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自然美(课堂PPT)
合集下载
美丽的大自然PPT通用课件
![美丽的大自然PPT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b1904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a.png)
花卉的色彩与形态
展示花卉的丰富多彩,包括颜色的多样性、花型的奇特性以及香 气等特性。
花卉的文化意义
探讨花卉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如花卉的语言、花卉的节日、花 卉的艺术表现等。
郁郁葱葱的森林草原
1 2 3
森林草原的类型与特点 介绍不同类型的森林和草原,如热带雨林、温带 落叶林、草原等,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生态环 境。
美丽的大自然PPT通用课件
目录
• 大自然概述与特点 • 壮丽山川与奇特地貌 • 繁花似锦与绿意盎然 • 野生动物与生机勃勃 • 探索未知与科学奥秘 • 欣赏美丽大自然,珍爱共同家园
01
大自然概述与特点
大自然定义及范围
大自然定义
指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地形、 气候等自然元素和现象的总和。
范围
涵盖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环境,如 森林、草原、沙漠、海洋等。
产生,色彩缤纷,十分壮观。
海市蜃楼
02
在特定气象条件下出现的光学现象,使远处物体在空中形成虚
像,宛如仙境。
潮汐
03
由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而产生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对沿海
地区产生重要影响。
03
繁花似锦与绿意盎然
万紫千红的花卉世界
花卉的种类与分布
介绍世界各地不同种类的花卉,如玫瑰、牡丹、菊花等,以及它 们的地理分布和生长环境。
生活环境
展示动物栖息地的多样性,包括森林、草原、沙漠、海洋等,并解 释不同环境对动物生存的影响。
食物链中角色定位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解释食物链中的三个主要角色,并举例说明各类动物在食 物链中的位置。
食物链结构 展示食物链的层级结构,从植物、草食动物到肉食动物, 强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人类对食物链的影响 讨论人类活动对食物链的破坏,如过度捕猎、污染等,并 提出保护措施。
展示花卉的丰富多彩,包括颜色的多样性、花型的奇特性以及香 气等特性。
花卉的文化意义
探讨花卉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如花卉的语言、花卉的节日、花 卉的艺术表现等。
郁郁葱葱的森林草原
1 2 3
森林草原的类型与特点 介绍不同类型的森林和草原,如热带雨林、温带 落叶林、草原等,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生态环 境。
美丽的大自然PPT通用课件
目录
• 大自然概述与特点 • 壮丽山川与奇特地貌 • 繁花似锦与绿意盎然 • 野生动物与生机勃勃 • 探索未知与科学奥秘 • 欣赏美丽大自然,珍爱共同家园
01
大自然概述与特点
大自然定义及范围
大自然定义
指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地形、 气候等自然元素和现象的总和。
范围
涵盖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环境,如 森林、草原、沙漠、海洋等。
产生,色彩缤纷,十分壮观。
海市蜃楼
02
在特定气象条件下出现的光学现象,使远处物体在空中形成虚
像,宛如仙境。
潮汐
03
由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而产生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对沿海
地区产生重要影响。
03
繁花似锦与绿意盎然
万紫千红的花卉世界
花卉的种类与分布
介绍世界各地不同种类的花卉,如玫瑰、牡丹、菊花等,以及它 们的地理分布和生长环境。
生活环境
展示动物栖息地的多样性,包括森林、草原、沙漠、海洋等,并解 释不同环境对动物生存的影响。
食物链中角色定位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解释食物链中的三个主要角色,并举例说明各类动物在食 物链中的位置。
食物链结构 展示食物链的层级结构,从植物、草食动物到肉食动物, 强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人类对食物链的影响 讨论人类活动对食物链的破坏,如过度捕猎、污染等,并 提出保护措施。
第06章-自然美 ppt课件
![第06章-自然美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7d704ea98271fe910ef99b.png)
课件
图6 .雾中的梧桐山 (深圳市)
课件
二、自然美的基本特性
4.自然审美的处身性与不可传达性 即审美者身处审美活动中的全感官身心参与性、亲身经历性及源发体验性,环 境美学家普遍强调自然审美是一种“介入式”的审美经验感知模式
课件
第二节 自然美的代表性模式
一、如画模式 二、比德模式 三、宇宙模式 四、天成之美
1.对自然事物及其属性的依赖性或鲜明的自然性 自然物自身的自然因素、自然条件及其自然特征是自然审美与自然美产生的物 质前提和基础,对自然物自身及其相关特征的依赖性则构成了自然美的首要特征。
课件
图1 .华山之险
图2 .黄山之奇
图3 .泰山之雄
图4 .青城山之幽
课件
二、自然美的基本特性
2.自然美的内容相对朦胧、宽泛,侧重于自然事物的形式美 同社会美整体内涵意义丰富、内容充实,但形式粗糙不同,自然美多半内涵稀 薄、缺乏确定内容,但其形式却清晰鲜明、具体生动,侧重于形式美。 因此,线条、形状、色彩、声音、质料等形式美的因素,成为外在自然物之美 的自然美欣赏中最重要和压倒其他的部分。
课件
一、如画模式
如画观念同西方近现代以来风景画(landscape)画种的逐渐独立和成熟、人 们对自然风景的审美性欣赏的普遍化、美学学科的独立及与“秀美(优美)”相 对而言的“崇高”审美范畴的出现等审美并美学领域的新发现密不可分。
从审美本质角度看,“如画”之风景模式表现出艺术审美对自由形式及其感觉
课件
推荐书目
1 .李泽厚:《华夏美学》,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2 .蔡锺翔:《美在自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3 .乐黛云:《中国知识分子的形与神》,昆仑出版社2006年版。 4 .[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沃拉德斯拉维·塔塔科维兹):《西方六 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美学原理——自然美
