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医学流派的文化研究 -.

合集下载

吴门医派之源、涵、流刍议

吴门医派之源、涵、流刍议

"学术争鸣"作者单位#!#A#"#苏州市吴中中医医院肝病中心!苏州市吴门医派研究所$筹%作者简介#陆治平$#>%S@%!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骨科!吴门医派&B @:+/(##$>%!#S"!$AE#$>R 7):通讯作者#陈超$#>AS@%!本科!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肝病临床!吴门医派学术继承&B @:+/(#734173+)#>AS E P +3))R 7):R 71吴门医派之源%涵%流刍议陆治平&陈超!关键词"&吴门医派(&源流(&叶天士(&温病学说(&现代肝病(&黄疸!中图分类号"&H !=>&!文献标识码"&I &.)/##"R $>%>J K R /551R #%?=@#?=>R !"#"R "%R "!$&&吴门.#/!苏州的古称!战国时为吴国都城!虽历经朝代变更!但以用,吴-最多!后亦称吴中’吴郡&辖地最广时包括以苏州为中心的江苏省苏南地区以及浙西地区&苏州地处长江之滨’太湖之畔!!A""多年的文化浸润!使苏州$吴门%人杰地灵!名家辈出!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吴文化-&吴医不仅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还为祖国医学的丰富与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形成了一个以温病学说为主的重要学术流派444,吴门医派-&@B 源南宋郑樵谓,学术之苟且!由源流之不分-&笔者以为!学术之精!缘于源流之久远&吴门中医何以成为中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重要学术流派5是因为其源远流长&早在周代的沈羲!汉代的赤松子’负局!南北朝的顾欢等方士都已在吴地制丸炼丹!施济百姓!消灾除病&据0苏州府志1载!唐朝周广为苏州第一位御医&南北朝"梁天嘉二年!苏州僧人知聪!精通医术!他携0内外典1’0本草经脉经1’0明堂图1等#%=卷医书东渡!长期在日本传授汉方医及针术&其后辈亦精医术!被日本天皇赐以,和药使主-称号!子孙世袭!成为日本最有影响的汉方世医&这是苏州最早的中外医学交流史!也是中国医书直传日本的最早记载(元朝名医戴思恭是朱丹溪众弟子中最得其传者!其,学纯粹而识臻远-!同时也是传丹溪之学最有成效者!既能推求师意’细心专研’得其奥旨!又能立足临床实际’透过师承’加以发挥!著作0金匮钩玄1’0证治要诀1’0证治类方1’0推求师意1等&赵良仁从丹溪学医!治疗多有奇效!所著0医学宗旨1’0金匮方衍义1并0丹溪药要1等书$明"王鏊0姑苏志1%&王履0医经溯洄集1等书!对中医理论多有阐发(葛应雷’葛可久父子吸取刘完素,河间学派-’张元素,易水学派-的成就!善治疑难杂症!享名江南!著有0十药神书1以传世!是修学内科之必读!也是中国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北宋重药!苏州城内设有,太平惠民药局-’,济民药局-!专营药务&现今学士街!在宋时为药市街.!/!是药行聚集之处!颇具规模&明清时期!苏州医药学进入鼎盛阶段&缪仲淳在临床各科上都有较高造诣!著有0先醒斋医学广笔记1’0神农本草经疏1等书&薛立斋先精疡科!后以内科得名!然内外妇幼!本草之学!无所不通&私淑东垣!开温补派之先河(尤其是温病学派开始形成!一代温病学宗师先后涌现&如吴又可’张路玉’周杨俊’叶天士’薛生白’缪遵义等医学大家!对温病学派的形成与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CB 涵C R @B 温病学说444吴门医派对中医学最伟大的学术贡献学术流派是指同一个学科内!因不同的师承而形成的以独特的研究旨趣’技艺’方法为基础的不同学术派别&流派产生的必备,三要素-是学术思想’人才链’著作及其影响&只有通过一代甚至数代人广泛和长期的临床实践’上升到理论体系并具有独特的学术风格’为世人所推崇’可重复性强’经得起长时间验证者方有可能成为学术及其流派&历史上中医的主要医学流派大致包括医经学派’经方学派’伤寒学派’丹溪学派’攻邪学派’温补学派’温病学派’汇通学派等&吴门医派从一个地方学派成为与伤寒学派等齐名的重要中医学派!是因为其创造了温病学说和有一大批温病临床学家及其理论体系&她由历史积淀而成!随社会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从亦道$道’僧%亦医向亦儒亦医’自理学而医学的过渡&0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1指出#,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按照这一理论!吴门医派的形成与医学流派的派生几乎是同时代的&笔者将吴门医派的形成和发展人为地划为三个主要阶段#即起源于金元!发展于明!鼎盛于清&毋庸置疑!作为最突出’最有代表性’对中医学最有贡献的温病学派!开创了中医发展的新局面&!R #R #&温病学说的萌芽阶段元末明初名医王履!江苏昆山人!早年从师朱丹溪!对0内经1’0难经1’0伤寒论1中有关温暑与伤寒两者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治原则作了深入探究!并汲取河间’东垣’丹溪诸家学说之精要!形成其独特的学术见解&主张不能以伤寒六经病诸方来通治温暑’时行寒疫’温疟’温毒’温疫!而应以清里热为主!强调寒温分治!对温病学说的发萌具有启迪作用&!R #R !&温病学说的形成阶段明末清初!江南几度出现传染病大流行&由于温疫病病势凶险!传播迅速!用传统$经典%的伤寒治法收效甚微!吴又可深入疫区观察病状’调查疫情!提出了,戾气学说-!从临床实际出发!跳出仲景0伤寒论1之条条框框!著0温疫论1!发前人所未发!创新颇多!奠定了温病学基础&张路玉深入研究外感病证!力主温病不得混称伤寒!提出治疗温热病,大忌发汗-!,必用辛凉以化在表之热!苦寒以泄在里之热-(,对于热伤胃汁!火迫心包!热毒亢盛者!当以凉膈’双解’承气’解毒诸方攻之-!,用法不竣!投剂不猛!必不应手-&张路玉关于温病的治则!敢于创新!为温病学理论的打下了基础&!R#R$&温病学说的鼎盛阶段临床大家叶天士通过不断实践!首先提出了,温邪上受-的感染途径’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的纲领&创立了,察舌-’,验齿-’,辨斑疹-’,辨白-等一系列适用于温病的独特诊法(制订了,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强调,顾护津液-’,救阴-’,通阳-’因地制宜等注意事项&至此!温病学说从病因病机到辨证施治!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与伤寒并列的外感病诊治学说并广泛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另一位温病大家薛生白!擅长于湿温病诊治并根据临床经验著0湿热论1!对叶氏理论进行了重要补充&缪遵义在此基础上对温病学说作了系统的综合归纳!编著0温热朗照1一书&从此!温病学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率先在吴地形成中心!不仅为温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丰富和发展了温病学说及其内涵&C R CB吴门医派的主要特色与内涵学说或学派的形成与命名必须以学术思想为核心’创新为灵魂&吴门医派的学术思想有其鲜明的特色!尤其是外感热病创立了温病学说!内伤杂病精于辨证论治!重临床’重疗效’重师承而敢于争鸣’重门派更兼百家!是其主要特色之一& !R!R#&吴门医派与学术土壤吴中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药物资源相当丰富!主要分布在吴中的穹窿山’东山’西山’灵岩山’天平山’七子山!常熟的虞山!昆山的马鞍山等&苏州境内现药用动’植药物#"""种左右’分属!=>科&中医’中药密不可分!吴地医学发达除经济’文化等因素有关外!与吴中地区具有丰富的中药资源不无关系&吴中历代医家有#!""余人!其中医官’御医#""余人!创造温病学派’对吴门医派作出巨大贡献的多是吴地本土的临床医学家&基础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结合!是造就名医之道&吴中地处太湖流域水网地区!环境卑湿!加之气候温热!人口稠密!极易发生疫病流行!病人的大量出现和医疗需求的紧迫!为吴医提供了医疗实践机会!温病大师正是在这种历史机遇中逐步成熟而卓然成家的&!R!R!&吴门医派与学术争鸣学派产生的根结在于见解不同R不同的见解必当引起争鸣!学派间的争鸣既是一种现象!也是学派乃至整个中医学术发展的动力&吴门医派是以众多的吴门医家临床实践为基础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派!不仅区别于其他学派而有学派间的学术之争!尤其重视学派内的学术争鸣而不断创新&如吴门医派的代表人物叶天士!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名医&他以仲景之说为体’河间之论为用!对温病的传染途径’致病部位及辨证论治方法等进行了系统阐述!关键观点均有独到见解!系温病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叶氏在温病领域的学术成就除确立了,大温病-$广义温病%学说外!论温热见长!湿热亦在其中(薛生白专论湿热!病域虽窄!但言简意赅!条分缕析!补叶氏之不足&学术争鸣是以学而有术为前提的!吴门医派重争鸣是以重学习为基础!