y,y接线,V,v接线。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思考题与习题解答.doc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思考题与习题解答.doc](https://img.taocdn.com/s3/m/afde0583856a561253d36f61.png)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思考题与习题解答第1章1-1 什么是故障、不正常运行方式和事故?它们之间有何不同?又有何联系?答: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元件发生短路、断线时的状态均视为故障状态。
在电力系统中,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一相接地短路、两点接地短路(实际上也属相间短路)和断线统称为电力系统的故障。
在电力系统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但最常见且最危险的故障就是各种类型的短路。
电力系统的不正常工作状态是指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没有发生故障的运行状态。
常见的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是:过负荷,过电压、系统振荡,频率降低等。
事故是指系统或其中一部分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电能质量变到不能容许的程度,以致造成对用户的停止供电(或少送电)或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的损坏。
前者称为停电事故,后者称为人身和设备事故。
不正常工作状态的性质、后果和危害性有别于故障,长时间的不正常运行有可能造成故障。
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时,都可能在电力系统中引起事故。
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方式不可以避免,而事故则可以避免发生。
1-2 什么是主保护和后备保护?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有什么区别和特点?答:主保护:是为满足电力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
后备保护:是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
它又分为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两种。
远后备保护:指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元件的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
远后备保护的性能比较完善,它对相邻元件的保护装置、断路器、二次回路和直流电源引起的拒动,均能起到后备作用,且实现简单、经济。
但远后备保护将使停电的范围扩大,不能满足选择性和速动性的要求。
近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元件的另一套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当断路器拒动时,由断路器失灵保护来实现后备保护。
由于近后备保护与主保护安装在同一元件上,所以近后备保护能满足选择性要求。
继电保护知识点
![继电保护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5c4f522cfc789eb172dc8c8.png)
知识点 1.事故就是指系统或其中一部分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并造成对用户少送电或电能质量变坏到不能容许的地步,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的损坏等。
2.继电保护装置:由单个继电器或继电器与其附属设备的组合构成。
3.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任务:(1)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
4.整套继电保护装置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组成。
5.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6.(1)选择性要求:由距故障点最近的保护装置动作,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缩小,以保证系统中的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
(2)速动性要求: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并联运行的稳定性,减少用户在电压降低情况下工作的时间,以及缩小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
(3)灵敏性要求: 灵敏性是指对于其保护范围内发生任何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
在事先规定的保护范围内部故障时,不论短路点的位置、短路的类型如何,以及短路点是否有过度电阻,都能敏锐感觉,正确反应。
(4)可靠性要77在该保护装置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它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它不应该拒绝动作,而在任何其他该保护装置不应该动作的情况下,则不应该误动作。
7.无论起动和返回,继电器的动作都是明确干脆的,它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中间位置,这种特性称之为“继电特性”。
为了保证继电保护可靠动作,其动作特性要有明确的“继电特性”。
8. 对每一套保护装置来讲,通过该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方式为系统最大运行方式,而短路电流最小的方式为系统最小运行方式。
最大运行方式下系统阻抗最小(m in .s s Z Z =),最小运行方式下系统阻抗最大(max .s s Z Z =)。
