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

合集下载

高中美术教学设计——《玉石文化》

高中美术教学设计——《玉石文化》

高中美术教学设计—《玉石文化》(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美术鉴赏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艺术,第一讲,《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

玉器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精髓部分,它不但具有艺术的审美价值,同时,具有一个民族精神内涵和寄托。

本课通过对玉石的历史介绍,使学生对玉石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积淀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对玉石的赏鉴和玉石文化的浓厚兴趣,提高其审美水平和丰富其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玉器鉴赏的一般方法,了解玉器的历史,理清“玉文化”在历史上所包含的内容的脉络,从而对古代玉石艺术做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2、过程与方法课前学生收集资料,做到初步了解玉石的常识;课堂上通过简短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玉器的艺术和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实物展示和多媒体教学充分体现美术的学科特色;使用分组教学,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竞赛激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提出课后知识拓展,有利于知识的实践和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玉石精品的欣赏中,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初步了解祖国传统的玉石艺术的历史,知晓古代的“君子比德于玉”和民间的吉祥文化,从而以“扬弃”的态度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玉器是珍贵工艺品,学生平时不易直接接触到。

而玉器艺术最繁荣的时期,距离现在年代很远,学生不了解当时的社会观念和生活环境,难于理解玉器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具体的应用。

教学中对作为工艺品的玉器本身审美的品鉴和对古代社会的礼制、民俗做一些初步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内涵。

(四)教学方式通过模拟“鉴宝节目”方式和实物的展示,以激发学生对玉石品鉴的兴趣。

使用多媒体使学生对古代著名玉器的鉴赏做一较深入的体会,在视频欣赏中初步了解品鉴玉器的方法以及玉器的审美价值。

2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

2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
二、玉石的历史
最早的玉器出现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把玉从各种石头中区分出来时人类审美认识的重要发展。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山东半岛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东南沿海的良渚文化,把中国古代玉器艺术推上第一个高峰时期。代表贵族身份的玉琮、玉璧和玉钺。
1红山文化:最早的玉器距今7000多年。辽宁省建平县牛河梁出土的玉猪龙是红山文化后期典型的玉器制品。——玉龙、玉猪龙赏析
2良渚文化:距今5000—4000年的良渚文化与东北红山文化并驾齐驱,使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发展到最高峰。良渚文化于1936年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
鬼斧神工个良诸玉器——玉琮制作之谜
3大汶口文化含山玉器
最早的玉制人体之一。浓眉大眼双眼皮,蒙古人种特征。双臂弯曲紧贴胸前。头戴圆冠顶有三角形纹,四周方格纹。腰系斜纹腰带,已经有纺织和服饰。耳有穿孔,似带耳饰。
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提问法
教学用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复备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的传统艺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并且我国的传统艺术非常的灿烂和辉煌。那你知道的传统艺术有哪些?书法、绘画、戏曲、园林、建筑、服饰、工艺美术等等。
那我们今天就先来了解传统文化其中的玉石文化。在中国玉石象征什么呀?冰清玉洁、财富权利。古时候是君子的象征。君子如玉就是从这里来的。
那关于玉的词汇有很多了?指名说说
二、新授:
板书问题:引导学生去读课文
1、玉的概念
提问:什么是玉?
说文解字对玉的定义“石之美者”谓之玉。
玉的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
由于制玉工艺被人熟知,所以充斥于日常用语之中。玉部的字多打117个,涉及到,制玉的质、声、形、方法。是字数最多得部首之一。瑾、瑜、瑶等字,是美玉的意思(同学的名字)

二,传统艺术的根脉

二,传统艺术的根脉

学生预习——导学
• 1 玉是怎样鉴定的吗?
• • • • • • • • 2 玉与玉器有何区别?玉器的设计创作采用怎样的方法? 3 中国最早的玉在那个时代吗? 4 为何中国人特别喜欢玉? 5 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 6 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 7 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有何特色? 8 什么是青铜器?青铜器是怎样分类的? 9 春秋战国青铜艺术有何特点? 秦汉青铜艺术的代表作 品是?
良渚文化玉器:
• 距今5000—4000年的良渚文化与东北红山 文化并驾齐驱,使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发 展到最高峰。良渚文化于1936年发现于浙 江余杭良渚镇(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 渚镇),良渚文化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 质次胎黑土陶为主要特征,大量玉器出土 也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良渚文化玉器
红山文化:
• • • • •

你理解玉吗?何为玉器?
• 古人有黄金有价玉无价,藏金不如藏玉, • 佩玉以求避邪除凶,食玉以求长生不死,穿玉衣以求尸体不朽。 • 玉有硬玉、软玉、碧玉、水晶等,用玉原料制作的工具、装饰品、祭 器、陈设品等通称为玉器。 • A货就是天然翡翠,B货就是染色处理过后的翡翠,C货就是树脂、玻 璃仿冒的翡翠饰品。 • 玉根据其硬度、色彩有红色玉有火玉或赤玉之名;水晶又称水玉;白 色大理石则称汉白玉;带红的称翡、绿色的称翠,合称翡翠