素有善于学习’不耻下问的传统&除师徒授受外!医生之间还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如叶天士自投名师’名医无数!连有僧人善医术者!亦不惜隐姓埋名去拜师学艺(成名后曾有感于薛雪的临床经验!可以不计前嫌!亲至薛家登门拜访学习!两位大师从医理谈到药理再到诊法进行了广泛深入地交流’探讨!为学术界树立了榜样!被世人传为美谈&叶天士绝非,长于外感温病!拙于内伤杂症-!相反他对内伤杂症也有着相当精湛的造诣#首先提出,内风-学说’,养胃阴-治法’,肝为刚脏-之说’,久病入络-之论等!均为发前人所未发&其门人顾景文所载录的0临证指南医案1是叶氏治疗内伤杂病的经验总结!对这样一部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巨著!吴门医家亦非生搬硬套!仍能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进行点评’甚至对某些个案’问题进行批评!如徐灵胎对叶氏理论提出了诸多质疑’直至否定&与其说,使叶派这个优秀品牌不停地受到伤害-!倒不如说吴门医家不是在大医的光环下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地去研究’丰富叶氏的学术思想6科学是在不断的否定中发展的!科学家本人也在不断的否定自己的某些观点而去粗取精’使其学术思想不断升华!中医学这门实践医学必须有更多的医家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重复实践和研究!才能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总之!吴门医派的学风是学派内争鸣而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致力于学术创新!较好地解决了门派之中的所谓,绝对权威-和,人云亦云-之风!故自立门派而无门户之见!未见学派内部分化&!R!R$&吴门医派与学术平台吴门医派的学术著作不但有大量的独立专著而立说!同时也有众多医家的集成以传世&后者为传承吴门医学尤有贡献!他们无私地收集’编撰’出版了吴医的临床经验’名家医论’医案&如王孟英编撰0温热经纬1!将温病大家的著说进行收录’整理!使温病学说的理论自成体系(过绎编撰0吴中医案1!整理了吴门医学大家的临床经验(乾隆年间苏州府医学正科唐大烈!辑吴中="余名医家’百余篇文章为一书!名0吴医汇讲1.=/&自#?>!至#S"#’历时#"年!共主编’出版了##卷&0吴医汇讲1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刊物!开医学杂志之先河!汇集有经典著作的阐发’学术理论的探讨’药物方剂的考证’临床治验的记录等&创新也是医学论著的核心灵魂&0吴医汇讲1不仅强调科学性’专业性’学术性!而且一再强调创新性&,各抒心得!析疑赏奇!不袭老生恒谈&-0吴医汇讲1在强调创新的同时!重视诸家争鸣!故而特别提出了,汇讲-的形式,集众说以成书!不免或有互异!若存此而去彼!窃恐印定人眼目!非所以云讲也!苟能各通一理!不妨两说并采!惟在阅者之取舍33-!其意义就在于广集各家’扩充学问!而避免,印定人眼目-&所以在0吴医汇讲1第二卷上!同时刊出了叶天士和薛生白的0田讲杂记1!两家学说互相辉映!营造出清新’活跃的学术氛围&同时印证了上述的学派注重内部争鸣’提倡自我完善的吴门之风& !R!R=&吴门医派与学术团队在吴地悬壶且有较高造诣’可以自成一家的谓吴门医家!汇入吴门中医学术流派的医家属于吴门医派&医家与医派绝非同一个概念!前者受地域限制!后者更注重学术思想&可以认为!吴门医家人才济济!形成了领军人物叶天士为代表的学术团队&作为地方性医学流派!吴门医派在医经’伤寒’本草’内’外’妇’儿’骨伤’针灸各学科均有创新并且自成体系$门派%&具体又可分为温补派’辨证论治流派’外科全生派’疡科心得派等!可惜的是!温病学说的巨大光环让世人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温病上!以温病学派代替了吴门医派!对于吴门其他重要的学术流派来说!可谓,成也温病’2败+也温病-&准确地说!温病学派是吴门医派的代表但绝非全部&在医经’伤寒的研究方面!张路玉著有0张氏医通1丛书(蒋士吉著有0医宗说约1等书(徐灵胎上溯灵素源流!下沿汉唐支派!融会古今!著有0徐氏医书八种1等书(尤在泾推崇医圣!著有0伤寒贯珠集1’0金匮要略心典1!不仅强调仲景立法!更突出施治!被后世推为辨证论治流派&王维德精通外科!兼及内科幼科!著有0外科证治全生集1一书&王氏在外科上的主要成就!以善辨痈疽阴阳虚实!着重对阴疽证的理法方药进行阐述!自成一家!成为明清外科医坛二大学派全生派的创始人&历史上吴门中医见诸记载的著作%""余种!堪称国医之大全&所以!吴门医派不是一家之言!而是众多杏林翘楚学术’经验之大集成&DB流D R@B吴门医派对其他学派的渗透和影响吴门医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另一重要特点为#她不是一个封闭的学术流派和纯粹的地方性中医流派!非吴门医家受吴门医派学术思想影响而成为吴门医派’丰富和发展吴门医派学术理论者亦不鲜见&如淮阴吴鞠通!著0温病条辨1!三焦辨证自成体系!但在感染途径’具体治疗包括辨证方法等参考’借鉴了叶氏理论!以三焦辨证继承与补充叶氏的温病学说!则属吴门一派!并入大家之列&吴门医派的学术思想不仅能走出吴门!还渗透到其他学派并影响了其生成和发展!如通俗伤寒派发展至清末!即大量消化吸收了温病学说并兼容并蓄&俞根初的0通俗伤寒论1’吴坤安的0伤寒指掌1’章虚谷的0伤寒论本旨1!都能在六经的框架中吸收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的学说和经验!以温病学说的理论内涵著书立说’创制新方&其中吴坤安是通俗伤寒派中汲取兼容温病学派成就之最突出者!最典型的代表即绍派伤寒!著有0重订感症宝筏1!绍兴近代名医何廉臣!号印岩!从其自号知其对叶天士仰慕之意切$叶天士号香岩%!其著述受吴门叶’薛之说深矣&晚清孟河学派对外感热病的认识!亦师叶氏学说’将温病辨卫气营血的医理精要作为重要理论与伤寒融会贯通!创立了寒温融合的辨证体系&可以说孟河医派的外感学术是建立在吴门医派的温病学说之上&吴门医派的一源多流和对其他学派的学术渗透足见其学术影响力和对祖国医学的重大贡献&D R CB温病学理论’络病学说等在现代肝病中的应用吴门医派独特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中医肝病临床治验对现代肝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亦产生了重大影响&如黄疸的病因!叶天士在仲景0伤寒论1,瘀热在里!身必发黄-等基础上对病因病机作了进一步的阐发!认识到湿’热’痰’瘀’虚是黄疸的主要病理因素&有,湿浊内蒸!瘀热发黄-! ,湿甚热郁!三焦隧道气血不通!遂变黄色-!,络脉中凝瘀蕴热!与水谷之气交蒸所致-!,太阴脾土!湿热相蒸!色见于外!必发身黄-!,痰滞得秽浊胶结!湿从热起!蒸变发黄-等诸多论述&0温疫论1以,疫者感天地之疠气-阐述了传染性肝炎’尤其是重型肝炎致病因素及其传染性特点&吴又可的大剂清热解毒治疗瘟疫方法适合于急性传染性肝炎急重症的早期治疗!可以起到,截断-病情的作用(温病学之卫气营血辨证用于黄疸病急症的辨治亦尤为贴切(至于慢性肝病!叶天士十分重视脾胃这一后天之本在人体中的作用&如针对黄疸!叶氏则谓,诸证莫离脾胃!而疸更为脾胃之病!不可轻息也&-疸证之所以要重视脾胃!是因为无论是外感六淫之湿邪还是内生五邪之脾病湿生!每多有脾胃虚弱为病理基础!湿热或寒湿内蕴又是脾胃气虚甚至脾胃阳虚的加重因素(所致黄疸和随着疸证迁延!或由阳黄转为阴黄的过程中!脾胃虚弱是关键!是进一步形成瘀热’痰浊’脾肾两虚及气血衰败的前提!提出阳黄其治在胃!阴黄其治在脾的主张&叶氏还首创络病理论!明确了病位,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叶派显学吴瑭认为,肝主血!络亦主血-!,肝郁久则血瘀!瘀者必通络-&吴门医派络病理论在肝病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辨证论治’扶正祛邪为其本(辛润通络’虫蚁通络’甘缓和络’荣养络脉$补益奇经%等法为其常!并强调,缓图为宜-’,勿事速达-为注意事项&验之于临床!收到了,治经千百!历有明验-的疗效!对以现代解剖形态学为基础的肝脏器官慢性疾病$下简称慢性肝病%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A/&吴门医派作为中医药文化和吴门文化的精粹!早已从,小桥流水-中走出!凡温病学大家!可以说多为吴门医派的传人或私淑(辨证论治学说亦已成为中医认识疾病’解决疾病之圭臬(在杂病领域!吴门医家所独创的络病学说’胃阴学说及其丰富而独特的临床经验受到了近代和现代中医临床大家的重视&因此!吴门医派对中医的贡献绝不仅仅在苏州地区!而是整个中医界!超越了所局限的时间和空间&任何一种优秀的文化!都必然是世界的!吴门医派文化亦如是6在吴门医派甲天下’传天下的今天!我们必须思考的是#,流-已长’,源-已远!作为吴门医派的根且仍服务于苏州’尤其是吴中地区的中医人!义无反顾地肩负着继承和弘扬吴门医派的重任!必须从认识上’机制上’行动上等诸多方面作出努力!理解吴门医派真谛!弘扬吴门医派精神!续写吴门医派神话&参考文献.#/&辞海编辑委员会R辞海.6/R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S"#?$"R .!/&秦文斌!俞志高R吴医谈概.a/R吴中医学研究!#>>!($#%#!%R .$/&纪昀R四库全书总目.6/R上海#中华书局!#>>?##$!>R.=/&范欣生R0吴医汇讲1的文献学价值.a/R中医文献杂志!#>>>( $$%#$@=R.A/&陈超R吴门医派络病学说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a/R中医杂志!!"#"R$S%#?%#R$收稿日期#!"#"@#"@!!%$本文编辑#刘群%。

