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
行业资讯Industry Information 《共于加快薪型建统工业化发展的若千意见》出台9月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 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 见》),提出要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以新型建筑 工业化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中国建造”品牌,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和髙质量 发展。
《意见》指出,新型建筑工业化是通过新一代信 息技术驱动,以工程全寿命期系统化集成设计、精益化 生产施工为主要手段,整合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 新链,实现工程建设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 的建筑工业化。
《意见》提出从加强系统化集成设计、优化构件和 部品部件生产、推广精益化施工、加快信息技术融合发 展、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强化科技支撑、加快专业人才 培育、开展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评价、加大政策扶持力 度等九大方面着手,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
《意见》要求,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有 关部门组织编制新型建筑工业化专项规划和年度发展计 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实施范围。
政府投 资工程要带头按照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式建设,鼓励支持 社会投资项目采用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式。
佳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启动城聿居佳社区建设补短权行鲂8月18曰,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的意见》(以 下简称《意见》),要求以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为目标,以完善居住社区配套 设施为着力点,大力开展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
到 2025年,基本补齐既有居住社区设施短板,新建居住 社区同步配建各类设施,城市居住社区环境明显改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不断健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完整 居住社区覆盖率显著提升。
意见提出了5项重点任务。
要合理确定居住社区规 模。
以居民步行5 ~ 10分钟到达幼儿园、老年服务站 等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为原则,以城市道路网、自然 地形地貌和现状居住小区等为基础,与社区居民委员会 管理和服务范围相对接,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居住社区规 模,原则上单个居住社区以0.5万〜1.2万人口规模为 宜。
汇聚行业力量 助推转型发展——济宁市举办装配式建筑高峰论坛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推进现场会
12月5日,装配式建筑高峰论坛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推进现场会在山东省济宁市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相关协(学)会、高校、新型建筑工业化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典型的传统产业,1
2
1. 装配式建筑高峰论坛会议现场
2. 签约仪式隆重举行
很难精细化与标准化,精细化与标准化生产既是智能建造的基础,又是智能建造的目标。
因此,建筑业工业化、产业化不能与制造业并驾齐驱;智能建造应该在优化建设方案、提升工程品质、解决复杂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减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必须改变。
转型发展不能一蹴而就,改革必须按部就班。
未来,行业转型发展必须聚焦以下方面:推行建筑师负责制;推行全过程咨询服务;
期技术策划方案,统筹全过程;
3
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340号(社会管理类216号)提案答复的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340号(社会管理类216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21.08.30•【文号】•【施行日期】2021.08.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340号(社会管理类216号)提案答复的函民建中央:《关于加大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养力度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相关紧缺人才的培养需求也愈发迫切。
提案就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养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强,对我们工作很有借鉴意义。
近年来,我部和相关部门深入开展调研,积极采取措施,加大相关人才培养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培育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持续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
一、已开展的工作(一)完善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训政策体系一是加强装配式建筑人才需求研究。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提出人才培养要求,推动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
同年,我部组织专家先后赴长沙、上海、武汉等地装配式建筑车间、工地开展调研,了解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等情况。
委托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组织行业专家开展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需求研究。
2017年,我部结合各地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实际,启动装配式建筑主体工种和相关专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标准制定工作,2019年标准正式立项,预计2021年底发布。
为加强培训服务管理,建立了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从业人员培训管理信息系统,2018年正式上线,实现培训证书全国联网查询,推动培训证书全国互认。
二是多措并举加强人才培养。
我部积极与教育部协调,发挥行业指导职业教育作用和优势,在高等学校相关专业中增设了装配式建筑、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课程,在高职院校设立智能建造工程、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将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列入“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首批试点。
加快建筑业转型 推动高质量发展--《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
行业 INDUSTRYmmf :红蕾鹏型f f 动高賈量发S加转型i 动高f t i 襄i —《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文,廖玉平、8^'_i p i i l麵近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V 部门联合印发了《关 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以 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 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 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指导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指导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文件,我 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_'充分认识《指导意见》的出台背景和重要意义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近年来,我 国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建造能力不 断增强,3丨19年,我国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09<丨4亿元, 比上年增长5.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16%,有力支撑了 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 智能化升级.进一步提升建筑业发丨丨服+M :和效益,住房和 城乡迖设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 征求意见、认真总结经验基础上,制定并印发《指导意见》。
