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法学专业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法学专业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法学专业调研社会实践报告一、调研目的与意义法学专业是一门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法律规范、法律制度和法律运作等方面。

通过法学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法律规范,提高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为法律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社会实践进行深入了解和调查,探索与法学专业相关的实践案例,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和具体的法学实践案例,以便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加深对法律实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和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调研方法与步骤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和途径,包括文献资料查阅、访谈调查、实地观察等方式。

主要步骤如下:1. 文献资料查阅:通过查阅相关法学专业的教材、专业期刊、学术论文等资料,了解法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 访谈调查:通过对一些从事法律实践工作的律师、法官、检察官等专业人士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法律实践中的工作经验和案例,对法学专业教育的见解和建议。

3. 实地观察:通过参加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实习活动,亲身感受和了解法律实践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文献资料查阅结果通过查阅相关的法学专业教材和学术期刊,了解了法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法律规范、法律文书、法律制度、司法解释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了法学专业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法学研究的基本原理、理论框架和方法论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了解了一些相关的法律实践案例,为后续的调研工作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和实践案例的参考。

2. 访谈调查结果通过对一些从事法律实践工作的专业人士进行访谈,了解了他们在法律实践工作中的一些工作经验和案例。

他们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具体的法律案件和实践活动,包括民事诉讼、刑事辩护、行政诉讼等方面的案例。

他们还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具体的法律实践工作流程、程序和技巧,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指导。

3. 实地观察结果通过参加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实习活动,我们亲身感受并了解了法律实践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

法学专业社会调查报告(10篇)

法学专业社会调查报告(10篇)

法学专业社会调查报告(10篇)法学专业社会调查报告 1调查目的:为了了解当前县城管执法状况,以便更好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调查时间:20__年__月__日调查地点:调查对象:县姑孰镇各社区居民和相关资料调查方式:走访、问卷调查为了完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发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加强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尤其是对我国司法实践的了解;培养和训练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以及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我对当涂县整体城管执法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就调查情况做如下报告:一、我县城管执法状况的总体评价(一)调查问卷中的评价。

外部对本县城管执法的总体评价:满意32.35%,比较满意44.12%,不满意23.53%。

其中,对城管执法实施前、后效果比较,认为明显好的20.53%,较好54%,不明显25.45%;对城市管理难点问题处理的满意度,满意32.44%,基本满意41.34%,不满意26.17%。

参加调查的人大代表的评价:比较满意。

城管大队内部的自我评价:满意56%,比较满意44%,不满意没有。

从调研情况看,调查问卷中的评价与座谈和访谈中的评价基本一致,外部与城管内部对综合执法的总体评价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二)城管执法的作用和成效。

县镇总面积110平方公里,人口15万,辖区内有企业20__余家。

当涂县在新旧产业更替中,产生了大量下岗和失业人群,加上地处城乡结合部,各类市场集中,流动人口和外来暂住人口较多,经济落后,造成环境卫生、公共服务,社区治安等发展参差不齐,与其它区相比稍显滞后,因此流动摊贩、乱贴乱画、乱搭乱建等现象严重,治理城市“八乱”的压力较重。

近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把加强城市管理工作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综合功能、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当前城管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相对滞后的问题比较突出,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设效益的发挥,影响了城市化总体水平。

法学就业调研分析报告

法学就业调研分析报告

法学就业调研分析报告法学就业调研分析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法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备受关注。

本调研旨在了解当前法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就业趋势,为相关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制定在线调查问卷,向法学毕业生进行调查,包括就业情况、就业地区、就业行业、薪资水平等方面的内容。

2.深度访谈:对于一些有代表性的毕业生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的求职经历、职业发展规划以及对法学就业形势的看法。

三、调研结果1.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法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约有80%的毕业生找到了工作。

其中,有15%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5%的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

2.就业地区法学毕业生的就业地区分布比较广泛,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在一线城市及省会城市就业,占比超过60%。

而二线城市和发达的县城则吸引了约30%的毕业生就业。

只有少数毕业生选择回到家乡就业。

3.就业行业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法学毕业生选择了与法律相关的行业就业,如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等。

而在金融、企业、政府等相关机构及部门就业的比例也较高,分别占到20%、15%和10%。

4.薪资水平法学毕业生的薪资水平相对较高,调查结果显示,约有60%的毕业生薪资在8000元以上,其中有20%的毕业生薪资在15000元以上。

而只有少数毕业生的薪资低于5000元。

五、深度访谈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到一些法学毕业生的求职经历。

其中,许多毕业生表示,虽然法学专业就业面广阔,但追求更好的职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如法律素养、沟通能力、创新思维等。

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培养一些特殊的专业技能或者取得专业资格也能够提升就业竞争力。

六、结论与建议1.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但毕业生需具备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才能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2.法学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和二线城市,因此,对于毕业生来说,选择就业地区需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法学调查报告5篇

法学调查报告5篇

法学调查报告5篇法学又称法律学、法律科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以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内容的科学,它是研究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法学调查报告,仅供参考。