![美学原理——自然美](https://img.taocdn.com/s3/m/ca528feb10a6f524cdbf85a9.png)
我们去学习心胸宽广
29
自然美的特征
大自然的第三美是和谐 万物相依 山连山 水绕水 相生相扶
大自然的第四美是力量 “人定胜天”这句话其实有可笑的一面,我们
要做的不是改造自然,而是顺应自然
30
自然美的审美意义
▪ 1.可以看到社会生活的发展。 ▪ 从动物纹饰到植物纹饰的发展,在文化史上
是一种进步的象征——象征着从狩猎生活发 展到农业生活。
35
自然美的审美意义
▪ 5.使人们在怡静中消除疲劳,得到休息。 热爱自然是热爱生活、热爱国家的一种表 现。
▪ 清明节放风筝、踏青 ▪ 五一、十一出门旅游
36
自然美的审美意义
▪ 泰山的雄伟 ▪
37
自然美的审美意义
▪ 黄山的奇特 ▪
38
自然美的审美意义
▪ 青城的幽深 ▪
39
自然美的审美意义
▪ 滇池的开阔 ▪
自然美作为经验现象,是人们能够经常欣 赏和感受的。
3
美学史上关于自然美的三种观点
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是自然事物本身固有 的属性。如山水花鸟的美在于山水花鸟本身的自 然属性,如颜色、形状、质感等。
观看视频: :// tudou /programs/view/FdRHTMcSYsE/
4
关于自然美的三种观点
自然美的根源离不开自然和生活的客观联 系,更离不开人。
14
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自然美有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是经过劳动改造的自然景物。如田野。
15
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这种自然景物中凝聚着人的劳动,自然与生 活的联系是比较明显的。其根源也是比较容 易理解的。
如农村中田野的景色,田野虽然以其自然特 征直接引起人们的美感,但是它的出现离不 开农民的劳动。
29
自然美的特征
大自然的第三美是和谐 万物相依 山连山 水绕水 相生相扶
大自然的第四美是力量 “人定胜天”这句话其实有可笑的一面,我们
要做的不是改造自然,而是顺应自然
30
自然美的审美意义
▪ 1.可以看到社会生活的发展。 ▪ 从动物纹饰到植物纹饰的发展,在文化史上
是一种进步的象征——象征着从狩猎生活发 展到农业生活。
35
自然美的审美意义
▪ 5.使人们在怡静中消除疲劳,得到休息。 热爱自然是热爱生活、热爱国家的一种表 现。
▪ 清明节放风筝、踏青 ▪ 五一、十一出门旅游
36
自然美的审美意义
▪ 泰山的雄伟 ▪
37
自然美的审美意义
▪ 黄山的奇特 ▪
38
自然美的审美意义
▪ 青城的幽深 ▪
39
自然美的审美意义
▪ 滇池的开阔 ▪
自然美作为经验现象,是人们能够经常欣 赏和感受的。
3
美学史上关于自然美的三种观点
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是自然事物本身固有 的属性。如山水花鸟的美在于山水花鸟本身的自 然属性,如颜色、形状、质感等。
观看视频: :// tudou /programs/view/FdRHTMcSYsE/
4
关于自然美的三种观点
自然美的根源离不开自然和生活的客观联 系,更离不开人。
14
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自然美有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是经过劳动改造的自然景物。如田野。
15
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这种自然景物中凝聚着人的劳动,自然与生 活的联系是比较明显的。其根源也是比较容 易理解的。
如农村中田野的景色,田野虽然以其自然特 征直接引起人们的美感,但是它的出现离不 开农民的劳动。
第六章自然美
![第六章自然美](https://img.taocdn.com/s3/m/b9a80f31763231126edb119a.png)
第六章
自然美
第一节 自然美的概念内涵与基本特征
一 外在自然物之美与内在天性之美:美的
两种内涵
二 自然美的基本特性
一、外在自然物之美与内在天性之美:美的两种内涵
“自然”
自然界或世 界上一切非 人造的事物。
“自然”
一切事物自 然而然、自 在天成的一 种内在本性。
外在自然物
内在天性
自然界或 外在世界
区别3/3
前者:基于参与审美活动的客观因 素,而从审美客体类型角度划分出 来的一种审美类型 后者:基于审美活动主客两方面要 素,而从审美活动形态角度划分出 来的审美经验形态
外在自然物之美与内在天性 之美的区别和联系
即:
前者注重自然审美的客观与 外在因素,是一种基于客观 外在自然事物这一特定存在 者的自然美 后者看重审美活动的内在或 主观因素,是一种基于自然 事物自在天成内在本性、艺 术文本和各种人类活动本真 状态或自然天成理想的自然 美。
与自然物自身的运动、变 化的无限丰富性有关
与人面对这些自然事物时 的视角、情感状态有关
谢谢观看
一切处于自然而然本真存在中的美皆 可称为自然美
自然自身的自然因素、自然条件及其自然特征是自 然审美与自然美产生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对自然物 自身及其相关特征的依赖性构成了自然美的首要特 征
具有美的属性的自然物都有其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 运动变化规律
外在自然物之美Βιβλιοθήκη 自然美须依赖于自然事物的物质 质料,内在天性之美的自然美则依赖于事物自然而 然地天性
外在自然物之美与内在天性 之美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1 联系2 联系3
联系4
自然事物自然而然地自在天然本性,构 成了外在自然物之美地自然美产生的基 础和根源。
自然美
第一节 自然美的概念内涵与基本特征
一 外在自然物之美与内在天性之美:美的
两种内涵
二 自然美的基本特性
一、外在自然物之美与内在天性之美:美的两种内涵
“自然”
自然界或世 界上一切非 人造的事物。
“自然”
一切事物自 然而然、自 在天成的一 种内在本性。
外在自然物
内在天性
自然界或 外在世界
区别3/3
前者:基于参与审美活动的客观因 素,而从审美客体类型角度划分出 来的一种审美类型 后者:基于审美活动主客两方面要 素,而从审美活动形态角度划分出 来的审美经验形态
外在自然物之美与内在天性 之美的区别和联系
即:
前者注重自然审美的客观与 外在因素,是一种基于客观 外在自然事物这一特定存在 者的自然美 后者看重审美活动的内在或 主观因素,是一种基于自然 事物自在天成内在本性、艺 术文本和各种人类活动本真 状态或自然天成理想的自然 美。
与自然物自身的运动、变 化的无限丰富性有关
与人面对这些自然事物时 的视角、情感状态有关
谢谢观看
一切处于自然而然本真存在中的美皆 可称为自然美