一这是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主要依赖资源要素投 人、大规模投资拉动发展,建筑业丁.业化、信息化水平 较低,生产方式粗放、劳动效率不高、能源资源消耗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建筑业与先进 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节能技术融合不够,建筑产业互 联网和建筑机器人的发展应用不足特别是在今年新冠 肺炎疫情突发的特殊背誤下,建筑业传统建造方式受到 较大冲击,袓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迫切需要通过 加快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集成5G 、人 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 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维护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 建造产业体系,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式高质量发展新路。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9部门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9部门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21.10.09•【字号】闽建筑〔2021〕20号•【施行日期】2021.10.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9部门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闽建筑〔2021〕20号各设区市建设局、发改委、教育局、科技局、工信局、人社局、自然资源局、金融监管局(金融办),平潭综合实验区交通建设局、经济发展局、社会事业局、财政金融局、资源生态局、党群工作部,各银保监分局:为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建标规〔2020〕8号)、《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市〔2020〕60号)以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7〕59 号),加快推动我省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推动建造方式改革,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促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绿色建造协同发展,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绿色低碳,实现我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5%以上。
其中,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地区发挥示范作用,扩大推广区域,向所辖县区延伸,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不低于40%(福州城区不低于50%)。
莆田、龙岩、三明、南平不低于35%,宁德、平潭综合实验区不低于30%。
以装配式建筑发展为重点,协同发展智能建造技术,培育具有装配式建筑和智能建造解决方案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不少于20家,智能化装配式建筑生产企业不少于10个,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产业基础、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建筑安全质量水平全面提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建标规〔2020〕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管委)、教育厅(委)、科技厅(委、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厅(局),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市场监管局(厅、委),各银保监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教育局、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管局:新型建筑工业化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以工程全寿命期系统化集成设计、精益化生产施工为主要手段,整合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实现工程建设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筑工业化。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印发实施以来,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快速推进,建造水平和建筑品质明显提高。
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建造”品牌,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系统化集成设计(一)推动全产业链协同。
推行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建筑师负责制,鼓励设计单位提供全过程咨询服务。
优化项目前期技术策划方案,统筹规划设计、构件和部品部件生产运输、施工安装和运营维护管理。
引导建设单位和工程总承包单位以建筑最终产品和综合效益为目标,推进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共享、系统集成和联动发展。
(二)促进多专业协同。
通过数字化设计手段推进建筑、结构、设备管线、装修等多专业一体化集成设计,提高建筑整体性,避免二次拆分设计,确保设计深度符合生产和施工要求,发挥新型建筑工业化系统集成综合优势。
(三)推进标准化设计。
完善设计选型标准,实施建筑平面、立面、构件和部品部件、接口标准化设计,推广少规格、多组合设计方法,以学校、医院、办公楼、酒店、住宅等为重点,强化设计引领,推广装配式建筑体系。
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 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传统建造方式面临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质量通病等瓶颈不断突出,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具有提高质量、提升效率、减少人工、节能减排等优势,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主管部门大力推进下,已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部、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等9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建造”品牌,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意见》提出了9方面针对性措施,包括加强系统化集成设计、优化构件和部品部件生产、推广精益化施工、加快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强化科技支撑、加快专业人才培育、开展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评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同时就如何行之有效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提出了37条具体措施。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以工程全寿命期系统化集成设计、精益化生产施工为主要手段,整合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实现工程建设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筑工业化。
数字化技术是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手段。
随着物联网、BIM 技术、人工智能、5G 技术、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打破传统建筑业上下游壁垒,为建筑业生产方式和建造方式带来深刻变革,可以肯定的是,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未来发展将进入智能化、信息化和数字化为标志和内容的时代。
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城乡建设领域绿色发展、低碳循环发展的主要举措。
既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重要手段,又是打造经济发展“双引擎”的内在要求。
