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学肱骨髁上骨折
• (二)有移位骨折: –1、手法整复: –(1)先在牵引下纠正侧方移位和旋转移位。
16
–(2)伸直型:助手牵引前臂逐渐将肘关节屈 曲,术者用手法推远端向前,拉近端向后,使 其复位。
–(3)屈曲型:助手牵引前臂逐渐将肘关节伸 直,术者用手法推近端向前,拉远端向后,使 其复位。
4
二、病因病机xxxx
• 1、伸直型:
–(1)跌倒时肘关节伸直、手掌撑地所致。 –(2)骨折近端向前方、远端向后方移位。 –(3)容易损伤肱动脉和正中神经。
5
• 2、屈曲型:
–(1)跌倒时肘关节屈曲、肘后部着地所致。 –(2)骨折远端向前上
方移位。 –(3)血管、神经损伤
机会较少。
6
• 3、粉碎型
• 3、桡神经损伤。
13
–4、肘内翻畸形。 图(8)
• 年令越小发生率越高,原因尚未完全清楚,通常认 为:
• (1)远端尺偏移位未纠正。 • (2)骨折远端内旋移位。 • (3)内侧皮质塌陷,失去支撑,愈合过程中自动
尺偏。
14
–5、肘外翻畸形。(少见) –6、迟发性尺神经炎。(少见)
15
五、治疗 xx xx
9
• 4、肱骨髁上压痛,有骨擦音和异常活动。 • 5、X片显示骨折。图(6)
xx xx
10
四、并发症
• 1、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 又称Volkmann氏肌挛缩。原因:骨折块 和血肿的胀力挤压肱动脉及其分支,使血管受 压、痉挛,导致前臂屈肌缺血、水肿,神经麻 痹(肌肉缺血2~4小时可发生功能障碍, 8~12小时即不可逆坏死。神经缺血30分钟即 感觉异常,12~24小时造成不可逆损害)最后 肌肉坏死,疤痕挛缩,发生畸形。
肱骨髁上骨折
正中神经损伤:表现为猿手,出现拇、示、中指不能 屈曲,拇指不能外展及对掌,手掌桡侧三个半手指感 觉障碍。
肱骨髁上骨折
定义: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远 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
• 损伤机制:多发生于运动伤、生活伤和交通事故, 系间接暴力所致。
好发年龄:以小儿多见,5-12岁。
临床表现:肘关节肿胀,功能障碍,压痛明显, 限于肱骨髁上部,可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肘 关节骨性标志倒等腰三角形 伸展尺偏型 伸展桡偏型 屈曲型
伸展型:系由间接暴力造成,跌倒时肘关节在半屈曲 位,手掌着地,地面反作用力经前臂传达到肱骨下端, 将肱骨髁推向后方,由上而下的身体重力而将肱骨上 端推向前方而形成骨折。占90%
屈曲型:多由直接暴力造成,肘关节在屈曲位肘尖着 地,暴力经尺骨鹰嘴,把肱骨髁推向前上方的骨折。
治疗
保守治疗: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复 位原则:先做远侧骨折端的侧方移位的整复, 后做前后方移位。石膏托屈曲90固定。
手术治疗:手法整复失败或存在血管、神经损 伤的骨折类型。
治疗不当的后果
缺血性肌挛缩 神经损伤 肘内翻畸形
桡神经损伤:表现为垂腕、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伸直, 拇指不能背伸,以及手背桡侧皮肤有感觉障碍。
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
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
肱骨髁上骨折是肱骨髁部分骨折,复位是指将断裂的骨片重新正确对位。
肱骨髁上骨折复位的标准如下:
1. 复位后,骨折部位应完全对齐,无明显错位或间隙。
2. 复位后,肱骨髁的关节面与肱骨滑车面及肱骨干部分的关节面在正常解剖位置上完全契合。
3. 复位后,骨折两端的外形、长度和角度应与对侧正常的对应骨折段相一致。
4. 复位后,骨折端的血液供应应该良好,没有明显的微循环障碍。
5. 复位后,关节活动度应该恢复到最大程度,并且没有明显的关节卡阻感。
6. 复位后,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断口间距在1mm以上的是骨折复位不满意,需要重新复位。
综上所述,肱骨髁上骨折复位的标准主要是骨折部位对齐、关节面契合、外形一致、血液供应良好、关节活动度恢复和X线片显示间距满意。
肱骨髁上骨折
一、概述
肱骨下端关节面向外侧倾斜,当肘伸直时,形成前 臂较上臂向外偏斜5-15度的携带角。携带角过大称 肘外翻,过小而成负角者,则称肘内翻。肘内、外 翻畸形是肱骨髁上骨折易发生的晚期并发症。肱骨 下端有肱动静脉和正中神经尺桡神经通过。骨折后 需注意有无伤及血管和神经。
二、病因
肱骨髁上骨折多系间接暴力所致。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运 动伤、生活伤和交通事故。
