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处理冒顶漏顶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合集下载

综采工作面处理冒顶漏顶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处理冒顶漏顶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处理冒顶漏顶安全技术措施我队回采的1074综采工作面由于受落差大于1.5m逆断层影响,采面往前推采时造成26-31号架出现冒顶,为了保证处理冒顶漏顶的施工安全,特编制本措施。

一、处理方案1、先加固冒顶区域附近上下各5架支护,并背帮接顶,预防冒顶区域扩大。

2、处理冒顶顺序从上往下逐架进行。

3、成立处理冒顶、漏顶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但齐学副组长:王金城崔进财现场负责人:施工班组工长。

二、技术措施1、通抽工区安排专职瓦斯检查员先对采面回风系统进行瓦斯检查,确保通风系统正常,瓦斯不超过0.8%后方可入内。

2、采面冒落区域必须先用半圆木将冒漏地点支架立柱前背严,保证架间通风正常后,方可进行处理。

3、处理冒顶、漏顶前先加固冒漏处支架的正前接顶背帮支护,在原有的基础上每空当中加一排支护,支护采用圆木配合2.5米单体柱支护。

4、加固完冒顶、漏顶区域附近支护后,人员撤离冒顶区域到安全地点方可启动采面730溜子将冒漏煤矸运完,确保冒落区域正常通风。

5、冒漏区域煤矸拉空后,现场负责人及安监员先进入采面检查冒漏区矸石跨落情况,当冒漏点跨落处于稳定状态,工作人员方可进入清理架间浮矸,架间浮矸清理完成保证人行道畅通才能处理冒顶。

8、处理冒顶区域时,人员必须从上往下处理,严禁人员站在冒落带下方。

9、从上往下将所有冒落的煤矸逐架清理完并逐架支护好。

10、对工作面冒漏地段采取先支护顶板、再降架移架接顶的方法进行处理。

11、在冒漏地点降架移架时要先将冒漏地点用单体柱支护顶板接顶,煤帮背严实,防止移动架子期间片帮掉矸伤人。

12、考虑到部分顶板破碎段在移动支架过程中会有漏顶、冒顶现象因此必须要提前用单体柱与工字钢配合支护背顶。

二、安全措施1、处理冒漏区域时必须由班长以上管理人员现场指挥,以免误动作或动作过大造成掉矸伤人。

2、背帮、背顶工作必须由在有经验的老工人指导下进行,并安排有经验的老工人观顶。

3、移动冒顶区域一次只拉少许支架,一次推少许溜子以使溜子及支架帮紧贴煤墙但要快速,减小支架顶梁与煤壁的距离减少冒顶几率。

工作面处理冒顶漏顶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处理冒顶漏顶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处理冒顶漏顶安全技术措施由于1601工作面距离地表较近,顶板破碎,且中间部落后、弯曲、支架倒架。

为了保证在调整工作面倒架过程中减少冒顶漏顶现象特编制本措施。

一.技术措施:1.对工作面倒架严重地段采取先支护顶板、架间再扶正的方法。

2.对连续倒架较多的地方采取先支护煤帮、顶板、架间再使用防倒千斤顶+单体支柱的方式整段扶正的方法。

3.对工作面已经扶正的支架采用每架每根单体戗柱的方式以保证所扶过的支架不会再次倒下而造成架间宽度大漏顶。

4.考虑到部分顶板破碎段在扶支架过程中会有漏顶、冒顶现象因此必须要提前单体柱与工字钢配合支护背顶。

二、安全措施:1.扶架前支护顶板或架间时必须由班长以上管理人员现场指挥,以免误动作或动作过大伤人。

2.背帮、背顶工作必须由要在有经验的老工人指导下进行。

3.坚持二次推溜二次拉架制,一次只拉少许支架(保证拨支架),一次推少许溜子以使溜子及支架帮紧贴煤墙但要快速,减小支架顶梁与煤壁的距离减少冒顶几率。

4.工作面两巷超前外要备足数量的单体柱、圆木、半圆木、笆片等支护材料,以备支护急用。

5.每班在进入工作面进行工作之前,跟班队长、班长必须仔细对工作面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包括工作面所打单体的防倒、卸载等情况),只有在确认安全以后方可进行工作。

