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知识培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的诊断明确的 感染或疾病 均称为医院感染.
二、院感研究对象
• 包括住院患者、医务人员、门诊急诊患者、陪同 人员、探视人员及其他医院流动人员。
• 但以上人员除住院患者,其他人员在医院内停留 时间相对短暂,常常难以确定其感染是否来自于 医院,所以院感的研究对象主要为住院患者。
三、分类
根据病原体来源不同,可将院感分为内源性和外 源性: • 内源性(又称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自身菌 群。即寄居在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 通常是不致病的,当人的免疫功能受损,健康状 态不佳或正常菌群发生移位时才会发生感染。 (如肝硬化患者易发生原发性腹膜炎) • 外源性(又称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 通过直接或间接感染途径,病原体由一个人传播 给另一个人而形成的感染。如:患者与患者、患 者与医院工作人员之间的直接感染,或通过空气、 水、物品的间接感染。
• ①空气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2m,照射时间30~ 60分钟。
• ②物品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25~60cm,消毒时 将物品摊开或挂起,照射时间20~30分钟。
医院感染 暴发
紫外线消毒注意事项
• ①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室内温度20~40℃,相 对湿度40%~60%时,紫外线消毒最为适宜。
• ②保持紫外线灯管清洁,一般每2周用无水乙醇擦 拭1次,发现有污垢应随时擦拭。
七步洗手法
• 第一步:洗手掌 ,掌心相对,手指 并拢相互揉搓
•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 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 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 第四步: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 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 第五步:洗指背 弯曲各手指关节, 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双手交换进行;
(一)常用物理消毒灭菌
2、光照消毒法(辐射消 毒):利用紫外线的 灭菌作用,使菌体蛋 白发生光解、变性导 致细菌死亡。
(1)日光暴晒法
日光暴晒法:利用日
光的热、干燥、紫外 线的作用来杀菌。
•
1)用途:常用于
床垫、毛毯、书籍、
衣服等的消毒。
•
2)方法:将物品
放在阳光下暴晒6小时
可达到消毒效果,中
间要定时翻动。
5、生物媒介传播:指动物或昆虫携带病原微生物作 为人之间传播的中间宿主。如蚊子传播疟疾、乙 型脑炎等。
六、清洁、消毒、灭菌
是预防和控制院感的重要措施。 • 清洁:是指用清水、清洗剂、机械去污等物理方
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 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但并非杀灭微生物;是物 品消毒灭菌的前期步骤。适用于:地面、墙壁、 医疗护理用具等物体表面处理。
• 洗手是防止院感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手卫生
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 最经济的措施是: 认真、规范的洗手 但要能够经常和 适时的洗手 • 严格实施正确 的洗手规则可减少 医院感染20~30%。
科学的洗手方法和步骤
•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取下手表,卷袖过肘 • 打开水龙头调节水流、 • 水温 • 湿润双手,关上水 龙头并取清洁剂涂抹 按序揉搓双手 • 打开水龙头, 流平冲净 擦手纸或毛 巾擦干或烘 干机下烘干。
(1)2%戊二醛加入0.3%碳酸氢钠,成为2% 碱性戊二醛,用于浸泡不耐高温的金属器械、内 镜等,消毒需10-30分钟,灭菌需7-10小时。
高效消毒剂
(2) 但浸泡金属类物品时,需加入0.5%亚硝酸钠 作为防锈剂。
(3)灭菌后的物品,使用前用无菌蒸馏水冲洗。
——1998年,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器械分支杆菌污 染,从而引起切口感染(某市妇儿医院发生166名产妇 手术切口的结核分支杆菌感染。 46人索赔两千多万。)
(3)有腐蚀及漂白作,不宜用于金属制品、有色 衣服及油漆家具的消毒。 (4)3天更换一次消毒液。
低效消毒剂
1、苯扎溴铵(新洁而灭): (1)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吸咐作用, 会降低药效,所以溶液内不可投入纱布棉花等。 (2)对铝制品有破坏作用,故不可用铝制品盛装。 (3)对亲水性病毒及结核杆菌、芽胞等无杀灭作 用,目前已较少使用。
2、氯已定(洗必泰): 0.1%溶液用于物体表面消毒。 0.05%溶液用于创面消毒。 0.02%溶液用于手消毒,浸泡3分钟。
化学消毒剂使用原则:
• 坚持合理使用。 • 根据物品性能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 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 熟悉消毒剂的毒副作用,做好工作人员的防护。 • 消毒后的物品在使用前须用盐水冲洗,以免刺激人体
• ③保护眼睛和皮肤:紫外线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 作用,易引起眼炎、皮炎,且臭氧对人体不利, 因此一般不在有人的环境中使用,必须使用时应 戴防护镜,穿防护衣,或用被单遮盖肢体。
消毒注意事项:
• ④紫外线穿透力较差,消毒时物品应摊开或挂起, 且定时翻动以保证各表面均受到直接照射。
• ⑤记录消毒时间应从灯亮5~7分钟开始,如需再 次开启,应间隔3~4分钟。
➢ 糖尿病及其它易感人群增加: • 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 3岁以下的小儿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60
岁以上的老人脏器功能衰退,防御功能低下抵御力 下降,女性特殊生理状况如:月经期、哺乳期.个 体比较敏感,抵抗力下降. • 病理因素:患者本身对病原微生物抵抗力降低如: 恶性肿瘤、血液病、放疗化疗的应用.