这件玉鹰1998年在安徽含山县铜陵凌家滩出土,它产生于 新石器时代,距今已经有5500年。鹰外表健美,性情凶猛,象 征勇敢和力量。鹰的两翼好像是两个猪头,也有专家认为应该 是大象头。它的中央有一个八角星纹,这可能是太阳崇拜的象 征。我们常常提到的“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的说法,有可 能被突破,提早至少500年,因为宗教、艺术、城市的诞生 等,正是文明发生的重 要表征。 所以,这个玉鹰虽小, 却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 凝聚着难以想象的重大 意义。

高中美术鉴赏2课_传统艺术的根脉

高中美术鉴赏2课_传统艺术的根脉

早在商代,已经创制出了原始 青瓷,到东汉时期,在浙江地区, 烧制成功真正意义上的青瓷器。 施于瓷器上的青釉,是含有铁 质的矽酸盐,在窑内烧制时,经过 还原火使器物表层呈现光亮的不同 程度的青色,所以称为青瓷。
宋代是瓷器艺术发展的高 峰时期,名窑遍及南北各地, 各有自己独特的成就,其中最 重要的是汝窑、官窑、哥窑、 钧窑和定窑,多是为宫廷烧造 御用瓷器的官窑。
欣赏彩陶作品,分析其造型、纹饰、色彩的特点
舞蹈纹彩陶盆
彩陶壶(新石器时代)
旋涡纹尖底瓶
鱼纹盆
彩陶翁
素陶 继彩陶艺术之后,山东地区大汶口文 化和龙山文化的黑陶器与白陶器以其材质和造 型之美把原始社会的陶器艺术推向最后一个高 峰。大汶口文化晚期(公元前2800-前2500年)已 使用快轮制造陶器,制成薄胎磨光黑陶高柄杯 和白陶鬻等贵重器物。到龙山文化时期,黑陶 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提高,一些典型器物薄如蛋 壳而且厚薄均匀,器形规整。黑陶的制造是在 烧制过程应用了烟熏法和渗碳技术,使之变得 乌黑光亮。
与鼎配合使用的簋是盛食器,有些像 现代的碗,在周代很受重视,数量多,造 型变化丰富。有的簋上的铭文涉及当时的 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如出土于陕西临潼 的利簋,铭文涉及武王伐纣的日期和当时 的天象,成为判定商周年代分界的重要依 据之一。利簋的造型庄严华美,细部的设 计和纹饰都显示出制作者力图表明这件器 物非凡意义的用心。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思想界 十分活跃,青铜器也走下神坛,成为 贵族“钟鸣鼎食”生活的点缀,风格 趋向于富丽、豪华。而冶金铸造技艺 的进步、铁工具的出现则为青铜器新 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春秋战国的青铜器造型奇巧,手法趋向写实, 纹饰易于理解。
莲鹤方壶(春秋)
十五连盏灯(战国)

传统艺术的根脉

传统艺术的根脉

青花 萧何月下追 韩信梅瓶
青 花 龙 纹 高 足 杯
青 花 凤 首 扁 壶
青 花 龙 纹 碗


釉里红瓷器
明代 斗采鸡缸杯
青花斗彩团莲纹碗
斗彩瓷盘
黄 底 三 彩 双 龙 纹 盘
粉 彩 八 桃 过 枝 盘
清 代 制瓷工艺在颜色釉方面较前代有
了更多的创新和发展,出现了 五彩、素三彩、珐琅彩、粉彩。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瓷器
瓷器的发展
商代出现了原始瓷器 东汉至三国是瓷器发
展史上的重要时期
三国以后到南北朝
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发 展的时期,南方有了青 釉瓷,北方有了青瓷
商代
青釉弦纹瓷尊
白釉武士俑
白釉象首龙柄壶
隋 代瓷器在数量、质量、品种上较南北朝时期都有很大进步。
隋代瓷器的釉色比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的釉色清亮、干净。瓷器 造型丰富多彩,品种大增。
越 窑 邢 窑 执 壶 划 花 四 量 罂 瓶
唐 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
代表了唐代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 到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
唐 代
高足瓷灯
唐 代
三彩鸭形香薰
唐 代
三彩壶


