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优势病种治疗难点分析(眩晕、中风)
心脑病科优势病种难点分析及优化方案
心脑病科陆良县中医院心脑病科目录一、2010年眩晕病难点分析及优化方案二、2011年眩晕病难点分析及优化方案三、2012年眩晕病难点分析及优化方案四、2013年眩晕病难点分析及优化方案五、2014年眩晕病难点分析及优化方案六、2010年中风病难点分析及优化方案七、2011年中风病难点分析及优化方案八、2012年中风病难点分析及优化方案九、2013年中风病难点分析及优化方案十、2014年中风病难点分析及优化方案一、2010年眩晕病难点分析及优化方案难点分析:1.眩晕症治法不同医师既往掌握的治疗方法技巧也各不相同,疗效差异也较为明显。
对于病情相似的患者不同医师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在疗效不统一的同时引起患者对治疗医师的信任度下降。
2.药物治疗同样存在不同医师对药物选择的不同,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存在差异。
3.部分眩晕症急性期患者通过单纯应用综合中医保守治疗法症状改善不显,甚至无效,眩晕症状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4.部分患者综合治疗效果改善仍然有限,住院周期较长,治疗方法及方式上相对不够丰富是期中的一个原因。
5.部分高龄的眩晕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虽然口服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平稳,但眩晕症状应用综合治疗仍改善不显。
优化方案:1.综合治疗的统一性尽快落实。
以继承为基础,以创新为特色以针灸治疗为基础,规化、。
标准化、统一化科室医师的治疗方法,尽可能减少治疗方法差异。
保证治疗方法的提升,同时提倡医师个人的特色方法附加治疗,进一步扩大临床疗效。
2.针灸治疗同样需要统一规化,。
结合各医师的特点及经验,拟定出适合我科的针灸治疗选穴标准。
3.强调以中医治疗为主,在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同时,服用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通窍活血汤以及我院研制的眩晕1号方、眩晕2号方实现长期的治理。
提高患者。
附:眩晕1号(川芎白术防风荆芥白芷黄芪等)眩晕2号(川芎白芷水蛭地龙黄芪等)4.进一步引进各种物理治疗,引进新的治疗方法,初步计划引入磁疗,由专家亲自示指导临床医师学习操作,并在科室推广试行。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分析总结2016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分析总结一、基本情况中风病(急性期)作为脑病科优势病种,我们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我脑病科完成了中风病(急性期)临床路径的入径工作。
制定了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方案并加以实施。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穴位注射、刮痧、拔罐等。
我们脑病科从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按照诊疗方案应入径人数为315人,变异人数为145人,退出路径人数为32人,完成入径人数为138人,中医临床路径的运行情况良好。
对于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我科不断分析总结,提出问题并加以完善,回顾去年仍有较多患者在中风病(急性期)治疗中合并其它多项疾病,而使临床路径中断或无法纳入。
二、中风病(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统计分析经过近1年的临床路径工作,共治疗符合临床路径标准的中风病(急性期)病人138例,现就本病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如下:1、临床疗效:中医治疗方法采用中药汤剂54例、中药静脉制剂54例、针灸23例等治疗,就患者愿意接受的中医治疗方法,中药汤剂及中药静脉制剂使用广泛,而中医特色疗法的使用率较低,下一步注重中医特色疗法的使用。
2、辨证分型:气虚血瘀证10例,痰蒙清窍证32例,痰热内闭证11例,风痰阻络证8例,痰热腑实证2例,阴虚风动证0例,元气败脱证0例。
3、中医特色:中药饮片使用率100%,中成药使用率60%,特色疗法使用率15%,中医药治疗比率逐年提高。
4、治疗效果:临床痊愈率40%,临床显效率50%,有效率10%,无效率0%。
5、患者满意度调查:通过对完成的部分病例患者进行调查,对治疗费用、疗程、治疗效果、诊疗服务很满意,满意率达到98%,并愿意接受本临床路径。
三、中医药的作用分析(一)中风病(急性期)临床治疗难点分析在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可以首选中医治疗,但是对于中风病(急性期)治疗中中医选用的时机:是在选用西药的基础上使用中药还是单纯选用中药?这样结果又如何评价?(二)中医药的作用分析从疗效分析中可以看出,本诊疗方案采用综合治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改善了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减轻了中风病(急性期)对身体造成的各种损害,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及解决难点的思路与措施简化
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及解决难点的思路与措施优势病种一:中风病:在2009年度治疗过程中主要存在卒中后偏瘫痉挛、失语2个难点。
1、卒中后偏瘫痉挛难点分析: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是脑卒中恢复期出现率极高的后遗综合征之一,发病率达80%。
解决思路:我们选取临床上治疗本病疗效较好的头针、夹脊穴配合Bobath康复技术,克服传统体针针刺的弊端,从神经电生理角度出发,究其根本病因制定选穴原则,使电针头针、电针夹脊穴、Bobath 康复技术三要素优化组合,形成治疗脑卒中后患者偏瘫肢体痉挛状态的新方法---通督解痉法。
采取措施:通督解痉法:A.针刺取穴:主穴:颈4~胸1夹脊穴,腰1~骶l夹脊穴,左右交替蛇形刺,左右交替。