9. 速断保护对被保护线路内部故障的反应能力(即灵敏性),只能用保护范围的大小来衡量。
继电保护总结知识点
![继电保护总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493c52c5901020207409c5a.png)
电力系统中最危险的故障和产生的后果?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可能发生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最常见的也是最危险的故障是发生各种形式的短路。
在发生短路时可能产生以下后果:(1)通过故障点很大的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使故障原件损坏;(2)由于发热和电动力的作用,短路电流通过非故障原件时引起其损坏或缩短其使用寿命;(3)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的电压大大降低,破坏用户用电的稳定性或影响工厂产品的质量;(4)破坏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震荡,甚至使整个系统瓦解。
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它的基本任务是?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它的基本任务是:(1)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原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原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2)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
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结构及其各个部分的作用?(1)测量部分:测量部分是测量从被保护对象输入的有关电气量进行计算,并与已给点的整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给出“是”“非”“大于”等于“0”或“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断保护是否该起动。
(2)逻辑部分:逻辑部分是根据测量部分各输出量的大小,性质,输出的逻辑状态,出现的顺序或其组合,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工作,最后确定时候应该使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并将有关命令传给执行部分。
(3)执行部分:执行部分是根据逻辑部分输出的信号,最后完成保护装置所担负的任务。
继电器的返回系数,采用什么方法可以提高电磁型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返回电流与动作电流的比值成为返回系数,可表示为,提高方法:采用坚硬的轴承以减小摩擦转矩,减小转动部分的重量,改善磁路系统的结构以适当减小剩余转矩等方法。
影响变压器差动保护的不平衡电流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相应的有哪些减小不平衡电流的具体措施?因素:(1)由于实际的电流互感器变化和计算变化不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浅论10kV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的设计方案
![浅论10kV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的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a7a30df78a6529647d5366.png)
电力系统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dfb7eef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4.png)
电力系统的事故和不正常运行状态
电力系统的事故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影响很大,事故和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有下列几种。
1.短路事故
短路是输电线路和电气设备最严重的故障,它可以分为对称短路(三相短路)和不对称短路,后者又分为单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
短路引起的危害很大:
(1)中断或影响对用户的供电。
(2)损坏电气设备。
(3)破坏电力系统稳定。
(4)使电厂失去厂用电,甚至引起全厂停电。
(5)引起对通信线路的干扰。
为了减少短路的危害,必须尽快将发生事故的元件从电网中切除,以便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减轻故障设备损坏的程度,这就借助于继电保护装置。
2.不正常运行状态
电气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有多种,如小接地电流系统的单相接地,电气设备温度过高,过负荷,发电机转子一点接地等等。
发生不正常运行状态时,不需立即将设备从电网中切除,只发出预告信号,通知值班人员以便及时处理,使系统恢复正常运行,这也要借助于继电保护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电气运行方式改变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摘要:本文以某硫化厂为研究对象,该硫化厂为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充分达到节能效益,就针对用电结构及电气运行方式进行了合理的优化。
在这一优化背景之下,电气运行方式的改变对运行经济效益产生了相当大的提升优势,但由此也使得继电保护的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本文结合上述实际情况,就电气运行方式的改变对继电保护的影响问题做详细分析。
关键词:电气运行方式继电保护改变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当中,继电保护的最主要工作任务在于:在电力运行系统出现运行故障,或者是异常运行工况的情况下,能够在最小区域范围、且最短时间范围之内,将存在故障的电力设备及时自整个电力系统当中切除。