法学调查报告篇一:关于离婚案件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一、前言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离婚的增多就意味着家庭的不稳定,家庭的不稳定则会带来社会秩序的混乱。

由此可见,离婚不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昔日曾共同生活、亲密接触乃至有过甜蜜时光的夫妻,今日何以曲终人散、分道扬镳。

作为法科学生,我们除了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之外,还需要在真正的实践中得到学习的提高,了解到更多的实务方面的问题。

鉴于此我在盐湖区法院禹都法庭实习期间对离婚纠纷案件审理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和分析研究。

调查人:乔鹏调查时间:xxxx年9月2日-xxxx年12月28日调查地点:禹都法庭调查方法:旁听案件二、事实部分结婚一直是国人心目中的人生头等大事,古来就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说法,可见婚姻在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婚姻观念和现状却在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不断变化。

现如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大幅度提高下,人民生活水平好过以往任何时期,为何离婚的势头反而越来越高?究竟是什么促使了人们提出离婚呢?有人说,当初选错了,不该娶她或不该嫁他;有人说,是因为性格不合,感情不和;有人说,为财产,起纠纷了;有人说,是生理缺陷,不过,也有夫妻在申请离婚时,很坦诚地写出离婚原因:第三者介入。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人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不断变化,人们对家庭的依赖程度反而变得越来越少,不少人仅把家庭看成是个吃饭睡觉的地方。

很多年轻人认为,现代社会的恋爱、婚姻是两个人的事,门当户对、听父母的话之类统统过时了,自己的感觉最重要,如果不合适就散伙,互不拖累,婚姻观念比较淡薄。

对于近年来离婚情况的分析统计如下:1、离婚者年龄结构为:30岁以下离婚人数占35.62%,30-40岁之间离婚人数占55.62%,40-50岁离婚人数占6.88%,50岁以上离婚人数占1.88%。

法学专业调研报告

法学专业调研报告

法学专业调研报告法学专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法学专业在大学生中间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法学专业的发展和就业前景,我们进行了本次调研。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旨在了解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学习氛围以及就业前景等方面的信息。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并邀请了法学专业的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以获取更详尽的信息。

三、调研结果1. 课程设置: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非常丰富多样,包括法律基础课程、法律实务课程以及相关专业课程。

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法学理论和实践能力。

2. 教学质量:大部分被调查的学生都表示法学专业教学质量高。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并且教师之间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好评。

3. 学习氛围:调查结果表明,法学专业的学习氛围浓厚,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紧密。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包括法学图书馆和模拟法庭等。

4. 就业前景: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被广大学生所关注。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法学专业的就业率较高,就业领域多样化。

学生可以选择进入政府机构、法律咨询公司、企业法务部门等行业就业,也可以自主创业。

四、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丰富多样,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法学知识和实践能力。

2. 法学专业的教学质量高,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法学专业的学习氛围浓厚,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紧密,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4. 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较好,就业领域多样化,学生可以有多种就业选择。

五、建议针对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建议:1. 学校可以进一步加强法学专业的实践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

2. 加强法学专业与社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

3. 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支持,鼓励学生通过创业实践发展自己的事业。

六、参考文献[1]XXX(2019).法学专业调研报告。

法学就业状况的调研报告

法学就业状况的调研报告

法学就业状况的调研报告法学就业状况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法学专业的就业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通过对不同渠道的数据收集和个别访谈,综合分析法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及其发展趋势。

调研方法:1. 收集大学生就业情况统计以及相关调查报告,包括政府部门、高校和研究机构发布的相关数据。

2. 通过网络调查,针对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3. 进行个别访谈,与毕业多年的法学专业的从业人员进行深入交流。

二、实证调研结果1. 大学生就业情况统计: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法学专业的就业率相对较高。

近年来,法学专业的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许多法学专业的毕业生选择在政府、律师事务所、法院和企事业单位等领域就业。

2. 网络调查结果:通过对100位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62%表示大学期间已经确定了就业方向,只有12%的人表示对未来的就业方向不确定。

调查结果还显示,61%的被调查者面试成功,46%的人成功入职。

3. 个别访谈结果:与多位法学专业的从业人员进行的访谈显示,个别企业或律师事务所对法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仍然高涨。

有些企业更愿意录用有实习经验的毕业生,并给予相应的薪资待遇。

同时,一些从业人员表示,法学本科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素养较强,但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培养。

三、问题分析1. 就业速度较慢:尽管法学专业的就业率较高,但是一部分毕业生就业速度较慢。

原因之一是法学专业就业方向相对较窄,而岗位供求不平衡,特别是在一些三四线城市。

另外,部分法学专业毕业生对就业市场的了解程度不足,缺乏就业规划和准备。

2. 实践经验较少:一些企业普遍表示,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在理论知识上有一定优势,但对实际工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缺乏实践经验使得一些毕业生在求职时面临竞争压力。

