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诗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情感、经验去体验作品,对作品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着重思考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阅读实用类文本中的新闻,应引导学生从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等方面理解;常用应用文教学,应主要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必作过多分析。阅读文学作品,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对作品的影响评价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一)、诗歌教学

诗歌是作者用丰富的感情、鲜明的节奏、和谐精炼的语言以描绘形象、反映生活的富于创造性的文学样式。是一种简朴而隽永的情趣,是用一种恰如其分的简朴而隽永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艺术。

1、发挥想象,填补跳跃

诗歌因其自然特点的需要总是要用精练、含蓄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信息,因此,诗歌表达上的跳跃成为解读诗歌语言的第一个障碍。它或表现为时空的压缩,或表现为意象的漂浮,或表现为事情过程的省略,或表现为语气的间歇,甚至是情感的断裂。鉴赏者就是要将压缩的给予扩充,漂浮的予以明晰,省略的给以添补,间歇、断裂的加以连缀。如徐志摩《沪杭车中》: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槽声,

一林松,一丛付,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年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

这首诗是诗人结束了游子生涯又见故乡风光的感慨之作。这里的烟、山、云影、水、桥、槽声都是从小熟悉的,因此诗人再见到这些时,亲切之感溢于言表。但往事中关关节节、美好回忆都省略不言了,留给读者的只有这些浸透诗人情感的物象、声音与色彩的排列。读者就要将这些跳跃了的内容通过想象、联想去填补,从而领会作者的人生感叹——时间老人如滚滚车轮,稍纵即逝。

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由一些名词排列而成,读这首小令必须展开联想。

读第1句,你脑海里浮现出一幅晚秋黄昏的景色,落尽黄叶的枯藤,无力地缠在似乎失去生命力的斑斑驳驳的老树身上,暮归的乌鸦,发出嘶哑的叫声,一幅充满衰颓、萧杀和死寂氛围的画面,怎么不令天下游子睹物伤情!

读第2句,作者把你引到较远的一点的目标,你忽然看到了一幅恬然安乐的家居图画。一座小桥架在流水上,正通向人家。在游子看来,这正是能够一享天伦之乐的所在。恬然、温馨之气,在心中袅袅升起……这不正是游子渴求向往而不可及的“家居之乐”吗?这典型的“家居之乐”是由3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的,它不禁令游子心头涌出不尽的天涯飘泊之苦。读其余几句,你仿佛看到了这游子在夕阳西下之时,冒着飒飒秋风,让瘦骨嶙峋的羸马驮着,踯躅在风沙弥漫、坎坷不平的道路上。关山阻隔,游子已归去无期,怎不愁得“断肠”! 2、把握特征,感觉形象

艾青在《礁石》中写道:在海浪的扑击面前,“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对礁石的形象,我们只要着重注意它伤痕累累的外形,傲然挺立的姿态,笑傲海洋的表情,就可以把握礁石不怕厄运、坚定不移、顽强不屈的特征,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形成整体形象。

3、反复吟诵,感受节奏

鉴赏诗歌,首先应加强朗诵。诵读时应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节奏与感情互为表里:喜悦之情表现为明快轻松之节奏,昂扬之情表现为急促有力之节奏,悲凉之情表现为低沉缓慢之节奏。同时,节奏还由韵律所支配,从而形成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如读有的人第一节节奏应缓慢。为了加强对比,在“有的人”和“他”的后面,都应有小的停顿。前一句“死了”语调应低沉,后一句“活着”语调应高昂,体会诗人揭示的两种不同的人生意义。这一节押同一韵脚,形式整齐,富于节奏感。通过吟诵,收到“击节吟咏,曲尽其妙”之效。

4、品评技巧,品味语言

现代诗歌在技巧的运用上可谓千奇百怪,采用了象征、比兴、隐喻,甚至是超现实主义的一些手法,使读者在理解上更为费力。诗歌语言又是凝练含蓄的,所以鉴赏时不能用抽象的方法去分析,否则会失去诗歌固有的韵味与情趣。另外,现代诗歌还借助各种修辞手段,使语言富有节奏感、韵律美。如舒婷的《双桅船》: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另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野里

全诗的主要手法就是象征。“双桅船”象征了人的一种不断追求的精神品质,“岸”象征了人不断升华的生活境界和理想,“风暴”象征了人生中的困难、挫折和挑战,“灯”象征了一种希望,而“风”又象征了一种动力。作者借助这一系列的象征性的形象,以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激励人们要像双桅船那样不怕挫折,不惧困难,去面对自己的生活,永不放弃,要充满信心和勇气,不知疲倦地将生命之舟由“天涯”驶向“海角”。该诗语言采用反复、回文手法,使句与句、节与节、意象与意象都显现出一种跌宕起伏、腾挪流转的韵律美。诗人的眼睛是点铁成金的眼睛,我们在欣赏时要运用自己的艺术联想和想象把这些辞藻还原为一个个生动的意象,进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5、捕捉意象,体察意境

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与自然界的客观物象融合后的一个整体。解读诗歌的内涵往往要从体察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人手,而意境的体察要捕捉住诗歌中涉及到的人事物景、草虫鱼鸟等意象,只有抓住这些主客观的融合点——意象,才能关照诗歌画面,感悟此时此景此人,进而体察此情此意。如卞之琳《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全诗营造了一幅和谐完整而又充满浪漫情调的意境,这一意境又是由两组意象组合而成的,其间,明月、窗子是“你”眼中的风景,而“你”又成了“看风景人”眼中风景的一部分,这种意象,既具体又飘渺,似梦一般。初读好记,深思则难懂,但诗人又不明说。读者尽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理想、人生、心灵或者情爱等等内容比附上去。

6、抓住诗眼,感悟含蓄

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中能揭示旨趣的关键句。如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从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传说想象开去,想到他俩在金风玉露中短时相逢的美满,进而推想到他们离别之时如何依依不舍,最后一定相互安慰,唱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最后两句就是理解这首词的“眼”。只要两情永远相爱,哪在乎天天在一起,这种真挚深刻的感情和庸俗的想法不同。反复玩味这两句,体味用牛郎织女传说只为寄托,结语才是真意.诗人是在吟唱人间对真挚爱情的追求。

7、把握感情,揣摩主题

诗歌教学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以解读。诗歌的主题,尤其是采用了一些现代派手法的诗歌,其主题的揣摩就显得困难得多。如顾城《远和近》: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