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材料热处理工艺参数
常用钢材热处理参数

常用钢材热处理参数常见的钢材热处理参数包括淬火、回火、退火、正火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它们的温度范围、保温时间以及应用领域。
1. 淬火(quenching)淬火是指将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的钢材迅速冷却至室温或低温的热处理过程。
淬火的目的是增加钢材的硬度和强度。
常见的淬火温度范围为800℃到950℃,保温时间通常为数分钟。
钢材的选用因素包括成分、形状和尺寸、要求的性能等。
应用领域包括汽车零部件、工具、刀具等。
2. 回火(tempering)回火是指将淬火后的钢材加热至一个较低的温度范围并持续保温一段时间的热处理过程。
回火使得钢材硬度和强度降低,但同时也提高了其韧性和可塑性。
回火一般在淬火后立即进行。
温度范围通常为150℃到700℃,保温时间则根据要求的性能来确定。
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机械零部件、轴承等。
3. 退火(annealing)退火是指将钢材加热至足够高的温度并持续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过程。
退火的目的是消除钢材内部的应力,改善它的可加工性和韧性。
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的选择依赖于钢材的成分和形状,一般在600℃到800℃之间。
应用领域涉及到钢材的精密加工,如汽车制造、船舶等。
4. 正火(normalizing)正火是指将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的钢材空气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过程。
正火可以消除钢材内部的应力,改善它的可加工性和韧性。
正火温度范围一般为800℃到950℃,保温时间通常为数分钟。
应用领域包括汽车零部件、轴承、机械零件等。
此外,还有其他钢材热处理方法如奥氏体化退火、球化退火等针对不同的钢材类型和应用需求的热处理方法。
具体的热处理参数应根据材料的成分、形状和要求的性能来确定,并结合实际生产条件进行调整。
因此,在进行钢材热处理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和分析,以确定最佳的处理参数。
常见材料热处理方法

常见材料热处理方法部份材料热处理方法一、45 钢调质:1. 正常情况下加热温度在 810,840?之间:只要充分奥氏体化,加热温度越低越好。
2. 冷却中应注意的问题:热处理生产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冷却,很多热处理缺陷都产生在冷却中。
如:开裂、硬度不足、变形超差、局部有软点等等。
?出炉时不要慌忙,有时为怕不能淬硬而手忙脚乱。
只要不低于Ar3,是不会析出铁素体而影响表面硬度的。
?水温在冷却中相当重要,要严格控制水温不要超过 30?,若超过 30?,析出铁素体将是不可避免的,任你此后将工件冷透,硬度很难高于 300HB。
因此要严格控制水温不要超过 30?。
?工件入水后要不停的在水中移动,以快速破裂蒸汽膜而提高 500?以上的冷却速度,从而避免析出铁素体或珠光体,进而影响工件最终硬度。
?为避免复杂工件开裂,温度低于 300?以下可以出水空冷一会再水冷,当工件温度不超过 150?出水回火。
3. 严格按 45 钢的回火温度回火:一般取中偏下的回火温度,按 HRC=62-T×T/9000 进行计算,并结合每台炉子自身温差及淬火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4. 其它注意事项:?对于小件,特别是 30mm 以下的工件,要注意淬裂的问题。
45 钢仍然可能开裂,在硬度要求不太高时,可以选择油淬。
?除严格按规定的温度回火外,应根据实际淬火情况调整回火参数。
?对于批量较大且要求硬度较高的小件,要特别注意在水中的搅动问题,以增加冷却能力。
否则,返工不可避免。
?选择合适的电炉,确保加热时间不可过长,长时间加热并不利于提高工件硬度。
二、合金结构钢调质:1. 合金结构钢调质:可以参照上面的要求。
应注意的是:由于加入合金元素,C 曲线不同程度右移,甚至改变了形状;提高了珠光体的稳定性,提高了钢的淬透性和淬硬性,淬裂倾向增加。
因此,对相同含碳量来说,各临界点有所升高,加热温度要略高一些,保温时间要适当延长,便于合金碳化物的分解;淬火冷却时要适当缩短水冷时间,增加空冷时间,从而避免开裂。
6061热处理参数