因此,在校期间,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习机会是必要的。

四、对策建议1. 加强就业指导和咨询:学校可以加强对法学专业的就业指导,提供就业市场的信息和数据,引导毕业生合理选择就业方向。

法律专业社会调查报告

法律专业社会调查报告

法律专业社会调查报告法律专业社会调查报告在某些事情不明真相时,我们通常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在调查结束后还需要完成调查报告。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调查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法律专业社会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律专业社会调查报告1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制度的逐步建立及完善,社会对个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依法办事,已成为人们的共同信念。

一个国家的法律体制完善与否也日益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现代化程度高低的标志。

然而,根据有关数据表明: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率呈大幅度增长趋势,可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对大学生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我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归类分析,对当前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一定的计策。

我还通过直访大学生,更加直接、清楚地了解到大学生的心里话,从而更加深入了解到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情况。

一、调查问卷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对新疆各大院校学生进行了法律意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0份,收回68份。

男女比列1:1。

(一)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董舆教授通过他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出:“人们的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

”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

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

另一方面,高校的《法律基础》课学时有限,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想大幅度的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是很困难的。

因此,高校大学生在这有限的课时中获得的法律知识也是有限的。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欠缺、法制观念淡薄。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里的总和。

法制观点是高层次的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现存的法律规范、法律活动和法律关系等现象的概括和总和。

法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分析报告

法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分析报告

法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分析报告法学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社会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本文将对法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进行调研分析,为相关专业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法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1. 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的需求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对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这些部门和机构需要大量的法学专业人才从事法律法规的制定、解释、执行和监督等工作。

而且,法学专业人才在行政执法、公共管理、涉外事务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的需求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2. 企业和社会组织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法治化进程的推进,企业和社会组织对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企业需要法学专业人才从事合同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劳动关系协调等工作;社会组织需要法学专业人才从事公益法律服务、社会治理、人权保护等工作。

企业和社会组织也成为法学专业人才的重要用人单位。

3. 法律服务机构和律师事务所的需求随着法律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和扩大,法律服务机构和律师事务所对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这些机构和事务所需要大量的律师、法务人员和法律顾问等专业人才,从事诉讼代理、法律咨询、合同审查、法律风险评估等工作。

法律服务机构和律师事务所也成为法学专业人才的重要用人单位。

4. 教育和科研机构的需求随着法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教育和科研机构对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这些机构需要大量的法学专业人才从事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工作,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法学人才。

教育和科研机构也成为法学专业人才的重要用人单位。

二、法学专业人才的就业形势分析1. 大学生就业形势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法学专业人才的不断增加,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一方面,传统的政府部门、公共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等用人单位对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有所增加,但是竞争也很激烈;新兴的企业、社会组织和国际组织等用人单位对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要适应这些新的用人需求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验积累。

法学专业调研报告

法学专业调研报告

法学专业调研报告
《法学专业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法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包括就业前景、专业设置以及学生认知等方面的情况。

二、调研方法
1. 网上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法学专业的认知和选择原因;
2. 实地走访:前往当地高校法学院进行实地走访,了解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
3. 专家访谈:采访相关专业教师和从业者,了解就业前景和专业需求;
三、调研结果
1. 学生认知:调研发现,大部分学生选择法学专业是因为对法律事务感兴趣,也有部分学生是看中法学的就业前景;
2. 专业设置:绝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法学专业,并且有不同的方向和专业课程;
3. 就业前景:根据专家访谈的结果,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良好,政府部门、法律事务所、企业等单位都对法学专业毕业生有需求;
4. 学科发展:随着社会对法治的需求增加,法学专业的发展势头良好,相关学科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四、建议
1. 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加强法学专业的宣传和认知,吸引更多具有法学兴趣和能力的学生选择法学专业;
2. 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应该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加强对法学专业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法学人才;
3. 推进法学教育和研究的国际化,并加强与国际先进法学教育机构的合作,提升法学专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结论
法学专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专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法学专业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更加突出。

希望通过这次调研,能够更好地推动法学专业的发展和提升。

关于法律的调研报告(精选5篇)

关于法律的调研报告(精选5篇)

关于法律的调研报告(精选5篇)关于法律的篇1一.调查目的及意义现在我国正在加紧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在这个大背景下,了解我国法制建设成效是很有必要的。

为了更加清楚反映在这个现实,我将调查对象主要定格在农村居民,但由于农村知识水平的局限,因此我将问题设置的十分简单,并且针对的是农村学生。

调查时间就是这个寒假(即20__-1-12——20__-2-12),调查的主要方式是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主要是能够及时反映我国法制建设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予自己的建议,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弥补农村的薄弱环节,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使得农民也能知法、懂法,从而做到守法、用法和护法。

在调查之前,我心中颇有几个疑问:在新世纪,常言所说的“民不与官斗”是否还存在人们的思想里?人们是否有意识的去了解法律知识?人们是否敢于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通过这次调查来了解。