1、 官 窑 2、 哥 窑 3、 钧 窑 4、 汝 窑
传统艺术的根脉 ——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
良渚文化
兽面纹玉琮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
玉璧:圆形,有孔,良渚文化的玉璧光洁无饰,突出了材质自身之美。
良渚文化
商代俏色玉雕
俏色工艺是玉石雕刻的 重要技巧,它要求工匠 艺术家要善于相石、因 材设计。利用玉石不同 部位色彩、纹理,设计 天然浑成特色的造型。

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1

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1

玉器地位发展:装饰品到财富权位精神象 征“君子比德于玉” 比附于社会道德 。 1:玉的仁温和柔润有光泽。 2:玉智也材质密致坚刚。 3:玉忠也材质通透性。 4:玉礼也重量感。 5:玉乐也玉撞击的声音。
欣赏玉石工艺的形式美及文化追求
庄严的礼仪
玉器制作方法和审美追求。 1:制作方法:脚蹬手磨。先秦称琢玉宋代称 碾玉今称碾琢。 2:制作过程:开料粗坯。大形 。细作。抛 光。收位。 3:审美追求:玲珑剔透华丽之美。 朴素之 美 大圭不琢。
思考题:
日常语汇中有哪些与玉有关系,它体现了 什么样的审美观念?
玉龙
玉环
怎样欣赏玉器作品
1、材质:色泽度 纹理 硬度 2、精工度:三分料七分工 碾琢得怎样(层 次 轮廓 线条 造型 点线 面来观察)工艺细 腻 圆弧有度 手感平滑 3、美协度:比例 结构 纹样 主题 寓意 惟妙 惟肖 灵动逼真
作品欣赏 《翠玉白菜》
《内形石》
玉石白色部分被雕成菜帮,绿 色部分被雕成菜叶和昆虫,白 色与绿色 部分过渡十分巧妙自 然。
无论色彩和纹理都能乱真,人们似乎 都 能闻到红烧肉的 香味。
Hale Waihona Puke 总结:中国传统玉工艺历史悠久,品种浩 瀚,成就卓越,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以玉的质地来比喻人的美德,是我国特有 的历史现象,使本来就精美的玉器更增添 了深层次的审美意蕴。 课后作业:调查社会上流行的玉石类工艺 品,从审美意义上分析哪些成功。哪些失 败,原因何在?
课程结束
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器和青铜艺术
玉石之分——古代玉器
(1课时)
玉器艺术常识与背景介绍
课文涉及相关常识介绍(概念、起源、种类、发展) 玉:石之美者。 玉器:以硬玉、软玉、碧玉、水晶等为原料 而制作的工具、装饰品、祭器、陈设品等。 课文描述内容的年代背景与社会背景 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殷商时期已达到很 高水准。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山东半岛的大汶 口文化、龙山文化,东南沿海的良渚文化,把中 国古代玉器艺术推上了第一个高峰时期。战国、 两汉、明清。

第二课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二课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玉器、陶瓷和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2.能够辨识和欣赏传统玉器、陶瓷和青铜器的艺术魅力;3.提高学生的造型观察和审美能力;4.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传统的理解和认同。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玉器、陶瓷和青铜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2.掌握玉器、陶瓷和青铜器的造型特点和鉴赏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1.介绍中国传统艺术中玉器、陶瓷和青铜器的地位和发展历程;2.分析玉器的造型特点和鉴赏方法;3.展示并鉴赏玉器作品。

第二课时1.分析陶瓷的造型特点和鉴赏方法;2.展示并鉴赏陶瓷作品。

第三课时1.分析青铜器的造型特点和鉴赏方法;2.展示并鉴赏青铜器作品。

1.梳理玉器、陶瓷和青铜器的联系和区别;2.综合鉴赏三种艺术品。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展示法;3.构思创作法。

五、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 课前准备1.整理玉器相关的图片和介绍材料。

2. 新知讲授1.讲解玉器的发展历程和地位;2.分析玉器的造型特点和鉴赏方法;3.展示并鉴赏玉器作品。

3. 巩固训练1.学生自己带来玉器作品进行鉴赏;2.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玉器模型。

4. 课后作业1.带来一篇关于玉器鉴赏的文章。

第二课时1. 课前准备1.整理陶瓷相关的图片和介绍材料。

1.讲解陶瓷的发展历程和地位;2.分析陶瓷的造型特点和鉴赏方法;3.展示并鉴赏陶瓷作品。

3. 巩固训练1.学生自己带来陶瓷作品进行鉴赏;2.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陶瓷模型。

4. 课后作业1.带来一篇关于陶瓷鉴赏的文章。

第三课时1. 课前准备1.整理青铜器相关的图片和介绍材料。

2. 新知讲授1.讲解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和地位;2.分析青铜器的造型特点和鉴赏方法;3.展示并鉴赏青铜器作品。

3. 巩固训练1.学生自己带来青铜器作品进行鉴赏;2.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青铜器模型。