头针选取头皮针国际标准线:偏瘫肢体对侧顶旁1线、顶颞前斜线。
B.针刺体位:坐位或俯卧位。
C.操作方法:取穴后,用75%酒精对皮肤常规消毒,选用0.25×40mm毫针,颈4~胸1夹脊穴斜刺(针尖向脊柱方向,针身与皮肤呈45°~75°角)0.5~O.8寸、腰2~骶1夹脊穴斜刺(针尖向脊柱方向,针身与皮肤呈45°~75°角)0.5~0.8寸。
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以得气后采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选择密波(100Hz)接于针柄进行电针治疗,强度以病人能承受为度,留针30分钟,日1次,周6次,1月为一疗程。
头针选取头皮针国际标准线:偏瘫肢体对侧顶旁1线、顶颞前斜线,平刺至帽状腱膜下,快速捻转2-3分钟,约200转/分,采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选择疏波(2Hz)接于针柄进行电针治疗,强度以病人能承受为度,留针30分钟,日1次,周6次,1月为一疗程。
2、卒中后失语难点分析:失语、吞咽功能障碍是中风后常见症状之一,对脑卒中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均有很大的影响,并可独立影响死亡率。
解决思路:舌部取穴,重点针刺舌体或周围穴位治疗中风失语。
采取措施:我们在临床实践基础上查阅大量文献,逐步形成了“解语利窍”针法。
中医优势病种眩晕诊疗方案
郓城县中医医院中风病科眩晕病 BNG070(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G45.001)诊疗方案(2013年度)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引发的诊疗方案基础上,结合我院本科室临床实际和特色制定本方案。
一、诊断中医诊断:眩晕病 BNG070西医诊断:梅尔埃病H81.00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G45.001(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008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
(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年)。
诊断要点:(1)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等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昏厥等。
(3)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和(或)咽部反射减退或消失,调节和(或)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CT、MRI或MRA检查。
(5)肿瘤、脑外伤、血液病、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除外。
眩晕程度分级标准0级:无眩晕发作或发作已停止。
Ⅰ级:眩晕发作中和过后的日常生活均不受影响。
Ⅱ级:发作中的日常生活被迫停止,过后很快完全恢复。
Ⅲ级:发作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能自理。
Ⅳ级: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Ⅴ级:发作过后全部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且需别人帮助。
轻度:0、Ⅰ级;中度:Ⅱ、Ⅲ级;重度:Ⅳ、Ⅴ级。
优势病种中医药特色疗效分析总结及完善措施
附件2.优势病种中医药特色疗效分析总结及完善措施一、眩晕〔高血压病〕:(一〕中医分型论治:临证分为阴虚阳亢型、痰浊上蒙型、气血亏虚型、阴阳两虚型四型,分别予以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归脾汤、桂附地黄汤加减医治。
四型中以阴虚阳亢型最为多见,天麻钩藤饮加减医治效果最好,总有效率到达90.5%。
而四型综合起来总有效率为80%左右。
〔二〕疗效评估1、能有效改善患者眩晕、头痛、头昏等主要病症,以及胸闷心悸、心烦少寐、耳鸣恶心、腰酸夜尿等兼症。
眩晕的住院患者应用本方案中药辨证施治,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达84.1%。
2、能有效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
杞菊地黄口服液与苯那普利合用医治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100例,观察医治后左室重量和左室重量指数分别为医治前的74.5%和74.7%,消退率为25.5%和25.3%,明显优于单用苯那普利组。
3、有效降低晨峰血压。
临床观察120例标准西药医治下晨间血压仍无法操作者,加用天麻钩藤饮化裁之中药,晨峰血压操作有效率达77%。
4、可以增强西药降压疗效,减少西药用量,减少费用,同时有效制约西药降压所致付反响,如减少了西药所致干咳、水肿、口干、纳差等不良反响。
(三〕中医医治难点分析1、疗效欠稳定,可能局部与辨证分型不够完善有关。
2、局部高血压患者无明显病症,表现为无症可辨,但从舌脉又难以把握X。
大大影响这局部患者疗效。
3、中药煎煮不方便,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同时影响了疗效稳定性。
4、中医一直以来倡导“无病防病,即病防变〞的思想,因此应该重视对高血压前期的中医药干预医治。
而临床中对这局部患者重视不够,缺少系统标准的中医诊疗方案,〔四〕应对措施1、开展临床症候群调查,进一步完善分型,优化诊疗方案。
2、开展血压与证型的相关性临床研究,以提高无症可辨患者辨证医治的X性。
3、优化方案的根底上,制定协定处方,制成免煎颗粒剂,并通过临床症候群调查研究,筛选出最常见证型1~2个,争取针对其协定处方做进一步研究,为申请院内X制剂做打算。
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及解决思路与措施
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及解决思路与措施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及解决思路与措施(2011年)自我科制定《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2011版》以来,疗效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该方案不但已含扩了近代中医诊治相关疾病的常用方法,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总结与创新,总体相对完善。
