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突破- 记叙线索 训练题(含答案)人教统编版·教师版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突破- 中心思想 训练题(含答案)人教统编版·教师版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突破:中心思想知识点解析:文章主要内容是指文章所写的人、事、景、物及其活动、发展变化过程等具体内容。
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指作者写文章的目的,具体地说就是作者想通过文章的主要内容赞扬什么,批评什么,反对什么,抒发什么感情,说明什么道理等等。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1.段意合并法。
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要素串联法。
凡是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都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些要素弄清,串联起来。
3.句子摘录法。
有些文章结构上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或内容上的中心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把握文章表现的思想感情1.通过分析题目把握思想感情。
如《给予是快乐的》。
2.抓关键词句,领悟思想感情。
如《白鹅》中“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是文章的中心句。
3.分析文章主要内容和重点部分,体会思想感情。
(总起句、抒情部分、议论部分)常考题型: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2、请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3.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4.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某某怎样的感情?考点过关(一)一只手套雪花在城市的上空欢快的舞蹈,寒风在四处流浪。
受天气影响,一家小百货商店里没有一个顾客,女店主无所事事的为自己的双手美容,修了修指甲,又涂了红色的指甲油,然后望着漂亮白皙的手陶醉了。
这时,店门上厚重的棉门帘被掀开,一股寒流裹着一位妇女和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进入店里,他们身上陈旧且笨重的衣服上堆了不少的积雪,看上去是一对母子。
女店主从自己修长的手指甲上移开目光,热情的迎向她大半天才等来的第一批顾客。
母亲问有没有手套卖。
女店主说有,便热情的介绍有羊皮的、绒线的、针织的。
母亲说拿几双男式手套看看。
女店主很快把几种男式手套摆在了他们面前。
母亲和少年左挑右选,逐一问明价格。
好一会儿,少年说:“妈,就买一双绒线的吧,便宜些。
”母亲说:“天这么冷,你的手都冻裂了,还是买羊皮的吧,羊皮的既暖和又好看。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写事类文章阅读指导 专题训练(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写事类文章阅读指导了解文章类型记事类文章,就是把一件事或几件事有条理地用文字叙述出来,让更多的人去重新感受这些事情,从中明白一个道理,收到一种精神的鼓舞或思想的教育。
热点题型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解题;文章的结构分析;续文;分析表达等。
阅读指导一、明确六要素,把握主要内容记人叙事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与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我们在开始阅读这类文章时,就要初步了解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涉及到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
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
进入高潮时的情况怎样,事情结果如何。
概括主要内容可以采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主要人物)在什么情况下(起因),怎么做(经过),结果怎么样(结果)的形式。
二、理清顺序,读懂文章内容叙述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这些叙述的顺序形式都是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而灵活使用的。
三、抓住文章重点,注意综合表达方法1.要学会抓文中的主要情节、重点语句等,揣摩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在叙述时,作者有时候会直接表达自己对事件或人物的看法。
关键句要重视。
四、划分层次结构,概括中心思想记事的文章,划分层次结构是有规律可循的,先从局部入手,审视每个自然段并简要概括其大意,然后再归拢关系密切的自然段,划分出有相对独立内容的“意义段”,并作简要概括。
归纳文章中心思想一般可采用这样的格式:文章通过记叙……(事情),说明了(表现了、歌颂了)……的思想(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名师典例爱心项链⑴这是美国东部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推销员克雷斯的汽车坏在冰天雪地的山区。
野地四处无人,克雷斯焦急万分,因为,假如不能离开这里,他就只能活活冻死。
这时,一个骑马的中年男子路过此地,他二话没说,就用马将克雷斯的小车拉出了雪地,拉到了一个小镇上。
当克雷斯拿出钱对这个生疏人表示感谢时,中年男子说:“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
当别人有困难时,你也尽力去帮助他。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突破- 记叙顺序及其作用 训练题(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教师版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突破:记叙顺序及其作用知识点解析:记叙的顺序一般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
小学阶段常考的是顺序、倒叙、插叙三种记叙顺序。
三种记叙顺序及其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
顺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回到事件的开头,按事件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使文章有波澜,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和内容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使情节更加曲折,内容更加充实;推动情节发展,更好地突出人物性格,突出主题。