吴中医学的精髓吴医古籍

吴中医学的精髓吴医古籍

吴中医学的精髓吴医古籍吴中医学的精髓吴医古籍苏州地区历史上有"吴中""吴下""三吴"之称。

吴中多良医,吴医多著述,吴中又是瘟病学说的发源地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吴中历代名医约千余人,著作六百余种,现存吴医古籍约四百余种。

所谓"吴医古籍",是指由吴中医家编纂、著述的医学著作,,内容丰富,涉及到中医药学的各个方面,蕴含着很多的科学和实用价值。

为弘扬祖国医学,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将陆续向大家介绍一部分吴医古籍。

第一部分,瘟病类著作11种。

导言:苏州地区地处太湖流域,地势底下,素有"水乡泽国"之称,是温热病的多发地区。

以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为代表人物的吴中温病学派形成清朝时期,在温病学史上有很大的影响。

温病类著作十一种中,有的是温病学的名著,如《温疫论》、《温热论》、《湿热论》等,屡经翻刻而经久不衰;有的则是以前从未刊刻过的善本、抄本,如《痧疹一得》、《温热朗照》;有的虽是晚近之作,然于温病亦颇多阐述。

1、《温疫论》《温疫论》二卷,明末吴又可著。

吴又可,名有性,号淡斋,姑苏洞庭(今江苏苏州市太湖洞庭山)人。

他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温病学家,提出了"疠气"说。

并阐述其传染途径,创立了"达原饮""三消饮"等方剂,对温病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他的"疠气"说,相当于现今的烈性传染病,在世界传染病学史上有很大的影响。

《瘟疫论》问世以来,校创、补注、阐发等各种版本多达三十余种。

明崇祯辛已(公元1641)年,山东、河南、河北、江浙诸省疫病流行,许多医生多采用伤寒的方法治疗没有效果,疫病流行相当严重。

吴又可有感与此,乃仔细研究疫情病情,悟出疫病病因,乃天地间别有一种"疠气"为患,致使延门合户相染死亡,传染猖獗。

并深察疫病病机传变,亦与伤寒迥别。

江苏主要中医流派分类与特点

江苏主要中医流派分类与特点

江苏主要中医流派分类与特点2009-8-19 14:15:00 来源:中医药文化作者:陈仁寿江苏省是科技文化大省,人文荟萃,中医药发展历史悠久,世代名医辈出,医著汗牛充栋,人物与文献数量居全国第一;同时医学流派纷呈,对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特别是颇具地方特色的学术流派,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影响极大,至今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综观历史,江苏省古代中医流派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颇具浓厚地方特色的地域流派;二是以学术思想为脉络的学术流派;三是以家族或师徒经验传承为模式的世医流派。

三者或有交叉,但各有传承文脉和特色,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从中得以了解传统中医的传承模式,以启现代中医教育。

一、地域流派江苏的吴门医派、孟河医派和山阳医派是以地域命名的中医流派,在国内影响较大,其丰富的内涵包含了中医流派中的各种类型,能够反映中医的传承形式和特色,对现代中医教育与传承具有借鉴意义。

1.吴门医派江苏苏州地区历代文化发达,名医众多,著述颇丰。

据统计,苏州历代名医有1400余家,著作600余部。

“吴医”出现,最早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唐以前“吴医”由医家兼道家主宰,比如周代的沈羲、汉代的负局先生、南朝的顾欢等,他们都能自制丸药,治病救人。

至唐代开年间,出现了能够用理论来指导临床的医家,即苏州历史上第一位御医——周广。

现存历史文献中,最早记载“吴医”的是唐代《明皇杂录》。

吴门医派的鼻祖是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而朱丹溪的门人戴思恭则是吴医形成的引导者…。

自元末明初,戴思恭徙吴行医,传王仲光而使“吴中医称天下”以来,明代中叶由薛立斋作为“苏之医派崛起于后”的代表人物,至清代温病学派的兴盛,前后几百年间,形成了世人瞩目、传承不衰的吴门医派。

但是“吴医”广传天下,始于清代名医唐大烈。

他把苏州地区三十一位医家的医论杂著汇编成《吴医汇讲》十一卷,刊刻印行,使“吴医”名称盛行于世。

吴门医派具有“儒医多,御医多,医学世家多,著作多,温病学说发源地”等特点,其内涵较广,由诸多学术流派、世医流派组成,是国内具有相当影响的一大中医流派。

江阴近代中医流派述略

江阴近代中医流派述略

出名 医 ; ・ 乾 年 间 , 华 士 叶 德 培 、 学 山 、 钟 岳 等 为 清 雍 以 姜 王 病 学 家 柳 宝 诒 学 识 渊 博 , 生 致 力 于 伏 气 发 温 研 究 , 创 助 毕 首 少泉 , 学精 医, 博 曾被 徐 汝 昌 推 荐 , 京 为 慈禧 治 病 , 噪 遐 召 名
1 历史源流[ I I
黄 煌 在 1 9 年 出版 的 《 医 临床 传 统 流 派 》 书 中提 到 江 阴 91 中 一 籍 中 医名 家嘲 柳 宝 诒 著 《 热 逢 源 》 全 面论 述 伏 温 证 治 , : 温 , 为
伏 气 温 热 派 的 代 表 人 物 。 归 纳 了学 术 特 点 : 视 伏 气 致 温 ; 并 重
迩 。 民 国时 期 , 方 派 大 师 曹 家 达 , 书 立 说 , 学 严 谨 , 经 著 治 医
代 表 的 “ 砂 八 家 ” 历 盛 2 0余 年 。 同 治 、 绪 年 间 周 庄 温 展 学 术 研 讨会 . 统 整 理并 发 扬 。 龙 , 0 光 系 阴 托 邪 法 。其 所 创 柳 致 和堂 丸散 膏 丹 , 闻名 海 内 外 。晚 清 张 萃 — — 江 阴市 名 老 中医 经 验 集 》 系 统 总 结 整 理 了 以邢 鹂 江 、 , 叶秉 仁 等 “ 大 名 医 ” 主体 的 临 床 经 验 、 术 思 想 、 药 特 八 为 学 用
遵 六 经 辨 证 ; 视 助 阴托 邪 。 章 巨 膺 著 《 热 辨 惑 》 尊 经 崇 重 温 , 古 , 守 《 寒 论 》 否 定 后 世 温 热 派 的 理 论 , 重 实 效 , 用 恪 伤 , 注 倡 经 方 , 对 轻 灵 之 法 。任 应秋 H 《 应 秋 中医 各 家学 说 讲 稿 》 反 在 任

江苏医学流派的文化研究 -

江苏医学流派的文化研究 -
江苏医学流派的文化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
颇具浓厚地方特色的地域流派 学术思想为脉络的学术流派 家族或师徒经验传承的世医流派
吴 门 医 派 (苏州)


