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成本的公式是
产品成本计算的公式
![产品成本计算的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d2ff70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5.png)
产品成本计算的公式
产品成本计算的公式
产品成本计算公式有:成本=售价-利润。
其中,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直接费用,销售成本=生产成本+销售费用,销售费用包括广告费用、运费、税费等。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
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即称为成本。
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经营成本通常包括原料、材料、燃料等支出,也可以包括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折旧费用、应付职工薪酬等要素。
成本计算公式
![成本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aee7cb4240c844769eaeef6.png)
成本计算公式159.产品总成本产品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品总量或=期初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本期支出的生产费用-期末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160.产品单位成本产品单位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产品总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或=产品总成本/产品产量161.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9月份累计实际总成本+第四季度预计总成本)/(1~9月份累计实际产量+第四季度预计产量)=(1~9月份实际产量×1~9月份实际平均单位成本+第四季度预计产量×第四季度预计单位成本)/(1~9月份实际产量+第四季度预计产量)162.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划期可比产品单位计划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或=可比产品计划产量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163.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 ×100%或=100%-[∑(本年计划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本年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100%-(可比产品本年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总成本)×100%164.单位产品目标成本单位产品目标成本=预测的出厂价格×(1-税率)-利润目标/预测产量165.成本降低目标率成本降低目标率=(单位成本降低目标额/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00%单位成本降低目标额=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单位产品目标成本166.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总额/(最高产量-最低产量)变动成本总额=最高产量的总成本-最低产量的总成本167.可比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68.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各种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69.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100%-[本期可比产品总成本/(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本期实际产量)]**100%=[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00%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本期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70.全部商品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全部商品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总成本=∑(各种商品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种商品产品本期实际产量)商品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71.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 ×100%或=100%-(报告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00%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报告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72.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率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单位产品计划成本)×100%173.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完成率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完成率=∑(每种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每种产品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100%(全部产品实际总成本/全部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计算的总成本)×100%174.材料费用的分配1、1、产品重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该种材料费用/各种产品重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重量×分配率2、2、系数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产量×系数)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产量×系数×分配率3、3、产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产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产量×分配率4、4、定额成本分配法,其分配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费用总额/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5、5、定额耗用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该种材料费用/∑(某产品产量×某产品的该种材料消耗定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某产品该种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率175.工资费用的分配1、1、原材料成本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原材料成本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原材料成本×分配率2、2、产品实际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的实用工时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的实用工时×分配率176.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1、1、生产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生产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总额=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分配率2、2、机器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耗用机器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该种产品耗用机器工时×分配率3、3、机器功率时数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机器功率时数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该种产品的机器功率时数×分配率177.在产品成本在产品完工率=(单位在产品累计平均工时定额/单位产品工时定额)×100%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完工率分配率=费用总额/(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分配率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分配率178.计划产品销售量计划产品销售量=计划期初产品库存量+本期产品生产量-计划期末库存量179.计划期末发出商品量计划期末发出商品量=(计划期第四季度产量/90)×发出商品定额日数发出商品定额日数=基年第三季度发出商品的平均结余额/(基年第三季度商品产品实际工厂成本/90)180.