常考题型:1.文章的记叙顺序是怎样的?2.这种记叙方式有什么好处?真题回放只要信心不被打碎在那个阴雨连绵的早晨,我正为大学毕业后连续数月东奔西跑地求职,却没有找到一个接收单位而沮丧万分,一个人沿着乡间小路踽踽而行。
不知不觉我已站在了离村子挺远的一座土窑前。
猛抬头,那位近年才开始学习烧制瓦罐器皿的老人,将我的目光惊住了:只见他大步走到窑前,眉都没皱一下,便抡起一根铁棍,咣咣咣,将一大溜刚刚出窑的形状各异、大大小小的瓦罐全部打碎。
我不解地走上前去,问老人为何将它们全都打碎了。
老人不紧不慢地说:“火候没掌握好,都有一点小毛病。
”我惋惜道:“可是你已经花费了许多心血啊!”老人长吁了一口气道:“那不假,可我相信下一炉会烧得更好些。
”老人坚定的口气里,透着十二分的自信。
看到老人又坐在霏霏的雨丝中,再次从头开始,认真地、一点一点地做起泥坯。
他那坚决推倒重来、成功在握的从容自若,深深地打动了我——是啊,即使所有的瓦罐都打碎了也没有关系,只要心头执著的信心不被打碎,就不愁做不出更加满意的瓦罐。
默默地,我朝老人深鞠一躬,转身跑回家中,背起简单的行囊,毅然地加入南下打工的队伍中。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小升初专项训练之叙事性文章阅读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叙事文章的阅读一、叙事文章阅读要点:1、读文章理清主要人物和事件。
2、理清事件的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
4、理解文章的重点句子的特殊含义二、阅读练习。
(一)少年闰土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少年便是闰土。
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
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
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
正.月里供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
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工;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我的父亲允许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他是能装弶.捉小鸟雀的。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
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
他说:“这不能。
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fù)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小升初语文阅读---记叙顺序及其作用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小升初语文阅读---记叙顺序及其作用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常考题型:1、文章的记叙顺序是怎样的?2、这种记叙方式有什么好处?过关训练(一)钱被刮跑以后1月20日,长春的北风刮得很猛。
我骑着自行车,只顾低着头,往前紧蹬。
临近和平大路口,把一个边走边低头数钱的农民老大爷撞了个趔趄,他手中的一把人民币"哗啦"一声掉在地上。
我慌忙跳下车,想赶紧把钱给老人拾起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散落在地上的钱已被"呼呼"的北风刮了起来,纷纷向四处飞扬。
正在这时,只见过往的行人都不约而同地向钱飘走的方向跑去,有的还喊着:"钱跑了,快抢啊!"霎时间整个路口喧腾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大为吃惊,随后便焦急地拍着大腿说:"风刮人又抢,这可怎么得了,钱要没了。
"我本想安慰老人几句,可说什么好呢?没过多久,风似乎小了,"抢钱"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陆续朝老人走来,把"抢"来的钱都一一交到他手里,老人喜出望外,不停地向众人点着头。
人们聚集在老人的周围,一再关切地要老人把钱数数。
看得出老人有点情面难却,用微颤的双手数了起来,旁边还有人帮着数。
数完,老人略微迟疑了一下,接着又数了一遍,还是26张。
老人抬起头用疑问的目光瞅着四周的人们,并自言自语地说不对老人的话还没说完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抢着喊开了谁还没把钱送来老人忙接着说:"不是少了,是多了。
""怎么会多呢?是您记错了吧?"有人诧异地问。
老人肯定地说:"没错,我在家数得清清楚楚,明明是25张,都是五元一张的。
"人们不解地对视着。
那个小学生又喊开了:"谁又多送了?"话音刚落,只见一个中年妇女不好意思地说:"是我的,我拿着一张五元钱准备到商店买东西,刚才光顾帮老大爷'抢钱'了,竟忘了自己手里还拿着钱,一起都交给了这位老大爷。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写人叙事阅读专项练习(一)(含答案)
六年级下语文小升初阅读专项训练一——写人记事一、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长衫老者冯骥才①我幼时,家对门有条胡同,又窄又长,九曲八折,望进去深邃(suì)莫测。
隔街是店铺集中的闹市,过往行人都以为这胡同通向那边闹市,是条难得的近道,便一头扎进去,弯弯转转,直走到头,再一拐,迎面竟是一堵墙壁,墙内有户人家。
原来这是条死胡同!好晦(huì)气!凡是走到这儿来的,都恨不得把这面堵得死死的墙踹( chuài)倒!②怎么办?只有认倒霉,掉头走出来。
可是这么一往一返,不但没抄了近道,反而白跑了长长一段冤(yuān)路。
正像俗话说的:贪便宜者必吃亏。
那时,只要看见一个人满脸丧气地从胡同里走出来,哈,准知道是撞上死胡同了③走进这死胡同的,不仅仅是行人,还有一些小商小贩(fàn)。
为了省脚力,推车挑担闯进来,这就热闹了。
本来狭窄的道儿常常拥塞,车轱(gū)辘碰伤孩子的事也不时发生。
没人打扫它,打扫了也没用,整天尘土飞扬。
人们气急了就叫:“把胡同顶头那家的房子扒了!”房子扒不了,只好忍耐;忍耐久了,渐渐习惯了。
就这样,乱哄哄,好像它天经地义就该如此。
④一天,来了一位老者,个子矮小,干净爽利,一件灰布长衫,红颜白须,目光清朗,胳肢窝夹个小布包包,看样子像教书先生。
他走进胡同,一直往里,可过不多久就返回来。
嘿,又是一个撞上死胡同的!⑤这位长衫老者却不同常人。
他走出来时,面无懊(ào)丧,而是目光闪闪,似在思索,然后站在胡同口,向左右两边光秃秃的墙壁望了望,跟着蹲下身,打开那布包,包里面有铜墨盒、毛笔、书纸和一个圆圆的带盖的小饭盆。
他取笔展纸,写了端端正正、清清楚楚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又从小盆里捏(niē)出几颗饭粒,代做糨(jiàng)糊,把这张纸贴在胡同口的墙壁上,看了两眼便飘然而去。
⑥咦,谁料到这张纸一贴出,立刻出现奇迹。