6.在扶支架过程中,若遇有顶板恶化,造成冒顶事故时,必须及时处理,处理时,可用木梁作临时支护,临时棚沿工作面倾向支护时,必须保持一梁两柱,并坚持先支后改的原则,严禁空顶作业,对于较大范围内的冒顶事故,应先把冒顶区两端5m的顶板用松圆木加固、背好顶板,防止冒顶区扩大,并清理好退路,保证后路畅通,然后由外向里逐棚处理冒顶区。

7.煤壁或机道有人作业时,工作地点上、下10架范围内严禁任何人员动作支架,并且闭锁运输机以防发生意外。

8.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人员站在有效安全支护范围内用长度不低于1.2米的金属长把工具找掉顶帮的危矸悬矸。

工作中确保人员始终在有效安全支护范围内作业,严禁空顶作业,否则,不准进入煤帮和机道作业。

综采工作面及顺槽发生冒顶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及顺槽发生冒顶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及顺槽发生冒顶安全技术措施综采工作面及顺槽发生冒顶安全技术措施一、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1、加强液压支架检修,保证液压系统无窜液、漏液,支架动作灵活。

2、检查所有支架的立柱、平衡油缸安全阀,保证所有支架的各种安全阀达到额定开启压力时动作,泵站压力达到要求。

3、认真检查液压支架的损坏情况,发现支架大脚、掩护梁、底座有开焊、断裂现象时,应及时焊好。

4、生产班割煤时支架工升架必须达到初撑力,顶板破碎时跟机拉架。

5、采煤机司机应割平顶板,保证支架接顶良好。

6、生产班每班观察周期来压情况,准确掌握来压步距,来压时要组织快速推进。

7、来压时工作面严格按支架操作的基本要求操作,液压支架梁端距应不大于450mm。

8、在顶板离层的情况下,应采用擦顶移架法,即首先将支架立柱快速下降,当支架顶梁与顶板稍有距离时,停止降架,立刻拉架使支架的顶梁与顶板相擦而快速前移,然后再升起支架,并达到初撑力。

9、在顶板比较破碎、有冒顶现象时,应采用超前拉架法,超前于煤机将支架拉出,采煤机割到此处时沿顶梁下边缘走,将破碎顶板护住。

10、工作面所有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各工种操作规程作业,严格执行各工种安全技术措施。

11、正常生产期间,所有人员必须在支架内行走,严禁在支架与溜槽之间的空间行走。

12、在工作面移变控制台、马蒂儿机尾处、溜子机头、机尾处设置四套敲帮问顶专用工具,工作面作业人员在接班时,对各自责任区的顶板煤帮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确保安全后,方可开机生产或检修,生产的过程中,随时观察顶帮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工作面及两顺槽预防冒顶安全技术措施1、值班队干在每班的班前会上必须强调顶板及片帮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2、监视两顺槽、工作面顶板及片帮煤的责任区域划分为:跟班队干(无跟班队干时由班长)对回顺距工作面50m超前范围内、工作面、运顺从端头支架到拉移变绞车等整个综采队所管辖的范围负总责;端头维护工负责两顺槽超前支护范围的部分;推溜工负责工作面;马蒂儿司机负责从马蒂儿机尾到拉单轨吊绞车的部分;控制台电工负责从拉单轨吊绞车到拉移变绞车的部分。

工作面处理冒顶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处理冒顶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过冒顶段安全技术措施由于受矿山压力、周边采动、顶板岩性变软等综合因素影响,205综采工作面距机头40架至70架范围顶板出现不同程度的漏冒顶现象,且范围有进一步扩大趋势,直接影响工作面正常回采、行人、通风等日常安全作业。

经矿领导研究决定,对该地段采用超前打浅眼小循环爆破配合原综采工艺进行回采作业,为保证回采作业安全顺利通过该地段,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一、施工方法1.采高控制在2.9-3.3之间,最大不超过3.3m,确保支架的有效支撑力和煤壁压力的减小。

2.从工作面40#-70#支架自上而下将破煤方法由机械割煤改为放小炮震动破煤结合风镐落煤。

3.放炮后及时打出护帮板,并对支架间暴露的顶板采用人工及时掏柱窝打贴帮柱,将煤渣出完后将刮板输送机推向煤壁,如冒顶范围继续扩大,必要时进行人工架设抬棚超前支护,“梁用直径180~200mm的圆木,一端支单体柱升紧贴煤帮,另一端插入支架顶梁上,1架支架上1棚,然后在下好的棚梁上密排板梁和背板,并采用1刀1背顶的方法确保顶板的有效控制。

