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03任务答案
274287《成本管理学》(第3版)习题参考答案2020.3.10[69页]
![274287《成本管理学》(第3版)习题参考答案2020.3.10[69页]](https://img.taocdn.com/s3/m/76c48e2cc1c708a1294a449b.png)
成本管理学-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成本管理概论第2章成本的概念及基本分类1.某企业将过去一年12个月中最高业务量与最低业务量情况下的制造费用总额摘录如下(见表1):表1 数据资料表表1中制造费用总额中包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该企业会计部门曾对低点月份业务量为50000机器小时的制造费用总额作了分析,其各类成本的组成情况如下:变动成本总额50000元固定成本总额60000元混合成本总额32500元制造费用总额142500元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将该企业的混合成本分解为变动部分与固定部分。
(2)写出混合成本公式。
参考答案(1)由低点的成本性态数据可知制造费用中:单位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总额÷低点业务量=50000÷50000=1(元/千小时)固定成本总额=60000(元)混合成本总额=制造费用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176250-75000-60000=41250(元)设混合成本的数学模型为:y=a+bx则:b=(高点混合成本-低点混合成本)÷(高点业务量-低点业务量)=(41250-32500)÷(75000-50000)=0.35a=y-bx=41250-0.35×75000=15000(2)由此可得:混合成本的数学模型为:y=15000+0.35x2.A企业为只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2017年各月的电费支出与产量的有关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电费支出明细表月份产量(件) 电费(元)1 1200 50002 900 42503 1350 56254 1500 56255 1200 53756 1650 68757 1500 61508 1500 63009 1350 580010 1050 487511 1800 720012 1800 7250要求:(1)试分别采用高低点法对电费这一混合成本进行分解。
(2)根据分解结果预测2018年1月的电费支出,假定2018年1月计划产量为1700件。
成本管理平时作业三答案

成本管理作业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应根据其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进行,在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其成本计划的编制可采取A ;A.一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B.二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C.三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D.一级与二级相结合的编制方式2.在编制直接材料成本计划时,应根据产品的产量、单位产品材料的定额消耗数量乘 C ;A.材料的计划消耗数量B.材料的标准消耗数量C.材料的计划单价D.材料的采购数量3.下列不属于成本报表的是 C ;A.商品产品成本表B.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C.现金流量表D.制造费用明细表4.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中,不需要反映的指标是 D ;A.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B.本年计划单位成本C.本月实际单位成本D.本月实际总成本5.成本管理中的成本分析主要是指 C ;A.事前的成本分析B.事中的成本分析C.事后的成本分析D.成本的总括分析6.下列不属于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的是 B ;A.对比分析法B.产量分析法C.因素分析法D.相关分析法7.根据实际成本指标与不同时期的指标对比,来揭示差异,分析差异产生原因的方法称为 C ;A.因素分析法B.差量分析法C.对比分析法D.相关分析法8.对本企业各个时期的成本指标进行对比,观察各个不同时期成本升降的规律的分析称为 C ;A.专业分析B.全面分析C.纵向分析D.横向分析9.用本企业与国内外同行业之间的成本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称为 D ;A.全面分析B.重点分析C.纵向分析D.横向分析10影响某项成本指标高低的因素有4个,采用因素分析法时需要计算的替代指标数量是 B ;个个个个11.企业在进行成本分析时计算成本利润率指标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 D ;A.对比分析法B.重点分析法C.因素分析法D.相关分析法12.在进行全部商品产品成本分析时,计算成本降低率时,是用成本降低额除以 C ;A.按计划产量计算的计划总成本 B.按计划产量计算的实际总成本C.按实际产量计算的计划总成本D.按实际产量计算的实际总成本二、多项选择题1.成本计划的内容较多,一般包括 ABCDE ;A.产品单位成本计划B.商品产品成本计划C.制造费用计划D.期间费用计划E.降低成本主要措施方案2.基本生产车间编织成本计划时,应编制的计划有 ACD ;A.车间直接费用计划B.车间间接费用计划C.制造费用计划D.车间产品成本计划E.车间期间费用计划3.下列属于编制成本计划必须经过的步骤有 ABCE ;A.收集和整理资料B.预计和分析上期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C.进行成本降低指标的测算D.进行期间费用降低指标的测算E.正式编制企业的成本计划4.工业企业一般编制的成本报表主要有 ACDE ;A.商品产品成本表B.销售产品成本表C.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D.制造费用明细表E.期间费用明细表5.编制成本报表的基本要求是 ACE ;A.数字准确B.格式统一C.内容完整D.方法统一E.编报及时6.在商品产品成本表中反映的指标有 ACD ;A.全部商品产品的总成本B.全部商品产品的单位成本C.主要商品产品的总成本D.主要商品产品的单位成本E.主要商品产品的单耗7.编制商品产品成本表的作用在于 ABC ;A.考核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B.考核主要商品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C.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的完成情况D.分析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的完成情况E.分析期间费用降低任务的完成情况8.商品产品成本表对于可比产品需要列出的单位成本有 ABCD ;A.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B.本年计划单位成本C.本月实际单位成本D.本年累计实际平均单位成本E.历史最好水平单位成本9.成本分析一般包括 ABC ;A.成本的事前分析B.成本的事中分析C.成本的事后分析D.成本的一般分析E.成本的总括分析10.成本分析的原则包括 ABCD ;A.全面分析与重点分析相结合B.专业分析与群众分析相结合C.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D.