过路人刚要抄近道扎进胡同,一见纸上的字,转身就走;小商贩们即使不识字,见这里进出人少,便疑惑是死胡同,自然不敢贸然进去。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突破- 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训练题(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教师版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突破:表达方式及其作用知识点解析:表达方式是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
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抒情、描写、议论、说明。
表达方式及其作用:1.记叙: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述和交代。
作用:通过记叙事情发展阐明故事的来龙去脉,增强文章的阅读性、趣味性和真实性。
2.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作用:(1)再现美丽的景色和山川风光,抒发感情;(2)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3)描写人物活动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3.抒情:作者和作品中的主人公公开表白爱憎、直接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作用:通过抒情语言抒发作者的情感。
4.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表述的意见。
作用: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5.说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作用: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清楚事物的特征性质等,使文章生动,具有说服力。
常考题型:第某段运用了___的表达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考点过关(一)不为什么冰心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额抵住我的前额,温柔的,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其他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的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
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
总之,她的爱,是摒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的劈开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假使我走到幕后,将我二十年的历史和一切都变更了,再走到她面前,世界上纵没有一个人认识我,只要我仍是她的女儿,她就仍用她坚强无尽的爱来包围我,她爱我的肉体,她爱我的灵魂,她爱我前后左右,过去、将来、现在的一切!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
小升初语文试题--写事阅读专项训练题(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小升初语文写事阅读专项训练(一)最温暖的墙①我的朋友是一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
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②到了冬天,天冷的时候,她的手指常常被冻裂开,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
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种的时间就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
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捂住冰凉疼痛的手指。
③有一堂课,她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染红了手中的粉笔。
坐在前排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
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白色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④她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
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
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
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⑤第二天上课,她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
班长喊起立,全班同学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
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⑥老师以为学生们是开玩笑的,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⑦细看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
这样你写字的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很特别,没有包纸,被—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
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独特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⑧几十双眼睛盯着老师。
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
人教统编版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七·阅读之记叙顺序及其作用 同步练习(含答案)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七:阅读之记叙顺序及其作用常考题型:1、文章的记叙顺序是怎样的?2、这种记叙方式有什么好处?过关训练(一)钱被刮跑以后1月20日,长春的北风刮得很猛。
我骑着自行车,只顾低着头,往前紧蹬。
临近和平大路口,把一个边走边低头数钱的农民老大爷撞了个趔趄,他手中的一把人民币"哗啦"一声掉在地上。
我慌忙跳下车,想赶紧把钱给老人拾起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散落在地上的钱已被"呼呼"的北风刮了起来,纷纷向四处飞扬。