但我们依旧坚持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以发挥中医特色为原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总结经验,以使诊疗方案得到进一步优化。
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对所遇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思路与措施,具体如下:1、吐酸病----预防疾病复发仍任重而道远通过前期的不断努力,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已逐渐被广大患者所认识,经治患者对于该病的预防和调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临床疗效较前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我们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得不说,对于该病的防治仍存在不少难点,如何预防疾病的复发仍任重道远。
本病经治疗后可暂时治愈,但由于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基本因素仍存在,故易复发。
如何防治本病复发,成为本病的最大难点。
理想的治疗是从根本上恢复食管和胃的动力,达到治病求本目的。
中医药在这方面具有优越性。
西医学目前已观察到强力抑酸对胃排空及胆囊动力有抑制作用,在顽固的重度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长期予以质子泵抑制剂,但完全抑酸对胃动力及胃内细菌增生有影响,不宜长期使用。
因此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是通过中医学的辩证施治来改善胃食管的动力。
本病中医的病因病机关键是气机升降失调,胃气上逆。
故适当选择疏肝解郁、健脾化痰、和胃降逆等疗法,可逐渐改善LES的动力,达到根治的目的。
2、胃疡----如何预防溃疡病的复发仍是目前治疗的难点无论是用中药还是西药治愈活动期的消化性溃疡一般不难。
特别是西药如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
因其制酸作用强烈,不论是控制上腹痛症状,还是治愈溃疡,其疗效是非常显著且快捷的。
2013年针灸科三个优势病种
三个优势病种中风(脑梗死)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临床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2010》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可根据:(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溶栓可参照适应症选择患者);(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塞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1.中脏腑(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肢体瘫软,口舌歪斜,痰鸣漉漉,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1)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2)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3)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4)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中医眩晕优势病种诊疗方案.2012
眩晕(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方案(2012年修订版)一、概念:眩晕由风阳上扰,痰瘀内阻等导致脑窍失养,脑髓不充。
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表现。
多见于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一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贫血等。
本方案适用于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的患者。
二、诊断标准:(一)中医诊断标准: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2、可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
(二)西医诊断标准:1、未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平均收缩压≥140mmHg和(或)平均舒张压≥90mmHg,需要非同日测量2-3次,高血压诊断确立。
2、排除症状性高血压及继发性高血压,如肾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络细胞瘤、柯兴氏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管性高血压、呼吸暂停综合征。
4、必做项目:血生化全套、全血细胞分析19项,尿常规,心电图,眼底检查,胸片。
推荐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头颅CT、MRI、或MRA(排除肿瘤、脑外伤、血液病、脑梗死、脑出血)等。
三、分证论治(注①主症②兼症③舌脉)(1)肝阳上亢:①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
②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肢麻震颤。
③舌红、苔黄,脉弦滑。
(2)肝火上炎:①头晕且痛,目赤口苦。
②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