4. 课后作业1.带来一篇关于青铜器鉴赏的文章。

高中美术_传统艺术的根脉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美术_传统艺术的根脉教学课件设计
传统艺术的根脉
——玉器、陶瓷和 青铜器艺术
古代玉器艺术
•小说玉器 •玉文化
1
玉2
•鉴宝
3
•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玉,石之美者。"
• 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区分了玉与石。
• 玉包括硬玉与软玉两类,软玉指透闪石和阳起石,硬玉 指翡翠。
一、北方地区:红山文化 二、山东半岛: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三、东南沿海:良渚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艺术高峰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
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通高8.9厘米、上射径17.1—17.6 厘米、下射径16.5—17.5厘米、 孔外径5厘米、孔内径3.8厘米。
(红山文化)《玉龙》高26厘米 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 内蒙古翁牛特旗博物馆藏
• 日常语汇中有哪些与玉有关系, 它体现了什么样的审美观念?
玉文化
•比德于玉 •大圭不琢
古 代 陶 器 与 瓷 器
"china"
有观点认为中国的英文“China”是 来自瓷器“china”,而瓷器一名又是 得自“昌南”,即中国古代瓷器的主要 产地之一。但事实正相反,英文中的瓷 器一词china是从中国一词China转化 来的。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瓷器与中 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
古代陶器与瓷器
•小说陶、瓷 •陶瓷文化
1
陶瓷 2
3
•历史沿革及种类
• 陶:用含铁量一般在3%以上的普通粘土,温 度一般在900℃左右烧制的陶制品。
• 瓷:一般在3%以下的瓷土即高岭土, 在 1300℃的高温烧成的胎体上施釉而成的器具。
彩陶:
原始社会的先民在日用陶水 器、食具上施加彩绘,创造了 一个绚丽的彩陶世界。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教案表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教案表
通过展示两幅价值不菲的玉石饰品图片,让学生来猜猜看并进行简单竞拍表演。
生踊跃进行竞价表现比较活跃但是由于生活实际经验比较简单,所有竞拍全部流拍。但并不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结论为什么这么一块小小的石头经济价值会这么高?自然进入过程二的学习
(三)大屏幕展示:
1.什么是玉石?
2.玉石的种类和组成元素?
3.我国的玉石基本分布情况?(6分钟)
4.对传统文化的内容兴趣比较高,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比较集中,易于学习的展开。
(四)欣赏(4分钟)
1.简单对欣赏的内容进行介绍。
2.提出问题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什么方面进行区分?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课下完成
三.拓展教学“
展示:鉴别真假玉器的一些常用方法和玉的品质鉴定文字常识。(6分钟)
简要提示这些方法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把教材知识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
3.展示“玉”字甲骨文的书写图片让学生辨认并给出相应的介绍和古今书写方式对比。
4.提示学生用玉做偏旁组字、有玉字成语和组词。课件链接相关内容的网页和学生的知识进行对比找出差距。
5.那么为什么我们先人对玉石的认识这么简单?为出发点介绍玉石发展的3个阶段(1)神玉阶段(2)王玉阶段(3)民玉阶段
6.借用教材7页一句话“君子比德于玉”过渡到古代玉石的分类:佩玉、礼玉、弄玉、葬玉和玉器的分类:礼乐类、仪仗类、丧葬类、佩饰类、工具类、生活用品类、陈设类、杂器类八种介绍。并由此连接到传统道德部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介绍和简单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逐步对美术鉴赏产生兴趣,体会传统文化带来的丰富的知识内涵,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润物细无声的学习中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热爱和继承。
重点
难点

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青铜艺术

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青铜艺术

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青铜器艺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的知识点是依据青铜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为主线。

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典型的作品的分析,将各个历史时期的青铜器造型特点、纹饰及功能等艺术风格做了较为明确的阐述。

同时也是奴隶社会不同时期的社会的反映。

也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一、青铜器的出现青铜器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产生,到了商、周为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至春秋战国得到进一步发展。

1.受当时人们制陶生产技术有直接关系。

2.掌握了红铜的冶炼技术,之后才是青铜合金。

二、教育思想主线青铜器的产生和发展与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要学生了解这个最为重要的,即艺术源于生活,劳动创造了艺术。

以讴歌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

三、教学方法1.通过对青铜器发展过程中各个历史时期作品的造型、纹饰、功能等上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讨论、提问、归纳、总结。

使学生了解青铜文化的历史内涵。

2.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是:a.青铜器日用器物在造型和纹饰上发生重大变化的四个重要时期。

b.青铜工艺在这几个时期的变化特点。

c.奴隶社会辉煌的青铜文化。

学情分析:本课面对的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处于这个学段的学生,通常对艺术有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事物有自己的想法,他们的感知能力、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都很强。