正在这时,只见过往的行人都不约而同地向钱飘走的方向跑去,有的还喊着:"钱跑了,快抢啊!"霎时间整个路口喧腾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大为吃惊,随后便焦急地拍着大腿说:"风刮人又抢,这可怎么得了,钱要没了。
"我本想安慰老人几句,可说什么好呢?没过多久,风似乎小了,"抢钱"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陆续朝老人走来,把"抢"来的钱都一一交到他手里,老人喜出望外,不停地向众人点着头。
人们聚集在老人的周围,一再关切地要老人把钱数数。
看得出老人有点情面难却,用微颤的双手数了起来,旁边还有人帮着数。
数完,老人略微迟疑了一下,接着又数了一遍,还是26张。
老人抬起头用疑问的目光瞅着四周的人们,并自言自语地说不对老人的话还没说完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抢着喊开了谁还没把钱送来老人忙接着说:"不是少了,是多了。
""怎么会多呢?是您记错了吧?"有人诧异地问。
老人肯定地说:"没错,我在家数得清清楚楚,明明是25张,都是五元一张的。
"人们不解地对视着。
那个小学生又喊开了:"谁又多送了?"话音刚落,只见一个中年妇女不好意思地说:"是我的,我拿着一张五元钱准备到商店买东西,刚才光顾帮老大爷'抢钱'了,竟忘了自己手里还拿着钱,一起都交给了这位老大爷。
部编人教版小升初语文高频考点课内知识专题突破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升初语文高频考点课内知识专题突破卷姓名: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
1.下列格言俗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绍棠四十年后感谢老师在他的心田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老师认为这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B.嘉宇抄作业被老师批评了,回家向妈妈诉苦,妈妈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C.俊奕写作文时想用一个名人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可是怎么也想不出一个合适的,他真切地体会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含义。
D.我们要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督促自己及时反省,不断追求完善。
2.下列对名著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思所著。
其中的经类故事有,大闹天宫、大战流沙河、三借芭蕉扇等。
B.《海底两万里》是英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所著。
书中主要讲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及两位同伴随“鹦鹉螺号”的船长周游世界的故事。
C.尼摩船长愿意把一切都告诉“我”,国为他不打算让“我”和两个同伴离开潜水艇。
D.唐僧师徒在小雷音寺遇到了妖怪——黄眉老祖。
3.下列选项中,人物与后面相关资料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明代史学家)杜甫(诗圣)B.老舍(《腊八粥》)文天祥(爱国诗人)C.郑燮(郑板桥)赵孟(唐代画家)D.朱自清(不领救济粮)孔子(儒家)4.下列运用了融情于景写法的诗词句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曾荣获国际和平奖。
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并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画家的长处,不断改进自己作品的风格。
据说,齐白石一生中,曾五易画风”。
下列哪句名言最能说明这则材料?(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二、先解释加点字意思,再解释诗句意思。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突破- 记叙线索 训练题(含答案)人教统编版·教师版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突破:记叙线索知识点解析:线索是连贯文章始终的脉络,也可以说是文章的纲。
抓住线索,对理解文章、掌握结构、把握中心大有作用。
小学阶段常见的文章线索:1.以某一具体事物为线索。
如《羚羊木雕》,全文以羚羊木雕这一物品为线索。
2.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如《春》这篇写景散文就以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为线索。
3.以事件为线索。
如《散步》这篇就以散步这一事件为线索。
如何找文章线索1.找文题。
很多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线索,尤其是以物为标题的文章。
2.看文章中反复出现的人、事、物以及人物情感和时空的重点词或重点句。
3.看抒情议论句。
记叙文抒情议论句多为画龙点睛的重要语句,它往往隐含着线索。
4.看段落间的内部联系。
根据文章段落间的内部联系,就可以判断出文章的线索。
常考题型: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2、结合文章分析,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考点过关(一)母亲节的礼物①红灯,公交车缓缓停下,全车人都欣赏着窗外的流光溢彩,忽然一声清脆的童音响起:“母亲节!妈,是你的节日。
”②母亲节?糟糕,我还没买礼物,该死,如此重要的节日我竟忘了,好在为时未晚,来得及弥补。
只是,该买什么礼物呢?③第一次过母亲节是在别人指导下,买了最最标准的礼物——康乃馨。
平生头一次买花,花送给母亲。
她的惊讶和激动在我意料之外,更让我不安:仅仅一束花,母亲就那么高兴.她的易满足使我醒悟平日的疏忽,愧疚慢慢袭上心头:明年,明年一定买件特别的礼物!④第二年。
我找了好几条街巷,才买回了母亲时常提及却难以购到的特色糕点。
看到这件“礼物”的一刹那,母亲额头细细的皱纹似乎熨平了:糕点,我和姐姐分享完了,那漾着笑意的眼睛却始终在记忆里浮动。
触动之下,我暗暗思索:明年,明年我要让母亲大吃一惊。
⑤可是,买什么样的礼物能使母亲所有的皱纹全熨平呢?正想着,童音忽然又响起:“妈,你要我送你什么——我没有钱,什么都买不了……”声音渐趋沮丧。
做母亲的于是笑着逗儿子:“怎么办呢?你没有钱,那我的礼物不是得不到了?”“有了!“童音兴奋起来,“今晚我不睡觉,给你当保镖送你上班。
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小升初语文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一)1.阅读瞭望塔。
曹冲智救库吏曹冲是曹操的儿子,他聪明多智,而且很有同情心。
有一天,他父亲一具心爱的马鞍不幸被老鼠咬破了,管仓库的官吏发现后,吓得面无人色。
他想去自首,减少一些罪责,但又担心自己仍不免一死。
这件事被十来岁的曹冲知道了。