③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3)痰浊上蒙:①眩晕,头重如裹,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
②呕吐痰涎,食少多寐;③舌苔白腻,脉弦滑。
(4)气血亏虚:①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淡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
②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
③舌淡苔薄白,脉弱。
(5)肝肾阴虚:①两目干涩,视力减退,少寐健忘。
②心烦口干,耳鸣,神倦乏力,腰酸膝软。
③舌红苔薄,脉弦细。
中风优势病种的总结和分析
中风优势病种的总结和分析一、基本情况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1年5月到2011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
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82例,完成81例,平均住院日17.2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推拿、中药薰洗、药浴、刮痧、拔罐以及康复训练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临床路径的81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93.3%,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使用率96.7%,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76例(93.8%),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22例(27.1.%),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76例(93.8%),针灸治疗65例(80.3%),推拿治疗41例(50.6%),中药熏洗治疗23例(28.4%),康复治疗81例(100%),内科基础治疗79例(97.5%),其他疗法46例(56.8%)。
(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
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康复训练和内科基础治疗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口服中成药、推拿、中药熏洗和其他疗法。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康复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及解决难点的思路与措施简化
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及解决难点的思路与措施优势病种一:中风病:在2009年度治疗过程中主要存在卒中后偏瘫痉挛、失语2个难点。
1、卒中后偏瘫痉挛1.1 难点分析: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是脑卒中恢复期出现率极高的后遗综合征之一,发病率达80%。
1.2 解决思路:我们选取临床上治疗本病疗效较好的头针、夹脊穴配合Bobath康复技术,克服传统体针针刺的弊端,从神经电生理角度出发,究其根本病因制定选穴原则,使电针头针、电针夹脊穴、Bobath康复技术三要素优化组合,形成治疗脑卒中后患者偏瘫肢体痉挛状态的新方法---通督解痉法。
1.3 采取措施:通督解痉法:A.针刺取穴:主穴:颈4~胸1夹脊穴,腰1~骶l夹脊穴,左右交替蛇形刺,左右交替。
头针选取头皮针国际标准线:偏瘫肢体对侧顶旁1线、顶颞前斜线。
B.针刺体位:坐位或俯卧位。
C.操作方法:取穴后,用75%酒精对皮肤常规消毒,选用0.25×40mm毫针,颈4~胸1夹脊穴斜刺(针尖向脊柱方向,针身与皮肤呈45°~75°角)0.5~O.8寸、腰2~骶1夹脊穴斜刺(针尖向脊柱方向,针身与皮肤呈45°~75°角)0.5~0.8寸。
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以得气后采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选择密波(100Hz)接于针柄进行电针治疗,强度以病人能承受为度,留针30分钟,日1次,周6次,1月为一疗程。
头针选取头皮针国际标准线:偏瘫肢体对侧顶旁1线、顶颞前斜线,平刺至帽状腱膜下,快速捻转2-3分钟,约200转/分,采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选择疏波(2Hz)接于针柄进行电针治疗,强度以病人能承受为度,留针30分钟,日1次,周6次,1月为一疗程。
2、卒中后失语2.1 难点分析:失语、吞咽功能障碍是中风后常见症状之一,对脑卒中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均有很大的影响,并可独立影响死亡率。
2.2 解决思路:舌部取穴,重点针刺舌体或周围穴位治疗中风失语。
2.3 采取措施:我们在临床实践基础上查阅大量文献,逐步形成了“解语利窍”针法。
2012年优势病种临床疗效评价、中医治疗难点及解决措施和思路Microsoft Office Word 97-2003 文档
2012年中医脑病科对优势病种临床疗效评价、中医治疗难点及解决措施和思路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专病)项目》相关文件及要求,确保重点专科建设顺利进行并取得显著成效,遵从重点专科建设目标和任务,使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按时、按质、按量地开展完成,现将我科优势病种中风、眩晕、头痛,的诊疗情况总结如下。
1.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疗效评价、中医治疗难点及解决措施和思路:1.1临床疗效评价2012年1—12月份我科共收住院病人1178例,其中中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410人。
全部病人均采用西医西药、中药、针灸、功能康复锻炼综合治疗。
中药包括中成药辨证施治和中药饮片辨证施治;针刺主要采用头皮针针法、醒脑开窍针法或(和)体针针法。