对于本课的内容的理解应该是有一定基础,但是对其的纹饰的内涵就难了。

同时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要让学生体会和继承当时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中国传统艺术的根脉之一

中国传统艺术的根脉之一

《中国传统艺术的根脉之一——玉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从玉的起源说起,有侧重地介绍了玉器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地位、意义以及其特别的制作工艺、人们在长期使用和鉴赏其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审美倾向等。

玉器最繁荣的时期离现代很遥远,加大了学生学习、理解其特殊意义的难度,因此,教师课前要仔细备课,认真搜集材料,尤其是搜集一些内容准确又生动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历史,了解玉石文化。

学生分析:自古以来中国人对玉就有独特的情感,并在长期使用中赋予其特殊的意义,因此,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是比较喜欢的;但由于玉器是珍贵工艺品,学生平时又不易直接接触到,所以鉴赏时又存在难度。

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兴趣展开教学,并尽可能地借助图片或视频资料满足学生的视觉需求,加深其对玉器的认识。

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了解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并由此对工艺美术获得初步的了解。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我国古代玉石艺术的特点,能够对自己身边的玉器及相关工艺品进行一定的欣赏、交流、评论。

3.情感目标:感受我国古代玉石文化,感受玉石精品所体现的中华智慧与创造才能、所承载的伟大民族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相关图片资料、视频资料。

通过古代玉器的出现和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于发展。

了解中国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并对工艺美术有一个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玉器的发展历史和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各种玉石的特点和它们的寓意。

教学过程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中国玉文化一、热身加引言:请同学们说出尽量多的有关玉的成语、诗句、俗语等,(如:玉树临风、冰清玉洁、昆山片玉、金玉良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石俱焚、化干戈为玉帛、一片冰心在玉壶、玉不琢不成器……)并说说,玉在里面都代表着什么?老师总结:古人说,石之美者为玉。

玉从被发现之日起,就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美好的化身。

人们对它的喜爱从未改变,在我国,甚至把它神化、人格化,并对它充满着敬慕之情。

美术高中人教新资料(传统艺术的根脉)说课稿

美术高中人教新资料(传统艺术的根脉)说课稿

美术高中人教新资料(传统艺术的根脉)说课稿【一】授课课题:《传统艺术的根脉》3【二】授课时间:3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玉器、陶瓷、青铜器的艺术成就,及其进展。

2、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美学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玉器的丰富内涵、陶瓷意识的审美观、青铜器的社会作用对中国文化的妨碍。

【四】教学重点:艺术成就和美学特点。

【五】教学难点:内涵及文化层面的理解。

六、课业类型:讲授七、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提问法八、教具学具:教材,ppt九、板书设计:十、教学过程:导入:青铜治炼和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进入伟大的青铜时代,历经了夏、商、周,持续了1500多年的时间,正是从那个时代开始,古代中国迈开了世界文明史上领先的步伐。

在中国发明的青铜器,不管是数量、种类,依旧精美程度,在世界上基本上首屈一指的。

【一】青铜是什么?青铜:红铜、锡和铅的合金。

红铜的熔点高,软。

溶化困难那。

加入锡和铅降低熔点,增加硬度。

青铜器的铸造成功,是人类快出时期时代,进入青铜时代。

〔课后小辞典〕【二】青铜器提问:你明白得最有名的青铜器是什么?A商代司母戊鼎1鼎文化〔1〕提问:鼎是做什么用的?功能?鼎原始社会日用的饮食容器。

商周进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礼器”。

〔2〕提问:鼎象征什么?看看这些文献和成语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用鼎制度,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

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文献又载“铸九鼎,像九州”。

成语: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

〔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

用作“别上下,明贵贱”2挖掘故事司母戊鼎是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北的农田中,被当地农民吴希增探寻到的。