借助于此种方式,可最大限度的减少或者是消除电力设备损坏问题对周边地区供电的不良影响。
结合实践工作经验来看,继电保护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电气运行方式改变的影响。
并且,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对继电保护定值的影响之上。
结合本文所例举的硫化厂电气运行实际情况,现对上述相关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1 脱硫系统电源改造方案及其影响分析
1.1 系统电源改造前后系统供电情况分析
在该硫化厂运行过程当中,一期脱硫系统为1#、2#机组烟气脱硫系统所构成,所产生烟气在经过除硫净化处理之后,将其自烟囱当
中排出。
在改造前功电气供电方式作用之下,烟气脱硫系统的全部用电完全自1#以及2#机组当中供给。
受到这一因素影响,导致上述机组的厂用电率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且机组运行成本也有所提升,与可持续性发展以及节能优化的发展目标是不契合的。
因此,为达到降低上述机组运行成本、同时合理控制产用电率水平的目的,就需要对其电气运行方式进行合理改进。
改进的关键在于:将1#、2#机组系统用电量进行转移,将其中一路供电转移至3#机组
6kv段进行供电。
通过交叉供电的方式,达到降低机组运行成本,同时提高运行可靠性的目的。
1.2 负荷分配情况分析
在对系统电源进行如上改造之后,脱硫段所承受的负荷完全转移至3#机组6kv段位置。
这使得3#机组6kv段所增加的负荷达到了1 800kw单位左右。
此环节的主要负荷设备包括脱硫循环水泵(2台)、氧化空压机设备(1台)、以及脱硫变压器设备(1台)这三种类型。
借助于此种方式,可实现对额定负荷电流的计算处理:(脱硫循环水泵额定电流×2)+氧化空压机额定电流+脱硫变压器额定电流。
带入实际数据,计算得出额定负荷电流为226.7a单位。
1.3 3#机组6kv段母线继电保护方案分析
对于3#机组而言,6kv段母线线路的继电保护的实现方式为:工作电源进线开关位置的分支过流保护。
与之相对应的继电保护配置方式应当为:(1)分支ⅰ过流ⅰ段定值:整定电流为17.5a单位,整定时间为0.5s;(2)分支ⅱ过流ⅱ段定值:整定电流为6a,整
定时间9.5s。
与此同时,分支ⅰ过流ⅰ段整定过程中应采取的定值原则为:与本段母线线路最大电动机的速断保护配合进行整定。
具体的整定数值计算方式应当为:
(1)idz=kk(i’dz+∑ifh)
在该计算过程当中,kk应当取恒定值1.2,同时,∑ifh定义为除所整定电动机设备以外的总负荷电流数值。
按照上述方式,可计算得出idz一次整定定值应当为7054.8a,二次整定定值应当为17.6a。
且,结合于分支过流保护时间的配合,继电保护整定过程中的动作时间应当取值为0.5s单位。
2 燃煤系统电源改造方案及其影响分析
2.1 系统电源改造前后系统供电情况分析
该硫化厂一期输煤系统可分为380v单位输煤ⅰ段以及380v单位输煤ⅱ段。
其中,输煤ⅰ段直接由输煤变63b进行供电处理,而输煤ⅱ段则直接由输煤变64b进行供电处理。
同时,二期输煤系统同样可分为380v单位输煤ⅲ段以及380v单位输煤ⅳ段。
其中,输煤ⅲ段直接由输煤变65b进行供电处理,而输煤ⅳ段则直接由输煤变66b进行供电处理。
电气运行方式改变的关键在于:6kv段ⅳb段面向一期输煤ⅱ段进行供电处理,同时,6kv段ⅳb段面向二期输煤ⅳ段进行供电处理。
借助于上述方式,将一期380v用电负荷转移至二期厂用电中。
2.2 系统电源改造后继电保护配置情况分析
在对系统电气运行方式加以优化改变的情况下,考虑到输煤ⅱ
段、输煤ⅲ段输煤变的基本容量都取值为1 000ka单位,同时,进线位置的开关容量以及电缆容量也保持在一致状态,因此,在电气运行方式改变过程中,在一期输煤配电室以及二期输煤配电室当中,就近对两变压器设备的进线电缆接头进行对换处理。
以一期输煤系统中输煤ⅰ段为例。
在自63b输煤变进行供电处理的过程中,继电保护主要保护定值包括:速断(过流ⅰ段)保护整定电流为67a,整定时间为0s;过流ⅱ段保护整定电流为9.15a,整定时间为0.5s;高压侧零序过流保护整定电流为0.3a,整定时间为0.3s;低压侧零序过流保护整定电流为2.7a,整定时间为0.8s;过负荷保护整定电流为3.37a,整定时间为9.0s;负序过流保护整定电流为0.6a,整定时间为0.5s。
以速断保护为例,其继电保护定值是严格按照:躲过变压器外部短路状态下,所涉及到的最大短路电流进行整定。
换句话来说,在变压器外部出现短路状态的情况下,借助于通过变压器设备低压侧开关电流实现对故障的切除处理。
在整个系统运行过程当中,以速断保护的方式,对供电回路及负荷系统中的各类故障剪切出,同时通过对继电保护定值整定的规范,提高定值运行管理的水平与质量。
3 结束语
通过本文以上分析需要认识到:继电保护是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过程的关键部分之一。
继电保护运行质量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而言,有着极为深入的影响。
而继电保护在运行过程当中,不单
单受到自身保护配置合理性的影响。
同时,电气运行方式的改变也一定程度上对继电保护运行产生相应的影响。
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电气运行方式改变对继电保护所产生的影响及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保会,王进,李光辉等.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的风电接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合[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32(3):1-6. [2] 张保会.加强继电保护与紧急控制系统的研究提高互联电网安全防御能力[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4(7):1-6.
[3] 赵希才,李九虎,曹冬明等.2010年国际大电网会议系列报道电力系统保护与自动化[j].电力系统自动
化,2010,34(24):1-4,17.
[4] 杨明玉,田浩,姚万业等.基于继电保护隐性故障的电力系统连锁故障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9):1-5.
[5] 沈智健,卢继平,赵渊等.阶段式电流保护运行风险评估模型研究[c].//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
集.2008:1062-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