二.调查方法1.关于法律常识的问卷调查。

针对以上问题,我向群众发出的问卷有60份,回收51份,回收率达到85%。

为了不耽误群众的时间,我只拟定了10道选择题。

其中,7道题都是判断题。

对此,我选择了5道题来进行分析。

具体情况如下表第一题 .您的文化程度?选项A.初中B.高中C.大学D.其他第二题 .您是否经常看法制节目?A.是人数(人) 19第三题。

您关注国内重大民事或刑事案件吗?项目A.是B.否人数(人) 28 23第四题。

20__年举办的“全国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辩论大赛”是第几届?选项人数(人)正确 19错误 32第五题。

我国第一部宪法是何时制定的? 人数(人)A.1954 42B.1976 4C.1982 5三.数据分析通过对以上数据的比较分析,大多数被访者对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不深。

对最近发生的法律案件有过了解,但对法律知识的关注程度较低。

从第一题和第二题的数据上看,在被访人中大学学历的人居多,其他文化程度较少。

法学专业调查报告范文3篇[修改版]

法学专业调查报告范文3篇[修改版]

社会调查是开放法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实现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法学专业调查,仅供参考。

法学专业调查篇一:农民的法治实施情况调查目的:通过对目前农村情况调研和了解,希望能够引起重视,增强农村法制教育,使依法治国真正的深入人心。

调查方法:面谈,实际走访调查地点:中和镇,中和街道调查时间:xx年12月28日—xx年1月13日从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到1999年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第五条,从此,我国真正意义上实施了依法治国,时至今日,依法治国已经实行了十多年了。

而起作用也巨大,影响也极具深远。

以此同时,民主意思不断增强,人民更会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但是,这些只是从全国的平均水平来看的,我们当然知道,现在的中国城市生活法制融入的很深,市民们读懂的运用法律。

可是如果从基层来看,特别是从乡镇、农村、农民,来看的话,结果又会怎样了呢?秀山县也是一直都是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深入实施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一、调查内容(—)法律意思有所增强,开始信仰法律从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现在很多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人们都在有形、无形之中有了一种意识,就是遇到纠纷、权利受到侵害时,会多考虑集中解决方法,而很多时候会想到运用打官司的方式来解决。

自秀山县的一位姓王得建筑工,他是农民工,年龄也比较大,50大几了,家里负担也比较重,还有个上大学的孩子要他供着,对于那种农民家庭,供一大学生是比较困难的,就靠这么一点工资,根据他说,也幸好现在建筑工资提高了些,因此还算不是很穷。

到年末了,其工资还有被拖欠的,为了拿回拖欠工资,他们已经不像以前建筑工人那样,把建筑工地上的东西全部拿走,也不是像以前那样带了一大堆的人去跟老板闹事了,索回工资。

而是,先跟建筑老板商议,交涉。

之后见未果,就去找县政府,请求政府出面干涉要回了拖欠工资。

关于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

关于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

关于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调研背景法学专业是一门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学科,它在法律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法学专业毕业生面对就业压力和就业困难。

为了了解和探究该问题的原因,本调研采用问卷和面对面采访的方式,对北京地区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相关问卷的填写和调查,得到了相应的数据和信息。

调研方法本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面对面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全方位了解法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领域所遇到的瓶颈和困难,同时也探究一下失业现象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到来自北京地区的300份回复,其中有198份(66%)为女性,102份(34%)为男性。

调查对象大多数为本科学历(85%),研究生学历占比约为15%。

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就业状态和岗位类型•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的比例•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就业困难与原因面对面交流在问卷填写之后,我们采取了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选择了23名调查对象进行了此类交流,详细了解了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的困惑与感受。

就业情况统计数据显示,近半数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在校园招聘中获得了工作机会(49.3%),而社会招聘则占据了36.7%的比例。

而剩下的毕业生则需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寻找其他就业机会(14.0%)。

从就业岗位来看,35%的毕业生选择从事法律行业内部的工作,51%的毕业生则选择了行政与管理性质的岗位。

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调查显示,法学专业毕业生在起薪水平上还相对满意,薪资范围在5000元-8000元之间,约占比例超过一半。

但是,与其他专业相比,法学专业相对平均薪资可能不那么好。

有将近2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满意他们的薪资水平。

就业困难与原因尽管半数以上的毕业生能够找到工作,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

调查显示,有42.7%的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原因主要包括缺乏经验(32.7%)、优秀岗位数量不足(28.0%)和相关专业技能缺乏(21.3%)。

法学调研报告范文3篇(精编版)

法学调研报告范文3篇(精编版)

法学调研报告范文3篇法学调研报告范文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消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而且出现了手段成人化、年龄低龄化、团伙化、高智商化等新特点,已成为危害社会治安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全面、准确掌握全市青少年犯罪的基本情况,为领导部门决策提供事实依据,更好地做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教育和转化工作,结合正在开展的“和谐平安”建设,必须预防青少年犯罪。