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量×单位销售成本1、1、先进先出法,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产品总成本+(本期计划产量-期末计划结存数量)×本期生产产品计划单位成本]/本期计划销售数量2、2、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量×期初结存产品单位成本+本期计划生产数量×本期计划生产单位成本)/(期初结存数量+本期计划生产数量)181.销货合同完成率销货合同完成率=(本期实际交货额/本期合同订货额)×100%或=商品产值完成率×销售系数×合同内销售占销售产值的比重商品产值完成率=(实际商品产值/计划商品产值)×100%销售系数=实际销售产值/实际商品产值合同内销售占销售产值的比重=本期实际交货值/实际销售产值182.合同数量执行率合同数量执行率=(本期已执行销售合同张数/本期已签订应执行销售合同张数)×100%183.利润总额利润总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或-)营业外收支净额184.保本点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创利额保本点销售=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税金)185.目标利润销售量目标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单位创利润单位创利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额186.保本点销售收入保本点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创利率=固定成本总额/(1-变动成本率)创利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创利率=(创利额/单位售价)×100%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单位售价]×100%187.目标利润销售收入目标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创利率=(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1-变动成本率)多种产品目标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总额)/加权平均创利率加权平均创利率=(全部产品创利率/全部产品计划销售收入)×100%或=∑(单位产品创利率×该产品占总销售收入百分比)188.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100%189.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100%190.产值利润率产值利润率=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a27. 材料成本差异率: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28. 施工管理费的分配:某类工程(或产品,劳务)应分配的管理费=实际发生的施工管理费总额×某类工程(产品、劳务)成本中人工费/各类工程(产品,劳务)成本中人工费总额某建筑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应分配的管理费=建筑工程成本应分配的管理费总额×某建筑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直接费成本/各建筑工程的直接费成本总额某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应分配的管理费=安装工程成本应分配的管理费总额×某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人工费/安装工程的人工费总额29. 附属企业成本计算的程序:完工产品总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完工产品数量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成本计算公式
![成本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539c58b008a1284ac85043c7.png)
成本计算公式159.产品总成本产品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品总量或=期初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本期支出的生产费用-期末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160.产品单位成本产品单位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产品总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或=产品总成本/产品产量161.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9月份累计实际总成本+第四季度预计总成本)/(1~9月份累计实际产量+第四季度预计产量)=(1~9月份实际产量×1~9月份实际平均单位成本+第四季度预计产量×第四季度预计单位成本)/(1~9月份实际产量+第四季度预计产量)162.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划期可比产品单位计划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或=可比产品计划产量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163.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 ×100%或=100%-[∑(本年计划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本年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100%-(可比产品本年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总成本)×100%164.单位产品目标成本单位产品目标成本=预测的出厂价格×(1-税率)-利润目标/预测产量165.成本降低目标率成本降低目标率=(单位成本降低目标额/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00%单位成本降低目标额=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单位产品目标成本166.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总额/(最高产量-最低产量)变动成本总额=最高产量的总成本-最低产量的总成本167.可比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68.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各种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69.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100%-[本期可比产品总成本/(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本期实际产量)]**100%=[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00%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本期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70.全部商品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全部商品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总成本=∑(各种商品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种商品产品本期实际产量)商品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71.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 ×100%或=100%-(报告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00%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报告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72.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率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单位产品计划成本)×100%173.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完成率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完成率=∑(每种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每种产品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100%(全部产品实际总成本/全部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计算的总成本)×100%174.材料费用的分配1、1、产品重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该种材料费用/各种产品重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重量×分配率2、2、系数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产量×系数)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产量×系数×分配率3、3、产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产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产量×分配率4、4、定额成本分配法,其分配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费用总额/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5、5、定额耗用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该种材料费用/∑(某产品产量×某产品的该种材料消耗定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某产品该种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率175.