6061铝合金是一种常用的热处理强化铝合金,以下是其常见的热处理参数:
1. 固溶处理(Solution Treatment):
加热温度:一般在525-540℃之间。
保温时间:这取决于材料的厚度,通常为每25mm厚度保温1小时,但至少需要保持4小时。
2. 淬火(Quenching):
冷却方式:可以采用水冷或空气冷却,具体取决于所需的机械性能和加工要求。
快速冷却(如水冷)可以获得更高的硬度和强度,而慢速冷却(如空气冷却)则可以提高耐腐蚀性和韧性。
3. 人工时效(Artificial Aging):
时效温度:通常有多个选项,包括140℃、160℃、180℃和200℃等,选择哪个温度取决于所需的机械性能平衡。
保温时间:在所选的时效温度下,保温时间通常是6小时。
这些参数是通用的指导值,具体的热处理参数可能会根据制造商的要求、材料的规格和最终产品的应用进行调整。
在进行热处理时,应参考相关的材料规格书或者与材料供应商和技术专家进行咨询,以确保获得最佳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
常用材料热处理工艺参数

常用材料热处理工艺参数
常用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取决于材料的组织性能要求、工艺性能要
求和使用条件等因素。
下面以几种常见的材料为例,介绍一些主要的热处
理工艺参数。
碳钢是一种普遍使用的金属材料,其热处理工艺参数包括淬火温度、
回火温度、保温时间等。
一般来说,碳钢的淬火温度在800℃至900℃之间,回火温度在150℃至500℃之间。
保温时间通常为1小时到3小时。
不锈钢是一类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的材料,其热处理工艺参数包括退
火温度、固溶温度和时效温度。
退火温度一般在800℃至900℃之间,固
溶温度在1000℃至1200℃之间,时效温度在500℃至700℃之间。
保温时
间通常为1小时到5小时。
铝合金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其热处理工艺参数包括固溶温度、
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等。
固溶温度一般在480℃至520℃之间,时效温度
在150℃至250℃之间。
时效时间一般为1小时至10小时。
铜合金是一种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其热处理工艺参数包括固溶温度、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等。
固溶温度一般在800℃至950℃之间,时效温度
在300℃至550℃之间。
时效时间一般为1小时至10小时。
上述只是对于不同材料几种常见的热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实际工艺参数还需要根据具体材料的特性和要求进行调整。
同时,热处理
工艺参数的选择也应考虑到工艺设备和生产成本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
可以通过试验和实践来确定最佳的热处理工艺参数。
常用钢材热处理参数

1000~1050
油
≤100 3.0~3.4 660~680 3.55~3.65
*73 286~331 5 (3.6~3.3)
3.0~3.2 660~670
293~331 2Cr12NiMo1W1V 760
970~990 油 ≤200
(3.55~3.35)
660~680 3.55~3.45
30Cr2MoV
640~660 630~640 650~670 630~650 630~650 610~630 640~660 620~640 610~630 630~650 610~630 550~600
570~620
660~680 660~670 660~670 650~670 640~660 620~640 620~640 600~620 600~620 580~600
2. 常用钢淬火、回火温度
2.1 要求综合性能的钢种:
表1
材料牌号 45 40CrA
35CrMoA
技术要求
强
硬度
度 HB(d10)
σs
440
197~229 (4.30~4.00)
淬火温度 (℃)
820~840
冷却 介质
水
390
192~223 (4.35~4.05)
油
490
217~255 (4.10~3.80)
590
241~277 (3.70~3.50)
735
269~302 (3.70~3.50)
940~960
油
≤60 61~250
≤60 61~150
2.8~3.1 3.2~3.45 2.8~3.1 3.2~3.3
670~690 670~680 670~680 660~680
常用钢材热处理参数表