一般情况下,超前掏窝深度由电缆槽向前不大于3m,以便采煤机通过工作面在两头顶板较好处割煤。

4.超前半个循环浅眼小炮爆破落煤一次,每爆破一个循环后进行机械割煤5.在机械割煤至此特殊地段附近20m范围时支架采取超前、带压擦顶、分组顺序式移架。

二、技术要求1.爆破技术要求爆破工序为:打眼放炮→打护帮板→敲帮问顶→打贴帮柱→清煤→移架1.打眼放炮:打眼采用湿式打眼。

(1)爆炸材料:炸药使用煤矿许用二级炸药,雷管使用煤矿许用段发电雷管。

(2)炮眼布置:工作面炮眼布置为五花眼,上、中、下三排:排距1.0m,眼间距离0.8m,上排眼距顶板0.5m,下排眼距底板0.3m;为保证正常进尺合理控制顶板,上排眼上仰38°,下排眼下俯27°,炮眼与煤壁水平夹角一至均呈55°—70°,并倾向机尾方向,炮眼与煤壁的垂直距离为0.4m。

综采工作面处理冒顶漏顶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处理冒顶漏顶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处理冒顶漏顶安全技术措施一、前言综采工作面是采煤工作中最关键的部位之一,而冒顶和漏顶事故是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的主要难点和重点。

为了保障矿山生产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来防止冒顶漏顶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归纳总结综采工作面处理冒顶漏顶安全技术措施。

二、对冒顶漏顶的概述综采工作面是指采煤机和配套设备在煤层上采采形成的工作面。

冒顶和漏顶事故是综采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它会直接危及矿工的生命安全。

冒顶与顶板受到采煤影响,在煤层表面产生裂隙、位移等变形现象,当这些因素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有可能造成煤壁坍落,发生冒顶事故;漏顶是指因上覆岩层和顶板破坏所造成的不适当大量岩屑和碎块从煤层顶板下落到工作面上,从而威胁矿工生命安全的事故。

三、预防冒顶漏顶的技术措施1. 监测系统综采工作面处理冒顶漏顶安全技术措施,首先需要的是建立可靠的监测系统。

通过高发现性、高准确性的监测系统,及时了解采工面岩石运动、变形、应力等情况,掌握冒顶、漏顶等安全预警信息,并进行及时处置。

目前较为常见的监测系统有气压式监测系统和光纤式监测系统。

气压式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采煤工作面的煤壁和岩壁变形、移动等情况,以及地质构造的变化,然后反馈给监测人员进行判断处理。

光纤监测系统的使用可以对煤壁和岩石的变形进行实时性监测,监测结果可以反馈到监控室进行诊断和控制。

2. 水平分段开采为了尽可能避免冒顶漏顶事故的发生,需要在采煤的过程中采用水平分段开采技术,即将采煤作业面划分为若干段,在每一段内采煤,后再进入下一段开采。

这样既减少了工作面的量,加大了开采的顺序性、合理性和安全性,又能够更好地控制岩层的稳定性。

3. 喷浆加固喷浆加固技术是一种将灌注浆料喷在岩体表面形成有机矩阵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使建筑物或者水电站壁面在受到削减、裂缝等影响时变得更加坚固和耐用,同理,喷浆加固技术可以用于综采工作面的冒顶漏顶加固。

喷浆加固技术能够有效防止冒顶漏顶事故的发生。

工作面处理顶板冒落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处理顶板冒落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处理顶板冒落安全技术措施前言在煤矿的工作过程中,地质条件复杂,顶板冒落的安全风险时有发生。

工作面处理阶段是整个采掘过程中较为脆弱的环节,一旦工作面处理顶板冒落,将会对矿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产生威胁。

本文将重点介绍针对工作面处理顶板冒落的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处理顶板冒落原因煤矿工作面的顶板与地面之间,常常存在裂隙、断层或其他突出的地质体,容易发生岩层失稳和顶板冒落现象。