山 阳 医 派(常州)
孟 河 医 派(淮安)
龙 砂 医 派(江阴)
吴门医派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 ,文化发达,名医辈出, 著述颇丰。据统计苏州历代名医有1400余家,著 作600余部,并且为温病学说的发源地,从而形 成了独具特色,地域性极强的医学流派—吴门医 派,亦可称之为‚吴中医学‛。吴门医派在我国 传统医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为祖国医学 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世有‚吴中医 学甲天下‛之美誉。
刀圭之术犹为独到。巢渭芳系马培之学生,精内科
丁家:丁甘仁医学造诣最深,从马文植学,兼蓄马氏内外喉三科之长。
因首创中医专门学校,有“医誉满海上,桃李遍天下”之称颂。
丁甘仁 费伯雄 马培之
龙砂医学流派由宋末元初的大学者陆文圭奠定文化 基础,此后至明代龙砂地区名医不断涌现。清代发展为名 医群体,形成了以华士为中心和源头并不断向周边扩大, 乃至影响全国的龙砂医学流派。 清嘉庆元年在邑东五十 里,龙、砂两山屏障于后,泰清一水襟带于前,其山川之 秀,代产良医,迄今大江南北延医者,都于华墅。清代年 间姜成之将清代早中期龙山、砂山地区的叶德培、姜宗岳、 姜健、贡一凡、王钟岳、戚金泉、戚云门、孙御千八位医 家的医案汇集出版,称《龙砂八家医案》,遂有龙砂医学 或龙砂医派之名。
代代相传的承门针灸薪火,逐渐 铸成了众口称誉的学术丰碑,令 承淡安,(1899 09.01 - 1957 07.01),中医 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名启桐、秋悟,1899 中外学界引颈而望,形成了中医 年9月13日生,江阴华士人。少时随父亲学医, 针灸学术发展史上具有科学学派 17岁时师从名医。 特质的现代学术流派。江阴古称 1951年,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在苏州司前街恢复社 业,承淡安带病参加教学和管理。1954年,被江 “澄江”,因而海内外弟子门生 苏省人民政府聘请为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 药大学前身)校长,后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从 共同将本学派名之曰“澄江针灸 此,他更加奋发有为、力疾从公,为中国针灸走 向世界倾注了全部心血,被誉为中国针灸一代宗 学派”,并逐渐得到学界认同。 师。

江苏中医流派的特点及研究究现状

江苏中医流派的特点及研究究现状
本地 专 家学 者 的重 视 , 国各地 对 吴 门医 派和孟 河 全
些 江苏 的世 家流 派延 续 的历 史 往往 也 较 长 , 如江 苏 镇 江“ 江南 何 氏 ” 源 于南 宋 , 继 出现过 30 起 相 0 多位 有名 的 医家 , 历经 宋 、 、 、 四代 , 当代 著名 的 元 明 清 到 中 医学 家 何 时 希 已 是 “ 南 何 氏 ” 二 十 八 代 传 江 的
含 学 说 流 派 的 内容 , 冈此 , 其 研 究必 须 明确 对 流 对
派概 念 的认识 。
2历 史悠久 .
中医 流 派 是 在 中医 学 说 逐 步 成 的 。江苏 自古 出才俊 . 中不乏 医学人 其 才, 如周代的沈羲 、 汉代 的负局先生 、 南朝的顾欢均 为苏州地 区的医家兼道 家 , 他们都能 自 丸药 。 制 治 病救人。至唐代开年间 , 出现 了能够用理论来指导 临 床 的医 家 , 即苏 州 历 史 上第 一位 御 医— — 周广 。 现存 历史文献 中 , 最早 记载“ 吴医” 的是唐代《 明皇 杂录》 冈此苏州地域医派的形成在周代就 已见雏 ,
医大 师朱 良春 、 周仲 瑛 、 德 馨 、 颜 徐景 藩 等 即为孟 河 医派 的后人 。 目前 , 河 医派 的后 人 有许 多在 海外 孟 行 医 。澄 江针 灸 学 派也 有传 人 在海 外 行 医从教 , 传 播针 灸技 艺 , 福人 类 造 t 。
研 究 现状
《 抱朴子》 其中既有医药理论 , 又有道教思想和养生 方法 , 对于 今 天研究 道 教 中的 养 生理 论具 有 重要 参
中医文献 杂志

学 术流 派 ・
江 苏 中 医 流 派 的 特 点 及 研 究 现 状 誊

江苏温病流派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江苏温病流派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6
总结与展望
对江苏温病流派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评价
学术思想评价
江苏温病流派注重实践,强调辨证施治,其学术思想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系统性,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 要贡献。
临床经验评价
该流派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诊疗方法和方剂,对温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深受患者信赖。
江苏温病流派学术思想及临 床经验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流派概述 • 学术思想研究 • 临床经验总结 • 现代应用与发展 • 挑战与机遇 • 总结与展望
01
流派概述
历史渊源
源于明清时期
江苏温病流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明清时期,当时瘟疫流行,江苏 地区尤为严重,当地医家逐渐形 成了独特的温病治疗风格。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江苏温病流派有望借助政策东风,实现更快 发展。
学术交流与合作
通过加强与其他流派、学科和地区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江苏温病流派可以吸收更多有益经 验,拓宽发展思路。
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
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江苏温病流派的科研创新,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实际应用,提高 疾病防治水平。
在中医药教育中传承与发展
1 2
经典温病学著作研究
对《温病条辨》、《温热论》等经典著作进行深 入研究,挖掘其学术价值。
教材建设与课程设置
编写温病学教材,设置相关课程,培养中医药人 才。
3
临床带教与实践
开展温病学临床带教,传承温病学派学术思想和 临床经验。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推广
参与国际组织与合作项目
未病先防
01
注重生活起居规律,保持情绪稳定,饮食有节,加强锻炼,提

传承学术流派精髓,推动中医事业发展

传承学术流派精髓,推动中医事业发展

传承学术流派精髓推动中医事业发展【摘要】中医学术流派继承创新是中医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本文以江苏省一家地市级三甲中医医院为例,围绕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创新工作展开深入思考,并总结提炼了中医学术流派建设工作的实践经验及路径框架,提出必须精管理重规范,精传承重培养,精研究重创新,精运用重疗效,精品牌重发展,方能实现传统医学与现代中医的和谐相融,从根本上指导与带动中医药供给侧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传承,学术流派,中医事业,发展中医学术流派的继承和创新是中医院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也是国家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中之重。

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无锡市中医医院始终把继承和发展中医学术流派作为责任和使命,探索建立符合地域流派自身特点的管理机制,重点开展经典医案、学术经验的挖掘传承和学术骨干培养,精管理重规范,精传承重培养,精研究重创新,精运用重疗效,精品牌重发展,实现传统医学与现代中医的和谐相融,指导与带动中医药供给侧服务能力的提升,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保障。

1 医院中医学术流派发展概况2012年,国家中管局确定了全国首批64个中医学术流派,无锡市中医医院致力于“龙砂医学流派”及“无锡黄氏喉科疗法流派”两大学术流派传承工作。

医院现建有“黄氏喉科疗法流派传承工作室”;同时由无锡市编办编批设置“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与医院实施一套班子管理。

该研究所承担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和研究工作,聘请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为所长,代表性传承人黄煌为首席研究员;国医大师朱良春、颜德馨为终身名誉所长;国医大师夏桂成为高级学术顾问;医院领导亲自挂帅主抓具体工作。

1龙砂医学流派,是宋末元初“东南宗师”陆文圭于江阴创立,迄今有700多年历史。

精于“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指导诊疗”、“运用中医经方诊治疾病”、“膏方养生治未病”三大特色技术,对中医养生保健和临床防治疾病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福泽苍生万民,赢得广泛赞誉。

无锡黄氏喉科疗法流派,是无锡斗山黄文炳于清雍正年间创立,传承十代,迄今有300多年历史。

重五运六气的龙砂医学流派

重五运六气的龙砂医学流派

重五运六气的龙砂医学流派作者:来源:《养生阅刊》2018年第10期发源于江苏江阴龙山、砂山地区的龙砂医学流派,历史渊源久远,江阴襟带三吴,历史文化底蕴悠久,钟灵毓秀,人才荟萃。

流派风格独特,学术特点明显,重视传承教育。

历史沿革宋末元初的江阴大学者陆文圭集两宋学术之大成,被学界推崇为“东南宗师”。

陆氏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等学,宋亡以后,在江阴城东龙山脚下的华墅今称“华士”)镇专心致力于包括中医学在内的文化教育事业达50余年,培养了大批文化及医学人才(仅华士一镇,南宋至清末,能查考到的进士即有50人之多),为龙砂文化区的形成发展和龙砂医学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龙砂医学重视《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的临床运用,结合辨体质和运用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指导经方的应用,基于肾命理论运用膏方养生治未病,为该流派的三大主要学术特色。

龙砂医学流派对近代中医教育的贡献突出。

目前该流派的传承推广应用工作成绩卓著,引起了学界较大关注。

学术特色重視五运六气是龙砂医学流派的一大特色,历代龙砂名医对“五运六气”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著述颇丰,如明代吕夔的《运气发挥》,清代缪问注姜健所传《三因司天方》,王旭高著《运气证治歌诀》,吴达《医学求是》有“运气应病说”专论,薛福辰著《素问运气图说》,高思敬在《高憩云外科全书十种》中著有《运气指掌》一书等。