他想,库吏平时勤勤恳恳,为人老实,马鞍被老鼠咬坏,是一时疏忽,怎能因此而丧命?他便把库吏叫去,说:“我会设法救你的,三天后你去自首好了。
”库吏连连叩头而去。
送走库吏,曹冲走进卧室,用小刀将内衣连戳几个洞,然后装出闷闷不乐的样子,连饭也不吃。
曹操前来询问。
曹冲说:“我的衣服被老鼠咬了几个洞。
听说衣服被老鼠咬了要倒霉的。
”曹操说:“老鼠咬坏东西是常有的事,有什么吉祥不吉祥?你不要为这件事苦恼。
”曹冲恭敬地说:“父亲说得对。
”隔了不多时,库吏来向曹操报告,说库内一具马鞍被老鼠咬坏了,说罢连连叩头谢罪。
曹操满脸怒火,本想狠狠惩罚库吏,因为这是件不吉利的事,但见曹冲在一旁,顿时想起刚才开导儿子的话,于是收起怒容说:“我儿子的衣服挂在床边尚且被老鼠咬了,何况马鞍是挂在仓库柱头上呢。
算了,往后留心一点。
”聪明的小曹冲救了老库吏的性命。
(1)解释下列词语。
面无人色:________闷闷不乐:________(2)曹冲为什么要设法救库吏?用横线画出曹冲要救库吏的理由。
(3)修改病句,把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①曹冲虽然聪明多智,而且很有同情心。
②管仓库的官吏吓得脸色苍白,面无人色。
(4)读了短文,你觉得曹冲是个什么样的孩子?2.课外阅读。
香菱学诗(节选)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
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
宝钗道:“何苦自寻烦恼。
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他算账去。
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
”香菱笑道:“好姑娘,别混我。
”一面说,一面作了一首,先与宝钗看。
宝钗看了笑道:“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
你别怕臊,只管拿了给他瞧去,看他是怎么说。
小升初语文名校冲刺 课外阅读突破卷2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
小升初语文名校冲刺·课外阅读专题突破卷姓名:_______________(一)盲道上的爱上班的时候,看见夏老师正在搬走学校门ロ那一辆辆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车。
我走过去,和她一起搬。
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市容。
”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侵占了盲道。
”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夏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
两年前,医生说我女儿的眼睛要失明,那时我就决心把自己的眼睛捐给女儿。
为了适应以后的生活,我开始尝试闭着眼睛生活,其中也包括闭着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
那盲道也就是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
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的,脚说什么也踩不住那两块砖。
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伤过我。
”我听了鼻子一酸,哽咽着问:“后来呢?”“后来,走熟了,脚竟认得那道杠了!可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
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心酸的故事呀!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听着夏老师的故事,望着那条“人间最苦的道”,我想了许多许多……1.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用“√”标出。
(1)夏老师搬走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是因为①自行车挡了她的路。
( )②自行车摆得乱,有得市容。
( )③自行车侵占了盲道。
( )(2)“人间最苦的道”指的是:①人行横道。
( )②盲道。
( )③人生的道路。
( )2.请用“______”画出夏老师学走盲道的句子。
其中描写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故事,想一想,为那“人间最苦的道”,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友情拯救了生命两个朋友一起到北极探险,不料在返回途中迷了路,身陷冰谷。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突破- 记叙顺序及其作用 训练题(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教师版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突破:记叙顺序及其作用知识点解析:记叙的顺序一般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
小学阶段常考的是顺序、倒叙、插叙三种记叙顺序。
三种记叙顺序及其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
顺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回到事件的开头,按事件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使文章有波澜,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和内容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使情节更加曲折,内容更加充实;推动情节发展,更好地突出人物性格,突出主题。
常考题型:1.文章的记叙顺序是怎样的?2.这种记叙方式有什么好处?真题回放只要信心不被打碎在那个阴雨连绵的早晨,我正为大学毕业后连续数月东奔西跑地求职,却没有找到一个接收单位而沮丧万分,一个人沿着乡间小路踽踽而行。
不知不觉我已站在了离村子挺远的一座土窑前。
猛抬头,那位近年才开始学习烧制瓦罐器皿的老人,将我的目光惊住了:只见他大步走到窑前,眉都没皱一下,便抡起一根铁棍,咣咣咣,将一大溜刚刚出窑的形状各异、大大小小的瓦罐全部打碎。
我不解地走上前去,问老人为何将它们全都打碎了。
老人不紧不慢地说:“火候没掌握好,都有一点小毛病。
”我惋惜道:“可是你已经花费了许多心血啊!”老人长吁了一口气道:“那不假,可我相信下一炉会烧得更好些。
”老人坚定的口气里,透着十二分的自信。
看到老人又坐在霏霏的雨丝中,再次从头开始,认真地、一点一点地做起泥坯。
他那坚决推倒重来、成功在握的从容自若,深深地打动了我——是啊,即使所有的瓦罐都打碎了也没有关系,只要心头执著的信心不被打碎,就不愁做不出更加满意的瓦罐。
默默地,我朝老人深鞠一躬,转身跑回家中,背起简单的行囊,毅然地加入南下打工的队伍中。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突破- 划分文章段落与归纳段意训练题(含答案)教师版人教统编版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突破:划分文章的段落与归纳段意知识点解析:划分文章的段落与归纳段意是阅读理解的一项重要能力,是加深对文章内容与结构的理解以及把握作者思路的重要手段。