《意见》既是对2016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印发实施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工作的总结完善,同时也提出了我国建筑产业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路径以及要点,为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文|三井卷首语。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发展的实施意见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21.09.02•【字号】鄂建文〔2021〕34号•【施行日期】2021.09.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正文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发展的实施意见鄂建文〔2021〕34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住(城)建局、发改委、教育局、科技局、经信局、财政局、人社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市场监管局、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湖北辖内各中心支行、各直管市区支行,各银保监分局、直管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建标规〔2020〕8号)和《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市〔2020〕60号)精神,加快推进全省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引领,以装配式建筑为载体,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抓手,以数字化、智能化为驱动,加大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在工程建设领域应用,培育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为建筑业转型升级聚势赋能。
二、目标任务建立有效的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发展政策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产业体系,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创新引领能力大幅增强,竞争优势日益明显,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短周期、减能耗、少污染和建筑高品质、高效益的目标。
到2025年,培育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5个,打造省级以上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基地20个,建设省级以上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100个。
关于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全新的建筑工业化:迈向高效能住宅的未来新一代建筑工业化的正式启动,代表着房屋建筑行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通过推动工业化建设的发展,优化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规范管理模式,加快科技创新与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建筑行业的能力和效率。
它可以降低房屋建设成本,增强质量保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从根本上改善施工环境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新型建筑工业化最能体现其优势的是提高建筑工厂化水平。
传统的房屋建设中有最多的人、机器和材料之间的协调问题。
这些都可以在建筑模块化中被解决。
模块化建造过程中的大量标准化和预制化不仅可以缩短建筑周期和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提高施工质量和专业性。
这是大规模节约能源和减少浪费的重要步骤之一。
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另一个优势是材料的规格化。
传统的建筑材料和成品多采用定制化和手工加工方式生产,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还存在着很多隐患。
通过工厂化的生产来生产标准化的建筑材料,不仅有利于提高建筑质量和效率,还能加快产值的增长。
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最后一个优势是施工工艺的标准化。
通过合理制定施工规范和标准化流程,可以有效地控制质量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质量和安全隐患。
这些标准化流程中会集中应用先进科技,如虚拟现实、数字化模拟、工作中的机器自动化等,这些都将提高建筑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作为建筑行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可以提高人们对建筑的使用价值,从而降低能源和水的消耗和排放,减轻了对环境的负担。
在未来的发展中,建筑工业化将会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建筑行业带来更多的提升和未来的发展机遇。
总之,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实现高效能住宅的必要条件,它将推动建筑行业的快速、高端、可持续性发展,变得更加智慧化、绿色化和低碳化,大大提高建筑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建筑对环境的污染,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积极趋势。
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 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
叶 明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工程建筑标准化协会建筑产业化分会副会长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顾问总工2020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有关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具体意见和要求,在我国将开启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新阶段,无疑为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进入新时代,建筑工业化并不是新问题,也不是新理念,而是我国建筑业一直倡导的发展方向。
早在新中国建国之初,我国就提出了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任务。
经过70多年的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拥有一定程度的机械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建筑业大国。
但是,我国建筑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还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在工业化方面与已经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任务不完成,建筑产业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
因此,按照党中央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要求,对于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仍然是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建筑工业化被称为“新型建筑工业化”,“新型”应该主要区别之前的建筑工业化,主要“新”在从传统粗放的建造方式向新型工业化建造方式的转变。
新型工业化建造方式主要是指: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以建筑为最终产品,运用现代工业化的组织和手段,对建筑生产全过程的各阶段的各生产要素的资源优化和系统集成,达到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建筑部品系列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土建装修一体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生产经营专业化,并形成有机的产业链和有序的流水式作业,从而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率和效益。
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是对建筑业乃至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在新时代的新要求,是一项带有革命性、根本性、全局性的工作,也是对行业自身的新跨越。
所谓革命性,是指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是以现代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替代传统粗放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生产方式。
2021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1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真题及答案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选对每题得1分;没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建筑装饰工业化的基础是()。