而且,龙砂医家尤为重视运气学说在临床的应用,善用“三因司天方”治疗内伤外感的各种疾病是龙砂医家的独门绝技,姜氏世医第四代姜健(字体乾)是杰出代表。

据与姜健同时稍晚的名医缪问(1737-1803)记载:“吾邑姜体乾先生治病神效,读其方必多至二十余品,心窃非之。

然人所不能措手者,投剂辄效,殊难窥其底蕴也。

后登堂造请,乃出宋版陈无择《三因司天方》以示,余始知先生之用药,无问内外气血,每于司天方中或采取数味,或竟用全方,然后杂以六经补泻之品。

故其方似庞杂而治病实有奇功。

”缪问从姜健处获《三因司天方》后详加注释;王旭高则将姜健所传《三因司天方》编成《运气证治歌诀》传世。

孟河医派丁氏医学

孟河医派丁氏医学

孟河医派丁氏医学孟河中医是江苏医家一大流派。

明末清初,费尚有弃官从医,定居盂河,开始了孟河费氏的医学事业。

略晚于费氏,法征麟、法公麟兄弟在孟河行医以治伤寒出名。

乾隆年间,沙晓峰、沙达周,在孟河以外科名重当时。

乾嘉年间,费士源以内科闻名。

丁氏以儿科见长。

马氏、巢氏也已有人业医。

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盂河名医云集,业务兴盛,经验成熟,学术思想逐渐形成,费尚有的六世孙费伯荣、费士源的孙子费兰泉、马家的马省三和马文植祖孙以及文植堂兄弟辈马日初、巢家的巢沛山等,均名震数省。

百十户人家的盂河小镇,有十几家中药铺,足见当时医事之盛。

费家以调治内伤杂病见长,马家以内、外、喉三科兼擅著称。

盂河医家在杂病、外疹方面的突出建树,使盂河医家的声名大扬。

从清道光、咸丰年间起至清末民初,孟河医家又陆续向外发展。

沙石安迁镇江大港,巢崇山、费绳甫、丁甘仁迁上海,余听鸿迁常熟,贺季衡迁丹阳,邓星伯迁无锡。

孟河医道之盛,医家辈出,正如丁甘仁在《诊余集》序中所说:“吾吴医家之盛甲天下,而吾孟河名医之众,又冠于吴中。

”当时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帝国主义侵略日趋猖狂,祖国文化倍受摧残,传统医药学更不例外,孟河医家的崛起,增添了医学的活力,起到了鼓舞自强的作用,这是盂河医家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丁甘仁,名泽周,常州孟河镇人,居孟河镇,镇多名医,而以马培之、费伯雄、巢崇山最为著名。

丁甘仁先受教于费伯雄之门人丁松溪,继受学于马培之嫡裔马仲清,习外科于巢崇山,后又拜安徽伤寒名家汪莲石为师。

精内、外、妇、儿、喉各科,外、儿、喉及时病尤为擅长。

丁家三世业医,堂兄丁松溪学医于费伯雄(1800—1879),是孟河医派的奠基人,尽得其传。

丁甘仁初受教于丁松溪,继而学医于圩塘马绍成。

19岁娶妻马氏,又从业于一代宗匠马培之。

他勤学深研,无问寒暑,对马氏的治疗经验,如内科方案的记录、外科方案的炼制,积累甚富,因此,能兼收并蓄马氏内外二科(包括喉科)之长。

丁氏在继承孟河费氏医学经验中,崇尚他的醇正和缓和归醇纠偏的学术风格,费伯雄所著的《医醇剩义》即以归醇纠偏为宗旨,丁氏认为名曰和、缓,“和”则无猛峻之剂,“缓”则无急切之功,“和缓”乃先贤遗风。

明清江苏主要针灸医籍及学术特点研究

明清江苏主要针灸医籍及学术特点研究

干姜、生白芍”[3]666。

案中诸症一派阳虚之象,唯“下利血水”似有伤阴之虞,故在温阳药中加白芍一味以理阴血,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功用甚巨。

体现出薛氏辨治之精妙。

3 结语泄泻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命门火衰等,但总以脾为主脏,湿为主因[4]。

这些病因导致脾虚湿盛,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

薛氏在医案中论述谨守病机,夹叙夹议,论治泄泻总不离脾与湿,实证多从湿辨治,又分湿热、暑湿、寒湿等,治以淡渗利湿、清暑化湿、散寒燥湿等法,常用猪苓汤、缩脾饮、冷香饮子、大顺散等方剂化裁;虚证多从阴阳辨证,脾肾阳虚者治以建中助运,温阳补肾,脾肾阴虚者治以育阴止泻,阴阳两虚者治以从阴引阳,阴阳同调,常用附子理中汤、六君子汤、赤石脂禹余粮汤等方剂化裁。

薛氏辨证准确,用药精炼,药不过八九味,且皆为寻常之品,确收奇崛之效,医案中多未用收涩止泻之药而收止泻之功,其经验值得临床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1] 王士雄.温热经纬[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 薛雪.医经原旨[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2.[3] 薛雪.扫叶庄医案[M]//裘庆元.珍本医书集成:第四册.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4] 刘沈林.清宫脾胃病医案赏析(上)[J].江苏中医药,2014,46(7):23.第一作者:王恒苍(1984—),男,医学硕士,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消化病防治。

通讯作者:白钰,医学硕士,主治中医师。

ceciliaby 2010@收稿日期:2017-07-21编辑:傅如海我国针灸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五千余年。

至明清时期,随着医学的发展,针灸医学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

江苏素来人文荟萃,医家层出不穷,医著汗牛充栋,医学人物与文献数量也是位居全国之首。

江苏中医在中国医学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中江苏针灸医学的发展和作用更是不容忽视。