事后分析与事前、事中分析相结合E.简单分析和复杂分析相结合11.影响成本高低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 ABC ;A.固有因素B.宏观因素C.企业因素D.微观因素E.社会因素12.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的成本分析方法主要有 ADE ;A.对比分析法B.交互分析法C.约当产量分析法D.因素分析法E.相关分析法13.采用对比分析法时,可采取的形式有 ABE ;A.绝对数对比B.相对数对比C.定额与实际对比D.定额与标准相比E.增减差额对比14.采用因素分析进行成本分析时,确定各因素替代顺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E ;A.先替代数量指标,后替代质量指标B.先替代质量指标,后替代数量指标C.先替代实物量指标,后替代货币量指标D.先替代货币量指标,后替代实物量指标E.先替代主要指标,后替代次要指标15.在进行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时,需要计算的指标有 ABCD ;A.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B.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率C.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D.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E.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三、判断题1.企业在编制成本计划时,应先编制生产计划,再编制销售计划; ×2.在编制成本计划时,对于制造费用中的相对固定的费用,可根据上期实际数确定; ×3.企业编制商品产品成本计划时,需要计算“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该项指标用该产品本年计划单位成本乘以该产品的计划产量计算; √4.企业在编制成本计划时需要进行成本降低指标的测算,这种测算一般只需要进行一次就能达到目的; ×5.商品产品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商品产品的总成本的报表; ×6.企业编制的成本报表一般不对外公布,所以,成本报表的种类、项目和编制方法可由企业自行确定; √7.企业编制的所有成本报表中,“商品产品成本表”是最主要的报表; √8.利用“商品产品成本表”可以计算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成本的各种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9. 影响成本分析的因素很多,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活动所作出的各种安排对企业成本的影响称为固有因素; ×10.在分析某个指标时,将与该指标相关但又不同的指标加以对比,分析其相互关系的方法称为对比分析法; ×11.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时,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影响程度的数额相加,应与该项经济指标实际数与基数的差额相等; √12.在进行全部商品产品成本分析时,需要计算成本降低率,该项指标是用成本降低额除以实际产量的实际总成本计算的; ×13.在进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分析时,由于产品产量因素的变动,只影响成本降低额,不影响成本降低率; √14.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是用实际产量的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与实际产量按本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计算的; √四、简答题1.编制成本计划的步骤包括哪些为什么应按这一步骤进行编制答:编制成本计划的步骤包括:1收集和整理资料;2预计和分析上期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3进行成本降低指标的测算;4正式编制企业成本计划;在编制成本计划时按照这一步骤,能使成本计划准确、可靠,制定的成本计划具有可操作性;2. 在编制成本计划时,为什么要先编制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答:辅助生产车间是为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产品或劳务的,它所发生的费用,应分配到各受益单位和部门的产品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中去;只有先将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编制完成,才能编制其他车间和部门的成本计划;3. 什么是商品产品成本表商品产品成本表的结构如何答:产品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商品产品的总成本以及各种主要商品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报表;商品产品成本表的主要内容包括: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的本月实际产量、本年累计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本年计划单位成本、本月实际单位成本、本年累计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月总成本、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本月总成本、本月实际总成本、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本年实际累计总成本;4. 什么是对比分析法如何运用对比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答:分析法是指根据实际成本指标与不同时期的指标进行对比,来揭示差异,分析差异产生原因的一种方法;在对比分析中,可采取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本期实际与上期或上年同期、历史最好水平实际指标对比、本期实际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型企业的先进指标对比等形式;5.什么是因素分析法你认为因素分析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答:素分析法是将某一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个相互关联地因素,通过测定这些因素对综合性指标差异额地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在成本分析中采用因素分析法,就是将构成成本的各种因素进行分解,测定各个因素变动对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影响程度,并据此对企业的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6.