自然自身的自然因素、自然条件及其自然特征是自 然审美与自然美产生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对自然物 自身及其相关特征的依赖性构成了自然美的首要特 征
具有美的属性的自然物都有其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 运动变化规律
外在自然物之美Βιβλιοθήκη 自然美须依赖于自然事物的物质 质料,内在天性之美的自然美则依赖于事物自然而 然地天性
外在自然物之美与内在天性 之美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1 联系2 联系3
联系4
自然事物自然而然地自在天然本性,构 成了外在自然物之美地自然美产生的基 础和根源。
美丽的大自然课件
![美丽的大自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04ecc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7.png)
课程知识点总结回顾
01
大自然的美丽与多样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多样性,包括壮
丽的山川、广袤的森林、清澈的湖泊以及丰富多彩的动植物世界。
02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学生们了解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来保
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确保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03
THANKS
感谢观看
保护大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 和谐共处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保障。
02
美丽自然景观欣赏
壮丽山川风光
01
02
03
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最高山脉,包括珠穆 朗玛峰等著名高峰,雪山 、冰川景观壮美。
黄山
以奇松、怪石、云海、温 泉四绝著称,风景秀丽, 气势磅礴。
长江三峡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 段峡谷风光各异,山水相 映成趣。
湖泊、河流与瀑布之美
青海湖
中国最大内陆湖,湖水清 澈,鸟岛等景点吸引无数 游客。
黄河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经 多个省份,壶口瀑布等景 点壮观非凡。
尼亚加拉瀑布
位于加拿大和美国边境, 是世界著名的大瀑布之一 ,水势汹涌澎湃。
森林、草原和湿地景观
亚马逊雨林
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生物多 样性丰富,景色神秘迷人。
文学创作,抒发内心情感
寻找灵感来源
从大自然的景色、声音、气息等方面寻找文学创作的灵感 来源。
选择合适的文学形式
根据个人喜好和创作需求,选择合心情感
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内心情感,让读者感 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持水土等。
奇特有趣动物王国
自然美欣赏课堂PPT
![自然美欣赏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175b301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7.png)
æ 古人: “赤壁,断岸也,苏子再赋而秀发江山。 岘首,瘴岭也,羊公一登而名重宇宙。”
.
28
æ 萨特说,世界万物只是因为有人的存在,
有人的见证,有人的唤醒,才显示为一 个统一的风景。这个风景,如果我们弃 之不顾,它就失去见证者,停滞在永恒 的默默无闻之中。
æ 魯迅先生也說,賈府的焦大不愛林妹妹。
.
变化之美,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
.
19
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
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
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
霞蔚。”
—《世说新语》
这几句话不是后来五代北宋荆、 关、董、巨等山水画境界的绝 妙写照么?中国伟大的山水画 的意境,已包具于晋人对自然 美的发现中了! —宗白华
《匡庐图》荆浩 五代
•让我们以一颗纯正之心来感悟大自然 吧; •让我们欣赏自然美,更多地看柳浪、
闻莺声、赏荷花、观池鱼吧。
.
50
矣
怡
空
明
。
,
,
,
岳阳楼
.
32
《滕王阁序》
秋落 水霞 共与 长孤 天骛 一齐 色飞
,
滕王阁
.
33
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世说新语》 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 “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 便自有濠濮间想也, 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华林园
.
34
陶渊明
欲 辨
此 中
飞 鸟
山 气
悠 然
采 菊
心 远
问 君
而 无
“澄怀”—审美主体,在自然美的欣赏中审美主体应该具有澄清、空 明的胸怀,无杂念。同于康德所说的审美不涉利害。
“味象”—审美客体,指既要欣赏山水的形象,又要体味它们的灵趣。
.
28
æ 萨特说,世界万物只是因为有人的存在,
有人的见证,有人的唤醒,才显示为一 个统一的风景。这个风景,如果我们弃 之不顾,它就失去见证者,停滞在永恒 的默默无闻之中。
æ 魯迅先生也說,賈府的焦大不愛林妹妹。
.
变化之美,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
.
19
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
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
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
霞蔚。”
—《世说新语》
这几句话不是后来五代北宋荆、 关、董、巨等山水画境界的绝 妙写照么?中国伟大的山水画 的意境,已包具于晋人对自然 美的发现中了! —宗白华
《匡庐图》荆浩 五代
•让我们以一颗纯正之心来感悟大自然 吧; •让我们欣赏自然美,更多地看柳浪、
闻莺声、赏荷花、观池鱼吧。
.
50
矣
怡
空
明
。
,
,
,
岳阳楼
.