位牵引,纠正侧方移位及折端间的旋转,然后矫正前后移位,伸直型者 屈肘位固定,而屈曲型者固定于半伸直位。通常使用长臂石膏后托,较 小夹板固定简便易行,3周后去固定,活动关节。 大部分病例并不需手术治疗,但闭合复位应力求矫正内翻及内旋畸形, 恢复Baumann角(肱骨角),以免遗留肘内翻畸形。即使留有一定程度 的前后错位或角度,可在生长过程中逐渐矫正,远期功能影响不着。 有些不稳定骨折,可在复位后经皮自内、外髁穿入克氏针交叉固定,以 保持整复的位置。 有血管、神经损伤者应急诊进行探查处理并同时手术复位骨折,以克氏 针交叉固定。
六、诊断
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内容: 1.外伤史 以生活及运动意外为多发,且多见于学龄前儿童。 2.临床表现 以肘部肿胀(多较明显)、剧痛及活动受限为主,并应特别
注意有无血管损伤。 3.影像学检查 常规正、侧位X线片即可确诊及分型。
七、鉴别诊断
在5~6岁以下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应注意和肱骨远端全骺分离相鉴别。 因肱骨小头的骨化中心在1岁左右出现,而滑车的骨化中心在10岁左右 才出现,故骨骺全分离在X线片无骨折线,桡骨纵轴线与肱骨小头关系 不改,但与肱骨下端关系改变,肘部肿胀,环周压痛。
三、临床表现
无移位骨折者,肘部可有肿胀、疼痛、肱骨髁上环状压痛及 肘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肱骨髁上骨折分类
肱骨髁上骨折分类
肱骨髁上骨折是肱骨髁部分骨折。
根据骨折线的位置和性质,肱骨髁上骨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髁间骨折(Intercondylar fracture):骨折线在两个髁之间,
形成一个骨折片。
这种骨折通常与肱骨髁下骨折(Supracondylar fracture)同时存在。
2. 髁下骨折(Supracondylar fracture):骨折线在肱骨髁的下方,通常是肱骨髁梗塞骨折(T-condylar fracture)的一种类型。
3. 横行骨折(Transverse fracture):骨折线横向穿过髁部,分
离髁的两个部分。
4. 螺旋骨折(Spiral fracture):骨折线呈螺旋状穿过髁部,通
常伴有扭转力导致的损伤。
5. 斜行骨折(Oblique fracture):骨折线以一定角度斜向穿过
髁部。
6. 粉碎骨折(Comminuted fracture):髁部骨折呈多个碎片状,通常伴有较严重的组织损伤。
根据骨折类型的不同,治疗方法和预后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对于肱骨髁上骨折的分类对于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肱骨髁上骨折
夹板下达(或超过)肘关节,前侧板下至肘 横纹,后侧板远端呈向前弧形弯曲; 伸直型骨折复位后固定肘关节于屈曲90°~ 110°位置3周; 屈曲型骨折应固定肘关节于屈曲40°~60° 位置3周,以后逐渐屈曲至90°位置1~2周。
肱骨髁上骨折一般无需手术治疗,除非
手法复位失败或伴有血管神经损伤,才 考虑手术治疗。
若在屈肘位跌仆,肘后侧先触地,则引
起屈曲型骨折,暴力从肘后侧经过尺骨 鹰嘴把肱骨髁由后下方推向前上方,很 少并发血管神经损伤。
粉碎型骨折常因肱骨下端受到压缩性暴
力所致,尺骨半月切迹向肱骨下端劈裂 而分为内、外髁两骨片,故又称肱骨髁 间骨折,多见于成人。
诊查要点
肘部呈“靴形”畸形;
肘后肱骨内、外髁和鹰嘴三点关系保持
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儿童,多因跌倒所
致。 根据暴力形式和受伤机理的不同,可将 肱骨髁上骨折分为伸直型、屈曲型和粉 碎型三种。
若在伸肘位跌仆,手掌先触地,则引起
伸直型骨折,这是因地面反作用力经手 掌、前臂传达,将肱骨髁推向后上方, 由上而下的重力将肱骨干推向前方,容 易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整复伸直型骨折时,两拇指从肘后推按远端
向前,两手其余四指重叠环抱骨折近段向后 提拉,同时用端挤手法矫正侧方移位,并令 助手在牵引下徐徐屈曲肘关节,常可感到骨 折复位时的骨擦感; 整复屈曲型骨折时,手法与上述相反,应在 牵引后将远端向背侧压下,并徐徐伸直肘关 节。
固定方法
夹板:长度应上达三角肌中部水平,内外侧
预防和调护
本骨折多数为伸直型骨折,早期换药、调整
夹板松紧度或护送病者拍X线片检查等都不可 使患肘伸直,否则易引起骨折再移位。 反之,屈曲型骨折,早期就不可随意作屈肘 动作。 骨折固定后,应密切观察患肢血运情况。
《肱骨髁上骨折》课件
注意事项
及时就医和求助医生是关键,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并减少骨折的严重后果。
结论
本次《肱骨髁上骨折》PPT课件总结了肱骨髁上骨折的知识,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及时就医和求 助医生的态度。
《肱骨髁上骨折》PPT课 件