A、批量化生产B、整体化安装C、标准化制作D、模块化设计【答案】D2、框架结构抗震构造做法正确的是()。
A、加强内柱B、短柱C、强节点D、强梁弱柱【答案】C3、不属于砌体结构主要构造措施的是()。
A、圈梁B、过梁C、伸缩缝D、沉降缝【答案】B4、属于工业建筑的是()。
A、宿舍B、办公楼C、仓库D、医院【答案】C5、粉煤灰水泥主要特征是()。
A、水化热较小B、抗冻性好C、干缩性较大D、早期强度高【答案】A6、对HRB400E 钢筋的要求,正确的是()。
A、极限强度标准值不小于400MPaB、实测抗拉强度与实测屈服强度之比不大于1.25C、实测屈服强度与屈服强度标准值之比不大于1.30D、最大力总伸长率不小于7%【答案】C7、通过对钢化玻璃进行均质处理可以()。
A、降低自暴率B、提高透明度C、改变光学性能D、增加弹性【答案】A8、工程项目管理机构针对负面风险的应对措施是()。
A、风险评估B、风险识别C、风险监控D、风险规避【答案】D9、判定或鉴别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的检测方法是()。
A、钻芯法B、低应变法C、高应变法D、声波透射法【答案】A10、大体积混凝土拆除保温覆盖时,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
A、15℃B、20℃C、25℃D、28℃【答案】B11、预应力楼盖的预应力筋张拉顺序是()。
A、主梁—次梁—板B、板—次梁—主梁C、次梁—主梁—板D、次梁—板—主梁【答案】B12、土钉墙施工要求正确的是()。
A、超前支护,严禁超挖B、全部完成后抽查土钉抗拔力C、同一分段喷射混凝土自上而下进行D、成孔注浆型钢筋土钉采用一次注浆工艺【答案】A13、深基坑工程无支护结构挖土方案是()。
A、中心岛式B、逆作法C、盆式D、放坡【答案】D14、跨度6m,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的板,拆除底模的同条件养护标准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至少应达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8.28•【文号】建标规〔2020〕8号•【施行日期】2020.08.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定额正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建标规〔2020〕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管委)、教育厅(委)、科技厅(委、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厅(局),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市场监管局(厅、委),各银保监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教育局、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管局:新型建筑工业化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以工程全寿命期系统化集成设计、精益化生产施工为主要手段,整合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实现工程建设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筑工业化。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印发实施以来,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快速推进,建造水平和建筑品质明显提高。
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建造”品牌,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系统化集成设计(一)推动全产业链协同。
推行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建筑师负责制,鼓励设计单位提供全过程咨询服务。
优化项目前期技术策划方案,统筹规划设计、构件和部品部件生产运输、施工安装和运营维护管理。
引导建设单位和工程总承包单位以建筑最终产品和综合效益为目标,推进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共享、系统集成和联动发展。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12.28•【字号】湘政办发〔2023〕57号•【施行日期】2023.1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湘政办发〔2023〕57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加快我省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助力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以工程全寿命期系统化集成设计、精益化生产施工为主要手段,把“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理念贯穿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加快向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建造方式转变,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
到2025年,基本建立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相适应的政策、管理、建材、装备、建造、评价、人才和市场等八大创新体系,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建筑工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市场接受度明显提升,逐步形成新型建筑工业化“湖南模式”。
全省城镇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40%以上,其中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力争达到50%以上。
到2030年,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建筑工业化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全省新型建筑工业化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应用场景更加广泛,市场化程度与行业整体效益大幅提升。
二、重点工作(一)制定发展规划。
各市州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应组织编制本地区新型建筑工业化专项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明确本地区发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高品质绿色建造、装配化装修等方面的具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范围,引导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合理布局。
规划编制完成后,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备案。
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
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建设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5.07.12•【文号】建质[2005]119号•【施行日期】2005.07.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基本建设正文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建质[2005]1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厅(建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劳动保障厅(局)、商务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中央企业: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全社会5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要通过建筑业才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或使用价值,建筑业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
建筑业的技术进步和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未来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建筑业接纳了农村近1/3的富余劳动力就业,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当前我国建筑业和工程建设管理体制还存在不少问题:现代市场体系发育不成熟,国有建筑业企业改革不到位,建筑业资源、能源耗费大,技术进步缓慢,国际竞争力不强,工程咨询服务体系不发达,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工程建设监管体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等。
为了加快我国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我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政府宏观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有序竞争促进企业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技术进步;提高政府监管能力,着力解决制约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妥善处理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国建筑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