32
《滕王阁序》
秋落 水霞 共与 长孤 天骛 一齐 色飞
,
滕王阁
.
33
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世说新语》 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 “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 便自有濠濮间想也, 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华林园
.
34
陶渊明
欲 辨
此 中
飞 鸟
山 气
悠 然
采 菊
心 远
问 君
而 无
“澄怀”—审美主体,在自然美的欣赏中审美主体应该具有澄清、空 明的胸怀,无杂念。同于康德所说的审美不涉利害。
“味象”—审美客体,指既要欣赏山水的形象,又要体味它们的灵趣。
自然的美学ppt课件
![自然的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68529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5.png)
花卉的色彩美
花卉的色彩丰富多样,如万紫千红 、金黄满地等,这些色彩让人感到 愉悦,并产生美的感受。
植物的质感美
植物的叶子、花朵、果实等具有不 同的质感,如丝绒般的叶子、娇嫩 的花瓣、光滑的果实等,这些质感 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
动物与生态的美学特征
01
02
03
动物的形态美
动物的形态各异,如狮子 的勇猛、鹿的优雅、鸟的 轻盈等,这些形态给人以 美的感受。
市的绿化覆盖率和生态性。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中的自然美
生态平衡与自然修复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平衡的维护和自然环境的修复,保障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节能减排与绿色能源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倡导节能减排和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对 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循环经济与资源利用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强调循环经济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的 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益。
感知氛围
在观察自然的过程中,要注重感受大 自然所传递的氛围,如宁静、壮观、 神秘等,这些感受能够让我们更好地 理解和欣赏自然的美。
体验与想象
体验自然
欣赏自然美需要我们身临其境,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例如,在山 林中漫步、在海边漫步、在花海中漫步等,都能让我们更好地体验自然的美。
发挥想象
欣赏自然美还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自然元素与人类情感、文化等相 结合,从中发掘出更多的美学价值。例如,可以将山川湖泊想象成一幅壮丽的画 卷,将森林想象成一座神秘的城堡。
宗教观点
在许多宗教中,自然被视为神的作品,它的美是神赋予的。这种观点在 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等一神论宗教中尤为明显。
03
人类学观点
一些人类学家认为,自然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和依赖
美丽的大自然ppt课件
![美丽的大自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af835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8.png)
干旱
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和空气干燥的现象,需加强水资源管理 和节水措施推广。
03 丰富多彩动植物 世界
植物种类与分布特点
植物种类繁多,包括种子植物、 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等。
分布广泛,从热带雨林到寒带 苔原,从低洼湿地到高山之巅。
不同植物具有独特的形态、结 构和生理功能,适应各种环境 条件。
动物种类及生活习性介绍
范围涵盖大气圈、水 圈、生物圈、岩石圈 等多个圈层。
多样性表现形式
01
02
03
地貌多样性
包括高山、平原、丘陵、 种动植物、微生物 等生物种类及其生态系统。
气候多样性
包括热带雨林气候、温带 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等 多种气候类型。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生态系统的组成
雪
低温下大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 华成小冰晶,受温度和湿度影
响。
风
由气压差异引起空气流动形成, 受地形、季节等因素影响。
雾
地面附近空气中水蒸气达到饱 和时凝结形成,受温度和湿度
影响。
气候变化趋势及影响
全球变暖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地球表面温度 升高。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暴雨、干旱、飓风等极端天气事 件频率和强度增加。
海平面上升
海洋吸收热量并扩张,导致海平 面上升对沿海城市构成威胁。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气候变化导致生物栖息地减少, 对全球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
01
02
03
04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温 室气体排放增加。
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变化导致 碳汇减少。
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热岛 效应加剧。
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对于减缓 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和空气干燥的现象,需加强水资源管理 和节水措施推广。
03 丰富多彩动植物 世界
植物种类与分布特点
植物种类繁多,包括种子植物、 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等。
分布广泛,从热带雨林到寒带 苔原,从低洼湿地到高山之巅。
不同植物具有独特的形态、结 构和生理功能,适应各种环境 条件。
动物种类及生活习性介绍
范围涵盖大气圈、水 圈、生物圈、岩石圈 等多个圈层。
多样性表现形式
01
02
03
地貌多样性
包括高山、平原、丘陵、 种动植物、微生物 等生物种类及其生态系统。
气候多样性
包括热带雨林气候、温带 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等 多种气候类型。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生态系统的组成
雪
低温下大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 华成小冰晶,受温度和湿度影
响。
风
由气压差异引起空气流动形成, 受地形、季节等因素影响。
雾
地面附近空气中水蒸气达到饱 和时凝结形成,受温度和湿度
影响。
气候变化趋势及影响
全球变暖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地球表面温度 升高。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暴雨、干旱、飓风等极端天气事 件频率和强度增加。
海平面上升
海洋吸收热量并扩张,导致海平 面上升对沿海城市构成威胁。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气候变化导致生物栖息地减少, 对全球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
01
02
03
04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温 室气体排放增加。
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变化导致 碳汇减少。
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热岛 效应加剧。
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对于减缓 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美术作业 自然之美PPT
![美术作业 自然之美PPT](https://img.taocdn.com/s3/m/1db942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3.png)
09
9.结论
自然美是一种无价的财富,它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力 量。在自然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川、广袤的大地、清 澈的湖泊、蔚蓝的海洋等等,这些美景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魅 力和生命的力量。同时,自然美也启示着我们,生命是宝贵的, 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每一个生命,包括动物和植物。保护环境 和生态系统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用心去 感受自然美,同时也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以帮助我们创造 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
04
4. 广袤无垠的草原
4. 广袤无垠的草原
• 广袤无垠的草原,是大自然最为宽广和壮 美的景色之一。在这里,绿草如茵,百花 绽放,我们可以与草原上的动植物亲密接 触,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草原不仅 有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生态环境,也是各 种文化和民族的聚居地,这使得草原不仅 具有自然资源上的价值,同时还有着丰富 的人文价值。让我们在草原的季节里,品 味异国风情,感觉统一和多样共存的美妙 ,从而更加珍惜大自然和多元文化的宝贵 财富。
• 其三,具有多面性的特征。这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十分 复杂的;二是自然美的内容隐约模糊,故显得丰富多样;三是自然物有美丑二重 性。因此,同一自然物,可因时、因地、因人而具有不同的美的内涵。
目录
Contents
引言 风景壮丽的山川 晶莹剔透的湖泊与河流 广袤无垠的草原 繁花似锦的花卉 恢宏壮观的自然现象 自然美的启示 感受自然美
08
8. 感受自然美
8. 感受自然美
• 感受自然美,是一种心灵的享受。走在大自然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川、 纵横的河流、广袤的草原、古老的森林等等。这些美景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和生命的力量,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保护这个美丽的地球家园。在自然中,我们 可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听到风吹草动的声音,这些都让我 们感到身心愉悦和平静。感受自然美,也让我们更加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这 样才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继承这个美丽的世界。
幼儿园主题班会, 美丽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ppt课件
![幼儿园主题班会, 美丽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921a9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6.png)
我们如何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中?