医院感染易感因素
➢ 环境污染(空气、水源等污染)、医院管 理机制不完善:
医院建筑步局不合理、 卫生设施不良、 消毒灭菌存在缺陷。
பைடு நூலகம்
五、院感传播途径
• 定义:指在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从病原体排 至其在新的易感者体内繁殖所经历的全部 过程。
• 1、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的最常见传播方式之一。 分为直接传播(病人或医务人员直接与感染源接 触而获得)间接传播(病原体污染了医疗设备和 用具通过接触这些物品所造成的传播)
1、乙醇: (1)以70-75%溶液作为消毒剂,多用于皮肤
消毒。
(2)95%溶液可用于燃烧灭菌。 (3)使用浓度勿超过80%,因乙醇杀菌需一定 量的水分,浓度过高或过低均影响杀菌效果。
(4)易挥发,需加盖保存,定期测定,保持有 效浓度。
(5)有刺激性,不宜用于粘膜及创面消毒。
中效消毒剂
2、碘伏:
(1)0.5-1%用于外科手术及注射部位皮肤消毒。 0.1%有效碘溶液用于消毒体温计。 0.05%用于粘膜、创面消毒。
院感知识培训
主要内容
• 院感定义 • 院感研究对象 • 院感分类 • 院感易感因素 • 院感传播途径 • 消毒、灭菌方法 • 无菌物品保存有效期 • 手卫生 • 职业暴露 • 医疗废物管理
一、定义
• 医院内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患者、 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内受到的感染。指任何 人在医院活动期间由于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
常用化学消毒剂
高效消毒剂:即通过使菌体蛋白氧化变性、破坏细菌细
胞膜通透性、酶失去活性等,达到杀灭细菌、病毒、芽 胞、真菌等目的。(碘酊、福尔马林、戊二醛、过氧乙 酸、环氧乙烷)
1、碘酊: (1)2%溶液用于皮肤消毒,2.5%溶液用于 脐带断端的消毒,擦后待干,再用70%乙醇脱碘。 (2)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性,故不能用于粘 膜消毒;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可用于金属器械的消毒。 同时对碘过敏者禁用。
(2)紫外线消毒
• 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 病毒和立克次体等 .
它属于电磁波辐射, 杀菌最强的波 长范围是 250~270nm。
紫外线作用机制
• 作用于微生物的DNA使其失去转换能力 • 破坏菌体蛋白质 • 降低菌体氧化酶活性 • 使空气中的臭氧电离产生极强杀菌作用的臭氧
消毒方法
• 2、空气传播:悬浮在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微粒以 空气为媒介,而进行的传播(如患者咳漱、打喷 嚏)。
院感传播途径
3、消化道传播:各种原因导致医院水源或食物被病 原微生物污染(如甲肝、感染性腹泻)
4、注射、输液、输血传播(血液传播):通过污染 的药液、血制品、注射或输血器械等途径传播感 染(输液、输血中发热反应,输血导致的丙肝等)
局部处理措施
七、无菌物品保存有效期
• 铺好的无菌盘有效使用时间4小时,打开的无菌 包有效期24小时
• 打开的棉签有效使用时间24小时 • 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无菌液体须注明启
用日期、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
各种容媒超过24小时不能使用。
八、手卫生
• 医务人员的手经常直接或间接的与污染物品或患 者接触,极易引起医院感染。
高效消毒剂
4、环氧乙烷:
(1)一般消毒灭菌剂量为800-1200mg/L, 温度为52℃-56℃,相对湿度为50%-70%,时 间为2.5-4小时。
(2)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在阴凉通风 无火源处,储存温度不可超过40℃.