工资费用的分配1、1、原材料成本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原材料成本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原材料成本×分配率2、2、产品实际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的实用工时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的实用工时×分配率176.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1、1、生产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生产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总额=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分配率2、2、机器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耗用机器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该种产品耗用机器工时×分配率3、3、机器功率时数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机器功率时数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该种产品的机器功率时数×分配率177.在产品成本在产品完工率=(单位在产品累计平均工时定额/单位产品工时定额)×100%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完工率分配率=费用总额/(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分配率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分配率178.计划产品销售量计划产品销售量=计划期初产品库存量+本期产品生产量-计划期末库存量179.计划期末发出商品量计划期末发出商品量=(计划期第四季度产量/90)×发出商品定额日数发出商品定额日数=基年第三季度发出商品的平均结余额/(基年第三季度商品产品实际工厂成本/90)180.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量×单位销售成本1、1、先进先出法,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产品总成本+(本期计划产量-期末计划结存数量)×本期生产产品计划单位成本]/本期计划销售数量2、2、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量×期初结存产品单位成本+本期计划生产数量×本期计划生产单位成本)/(期初结存数量+本期计划生产数量)181.销货合同完成率销货合同完成率=(本期实际交货额/本期合同订货额)×100%或=商品产值完成率×销售系数×合同内销售占销售产值的比重商品产值完成率=(实际商品产值/计划商品产值)×100%销售系数=实际销售产值/实际商品产值合同内销售占销售产值的比重=本期实际交货值/实际销售产值182.合同数量执行率合同数量执行率=(本期已执行销售合同张数/本期已签订应执行销售合同张数)×100%183.利润总额利润总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或-)营业外收支净额184.保本点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创利额保本点销售=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税金)185.目标利润销售量目标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单位创利润单位创利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额186.保本点销售收入保本点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创利率=固定成本总额/(1-变动成本率)创利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创利率=(创利额/单位售价)×100%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单位售价]×100%187.目标利润销售收入目标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创利率=(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1-变动成本率)多种产品目标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总额)/加权平均创利率加权平均创利率=(全部产品创利率/全部产品计划销售收入)×100%或=∑(单位产品创利率×该产品占总销售收入百分比)188.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100%189.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100%190.产值利润率产值利润率=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a27. 材料成本差异率: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28. 施工管理费的分配:某类工程(或产品,劳务)应分配的管理费=实际发生的施工管理费总额×某类工程(产品、劳务)成本中人工费/各类工程(产品,劳务)成本中人工费总额某建筑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应分配的管理费=建筑工程成本应分配的管理费总额×某建筑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直接费成本/各建筑工程的直接费成本总额某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应分配的管理费=安装工程成本应分配的管理费总额×某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人工费/安装工程的人工费总额29. 附属企业成本计算的程序:完工产品总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完工产品数量•。
abc成本法计算公式
![abc成本法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39f422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9.png)
abc成本法计算公式
ABC成本法是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适用于复杂的制造业和服务业。
它将企业的成本分为三个层次,即活动、产品和客户层次。
ABC成本法通过对活动成本的分析,确定出每个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以及客户对企业的贡献度。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 活动成本池总额 = 活动成本的直接和间接支出之和。
2. 活动成本池费用驱动因素 = 活动成本发生的原因或动力,如工作量、工序数、数量、时间等。
3. 活动成本费用比率 = 活动成本池总额÷活动成本池费用
驱动因素。
4. 产品成本 = 各活动成本费用比率×产品所需的各活动费
用驱动因素之和。
5. 客户成本 = 各产品成本×客户对各产品的需求量。
通过ABC成本法的分析,企业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各项成本支出的情况,并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 1 -。
成本计算公式
![成本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c29ba58804d2b160b4ec00d.png)
成本计算公式产品总成本产品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品总量或=期初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本期支出的生产费用-期末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160.产品单位成本产品单位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产品总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或=产品总成本/产品产量161.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9月份累计实际总成本+第四季度预计总成本)/(1~9月份累计实际产量+第四季度预计产量)=(1~9月份实际产量×1~9月份实际平均单位成本+第四季度预计产量×第四季度预计单位成本)/(1~9月份实际产量+第四季度预计产量)162.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划期可比产品单位计划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或=可比产品计划产量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163.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 ×100%或=100%-[∑(本年计划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本年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100%-(可比产品本年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总成本)×100%164.单位产品目标成本单位产品目标成本=预测的出厂价格×(1-税率)-利润目标/预测产量165.