欢迎大家来到本次《肱骨髁上骨折》PPT课件!本课件将介绍肱骨髁上骨折的 定义、诊断与治疗,护理和恢复的重点,以及预防和注意事项。
什么是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是肱骨髁部位的骨折。它常见于运动和高风险职业。骨折的定 义和描述,以及常见原因将在本部分介绍。
诊断和治疗
1
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方法
医生常使用X射线、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MRI)来确诊肱骨髁上骨折。
2Hale Waihona Puke 支持性治疗对于一些肱骨髁上骨折,医生可能会采用支撑外固定装置或石膏来固定骨折部位。
3
手术治疗
对于复杂的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内固定装置将骨折 部位固定。
护理和恢复
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保持创面干燥清洁,并遵循医生的护理建议。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恢复关节活动度,并减轻肱骨髁上骨折的后遗症。
恢复期间应注意的事项
患者在恢复期间应注意避免过度使用受伤的手臂,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合理的休息和营养。
预防和注意事项
预防骨折的措施
保持饮食均衡,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避免摔倒和跌落,注意安全。
预防肱骨髁上骨折的措施
肱骨髁上骨折检查方法
肱骨髁上骨折检查方法1.引言1.1 概述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上肢骨折类型,通常发生在肱骨(上臂骨)的髁上部分,也被称为肱骨髁上骨折。
这种骨折通常由外力作用在肱骨上引起,例如跌倒、运动伤害或意外事故等。
肱骨髁上骨折的发生率在各个年龄段都较高,尤其在老年人以及运动员中更为常见。
肱骨髁上骨折可以造成严重的疼痛、活动受限及功能障碍。
因此,及早确诊和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为了准确诊断肱骨髁上骨折,医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肱骨髁上骨折检查的方法,包括X射线、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
这些检查方法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影像资料,帮助医生确定骨折的位置、类型和程度。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各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了解肱骨髁上骨折的检查方法及其优缺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诊断这一常见的骨折类型。
最终,我们希望本文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便提供更准确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来进行叙述:引言部分将对肱骨髁上骨折的问题进行概述,包括其定义、常见症状等内容。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肱骨髁上骨折的定义和常见症状。
而在结论部分,我们将介绍目前常用的肱骨髁上骨折检查方法,并分析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逐步了解肱骨髁上骨折的问题,从其定义到常见症状的介绍,再到目前可用的检查方法的详细介绍。
在文章的最后,我们将分析这些检查方法的优缺点,给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评估。
通过以上结构安排,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有关肱骨髁上骨折的检查方法的全面信息,使读者对该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通过对检查方法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肱骨髁上骨折的检查方法。
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发生在肘关节区域,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造成严重影响。