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时的步骤如何每个步骤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将要分析的某项经济指标分解为若干个因素的乘积;2计算经济指标的实际数与基期数;3确定各因素的替代程序;4计算替代指标;5计算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6将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影响程度的数额相加,应与该项经济指标实际数与基期数的差额相等;五、计算分析题1、某企业有关产品产量、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资料如下:解答:商品产品成本表2、某企业本年度各种产品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资料如下:解答:成本对比分析表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对比分析法,分析各种产品的成本差额额和成本差异率,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上表中;3、某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份产量及其他有关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解答:产量变动的影响=220-200×30×500=300000元材料单耗变动的影响=220×28-30×500=-220000元材料单价变动的影响=220×28×480-500=-123200元各因素变动的影响=300000-220000-123200=-43200元4、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材料项目的有关资料如下:解答:材料耗用量变动的影响=95-100×10+210-200×20+490-500×8=70元材料单价变动的影响=8-10×95+22-20×210+7-8×490=-260元两因素变动的影响=70-260=-190元5、某企业生产A产品,材料项目的有关资料如下:解答:计划配比的材料平均计划单价=3950/300=元/千克实际配比的材料平均计划单价=110×10+100×8+80×9+20×50/310=元/千克实际配比的材料平均实际单位=3760/310=元/千克单位产品材料消耗总量的影响=310-300×=元材料配比变动的影响=×310=元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310=元各因素变动的影响=元。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号]00192《成本管理》任务3边学边练辅导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号]00192《成本管理》任务3边学边练辅导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6726856294dd88d1d26b26.png)
学校:国家开放大学重庆[课程号]00192-成本管理-任务3 边学边练试卷满分:100分得分:1001.思考题: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有何不同?参考答案:参阅材料:一、作业成本法的适用范围作业成本法可以比较好地解决间接费用的分配问题,使成本计算所提供的资料更加准确可靠。
不是所有间接费用都可以归属于不同的作业,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分配。
在一般情况下作业成本法只适用于由于生产作业所引起的成本费用,而与作业活动关系不大的间接费用则不能采用此方法。
从成本的构成来看,在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不但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增大,而且它的构成也大大复杂化了。
作业成本计算的优点是能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间接费用的来源,并且提出新的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并且通过该系统,找出不能产生价值增值的作业,借以降低成本。
作业成本计算以作业为基础,其计算工作贯穿于作业管理的全过程。
由此实现对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地进行动态反映,从而充分发挥其在决策、计划和控制中的作用,促进作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业成本计算不仅是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同时它也实现了成本计算、成本管理相结合的全面成本管理制度(Total cost management system)。
二、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的区别1.传统成本计算是以“产品”为中心的,在成本计算时,是以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成本的,而作业成本计算是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改进“可增加价值的作业”,及时提供有用的成本会计信息。
通过这种方式,可减少损失和浪费,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不断降低成本。
2.传统的成本计算只是为了计算成本而计算,就成本论成本;作业成本计算则把重点放在成本发生前因后果上。
在作业成本计算系统中,成本是由作业引起的,该作业是否应当发生,是由产品的设计环节所决定的。
在产品设计中,要设计出产品由那些作业所组成、每一项作业预期的资源消费水平;在作业的执行过程中,应分析各项作业预期的资源消耗水平以及预期产品最终可为顾客提供价值的大小。
成本管理形考作业03任务

03任务[E匡]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得分:0GO i.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应根据其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进行,在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其成本计划的编制可采取()。
IZA. 三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B. 二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C. 一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D. 一级和二级相结合的编制方式正确答案:C 满分:2分31釦2.企业在编制成本计划时,一般是先编制()。
S1A.基本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B. 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C. 制造费用总预算D. 期间费用预算正确答案:B 满分:2分31釦3.成本报表属于()。
ISA. 对外报表B.对内报表C. 既是对内报表,又是对外报表D. 对内还是对外由企业决定正确答案:B 满分:2分$ $ 4.可比产品降低额与可比产品降低率之间的关系是()。
'■成反比B. 成正比C. 同方向变动D. 无直接关系正确答案:C 满分:2分31釦5.填制商品产品成本表必须做到()。
固A. 可比、不可比产品须分别填列B. 可比、不可比产品可合并填列C. 既可分别,也可合并填列D. 填制时无需划分可比、不可比产品正确答案:A 满分:2分31釦6.计算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的分母是可比产品按()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