此外,煤层下伏的水为矿井地质构造和土壤物理环境发生变化创造了条件,通过对工作面遇水处理过程中的顶板加固不完善及施工不规范等环节可能会导致顶板冒落。

工作面处理顶板冒落安全技术措施1. 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对新矿工和老矿工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教育,强调安全生产和顶板冒落的危害,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2. 合理规划工作面煤矿在规划工作面时,应考虑到地质构造和地质条件,合理安排矿井通风、水文、地质等工作,避免扩大地质隐患,提高顶板冒落的预测和防范能力。

3. 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加强机电设备管理,确保机电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减少因机械故障造成工作面顶板冒落的风险。

4. 加强现场监测采用各种先进的顶板监测技术,在现场对煤矿顶板开展实时、动态的监测,及时发现顶板变形和位移,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固,避免顶板冒落。

5. 加强人员管理对于采掘工人,应该认真执行劳动合同及考核奖惩制度,执行必须具备的上岗证件。

对于工作面的管理人员,要提高对采掘工人的技术指导、管理和服务意识,积极防范和消除顶板冒落的可能性。

6. 运用科技手段为提高工作面的安全性,可以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激光测距、内窥镜摄像等技术手段,对工作面的安全条件进行实时监测和追踪,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结束语针对工作面处理顶板冒落安全风险,必须充分了解地质情况和采煤工艺工作过程,制定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并加强管理,才能达到安全高效生产的目的,提高工作面的工作效率。

综采工作面处理冒顶及倒架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处理冒顶及倒架安全技术措施

建立预警机制, 提前采取应对 措施
配备专业人员, 提高监测预警 的准确性和及 时性
加强设备维护 和保养,确保 监测设备的正 常运行
0
0
0
0
1
2
3
4
06
综采工作面处理冒顶及倒架的安全 措施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针对综采工作面处理冒顶及倒 架的安全措施进行专项培训, 确保员工熟练掌握相关技能。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 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加强顶板管理
定期检查顶板 状况,及时发 现潜在问题
采取合适支护 方式,确保顶 板稳定
严格执行敲帮 问顶制度,及 时处理不安全 因素
加强现场监控, 实时掌握顶板 动态
0
0
0
0
1
2
3
4
合理布置采场
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设备能力,合理确定工作面的几何尺寸和设备布置方 式。
考虑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如断层、褶皱、岩层性质等,合理布置工作面的 采高、坡度和推进方向。
生产中断
综采工作面冒顶及倒架会 导致生产中断,影响生产
效率。
生产中断可能导致经济损 失,增加生产成本。
生产中断还可能引发安全 事故,威胁人员生命安全。
综采工作面冒顶及倒架的 危害不容忽视,必须采取 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处理。
安全风险
设备损坏和生产中断可能导 致经济损失
综采工作面冒顶及倒架对人 员安全造成威胁
综采工作面处理冒顶及倒架的安全
06
措施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综采工作面冒顶及倒架的危害
人员伤亡
人员伤亡:综采工作面冒 顶及倒架事故可能导致人 员伤亡,给企业和社会带
来巨大损失。

工作面处理冒顶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处理冒顶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处理冒顶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处理冒顶安全技术措施是煤矿井下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安全工作是煤矿生产中必须重视并全面推进的任务。

本文将围绕工作面处理冒顶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探讨。

一、工作面处理冒顶的定义工作面是煤矿矿井中为开采煤炭而采取的一种方式,工作面是开采煤炭的重要区域,厚度、坡度、煤层岩性等条件不同,影响矸石、煤与岩石界面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冒顶的发生。

工作面冒顶是指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由于冲击和震荡等原因,煤层爆炸并突然塌落,造成煤层破碎地带脱离支撑,遮挡煤壁,有可能造成矿工伤亡。

二、冒顶安全技术措施1. 选用正确的采煤设备选用合适的采煤设备是工作面处理冒顶安全技术措施的首要之一。

煤矿生产过程中,应根据煤层的自然条件,选择适合之采煤设备,避免使用不合适的采煤设备,比如使用煤墩轨道起吊重物等,应尽量减少零工的方式。

2. 采用防坠器等保障设备在采煤作业中,矿工还需要用到一些防坠器等保障设备来避免由于高处掉落而造成伤害的情况发生。

这样,落石、煤块、钻木等会极大减少事故的发生。

同时也应注意箱式铰链和电动装置等的安装,以实现机械化的坠落救援和巷道控制。

3. 安装支撑体系对于工作面的支撑体系,应该在事先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保证施工质量和支撑体系的承载能力。