节约资源
孩子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等资源的习惯,减 少浪费。
爱护动植物
孩子们可以更加爱护周围的动植物,不随意采摘、捕捉和伤害它们 ,保持生态平衡。
垃圾分类和回收
孩子们可以学会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方法,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我们如何持续关注和保护大自然?
参与环保活动
06
总结与反思
我们学到了什么?
了解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多样性
通过观察和体验,孩子们认识到了大自然中各种生物和环境的美丽,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 性和复杂性。
培养环保意识
通过了解大自然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孩子们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并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行为。
提高了观察和思考能力
孩子们学会了观察大自然中的事物,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护环境的重要性。
垃圾分类
教育幼儿学会垃圾分类,了解不同 垃圾的处理方式,培养良好的环保 习惯。
节约资源
引导幼儿珍惜水资源、电力等资源 ,养成节约的习惯,减少浪费。
尊重生命,和谐共生
认识生物多样性
通过展示动植物图片和视频,让 幼儿了解生物的多样性,认识到
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价值。
尊重动物权利
教育幼儿不捕杀、虐待动物,尊 重动物的生命权和生存空间。
01
孩子们可以参加各种环保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等,为保护
大自然贡献自己的力量。
传播环保理念
02
孩子们可以在家庭和朋友中传播环保理念,让更多的人加入到
环保行动中来。
学习更多知识
03
孩子们可以通过阅读、观看纪录片等方式,不断学习关于大自
然的更多知识,深入了解其生态系统和保护方法。
自然美【精品】公开课课件
![自然美【精品】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eaa74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d.png)
小石潭记 柳宗元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 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 差互,不可知其源。
潭中鱼儿大约有一百多条,大大小小,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水一 样。日光一直照到潭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底上,呆呆的一动不动;突 然间,又向远处游开,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友人开玩笑。 向潭西南方向望去,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弯弯曲曲,溪水像蛇爬过一 样。两岸的地势,就像狗牙那样互相交错,根本就看不到溪水的尽头。
人和自然
• 自然之子 • 恐惧和感恩 • 致用 比德 畅神
发现自然之美
• 自然美:自然界万物的美,日月星辰、山 川草木、花鸟虫鱼
• 两个前提:人是自然之子 人和自然的整体关系发生了变化
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后羿射 日
进程
• 致用:美用统一 • 比德: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比附、象征
人的道德情操。
• “畅神”说是晋宋以后产生并在自然审美观 中占主导地位的审美观念
• 是把自然山水看作是独立的观赏对象,强调 自然美可以使欣赏者的情感得到抒发和满 足,亦即可以‘畅神’
欣赏自然美
• 时代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生态灾难) • 唯人独尊的主流意识和功利观念 • 科学主义的盛行 • 重新思考和建构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人
类生存的起点,也是归宿。)
• 欣赏自然之美(前提条件): 虚“心” 敬畏,神秘、博大,充满意蕴 爱“心” 亲近,魅力独具,惹人迷恋 用“心” 知识 自然之美并非对所有人敞
开,比如踏雪寻梅,霜前访菊
须知
•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 领悟和体验自然的生命意蕴 • 唤起独特的生活情调 • 超越 • 想象
美学教程自然美课件
![美学教程自然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e8dc7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d.png)
道家文化中的自然美
道家文化中的自然美强调“道法自然”,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无为而成的。
道家文化注重体验自然,追求与自然的融合,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道家文化中的自然美还体现在对自然的崇尚和顺应上,强调人类应该遵循 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佛教文化中的自然美
01
佛教文化中的自然美强调“缘起性空”,认为自然界的
优美
和谐宁静
优美的自然景象具有和谐、宁静、柔美的特质,如青山绿 水、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等,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受。