特别关注Special Focus[编者按】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旨在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廖玉平对《指导意见》进行了解读。
现将《指导意见》全文及解读内容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市[2020]60号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建筑业生产方式仍然比较粗放,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为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和品质,有效拉动内需,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积极探索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路径和模式,更好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规划布局、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引导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引导各类要素有效聚集,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全面提升智能建造水平。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陕西省交通运输厅,陕西省水利厅,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自然资源厅,陕西省生态环境厅,陕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陕西监管局•【公布日期】2021.02.25•【字号】陕建发〔2021〕1016号•【施行日期】2021.0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各设区市人民政府,韩城市人民政府,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管委会,神木市、府谷县人民政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市〔2020〕60号)、《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建标规〔2020〕8号)和《〈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陕政发〔2016〕27号),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现就我省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大力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装配式建筑为抓手,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研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维护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体系,实现建筑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建筑业追赶超越新篇章。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若干意见的通知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6.14•【字号】甬政办发〔2015〕99号•【施行日期】2015.07.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正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若干意见的通知甬政办发〔2015〕9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若干意见》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6月14日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若干意见为加快我市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建筑产业“机器换人”,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促进我市建筑业、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浙江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和宁波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推进新型建筑业工业化和建设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的工作要求,现就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建筑工业化提出以下若干意见:一、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工作的总体要求(一)重要意义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住房和城乡建设的传统模式和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是信息化和工业化在建筑领域的深度融合,能够促进建材工业与建筑业的联动发展,是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
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工作,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效率,缩短工程建设周期;有利于提升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使用寿命;有利于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有利于有效控制建筑工地扬尘和减少建筑垃圾,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指导思想深入贯彻深化建筑业改革精神,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建造方式为核心,完善政策和技术支撑体系,着力提高建筑业集成创新能力,培育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集群,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使新型建筑工业化成为我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支撑。
(三)基本原则1.坚持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以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提出了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一、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性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将工业化方法与建筑施工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建造方式,具有大规模、标准化、模块化和集约化的特点,对于推动绿色低碳建筑、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优化政策环境,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需要明确政策导向,加强统筹规划。
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健康发展。
三、推进标准化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加快标准化建设,推动建筑施工标准化和产业标准化,加强对建筑材料和产品的质量控制。
完善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等技术标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降低施工风险。
四、培育发展新型建筑企业和产业集群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大新型建筑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培育,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新型建筑产业集群和创新生态。
五、加强标准化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新型建筑工业化相关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加大对标准化培训的投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推动建筑业的技术升级和人才队伍建设。
六、加强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创新加强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创新,推动多能互补、低碳节能的建筑材料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鼓励新型建筑与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的深度融合,促进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的发展。