成本降低目标率成本降低目标率=(单位成本降低目标额/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00%单位成本降低目标额=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单位产品目标成本166.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总额/(最高产量-最低产量)变动成本总额=最高产量的总成本-最低产量的总成本167.可比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68.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各种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69.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100%-[本期可比产品总成本/(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本期实际产量)]**100%=[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00%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本期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70.全部商品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全部商品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总成本=∑(各种商品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种商品产品本期实际产量)商品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71.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 ×100%或=100%-(报告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00%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报告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72.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率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单位产品计划成本)×100%173.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完成率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完成率=∑(每种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每种产品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100%(全部产品实际总成本/全部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计算的总成本)×100%174.材料费用的分配1、1、产品重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该种材料费用/各种产品重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重量×分配率2、2、系数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产量×系数)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产量×系数×分配率3、3、产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产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产量×分配率4、4、定额成本分配法,其分配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费用总额/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5、5、定额耗用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该种材料费用/∑(某产品产量×某产品的该种材料消耗定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某产品该种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率175.工资费用的分配1、1、原材料成本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原材料成本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原材料成本×分配率2、2、产品实际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的实用工时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的实用工时×分配率176.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1、1、生产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生产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总额=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分配率2、2、机器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耗用机器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该种产品耗用机器工时×分配率3、3、机器功率时数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机器功率时数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该种产品的机器功率时数×分配率177.在产品成本在产品完工率=(单位在产品累计平均工时定额/单位产品工时定额)×100%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完工率分配率=费用总额/(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分配率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分配率178.计划产品销售量计划产品销售量=计划期初产品库存量+本期产品生产量-计划期末库存量179.计划期末发出商品量计划期末发出商品量=(计划期第四季度产量/90)×发出商品定额日数发出商品定额日数=基年第三季度发出商品的平均结余额/(基年第三季度商品产品实际工厂成本/90)180.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量×单位销售成本1、先进先出法,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产品总成本+(本期计划产量-期末计划结存数量)×本期生产产品计划单位成本]/本期计划销售数量2、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量×期初结存产品单位成本+本期计划生产数量×本期计划生产单位成本)/(期初结存数量+本期计划生产数量)181.销货合同完成率销货合同完成率=(本期实际交货额/本期合同订货额)×100%或=商品产值完成率×销售系数×合同内销售占销售产值的比重商品产值完成率=(实际商品产值/计划商品产值)×100%销售系数=实际销售产值/实际商品产值合同内销售占销售产值的比重=本期实际交货值/实际销售产值182.合同数量执行率合同数量执行率=(本期已执行销售合同张数/本期已签订应执行销售合同张数)×100%183.利润总额利润总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或-)营业外收支净额184.保本点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创利额保本点销售=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税金)185.目标利润销售量目标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单位创利润单位创利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额186.保本点销售收入保本点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创利率=固定成本总额/(1-变动成本率)创利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创利率=(创利额/单位售价)×100%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单位售价]×100%187.目标利润销售收入目标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创利率=(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1-变动成本率)多种产品目标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总额)/加权平均创利率加权平均创利率=(全部产品创利率/全部产品计划销售收入)×100%或=∑(单位产品创利率×该产品占总销售收入百分比)188.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100%189.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100%190.产值利润率产值利润率=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a27. 材料成本差异率: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28. 施工管理费的分配:某类工程(或产品,劳务)应分配的管理费=实际发生的施工管理费总额×某类工程(产品、劳务)成本中人工费/各类工程(产品,劳务)成本中人工费总额某建筑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应分配的管理费=建筑工程成本应分配的管理费总额×某建筑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直接费成本/各建筑工程的直接费成本总额某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应分配的管理费=安装工程成本应分配的管理费总额×某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人工费/安装工程的人工费总额29. 附属企业成本计算的程序:完工产品总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完工产品数量。