挖掘工作是隐秘进行,组织了四十多人往上提,他们在洞口上搭了一个架子,用两条粗约五厘米的麻绳,一部分人在上面用力拉,一部分人在洞下用杠杆撬起一头并将土填入底部。

传统艺术的根脉课件

传统艺术的根脉课件

陶器与瓷器的区分
一、烧成温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 甚至到达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 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到达 1400℃左右。
二、坚硬程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 敲击时声音发问,胎体硬度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钢刀划 出沟痕。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根本烧结,敲击时声音 动听,胎体外表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王 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 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片 农地中出土,因其腹部铸有 “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 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现藏 中国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 器型高大厚重,纹势华美, 工艺超群,又称司母戊大方 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 米、宽78厘米、重875千克, 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 〔觉察时仅剩一耳,另一耳 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 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目 前世界上觉察的最大的青铜 器。该鼎是商王武丁的儿子 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
1953年首次觉察于陕西西安市半 坡村,因而得名。主要分布于甘肃 东部和陕西关中地区。陶器以卷唇 盆和圆底的盆、钵及小口细颈大腹 壶、直口鼓腹尖底瓶为典型器物, 造型比较单纯。年月为公元前 4800~前4300年。
其纹饰主要有:
①动物纹,以鱼、蛙、鹿及鸟为 装饰对象。
②几何纹,多以抽象化的动物纹、 植物纹、编织纹演化而来。
4、钻孔是在已截割好的玉料上依据需要钻出大小不同的穿孔。 5、镂刻是在有些玉器成品上雕刻特别精巧繁缛的纹饰。 6、抛光:将玉器外表磨亮,到达闪闪发光、光可鉴人的效果。原
始玉器几乎每一件都要经过抛光,抛光可用光滑的竹片或兽皮,而 用兽皮的时机多一些。

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

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
“思”:这幅作品是用什么线织进去的 呢?
• 毛线 它属于什么艺术呢?
纤维艺术
纤维艺术的工艺制作 ——第二课时
纤维艺术的分类有哪些呢?
• 1,缂(ke)织法: • 缂织是一门古老的手工纺织技艺。它以毛或丝等纤维
材料作纬线,在垂直的前后经线的间隔与交叉中穿行平织。 纬线设色部分通过图形范围内的经线,然后回转,在预定 的图形内来回穿织,至完全表达出图中之形象为止。
• 而未通过纬线的经线部分,则由其它图形所需的设色纬 线穿越织成。故所织成的造型、色彩正反两面相同,而左 右方向相反。因纬线回转的地方彼此不相关联,故图形周 围留下锯齿之空隙,如同雕镂刀刻出来的,而且织物匀薄。 此种织纬之法亦称通经断纬。以毛为纬的称之为缂毛,以 丝为纬亦称缂纤维材料 为纬在单经、双经或多根经线上编织,构 成丰富多变的纹理,如纬编“人字形”的 排列构成小斜线纹理;纬编“品字形”的 排列构成短直线纹理;纬编“井字形”的 排列构成平直线的纹理;纬编连珠纹的排 列构成竖条点状纹理等。
3,裁绒法
裁绒法是由经线、纬线交织成平纹组织, 在相邻的两根经线上栓毛或丝等纤维线绒 头结。绒点具有一定长度,且上下左右密 集排列构成绒面。因每一绒头的栓结如同 栽植在经纬交织成的平纹组织的地上,故 称栽绒。栽绒是我国目前手工织毯中普遍 采用的编结方法,其特点是毯基(俗称纬 板)挺实,毯背耐磨,毯面弹性强且牢固。 裁绒栓结有“8”字形结、马蹄形结、“U”形 结、“W”形结等多种织作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陶器又分为彩陶和素陶
(一)彩陶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特点: 陶器以卷唇盆和园底的盆、钵、及小口 细颈大腹壶、直口 鼓腹金底瓶为典 型器物,造型比较 单纯 其纹饰主要有: ①动物纹 ②几何纹 ③编织纹
《彩陶人面鱼 纹盆》
《彩绘船形壶》
(一)彩陶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特点:
最大的特点是曲腹 形较多,绘制的部位 多数集中在口沿和腹 部外壁,不像半坡类 型那样绘在器物内壁。
《鹳鸟石斧彩陶瓮 》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特点: 彩绘部位多在器的口、颈、肩与上腹 部位,纹样以几何形图案最多,动物和人 物次之。马家窑文化彩陶富于浓厚生活气 息。器形特点:上大下小。
《舞蹈彩纹盆》
《彩陶漩涡纹瓮》
马 家 窑 文 化 半 山 类 型
四 系 双 耳 同 心 丹 纹 罐
彩陶充分展现了在实用基础上简单朴素 的美感,。其纹饰更是体现了原始先民对多 样统一,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 的高度概括。
《郎窑红釉观音尊》
《彩粉九桃天球瓶》
粉彩镂空蟠螭纹 象耳转心瓶
粉彩开光 四季山水盖罐
郎窑红一种红釉瓷器。釉凝厚,玻璃感强,佳 品呈鲜红色。器底书写年款有“大明宣德年 制”、“大清康熙年制”两种,但数量不多。 粉彩是中国清代以来的彩绘瓷品种。创始于康 熙朝,盛于雍正、乾隆时期。属釉上彩,图 案绘制采用渲染法,注重表现题材的阴阳向 背,绘制前,在装饰部位以“玻璃白”打底, 以使彩色图案呈色柔和。
陶器与瓷器有什么区别?
1. 原料不同 (陶:粘土 瓷:瓷土) 2. 烧制温度不同 (陶:1000度以下 瓷:1200度以上) 3.质地不同 (陶:质地疏松 瓷:质地细腻) 4. 用釉不同 (陶:无釉或低温釉 瓷:高温琉璃釉) 5.产生的年代不同 (陶器产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11700多 年的悠久历史。 瓷器产生在大约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距今 3000多年。
素陶 继彩陶艺术之后,山东地区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黑陶 器与白陶器以其材质和造型之美把原始社会的陶器艺术推向最后 一个高峰。大汶口文化晚期(公元前2800-前2500年)已使用快 轮制造陶器,制成 薄胎磨光黑陶高柄杯和白陶鬻等贵 重器物。 到龙山文化时期,黑 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提高,一些典 型器物薄如蛋壳而且厚薄均匀,器形规整。黑陶的制造 是在烧制过程应用了烟熏法和渗碳技术,使之变得乌黑 光亮。
古代中国以玉 来比喻人的美好 品德和高尚人格,所以古人以佩玉 为尚。
玉器的制作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体现为两种不同的审美追求。 一种是追求玲珑剔透的华丽之美。
另一种是突出玉的天然材质,追求至 大至高的朴素之美。
“大圭不琢”的观念在工艺美术创 造中很重要。对于玉材天然美质的鉴赏, 也被用于对人的品评,如形容具有纯真 质朴素质 的人“如璞玉浑金”。璞 就是包在玉材外面的石皮,“璞玉浑金” 指的是未琢的玉、未冶炼的金(铜),外 表朴素无华而具有内在的美。
大圭不琢
“四大名玉”
• 新疆癿“和田玉”。有白玉、黄玉、青玉、墨玉等一系列品种, 尤以白玉为代表,玉质居世界软玉之冠。 • 辽宁岫岩县产出癿“岫玉”、 • 河南南阳产出癿 “独山玉”,又称"南阳玉"或"南玉"。 • 湖北郧县等地产出癿“绿松石”。又名绿宝石
总结:先民们把玉从石头中区分开来,是人类审美认识 上的一个重要发展,同时也是人类对物质材料的体形、 质感、色彩,以及对称、秩序感等造型规律的认识与 掌握。玉在旧石器时代已经产生,p5新石器时代推上 第一个高峰时 期,夏商周时期与青铜器 一样成 为权利和神权的象征。
商代俏色玉雕
白玉墨玉俏色童子
比德于玉
孔子说:“君子比德如玉焉”,说明玉器在 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什么样的地位?
君子以德比玉
• • • • • • • • • • • • 孔子曰:“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 温润而泽,仁也。 慎密以栗,知也。 廉而不刿,义也。 垂之如坠,礼也。 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孚尹旁达,信也。 气如白虹,天也。 精神见于山川,地也。 圭璋特达,德也。 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最早的原始陶器出现的地方
江西万年县仙人洞
湖南道州玉蟾岩
1、中国陶的种类(彩陶、素陶)