实习期间我对本区青少年犯罪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形成以下调查报告。

为了多角度、尽可能翔实地对青少年犯罪情况和相关性事实进行调查,实行问答式方法进行,问题为犯罪人员的基本情况(身份、年龄、押前职业、住所地、婚姻状况、学历、家庭出身;罪名、初犯、累犯、多次犯罪、共同犯罪、集团犯罪、犯罪地点、对后果认识、悔改表现、犯罪动机、心理)、犯罪人员的犯罪事项调查(农村青年在城里有无住住所、父母感情及上网情况、有无烟酒嗜好、是否有过犯罪史、是否受过处罚,是否在校生犯罪,是否辍学及辍学原因)等。

为更真实掌握犯罪的原因及便于分析,我们最后借鉴犯罪学研究成果,这次问题内容分别征求了律师、公安、检察、法院及部分青少年教育工作者的意见,查阅了部分相关资料,从各方面反映来看,普遍认为这次调查是可行的。

我于__年9月5日到__年10月5日期间在狮河区人民法院实习,通过和多名法院工作者的交流中了解到很多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情况,通过整理,统计,分析得到以下内容:一、关于调查项目的研究背景、目的、调查方法(一)研究背景和目的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全面、准确掌握全市青少年犯罪的基本情况,为领导部门决策提供事实依据,更好地做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教育和转化工作做指导。

法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分析报告

法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分析报告

法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分析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化,法学专业人才在社会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近年来,我国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但与此相对应的是,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一定的不匹配现象。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进行了法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旨在全面了解法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为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资料搜集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社会需求数据;通过访谈方式,我们深入了解了企业用人单位对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期望;我们还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搜集和分析,以便从多个角度全面地了解法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

三、调研结果分析1. 法学专业人才需求情况据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化,涉法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对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

特别是在涉及合同法、企业法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对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更为旺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对外贸易、国际商事纠纷解决等领域对于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

2. 法学专业人才的就业领域调研数据显示,法学专业人才的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政府法制部门、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法律部门、司法机关等领域。

政府法制部门和律师事务所是法学专业人才就业最为集中的领域,而企事业单位法律部门虽然相对就业数量较少,但是对于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却愈发迫切。

调研发现,企业用人单位对法学专业人才在专业知识基础上,更加注重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他们普遍认为,法学专业人才应该具备较强的法律逻辑思维能力、文书撰写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对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建议:(1)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法律知识;(2)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模拟法庭、法律实践课程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如知识产权法、国际商法等,以满足不同就业领域的人才需求;(4)加强人文素养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综合素质。

法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分析报告

法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分析报告

法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分析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意义法学专业是培养法律人才的重要学科,其在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法学专业人才在社会中的需求情况,本次调研旨在全面、深入地分析法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为高校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促进高校和社会需求的对接,推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社会各界人士的问卷,调查了他们对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对当前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看法和建议。

我们还深入到了一些单位和企业开展了实地访谈,了解了他们对法学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对人才培养的期望。

三、调研结果1. 法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我们了解到,当前社会对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一方面,政府机关、法院、检察院等公共机构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依然较为稳定,但对人才的要求更加注重专业素养、扎实的法律基础和实践能力。

各类企业和民营机构对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公司法律事务部门、合规部门等领域,对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

2.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在了解了社会对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后,我们也对当前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当前一些高校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与实践脱节。

一些高校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中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实际能力。

(2)专业设置不够贴近社会需求。

部分高校的法学专业设置滞后于社会需求,无法及时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导致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无法和社会需求有效衔接。

(3)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一些高校在法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师资力量不够强大、结构不够合理,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四、结论和建议。

法学职业调研报告调查背景

法学职业调研报告调查背景

法学职业调研报告调查背景法学是一门研究法律规范和法律体系的学科,涉及到法律的原理、法理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知识。

法学专业的学生通常会就读于法学院或法学系,通过学习法学理论和实践,培养自己成为法律专业人才。

目前,法学职业在各个领域都有很高的需求,如律师、法官、法务顾问、检察官等职业,其就业前景广阔。

因此,对法学职业进行调研,可以更好地了解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

调查背景法学作为一门古老而重要的学科,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法律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工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对法学职业的了解和调查变得尤为重要。

此次调查的背景是基于对法学职业的需求情况的关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法律环境也愈加复杂。

各种行业和领域都需要法律尤指导并解决相关问题。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研,对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进行深入了解。

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给法学专业学生更准确、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我们希望通过调查,了解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需求、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职业策略和建议。

同时,调查结果将反馈给学校,促进法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的优化。

此次调查将针对不同年级的法学专业学生进行,以全面了解法学专业的就业情况。

我们将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

问卷调查将覆盖就业意愿、就业态度、就业方向等方面的问题;个别访谈将采用半结构化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法学职业的看法、对就业的期望和困惑等内容。

预计此次调查将持续一个月时间,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进行。

通过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我们将得到一份详尽的调研报告,为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总之,通过对法学职业的调研,我们希望了解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

这将有助于法学专业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和法律体系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法学的调研报告