成本与利益计算公式
![成本与利益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0fde149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1.png)
成本与利益计算公式在商业决策中,成本与利益计算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企业经营中,我们都需要对成本和利益进行仔细的计算和分析,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成本与利益计算的公式,并且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和商业中应用这些公式。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成本与利益计算的公式。
在最简单的形式下,成本可以表示为:总成本 = 直接成本 + 间接成本。
其中,直接成本是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比如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等;而间接成本则是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间接相关的成本,比如管理费用、设备折旧等。
这两者的总和就是总成本。
而利益则可以表示为:总利益 = 总收入总成本。
其中,总收入是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得到的收入。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总成本和总收入之间的差额,也就是总利益。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这些公式来做出一些决策。
比如,如果我们想要买一辆新的汽车,我们可以计算出购买这辆汽车的总成本,包括购车价格、保险费、汽油费等,然后再估算出这辆汽车能够为我们带来的总利益,比如方便出行、提升形象等。
通过比较总成本和总利益,我们可以决定是否值得购买这辆汽车。
在商业决策中,成本与利益计算同样重要。
比如,一个企业要决定是否要推出一个新产品,它可以通过计算新产品的总成本和预期的总收入来评估这个决策的可行性。
如果新产品的总成本高于预期的总收入,那么这个决策可能就不太明智;而如果新产品的总成本低于预期的总收入,那么这个决策可能就是值得考虑的。
除了这些基本的成本与利益计算公式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成本与利益分析。
比如,投资回报率(ROI)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投资的收益率,它的计算公式是:ROI = (总收入总成本) / 总成本。
通过计算ROI,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的投资能够为我们带来多少的回报,从而更好地做出投资决策。
此外,还有成本效益分析(CBA)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一个项目或决策的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餐饮毛利率计算公式
![餐饮毛利率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a117ae25ef7ba0d4a733b8a.png)
餐饮毛利率计算公式计算成本的公式是:成本=售价×(1—毛利率)例:已知毛利率为36%,售价为126.36元,成本应是多少?解:成本=126.36×(1—36%)=80.85(元)计算毛利率的公式是:毛利率=(售价—成本)÷售价×100%例:已知成本为2.67元,售价为3.93元,毛利率应为多少?解:毛利率=(3.93—2.67)÷3.93×100%=32%计算售价的公式是:售价=成本÷(1—毛利率)例:已知毛利率为41%,成本金额为24.39元,其售价应为多少?解:售价=24.39÷(1—41%)=41.35元1 、成立筹备小组, 确定小组成员及分工。
2 、开始着手制定员工手册、规章制度、服务程序、岗位职责等。
3 、编排各分部门工作计划(根据实际必要情况下进行修正)。
4 、确定培训计划、人员、时间、地点。
5 、对当地地区餐饮进行考察,确定经营方式及菜系。
6 、对酒店的特殊岗位人才列出需求表,并开始注意招聘专业岗位人才。
7 、列出采购清单。
8 、培训经理到位。
?9 、确定餐厅、包间等服务场所名称。
(中英文)10 、进行市场调查、了解本地酒店员工工资待遇,制定开业前人员福利方案报批。
11、拿出各部门具体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及安排。
12 、酒店管理层和美术兼策划学习VI 设计手册。
13 、招聘厨师长及炉灶大厨,并陆续开始试菜。
14 、与员工签定培训合同。
15 、员工培训。
16 、确定厨师长及大厨人选,并安排到岗日期。
17 、确认供应商,进行全面采购,并与供应商签定采购合同。
18 、确定各餐厅特色菜单、团队餐价格,并制定成完整资料送销售部。
19 、酒店各部门管理人员熟悉掌握程序。
20 、完成员工食堂厨房设备及物品采购工作。
21 、举办一连串公关活动,以提高酒店对外知名度。
22 、酒店消防安全,控制体系建立,收集安全通道,疏散路线图。
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f078c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6.png)
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能够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成本的构成及分配情况,从而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制定。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1. 直接材料成本法:这种方法是根据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成
本来计算产品成本的。
它的计算公式是:产品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制造费用。
2. 作业成本法:这种方法根据不同的作业来计算产品成本。
它
的计算公式是:产品成本 = 作业成本总和 / 作业数量。
3. 流程成本法:这种方法是根据生产过程中的流程来计算产品
成本的。
它的计算公式是:产品成本 = 流程成本总和 / 产品数量。
4. 标准成本法:这种方法是根据企业设定的标准成本来计算产
品成本的。
它的计算公式是:产品成本 = 标准成本 + 实际成本差异。
通过以上方法,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产品成本的结构和分配情况,从而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的控制和优化。
- 1 -。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计算公式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3c6851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8.png)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产品成本是指生产某一产品所需的全部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常用的几种计算公式和方法:
1. 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用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成本,计算公式为:
直接材料成本 = 单位原材料用量×原材料单价
2. 直接人工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生产产品的人工成本,计算公式为:直接人工成本 = 单位人工工时×人工单价
3. 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用于生产产品的间接费用,包括制造间接人工费用、制造间接材料费用和制造费用分摊,计算公式为:
制造费用 = 制造间接人工费用 + 制造间接材料费用 + 制造费
用分摊
4. 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是指制造一件产品所需的全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计算公式为:
产品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制造费用
以上是常用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不同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可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
- 1 -。
成本计算公式
![成本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ff3b03e450e2524de5187e61.png)