分段,就是把叙述同一个内容的各个自然段合并为一个“意义段”。
分段的方法:1.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
(写人记事文章一般按“起因、经过、结果”分三段)2.按时间的变化分段。
(时间顺序非常清楚的记叙文)3.按地点的变换分。
(一般游记、参观、访问类文章多采用此方法)4.按事物的内容和性质分段。
(一般状物、写人文章多采用此方法)5.按文章的结构分段。
(总分总类文章)归纳段意的方法:1.串联法归纳段意。
2.摘句法归纳段意。
(摘中心句、过渡句等)3.抓住事件发展过程归纳段意。
(以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文章)常考题型:1、给文章分段。
2.在文中用//划分文章段落并归纳段意。
真题回放我爱家乡的木棉树我的家乡在南宁市。
我家的屋旁有一棵木棉树。
家乡的木棉树一年四季都是挺拔秀丽的。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到来了。
春雨蒙蒙,细如牛毛。
高大挺拔的木棉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巧玲珑的花骨朵。
过了两三天,木棉花开了。
有的只绽开两三瓣,有的全开放了,露出嫩红的花蕊。
从远处看,木棉花像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把天际染得通红。
到了炎热的夏天,木棉树又换上了翠绿的夏装,长得格外挺拔秀丽。
圆长嫩绿的叶子,绿得透明,像一块块无瑕的碧玉。
一场大雨后,木棉树的绿叶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好像一颗颗透明的珍珠,更惹人喜爱。
秋天,百花都(枯黄、枯萎)了,木棉树的叶子却长(得、的)更绿更(密、蜜)了。
尽管下着霜,木棉树却和往常一样的挺拔,(显露、显示)出顶风斗霜勇敢顽强的风格。
寒冷的冬天,西北风卷着雪花,许多花草树木经不起风雪的考验,木棉树却勇于拼搏,傲然挺立。
树枝上开满了银花,一阵风吹来,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
我听说木棉树也叫“英雄树”,它的花也叫“英雄花”。
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位战士就义在一棵木棉树下,用他的鲜血染红了木棉花。
部编语文小升初【阅读理解】训练、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 +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
部编语文小升初【阅读理解】训练、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 +阅读理解题和答案第五讲、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理清了一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就使读者容易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文章的主要内容。
写作顺序就像一根线,把文章的素材串起来,使文章更有条理,表达的意思更清晰流畅。
小学教材中出现的记叙顺序大致有以下几种: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叙事或写人类的文章大都会按事情发展顺序来组织材料,一般会在文中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其中经过往往会写得很具体。
如《草船借箭》一文就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弗如。
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
按地点转换(空间方位、移步换景)的顺序。
参观游记、写景类的文章一般使用地点转换(移步换景)的顺序,有时也会用空间方位顺序,这种写作顺序的文章,一般在文中都有明显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语或句子。
如《草原》一文就用了移步换景的顺序,先写作者来到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接着写汽车前行,看到了河以及欢迎我们的主人们,再写进了蒙古包的情景,最后写蒙古包外看到的蒙古人表演的节目,不同的地方所看到的不同的风土人情。
按时间先后顺序。
如果一篇文章各自然段的开头带有时间标志的词语,如表示季节、时间、某些代表季节的花或日出日落等,并且这篇课文是随着时间变化而推进故事情节或景物变化,这样的顺序就是时间顺序。
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就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先写了“我“七八岁时因为写诗发生的事情,然后写几年后的感受,再写“我”长大成人,小有成就时的感悟。
按事物特点的几个方面(总分总、总分、分总)。
这种顺序的文章,文中往往有明显的总起句或总结句。
如果开头有总起句,然后再从几个方面来写,最后结尾有总结句,那就是总分总的结构,如果只有总起,然后分成几个方面来写就是总分结构;如果先分几个方面来写,最后总结性结尾,那就是分总结构。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突破-。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训练题(含答案)人教统编版。教师版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突破-。
描写方法及其作用训练题(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教师版描写是一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手法,从而让读者身临其境。
人物描写的方法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
外貌描写主要是通过描述人物的容貌、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和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来反映人物的生活和身体状况,表现人物的身份、精神面貌以及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
动作描写则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为和动作进行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和状态等,展现人物的价值观念、情感特征、性格气质和精神状态等。