火 等温℃
炉冷
710
炉冷
正 温度℃ 火 冷却
900-950 900-950
900-950 870-880
空冷
930-950
温度℃ 980
880
840 820
淬
硬度
火
61-64 58-60 >62
65
HRC
840
860 800
800 840
53-58 62-66 62 62-64 62-65
150℃ 63
810-870 800-870 780-800 炉冷
850-870
正 温度℃ 820-860 820-860 830-860 850-880
火 冷却
空冷
温度℃ 淬
硬度 火
HRC
810 57-64
810 57-64
870 >60
860 56-62
880 54-56
880 950 1050 1130 58-60 60-62 62-63 42-45
各 150℃ 61
61
61
56
54
59
60
63
42
种 200℃ 58
58
60
55
52
58
59
62
42
不 300℃ 54
54
56
51
48
53
58
59
43
同 400℃ 47
47
51
49
42
48
57
57
44
温 500℃
39
39
43
45
39
42
54
55
48
常用材料及零件热处理

常用材料及零件热处理
3.表面热处理方法特点和应用
表面热处理是通过改变零件表层组织,以获得硬度很高的马氏体,而保留心部韧性和朔性(即表面火),或同时表层的化学成分,以获得耐蚀、耐酸、耐碱性,及表层硬度更高的处理方法。
6.钢的淬透性
不同的钢种,接受淬火的能力不同,淬透层深度愈大,表明该钢种的淬透性愈好。
淬透性大的钢,其力学性能沿截面分布均匀;而淬透性小的钢心部力学性能低。
但全部淬透的工件,通常表面残留拉应力,对工件承受疲劳不利,工件热处理中也易变形开裂。
未淬透工件表面可残留压应力,反而有一定好处。
淬透层深度是指由淬火表面马氏体---50%马氏体+50%珠光体层的深度。
碳钢的淬透性低。
在设计大尺寸零件时,用碳钢正火比用碳钢调质更经济,而效果相似。
直径较大并具有几个台阶的台阶轴,需经调质处理时,考虑到淬透性影响,应先粗车成形,然后调质。
如果以棒料先调质,再车外圆,由于直径大,表面淬透层浅,阶梯轴尺寸较小的部分调质后的组织在粗车时可能被车去,起不到调质作用。
7.几种典型零件热处理示例
机床齿轮等零件常用材料及热处理。
常用材料热处理

种类 JIS
材料牌号
ASTM
GB
G5151 SCPH2 A216 WCB
ZG280-520
热处理方法
UNS 热处理制度 温度(℃)
冷却方法
J03002
退火 正火+(回
火)
(淬火+回火)
880~920 炉冷450℃后空冷
890~980+ (600~700)
空冷 液冷+空冷
G10250
淬火+回火
870+600
液冷+空冷
-
275
450
S45C
1045
正火
850
空冷
-
45
G10450
淬火+回火
840+600
液冷+空冷
-
355
600
G3202 SFVC2A
A105
20热处理代替
方法同SCPH2 温度存有偏差
250
485
G5152 SCPL1 A352 LCB
G3205 SFL2 A350 LF2
TA 2
175
480
215
340
G4107 SNB7
A193 B7
-
螺栓
G4107 SNB16 A193 B16
-
- (淬火+回火) 850↑+595↑ - (淬火+回火) 850↑+650↑
725
860
725
860
17
17
23
≦170
71
16
≦229
39
退火后≦197
常用金属材料热处理规范

常用金属材料热处理规范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工艺方法,使金属材料在固态下发生化学、物理或机械性能变化的过程。
热处理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耐磨性等性能,从而满足具体的应用要求。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金属材料的热处理规范。
1.碳钢的退火处理碳钢是最常见的金属材料之一,经过退火处理后可以提高其塑性和韧性。
通常将碳钢加热至800-900°C,保温时间由材料厚度决定,通常是每25mm厚度增加1小时。
然后将材料冷却到室温,这样可以得到具有良好塑性和韧性的碳钢。
2.不锈钢的固溶处理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但在焊接后会出现晶间腐蚀的问题。
固溶处理是为了解决晶间腐蚀问题而进行的热处理过程。
通常将不锈钢加热至1050-1150°C,保温时间取决于材料的厚度。
然后将材料迅速冷却到室温,这样可消除晶界处的过饱和元素,减少晶界的碳化物析出,从而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3.铸铁的正火处理铸铁是一种含碳量较高的金属材料,通过正火处理可以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通常将铸铁加热至850-950°C,保温时间由材料的厚度决定,通常是每25mm厚度增加1小时。
然后将材料冷却到室温。
正火处理可以改善铸铁的组织和性能,提高其机械性能。
4.铝合金的时效处理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但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软化现象。
时效处理是为了提高铝合金的强度和稳定性的热处理过程。
通常将铝合金加热至150-200°C,保温时间由材料的合金组成决定,通常是几小时至几十小时。
然后将材料迅速冷却到室温。
以上是几种常用金属材料的热处理规范,不同的金属材料可能需要不同的热处理工艺。
在进行热处理时,需要严格控制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等参数,以保证热处理的效果。
同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要求选择适当的热处理工艺,以获得期望的材料性能。
热处理工艺