SJA. 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B. 上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C. 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D. 本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正确答案:A 满分:2分$ $ 7.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是指()。
|A. Y (计划产量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产量x本年实际单位成本)B. 工(实际产量x本年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x本年实际单位成本)C. Y实际产量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x本年实际单位成本)D.工实际产量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X本年计划单位成本)正确答案:C满分:28.成本考核的目标是()。
.符合国家法令B. 符合国家计划C. 作岀综合评价D. 提高经济效益正确答案:D 满分:231釦9.特定的责任中心所发生的耗费称为()。
《成本管理》作业3参考答案

《成本管理》作业3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3 道试题,共23 分。
)1.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生产工资费用定额的计算公式是()。
A. 产品实际工时×生产工资实际单价B. 产品实际工时×生产工资计划单价C. 产品生产工时定额×生产工资实际单价D. 产品生产工时定额×生产工资计划单价正确答案:D2. 由于修改旧定额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称为()。
A. 定额差异B. 材料成本差异C. 定额变动差异D. 脱离定额的差异正确答案:C3.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差异额较大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也较大,差异额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一般是采用()。
A. 定额差异的比例B. 定额成本的比例C. 脱离定额差异的比例D. 材料成本差异的比例正确答案:B4. 定额法下的定额变动差异是指由于修订消耗定额或生产耗费的计划价格而产生的()。
A. 计划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额B. 新旧定额的差额C. 实际价格与计划价格的差额D. 月初定额与月末定额的差额正确答案:B5.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对于定额变动差异若是定额降低,在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还应()。
A. 从当月的产品成本当中扣除B. 加到当月的产品成本当中C. 对当月产品成本没有影响D. 应在月初产品成本当中进行调整,月末在产品成本不进行调整正确答案:C6. 定额法下的产品成本计算单中,在消耗定额降低时,月初在产品的定额成本调整和定额变动差异数,()。
A. 都是负数B. 都是正数C. 前者是正数,后者是负数D. 前者是负数,后者是正数正确答案:D7. 定额法的特点是()。
A. 对产品进行事前控制B. 对成本差异进行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C. 进行成本的定期分析和考核D. 上列三点都具备正确答案:B8. 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
A. 完全是一回事B. 毫无联系C. 可以互相代替D. 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者不能互相替代。
成本管理会计教案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教案第三章练习题答案(1)本月发出材料汇总表见下表1。
表1 发出材料汇总表单位:元(1)完成分配表3、4。
表4 材料费用归集表单位:元(2)编制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826,000——乙产品 616,00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机物料消耗) 2,100管理费用——机物料消耗 1,600贷:原材料 1,431,200周转材料 14 5002.分配工资及福利费用,其中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及福利费按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1)完成分配表5。
表5 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表单位:元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80,000——乙产品 140,00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人工费) 20,000管理费用——薪酬费 4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80,000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9,200——乙产品 19,60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人工费) 2,800管理费用——薪酬费 5,600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67,2003. 编制本月现金和银行存款支付费用的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办公费) 315管理费用——办公费 1 560贷:库存现金 1 875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办公费) 5 000管理费用——办公费 7 000贷:银行存款 12 0004. 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计算表,及财产保险费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
表6 折旧费用计算表单位:元表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折旧费)10 000管理费用——折旧费 6 000贷:累计折旧 16 000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保险费)1 195管理费用——保险费 600贷:预付保险费 1 795(二)按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根据基本生产车间归集的制造费用总额43,410元,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及会计分录。
1.表8 制造费用分配表2.制造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8,940——乙产品 14,470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43,410(三)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1.甲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成本管理平时作业三答案