细腻精致
优美所表现的是自然的细腻和精致之处,它体现在自然景 象的细节描绘和色彩搭配上,如晨曦微露、夕阳余晖、波 光粼粼等。
温柔婉约
优美的风格温柔婉约,轻盈飘逸,它体现在自然景象的柔 美线条和优雅姿态上,如柳丝轻拂、细雨绵绵、溪水潺潺 等。
色彩美
1 2
色彩的丰富性
自然美中的色彩丰富多样,包括红、橙、黄、绿、 青、蓝、紫等各种颜色,以及它们的深浅、明暗 变化。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自然美中的色彩对比强烈,如红花绿叶的对比; 同时也有色彩的调和,如蓝天白云的色彩和谐。
3
色彩的情感表达
不同的色彩能表达不同的情感,如红色代表热情、 绿色代表生机、蓝色代表宁静等。
2023
PART 03
自然美的审美特征
REPORTING
形式美
点、线、面、体的组合
自然美在形式上表现为点、线、面、体的和谐组合,如山川的起 伏、河流的蜿蜒、树木的姿态等。
对称与均衡
自然美中的对称与均衡体现在景物的左右对称、上下呼应等方面, 如蝴蝶的翅膀、花朵的叶片等。
节奏与韵律
自然美中的节奏与韵律表现为景物的高低起伏、快慢变化等方面, 如海浪的起伏、风吹树叶的声音等。
美学原理——自然美
![美学原理——自然美](https://img.taocdn.com/s3/m/ca528feb10a6f524cdbf85a9.png)
16
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第二种是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如大海、天 空。
17
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这类自然的美虽然并不像之前的那一种,直 接打上人的意志的烙印,但它们仍直接或间 接地与人的生活发生联系。
其根源有一下集中情况:
18
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一、 作为人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是为人们提
自然美作为经验现象,是人们能够经常欣 赏和感受的。
3
美学史上关于自然美的三种观点
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是自然事物本身固有 的属性。如山水花鸟的美在于山水花鸟本身的自 然属性,如颜色、形状、质感等。
观看视频: :// tudou /programs/view/FdRHTMcSYsE/
4
关于自然美的三种观点
20
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人们在审美过程中,直接感受到的是美的事 物的形式。
在未经改造的自然中,如果它的样子符合生 活中的形式美,就能成为美的对象。
用镜子、圆盘比作月亮,因为它们有很多的 相似点,都是圆的且晶莹明澈,这就是形式 美的一种。
21
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三、 自然美的某些特性还可以与人的性格品质相
狩猎民族以动物为美狩猎民族以动物为美阿尔塔米拉山洞壁画阿尔塔米拉山洞壁画黑龙江鄂伦春族的狍皮服饰和狍皮帽子黑龙江鄂伦春族的狍皮服饰和狍皮帽子农业社会以植物为美农业社会以植物为美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植物图案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植物图案魏晋时代以山水为美魏晋时代以山水为美采菊东篱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见南山王羲之王羲之兰亭集序兰亭集序中对景物的描写中对景物的描写从自然美产生和发展的总过程来看自然从自然美产生和发展的总过程来看自然美领域的逐渐扩大是和社会生活发展的进美领域的逐渐扩大是和社会生活发展的进程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程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归根结蒂它是一归根结蒂它是一定社会实践或社会生活的产物
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第二种是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如大海、天 空。
17
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这类自然的美虽然并不像之前的那一种,直 接打上人的意志的烙印,但它们仍直接或间 接地与人的生活发生联系。
其根源有一下集中情况:
18
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一、 作为人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是为人们提
自然美作为经验现象,是人们能够经常欣 赏和感受的。
3
美学史上关于自然美的三种观点
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是自然事物本身固有 的属性。如山水花鸟的美在于山水花鸟本身的自 然属性,如颜色、形状、质感等。
观看视频: :// tudou /programs/view/FdRHTMcSYsE/
4
关于自然美的三种观点
20
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人们在审美过程中,直接感受到的是美的事 物的形式。
在未经改造的自然中,如果它的样子符合生 活中的形式美,就能成为美的对象。
用镜子、圆盘比作月亮,因为它们有很多的 相似点,都是圆的且晶莹明澈,这就是形式 美的一种。
21
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三、 自然美的某些特性还可以与人的性格品质相