肱骨髁上骨折PPT演示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肌力训练
进行上肢肌力的训练,如握力器、哑铃等,以增 强肌肉力量。
心理支持与辅导
心理疏导
01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Fra bibliotek家属参与
02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提供情感支持。
康复信心建立
03
通过介绍成功案例、分享康复经验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康复
信心,积极面对治疗过程。
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内固定
对于难以复位的关节内骨折,可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在关节镜引导下,将骨折复位并 使用内固定物进行固定。
康复治疗与随访
早期康复锻炼
在固定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锻炼 ,包括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主动肌 肉收缩训练等,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和防止肌肉萎缩。
定期随访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随访,观察骨折 愈合情况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同时,要 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神 经损伤等。
06
总结与展望
肱骨髁上骨折的研究进展
流行病学研究
近年来,对肱骨髁上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不断深入,揭示 了该骨折在不同年龄、性别和种族中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 ,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诊断技术改进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如X线、CT和MRI等,对肱骨 髁上骨折的诊断更加准确和精细,有助于医生制定更合适 的治疗方案。
发病原因及机制
发病原因
肱骨髁上骨折多由于间接暴力所致, 如跌倒时手部着地、肘部受到撞击等 。
发病机制
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肱骨髁上部位因 应力集中而容易发生骨折。同时,由 于肘关节的解剖特点,骨折后容易发 生移位。
肱骨髁上骨折
查体时应该特别注意观察前臂肿胀程度, 腕部有无桡动脉搏动,手的感觉及运动功 能。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由于近折断向前下移 位,极易压迫肱动脉或刺破肱动脉,加上 损伤后的组织反应,局部肿胀严重,均会 影响远端肢体血循环,导致前臂骨筋膜室 综合征。如果早期未能做出诊断及正确的 治疗,可导致缺血性肌挛缩,严重影响手 的功能及肢体的发育。
儿童期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时,桡侧或尺侧 移位未得到纠正,或合并了骨垢损伤,骨 折愈合后,可出现肘内外翻畸形。
不严重的畸形可以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 逐渐得到纠正,经过观察,畸形有加重的 趋势,合并有功能障碍者,在12-14岁时, 可作肱骨下端截骨矫正术。
肱骨髁上骨折
解剖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 发生的骨折。肱骨干轴线与肱骨髁轴线之 间有30度—50度的前倾角,这是容易发生 肱骨髁上骨折的解剖因素 。
在肱骨髁内 前方 ,有肱动脉,正中神经 经过。在神经血管束的浅面有坚韧的肱二 头肌腱膜,后方为肱骨,一旦发生骨折, 神经血管容易发生损伤。
屈曲位,肘后方着地,保利传导致肱骨下 端导致骨折。
临床表现及诊断
外伤后,局部肿胀疼痛,肘后凸起,皮下 瘀斑。查体时可发现肘上方压痛,后方可 扪及骨折断端。
X线:近折断向后下移位,远折断向前移位, 骨折线呈前上斜向后下的斜行骨折。
骨折可出现尺侧或桡侧移位,但少有合并 血管神经损伤。
治疗
一 手法复位外固定 二 手术治疗 1 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 2 切开复位内固定
治疗
一 手法复位外固定 二 手术治疗 1 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复位穿针内固定 2 切开复位内固定