“苏派中医”的历史渊源、特色与成就

“苏派中医”的历史渊源、特色与成就

苏派中医 的历史渊源㊁特色与成就陈仁寿(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23)摘要:江苏中医流派简称 苏派中医 ,具有历史悠久㊁医家林立㊁医著丰富㊁传承经典㊁创立新说㊁发明新技㊁思想开放㊁注重教育等优势与特点,包含了吴门医派㊁孟河医派㊁山阳医派㊁金陵医派等多个相互间既有关联又各有特色的中医流派,但均蕴含深厚的江苏地域人文属性,有必要相互协作,在 苏派中医 的平台上共同开展研究㊂关键词:苏派中医;江苏中医;中医流派中图号:R 0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3222(2018)02008004江苏省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之一,三千年来江苏省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处于中国的前列㊂同时,江苏省又是文化科技大省,人文荟萃,名医辈出㊂据不完全统计,从后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的一千年间,史料载录的江苏医家约四千多人,居全国第一;载录的各种医学专著达三千多部,现存者有一千多部,其数量也十分可观,其中不乏具有较高文献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名家医著[1]㊂此外,还产生了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多种中医流派,并出现在国内外有相当影响的名药名号,形成了既具有学术内涵,又蕴含人文思想的江苏中医历史,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称之为 苏派中医 [2]㊂这些都值得我们今天的中医药工作者重视并加强研究㊁发扬光大㊂1历史渊源从上古至今,数以千计的江苏医家中很多在国内有着极大的影响,属于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中医理论和临床大家,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㊂秦以前,江苏有史可查与医药相关的资料集中在苏州,这是当时江苏区域内一个历史悠久及文化科技发达的地区,有多种科技与人文学术派别,医学流派是其中之一㊂但早期医家与道家的身份一般是不分的,很多医药学家也是道学专家,或者可以说,两者是融会贯通于一体的㊂1.1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医学人物在历史上相当有影响,如三国时期的著名医学家华佗,虽为安徽亳县人,但少时曾 游学徐土 ㊂三国时有著名医家吕博和葛玄两位,‘玉匮针经㊃序“曰: 吕博(按:即吴人吕广,此避隋炀帝杨广讳改字)少以医术知名,善诊脉论疾,多所著述㊂ 葛玄主要活动区域为今江苏句容一带,精于炼丹术,著作有‘黄帝九鼎神丹经诀“等㊂东晋生活于句容茅山一带的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兼修医术,著有‘肘后备急方“‘抱朴子“;晋末镇江京口区人刘涓子(约370-450),善医学,精外科方术,著有‘刘涓子鬼遗方“‘神仙遗论“等著作;南朝丹阳人徐之才为徐氏世医之家的代表人物,其医术高明,撰有‘药对“及‘小儿方“‘徐王方“‘徐王八世家传效验方“‘徐氏家秘方“‘雷公药对“等㊂南北朝梁代句容人陶弘景,精通本草方书,著有‘真诰“‘真灵位业图“‘陶氏效验方“‘补阙肘后百一方“‘陶隐居本草“‘药总诀“等医学养生著作,特别㊃08㊃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6月第19卷第2期J O U R N A LO FN A N J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O FT C M(S O C I A LS C I E N C E)V o l.19N o.2J u n.2018收稿日期:2018 03 14;修稿日期:2018 04 25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L S A001)作者简介:陈仁寿(1963-),男,江苏溧阳人,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㊂对本草学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㊂1.2隋唐时期这段时期江苏医家不多,有名者十人不到,但也有有建树者,如宜兴人许胤宗(536-626),任尚药奉御,治病重在脉诊及用药技巧;南京药学家诸葛颍(539-615)撰有‘淮南王食经并目“‘淮南王食目“‘淮南王食经音“,专攻食疗本草㊂唐开元年间苏州人纪朋,精于望诊;其门生周广,唐玄宗特召为御医,在宫中治病,屡获奇效㊂周广是苏州历史上第一位御医㊂隋唐时期中日医药交流很频繁,如562年吴人知聪携‘明堂图“及各种医书164卷去日本;754年扬州高僧鉴真应邀东渡,在日本传授了中医药知识㊂1.3宋金元时期宋代江苏涌现了大批著名医药学专家,如北宋针灸学家王惟一(987-1067),精通针灸学,集宋以前针灸学之大成,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仪征人许叔微(1079-1154),著有‘普济本事方“,收方三百余首,是其数十年医疗经验的结晶;宋代著名画家苏州人颜直之还精通医药,著有‘疡医本草“‘疡医方论“‘外科会海“等书㊂此外,还有昆山王执中㊁句容陈景魁㊁江宁王扌为之㊁兴化陈直和郭中㊁扬州尧允恭㊁山阳(淮安)张耒等㊂元代始,江苏医家逐渐增多,苏州葛应雷和葛乾孙㊁华亭(上海)钱全衮㊁武进蒋达善㊁昆山郑公显㊁建邺戴启宗㊁常熟尚从善和黄公望㊁山阳(淮安)潘思诚等,均为江苏元代名医㊂其间葛乾孙医术名重南北,与当时浙江义乌名医朱丹溪齐名,著有‘十药神书“㊂淮安名医潘思诚,曾任淮安路医学教授,其后人有潘安道㊁潘泰㊁潘瑛㊁潘信㊁潘胜㊁潘赞等到太医院供职,著名的山阳医派也可以认为是从此发端㊂1.4明朝时期明代开始,江苏医学日益发达,人才辈出,其中以苏州最多,无锡㊁常州㊁扬州㊁南京㊁镇江次之㊂其中著名的有吴县人薛己,为温补派之先驱;金坛王肯堂历11年编成‘六科准绳“;南通陈实功为外科大家,著‘外科正宗“,创 外科正宗 派;常熟缪希雍撰‘神农本草经疏“,创明代本草注疏药理之先;吴县人吴又可著‘温疫论“,开我国传染病学之先河㊂这一时期孟河医派因费氏一门费宏流落常州孟河而起,他自习‘神农本草经“,并拜老药农为师,亲自到孟河西山上去采草药,并为自己和他人看病,成为一方名医,也为孟河费家医派第一人㊂这一时期苏州的中医学迅猛发展,在医学人物㊁学术水平㊁医疗产业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㊂1.5清朝时期清代江苏人才众多,有近500多名著名医家,特别是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其他各科也都有较大的进展,大量医著问世,可谓中医药的繁荣发展时期㊂各种流派兴盛发展,特别是吴门医派㊁孟河医派㊁山阳医派形成规模,各种学说不断继承与创新,取得较大进展,为现代江苏中医药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㊂1.6民国至今民国时期,江苏中医人才济济,形成了江苏中医专家群,其中声誉卓著者有武进孟河丁甘仁,江阴曹颖甫㊁朱少鸿㊁薛文元㊁章巨膺,江都夏应堂,南通朱南山,无锡丁福保,苏州汪逢春,武进恽铁樵㊁谢观㊁赵火黄㊁陈耀堂㊁赵树屏㊁盛心如,淮安张菊人,阜宁余无言,吴江黄文东,镇江章次公,常州徐衡之,这些都是在民国时期活跃在南京㊁上海等地的江苏近代著名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为中医药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江苏省各县市将当地的名医聚集在一起,成立中医联合诊所㊂同时,江苏省卫生厅从各地抽调优秀中医药人才到南京,为培养新中国的中医药师资,于1954年成立了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继而成立南京中医学院,后又改名为南京中医药大学㊂60多年来,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突出,涌现出大量的国医大师㊁国家级名老中医及省名中医等优秀中医药人才,无论是中医药基础研究㊁中医药高等教育,还是中医药临床科研与社会服务,均走在全国前列,具有 苏派中医 的历史底蕴与强劲发展优势㊂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中医药人才,即使不在江苏工作,但在行医风格上都或多或㊃18㊃陈仁寿: 苏派中医 的历史渊源㊁特色与成就第2期少带有 苏派中医 的烙印㊂2特色优势江苏虽不是中医的发源地,但它是我国中医的发展之地,明代之后医家不断涌现,医学流派层出不穷,具有厚积薄发的特点㊂人才辈出与流派纷呈使江苏中医在中医学术的继承与创新上形成了优势地位,成为全国中医发展的重要阵地,在某些方面甚至引领了中医药的发展,书写了新的中医药历史㊂2.1医家林立,人才辈出据陈道瑾等所编‘江苏历代医人志“记载,上自后汉,下至民国,江苏历代医学人物有三千多人㊂在时期与地区的分布上,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江苏晋以前医家明显较少,表明此前江苏医事较为落后,但晋之后江苏医学逐渐发达㊂从地区分布上,苏南地区医家明显增多,故这一地区的特色流派如吴门医派㊁孟河医派成为中国医学史上的后起之秀㊂江苏医史人物以世医和儒医所占比例较大,他们在温病学㊁外科学㊁临床各科㊁本草学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㊂2.2流派纷呈,学术繁荣在长期的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江苏形成了多种医学流派,既有吴门医派㊁孟河医派㊁金陵医派等地域性流派,也有澄江针灸学派㊁温病学派㊁外科学派等学术流派,形成各自的医学特色,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医学难题,发挥救死扶伤的作用,使中医学理论与方法代代相传㊂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家族性的传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江苏历史上产生了多个著名的世医之家,如丹阳徐氏㊁江南何氏等,他们的传承模式对今天的中医教育与传承有着深刻的影响㊂这些中医流派的传承与发展,除了对医学理论的进一步阐释外,诊疗技术也不断提高,并研制发明多种闻名海内外的著名中药制剂,如六神丸㊁王氏保赤丸等,不仅造福江苏省内,而且惠及全国甚至海外㊂2.3文化深厚,包容开放江苏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㊂中医学是一门融人文与自然科学于一体的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㊂明清之后江苏中医的不断发展,得益于江苏地方文化的繁荣与发展㊂历史上各地均产生过大量医家,但好的医生未必能成为历史上的名医,一些技术高超却未被后人认识的医家由于没有著书立说的习惯或能力,不为后人知晓㊂而江苏省的大批医家,由于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善于总结经验和提炼学术㊁著书立说,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名家和名著,方便了同时代或后代医者学习和继承㊂此外,江苏医家的辨治与用药思路具有明显的地域风格,集中反映在用药讲究轻灵,均考虑到了江苏人群的体质与耐受力,也与江苏大多医家的个性较为温和有一定关系㊂历史上江苏省中医的发展还得益于医家们的思想开放与包容,他们能做到兼收并蓄,各种学术流派如医经派㊁伤寒派㊁易水派㊁河间派等均为江苏医家所继承并得到发扬㊂尽管江苏中医又有各种不同流派如吴门医派㊁孟河流派㊁山阳医派㊁金陵医派,他们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用药特点其实并无太大差别,且有交融与交会的地方㊂学术传承也少有门户之见,同时代不同流派之间甚至有通过联姻相互传承者,这主要体现在孟河流派的四大家之间㊂此外,开放与包容还体现在江苏历史上还有许多著名女医,不仅为人诊治疾病,还著书传世,如明代无锡谈允贤㊁清代吴县顾德华㊁当代溧阳朱链等㊂3突出成就江苏中医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医学人才不断涌现,医药文献大量问世,医学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得到加强,使中医经典理论更加清晰明了与实用;临床诊疗技术不断改革与创新,对中医方药机理的阐释进一步深入,研制大量的成方制剂,从而使临床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江苏中医拥有开放的文化和思想,从家传与师承的传承模式,到开办学校与走出国门,使中医药得到很好的继承,甚至传播到海外㊂3.1传承与创新学术思想江苏医家对经典学术的传承与发扬十分重视,很多医家在临证的同时,潜心研究经典文献,阐释新论㊂如宋代仪征许叔微精研‘伤寒论“,强调伤寒治法当先辨明表里虚实㊂吴门医㊃28㊃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6月第19卷第2期家喻昌㊁张璐㊁徐大椿㊁柯琴等在前人研究‘伤寒论“的基础上,从 错简重订 辨证论治 的角度研究发挥伤寒学说;葛应雷㊁倪维德㊁薛己㊁李中梓等,继承张元素的易水学派,临床辨证以脾肾虚损为重点,多用温补之药㊂山阳名医吴鞠通㊁苏州名医叶天士与薛己等,不仅建立了温病学的完整体系,而且对其病因病机与治疗的认识更加完善㊂常熟缪希雍著‘神农本草经疏“,用注疏的形式,对‘神农本草经“药物加以发挥,考证药效及处方㊁宜忌等㊂3.2研究并发明诊疗新法江苏医家重视对经典医学的理论研究,更强调医药知识的临床实践㊂在临床各科中,江苏医家建树颇多,研究并发明了许多临床治疗方法㊂如外科方面,从‘肘后备急方“‘刘涓子鬼遗方“到明代南通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不仅外科治疗手段与方药不断丰富,而且外科理论也日趋完善,出现了 正宗派 心得派 等学术流派㊂妇科方面,南宋建康府(南京)陈自明精通妇儿科,对胎儿发育状态㊁妊娠诊断㊁孕期卫生㊁孕妇用药禁忌㊁妊娠期特有疾病㊁各种难产㊁产褥期护理及产后病证有详细研究㊂明代苏州薛铠父子著‘保婴撮要“,提出婴儿初生护养法㊁儿科疾病的诊断方法㊁变蒸㊁五脏主病以及小儿内科杂病证治㊂江苏中医中有很多世医之家,他们在治疗上均有独到之处,如苏州闵氏伤科㊁郑氏妇科,南京丁氏痔科㊁洪氏眼科,扬州八大门派等㊂在药物方面,以苏州雷允上六神丸㊁南通王氏保赤丸㊁镇江唐老一正斋膏药为代表的名号名药,均体现了江苏历代医家在诊疗方法上代有发明或创新㊂3.3传播并发扬中医学术江苏历代中医名家给后世留下的大量医药文献,是后人学习和理解中医药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中医药知识得到传承与发扬的重要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文献,今人很难理解一些经典医药文献的本意和真谛,甚至会引起认识上的偏差和歧误,因此江苏中医为发扬和传播中医学术做出了很大贡献㊂江苏中医中无论是吴门医派㊁孟河医派,还是金陵医派㊁澄江针灸学派,在人才的培养上均成绩显著,如孟河医派的一些名医很早就前往上海等地通过开诊所㊁带徒弟或创办学校等形式,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其门徒和学生有的早期就到海外行医㊂民国时期南京中央国医馆影响了全国,各地纷纷创办地方国医馆分馆,对近代中医药发展影响极大㊂新中国成立之后,江苏中医名家的后人们共同创办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为全国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师资力量,从而推动了现代中国中医药的发展㊂江苏中医已为大家熟知的医学流派很多,其中著名的有吴门医派㊁孟河医派㊁山阳医派等,虽然各自在传承脉络㊁研究领域㊁学术成就等方面各有千秋,但在很多方面具有共同性,具有江苏地域特有的人文属性,相互之间还有交叉㊂因此,研究江苏各个学派,应将之放在整个江苏地区考虑,充分考虑江苏的地域文化属性㊂同时各个学派之间有必要相互协作,开展学术交流,建立 苏派中医 的研究平台,推动江苏中医流派的进一步发展㊂参考文献:[1]顾奎兴.江苏历代医家㊁医籍及其地域分布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5(4):233 235. [2]陈仁寿.江苏中医历史文化与流派传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㊃38㊃陈仁寿: 苏派中医 的历史渊源㊁特色与成就第2期。