狩猎民族以动物为美狩猎民族以动物为美阿尔塔米拉山洞壁画阿尔塔米拉山洞壁画黑龙江鄂伦春族的狍皮服饰和狍皮帽子黑龙江鄂伦春族的狍皮服饰和狍皮帽子农业社会以植物为美农业社会以植物为美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植物图案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植物图案魏晋时代以山水为美魏晋时代以山水为美采菊东篱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见南山王羲之王羲之兰亭集序兰亭集序中对景物的描写中对景物的描写从自然美产生和发展的总过程来看自然从自然美产生和发展的总过程来看自然美领域的逐渐扩大是和社会生活发展的进美领域的逐渐扩大是和社会生活发展的进程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程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归根结蒂它是一归根结蒂它是一定社会实践或社会生活的产物
第六章自然美(课堂PPT)
![第六章自然美(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dc3202f4a26925c52dc5bf12.png)
对于庄子,“得至美而游乎至乐”的过程正是其与道合一、臻达天地自然之境 的过程,也即我们所谓自然审美的展开过程。
自然而然的天成境界自然美并不是稀罕的奢侈品,它实际植根于人生最根本的 生存方式之中。
2020/4/23
20
2020/4/23
图13. 《山水小品》,金农
21
几种模式的区分
如画模式与比德模式侧重于外在自然物之美意义上的自然美,天成境界模式着 意于内在天性之美意义上的自然美,宇宙模式则对两种自然美均有强调
自然审美的处身性与不可传达性即审美者身处审美活动中的全感官身心参与性亲身经历性及源发体验性环境美学家普遍强调自然审美是一种介入式的审美经验感知模式112020427第二节自然美的代表性模式一如画模式二比德模式三宇宙模式四天成之美122020427一如画模式如画观念同西方近现代以来风景画landscape画种的逐渐独立和成熟人们对自然风景的审美性欣赏的普遍化美学学科的独立及与秀美优美相对而言的崇高审美范畴的出现等审美并美学领域的新发现密不可分
图16. 永定土楼内部
25
三、艺术品的天然美
它有别于人工性特征突出的人工型艺术美,是将人工性减少到最低限度的自然 型艺术美。
图17. 厦门玉石品 ——“留得残荷听雨声”
2020/4/23
26
本章小结
关键词:自然美; 比德模式 ;天然美 自然美有两种内涵,即外在自然物之美与内在天性之美。自然审美依赖自然事 物及其属性,内容相对朦胧、宽泛,形态多变,审美过程不可传达。 自然审美的主客体代表性模式有如画模式、比德模式、宇宙本体论模式和天成 境界。 天然美即内在天性之美的自然美。它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自然美范畴, 一般简明地表述为“天然”、“天成”或“天然(之)美”、“天成(之)美”, 涵盖了自然界、人生社会、艺术等诸多审美领域的核心美学范畴。
自然而然的天成境界自然美并不是稀罕的奢侈品,它实际植根于人生最根本的 生存方式之中。
2020/4/23
20
2020/4/23
图13. 《山水小品》,金农
21
几种模式的区分
如画模式与比德模式侧重于外在自然物之美意义上的自然美,天成境界模式着 意于内在天性之美意义上的自然美,宇宙模式则对两种自然美均有强调
自然审美的处身性与不可传达性即审美者身处审美活动中的全感官身心参与性亲身经历性及源发体验性环境美学家普遍强调自然审美是一种介入式的审美经验感知模式112020427第二节自然美的代表性模式一如画模式二比德模式三宇宙模式四天成之美122020427一如画模式如画观念同西方近现代以来风景画landscape画种的逐渐独立和成熟人们对自然风景的审美性欣赏的普遍化美学学科的独立及与秀美优美相对而言的崇高审美范畴的出现等审美并美学领域的新发现密不可分
图16. 永定土楼内部
25
三、艺术品的天然美
它有别于人工性特征突出的人工型艺术美,是将人工性减少到最低限度的自然 型艺术美。
图17. 厦门玉石品 ——“留得残荷听雨声”
2020/4/23
26
本章小结
关键词:自然美; 比德模式 ;天然美 自然美有两种内涵,即外在自然物之美与内在天性之美。自然审美依赖自然事 物及其属性,内容相对朦胧、宽泛,形态多变,审美过程不可传达。 自然审美的主客体代表性模式有如画模式、比德模式、宇宙本体论模式和天成 境界。 天然美即内在天性之美的自然美。它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自然美范畴, 一般简明地表述为“天然”、“天成”或“天然(之)美”、“天成(之)美”, 涵盖了自然界、人生社会、艺术等诸多审美领域的核心美学范畴。
美学原理之自然美
![美学原理之自然美](https://img.taocdn.com/s3/m/7fbb2d341eb91a37f0115c54.png)
第四讲美的领域·自然美学习目的:理解自然美学习重点:自然美的特点学习难点:自然美的根源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直观展示一、自然美的定义P116-1二、自然美的来源1、客观事物本身2、主观心灵3、主、客观的统一4、生活的暗示5、社会实践三、自然审美的演变过程动物纹饰与狩猎民族P117植物装饰与农业社会山水审美的兴起宏观、宇观、微观审美世界的开拓四、自然美的基本表现(欣喜自然美的途径)(一)、从单个自然物看其审美特征1、审美角度物种分类:动物、植物、矿物、人物物理元素:色彩、线条、造型、声响、质感活动状态:静态、动态、变化观察角度:远看、近看、平看、仰看、俯看心理刺激:刚、柔、稳、峻2、实例比较分析(2009摄于杭州西湖)(二)、从整体图景看其意境、神韵1、大自然神秘的光影形色2、意境对比3、几个特例(P129及彩图)(2009摄于云南滇池)五、自然美的特点(一)、重在形式与社会美不同,自然物不涉及心灵因素,所以对自然的审美一般只看其外在形式,而甚少考虑其内容。
(二)、形中见神移情和拟人化现象(P127-1):岁寒四友;身心与自然的缘起关系,0000000的传统哲学和医学,心灵与自然的感应、相通。
(图)(2009摄于肇庆星湖)六、自然美的美育意义(一)、培养对大自然的情感,珍惜生存与精神的家园,建立和谐的天人关系。
大自然不但是人类物质生活的来源,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家园。
资本主义把人对人的压迫剥削转化为人对自然的压迫剥削。
人类欲望的膨胀与现代科技对大自然的破坏导致人类心灵无家可归。
建立和谐的天人关系离不开建立和谐的人人关系。
(二)、休憩身心、陶冶情操、启迪心灵。
现代都市人的心理与野游的意义。
森林浴。
深山老庙。
校园里的岩石与树木(图)七、生活作业:运用自然美的理论分析某自然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23
4