语言描写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独白或对话进行描写,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揭示人物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神态描写则是对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目光变化进行描写,凸显人物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表现人物的情绪和情感变化,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心理描写则是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过程进行描写,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感情。
在阅读中,常常会出现画线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以及文中刻画某人形象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的题目。
掌握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特殊的点名刺耳的铃声急骤响起,XXX心头一震,随即用发颤的声音说道:“同学们,下课了!”然而,同学们睁着的眼睛,目光聚集在他们敬爱的老师身上,谁也没有动。
四年前,他们怀着无限的憧憬踏进校园,转眼就要毕业了。
明天,他们将奔向各自的岗位。
面对讲台上这位慈父般的老人,这位才华横溢而又平易近人的老专家,这位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的老教授,他们是多么想把时光留住片刻,和老教授多待一刻呀!怅然之中,他们每个人还意识到,只要这个班集体一解散,就意味着他们这一生再也难以相聚了。
XXX望着自己的学生们,喉结动了动,他很想再次宣布“同学们,下课了”,但嘴巴张了张,竟未能说出来。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突破- 中心思想 训练题(含答案)人教统编版·教师版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突破:中心思想知识点解析:文章主要内容是指文章所写的人、事、景、物及其活动、发展变化过程等具体内容。
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指作者写文章的目的,具体地说就是作者想通过文章的主要内容赞扬什么,批评什么,反对什么,抒发什么感情,说明什么道理等等。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1.段意合并法。
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要素串联法。
凡是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都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些要素弄清,串联起来。
3.句子摘录法。
有些文章结构上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或内容上的中心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把握文章表现的思想感情1.通过分析题目把握思想感情。
如《给予是快乐的》。
2.抓关键词句,领悟思想感情。
如《白鹅》中“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是文章的中心句。
3.分析文章主要内容和重点部分,体会思想感情。
(总起句、抒情部分、议论部分)常考题型: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2、请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3.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4.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某某怎样的感情?考点过关(一)一只手套雪花在城市的上空欢快的舞蹈,寒风在四处流浪。
受天气影响,一家小百货商店里没有一个顾客,女店主无所事事的为自己的双手美容,修了修指甲,又涂了红色的指甲油,然后望着漂亮白皙的手陶醉了。
这时,店门上厚重的棉门帘被掀开,一股寒流裹着一位妇女和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进入店里,他们身上陈旧且笨重的衣服上堆了不少的积雪,看上去是一对母子。
女店主从自己修长的手指甲上移开目光,热情的迎向她大半天才等来的第一批顾客。
母亲问有没有手套卖。
女店主说有,便热情的介绍有羊皮的、绒线的、针织的。
母亲说拿几双男式手套看看。
女店主很快把几种男式手套摆在了他们面前。
母亲和少年左挑右选,逐一问明价格。
好一会儿,少年说:“妈,就买一双绒线的吧,便宜些。
”母亲说:“天这么冷,你的手都冻裂了,还是买羊皮的吧,羊皮的既暖和又好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突破:记叙线索
知识点解析:
线索是连贯文章始终的脉络,也可以说是文章的纲。
抓住线索,对理解文章、掌握结构、把握中心大有作用。
小学阶段常见的文章线索:
1.以某一具体事物为线索。
如《羚羊木雕》,全文以羚羊木雕这一物品为线索。
2.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如《春》这篇写景散文就以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为线索。
3.以事件为线索。
如《散步》这篇就以散步这一事件为线索。
如何找文章线索
1.找文题。
很多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线索,尤其是以物为标题的文章。
2.看文章中反复出现的人、事、物以及人物情感和时空的重点词或重点句。
3.看抒情议论句。
记叙文抒情议论句多为画龙点睛的重要语句,它往往隐含着线索。
4.看段落间的内部联系。
根据文章段落间的内部联系,就可以判断出文章的线索。
常考题型:
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
2、结合文章分析,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考点过关
(一)母亲节的礼物
①红灯,公交车缓缓停下,全车人都欣赏着窗外的流光溢彩,忽然一声清脆的童音响起:“母亲节!妈,是你的节日。
”
②母亲节?糟糕,我还没买礼物,该死,如此重要的节日我竟忘了,好在为时未晚,来得及弥补。
只是,该买什么礼物呢?
③第一次过母亲节是在别人指导下,买了最最标准的礼物——康乃馨。
平生头一次买花,花送给母亲。
她的惊讶和激动在我意料之外,更让我不安:仅仅一束花,母亲就那么高兴.她的易满足使我醒悟平日的疏忽,愧疚慢慢袭上心头:明年,明年一定买件特别的礼物!
④第二年。
我找了好几条街巷,才买回了母亲时常提及却难以购到的特色糕点。
看到这件“礼物”的一刹那,母亲额头细细的皱纹似乎熨平了:糕点,我和姐姐分享完了,那漾着笑意的眼睛却始终在记忆里浮动。
触动之下,我暗暗思索:明年,明年我要让母亲大吃一惊。
⑤可是,买什么样的礼物能使母亲所有的皱纹全熨平呢?正想着,童音忽然又响起:“妈,你要我送你什么——我没有钱,什么都买不了……”声音渐趋沮丧。
做母亲的于是笑着逗儿子:“怎么办呢?你没有钱,那我的礼物不是得不到了?”“有了!“童音兴奋起来,“今晚我不睡觉,给你当保镖送你上班。
”这种郑重其事令众人哑然失笑。
那母亲的声音格外轻柔:“好儿子,妈不用你当保镖。
”“为什么?那是我的礼物!”母亲的声音一定一顿地响起:“你的礼物,妈已收下!”