吴鞠通与山阳医学流派(摘要)+江苏主要中医流派分类与特点

吴鞠通与山阳医学流派(摘要)+江苏主要中医流派分类与特点

吴鞠通与山阳医学流派(摘要)+江苏主要中医流派分类与特点淮安市河下国医馆殷大彰吴鞠通(1758--1836),江苏淮安人,是清代著名的中医温病学家,著有《温病条辨》等书,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

在国外如日本中医博士奈良贤太郎著有《内科温病条辩研究》一书,在他的故乡江苏淮安地区后世医家继承余绪,逐渐形成以吴鞠通先生为宗师,以温病学为研究中心的“山阳医学流派”。

所谓“山阳”,即今指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原名山阳县),因淮安在明清时代设府治,故其中还包括现在的江苏省淮安,宿迁,盐城,涟云港和部分的扬州,徐州等市的苏北一带,所以山阳医派又称:淮医学派,苏北医学流派。

据考证山阳医学流派的形成时间约距今二百余年,有史可考的医家有500余名,其著作有百余部。

她和安徽的新安医学,广东的岭南医学,江西的旰江医学,江苏苏南的吴门医学,孟河医学一样,在祖国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祖国医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本文分四个部分介绍了吴鞠通生平与著作,吴鞠通与山阳医派的形成关系,山阳医派的概况和山阳医派近来研究概况。

注:笔者是个体开业中医,江苏省中医学会医史研究会委员,淮安吴鞠通学术研究会委员。

吴鞠通与山阳医学流派江苏省淮安市河下国医馆殷大彰吴鞠通是清代著名的中医温病学家,著有《温病条辨》等书,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如日本中医博士柰良贤太郎著有《内科温病条辨研究》一书。

在他的敌乡江苏淮安地区逐渐形成以吴鞠通先生为宗师,以温热病学为研究中心的“山阳医学流派”。

本文就吴鞠通与山阳医学流派的关系作一介绍,如有欠妥之处,敬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一吴鞠通生平与著作吴鞠通.名瑭.字配珩,以号行。

清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河下镇中街人。

吴氏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六月某日出生于淮安河下镇中街一书香门弟家庭,父吴守让,字逊夫。

据《淮安山雅录》中记载:他乾隆十四年(1749)考取秀才,后为“淮安府学生员”。

吴鞠通所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末一个“盛世”,清王朝在政治上取得了较长时间的稳定统一,在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获得长足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增长,呈现出“国富物阜”的景象,封建文化也出现了一欣欣向荣的局面。

基于江苏古代针灸文献的医家医籍时代及地域分布研究

基于江苏古代针灸文献的医家医籍时代及地域分布研究

第35期2017年12月N o.35D ecem ber ,2017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LSC013);项目名称: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项目编号:Y B2015003。

作者简介:衣兰杰(1980—),女,山东烟台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中医医史文献。

*通信作者:陈仁寿(1963—),男,江苏溧阳人,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中医医史文献。

基于江苏古代针灸文献的医家医籍时代及地域分布研究衣兰杰,陈仁寿*(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23)摘要:江苏中医发展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针灸医学独具特色,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文章从江苏针灸医籍入手,系统整理了截至1910年年底的江苏地区针灸医籍共计41部、涉及医家40人,其中元代及元以前5部、明代14部、清代22部。

通过对针灸医家医籍时代和地域分布的研究,总结出江苏针灸的地域分布特色和医家医籍特点,为江苏针灸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针灸文献;医家;医籍;地域江苏科技信息J i angs u Sci ence &Technol ogy I nf or m at i on 0引言江苏中医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医辈出,著述丰硕。

据不完全统计,自后汉到民国的两千年间,见于著录的江苏医家有4000余人,医学著作3000余部[1],江苏针灸学的传承发展在全国的历史地位不容忽视。

1医家分布特点1.1时代分布特点据整理,自后汉至清代,江苏针灸医家40人,针灸医籍41部,其中清代22人,占55%;其次是明代14人,占34.1%。

1.2地域分布特点江苏医家地域分布以苏州最多,达21人,占51.2%,其次是上海、仪征、金坛、嘉定、江阴、高邮等地。

2医籍分布特点2.1时代分布特点自后汉至清代,江苏针灸医籍共41部,其中清代22部,占55%;明代14部,占34.1%。

宋代王唯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是目前江苏出现最早的针灸医籍。

不为良相 则为良医——明代苏州盛氏儒医世家研究

不为良相 则为良医——明代苏州盛氏儒医世家研究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明代苏州盛氏儒医世家研究孙达【摘要】明代苏州盛氏是享誉一方的儒医世家,在业医和业儒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从医家辈出、儒为根本,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对苏州盛氏家族进行初步研究,可以看出盛氏家族在子孙教育和择业时秉承因材施教基础上业儒优先的原则,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使明代苏州盛氏家族医、儒相兼并传,成为儒医世家。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Sheng's Family is renowned as the Confucian and doctor family in Suzhou, who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both medical science and Confucianism.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Sheng's Family from three aspects: their medical science, their Confucianism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their descendants chose career first according to their ability, and then gave priority to the Confucianism. If the descendants could not become well-known governors, they would become famous doctors. Because the medical science and Confucianism was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Sheng's Family became Family the Confucian and doctor family in Suzhou.【期刊名称】《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8)005【总页数】4页(P29-32)【关键词】明代;苏州盛氏;儒医世家【作者】孙达【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90苏州盛氏是宋参知政事文肃公盛度之后。

吴门医派课程实践活动

吴门医派课程实践活动

吴门医派课程实践活动吴门医派课程实践活动1. 介绍吴门医派,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流派之一,源于明朝时期的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法在医学界享有盛誉。

吴门医派课程实践活动是一项旨在传承和推广吴门医派传统知识的活动,通过实践和学习,使学生们深入了解吴门医派的原理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临床中。

2. 深度评估吴门医派课程实践活动的深度评估包括对各个传统疗法的原理和应用的研究。

我们需要了解吴门医派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等。

我们还应该探讨各个疗法的具体原理,例如针灸、推拿、药物治疗等,并研究它们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对吴门医派理论和疗法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独特之处和优势。

3. 广度评估吴门医派课程实践活动的广度评估涉及到各个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交叉应用。

我们可以从中医药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吴门医派的特色和疗效,并与其他医学流派进行比较。

我们还可以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吴门医派在当地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并探讨其与其他文化现象的关系。

我们还可以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吴门医派课程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并探讨如何将其运用到其他学科中。

4. 文章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吴门医派课程实践活动进行探讨。

我们将介绍吴门医派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其独特之处和医疗理念。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吴门医派的主要传统疗法,包括针灸、推拿和药物治疗等,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和疗效。