二、自然美的基本特性
1.对自然事物及其属性的依赖性或鲜明的自然性 自然物自身的自然因素、自然条件及其自然特征是自然审美与自然美产生的物 质前提和基础,对自然物自身及其相关特征的依赖性则构成了自然美的首要特征。
2020/4/23
5
图1 .华山之险
图2 .黄山之奇 图3 .泰山之雄
就内在天性之美自然美的三种内涵而论,宇宙模式显然属于宇宙存在论美学范 畴,天成境界模式则既是人生存在论美学范畴,亦可谓艺术风格论美学范畴。
2020/4/23
22
第三节 天然美: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自然美范畴
一、自然界的天然美 二、人生社会的天然美 三、艺术品的天然美
2020/4/23
23
一、自然界的天然美
2020/4/23
9
2020/4/23
图6 .雾中的梧桐山 (深圳市)
10
二、自然美的基本特性
4.自然审美的处身性与不可传达性 即审美者身处审美活动中的全感官身心参与性、亲身经历性及源发体验性,环 境美学家普遍强调自然审美是一种“介入式”的审美经验感知模式
2020/4/23
11
第二节 自然美的代表性模式
图16. 永定土楼内部
25
三、艺术品的天然美
它有别于人工性特征突出的人工型艺术美,是将人工性减少到最低限度的自然 型艺术美。
2020/4/23
16
图9. 《竹》,(明 )徐渭 图10. 《兰》,(清)石涛
图8. 《梅》,关山月
2020/4/23
图11. 《菊》,齐白石
17
三、宇宙模式
自然美欣赏的宇宙论模式 古希腊时期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与中国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实际均在一定意义上 提出了一种可称之为宇宙本体论的自然美欣赏模式。 毕达哥拉斯的宇宙本体论侧重于外在自然物之美。 庄子的宇宙本体论侧重于内在自然本性。 他们分别将其哲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数”与“道”同自然万物的美联系起来, 而且给予了同样的宇宙本体论地位。
2020/4/23
18
2020/4/23
图12. 《临流独坐图》,(北宋) 范宽。表现层峦叠嶂、千岩万壑的 巨制。深郁的山坳间腾起弥漫浮动 的云雾,吐吞变灭,更让人忘身于 万山之中……
19
四、天成之美
庄子的核心思想一方面讲宇宙本体、自然天行即天道,一方面则更讲社会人生、 效法自然即人道。因而,庄子的“天地之美”(《知北游》、《天下》)自然美 思想一方面可归诸宇宙本体论,另一方面则更应视为以其宇宙本体论为基础的人 生理想论或存在论。
康德:“那必须是自然,或被我们认为是自然,以便我们能对美本身怀有一种 直接的兴趣。0/4/23
24
二、人生社会的天然美
即人的自然化与自由实践,它既是对超道德的本真自然人格的审美欣赏,又是 对超道德的自然天成境界的审美创造。
2020/4/23
图15. 永定土楼外观
对于庄子,“得至美而游乎至乐”的过程正是其与道合一、臻达天地自然之境 的过程,也即我们所谓自然审美的展开过程。
自然而然的天成境界自然美并不是稀罕的奢侈品,它实际植根于人生最根本的 生存方式之中。
2020/4/23
20
2020/4/23
图13. 《山水小品》,金农
21
几种模式的区分
如画模式与比德模式侧重于外在自然物之美意义上的自然美,天成境界模式着 意于内在天性之美意义上的自然美,宇宙模式则对两种自然美均有强调
14
二、比德模式
自然美欣赏的伦理学模式。 即自然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作为审美客体可以与审美主体“比德”,即从中 可感受到某种人格化的道德美。 因而,“比德”之“比”即比拟或象征,“德”则指伦理道德或精神品格。“比 德”即自然对象之美是儒家君子之人格美德的比喻或象征。
2020/4/23
15
二、比德模式
2020/4/23
7
2020/4/23
图5 .壶口飞瀑
8
二、自然美的基本特性
3.自然美的形态多变性与变异性 因主客条件的制约,自然美具有形态多变性与变异性特征。 这一方面与自然物自身的运动、变化的无限丰富性(四季、阴晴、朝暮、云雨 等)有关; 另一方面与人面对这些自然事物时的视角、情感态度等有关。
“于玉比德”和“于水比德” 产生自中国先秦并为后世广为认同与传扬的比德理论或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是 中国文化“一天人”、“同真善”哲学特征与类比思维方式,是强调主体即所谓 君子人格美建构的中国美学在自然审美或自然美的具体体现。 由此可见,比德可谓用来解释人们追求自然美或从事自然审美的一部分深层背 景、原因的一种理论,而并非解释自然美与自然审美本身性质与特征的理论。
第六章 自然美
2
1
内容概要
第一节 自然美的概念内涵与基本特性 第二节 自然美的代表性模式 第三节 天然美: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自然美范畴
2020/4/23
2
第一节 自然美的概念内涵与基本特性
一、自然美的两种内涵 二、自然美的基本特性
2020/4/23
3
一、自然美的两种内涵:外在自然物之美与内在天性之美
一、如画模式 二、比德模式 三、宇宙模式 四、天成之美
2020/4/23
12
一、如画模式
如画观念同西方近现代以来风景画(landscape)画种的逐渐独立和成熟、人 们对自然风景的审美性欣赏的普遍化、美学学科的独立及与“秀美(优美)”相 对而言的“崇高”审美范畴的出现等审美并美学领域的新发现密不可分。
从审美本质角度看,“如画”之风景模式表现出艺术审美对自由形式及其感觉 方式的重大推广作用:本来发端于劳动自由形式的艺术审美,反过来也成为深刻 塑造人类感觉方式的模式与标准,以至人类会自觉不自觉地借助艺术形式来感受 并评价包括自然在内的现实生活。
2020/4/23
13
2020/4/23
图7.未免湖畔的画家
2020/4/23
图4 .青城山之幽
6
二、自然美的基本特性
2.自然美的内容相对朦胧、宽泛,侧重于自然事物的形式美 同社会美整体内涵意义丰富、内容充实,但形式粗糙不同,自然美多半内涵稀 薄、缺乏确定内容,但其形式却清晰鲜明、具体生动,侧重于形式美。 因此,线条、形状、色彩、声音、质料等形式美的因素,成为外在自然物之美 的自然美欣赏中最重要和压倒其他的部分。 自然物往往以它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响、生气盎然的姿态等感性形式直接唤 起人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