彩陶
仰韶文化 马家窑文化
素陶(黑、白、印纹陶)
大汶口文化 山东龙山文化
半坡
庙底沟
马家窑 半山 马厂
彩陶 原始社会癿先民在日用陶水器、食具 上施加彩绘,创造了一个绚丽癿彩陶艺术世界。 彩陶最初出现在大西北癿泾水、渭水流域,距今 约八千年左右。到距今七千年至五千年癿仰韶文 化时期,中国彩陶进入兴盛时期,并向西北地区 推衍,出现了灿 烂癿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 经历马家窑一半山一马厂前后相承癿三种文化类 型,大约一千二百多年癿发展衍变,而进入尾声。
衣玉食”“抛砖引玉”等等这些词语中,那个玉字不是代表美
好的、高尚的字眼?那么玉为什么能够如此运用呢? • 它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旧石器时代的先民在制作石器的过程中,发现有些 石材质地坚韧,具有美丽的色彩与光泽,让人看了 感到愉悦,便将其珍重地区别开来,用以制作 装饰品或祭祀神灵的礼器,他们将这类石材 称作“玉”。 因此,玉既是“石之美者”。 把玉从各种石头中区分出来是人类 审美认识的重要发展。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山东半岛的大汶 口文化、龙山文化,东南沿海的良渚文化,把中国古代玉器艺术 推上第一个高峰时期。
玉的种类
• 硬玉(硅酸钠铝):专指翡翠 • 软玉(硅酸钙锰):透闪石和阳起石组成的材料。 • 广义上的玉不仅包括硬玉和软玉,也包括蛇纹石、青金石、玛瑙、
• 珊瑚、大理石、钻石、玛瑙、水晶、琥珀、绿松石、珊瑚、珍珠等宝石。 玉的用途 据不同形制和用途可大致分为礼器、仪仗、工具、用具、装饰品、艺术品以及 杂器等7类 礼器:玉琮、圭、璧、环、瑗、璜、玦、簋、盘等; 仪仗:戈、矛、戚、钺、刀等; 生产工具:斧、凿、锛、锯、刀、纺轮、铲、镰等; 日常生活用具:臼、杵、梳、耳勺、匕、觽等; 装饰品: 玉环、玉球、玉镯、玉璜、玉玦、玉珠、玉管等等。 艺术品:玉龙、玉虎。 杂器:玉链、玉琀等。
黑陶
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 个阶段,从窑顶徐徐加 水,使木炭熄灭, 产生浓烟,有意让烟炤 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 器。 它是继彩陶之后,中国 新石器时代制陶业出现 的又一个高峰
龙山文化《三足黑陶鼎 》
素陶——龙山文化
黑陶
(二)素陶(黑、白陶)
白陶
用高岭土 烧制,质地洁白细腻。白陶是当时 奴隶主贵族使用癿生活器皿,至西周已渐消失。
清顺治青花花鸟纹盖罐
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罐
清康熙青花万“寿”字大尊
康熙青花“红拂传”图棒槌瓶
清康熙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
清雍正青花枯树栖鸟图梅瓶
顺治青花加官进爵图盘
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图方瓶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松竹梅纹瓶
乾隆青花八仙过海图葫芦瓶
清雍青花龙穿花纹撇口尊
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如意耳扁壶