其中治愈8例,治愈率2.0 %,好转 394 例,好转率96.2%,无效3例,治愈好转率98.2%。
辨证分型:本组病人辨证分型正确为410例,有0例辨证分型不正确,准确率为100%。
有351例服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服用中医治疗率为 85.54%。
在数据上分析诊疗方案疗效可靠。
1.2中医治疗难点1.2.1在所有收治病例中在接受系统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前出现偏瘫侧肢体挛缩或强直的病例数为12例,故如何避免出现上述症状成为治疗中的难点。
1.2.2如何提高中医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1.3解决措施和思路1.3.1偏瘫患者的患肢静止、主动及被动时多伴疼痛,在软瘫期时做好正确的患肢摆放尤为重要,给予患侧卧位、健侧卧位或仰卧位摆放,无论哪种卧位均需2小时翻身一次及按摩受压部位。
以上方法需患者及家属配合熟练掌握。
1.3.2加强宣教。
提高人们对中风病发病特点认识,及早就诊、紧急治疗。
全社会及医务人员树立“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功能”的观健康观念。
1.3.3改善医疗条件。
建立快速救治体系,进一步强调卒中单元为神经科急诊超急的意义,不断提高救治质量,力求使中风病人能够在最有效的治疗时间窗内得到有效的救治,从而降低病死率及减轻残程度。
中风病诊疗方案优化及难点分析2010
中风病诊疗方案优化及难点分析
(2010.01~2010.6)
中风病新的诊疗方案形成后,我科严格按照诊疗方案的要求执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在诊疗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难点
一、难点分析及解决思路:
1、顽固的进展性卒中。
解决思路:一、入院后尽快完善头颅CT、MRI+MRA、TCD、彩超等检查,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尽可能准确的按TOAST分型对患者作出病因学分型。
二、按TOAST分型选择合适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三、符合条件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
2、痉挛性瘫痪影响运动功能障碍
解决思路:1、强调早期康复介入,特别是重症患者的早期抗痉挛体位摆放。
2、抗痉挛模式(RIP)训练,在痉挛期减少单纯的肌力训练,防止诱发或加重痉挛。
3、选择合适的抗痉挛支具及物理因子治疗。
3、卒中后抑郁
解决思路:一、临床医师重视卒中患者的心理波动情况。
二、重视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贯穿支持性心理疗法于整个治疗过程。
三、一旦发现患者有情绪低落的症状,及早给予评估和药物干预。
二、诊疗方案的优化:
本诊疗方案在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中风病协作组验证方案的基础上,参考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疗指南,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在急性期的治疗中对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抗血小板、降纤、抗凝、扩管、降压以及并发症处理等治疗均增加了比较详细和明确的指引,对恢复期患者的各种功能障碍增加了详细的中医康复(如各种针刺法、舌针、项针、功能训练等)诊疗方案,操作性强。
中风病与头痛中医治疗方案疗效评价及难点分析应对措施
中风病与头痛中医治疗方案疗效评价及难点分析应对措施一、中风病2008年我科共收治中风病120例,依据我科中风病诊疗方案治疗,治愈率85%,总有效率92%。
中风病的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仍居高不下,这意味着目前对中风病的预防和救治尚缺乏有效措施。
如何降低“四高”,是目前中风病难点中的焦点。
从临床角度说,提高救治效果又是关键所在。
(一)如何降低发病率和复发率1.诊疗方案中增加“中风预防”的内容,对可控制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制定防治措施。
2.全方位的加强宣教,普遍提高人们对卒中的预防意识及自我保健能力。
(二)如何提高救治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程度1.加强宣教,提高认识,一旦发病,尽可能做到“争分夺秒”,及时就医,提高疗效。
2.建立(中西医)中风抢救单元,不断提高救治质量,力求使中风病人能够在最有效的治疗时间窗内得到有效的救治,从而降低病死率及减轻致残程度。
3.早期康复,提高生存质量,方案中必须涉及康复的内容,康复必须与早期的救治同步开始,各方面密切配合,应用现代西医康复手段和中医药各种有效方法对患者进行康复。
二、头痛2008年我科共收治头痛病人300例,依据我科头痛诊疗方案治疗,治愈率90%,总有效率97%。
发作形式多样,现代医学仅限于发作时的对症治疗,暂时解除患者的痛苦,因此发挥中医药优势,预防复发,调控机体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
(一)寻找及避免诱发因素头痛有多种多样的诱发因素,如饮食、气候、情绪、月经等。
找出激发头痛的诱因,针对诱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头痛的复发。
在头痛诊疗方案中应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二)调理情志,保持内环境的平衡中医认为,情志失调,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偏颇,气血失和,脑络淤滞,不通则痛,发为头痛。
因此诊疗方案中的治疗部分要增加调理情志的内容。
中风病与头痛中医治疗方案疗效评价及难点分析应对措施通过2008年度对我科中风病和头痛的诊疗方案进行难点分析,找出对策,优化方案,这两个病的诊疗效果在原有基础上大大提高,2009年我科共收治中风病150例,依据我科中风病诊疗方案治疗,治愈率88%,总有效率94%。
内科中医优势病种重点难点分析
难点分析咳嗽1.对于咳嗽的证治,各家均有所长,所谓难治之咳嗽,有些却是调护不利,辨证用药是治病根本,但病后调护尤为要紧。
解决办法:咳嗽一证,处除对症用药外,必须谨记忌食辛辣、肥甘,远烟酒及房事等,有助于人体正气的恢复,是非药物疗法中重要的一环。