使二次渗碳体或珠光体中的渗碳体球化,以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蔓延退火
熔点以下100~200℃
减少化学成份和组织的不匀称
去应力退火
Ac1线以下(普通为500~600℃)
消除工件中残留内应力
正火(空冷)
加热温度
组织
目的
亚共析钢
Ac3+30~50℃
F+S
(1)作为总算热处理:细化晶粒、匀称组织
(2)作为预先热处理:对结构较大的合金结构钢前,淬火或调质前常举行正火,消除魏氏组织和带状组织,并获得细小而匀称的组织。
(3)改善切削加工性能:调节硬度
过共析钢
Accm+30~50℃
S+ Fe3CⅡ
热处理工艺
组织
目的
彻低退火
(重结晶退火)
亚共析钢:Ac3+20 Nhomakorabea30℃F+P
组织匀称化和细化,得到临近平衡状态的组织,以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因为冷却速度缓慢,还可消除内应力。
等温退火
亚共析钢:高于Ac3
过共析钢:高于Ac1
快冷到A1~550℃之间,保温,然后再缓慢冷却。
同上
球化退火
过共析钢:高于Ac1
常见金属热处理参考

一、常见热处理方法名称操作方法目的应用退火将钢件加热到Ac3+30~50度或Ac1+30~50度或Ac1以下的温度(可以查阅有关资料)后,一般随炉温缓慢冷却。
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性能;2.细化晶粒,改善力学性能,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3.消除冷、热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
1.适用于合金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的锻件、焊接件以及供应状态不合格的原材料;2.一般在毛坯状态进行退火。
正火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cm 以上30~50度,保温后以稍大于退火的冷却速度冷却。
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性能;2.细化晶粒,改善力学性能,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3.消除冷、热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
正火通常作为锻件、焊接件以及渗碳零件的预先热处理工序。
对于性能要求不高的低碳的和中碳的碳素结构钢及低合金钢件,也可作为最后热处理。
对于一般中、高合金钢,空冷可导致完全或局部淬火,因此不能作为最后热处理工序。
淬火将钢件加热到相变温度Ac3或Ac1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水、硝盐、油、或空气中快速冷却。
淬火一般是为了得到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有时对某些高合金钢(如不锈钢、耐磨钢)淬火时,则是为了得到单一均匀的奥氏体组织,以提高耐磨性和耐蚀性。
1.一般用于含碳量大于百分之零点三的碳钢和合金钢;2.淬火能充分发挥钢的强度和耐磨性潜力,但同时会造成很大的内应力,降低钢的塑性和冲击韧度,故要进行回火以得到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回火将淬火后的钢件重新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经保温后,于空气或油、热水、水中冷却。
1.降低或消除淬火后的内应力,减少工件的变形和开裂;2.调整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获得工作所要求的力学性能;3.稳定工件尺寸。
1.保持钢在淬火后的高硬度和耐磨性时用低温回火;在保持一定韧度的条件下提高钢的弹性和屈服强度时用中温回火;以保持高的冲击韧度和塑性为主,又有足够的强度时用高温回火;2.一般钢尽量避免在230~280度、不锈钢在400~450度之间回火,因为这时会产生一次回火脆性。
常用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