成本计算公式159.产品总成本产品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品总量或=期初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本期支出的生产费用-期末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160.产品单位成本产品单位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产品总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或=产品总成本/产品产量161.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9月份累计实际总成本+第四季度预计总成本)/(1~9月份累计实际产量+第四季度预计产量)=(1~9月份实际产量×1~9月份实际平均单位成本+第四季度预计产量×第四季度预计单位成本)/(1~9月份实际产量+第四季度预计产量)162.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划期可比产品单位计划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或=可比产品计划产量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163.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 ×100%或=100%-[∑(本年计划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本年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100%-(可比产品本年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总成本)×100%164.单位产品目标成本单位产品目标成本=预测的出厂价格×(1-税率)-利润目标/预测产量165.成本降低目标率成本降低目标率=(单位成本降低目标额/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00%单位成本降低目标额=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单位产品目标成本166.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总额/(最高产量-最低产量)变动成本总额=最高产量的总成本-最低产量的总成本167.可比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68.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各种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69.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100%-[本期可比产品总成本/(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本期实际产量)]**100%=[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00%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本期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70.全部商品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全部商品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总成本=∑(各种商品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种商品产品本期实际产量)商品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71.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 ×100%或=100%-(报告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00%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报告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72.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率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单位产品计划成本)×100%173.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完成率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完成率=∑(每种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每种产品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100%(全部产品实际总成本/全部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计算的总成本)×100%174.材料费用的分配1、1、产品重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该种材料费用/各种产品重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重量×分配率2、2、系数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产量×系数)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产量×系数×分配率3、3、产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产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产量×分配率4、4、定额成本分配法,其分配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费用总额/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5、5、定额耗用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该种材料费用/∑(某产品产量×某产品的该种材料消耗定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某产品该种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率175.工资费用的分配1、1、原材料成本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原材料成本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原材料成本×分配率2、2、产品实际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的实用工时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的实用工时×分配率176.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1、1、生产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生产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总额=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分配率2、2、机器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耗用机器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该种产品耗用机器工时×分配率3、3、机器功率时数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机器功率时数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该种产品的机器功率时数×分配率177.在产品成本在产品完工率=(单位在产品累计平均工时定额/单位产品工时定额)×100%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完工率分配率=费用总额/(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分配率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分配率178.计划产品销售量计划产品销售量=计划期初产品库存量+本期产品生产量-计划期末库存量179.计划期末发出商品量计划期末发出商品量=(计划期第四季度产量/90)×发出商品定额日数发出商品定额日数=基年第三季度发出商品的平均结余额/(基年第三季度商品产品实际工厂成本/90)180.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量×单位销售成本1、1、先进先出法,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产品总成本+(本期计划产量-期末计划结存数量)×本期生产产品计划单位成本]/本期计划销售数量2、2、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量×期初结存产品单位成本+本期计划生产数量×本期计划生产单位成本)/(期初结存数量+本期计划生产数量)181.销货合同完成率销货合同完成率=(本期实际交货额/本期合同订货额)×100%或=商品产值完成率×销售系数×合同内销售占销售产值的比重商品产值完成率=(实际商品产值/计划商品产值)×100%销售系数=实际销售产值/实际商品产值合同内销售占销售产值的比重=本期实际交货值/实际销售产值182.合同数量执行率合同数量执行率=(本期已执行销售合同张数/本期已签订应执行销售合同张数)×100%183.利润总额利润总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或-)营业外收支净额184.保本点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创利额保本点销售=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税金)185.目标利润销售量目标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单位创利润单位创利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额186.保本点销售收入保本点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创利率=固定成本总额/(1-变动成本率)创利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创利率=(创利额/单位售价)×100%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单位售价]×100%187.