(3)每次消毒之时,应进行效果检测及评 价。
高效消毒剂
5、过氧乙酸: (1)0.2%溶液用于手消毒,浸泡1-2分
• 第六步: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 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 手交换进行;
•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 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九、职业暴露
• 定义: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 中意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 或者是被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 破皮肤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况。
钟。0.5%溶液用于餐具消毒,浸泡30-60分 钟。0.2-0.5%用于物体表面消毒,浸泡10 分钟。1-2%溶液用于室内空气消毒.
(2)对金属有腐蚀性,易氧化分解而降 低杀菌力,需现配现用。
(3)浓溶液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配制时 要戴口罩和橡胶手套。并放于阴凉避光处。
中效消毒剂
能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 但对肝炎病毒及芽胞无效。(乙醇、碘伏、含氯 消毒剂)
四、医院感染易感因素
➢ 侵入性操作:侵入性诊疗操作,破坏皮肤黏膜屏障:
如器官移植、血液透析、中心静脉插管和脑室引流等 。
➢ 肿瘤化学治疗药物 ➢ 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 广谱、超广谱抗菌药物的开发和应用:如无
适应症的预防性用药、术前用药时间过早等,均易致耐
药菌诛增加,菌群失调。
医院感染易感因素
(2)碘伏稀释后稳定性差,宜现用现配。 3、含氯消毒剂(常用漂白粉、漂白粉精、氯胺T、二 氯异氰脲酸钠等):
(1)0.5%漂白粉溶液、0.5-1%氯胺溶液用于浸泡 餐具、便具等,浸泡30分钟。
1-3%漂白粉、0.5-3%氯胺溶液喷洒或擦拭地 面、墙壁及物品表面。
中效消毒剂
(2)配制的溶液性质不稳定,应现配现用, 并保存在密闭容器内,减少有效氯的丧失。
细胞。 • 消毒剂中不能放纱布、棉球等,以防止减低消毒效力。 • 消毒剂过期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并定期检测调整
浓度。
氧气湿化瓶等管道消毒方法
• 首先应彻底清洗干净, 擦干
• 用0.1%含氯消毒液浸 泡30分钟后用无菌水 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 长期使用的湿化瓶每 日更换,呼吸机管道》 48h更换,临时使用的 一人一用一消毒。
清洁、消毒、灭菌
• 消毒: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 方法消除或杀灭除芽孢以 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 灭菌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 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 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 以及细菌芽孢。
消毒灭菌方法
(一)常用物理消毒灭菌:
1、热力消毒灭菌: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 导致其死亡.