代号工艺规范HBHRCZ 840~860℃ 空冷≤229—组织均匀化消除应力T215820~840℃ 水冷200~230—T235550~630℃ 回火220~250—T265820~840℃ 水冷—T265530~570℃ 回火—C42820~840℃ 水冷—C42350~400℃ 回火—C48820~840℃ 水冷—C48240~280℃ 回火—G42860~900℃高频、水冷—G42340~370℃ 回火—G48860~900℃高频、水冷—G48220~250℃ 回火—G54860~900℃高频、水冷—G54100~200℃ 回火—H48860~900℃高频、水冷—H48250~300℃ 回火—Y62950~980℃ 油冷——H62160~180℃ 回火——Y58950~980℃ 油冷——H58200~270℃ 回火——Th 850~870℃ 保温—Th 720~750℃ 等温炉冷—C481030~1050℃ 油冷——C48570~590℃ 回火——Y62980~1030℃ 油冷——H62160~180℃ 回火——Y58980~1030℃ 油冷——H58200~270℃ 回火——Th 700~790℃ 保温—Th680~700℃等温炉冷—冷处理在淬火后1小时内冷却到70℃——提高硬度(HRC+1)稳定尺寸C56840~860℃ 油冷—C56260~320℃ 回火—细化组织,降低硬度提高硬度和耐磨性热处理目的提高性能,改善组织提高硬度和耐磨性表面耐磨,芯部韧性好,变形小表面耐磨,芯部韧性好降低硬度,细化组织61~6357~5946~5161~6357~5954~5940~4546~5140~4546~5152~5746~51250~280207~255207~255常 用 金 属 材 料 热 处 理热 处 理硬 度钢号45Cr12Cr12CrMoVCrWMnC62840~860℃ 油冷—≥62代号工艺规范HBHRCCrWMnC62160~200℃ 回火—≥62提高硬度和耐磨性Th 810~830℃保温后炉冷196~229—细化组织C52790~820℃ 油冷—C52260~300℃ 回火—790~820℃ 油冷—200~220℃ 回火—Y32830℃ 油冷——H32540℃ 回火——T215840~860℃ 油冷200~230—T235600~650℃ 回火220~250—T265840~860℃ 油冷—T265540~600℃ 回火—C42830~850℃ 油冷—C42360~400℃ 回火—C48830~850℃ 油冷—C48280~320℃ 回火—C52840~860℃ 油冷—C52160~200℃ 回火—G48860~880℃—G48240~280℃ 回火—G52860~880℃—G52160~200℃ 回火—D500500~560℃—HV≥500表面耐磨,变形极小840~860℃ 油冷—160~200℃ 回火—Th 790~810℃ 保温—Th 710~720℃—Z900~950℃270~390—均匀组织,消除网状碳化物,有利球化C58760~780℃ 水冷—C58160~240℃ 回火—T215800~820℃—T215600~640℃—C61700~790℃ 水冷—C61160~220℃ 回火—提高硬度和耐磨性消除硬力,均匀组织,改善切削性能,提高耐磨性提高硬度和耐磨性Th=退火、Z=正火、T=调质、C=淬火、Y=油冷淬火、G=高频淬火、Hh=回火、RS=时效、T-G=调制高频淬火、H=火焰加热淬火、Q=氢化、D=氮化、S-C=渗碳淬火、S-G=渗碳高频有一定的强度和适当的韧性提高强度和耐磨性,但韧性稍低提高强度和耐磨性,但韧性降低表面耐磨,芯部韧性好,变形小不淬硬处可装配钻孔提高硬度和耐磨性细化组织,降低硬度提高硬度和耐磨性热处理目的提高硬度和弹性提高硬度和耐磨性改善组织,提高性能50~55≥5956~61≥6150~5556~6140~4546~5150~5546~51代号说明:C58(G58)C59(G59)≤302250~280207~229200~230钢号65Mn40Cr GCr15T8(T8A)T10(T10A)热 处 理硬 度代号说明:T-G=调制高频淬火、H=火焰加热淬火、Q=氢化、D=氮化、S-C=渗碳淬火、S-G=渗碳高频淬火。
常用材料热处理工艺参数