目标利润销售收入目标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创利率=(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1-变动成本率)多种产品目标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总额)/加权平均创利率加权平均创利率=(全部产品创利率/全部产品计划销售收入)×100%或=∑(单位产品创利率×该产品占总销售收入百分比)188.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100%189.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100%190.产值利润率产值利润率=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a27. 材料成本差异率: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28. 施工管理费的分配:某类工程(或产品,劳务)应分配的管理费=实际发生的施工管理费总额×某类工程(产品、劳务)成本中人工费/各类工程(产品,劳务)成本中人工费总额某建筑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应分配的管理费=建筑工程成本应分配的管理费总额×某建筑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直接费成本/各建筑工程的直接费成本总额某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应分配的管理费=安装工程成本应分配的管理费总额×某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人工费/安装工程的人工费总额29. 附属企业成本计算的程序:完工产品总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完工产品数量你们彼此有等价交换的利用价值,有合作共赢的机会,这才是人脉。
计算成本的公式是
![计算成本的公式是](https://img.taocdn.com/s3/m/b91cd0824afe04a1b071debb.png)
计算成本的公式是:成本=售价×(1—毛利率)例:已知毛利率为36%,售价为126.36元,成本应是多少?解:成本=126.36×(1—36%)=80.85(元)计算毛利率的公式是:毛利率=(售价—成本)÷售价×100%例:已知成本为2.67元,售价为3.93元,毛利率应为多少?解:毛利率=(3.93—2.67)÷3.93×100%=32%计算售价的公式是:售价=成本÷(1—毛利率)例:已知毛利率为41%,成本金额为24.39元,其售价应为多少?解:售价=24.39÷(1—41%)=41.35元1、成立筹备小组,确定小组成员及分工。
2、开始着手制定员工手册、规章制度、服务程序、岗位职责等。
3、编排各分部门工作计划(根据实际必要情况下进行修正)。
4、确定培训计划、人员、时间、地点。
5、对当地地区餐饮进行考察,确定经营方式及菜系。
6、对酒店的特殊岗位人才列出需求表,并开始注意招聘专业岗位人才。
7、列出采购清单。
8、培训经理到位。
?9、确定餐厅、包间等服务场所名称。
(中英文)10、进行市场调查、了解本地酒店员工工资待遇,制定开业前人员福利方案。
11、拿出各部门具体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及安排。
12、酒店管理层和美术兼策划学习VI设计手册。
13、招聘厨师长及炉灶大厨,并陆续开始试菜。
14、与员工签定培训合同。
15、员工培训。
16、确定厨师长及大厨人选,并安排到岗日期。
17、确认供应商,进行全面采购,并与供应商签定采购合同。
18、确定各餐厅特色菜单、团队餐价格,并制定成完整资料送销售部。
19、酒店各部门管理人员熟悉掌握程序。
20、完成员工食堂厨房设备及物品采购工作。
21、举办一连串公关活动,以提高酒店对外知名度。
22、酒店消防安全,控制体系建立,收集安全通道,疏散路线图。
23、确定家具物品安放位置。
24、编写各种菜式、份量、构成标准制作成本卡,送财务部成本控制组。
单位制造成本计算公式
![单位制造成本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082813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c.png)
单位制造成本计算公式单位制造成本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单位制造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制造费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成本的计算方法。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的成本。
计算直接材料成本时,需要考虑用于生产一个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数量以及每单位直接材料的价格。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材料用量× 直接材料单价。
例如,如果生产一个单位产品需要2个单位的材料A,每单位材料A的价格为10元,则直接材料成本为20元。
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人工的成本。
计算直接人工成本时,需要考虑用于生产一个单位产品的直接人工工时以及每单位直接人工的工资标准。
直接人工成本 = 直接人工工时× 直接人工工资标准。
例如,如果生产一个单位产品需要3小时的直接人工工时,每小时直接人工的工资标准为15元,则直接人工成本为45元。
制造费用是指用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其他费用,包括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计算制造费用时,可以采用间接成本分配的方法,将这些费用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各个产品上。
制造费用 = 间接材料成本 + 间接人工成本 + 制造费用。
其中,间接材料成本和间接人工成本可以根据各个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的比例进行分配,而制造费用则可以根据企业的经验和管理规定进行分配。
单位制造成本的计算公式为单位制造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制造费用。
通过计算单位制造成本,企业可以了解产品的生产成本结构,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在计算各个成本时,需要考虑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具体情况,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配。
同时,企业还应该关注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产品成本计算公式
![产品成本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da5a70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63.png)
产品成本计算公式产品成本计算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产品成本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产品成本的数学公式,它可以帮助企业准确地计算产品的成本,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直接材料成本计算公式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用于生产产品所直接使用的材料的成本。
它通常包括原材料的购买成本、运输成本以及直接材料的加工成本等。
直接材料成本计算公式如下:直接材料成本 = 原材料购买成本 + 运输成本 + 直接材料加工成本二、直接人工成本计算公式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人工成本,包括工人的工资、福利费用等。
直接人工成本计算公式如下:直接人工成本 = 工人工资 + 福利费用三、制造费用计算公式制造费用是指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费用,包括生产设备的折旧费用、维修费用、燃料费用等。
制造费用计算公式如下:制造费用 = 设备折旧费用 + 维修费用 + 燃料费用四、间接材料成本计算公式间接材料成本是指不直接参与产品生产但与产品生产有关的材料成本,如包装材料、办公用品等。
间接材料成本计算公式如下:间接材料成本 = 间接材料采购成本 + 运输成本 + 间接材料加工成本五、间接人工成本计算公式间接人工成本是指与产品生产间接相关的人工成本,如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用等。
间接人工成本计算公式如下:间接人工成本 = 管理人员工资 + 办公费用六、销售费用计算公式销售费用是指与产品销售相关的费用,包括广告费用、市场推广费用、销售人员工资等。
销售费用计算公式如下:销售费用 = 广告费用 + 市场推广费用 + 销售人员工资七、财务费用计算公式财务费用是指与企业财务管理相关的费用,如利息费用、手续费等。
财务费用计算公式如下:财务费用 = 利息费用 + 手续费八、产品成本计算公式产品成本是指生产一个产品所需要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之和。
产品成本计算公式如下:产品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制造费用 + 间接材料成本 + 间接人工成本以上是产品成本计算公式的基本内容,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计算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成本的公式是:成本=售价×(1—毛利率)例:已知毛利率为36%,售价为126.36元,成本应是多少?
解:成本=126.36×(1—36%)=80.85(元)
计算毛利率的公式是:毛利率=(售价—成本)÷售价×100%
例:已知成本为2.67元,售价为3.93元,毛利率应为多少?
解:毛利率=(3.93—2.67)÷3.93×100%=32%
计算售价的公式是:售价=成本÷(1—毛利率)
例:已知毛利率为41%,成本金额为24.39元,其售价应为多少?
解:售价=24.39÷(1—41%)=41.35元
1、成立筹备小组,确定小组成员及分工。
2、开始着手制定员工手册、规章制度、服务程序、岗位职责等。
3、编排各分部门工作计划(根据实际必要情况下进行修正)。
4、确定培训计划、人员、时间、地点。
5、对当地地区餐饮进行考察,确定经营方式及菜系。
6、对酒店的特殊岗位人才列出需求表,并开始注意招聘专业岗位人才。
7、列出采购清单。
8、培训经理到位。
?