❖ 干热法:燃烧污染的 废气物、病理标本、 带脓性的敷料、纸张。 ❖ 湿热法:煮沸消毒、 压力蒸汽灭菌等。
• ⑥定期检测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一般每隔3~6 个月1次,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应予以更换。
• ⑦定期作空气培养监测消毒效果。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 利用化学药物使微生物的 蛋白凝固变性,酶蛋白失 去活性,抑制微生物代谢、 生长繁殖或破坏细菌细胞 膜的结构以改变其通透性, 使细胞破裂、溶解,从而 达到消毒灭菌的作用。常 用的方法有擦拭、浸泡、 喷雾及熏蒸法。
2、福尔马林(37-40%的甲醛溶液): (1)40%甲醛2-10ml/m3加水4-20ml加热,
作室内物品及空气消毒。
高效消毒剂
(2)10%甲醛可作浸泡器械消毒。 (3) 但它的穿透力差,因此衣物应挂起消毒。 消毒效果易受温度、湿度影响,要求室温在18℃ 以上、相对湿度在70%以上。 (4)对人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使用时注意 防护。 3、 戊二醛:
二、院感研究对象
• 包括住院患者、医务人员、门诊急诊患者、陪同 人员、探视人员及其他医院流动人员。
• 但以上人员除住院患者,其他人员在医院内停留 时间相对短暂,常常难以确定其感染是否来自于 医院,所以院感的研究对象主要为住院患者。
三、分类
根据病原体来源不同,可将院感分为内源性和外 源性: • 内源性(又称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自身菌 群。即寄居在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 通常是不致病的,当人的免疫功能受损,健康状 态不佳或正常菌群发生移位时才会发生感染。 (如肝硬化患者易发生原发性腹膜炎) • 外源性(又称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 通过直接或间接感染途径,病原体由一个人传播 给另一个人而形成的感染。如:患者与患者、患 者与医院工作人员之间的直接感染,或通过空气、 水、物品的间接感染。
• ①空气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2m,照射时间30~ 60分钟。
• ②物品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25~60cm,消毒时 将物品摊开或挂起,照射时间20~30分钟。
医院感染 暴发
紫外线消毒注意事项
• ①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室内温度20~40℃,相 对湿度40%~60%时,紫外线消毒最为适宜。
• ②保持紫外线灯管清洁,一般每2周用无水乙醇擦 拭1次,发现有污垢应随时擦拭。
七步洗手法
• 第一步:洗手掌 ,掌心相对,手指 并拢相互揉搓
•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 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 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 第四步: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 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 第五步:洗指背 弯曲各手指关节, 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双手交换进行;
(一)常用物理消毒灭菌
2、光照消毒法(辐射消 毒):利用紫外线的 灭菌作用,使菌体蛋 白发生光解、变性导 致细菌死亡。
(1)日光暴晒法
日光暴晒法:利用日
光的热、干燥、紫外 线的作用来杀菌。
•
1)用途:常用于
床垫、毛毯、书籍、
衣服等的消毒。
•
2)方法:将物品
放在阳光下暴晒6小时
可达到消毒效果,中
间要定时翻动。
5、生物媒介传播:指动物或昆虫携带病原微生物作 为人之间传播的中间宿主。如蚊子传播疟疾、乙 型脑炎等。
六、清洁、消毒、灭菌
是预防和控制院感的重要措施。 • 清洁:是指用清水、清洗剂、机械去污等物理方
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 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但并非杀灭微生物;是物 品消毒灭菌的前期步骤。适用于:地面、墙壁、 医疗护理用具等物体表面处理。
• 洗手是防止院感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手卫生
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 最经济的措施是: 认真、规范的洗手 但要能够经常和 适时的洗手 • 严格实施正确 的洗手规则可减少 医院感染20~30%。
科学的洗手方法和步骤
•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取下手表,卷袖过肘 • 打开水龙头调节水流、 • 水温 • 湿润双手,关上水 龙头并取清洁剂涂抹 按序揉搓双手 • 打开水龙头, 流平冲净 擦手纸或毛 巾擦干或烘 干机下烘干。
(1)2%戊二醛加入0.3%碳酸氢钠,成为2% 碱性戊二醛,用于浸泡不耐高温的金属器械、内 镜等,消毒需10-30分钟,灭菌需7-10小时。
高效消毒剂
(2) 但浸泡金属类物品时,需加入0.5%亚硝酸钠 作为防锈剂。
(3)灭菌后的物品,使用前用无菌蒸馏水冲洗。
——1998年,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器械分支杆菌污 染,从而引起切口感染(某市妇儿医院发生166名产妇 手术切口的结核分支杆菌感染。 46人索赔两千多万。)
(3)有腐蚀及漂白作,不宜用于金属制品、有色 衣服及油漆家具的消毒。 (4)3天更换一次消毒液。
低效消毒剂
1、苯扎溴铵(新洁而灭): (1)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吸咐作用, 会降低药效,所以溶液内不可投入纱布棉花等。 (2)对铝制品有破坏作用,故不可用铝制品盛装。 (3)对亲水性病毒及结核杆菌、芽胞等无杀灭作 用,目前已较少使用。
2、氯已定(洗必泰): 0.1%溶液用于物体表面消毒。 0.05%溶液用于创面消毒。 0.02%溶液用于手消毒,浸泡3分钟。
化学消毒剂使用原则:
• 坚持合理使用。 • 根据物品性能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 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 熟悉消毒剂的毒副作用,做好工作人员的防护。 • 消毒后的物品在使用前须用盐水冲洗,以免刺激人体
• ③保护眼睛和皮肤:紫外线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 作用,易引起眼炎、皮炎,且臭氧对人体不利, 因此一般不在有人的环境中使用,必须使用时应 戴防护镜,穿防护衣,或用被单遮盖肢体。
消毒注意事项:
• ④紫外线穿透力较差,消毒时物品应摊开或挂起, 且定时翻动以保证各表面均受到直接照射。
• ⑤记录消毒时间应从灯亮5~7分钟开始,如需再 次开启,应间隔3~4分钟。
➢ 糖尿病及其它易感人群增加: • 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 3岁以下的小儿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60
岁以上的老人脏器功能衰退,防御功能低下抵御力 下降,女性特殊生理状况如:月经期、哺乳期.个 体比较敏感,抵抗力下降. • 病理因素:患者本身对病原微生物抵抗力降低如: 恶性肿瘤、血液病、放疗化疗的应用.