常用材料热处理工艺参数常用材料热处理工艺参数是指在热处理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些重要参数,包括温度、时间、冷却速度等。
这些参数对于材料的性能和组织结构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热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这些参数。
下面将对常用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参数进行详细介绍。
1.温度:温度是材料热处理过程中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不同材料的热处理温度有所不同,通常根据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要求来确定。
常见的热处理温度包括退火温度、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等。
-退火温度:退火是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以消除内部应力和改善材料的塑性。
退火温度一般为材料的临界温度,通常根据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等来确定。
-淬火温度:淬火是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迅速冷却,使材料快速形成马氏体或贝氏体的组织结构。
淬火温度一般为材料的临界温度,通常根据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等来确定。
-回火温度:回火是将材料在淬火后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
回火温度一般根据材料的性能要求来确定,不同温度可以使材料获得不同的硬度和强度。
2.时间:时间是指在热处理过程中材料所处的时间长度。
不同热处理工艺需要不同的时间,通常根据材料的厚度和性能要求来确定。
时间越长,材料的组织结构发生的变化越大。
-退火时间:退火时间一般较长,根据不同的材料类型和尺寸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大尺寸的材料需要更长的退火时间,以保证材料的均匀性和完全去除内部应力。
-淬火时间:淬火时间较短,一般为几秒钟至几分钟不等。
时间过长会导致材料的回火现象,从而降低硬度和强度。
-回火时间:回火时间根据材料的性能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回火时间较短可以得到较高的硬度和强度,而回火时间较长可以得到较低的硬度和强度。
3.冷却速度:冷却速度是指在热处理过程中,将材料从高温快速冷却到室温的速度。
冷却速度对材料的相变和组织结构起着重要的影响。
-淬火速度:淬火速度是淬火过程中材料由高温迅速冷却的速度。
淬火速度越快,材料的硬度和强度越高。
热处理工艺规程(工艺参数)

热处理工艺规程(工艺参数)编制: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受控标识处:分发号:目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2.常用钢淬火、回火温度 (1)2.1要求综合性能的钢种 (1)2.2要求淬硬的钢种 (4)2.3要求渗碳的钢种 (6)2.4几点说明 (6)3.常用钢正火、回火及退火温度 (7)3.1要求综合性能的钢种 (7)3.2其它钢种 (8)3.3几点说明 (8)4.常用钢去应力温度 (10)5.各种热处理工序加热、冷却范围 (12)5.1淬火………………………………………………………………………………………………1 25.2 正火及退火 (14)5.3回火、时效及去应力 (15)5.4工艺规范的几点说明 (16)6.化学热处理工艺规范 (17)6.1氮化 (17)6.2渗碳 (20)7.锻模热处理工艺规范 (22)7.1锻模及胎模 (22)7.2切边模 (24)7.3锻模热处理注意事项 (25)8.有色金属热处理工艺规范 (26)8.1铝合金的热处理 (26)8.2铜及铜合金 (26)9.几种钢锻后防白点工艺规范 (27)9.1第Ⅰ组钢 (27)9.2第Ⅱ组钢 (28)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为“热处理工艺规程”(工艺参数),它主要以企业标准《金属材料技术条件》B/HJ-93年版所涉及的金属材料和技术要求为依据(不包括高温合金),并收集了我公司生产常用的工具、模具及工艺装备用的金属材料。
本标准适用于汽轮机、燃气轮机产品零件的热处理生产。
2.常用钢淬火、回火温度2.1 要求综合性能的钢种:注:①采用日本材料时,淬火温度为960~980℃,回火温度允许比表中温度高10~30℃。
②有效截面小于20mm者可采用空冷。
2.2要求淬硬的钢种(新HRC>30)注:①回火后油冷。
②淬火加热时要加以保护,以防脱碳。
③回火脆性区为500~510℃,严禁采用。
④回火脆性区为470~530℃,严禁采用。
2.3 要求渗碳淬硬的钢种2.4几点说明:⑴表1~3中提供的淬火、回火温度范围,是供生产时按具体情况选定参数用的,不是某一炉允许的温度偏差。
热处理工艺规范