我们将分析吴门医派课程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评估结果,并总结其优点和局限性。

我们将分享本文对吴门医派课程实践活动和吴门医派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潜力。

5. 总结和回顾本文中,我们通过深度和广度的评估,探讨了吴门医派课程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价值。

吴门医派作为传统医学的一支重要流派,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法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

淮医简介

淮医简介

“淮医”简介
“淮医”是“淮医学派”的简称,又名“山阳医学流派”和“苏北医学流派”。

是以清代著名医学家吴鞠通为宗师,以温热病学为研究中心的一个地方医学流派。

笔者应“中国淮医”文化节组委会委托,现简要介绍如下。

“山阳医学流派”因明清楚州(淮安)设山阳县而得名,故在清末时期,在江苏范围内谈到中医,就有“南有孟河,北有山阳”之说。

“苏北医学流派”因在江苏范围内有苏南、.苏北之称,楚州(淮安)晚清期间继吴鞠通之后,又出现了二名著名的医学家,一是“淮扬九仙”刘金方(另八仙是扬州的朱云苓,方华,邵伯的朱堪溪,东台的扬小谷,兴化的赵悠湖,镇江的蒋宝素.僧福海,江都的颜宝),二是“苏北三大名医”张治平(另二位是阜宁的余奉仙和兴化的赵海仙)。

故苏南界中医又称淮安中医为“苏北医学流派”。

“淮医学派”因民国初年因淮安山阳县和陕西山阳县同名,故撤消淮安的山阳县,山阳县也就在人们心目中淡忘。

因淮安府改名为淮安县,所以人们中也自然称“淮医学派”,简称“淮医”。

“淮医”的范围是以古山阳(今楚州)为中心,又当时因淮安没有府治,故该派影响还辐射到现淮安、宿迁、盐城、连云港及扬州、徐州等苏北部分地区。

故古镇河下文士顾竹侯
在韩达哉《医学摘谕》一书中作序说:“吾乡襟淮带海,代产名医,自吴鞠通先生著《温病条辩》一书,发明伤寒.温病之异,与夫三焦受病治法之不同。

嗣是医家始不囿于仲景之论,所以生枯起朽着,不知其几千万人也,吴书既风行一时,“淮医”遂有声于世。

后学继承余诸,精益求精,卢扁不可偻指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表人物:
吴鞠通:名瑭,字配珩,以号行。"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
参以生心民得何",辜著,成不《死温病于条病辨,》而,创死立于了医中,医温是病学完整的理
论火有体各系 异医,;不力力若主创无发三展 焦医, 为也遵 纲,经 ,学而 深医不 究泥 辨不古 证精;论,力治不主;寒治若温温不有病别重,阴阴精阳,水治
刀圭之术犹为独到。巢渭芳系马培之学生,精内科
丁家:丁甘仁医学造诣最深,从马文植学,兼蓄马氏内外喉三科之长。
因首创中医专门学校,有“医誉满海上,桃李遍天下”之称颂。
丁费马甘伯培仁雄之
龙砂医学流派由宋末元初的大学者陆文圭奠定文化 基础,此后至明代龙砂地区名医不断涌现。清代发展为名 医群体,形成了以华士为中心和源头并不断向周边扩大, 乃至影响全国的龙砂医学流派。 清嘉庆元年在邑东五十 里,龙、砂两山屏障于后,泰清一水襟带于前,其山川之 秀,代产良医,迄今大江南北延医者,都于华墅。清代年 间姜成之将清代早中期龙山、砂山地区的叶德培、姜宗岳、 姜健、贡一凡、王钟岳、戚金泉、戚云门、孙御千八位医 家的医案汇集出版,称《龙砂八家医案》,遂有龙砂医学 或龙砂医派之名。
热心于中医教育事业。对药物形态之鉴别, 药性寒温之差异, 炮制及配伍规律, 无不潜心研习. 有来配药者,必询问患者之病源, 根据处方, 查阅方书, 探讨医家用药之旨。
朱少鸿: ,家为世医。少时即随父侍诊,独立悬壶于邑。临证机动灵活,不拘泥于经方时方,
活人颇多。
承淡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在苏州司前街恢复社业,承淡安带病
江苏医学流派的文化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
颇具浓厚地方特色的地域流派
学术思想为脉络的学术流派 家族或师徒经验传承的世医流派
吴 门 医 派 (苏州) 地 山 阳 医 派(常州) 域 孟 河 医 派(淮安)
龙 砂 医 派(江阴)
吴门医派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 ,文化发达,名医辈出, 著述颇丰。据统计苏州历代名医有1400余家,著 作600余部,并且为温病学说的发源地,从而形 成了独具特色,地域性极强的医学流派—吴门医 派,亦可称之为“吴中医学”。吴门医派在我国 传统医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为祖国医学 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世有“吴中医 学甲天下”之美誉。

并发挥了温病的发病机理和辨证施治理论。
中医外科学发展简史:
1.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外科病的记载,周代《周礼天官》中所 记载“疡医”即外科医生。
2.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3.两晋南北朝,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海藻治瘿;狂犬脑组织外敷
学医也”。
内伤重阳气。
《温病条辨》:系统地、完整地、有创见地论述了温病的辨
证论治规律,熔诸家之精华于一炉,是一部集大成的温病学
专著,被奉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
“孟河”乃位于江苏常州市新北区的一个集镇, 原属常州武进县。因交通便利,市场繁荣,人流密 集,从而医药活动十分昌盛。明末清初,费尚有弃 官从医,定居孟河,开始了孟河费氏的医学事业。 略晚于费氏,法征麟、法公麟兄弟在孟河行医以治 伤寒出名。最有名的是费、马、丁、巢氏四家,被 冠以“孟河医派”,或称“孟河四大家州。
4
时期 春秋战国:传统医学体系未形成 唐代以前:医家兼道家主宰,比如周代的沈羲,汉代
的负局特先点生:,“南儒朝的医顾多欢,等御,他医们多都,能自制丸药, 治唐金病代元救开:, 源理著 于论作吴来多门指导,”临床
戴思恭--引导者 王仲光--“吴中医称天下” 明代:薛立斋--“苏之医派崛起于后” 清代:唐大烈--《吴医汇讲》
时期
汉代:枚乘《七发》“我国心理学最早的专著” 宋代:张耒《治风方》
杨介《四时伤寒总病论》、《伤寒论脉诀》、 《存真图》 元代:吴心如《伤寒赋》,潘思城,王庸,马元良,卢 续祖,潘瑛,王拳—山阳医学派的辉煌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清代:鼎盛时期,极大的发展。名医云集,业务兴盛, 经验成熟,学术思想日臻完善
山阳医派
淮阴:水陆交通咽喉,州、郡” 、路、府治所,漕督署、 淮北盐运分司署、淮关监督署,盐商巨贾聚居地,同时 也就成为医家悬壶济世营生的首选之地,因而呈现名医 云集、世代延续的局面。山阳中医源远流长,遗产丰富。 据不完全统计,历代名医约有230多人,医学著作有80 多部,在学术上各有建树,尤其是吴鞠通创立的"三焦 为纲,深究辨证论治"思想,形成颇有影响的山阳医派。
姜天叙: “好读书,善医术”,“日记得失,终身不 怠”。孔广居谓华墅“代产良医”,
而“又独推姜氏”;他“每遇贫者施诊”,“出囊中药治之,不取值”。因其医术医德超群, 故名噪大江南 北。据邑志记载,姜氏著有《仁寿镜》、《本草搜根》行世,均已亡佚。现 在所能见到的《风劳臌膈四大证治》一书
薛文元:早年师事江南名医柳宝诒,而后悬壶沪上,精于内妇二科,求医者络绎不绝。薛氏
参加教学和管理。力疾从公,为中国针灸走向世界倾注了全部心血,被誉为中国针灸一 代宗师。
承淡安 朱少鸿医案 姜天叙书

学 温病学派


外科学派

术 针灸学派
温病学派
温病学派是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 中心课题的一个医学流派。这一 学派在明清时期最盛于我国南方, 在研究温热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等方面作出 了巨大贡献,推动了中医学的发 展。代表人物有叶桂、吴瑭、王 士雄、薛雪
费家:费伯雄、费绳甫祖孙两人。伯雄以归醇纠偏,平淡中出神奇盛名于晚
清,他是孟河医派的奠基人。绳甫以善治危、大、奇、急诸诊而闻名上海。
马家:原以疡科名者数世,至马培之呼声最高,影响最大,传出“外来医
生以马文植最著”的声誉。马培之被称为“以外科见长而以内科成名”。
巢家:巢崇山、巢渭芳二人,巢崇山在上海行医50余年,擅长内外两科,
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标志 着中医理论的创新和突破。 明 代 吴有性 著《温疫论》 创 传染病病因学‘戾气学 说’
人物 字 叶桂 天士
著作
成就
《温热论》 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作为温病的辨病纲领
吴瑭 鞠通
《温病条辨 以病名为目创立三焦辨证方法 》
薛雪 生白
《湿热病篇 》
王世 孟英 雄
《温热经纬 提出“新感”“伏邪”两大辨证纲领,充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