医院感染易感因素
➢ 环境污染(空气、水源等污染)、医院管 理机制不完善:
医院建筑步局不合理、 卫生设施不良、 消毒灭菌存在缺陷。
பைடு நூலகம்
五、院感传播途径
• 定义:指在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从病原体排 至其在新的易感者体内繁殖所经历的全部 过程。
• 1、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的最常见传播方式之一。 分为直接传播(病人或医务人员直接与感染源接 触而获得)间接传播(病原体污染了医疗设备和 用具通过接触这些物品所造成的传播)
1、乙醇: (1)以70-75%溶液作为消毒剂,多用于皮肤
消毒。
(2)95%溶液可用于燃烧灭菌。 (3)使用浓度勿超过80%,因乙醇杀菌需一定 量的水分,浓度过高或过低均影响杀菌效果。
(4)易挥发,需加盖保存,定期测定,保持有 效浓度。
(5)有刺激性,不宜用于粘膜及创面消毒。
中效消毒剂
2、碘伏:
(1)0.5-1%用于外科手术及注射部位皮肤消毒。 0.1%有效碘溶液用于消毒体温计。 0.05%用于粘膜、创面消毒。
院感知识培训
主要内容
• 院感定义 • 院感研究对象 • 院感分类 • 院感易感因素 • 院感传播途径 • 消毒、灭菌方法 • 无菌物品保存有效期 • 手卫生 • 职业暴露 • 医疗废物管理
一、定义
• 医院内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患者、 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内受到的感染。指任何 人在医院活动期间由于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
常用化学消毒剂
高效消毒剂:即通过使菌体蛋白氧化变性、破坏细菌细
胞膜通透性、酶失去活性等,达到杀灭细菌、病毒、芽 胞、真菌等目的。(碘酊、福尔马林、戊二醛、过氧乙 酸、环氧乙烷)
1、碘酊: (1)2%溶液用于皮肤消毒,2.5%溶液用于 脐带断端的消毒,擦后待干,再用70%乙醇脱碘。 (2)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性,故不能用于粘 膜消毒;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可用于金属器械的消毒。 同时对碘过敏者禁用。
(2)紫外线消毒
• 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 病毒和立克次体等 .
它属于电磁波辐射, 杀菌最强的波 长范围是 250~270nm。
紫外线作用机制
• 作用于微生物的DNA使其失去转换能力 • 破坏菌体蛋白质 • 降低菌体氧化酶活性 • 使空气中的臭氧电离产生极强杀菌作用的臭氧
消毒方法
• 2、空气传播:悬浮在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微粒以 空气为媒介,而进行的传播(如患者咳漱、打喷 嚏)。
院感传播途径
3、消化道传播:各种原因导致医院水源或食物被病 原微生物污染(如甲肝、感染性腹泻)
4、注射、输液、输血传播(血液传播):通过污染 的药液、血制品、注射或输血器械等途径传播感 染(输液、输血中发热反应,输血导致的丙肝等)
局部处理措施
七、无菌物品保存有效期
• 铺好的无菌盘有效使用时间4小时,打开的无菌 包有效期24小时
• 打开的棉签有效使用时间24小时 • 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无菌液体须注明启
用日期、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
各种容媒超过24小时不能使用。
八、手卫生
• 医务人员的手经常直接或间接的与污染物品或患 者接触,极易引起医院感染。
高效消毒剂
4、环氧乙烷:
(1)一般消毒灭菌剂量为800-1200mg/L, 温度为52℃-56℃,相对湿度为50%-70%,时 间为2.5-4小时。
(2)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在阴凉通风 无火源处,储存温度不可超过40℃.