热处理工艺标准一、淬火、回火工艺标准1.淬火、回火准备工作:1〕检查设备,仪表是否正常;2〕正确选择夹具;3〕检查零件外表是否有碰伤、裂纹、锈斑等缺陷;4〕确认零件要求的淬火部位硬度、变形等的技术要求,核对零件的形状、材料的加工状态是否与图样及工艺文件相符合;5〕外表不允许氧化、脱碳的零件,当在空气炉加热时,应采取防氧化脱碳剂装箱保护或采用真空炉加热;6〕易开裂的部位如尖角靠边的孔,应采取预防措施,如塞石棉、耐火泥等。
2.常见材料淬火、回火工艺标准1〕加热温度表1 常用材料的常规淬火、回火标准注:Cr12Mo1V1 即 D2〔美国〕、1.2379〔德国〕、SLD〔日立〕、SKD11〔日本〕、K110〔奥地利〕;9CrWMn 即 O1〔美国〕、1.2510〔德国〕、K460〔奥地利〕;4Cr5MoSiV1 即 H13〔美国〕、1.2344〔德国〕、8407/8402〔一胜百〕、W302〔奥地利〕;7Cr7Mo3V2Si 即 LD1;HS-1是高级火焰淬火,多用模具钢;除45号钢或特别说明均采用回火两次的工艺。
2〕淬火保温时间t =8~10 min+kαDk——装炉系数〔1~1.5〕;α——保温系数〔见表2〕;D——零件有效厚度。
表2 淬火保温系数3〕回火保温时间①工件有效厚度d<=50mm,保温2小时;②工件有效厚度d>50mm,按照保温时间t=d/25〔小时〕计算;③每次回火后空冷至室温,再进行下次回火。
4〕去应力〔入炉时效〕①高合金钢550~650℃,热透后,保温时间>3小时;3.淬火和回火设备1〕淬火设备——真空淬火炉、中温箱式炉、高温箱式炉。
2〕回火设备——真空回火炉、中温箱式炉。
3〕冷却设备——水槽、油槽、风箱。
4.操作方法1〕零件应均匀摆放于炉内有效加热区,在箱式炉中一般为单层排列加热,工件间适当间隙。
小件可适当堆放,但要酌情增加保温时间。
2〕细长零件加热要考虑装炉方法,以减少工件变形,如垂直吊挂,侧立放平支稳等。
常用钢临界温度锻造热处理工艺及硬度参数

常用钢临界温度锻造热处理工艺及硬度参数常用钢是指在工业生产和各种机械制造中广泛应用的钢种,其临界温度、锻造、热处理工艺以及硬度参数对于钢材的加工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来阐述常用钢的相关知识。
一、临界温度临界温度指的是钢材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相变的温度,常用钢的临界温度主要有以下几种:1.A1临界温度:A1临界温度是指钢材在加热时开始发生奥氏体转变的温度,也是受力学性能要求决定的重要温度。
常用钢材的A1临界温度一般在700℃到900℃之间。
2.A3临界温度:A3临界温度是指钢材在加热时完成全部奥氏体转变的温度,进一步提高温度将无法改变组织。
常用钢材的A3临界温度一般在750℃到950℃之间。
3.AC1临界温度:AC1临界温度是指钢材在冷却时开始发生奥氏体相变的温度,也是冷作修正应力的关键温度。
常用钢材的AC1临界温度一般在700℃到800℃之间。
二、锻造工艺锻造是将钢材加热至临界温度后进行塑性变形的一种加工方法。
常用钢的锻造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加热:将钢材加热至适当的锻造温度,一般要求温度应在临界温度以上50℃左右。
2.锻造:通过锻锤、压力机等设备对钢材进行塑性变形,通常分为自由锻造和模锻两种方式。
锻造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和变形速度,以确保钢材的物理性能和组织结构。
3.冷却:锻造后的钢材需要经过适当的冷却处理,一般采用空冷或水冷的方式。
冷却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冷却速度,以防止产生裂纹和变形。
三、热处理工艺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和冷却控制钢材的组织和性能,使其达到预期的要求。
常用钢的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回火处理:将淬火后的钢材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进行冷却,以缓解应力和提高韧性。
2.淬火处理:将钢材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迅速冷却到室温,使钢材产生马氏体组织,提高硬度和强度。
3.淬火和回火处理:先进行淬火处理,然后再进行回火处理,可以使钢材既达到较高的硬度和强度,又有一定的韧性。
热处理工艺规程(工艺参数)