七、加强行业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建筑施工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信用体系,加强执法和监察,严惩违法行为。
推动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
八、加强国际合作,提升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对外交流合作,提升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竞争力。
沈阳市城乡建设局关于加强沈阳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全过程质量管理的通知-沈建发〔2021〕47号
沈阳市城乡建设局关于加强沈阳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全过程质量管理的通知正文:---------------------------------------------------------------------------------------------------------------------------------------------------- 市城乡建设局关于加强沈阳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全过程质量管理的通知沈建发〔2021〕47号各区、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构件生产、检测等单位: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建标规〔2020〕8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明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管控主体责任,强化设计、构件生产、施工安装等质量管理,提升我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水平,稳步推进我市装配式建筑持续健康发展,现就有关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全过程质量管控要求如下:一、明确质量责任1.建设单位是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的总牵头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应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装配式建筑的要求,对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实施、工程质量安全、竣工验收和资料存档负总责。
2.设计单位应按照相应技术标准和法规文件,统筹考虑各专业设计、构件生产、施工安装等各环节影响因素进行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对设计文件质量负责。
3.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建立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竣工验收和资料存档负责。
鼓励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采用设计、构件生产、施工(EPC)总承包模式。
4.驻厂和现场监理单位应严格遵照相关技术标准和文件要求分别对预制构件生产和施工安装全过程进行监理,对全过程的质量和安全负责。
5.预制构件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构件生产工艺操作流程,构件质量应符合现行技术标准要求,对生产全过程和运输的构件质量负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他相关行政单位:新型建筑工业化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以工程全寿命期系统化集成设计、精益化生产施工为主要手段,整合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实现工程建设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筑工业化。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印发实施以来,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快速推进,建造水平和建筑品质明显提高。
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建造”品牌,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系统化集成设计(一)推动全产业链协同。
推行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建筑师负责制,鼓励设计单位提供全过程咨询服务。
优化项目前期技术策划方案,统筹规划设计、构件和部品部件生产运输、施工安装和运营维护管理。
引导建设单位和工程总承包单位以建筑最终产品和综合效益为目标,推进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共享、系统集成和联动发展。
(二)促进多专业协同。
通过数字化设计手段推进建筑、结构、设备管线、装修等多专业一体化集成设计,提高建筑整体性,避免二次拆分设计,确保设计深度符合生产和施工要求,发挥新型建筑工业化系统集成综合优势。
(三)推进标准化设计。
完善设计选型标准,实施建筑平面、立面、构件和部品部件、接口标准化设计,推广少规格、多组合设计方法,以学校、医院、办公楼、酒店、住宅等为重点,强化设计引领,推广装配式建筑体系。
(四)强化设计方案技术论证。
落实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标准化设计、工业化建造与建筑风貌有机统一的建筑设计要求,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在建筑设计方案审查阶段,加强对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设计要求落实情况的论证,避免建筑风貌千篇一律。
二、优化构件和部品部件生产(五)推动构件和部件标准化。
编制主要构件尺寸指南,推进型钢和混凝土构件以及预制混凝土墙板、叠合楼板、楼梯等通用部件的工厂化生产,满足标准化设计选型要求,扩大标准化构件和部品部件使用规模,逐步降低构件和部件生产成本。
(六)完善集成化建筑部品。
编制集成化、模块化建筑部品相关标准图集,提高整体卫浴、集成厨房、整体门窗等建筑部品的产业配套能力,逐步形成标准化、系列化的建筑部品供应体系。
(七)促进产能供需平衡。
综合考虑构件、部品部件运输和服务半径,引导产能合理布局,加强市场信息监测,定期发布构件和部品部件产能供需情况,提高产能利用率。
(八)推进构件和部品部件认证工作。
编制新型建筑工业化构件和部品部件相关技术要求,推行质量认证制度,健全配套保险制度,提高产品配套能力和质量水平。
(九)推广应用绿色建材。
发展安全健康、环境友好、性能优良的新型建材,推进绿色建材认证和推广应用,推动装配式建筑等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率先采用绿色建材,逐步提高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
三、推广精益化施工(十)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
鼓励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积极推进钢结构住宅和农房建设。
完善钢结构建筑防火、防腐等性能与技术措施,加大热轧H型钢、耐候钢和耐火钢应用,推动钢结构建筑关键技术和相关产业全面发展。
(十一)推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完善适用于不同建筑类型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加大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和消能减震、预应力技术的集成应用。
在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宅中积极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全面推广应用预制内隔墙、预制楼梯板和预制楼板。
(十二)推进建筑全装修。
装配式建筑、星级绿色建筑工程项目应推广全装修,积极发展成品住宅,倡导菜单式全装修,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推进装配化装修方式在商品住房项目中的应用,推广管线分离、一体化装修技术,推广集成化模块化建筑部品,提高装修品质,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十三)优化施工工艺工法。
推行装配化绿色施工方式,引导施工企业研发与精益化施工相适应的部品部件吊装、运输与堆放、部品部件连接等施工工艺工法,推广应用钢筋定位钢板等配套装备和机具,在材料搬运、钢筋加工、高空焊接等环节提升现场施工工业化水平。
(十四)创新施工组织方式。
完善与新型建筑工业化相适应的精益化施工组织方式,推广设计、采购、生产、施工一体化模式,实行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与主体结构、机电设备协同施工,发挥结构与装修穿插施工优势,提高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水平。
(十五)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益。
加强构件和部品部件进场、施工安装、节点连接灌浆、密封防水等关键部位和工序质量安全管控,强化对施工管理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的质量安全技术交底,通过全过程组织管理和技术优化集成,全面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益。