⑥“收下了?”几乎同时,车上的每一个人除了小男孩外,都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几分钟前还在困扰我的难题也在这母子的对话中忽地解决了,心头顿时一松:其实母亲节的礼物是最好、最容易送出的。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弥.补()熨.平()
2.摘录文中出现的两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线索是()。
A.母亲
B.母亲节
C.母亲节的礼物
D.礼物
4.本文使用的最为主要的描写手法是。
5.第⑥自然段的开头句是个问句,提出疑问的人是()。
A .“我” B.小男孩 C. 车上的乘客 D.孩子的母亲
6.为什么说“母亲节的礼物是最好、最容易送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共六个自然段,从记叙顺序上看,第③④属于。
(二)枕下的零食
罗兰
①在我幼年的时候,每天晚上临睡之前,父亲必在床前陪我们,讲故事给我们听,讲到我们睡意朦胧的时候,我们就说:“爸,我们要睡了,给我们留一点好吃的东西,明天早晨吃。
”
②父亲总是微笑着点头答应。
于是我们便抱着希望入睡。
③到了第二天早晨,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伸手向枕下摸。
我们所摸到的多半是干果类的小零食──包括花生、核桃、杏干、柿饼、山楂片、脆枣等等。
虽然为数不多,但每晨必定可以摸到。
当我们摸到了父亲为我们放在枕下的这些零食时,心里立刻就充满了快乐,觉得生活是如此的轻快、顺利,又如此光明、惬意。
于是,我们嘻嘻哈哈地从床上跃起,又迅速地跑去漱洗,好赶快来享受这些小小的零食。
④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想,世上可能很少有人这样做。
父母疼爱子女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宠惯子女也各有不同的程度,但像父亲这样,用如此有趣的方式来宠我们,却是少见的。
⑤那时,我们住在小镇上,那里不像现在的都市这样繁荣,只在离家约四五百尺处,有一家小小的店铺,名叫“海家店”,那里是专卖零食的。
除此之外,每到深夜,有来叫卖清水萝卜和糖葫芦的,有时也有卖兔子肉或五香花生的,这就是父亲给我们留在枕下的零食的来源了。
当然,由于清水萝卜和糖葫芦不适合放在枕下,所以我们如在枕下摸不到零食的话,大概会在离床头不远的橱柜上发现这两件漂亮而可口的食物。
假如遇到冬天刮风下雪的坏天气,小贩们多半不会出来,那时父亲就必须跑到“海家店”去买了。
⑥北方的冬天很冷,特别是到了夜晚,经常刮着强风。
那风呼啸着,发出哨子般的声音,所以我们叫它“哨子风”。
有时下大雪,风雪交加,院中积雪盈尺,即使在这样的天气,父亲也仍不忽略我们的零食。
我可以想象出他等我们睡了之后,穿起皮袍,戴上风帽,
提着风灯,冒寒出去为我们买零食的样子。
由于我们的零食很有变化,并非天天相同,所以我知道父亲常常是特地为我们出去买的。
⑦我猜想父亲这样做,可能不只是单纯为了疼爱我们,最主要是为了让我们自幼养成乐观的心情与对世界的信心。
因为父亲常逗我们说:“你许一个愿,试试看,只要你心诚,明天它就成为真的。
”然后他就问我们要许什么愿,小孩子会许什么愿呢?无非是吃的或玩的。
⑧在我们的童年里,一直觉得这世界是可爱的,人间是温暖的,亲情是可以信赖的,而希望是一定会达成的。
父亲当年很守信用地逐天为我们准备一些可爱的小收获,为我们生命中织入了光明积极的人生观,父亲的这些行动实在远胜过多少枯燥的家训与空洞的格言。
⑨我从不奢望做力所不及的大事,我相信最贴近我的小事。
当我心情沮丧而患得患失时,我便开始动手做一件易于成功的小事。
那小事的成功,总会很有效地重新鼓舞我的活力与勇气,使我的生活拨云见日而重现光明。
⑩当我们企望过多或太远时,当然会烦恼而无所适从。
假如我们关心重视那些近在身旁的小希望,并勤于拾掇别人视为不值一提的小收获时,必会感到自己每走一步都有一步的意义,每过一天都有一天的目的,每过一时都有一时的快乐。
1.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围绕线索写了什么内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为什么要买零食放在枕下,让我们早晨高兴地享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1)当“我们嘻嘻哈哈地从床上跃起,又迅速地跑去漱洗,好赶快来享受这些小小的零食”时,父亲是怎样的心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品味第⑥段的环境描写,揣摩加点字,推测父亲的想法,并仿照例子在表格空白处填写阅读感受,归纳父亲的形象特点。
4.父亲在我们生命中织入的光明积极的人生观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拓展阅读。
有人认为人生应树立远大目标,本文作者则认为我们应更加“重视那些近在身旁的小希望”,这二者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mí yún
2.“流光溢彩、郑重其事、哑然失笑”任写两个即可
3.C
4.心理描写
5.B
6.因为母亲需要的不一定是具体的礼物,而是“儿女的关怀与孝敬”这样的心意。
7.插叙
(二)1.文章的线索是枕下的零食,回忆了父亲为我们买零食放在枕下的事情,并写父亲这样做对我们的人生观的影响。
2.疼爱我们,也是为了让我们自幼养成乐观的心态和对世界的信心3.(1)父亲的心情是满足、快乐的。
(2)
4.光明积极的人生观是:觉得这世界是可爱的,人间是温暖的,亲情是可以信赖的,而希望是一定会达成的。
5.(1)不矛盾,因为要实现远大的目标,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我们重视那些近在身旁的小希望,并勤于拾掇别人视为不值一提的小收获时,走出每一步的意义,实现每一天的目的时,我们就会接近远大的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