【成本管理】作业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应根据其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进行,在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其成本计划的编制可采取〔 A 〕。
2.在编制直接材料成本计划时,应根据产品的产量、单位产品材料的定额消耗数量乘〔 C 〕。
3.以下不属于成本报表的是〔 C 〕。
4.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中,不需要反映的指标是〔 D 〕。
5.成本管理中的成本分析主要是指〔 C 〕。
6.以下不属于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的是〔 B 〕。
7.根据实际成本指标与不同时期的指标比照,来揭示差异,分析差异产生原因的方法称为〔 C 〕。
8.对本企业各个时期的成本指标进行比照,观察各个不同时期成本升降的规律的分析称为〔 C 〕。
9.用本企业与国内外同行业之间的成本指标进行比照分析,称为〔 D 〕。
10影响某项成本指标高低的因素有4个,采用因素分析法时需要计算的替代指标数量是〔 B 〕。
11.企业在进行成本分析时计算成本利润率指标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 D 〕。
12.在进行全部商品产品成本分析时,计算成本降低率时,是用成本降低额除以〔 C 〕。
二、多项选择题1.成本计划的内容较多,一般包括〔 ABCDE 〕。
2.基本生产车间编织成本计划时,应编制的计划有〔 ACD 〕。
E.车间期间费用计划3.以下属于编制成本计划必须经过的步骤有〔 ABCE 〕。
4.工业企业一般编制的成本报表主要有〔 ACDE 〕。
5.编制成本报表的基本要求是〔 ACE 〕。
6.在商品产品成本表中反映的指标有〔 ACD 〕。
7.编制商品产品成本表的作用在于〔 ABC 〕。
8.商品产品成本表对于可比产品需要列出的单位成本有〔 ABCD 〕。
9.成本分析一般包括〔 ABC 〕。
10.成本分析的原则包括〔 ABCD 〕。
C.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D.事后分析与事前、事中分析相结合11.影响成本高低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 ABC 〕。
E.社会因素12.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的成本分析方法主要有〔 ADE 〕。
2023年成本管理平时作业三答案

【成本管理】作业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 应根据其生产旳特点和管理旳规定进行, 在规模比较小旳企业, 其成本计划旳编制可采用( A )。
A.一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B.二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C.三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D.一级与二级相结合旳编制方式2. 在编制直接材料成本计划时, 应根据产品旳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旳定额消耗数量乘( C )。
A.材料旳计划消耗数量B.材料旳原则消耗数量C.材料旳计划单价D.材料旳采购数量3. 下列不属于成本报表旳是( C )。
A.商品产品成本表B.重要产品单位成本表C.现金流量表D.制造费用明细表4. 在“重要产品单位成本表”中, 不需要反应旳指标是( D )。
A.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B.本年计划单位成本C.本月实际单位成本D.本月实际总成本5. 成本管理中旳成本分析重要是指( C )。
A.事前旳成本分析B.事中旳成本分析C.事后旳成本分析D.成本旳总括分析6. 下列不属于成本分析旳基本措施旳是( B )。
A.对比分析法B.产量分析法C.原因分析法D.有关分析法7. 根据实际成本指标与不一样步期旳指标对比, 来揭示差异, 分析差异产生原因旳措施称为( C )。
A.原因分析法B.差量分析法C.对比分析法D.有关分析法8. 对本企业各个时期旳成本指标进行对比, 观测各个不一样步期成本升降旳规律旳分析称为( C )。
A.专业分析B.全面分析C.纵向分析D.横向分析9. 用本企业与国内外同行业之间旳成本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称为( D )。
A.全面分析B.重点分析C.纵向分析D.横向分析10影响某项成本指标高下旳原因有4个, 采用原因分析法时需要计算旳替代指标数量是( B )。
A.2个B.3个C.4个D.5个11. 企业在进行成本分析时计算成本利润率指标时, 所采用旳分析措施是( D )。
A.对比分析法B.重点分析法C.原因分析法D.有关分析法12. 在进行所有商品产品成本分析时, 计算成本减少率时, 是用成本减少额除以( C )。
成本管理形考3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本类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不选、错选或多选,本小题不得分.)题目1正确获得2。
00分中的2。
00分标记题目题于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应根据其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进行,在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其成r ♦ r r r 本计划的编制可采取()o 选择一项:A。
一级成本计划绢制方式B。
三级成本计划绢制方式C.一级和二级相结合的编制方式D。
二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2正确获得2。
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于企业在编制成本计划时,一般是先编制(选择一项:rA。
基本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r B。
期间费用预算r ♦C。
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
D. 制造费用总预算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3正确获得2。
00分中的2。
00分标记题目题于成本报表属于().选择一项:r ♦A. 对内报表r B 。
既是对内报表,又是对外报表r C. 对内还是对外由企业决定r D. 对外报表r. r 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4正确获得2。
00分中的2。
00分标记题目题于可比产品降低额与可比产品降低率之间的关系是()选择一项:A。
同方向变动B. 成正比r rr. r rr C. 无直接关系D. 成反比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5正确获得2。
00分中的2。
00分标记题目题于填制商品产品成本表必须做到().选择一项:A。
填制时无需划分可比、不可比产品B。
可比、不可比产品须分别填列C. 既可分别,也可合并填列D. 可比、不可比产品可合并填列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6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
00分标记题目题于计算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的分母是可比产品按()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选择一项:A。