热处理工艺规程(工艺参数)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金属材料来改变其物理和机械性能的方法。
热处理工艺规程(工艺参数)是指在进行热处理过程中所需的关键参数和操作流程。
下面将介绍热处理工艺规程中的主要内容。
1.材料选择:在热处理工艺规程中,首先需要选择适合进行热处理的材料。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硬度,因此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热处理。
2.加热温度:加热温度是热处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加热温度直接影响材料的相变和组织结构的形成,从而影响其性能。
加热温度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材料的特性和所要求的性能进行确定。
3.保温时间:保温时间指的是材料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需要在该温度下保持的时间。
保温时间的长短决定了材料的组织结构是完全转变还是部分转变。
不同材料的保温时间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4.冷却速率:冷却速率是指材料从加热温度急剧冷却至室温的速度。
冷却速率的选择会影响材料的相变过程和组织结构的形成,从而对材料的性能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快速冷却可以获得高强度和硬度,而慢速冷却则可以获得较高的韧性。
5.加热方式:热处理中常用的加热方式有电阻加热、感应加热和燃气加热等。
不同的加热方式具有不同的加热速度和均匀度,需要根据材料的要求和实际生产条件进行选择。
6.热处理设备:在进行热处理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热处理设备来完成加热和冷却的过程。
热处理设备应具备稳定和可控的加热和冷却功能,以确保热处理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7.检测方法:热处理后的材料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和评价。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金相显微镜观察、硬度测试、拉伸测试等。
检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需要评价的性能指标和实际条件进行确定。
总结起来,热处理工艺规程(工艺参数)是热处理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它涉及到材料选择、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率、加热方式、热处理设备和检测方法等方面。
这些参数的选择和控制直接影响着热处理后材料的性能,因此在热处理工艺规程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特性和要求,结合实际生产条件进行合理确定。
阀门常用材料热处理

阀门常用材料热处理zq/qb-031wc6铸钢件热处理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wc6阀门铸钢的热处理工艺。
2.化学成分(%)c<0.20,mn0.50~0.80si<0.60s<0.20p<0.03cr1.0~1.53.机械性能要求σb≥482n/mm2σs≥275n/mm2δ5≥20%ψ≥35%4.热处理工艺4.1热处理方式:正火+回火4.2热处理参数;4.2.1正火充电温度:≤ 300℃,加热速度:≤ 100℃/HR,加热温度:920℃±2℃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
铸件有效厚度mm保温时间min≤ 50210 ~ ~ 24050~~75240~~30075~~100300~~360100~~125360~~420125~~150420~~480冷却方式:空冷4.2.2回火充电温度:≤ 300℃,加热速度:≤ 100℃/HR,加热温度:700℃±20℃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
铸件有效厚度mm保温时间min≤ 50240 ~ ~ 27050~~75270~~33075~~100330~~390100~~125390~~450125~~150420~~480冷却方式:空冷,用户要求时,可炉冷至300℃后空冷,冷却速度≤100℃/hr。
5.其它5.1当用户指定热处理工艺时,应按其要求执行。
5.2焊后热处理工艺按工厂工艺部门规定执行。
5.3切割前预先热处理工艺按kfr4312-1的规定执行。
zq/qb-034lcb铸钢件热处理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lcb材质的阀门铸钢的热处理工艺。
2、化学成分(%)c<0.30,mn<1.00si<0.60s<0.020p<0.033、机械性能要求σb≥448n/mm2σs≥245n/mm2δ5≥24% ψ ≥ 35%-45.6℃,冲击能量。
三个样品的平均值大于17.8j,允许一个样品低于平均值,但应大于13.7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