在采煤作业过程中要实时调整支撑体系,延长其使用寿命,以更好的保证矿工安全,实现工作面控制。

4. 进行预防性维护对于采煤设备和支撑体系的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采煤作业前必须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以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同时,还应定期检查支撑体系的稳固性,及时实行加强钢支撑、短曲钢架等措施,防止其发生倒塌等意外情况。

三、冒顶安全技术措施的效果冒顶安全技术措施是煤矿井下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冒顶安全技术措施能够有效地促进煤矿生产的有序进行,保证采煤作业的安全和煤矿生产的效率。

同时,这些技术措施还可起到保卫企业资产、防止人身伤害和环境污染,维护企业的形象等多方面的作用。

煤矿掘进及返修工作面防冒顶片帮安全措施

煤矿掘进及返修工作面防冒顶片帮安全措施

煤矿掘进及返修工作面防冒顶片帮安全措施为了加强掘进及返修工作面的施工安全管理,防止掘进及返修工作面发生冒顶片帮事故,结合我矿井下现场实际情况,对现有的的规程、措施中有关防止冒顶片帮事故的安全措施进行整理、完善,具体如下:一、掘进及返修工作面防止冒顶的安全技术措施(一)掘进工作面防止冒顶的安全技术措施1、掘进工作面发生大冒顶时的预兆:掘进迎头顶板掉渣、有响声、裂缝、脱层、漏顶、煤壁片帮等。

2、每个单位巷道开工前,必须有切实可行、会审批准的《作业规程》。

《作业规程》中必须对可能遇到断层、破碎带、老空、采空区、钻孔及冒顶处理等特殊安全措施予以规定,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断层、破碎带时必须及时编制补充措施,经审批后,传达贯彻到位。

过老空、采空区、钻孔或距见煤点小于20米前,还必须提前编制补充措施,经审批后,传达贯彻到位。

3、掘进工作面必须备有:(1)锚、网、喷、锚梁支护的巷道:必须备有数量不少于20 根的钢棚腿、10根木顶梁及相应的背帮背顶材料(包括木楔50块以上,背板1m2),刀锯、锛、镐、大锤各一把。

并备有80块以上道木。

(2)其它支护形式的巷道(包括返修巷道)必须备有木棚10架(直径大于160mm),木楔50块以上,背板1m2,刀锯、锛、镐、大锤各一把。

并备有80块以上道木。

要求上述备用材料存放地点距迎头不得超过100米。

钢棚腿或木棚规格按巷道断面尺寸加工。

施工过程中,遇到地质条件变化,巷道压力增加等情况,要立即采用锚、网、喷、锚梁支护,并根据现场条件及时支设钢棚腿或架设木棚进行支护,以加强巷道支护,杜绝冒顶事故发生。

4、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在掘进施工过程中,每个工作人员在工作前及工作中,必须经常认真的进行敲帮问顶,发现有冒顶征兆时,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处理。

敲帮问顶的具体操作严格执行山东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发《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之规定。

5、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及时用好前探梁(过顶梁、腰梁)。

处理工作面及两巷冒顶安全技术措施

处理工作面及两巷冒顶安全技术措施

处理工作面及两巷冒顶安全技术措施一、前言在煤矿生产中,工作面及两巷冒顶是矿井施工安全中的常见问题。

为了保证矿井施工的安全性,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措施来防范工作面及两巷冒顶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从煤矿的特点、工作面及两巷冒顶的危害、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二、煤矿的特点煤矿是地质环境复杂的区域,不同区域存在着不同的地质构造和煤矿矿岩层特点。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以提高煤矿的施工安全性。

其中,煤矿内部存在的压力、地层裂隙、地质构造变化等因素特别容易导致工作面及两巷冒顶的事故。

因此,为了保证工作面及两巷的施工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三、工作面及两巷冒顶的危害1.对工作面及两巷人员安全造成威胁工作面及两巷冒顶事故的发生会导致人员受困、伤亡等重大后果。

冒顶所释放的能量极大,如果没有防范措施严密,很可能导致人员受到严重危害,甚至死亡。

2.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工作面及两巷冒顶事故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导致生产停顿、损失巨大。