本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r♦ rr. r r r B. 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C。
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D. 上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7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
00分标记题目题于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是指()。
成本计算与管理习题答案-项目三习题答案

第一部分学习指导与习题参考答案项目三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习题任务一认知辅助生产费用一、判断题1. ×2.√3. √4.√5. √二、单项选择题1.C2. B三、思考题1.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意义有哪些?工业企业的辅助生产,是指主要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提供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
辅助生产费用核算影响到基本生产产品成本、经营管理费用以及经营成果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特点有哪些?(1)归集:辅助生产费用按照辅助生产车间以及产品和劳务类别归集的过程,也是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计算的过程;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是为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做准备,因为只有先归集起来,才能够进行分配。
(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到各受益单位或产品上去的过程。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核算,是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关键。
任务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一、判断题1. √2. ×3. ×4.√5. √二、单项选择题1. B2. C三、思考题1、简述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进行的。
该账户一般应按辅助生产车间、车间下再按产品或劳务种类设置明细账,账中按照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立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辅助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应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进行归集。
在一般情况下,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应先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账户进行单独归集,然后将其转入相应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从而计入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
但在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而且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因而不需要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的情况下,为了简化核算工作,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单独归集,而是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2、简述哪些费用应归集为辅助生产费用?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动力费用、职工薪酬费用以及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被称为辅助生产费用。
成本管理作业3参考答案

第3次任务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一、单项选择题(共 23 道试题,共 23 分。
)1.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生产工资费用定额的计算公式是(D)。
A. 产品实际工时×生产工资实际单价B. 产品实际工时×生产工资计划单价C. 产品生产工时定额×生产工资实际单价D. 产品生产工时定额×生产工资计划单价2. 由于修改旧定额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称为(C)。
A. 定额差异B. 材料成本差异C. 定额变动差异D. 脱离定额的差异3.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差异额较大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也较大,差异额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一般是采用(B)。
A. 定额差异的比例B. 定额成本的比例C. 脱离定额差异的比例D. 材料成本差异的比例4.定额法下的定额变动差异是指由于修订消耗定额或生产耗费的计划价格而产生的(B)。
A. 计划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额B. 新旧定额的差额C. 实际价格与计划价格的差额D. 月初定额与月末定额的差额5.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对于定额变动差异若是定额降低,在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还应( C )。
A. 从当月的产品成本当中扣除B. 加到当月的产品成本当中C. 对当月产品成本没有影响D. 应在月初产品成本当中进行调整,月末在产品成本不进行调整6. 定额法下的产品成本计算单中,在消耗定额降低时,月初在产品的定额成本调整和定额变动差异数,( D )。
A. 都是负数B. 都是正数C. 前者是正数,后者是负数D. 前者是负数,后者是正数7. 定额法的特点是( B )。
A. 对产品进行事前控制B. 对成本差异进行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C. 进行成本的定期分析和考核D.上列三点都具备8. 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 D )。
A. 完全是一回事B. 毫无联系C. 可以互相代替D. 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者不能互相替代。