2.干咳无痰,咽痒及咽部刺激感往往多见于咳嗽的后期,可缠绵不愈,此是营卫二气不通和,肺气不利,现代医学解释为过敏,一般止咳药和抗生素无效,较为棘手解决办法:可用桂枝汤或者脱敏煎(防风、乌梅、五味子、徐长卿、玄参等)加减治疗,收效甚捷。
3.久咳而成咽部不利,如有异物感,现代医学称为咽炎,是为难治解决办法:经验方剂利咽汤加减,方药如下:郁金、苏叶、牛蒡子、夜交藤、诃子等,扁桃体慢性肿大加穿山甲、浙贝母,咽部滤泡加玄参、半夏。
胸痹1.患者多以胸痹常自用活血理气之品,导致气散而不聚,难以推动血行,而心痛难愈解决办法:详细了解患者用药史以及服药习惯,能更好的帮助诊断,纠正其服药之偏。
2.胸痹不典型者表现为与胃痛、牙痛、胸痛等证难于区分解决办法:详细了解患者情况并配合相关检验,不能妄下诊断,耽误病情。
3.胸痹者久病多半有不寐或者郁证,而后两者成为胸痹的诱发的加重因素。
解决办法:用药中适当顾及安神、解郁之品,不同病却同治,使人的整体气血阴阳调和而病愈。
并注意移情易性,减少复发。
眩晕1.肝阳所致的眩晕,宜化为动风,病情严重者可猝然昏倒,有发展成中风的可能,故应注意防治解决办法:平时节制肥腻酒食,忌辛辣,戒躁怒,节房事,适当增加体力活动,锻炼身体,辨证调治,防患于未然。
消渴1.消渴多因“肥美所发”,久治不愈者,需强调饮食、情志等致病因素。
《临证指南医案·三消》:“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
故治疗消渴并不以药物为上。
2.另消渴不治,易变生他病,可发雀目、痈疽、内障等。
解决办法:早期调治消渴,防止变证发生。
如发生变证,则不以消渴为治,从证而辨。
3.消渴虽以三消论治,但实际上症状往往兼见而不单独表现,过分拘泥于教条,则证治偏矣。
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及解决思路与措施2009
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及解决思路与措施(2009年)《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2009版》在我科临床实施已有一年,但医疗科学知识和技术不断更新,即有方案需进一步完善、更新。
针对上述情况,我科在本年度内以会议谈论方式对其加以完善和优化,对所遇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思路与措施,具体如下:1、吐酸病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通过中药辩证治疗及西药常规抑酸和促进胃肠动力药物等治疗,大多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
但其难点就在于,临床中我们仍经常遇到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的案例。
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患者对长期服用中药产生畏惧,用药依从性差;(2)患者对饮食调摄了解甚少,未能得到全面的疾病饮食指导;(3)患者食管粘膜呈高敏感状态、夜间酸突破或非酸反流等因素,导致西药治疗效果欠佳;(4)患者心理作用所致的烧心胸痛;(5)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预防保健意识不强,生活方式改变配合欠佳。
针对上述原因及难点,我们提出如下解决思路:(1)针对患者拒服中药和服药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年轻医生的中医辩证临床经验有限,而惧开中药”的问题,医务人员仍需不断学习,下一步应着眼于中医古籍的搜集、整理,并从中总结新的诊治方案,继续加强中医临床经验的传承工作;其次,可引进中药颗粒剂,以彻底解决中药煎服方法的繁琐问题,下一步务必联合药剂科探索开发方便、快捷、疗效确切的医院中药协定制剂;此外,通过对临床经验的总结,以确切的临床疗效为基础,坚持加强医患沟通不放松,使患者能够较好地接受中医治疗方案。
(2)对于就诊患者,医务人员要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务必向其讲解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愈后、预防、保健等常识,使其加强对疾病的认识,引起重视,从而能主动地配合治疗。
积极引导患者进行正确的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及咨询,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和面对疾病。
(3)本着不断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我们应该继续探索,是通过整理、挖掘中医古籍,尤其是脾胃病学专著,从中寻求解决疾病治疗难点的新思路、新方法,以疗效赢得患者的信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风(脑梗死)中医治疗难点分析1.难点分析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病的范畴,临床上以突然昏倒、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艰涩等为主症。
目前,对脑梗死的治疗,单纯中医或西医均有局限性。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脑梗死病因病机是在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上,在情绪变化、活动、寒冷等因素诱发下,导致大脑局部血运障碍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治疗主要从重建血供、抗炎、神经元保护三方面进行干预。
药物主要有溶栓剂抗凝剂、抗炎剂、自由基清除剂、神经元保护剂,有一定的疗效,但其副作用、疗效一般等影响应用。
对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目前多认为是由于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素虚,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导致淤血阻滞、痰热内蕴,或肝阳化风、血随气逆,导致脑脉闭阻或血溢脉外,引起昏扑不遂,发为中风。
病机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
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