(3)每次消毒之时,应进行效果检测及评 价。
高效消毒剂
5、过氧乙酸: (1)0.2%溶液用于手消毒,浸泡1-2分
• 第六步: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 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 手交换进行;
•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 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九、职业暴露
• 定义: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 中意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 或者是被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 破皮肤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况。
钟。0.5%溶液用于餐具消毒,浸泡30-60分 钟。0.2-0.5%用于物体表面消毒,浸泡10 分钟。1-2%溶液用于室内空气消毒.
(2)对金属有腐蚀性,易氧化分解而降 低杀菌力,需现配现用。
(3)浓溶液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配制时 要戴口罩和橡胶手套。并放于阴凉避光处。
中效消毒剂
能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 但对肝炎病毒及芽胞无效。(乙醇、碘伏、含氯 消毒剂)
四、医院感染易感因素
➢ 侵入性操作:侵入性诊疗操作,破坏皮肤黏膜屏障:
如器官移植、血液透析、中心静脉插管和脑室引流等 。
➢ 肿瘤化学治疗药物 ➢ 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 广谱、超广谱抗菌药物的开发和应用:如无
适应症的预防性用药、术前用药时间过早等,均易致耐
药菌诛增加,菌群失调。
医院感染易感因素
(2)碘伏稀释后稳定性差,宜现用现配。 3、含氯消毒剂(常用漂白粉、漂白粉精、氯胺T、二 氯异氰脲酸钠等):
(1)0.5%漂白粉溶液、0.5-1%氯胺溶液用于浸泡 餐具、便具等,浸泡30分钟。
1-3%漂白粉、0.5-3%氯胺溶液喷洒或擦拭地 面、墙壁及物品表面。
中效消毒剂
(2)配制的溶液性质不稳定,应现配现用, 并保存在密闭容器内,减少有效氯的丧失。
细胞。 • 消毒剂中不能放纱布、棉球等,以防止减低消毒效力。 • 消毒剂过期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并定期检测调整
浓度。
氧气湿化瓶等管道消毒方法
• 首先应彻底清洗干净, 擦干
• 用0.1%含氯消毒液浸 泡30分钟后用无菌水 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 长期使用的湿化瓶每 日更换,呼吸机管道》 48h更换,临时使用的 一人一用一消毒。
清洁、消毒、灭菌
• 消毒: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 方法消除或杀灭除芽孢以 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 灭菌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 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 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 以及细菌芽孢。
消毒灭菌方法
(一)常用物理消毒灭菌:
1、热力消毒灭菌: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 导致其死亡.
❖ 干热法:燃烧污染的 废气物、病理标本、 带脓性的敷料、纸张。 ❖ 湿热法:煮沸消毒、 压力蒸汽灭菌等。
• ⑥定期检测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一般每隔3~6 个月1次,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应予以更换。
• ⑦定期作空气培养监测消毒效果。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 利用化学药物使微生物的 蛋白凝固变性,酶蛋白失 去活性,抑制微生物代谢、 生长繁殖或破坏细菌细胞 膜的结构以改变其通透性, 使细胞破裂、溶解,从而 达到消毒灭菌的作用。常 用的方法有擦拭、浸泡、 喷雾及熏蒸法。
2、福尔马林(37-40%的甲醛溶液): (1)40%甲醛2-10ml/m3加水4-20ml加热,
作室内物品及空气消毒。
高效消毒剂
(2)10%甲醛可作浸泡器械消毒。 (3) 但它的穿透力差,因此衣物应挂起消毒。 消毒效果易受温度、湿度影响,要求室温在18℃ 以上、相对湿度在70%以上。 (4)对人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使用时注意 防护。 3、 戊二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