9. 在制造费用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情况下,生产能力利用差异的计算公式是(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任务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得分:01. 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应根据其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进行,在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其成本计划的编制可采取()。
A. 三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B. 二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C. 一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D. 一级和二级相结合的编制方式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2. 企业在编制成本计划时,一般是先编制()。
A. 基本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B. 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C. 制造费用总预算D. 期间费用预算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3. 成本报表属于()。
页脚内容1A. 对外报表B. 对内报表C. 既是对内报表,又是对外报表D. 对内还是对外由企业决定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4. 可比产品降低额与可比产品降低率之间的关系是()。
A. 成反比B. 成正比C. 同方向变动D. 无直接关系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5. 填制商品产品成本表必须做到()。
A. 可比、不可比产品须分别填列B. 可比、不可比产品可合并填列C. 既可分别,也可合并填列页脚内容2D. 填制时无需划分可比、不可比产品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6. 计算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的分母是可比产品按()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
A. 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B. 上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C. 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D. 本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7.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是指()。
A. Σ(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B. Σ(实际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C. Σ(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D. Σ(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8. 成本考核的目标是()。
A. 符合国家法令页脚内容3B. 符合国家计划C. 作出综合评价D. 提高经济效益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9. 特定的责任中心所发生的耗费称为()。
A. 沉没成本B. 固定成本C. 相关成本D. 责任成本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10. 把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个因素,研究诸因素变动对综合性指标变动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是()。
A. 对比分析法B. 趋势分析法C. 比率分析法D. 因素分析法页脚内容4页脚内容5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03任务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0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二、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 20 分。
) 得分:01. 成本计划一般包括的内容有( )。
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B. 商品产品成本计划C. 制造费用计划D. 期间费用预算E. 降低成本主要措施方案正确答案:ABCDE 满分:2 分2. 编制全厂成本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A.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B. 可比产品单位成本计划C. 不可比产品单位成本计划D. 商品产品成本计划E. 基本生产车间完工产品成本计划正确答案:AD 满分:2 分3. 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主要因素有()。
A. 产品产量B. 产品品种比重C. 产品单位成本D. 产品的价格E. 产品的种类和规格正确答案:BC 满分:2 分4. 因素分析法的计算程序是()。
A. 确定指标的组成因素和因素排列顺序B. 依次以各因素的实际数值替换该因素的标准数值,直至最后计算出实际指标页脚内容6C. 以每一个替换后计算出的新数据,减去前一个数据,其差额即为该因素的影响程度D. 综合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其代数和应等于该指标实际数与标准数之差E. 影响各指标的因素替换顺序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决定,没有什么规律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5. 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的任务是()。
A. 查明全部产品和各类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B. 查明全部产品中各成本项目的计划完成情况C. 找出成本升降幅度大的产品和成本项目D. 查明单位成本升降的原因E. 查明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各项目的计划完成情况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6. 在直接材料成本三因素分析法下,影响材料差异的计因素是()。
A. 单位产品材料耗用量B. 材料配比C. 材料购入数量页脚内容7D. 材料单价E. 产品产量正确答案:ABD 满分:2 分7. 在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分析中,既影响降低额又影响降低率的因素是()。
A. 产品产量B. 产品单位成本C. 产品品种结构D. 材料单耗E. 单位工时消耗正确答案:BC 满分:2 分8. 产品单位成本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
A. 联产品成本分析B. 可比产品成本分析C. 直接材料成本分析D. 制造费用项目分析页脚内容8E. 单位成本厂际分析正确答案:CD 满分:2 分9. 责任中心可分为()。