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证,气血逆乱。
中风病的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
脑梗死的中医药治疗也具有局限性,如:对于如何使脑梗死灶迅速在通、以减轻缺氧缺血对于脑组织的损害,中医药也力不从心。
据有关资料统计,即使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能够接受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也只有4%-6%。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发病时间窗的限制,以及出血并发症的影响。
在我国,有条件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就更少。
因此u,大部分脑梗死患者可以接受中医药治疗。
中风病的研究已经从一方一药的研究发展到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其研究模式和研究成果与临床实际结合的更加紧密。
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的治疗在脑梗死上具有一定优势,主要体现在降低病死率、减轻病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
但临床中在脑梗死病程的某些时段采用单一中医药治疗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问题如下:1.1脑梗死急性期1.1.1西医指南的尴尬:假设某患者入院时间超过6小时,急查纤维蛋白原不高或偏低,无心脏病史,无低灌注,似乎除了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之外,没有什么可以治疗的。
目前,在国内活血化瘀的中成药针剂广泛的运用于脑梗死患者,疗效是可以感受的到的,但是中医药的询证医学证据一直是中医药临床应用的一块短板。
规范化的临床观察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还有就是中药疗效的评价。
1.1.2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多存在脑水肿的温柔,脑水肿往往是导致脑疝等恶性后果的主要原因,西医固然可以用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脱水药,但该类药物的心肾毒副作用常会限制其在老年患者身上的使用,还有对于肾衰竭患者,西医除了透析治疗并无更多良策,而中医理论有可能通过活血利水、通府逐水等手段改善患者脑水肿;或中西医结合,减少甘露醇等脱水剂的用量,以期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
但目前有关中医药抗脑水肿研究并不多。
我们认为这可能是提高中医参与的一个切入点。
1.1.3感染是导致脑梗死患者病情加重,延迟出院,住院费用增加,甚至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目前临床上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许多耐药菌的产生,因此抗生素的使用予以严格管理。
中医药在抗病毒、清热化痰、清肺泻火等方面疗效显著,将中医药引入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将有利于感染的控制和缩短用药时间。
1.1.4严重脑梗死患者还易出现应激性消化性溃疡出现、癫痫持续状态、肺水肿等并发症,均需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1.2脑梗死的预防1.2.1由于缺乏具有询证医学证据的中医药防治中风的研究成果,目前多遵循西医的脑卒中防治指南,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进行脑梗死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在此基础上复用中成药的患者居多,而这种治疗方案的效果尚缺乏科学的评价。
1.2.2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心脑事件发生的中药病理基础之一,血栓形成、脂质浸润、炎症、损伤反应、氧化应激等参与了动脉硬化形成的发展的主要过程。
目前,抗血小板聚集、调脂及抗氧化应激等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如何切实有效的防治动脉硬化仍然是一难题。
我们的临床观察表面,蚓激酶、三七制剂、水蛭制剂等都有明显的抗动脉硬化,稳定斑块的作用,如何发挥中医药抗动脉硬化的优势是我们感兴趣的问题。
1.3卒中单元理念下,早期康复的益处是无需置疑的。
针对脑梗死造成的偏瘫、言语障碍、吞咽障碍,采用单一的中药治疗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而采用康复训练与中药、针灸结合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2.应对措施的前瞻性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具有很大的优势:1发挥了中医特长:对脑梗死坚持辨证论治的原则,采用综合救治措施:重视气血失调,痰瘀为患;在采用辨证施治综合治疗的同时,强调早期的活血化瘀,痰瘀同治,通府醒神治则,和急性期后重视益气活血与肝肾同治的原则,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专科在总结历代有关脑卒中中治疗方面的文献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研制了多种专科制剂,如安神合剂、黄芎颗粒等,提高了临床疗效,突出了中医特色。
2坚持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中西医各有所长,对疾病的某一阶段或某一环节,各有优势,要相互为用。
脑梗死急性期在时间窗内进行溶栓治疗可望取得好的疗效。
对于使脑梗死区血管迅速再通以减轻缺氧缺血对脑组织的损害,挽救生命和减轻残疾有着很大的帮助。
此外,西医的基础治疗及对症处理对于脑梗死的救治亦十分关键。
但西医很难克服再灌注损伤,专科坚持中医倡导的整体理念,强调辨证论治,使用中药整体调理,减少溶栓的次级损伤,调整紊乱的生理功能,从而减轻再灌注损伤。
3.创新研究思路及措施方法:在脑梗死的不同阶段介入中医药治疗,从而使中西医治疗相互取长补短,达到优势互补。