青瓷是中国传统颜色釉器品种之一。因釉呈 青色而得名。又因烧制火候的不同把握,通 常以绿色、偏黄色、偏灰色居多。 釉里红中国传统彩绘瓷品种。在坯上绘以纹 饰,再罩以透明釉,以高温烧成,图案效果 呈白地红花或红地白花。
《 凤 首 壶 》
《釉里紅三魚紋 高足杯》
青花是以氧化钴为原料在 坯胎上绘成图像,施加透明釉 后,在约1300℃高温下以还原 焰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在洁白 的胎质上绘 出的青色图像, 具有一种素洁、高贵而又绚烂 的艺术效果。
《 龙 山 白 陶 鬶 gui》
商代白陶刻几何纹瓿 bù
千峰翠色——古代青瓷器 瓷器的烧造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又一重 大贡献。 瓷器与 陶器性质大不相同, 瓷器是以瓷土(高岭土)和石英、长石 等为原料,塑造或模制成型,施釉后, 在1200℃以上的高温下烧制而 成的。其胎质细密,叩之声音 清彻,不吸水 或很少吸水。
二、中国瓷器的发展



商(原始瓷,选料、制作不精,釉色容易脱落) 东汉(烧成 标准的青釉瓷器,并能烧造出黑釉 瓷) 魏晋南北朝(制瓷工艺有很大进步, 南越北邢/ 南青北白) 唐(秘色瓷) 宋(中国瓷器的繁盛时期,五大窑 ) 元明清(青花瓷器是瓷器生产的主流,景德镇窑, 粉彩)
中国原始瓷器最初出现于商代中期(原始瓷, 选料、制作不精,釉色容易脱落。)
瓷器是从陶器癿基础上发展而来癿,烧 瓷技术是烧 陶技术癿提高与延伸,瓷 器脱胎于陶器,它癿发明是中国 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 陶器癿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癿。
早在商代,已经创制出了原始青瓷, 到东汉时期,在浙江地区,烧制成功真 正意义上的青瓷器。 施于瓷 器上的青釉,是含有铁 质的矽酸盐,在窑内烧制时,经过还原 火使器物表层呈现光亮的不同程度的青 色,所以称为青瓷。
《 原始瓷刻纹筒形罐 》
东汉时期 烧成标准的青釉 瓷器,并能烧 造出黑釉瓷, 但未盛行。
《青瓷井》
魏晋南北朝(制瓷工艺有很大进步,南越青北邢白。)
《青釉莲花尊 》
《青釉堆塑谷仓》
唐代(“秘色瓷”盛行五代)
《五曲葵口秘色瓷盘》
宋代:中国瓷器的繁盛时期,丝绸之路使得文人生 活安逸 最具代表的是五大窑:汝窑、哥窑、定窑、钧窑、 官窑
良渚文化玉琮 璧
中国古代讲求碧玉无瑕,而天然的玉 很难做到没有瑕疵,无瑕的美玉通常是 加工的结果。因才施艺、剜脏去绺是 玉石加工的原则,同时也体现在经过精 心琢磨的玉器的别具匠心上。
将天然的玉石加工成无暇的美玉就需要“剜脏去绺”、 “因材施艺”,而“巧色”与“俏色”是指合理利用玉 石的天然色泽展现玉材之美。
汝窑
汝窑:
北京故宫藏汝窑天青釉圆洗
故宫藏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哥 窑
钧窑
长颈瓶
象鼻瓶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