法学的调研报告

法学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法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及发展趋势一、引言法学专业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一直以来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法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也有所变化。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法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及发展趋势进行调查与分析,为广大法学专业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决策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

通过在不同高校的法学专业学生中发放问卷,并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获取相关数据和就业情况。

三、调研结果调查显示,在受访者中,约有70%的法学专业学生计划从事与法律相关的职业,其中35%的人希望成为律师,25%的人希望成为法学研究员,还有10%的人希望从事法律顾问等岗位。

同时也有约20%的人计划从事与法律工作相关的行业,如司法行政、法院工作、检察院工作等。

此外,还有约10%的人希望从事与法律专业相关的非法务类岗位,如企业管理、金融业、媒体等。

四、就业形势分析1. 律师行业:律师作为法学专业学生最向往的职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

目前,律师事务所数量不断增加,但就业岗位与律师人数仍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想要从事律师职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更高的法律素养和竞争力。

2. 司法行政、法院、检察院等机关: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相关机关对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这些机关对于法律素养和专业知识的要求较高,同时职业发展较为稳定。

3. 法学研究:法学研究员通常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但由于该领域的竞争较为激烈,职位数量相对较少,需要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4. 法律顾问: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法律顾问职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法律顾问需要具备良好的法律常识和商业素养,能够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解决方案。

五、发展趋势展望1. 多元化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法学专业的就业领域将更加多元化。

除传统的法律行业外,通过法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在政府机关、非营利组织、国际组织、企业等各个领域中发展。

2. 法律服务需求提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律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法学调研报告范文

法学调研报告范文

法学调研报告范文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法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特定领域的法律规定、法律实施和法律效果的调研研究,可以了解和评估现有法律制度的运行情况,为完善和改进法律制度提供依据和建议。

本次调研选取了劳动法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领域,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对劳动法领域的调研,可以了解劳动者权益受到的保障程度,评估劳动法实施的效果,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劳动法制度提供参考。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1.调研目的(1)了解现行劳动法的法律规定和实施情况。

(2)评估劳动者权益受到的保障程度。

(3)分析现行劳动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4)提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劳动法制度的建议。

2.调研方法(1)文献调研: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和文献,了解劳动法的法律规定。

(2)案例调研:分析一些典型案例,评估劳动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实施效果。

(3)采访调研:对一些从事劳动法实践的专家、律师和劳动者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对劳动法实施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劳动法的法律规定和实施情况经过对相关法律和文献的调研,我们了解到劳动法主要涉及劳动合同、工资保证、劳动时间和休假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劳动者权益,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2.劳动者权益的保障程度评估通过案例调研和采访调研,我们评估了劳动者权益受到的保障程度。

结果显示,在一些领域和行业,劳动者权益得到了较好的保障,但在一些地区和行业,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较为普遍。

3.现行劳动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根据采访调研的结果,我们发现在现行劳动法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例如,一些劳动者并不清楚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劳动争议处理过程复杂,用工单位对于劳动法规定的了解不足等。

四、建议和措施针对劳动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措施。

1.加强劳动法宣传教育通过加强劳动法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对自己权益和义务的认识,以及用工单位对于劳动法规定的了解,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法学调研报告范文

法学调研报告范文

法学调研报告范文法学调研报告范文:一、引言法学是研究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涉及法律理论与法律实践的各个方面。

本次调研旨在对当前法学研究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以便了解法学发展的趋势和问题。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法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当前法学研究的问题和挑战。

调研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文献研究和实地访谈。

三、法学研究的现状1. 法学研究领域广泛目前,法学的研究领域已经非常广泛,包括宪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行政法学等各个方面。

而且,法学的研究对象也逐渐从国内拓展到了国际,涉及到国际法、国际商法等领域。

2. 法学研究方法多样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法学研究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

传统的法学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而如今还出现了基于数据、模型和计算机技术的研究方法。

3. 法学研究成果丰富多样近年来,法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涉及到宪法改革、刑事司法改革、国际合作等方面。

此外,一些学者还在国际刑事法、环境法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法学研究的问题和挑战1. 细分领域重视过于细碎在当前法学研究中,一些学者过分注重细分领域的研究,导致整体研究的薄弱。

虽然细分领域的研究可以推动学科的进步,但也应与整体研究结合,形成有机的整体。

2. 缺乏创新性一些法学研究缺乏创新性,重复性研究比较多。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学研究的发展和推进。

3. 国际化程度不高虽然法学研究已经逐渐与国际接轨,但国内学者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相对较小,还需加强与国际交流和合作。

五、对法学研究的建议1. 深化细分领域研究并注重整体研究在细分领域研究的同时,注重整体研究的推进。

细分领域的研究应与整体研究相结合,形成有机的整体。

2. 加强创新性研究提倡法学研究者进行创新性研究,推动法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3. 加强与国际交流和合作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国内学者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4. 支持多样化的研究方法鼓励研究者尝试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包括数据研究、计算机模拟等,以推动法学研究的创新。

法学调研报告范文30001(二)

法学调研报告范文30001(二)