A. 收入中心B. 成本中心C. 利润中心D. 投资中心E. 费用中心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10. 企业内部责任成本考核指标有()。
A. 责任成本差异率B. 责任成本降低率C. 市盈率D. 投资报酬率E. 内部报酬率正确答案:AB 满分:2 分页脚内容9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得分:01. 直接材料三因素分析法,在将影响材料成本差异的因素分为数量和价格差异的基础上,将数量差异进一步区分为产出差异和耗费差异。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2. 材料价格差异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市场价格、采购地点、运输方式变动,以及生产技术上产品设计的变更造成的。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3. 基本生产车间成本计划的编制程序是编制车间直接费用计划、编制制造费用计划、编制车间产品成本计划。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4. 内部成本报表必须和责任会计组织相配合,以明确责任者的成本责任。
()页脚内容10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5. 可比产品降低率等于可比产品降低额与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之比。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6. 编制成本报表的要求是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和编报及时。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7. 在制定计划成本时,计划成本的计算口径与实际成本不同。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页脚内容118.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差异影响程度的一种技术分析方法。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9. 对本期产品成本报表的分析是一种事后分析。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10. 某企业可比产品成本计划上升率为2%,实际降低率为0.5%,因此该企业的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任务没有完成。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11. 产量变动之所以影响产品单位成本,是由于在产品全部成本中包括了一部分变动费用。
()A. 错误B. 正确页脚内容12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12. 可比产品是指以前年度或上年度未正常生产过的产品。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13. 采用连环替代法进行产品成本分析时,替代顺序确定的一般原则是:先数量因素后质量因素。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14. 在生产多种可比产品的条件下,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的因素有三个,即产品产量的变动的影响、产品品种结构变动的影响和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15. 运用差额计算法不需要考虑影响经济指标各因素的排列顺序。
()A. 错误页脚内容13B. 正确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16. 成本考核要求责任者对成本负责。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17. 责任成本和产品成本是一致的。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18. 责任成本按产品归类。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19. 安全成本控制一方面可以减少安全成本的开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A. 错误页脚内容14B. 正确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20. 在企业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一般采用一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四、计算题(共 2 道试题,共 40 分。
)得分:331.某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份产量及其他有关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产量及其他有关资料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种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
答:产量及其他有关资料页脚内容15分析对象:2 956 800-3 000 000=-43 200(元)计划材料费用=200×30×500=3 000 000第一次替代=220×30×500=3 300 000第二次替代=220×28×500=3 080 000实际材料费用=220×28×480=2 956 800由于产量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3 300 000-3 000 000=300 000(元)由于材料单耗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3 080 000-3 300 000=-220 000(元)由于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2 956 800-3 080 000=-123 200(元)三个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300 000-220 000-123 200=-43 200(元)2.RT公司可比产品的有关资料如表下:计划产量:甲产品60吨,乙产品48吨计划降低任务:降低额1 200千元,降低率12.5%页脚内容16要求:采用连环替代法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
RT公司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分析(1)实际降低额=10 000—8 600=1400(千元)实际降低率=1400/10000×100%=14%(2)分析对象降低额=1400—1200=200(千元)降低率=14%—12.5%=1.5%(3)因素分析各因素影响计算表单位:千元步骤影响因素降低额降低率产量品种构成单位成本1 计划计划计划1200 12.5%2 实际计划计划12.5%×1000=1250 12.5%3 实际实际计划10000-8700=1300 1300/10000×100%=13%4 实际实际实际1400 14%②—①:产量影响1250-1200=+50 0页脚内容17③—②:品种构成影响1300-1250=+50 13%-12.5%=+0.5%④—③:单位成本影响1400-1300=+100 14%-13%=+1%合计+200 +1.5%页脚内容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