3.1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大多数有热毒较甚的表现,如神昏谵语、烦躁不安、口干、口3.4脑梗死患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血管在狭窄的中药应用:脑梗死患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血管再狭窄多于动脉硬化斑块脱落、血栓形成有关,经典中医理论认为,血栓形成多与气虚血瘀有关,而气血津液的化生及运行全赖阳气的推动,一旦阳气不通,则必然会出现痰凝血瘀。
所以,我们认为闹梗死患者血管内指甲成形术后血管在狭窄的发生与阳气不通,痰淤等病理产物痹阻脑络有关。
病机是“阳气不通,脑络痹阻”。
此时治疗的第一要务是“通阳”为主,从而提出单用重用通阳之品治疗的理论,所以选用“通阳宣痹痛脉”作为治疗大法,意在阳气一通,痰凝瘀血得化,脑脉窍络得通。
我院自制经验方射心通胶囊抗平滑肌细胞增值及胶原合成,显示其具有良好的防止血管重构和干预损伤后在狭窄的作用。
西医认为,心脑血管的病理基础都与动脉硬化有关,心脑疾病的临床治疗在很大程度有一定的相似和相通之处。
进一步拆方研究发现,主药葱白使其发挥作用的关键成分。
我们提取了摄心通胶囊中重用通阳的代表药葱白组成脑通胶囊用于脑梗死患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预防血管再狭窄,通过临床观察具有一定的疗效,目前正在开展相关临床研究。
3.5开展脑梗死重症患者的中医治疗:以往的临床研究均侧重于选择轻中度病情的脑梗死患者,但对于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医药的介入将在对患者的整体调节的基础上,减少并发症,控制病情进展。
因此,提高中医脑病专科对脑梗死患者的救治水平,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将从整体上提高脑梗死的疗效、降低病死率。
3.6进一步开展脑梗死康复技术及康复方案的研究:挖掘整理与脑卒中康复相关的中医药传统治疗方法,尤其是简便有效的中医适宜技术的引进。
正确运用现代康复理论与技术,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技术与方法,优化康复方案。
二、眩晕中医治疗难点分析1.难点分析眩晕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作时的一个主要症状,但由于引起眩晕的病因很多,也可以使某些疾病的主要表现,因此给医生的诊治带来困难;另外,该病以突发性、反复发作性为特点,严重者可合并不可逆的脑缺血等危急征象,均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
1.1眩晕的辨证论治思路眩晕是临床上一个常见症状,并非一个单独疾病,而是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的共性表现。
病因十分复杂,同一性质的眩晕可有不同病因引起,同一病因又可表现不同类型的晕,要从眩晕主诉中较快明确诊断不容易,特别是临床上多见为椎基底动脉系统轻微、短暂缺血所致的头晕,由于缺少明确、完整的症状、体征,依据不充分,诊断长难以肯定。
如何结合现代医学,将辨病与辨证结合,提高中医辨证的准确率是我们思考的。
1.2如何预防眩晕复发眩晕作为发作性疾病,西医治疗对缓解发作期眩晕症状有较好的疗效,但对于预防眩晕复发疗效不佳,如何针对不同疾病导致眩晕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关键环节之一,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应对措施的前瞻性分析应针对眩晕急性发作期或缓解期采取“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确立治疗的重点。
2.1难点一的应对措施2.1.1首先明确患者主诉是何种性质的晕临床上根据“晕”的感觉表现不同,可以协助区分病变部位。
有“动”的感觉,即睁眼时看到周围景物旋转,闭目后感自身转动,称真性眩晕。
通常为前庭系统即内耳、前庭神经和神经核、脑干、小脑或大脑颞叶损害之表现,并且为了经一步定位定性,又可分为前庭周围性头晕(眩晕)和前庭中枢性头晕,前者指前庭神经核以下损害,后者是前庭神经核以上(即脑干、小脑和大脑)损害。
若诉有升降、沉浮、头重脚轻、头脑昏沉等,称假性头晕。
应考虑病变部位可能在:潜艇中枢部分、眼部病变、本体感觉系统病变、其它周围疾病性头晕。
2.1.2进一步探索病变的性质和原因在上述初步定位的基础上,进而探索病变的性质和原因,这要根据详细、可靠的病史和是否伴有其他临床表现,在通过必要的有关辅助检查,做深入细致的具体分析,方可明确。
2.1.3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及早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常呈一过性局灶脑缺血发作,神经系统症状常只出现几分钟或几小时,有的可持续几天即自行消失,常不易查知,而且下次发作,可能又出现另一侧的神经系统症状,故应及早选择TCD、局部脑血流量测定或椎动脉造影。
另外,眼震电图(ENG)检查室诊断本病的一项主要方法,它可以区别周围性或中枢性损害,有助于进一步定位,即使头晕已愈者,仍有眼震电图异常。
另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能敏感的记录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致脑干神经细胞生理改变。
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TCD、ENG、BAEP三项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早期诊断率。
2.1.4针对不同病因进行辨证论治,制定符合临床的有效的诊疗方案。
2.2难点二的应对措施眩晕成因较多,在明确其病因时,给与药物、手术等对因治疗外,中医药在奇幻节气的辨证论治,求因治本的治疗较有成效,主要以“缓则固其本”为原则。
缓解期多偏虚,有气虚、血虚、肾虚之不同,对中气不足,清阳之气不能上荣者,予以益气健脾,升清荣脑,药用黄芪、党参、升麻、葛根、蔓荆子、细辛等,或用补中益气汤;对血虚不能上荣于脑者,予以益阴补血柔肝,药用生地、当归、白芍、何首乌、枸杞、菊花等;对肾精亏虚,髓海失养而脑转耳鸣者,予以培补肾精外,必知肾乃水火之宅,有偏阴偏阳之别,对阴精不足者,宜滋补肾阴,药用生熟地、女贞子、旱莲草、首乌、当归等;偏肾阳虚,药用肉苁蓉、菟丝子、仙茅、仙灵脾、补骨脂、覆盆子、杜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