无论手法复位外固定还是切开复位内固定, 术后应该严密观察肢体血运循环及手的感 觉,运动功能。抬高患肢,早期进行手指 及腕关节的屈伸活动,有利于减轻水肿。46周后可进行肘关节的屈伸活动
肱骨髁上骨折的肌力标准
肱骨髁上骨折的肌力标准
肱骨髁上骨折的肌力标准通常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的。
一般来说,在肱骨髁上骨折后,由于骨折部位的疼痛和肿胀,患者的肌肉力量可能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评估患者的肌力时,医生会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骨折的严重程度、治疗方式、康复情况等。
一般来说,肱骨髁上骨折后,患者的肌力可能会减弱,但随着治疗的进行和康复的进展,患者的肌力会逐渐恢复。
在治疗期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功能。
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关节活动度练习等,以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肱骨髁上骨折的肌力标准并不是固定的,因为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
因此,在治疗期间,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心态,以促进康复。
肱骨髁上骨折
康复训练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预 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ABCD
科学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钙质等营 养物质,有助于骨折愈合。
注意安全
加强安全意识,避免意外跌倒、碰撞等导致肱骨 髁上骨折的伤害。
肱骨髁上骨折的并发症 与后遗症
常见并发症
感染
骨折部位可能发生感染,需要使用抗 生素和及时清创治疗。
神经损伤
骨折可能压迫神经,导致手臂麻木、 肌肉无力等症状,需及时解除压迫并 进行神经修复。
血管损伤
骨折可能损伤到供应手臂的血管,导 致血液循环障碍,需及时修复血管。
骨不愈合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骨折不愈合的情况, 需要采取植骨等措施促进愈合。
在骨折愈合后期,可以进行更高强度的运动训练,以恢复患者的运 动功能和体能。
04
肱骨髁上骨折的预防与 护理
预防措施
强化骨骼健康
安全运动
避免高风险行为
定期体检
保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 D摄入,加强体育锻炼,
以增强骨骼强度。
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应 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避免过度冲击和摔倒。
避免进行高风险运动或 活动,如极限运动、攀
限。
韧带拉伤
韧带拉伤也可能导致肘部疼痛和肿 胀,但通常不会有明显的畸形或功 能障碍。
神经损伤
神经损伤可能导致肢体感觉异常或 肌肉萎缩,需要与肱骨髁上骨折进 行鉴别。
03
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手法复位
药物治疗
通过手法复位使骨折部位恢复到正常 位置,常用石膏固定来维持复位后的 位置。
肱骨髁上骨折名词解释
肱骨髁上骨折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肱骨髁上骨折吗?这可不是一般的小伤小病啊!肱骨髁
上骨折,就好比是我们身体里的一个重要“零件”出了问题。
比如说,
咱家里的椅子吧,那椅子腿要是断了,椅子不就不稳当了嘛,这肱骨
髁上骨折就类似这样。
肱骨,那可是上肢的大骨头啊,而髁上呢,就是在肱骨靠近肘关节
的那个部位。
想象一下,这就像是一条坚固的桥梁,突然有一处断了,那得多严重啊!这要是不小心发生了骨折,那可不得了。
你想想看,
平时我们的胳膊能做那么多事情,拿东西、写字、打球,要是肱骨髁
上骨折了,这些事情不都没法好好干啦?
我记得有一次,我邻居家的小孩调皮,不小心摔了一跤,结果就肱
骨髁上骨折了。
那小孩疼得哇哇大哭,他爸妈心疼得不行。
这就像是
一辆正在行驶的汽车,突然轮子出问题了,车还怎么跑呀?医生说这
种骨折要是处理不好,还可能会留下后遗症呢,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那怎么才能知道是不是肱骨髁上骨折呢?一般会有肘部疼痛、肿胀,胳膊活动受限这些表现。
哎呀,这就像是一个机器出故障了,会发出
各种警报信号一样。
而且有时候还可能会出现畸形呢,多吓人呀!