9、确定餐厅、包间等服务场所名称。
(中英文)
10、进行市场调查、了解本地酒店员工工资待遇,制定开业前人员福利方案。
11、拿出各部门具体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及安排。
12、酒店管理层和美术兼策划学习VI设计手册。
13、招聘厨师长及炉灶大厨,并陆续开始试菜。
14、与员工签定培训合同。
15、员工培训。
16、确定厨师长及大厨人选,并安排到岗日期。
17、确认供应商,进行全面采购,并与供应商签定采购合同。
18、确定各餐厅特色菜单、团队餐价格,并制定成完整资料送销售部。
19、酒店各部门管理人员熟悉掌握程序。
20、完成员工食堂厨房设备及物品采购工作。
21、举办一连串公关活动,以提高酒店对外知名度。
22、酒店消防安全,控制体系建立,收集安全通道,疏散路线图。
23、确定家具物品安放位置。
24、编写各种菜式、份量、构成标准制作成本卡,送财务部成本控制组。
25、配合各部门培训进度,安排计划,确定各部门实地操作,培训日期及地点。
26、设计酒店运转所必须的表格,交财务汇总印刷。
27、考察市场酒店情况及周边市场情况,调查了解市场客源,了解主要竞争对手的销售策略,销售策略报批。
28、印刷所有对客表格。
29、验收酒店电梯,进行测试。
30、确认各部各级员工制服款式。
31、制定酒店销售预算,送总经理审批。
32、办理酒店开业所必须的各种营业执照许可证等。
33、综合布线情况的跟踪及测试。
34、审核申购合同价格,送总经理审批。
35、确定酒店各级员工工资明细项目。
36、确定菜肴定价、宴会包桌价格及餐饮毛利,送总经理审批。
37、与花卉供应商联系,确定酒店所需布置面积,并尽快签定合同。
38、将菜肴拍成照片,制作菜谱。
39、成立消防委员会。
40、配合工程部、验收酒店消防及保安系统,安排供应商对安、消部员工进行培训,并开始接受酒店保卫消防工作。
41、后厨其他人员招聘工作陆续展开。
42、后厨人员到位,展开后厨培训。
43、安排各部门员工接受相关的特别培训。
44、制定购买物品接收入库工作计划。
45、配合电脑供应商彻底完成电脑系统的安装。
46、消防主机、湿式消防系统、烟感消防系统、消防联动柜加压风机及排烟机等的测试。
47、考核验收培训。
48、确定霓虹灯方案,并着手制作。
49、验收广播、闭路、背景音乐等系统进行测试。
50、制定订做、发放酒店制服计划,并发放到位。
51、安排公安、消防等相关人员向酒店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
52、验收酒店监控系统,进行测试。
53、卫生大扫除陆续展开。
54、验收供电系统,并进行测试。
55、验收酒店整套空调系统,进行测试。
56、酒水、原材料陆续到位。
57、召开全体员工大会。
58、着手策划开业庆典方案,确认开业宴请人员。
59、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全面上岗,酒店进入试营业状态。
60、开业大吉。
53个经营数据与计算公式??1.餐厅定员=座位数×餐次×计划期天数含义:反映餐厅接待能力
2.职工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 含义:反映计划期人员数量
3.季节指数=月(季)完成数/全年完成数×100% 含义:反映季节经营程度
4.座位利用率=日就餐人次/餐厅座位数×100% 含义:反映日均座位周转次数
5.餐厅上座率=计划期接待人次/同期餐厅定员×100% 含义:反映接待能力每餐利用程度
6.食品人均消费=食品销售收入/接待人次含义:客人食品消费水平
7.饮料比率=饮料销售额/食品销售额×100% 含义:饮料经营程度
8.饮料计划收入=食物收入×饮料比率+服务费含义:反映饮料营业水平
9.餐饮计划收入=接待人次×食物人均消费+饮料收入+服务费
含义:反映餐厅营业水平
10.日均营业额=计划期销售收入/营业天数含义:反映每日营业量大小
11.座位日均销售额=计划期销售收入/(餐厅座位数×营业天)
含义:餐厅座位日营业水平
12.月度分解指标=全年计划数×季节指数含义:反映月度计划水平
13.餐饮毛利率=(营业收入-原材料成本)/营业收入×100%
含义:反映价格水平
14.餐饮成本率=原材料成本额/营业收入×100% 含义:反映餐饮成本水平 16.餐厅销售份额=某餐厅销售额/各餐厅销售总额×100% 含义:餐厅经营程度
17.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额/销售收入×100% 含义:反映餐饮销售利润水平
18.餐饮流通费用=∑各项费用额含义:反映餐饮费用大小
19.餐饮费用率=计划期流通费用额/营业收入×100% 含义:餐饮流通费用水平
20.餐饮利润额=营业收入-成本-费用-营业税金含义:反映营业利润大小
=营业收入×(1-成本率-费用率-营业税率)
21.餐饮利润率=计划期利润额/营业收入×100% 含义:餐饮利润水平
22.职工接客量=客人就餐人次/餐厅(厨房)职工人数含义:职工劳动程度
23.职工劳效=计划期收入(创汇、利润)/职工平均人数含义:职工贡献大小
24.职工出勤率=出勤工时数/定额工时数×100% 含义:工时利用程度
25.工资总额=平均工资×职工人数含义:人事成本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