法学调研报告范文30001(二)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法学调研报告范文的第二部分。

通过对法学领域的调研,我们对法律系统的运作和相关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本报告将分为五个大点来阐述:法律教育与培训、司法体系建设、法律宣传与公众意识、法律改革与创新、法律治理与社会稳定。

每个大点中包含了5-9个小点,以更全面的方式来讨论相关议题。

正文一、法律教育与培训1. 深化法学教育体系改革2. 多元化法学专业设置3. 加强法学师资队伍建设4. 推动法学教育的国际化5. 加强法学实践教学环节二、司法体系建设1. 完善司法人员选拔机制2. 加强司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3. 推动司法机构的透明化和规范化4. 积极推进司法信息化建设5. 优化司法保障机制三、法律宣传与公众意识1. 创新法律宣传形式2. 提高法律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 加强法律知识普及教育4. 增强公众对法律的信任和参与意识5. 加强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四、法律改革与创新1. 推进法律制度改革2. 创新法律实践方式3. 加强法律技术应用研究4.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5. 促进司法公正和效率的平衡发展五、法律治理与社会稳定1. 健全法律规制体系2. 加强法律监督机制建设3. 提高法律执行效率和质量4. 推动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创新5. 促进法律治理与社会稳定的良性互动总结通过对上述五个大点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法学领域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法律教育与培训、司法体系建设、法律宣传与公众意识、法律改革与创新、法律治理与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治精神。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当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创新机制,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为法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调查报告
:垟
年级:2010级
专业:法学
班级:6班
学号:************
关于在家庭中不和谐的调查报告
一、家庭中的不和谐的基本情况
通过社区座谈、问卷调查、上门约访等方式就家庭暴力问题进行了调查。

一是有歧视倾向的恶性辱骂,经常批评或诋毁使其在众人面前难堪的有68人;二是受到伴侣经济控制的有12人;三是利用发怒或“发脾气”要挟你去做他要你做的事情有73人;四是不允许跟亲人或朋友交往,或恶意攻击你的家人或朋友的44人;五是遭遇肉体暴力现象较为严重,其中冲突中遭殴打的有36人;六是毁坏个人财产或乱仍东西的有83人;七是威胁伤害你,你的孩子,宠物,家庭成员,朋友或他自己的有22人;八是逼迫你在不情愿的情况下与他发生性行为的有19人。

二、家庭不和谐的主要特点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家庭暴力多发生在家庭的部,受害者往往无力或不愿公开,加之公众的漠视和司法机关的介入不够,从而使家庭暴力与发生在社会上的暴力相比更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持久性。

主要表现为以下五大特点:一是家庭暴力的家庭性和性。

家庭性是指暴力行为发生在具有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正是家庭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具有隐蔽的特点,也使得人们对于家庭暴力的态度同对于其他暴力行为的态度具有很大的不同。

有人认为,如果是出于
合理的目的和动机,对家庭成员实施的暴力不属于家庭暴力犯罪。

比如丈夫因为妻子的婚外恋而对妻子的毒打,父母出于教育的目的而对子女的肉体惩罚等。

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误解,我们反对家庭暴力,是因为暴力行为本身侵害了家庭成员的生命,健康和人格尊严。

家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来进行解决和救济,但是决不能诉诸暴力的手段,否则就具有性。

二是施暴者多为丈夫。

根据我们调查统计,在目前的家庭暴力事件中,丈夫对妻子实施暴力的占绝大多数,家庭暴力的受害者90%以上是女性。

三是家庭暴力具有隐蔽性。

从调调查情况看,大多数受害人认为,家庭暴力系个人隐私,“家丑不可外扬”,如果反映到司法机关,会使家庭矛盾激化,影响婚姻和家庭的稳定,因而受害者大多采取忍耐态度。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家庭暴力行为除杀人和重伤外,司法机关大多作为自诉案件处理,采取“不告不理”的做法。

因此,家庭暴力案件中,真正由司法机关介入处理的较少。

四是家庭暴力具有复杂性。

由于家庭部关系的复杂性导致了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实施的手段、产生的后果以及造成的危害各不相同,使家庭暴力具有复杂性。

五是家庭暴力具有持久性。

通过对已暴露的家庭暴力进行分析,我们能够发现这类案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家庭暴力实施的时间上具有持久性。

由于受害者对家庭暴力无力反抗或不愿公开,导致实施暴力行为者更加为所欲为,长时间地对受害者施暴。

三、导致家庭不和谐的主要原因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经过认真分析后认为产生家庭暴力大致有以下原因:
一是没有经济地位是产生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

女人没有了经济地位,就成为男人的附属,男人在家庭中就有了绝对的权威,这种没有制约的权利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膨胀,男人为金钱而困惑,而把更多的不快发泄给女人。

因为女人没有为其直接创造价值,而女人在社会生活中为孩子,为丈夫,为家庭同样也尽到了抚养,赡养的义务,女人也感觉不公平,于是处理不好两者的矛盾就会发生家庭暴力。

二是大男子主义加上女人的软弱是产生家庭暴力的重要原因。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男人是一家之主,封建的“三从四德”等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男人不可动摇的地位滋长了男人的霸气。