四、加快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十六)大力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加快推进BIM技术在新型建筑工业化全寿命期的一体化集成应用。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建立、维护基于BIM技术的标准化部品部件库,实现设计、采购、生产、建造、交付、运行维护等阶段的信息互联互通和交互共享。
试点推进BIM报建审批和施工图BIM审图模式,推进与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的融通联动,提高信息化监管能力,提高建筑行业全产业链资源配置效率。
(十七)加快应用大数据技术。
推动大数据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招标投标环节和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应用,依托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汇聚整合和分析相关企业、项目、从业人员和信用信息等相关大数据,支撑市场监测和数据分析,提高建筑行业公共服务能力和监管效率。
(十八)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
推动传感器网络、低功耗广域网、5G、边缘计算、射频识别(RFID)及二维码识别等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工地的集成应用,发展可穿戴设备,提高建筑工人健康及安全监测能力,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监控管理、节能减排和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十九)推进发展智能建造技术。
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与高端制造业深度融合,搭建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
推动智能光伏应用示范,促进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应用。
开展生产装备、施工设备的智能化升级行动,鼓励应用建筑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智能移动终端等智能设备。
推广智能家居、智能办公、楼宇自动化系统,提升建筑的便捷性和舒适度。
五、创新组织管理模式(二十)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
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促进设计、生产、施工深度融合。
引导骨干企业提高项目管理、技术创新和资源配置能力,培育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落实工程总承包单位的主体责任,保障工程总承包单位的合法权益。
(二十一)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
大力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满足委托方多样化需求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培育具备勘察、设计、监理、招标代理、造价等业务能力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
(二十二)完善预制构件监管。
加强预制构件质量管理,积极采用驻厂监造制度,实行全过程质量责任追溯,鼓励采用构件生产企业备案管理、构件质量飞行检查等手段,建立长效机制。
(二十三)探索工程保险制度。
建立完善工程质量保险和担保制度,通过保险的风险事故预防和费率调节机制帮助企业加强风险管控,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二十四)建立使用者监督机制。
编制绿色住宅购房人验房指南,鼓励将住宅绿色性能和全装修质量相关指标纳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明确质量保修责任和纠纷处理方式,保障购房人权益。
六、强化科技支撑(二十五)培育科技创新基地。
组建一批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地,鼓励骨干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联合建立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二十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
大力支持BIM底层平台软件的研发,加大钢结构住宅在围护体系、材料性能、连接工艺等方面的联合攻关,加快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灌浆质量检测和高效连接技术研发,加强建筑机器人等智能建造技术产品研发。
(二十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建立新型建筑工业化重大科技成果库,加大科技成果公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建筑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创新发展。
七、加快专业人才培育(二十八)培育专业技术管理人才。
大力培养新型建筑工业化专业人才,壮大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等方面人才队伍,加强新型建筑工业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鼓励企业建立首席信息官(CIO)制度。
(二十九)培育技能型产业工人。
深化建筑用工制度改革,完善建筑业从业人员技能水平评价体系,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通衔接。
打通建筑工人职业化发展道路,弘扬工匠精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培育产业工人队伍。
(三十)加大后备人才培养。
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相关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支持校企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支持院校对接建筑行业发展新需求、新业态、新技术,开设装配式建筑相关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专业人才保障。
八、开展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评价(三十一)制定评价标准。
建立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评价技术指标体系,重点突出信息化技术应用情况,引领建筑工程项目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建筑品质。
(三十二)建立评价结果应用机制。
鼓励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单位在项目竣工后,按照评价标准开展自评价或委托第三方评价,积极探索区域性新型建筑工业化系统评价,评价结果可作为奖励政策重要参考。
九、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三十三)强化项目落地。
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新型建筑工业化专项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实施范围。
要加大推进力度,在项目立项、项目审批、项目管理各环节明确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鼓励性措施。
政府投资工程要带头按照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式建设,鼓励支持社会投资项目采用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式。
(三十四)加大金融扶持。
支持新型建筑工业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等方式开展融资。
完善绿色金融支持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政策环境,积极探索多元化绿色金融支持方式,对达到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的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给予绿色金融支持。
用好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在不新增隐性债务的前提下鼓励各地设立专项基金。
(三十五)加大环保政策支持。
支持施工企业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和监测,在重污染天气期间,装配式等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在非土石方作业的施工环节可以不停工。
建立建筑垃圾排放限额标准,开展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公示,鼓励各地对施工现场达到建筑垃圾减量化要求的施工企业给予奖励。
(三十六)加强科技推广支持。
推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科研项目支持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研发,鼓励各地优先将新型建筑工业化相关技术纳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技术公告和科技成果推广目录。
(三十七)加大评奖评优政策支持。
将城市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纳入中国人居环境奖评选、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评估指标体系。
大力支持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参与绿色建筑创新奖评选。
2020年8月28日发布此件为网络公开发布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