因此,为了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防范工作面及两巷冒顶的发生。

四、防范措施1.地质勘探技术对于工作面及两巷冒顶的危害,必须采用地质勘探技术,提前发现煤层岩层的变化,根据地质施工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和防范措施,进行预防。

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工作面及两巷冒顶的风险。

2.加强支护系统在工作面及两巷冒顶易发区域,必须进行强化支护,加强支护材料的使用量和质量,形成坚固的支撑系统,确保煤层岩层的稳定。

此外,对于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还需要对支护系统进行维护、加固,保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定期监测系统采用定期地监测工作面及两巷冒顶易发区域的压力、支护结构的变形等参数,及时发现、处理冒顶危险现象,避免事故发生。

同时,对于可能导致冒顶危险的原因,必须及时处理,确保施工环境的稳定。

4.严格落实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在工作面及两巷冒顶易发区域,必须严格落实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人员培训、防护措施、应急处理等方面。

综采工作面处理冒顶(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处理冒顶(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处理冒顶(补充)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1105综采工作面由于停产时间长,顶板由于周期来压,煤壁松软片帮,顶板破碎严重,导致60号架至90号架发生顶板冒落、煤壁侧顶板切断,局部地段有漏顶现象,为保证1105采煤工作面安全地推采过冒顶段和局部漏顶地段,有效地控制好顶板,确保支架顺利地进入煤壁侧并支护好顶板。

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如下:二、危险因素分析:1、易片帮。

2、顶板冒落、矸石砸伤人员。

3、顶板易超前煤壁垮落。

4、支架架间掉矸伤人,支架不承压,发生倒架事故。

5、移架时,易出现压架、咬架、歪架。

6、顶板破碎来压时易将支架压死。

7、矸石垮落易将面溜压死,导致断链。

三、成立组织机构为确保1105采煤工作面安全顺利地处理此次冒顶事故,矿成立1105采煤工作面处理冒顶期间工作小组:组?长:李云山(矿长)职责:落实人、财、物的平衡工作,监督管理综采一队处理冒顶期间人员组织和工作进度。

副组长:刘仕斋(生产副矿长)职责:落实1105采煤工作面工作人员组织,处理冒顶工作期间各项工作的协调,处理进度的监督和工程质量管理;落实各项措施的现场兑现和安全管理工作。

成?员:朱冕贞(安全副矿长)、刘晓冬(总工程师)、姚开发(机电副矿长)、龙贵银(机电副总)、王明贵(技术科长)、程泰国(通风科长)、赵荣昌(机电科长)、苏凯亮(调度主任)、何文忠(抽放队长)、黄方军(通风队长)、吕西杰(综采一队队长)及各科室成员。

职责:安全副矿长:安排监督管理1105采煤工作面处理冒顶期间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和安全管理工作。

总工程师:负责制定处理冒顶期间的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监督综采一队技术措施的现场兑现。

机电矿长:负责1105采煤工作面供电和电气设备管理,确保工作面供电安全和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维护。