女人的软弱,体现在几个方面:在家庭中缺少决策意识;封建的男尊女卑意识;整天忙于家务不愿参与社会的意识;对男人的错误经常采取迁就的方法。

久而久之,男人的大男子意识加上女人的软弱给家庭暴力提供了一个滋生的土壤。

三是社会环境的污染是产生家庭暴力的外部原因。

一些人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而失去道德伦理,贪图享乐,追求金钱和美色,在外包“二奶”,养情妇,对婚姻和家庭毫无责任感,最终导致夫妻关系恶化,反目成仇。

四是基层社会防控制乏力。

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家庭暴力是家庭部的私事,他人不好干预也难以解决,即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致使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很少得到制裁,从
而助长了家庭暴力事件的增长。

五是施暴者的文化教育水平低、素质差。

一些人存在着“打是亲,骂是爱”错误认识和生活陋习,形成不把施暴“当回事儿”的心理疾病以及性格缺陷。

四、家庭不合理的危害
一是家庭暴力侵犯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男性体力上的优势,家庭暴力一旦发生,轻则表皮红肿发青,重则致残、重伤,甚至是闹出人命,严重损伤妇女的身体健康。

身体上的损伤是外在的,家庭暴力还伴随着对妇女的精神摧残,精神的创伤往往比身体上的创伤更难以愈合,遭受暴力的妇女长期生活在恐怖、紧的气氛中,心里充满了恐惧与悲哀,在一定程度上丧失自信和自尊,导致心情抑郁或精神分裂。

在找不到正当的解脱途径的情况下,她们只好采取回娘家、出走,甚至自杀等消极反抗方式。

二是家庭暴力破坏婚姻家庭。

美满幸福的婚姻需要夫妻双方共同经营,是建立在沟通协调基础上。

家庭矛盾一旦演变成家庭暴力,这种和谐也就失去了平衡,双方关系转变成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关系,夫妻感情必然会出现裂痕,即使受害妇女可能还爱着丈夫,但是她们最容易想到和选择的方式就是通过离婚来摆脱家庭暴力。

因此,家庭暴力是导致离婚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家庭暴力严重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家庭暴力时常被人们认为是“两口子”的事而坐视不管,但事实上因家庭暴力导致妻子伤残或死亡的事件屡见不鲜,这本身就是一种犯罪的行为。

对受害者来说,当虐待超过了她们肉体、精
神的承受能力时, 她们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采取“以牙还牙、以暴制暴”报复手段,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从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变成了害人者。

有资料表明:我国五成以上的女性犯人是因为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而走上犯罪道路的。

另一方面,妇女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也是物质生活的创造者。

而那些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妇女,在其人身权利、生命、人格、尊严等这些做人最基本的权利都被暴力所侵害、所剥夺的情况下,在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情况下,又如何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生产、发展中去呢?家庭暴力不仅严重侵害了受害妇女的人身权利,而且影响了她们参与社会生产的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也直接间接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四是家庭暴力不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在一个充满暴力、充斥吵骂、怨恨和悲愤的家庭中成长的子女,其生理、心灵上必然会受到较大的伤害, 大多数患有恐惧、焦虑、孤独、自卑、不相信任何人等心理障碍,对家庭和婚姻缺乏安全感,对父母失去尊敬,影响其学习生活。

长大后有暴力倾向的比其他孩子比例要高的多,有的甚至会有厌世心理,结果走上犯罪的道路。

目前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五、预防和制止家庭不和谐的主要对策
家庭暴力是一个社会问题,要从根本上制止和消除家庭暴力,必须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认识,加大措施,完善立法,形成有效机制和网络,才可达到标本兼治。

一是加大《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

教育广大妇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律保护
意识,并能用法保护自己的权益,在社会中有弘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爱”的精神,在社会的大舞台中不断地提升在家庭中的地位。

二是加强家庭美德建设,规社会秩序,净化社会空气,扫除各类服务。

加强公民基本道德规的教育,广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和“好媳妇、好丈夫”等优秀家庭角色的评选活动,引导家庭成员科学调适家庭关系,增强科学文化和道德修养,提升家庭的文明程度。

三是加强对家庭暴力的惩治力度。

我国现行法律对于家庭暴力的处置。

只是在《婚姻法》中有所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显然,对于实施家庭暴力只按照治安管理规定处罚是十分不够的,特别是受害者在遭遇家庭暴力后,由于证据不足或取证困难而不得不妥协时,使人感到法律的无力。

虽然刑法中有对虐待家庭成员行为的处罚规定,但还不能完全适应家庭暴力问题。

因此,尽快对家庭暴力行为进行立法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总之,家庭暴力问题的解决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各级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均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消除家庭暴力,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当作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来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制止家庭暴力的发生,促进社会和家庭的文明进步和妇女权益的保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