所以啊,我们平时可得小心点,别做那些危险的动作,保护好我们
的胳膊。
要是真不小心受伤了,一定要赶紧去看医生,可不能耽误了
治疗啊!总之,肱骨髁上骨折可不是小事,我们都得重视起来呀!。
肱骨髁上骨折
1.体位、切口:麻醉生效后,患儿平卧于手术台上,左肱骨上段上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巾,加压止血带0.06Pa,将左上肢屈肘置于胸前。
以左肱骨内上髁部位为中心,作纵行切口,长约6cm。
2.显露: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见肱骨内上髁部位有粗糙骨折面。
探查位于其后内侧尺神经沟内的尺神经呈中度水肿,并予以分离后拉开保护。
3.复位:用弯止血钳将肌肉及骨折块挑出,屈肘关节,使前臂屈肌松弛,将骨折块完全复位。
4.内固定:将骨折块复位并用髌骨钳保持对位后,用1.5¢的克氏针分别从骨折块中心向上、向对侧斜行钻入肱骨下端松质骨内固定,远端均折弯防止移位。
为防止骨折愈合后使尺神经沟变狭窄,故骨折块固定稳定后,作尺神经前移术。
5.缝合:查术野无活动性出血后,清点纱布及器械无误后,用生理盐水、奥硝唑冲洗术野防止引流片,3号可吸收线缝合筋膜层,5号可吸收线作皮内缝合,缓慢放止血带,无菌纱布包扎,术毕。
术后将左肘关节屈曲至90°,作石膏托外固定术。
术中麻醉满意,手术顺利,患儿无不良反应发生,术中出血量约50ml。
术后安返病房,术后治疗详见术后医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手术 术后处理及功能锻炼
第四节 肱骨髁上骨折
是小儿常见的骨折,可有血管,神经等 严重并发症。
解剖概要
下端扁而宽,前有冠状窝,后有鹰嘴窝, 两窝之间仅有一层薄的骨质。
骨骺的中轴线与肱骨干的中轴线形成一向 前约30-50°前倾角。
旋后时,前臂和上臂有 10-20°外翻(携带角)。
肱动、静脉和正中神经易被骨折端刺伤, 或被挤压在肱二头肌腱膜和骨折端之间。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
原则和伸直型相似,但复位方向相反。 石膏托固定肘关节于屈曲40-60°位。
第五节 前臂双骨折
解剖概要
尺骨向后轻度突出,桡骨向桡侧轻度突 出。
尺骨上端构成肘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桡 骨下端构成腕关节的主要组成部分。
两骨由上、下尺桡关节及骨间膜紧密相 连。
解剖概要
多见于成年及老年伤员,多在桡骨下端 3cm范围内。
松质骨
解剖概要
下端关节面向掌侧倾斜10-15°,向尺侧 倾斜20-25°。
桡骨茎突较尺骨茎突低约1-1.5cm。
病因及分类
多由间接暴力所致。 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 屈曲型桡骨下端骨折:
临床表现
腕关节肿胀,压痛,功能障碍。
典型畸形:“银叉”畸形,“枪刺刀”畸 形。
直接暴力 间接暴力 旋转暴力 影响移位的因素:
暴力大小、方向。 部位:
桡骨上1/2骨折: 桡骨下1/2骨折:
临床表现和诊断
肿胀,压痛,活动障碍 畸形,骨擦音,反常活动。
治疗
关键:恢复前臂的旋转功能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手术治疗: 术后处理及功能锻炼。
第六节 桡骨下端骨折
桡神经与外髁较接近,也有被挫伤的可能。 尺神经经过内上髁的后方,移位严重时也
可能被挫伤。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此型骨折少见,多为直接暴力所致。 机制:跌倒时肘关节屈曲,肘后着地,暴
力由肘部传至肱骨下端。
骨折线:由后下方斜向前上方;远折端向前上 方移位,有时合并向外侧或内侧移位,也可有旋 转移位,合并血管及神经损伤者较少。
上、下尺桡关节的构成: 桡骨小头被尺骨桡切迹前后缘的环状韧带
所约束,下尺桡关节有坚强的关节盘与较 薄弱的掌、背侧下尺桡韧带所维持。 前臂旋转时的活动机制:
解剖概要
骨间膜的解剖: 前臂中立位: 起、止于前臂的肌为: 肱二头肌、旋后肌构成旋后动力;旋前圆
肌、旋前方肌构成旋前动力。
病因及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