机电副总:负责1105采煤工作面供电管理和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工作。

技术科长:负责1105采煤工作面处理冒顶期间各项技术措施编制和监督措施的现场兑现。

煤矿防止冒顶和处理冒顶的安全措施

煤矿防止冒顶和处理冒顶的安全措施
9.处理冒顶过程中班长要经常巡视冒区附近的支架、顶板活动情况,发现问题立即 组织人员处理并亲自负责指挥,处理后路支架时处理点至冒区迎头严禁有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0.班末班长及安检员必须严格对冒区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发现不合格品必须及时 组织人员整改合格。
11.处理时间超过24 小时,另报处理措施。
4.一般情况下,从下往上逐架进行处理,若出货没困难时,可以上下同时进行处理。 5.待冒区边缘支架加固好后,沿边缘支架往冒区插探板或撞楔,然后在掩体下出货、 架设支柱, 一般用1.8m长的大板或2.4m长的方木柱打设一板三柱的支架支护冒区,大 板或方木必须垂直探至煤壁,所架设的支架必须迎山有劲,支柱必须打在实底上,不得打 在浮煤(矸)上,支架架好后必须将顶板插背完好,若出现顶空必须用大料插背接顶,以 防掉矸伤人,严禁顶空和空顶作业。
1.必须严格加强采面工程质量管理,加强帮、顶插背质量,严防片帮、漏冒顶,顶 空处必须用大料插背接顶,确实无法接顶的必须停止推进,待呈报安全技术措施处理好后 方可推进。
2.采面发生冒顶时,必须待顶板压力稳定后,班队长及时组织人员加固好冒顶区上 下的支架,防止冒区继续扩大。
3.对冒顶的处理方法,班长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排矸、撞楔、开帮等方式进行均可, 严禁冒险蛮干。
6.架设支架时,后路支架必须完整无缺、牢固可靠,退路必须保持畅通无阻,架设 支架时只能逐架进行。
7.处理冒顶时,迎头必须是有经验的老工人作业,以2-3人为宜,并设有一名有经 验的老工人观山。
8.处理冒顶过程中,若顶板二次来压时,班长及安检员必须及时将所有人员撤至冒 区往外的安全地点,待压力稳定后方可进入迎头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工作面处理冒顶漏顶安全技术
措施(通用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工作面处理冒顶漏顶安全技术措施(通用
版)
由于1601工作面距离地表较近,顶板破碎,且中间部落后、弯曲、支架倒架。

为了保证在调整工作面倒架过程中减少冒顶漏顶现象特编制本措施。

一.技术措施:
1.对工作面倒架严重地段采取先支护顶板、架间再扶正的方法。

2.对连续倒架较多的地方采取先支护煤帮、顶板、架间再使用防倒千斤顶+单体支柱的方式整段扶正的方法。

3.对工作面已经扶正的支架采用每架每根单体戗柱的方式以保证所扶过的支架不会再次倒下而造成架间宽度大漏顶。

4.考虑到部分顶板破碎段在扶支架过程中会有漏顶、冒顶现象因此必须要提前单体柱与工字钢配合支护背顶。

二、安全措施:
1.扶架前支护顶板或架间时必须由班长以上管理人员现场指挥,以免误动作或动作过大伤人。

2.背帮、背顶工作必须由要在有经验的老工人指导下进行。

3.坚持二次推溜二次拉架制,一次只拉少许支架(保证拨支架),一次推少许溜子以使溜子及支架帮紧贴煤墙但要快速,减小支架顶梁与煤壁的距离减少冒顶几率。

4.工作面两巷超前外要备足数量的单体柱、圆木、半圆木、笆片等支护材料,以备支护急用。

5.每班在进入工作面进行工作之前,跟班队长、班长必须仔细对工作面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包括工作面所打单体的防倒、卸载等情况),只有在确认安全以后方可进行工作。

6.在扶支架过程中,若遇有顶板恶化,造成冒顶事故时,必须及时处理,处理时,可用木梁作临时支护,临时棚沿工作面倾向支护时,必须保持一梁两柱,并坚持先支后改的原则,严禁空顶作业,对于较大范围内的冒顶事故,应先把冒顶区两端5m的顶板用松圆木
加固、背好顶板,防止冒顶区扩大,并清理好退路,保证后路畅通,然后由外向里逐棚处理冒顶区。

7.煤壁或机道有人作业时,工作地点上、下10架范围内严禁任何人员动作支架,并且闭锁运输机以防发生意外。

8.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人员站在有效安全支护范围内用长度不低于1.2米的金属长把工具找掉顶帮的危矸悬矸。

工作中确保人员始终在有效安全支护范围内作业,严禁空顶作业,否则,不准进入煤帮和机道作业。

9.顶板稳定后,方可进行背顶。

处理石碴和背顶前要先清理好退路,确保退路畅通,以便人员及时撤退,其它人员躲在安全地点,准备运送物料。

三、其他事项:
1.加强采煤机及三机设备的检修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以利于工作面的正常推进。

3.支架及液压管路系统必须加强检修,严禁出现滴、漏、跑、冒、串液等现象,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避免支架自降。

4.移架时,支架工要观察好顶板的变化情况,发现有异常情况必须停机处理,处理好后再开机。

5.人员扛运木料时,应同肩同步调行走;放木料时必须先喊口号,告知伙伴后,方可同时下放,防止因不协调导致伤人。

6.顶板维护处理期间每班保证不低于7人(1人开泵1名现场管理人员5人作业)。

四、其他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1601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执行。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