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报告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项 4、非专业救护人员不可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5、如拨打"120"或"110"报警电话后,应派人到景区门口接应,并保护好事故现场,以便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报 告 值班电话:XX-xxx
与 副总指挥电话:
电 话
设备主管电话: 医疗报警电话:120
安全主任电话: 总指挥电话:
外部报警电话:110。
3. 对创伤出血者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现 场 处
4. 发生断指时立即止血,尽可能做到将断指冲洗干净,用消毒敷料袋包好,放入装有冷饮的塑料袋内与伤 者一起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置 5. 肢体骨折时,应固定伤肢,用木板或平板抬运,送往医院救治。
6. 肢体卷入设备内,立即切断电源,如果肢体仍被卡在设备内,不可用倒转设备的方法取出肢体,妥善的方
伤(残),甚至会造成人员死亡事故。
事故前可能 出现的征兆
作业场所不符合安全要求地面有油污;设备"带病"运转;安全装置失效等;员工或检修人 员违规作业或违章检修机器;喝酒上岗;未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工人上岗作业装束 不规范操作机器。
1、职责:其职责包括事故现场处置的指挥、组织、协调、决策等工作,并根据事故发
5. 检修机械时,必须切断电源,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6. 检修完毕,试运转前,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机械部位人员、设备内人员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方可试运转,
1. 发现有人受伤后,现场作业人员应马上关闭机械设备电源,并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通知本部门领导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公司安全主任到达事故现场。
2. 相关领导接报后立即到达现场,实施现场处置指挥工作。
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政府有关部门培训,考试合
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范文

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范文一、概述机械伤害指人体受到外物撞击、刺伤、磨擦等损伤。
机械伤害处置一定要快速、有效。
本文将介绍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步骤、注意事项和应急药品。
二、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步骤(一)停止出血1.首先,用手把伤口用力压迫,以控制出血。
2.如果手压不能止住出血,可以用湿毛巾或无菌敷料压迫。
(二)冲洗伤口1.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直至清洁干净。
2.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伤口巨大或深部,不能冲洗。
3.不要用创可贴等物质贴在伤口上,以免粘连。
(三)消毒伤口1.用碘酒、酒精、双氧水等物质擦拭伤口。
2.注意注意防止消毒药伤害健康,消毒药擦拭一般不能过多,也不能涂抹在伤口太深处。
(四)缝合伤口1.如果伤口较大,需要缝合,可用最接近的医疗机构求助。
2.缝合需要消毒,方可操作。
3.缝合后的伤口,每日进行消毒或擦拭,直到伤口愈合。
(五)应急处理如果受伤者状况严重,如头晕、昏迷等情况,需要及时将其送往医院急救,切勿拖延。
如果没有应急药品,也可在现场使用正常的医疗用品进行急救。
三、注意事项1.受伤部位应尽量保持安静。
2.切勿用双手直接接触伤口。
3.切勿用毛巾等物品扣压在伤口上。
4.不要用水洗看伤口。
5.不要给伤口灌输任何液体。
6.如果伤口上有染色的制服、毯子或衣服,应不用拆卸,应在去医院的路上去解。
四、应急药品1.酒精棉球:用于消毒伤口和擦拭干净的手。
2.罗红霉素眼膏:可用于急性冻伤和粘膜上的创伤。
3.马来酸氯苯那敏口服片:有镇静和松弛作用,常用于受伤者。
4.硝酸甘油栓: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治疗。
五、结论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措施,目的是迅速控制出血、减轻疼痛和促进伤口恢复。
在进行处置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必要的应急药品。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伤口周围环境与其它的细节问题,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处理机械伤害那样的紧急情况。
车床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

车床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背景信息车床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加工设备,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疏忽或设备故障等因素,可能会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
车床机械伤害事故发生后,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现场处置措施,避免伤者继续受到二次伤害,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损失。
现场处置方案第一步:安全隔离当发生车床机械伤害事故后,应立即确保现场安全,并对事故区域进行隔离。
具体措施包括:•关闭车床主电源,停止机床运行;•切断事故区域的电源和气源;•靠近事故区域的人员立即撤离,并通知其他人员远离事故现场;•使用标志物标明事故区域边界,保持现场安全隔离。
第二步:伤者救治车床机械伤害事故可能会导致被伤者的各种伤害,应根据伤者伤情进行相关救治。
具体措施包括:•首先判断被伤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保证被伤者生命安全;•对于发生严重出血的伤者,应迅速进行止血处理;•对于四肢骨折或切断的伤者,应妥善固定伤口,并进行紧急转运。
第三步:事故调查当伤者得到救治后,应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仔细的调查,在彻底了解事故原因的基础上采取相关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具体措施包括:•搜集事故现场证据,包括人员伤亡情况、车床的机械状态、操作人员的操作流程等信息;•对车床机械进行全面维护和检查,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对车床机械操作过程的理解和熟悉程度。
结语车床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是保证伤者生命安全的关键所在,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当处理都可能导致后继问题的发生。
因此,在日常使用车床机械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保证车床机械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机械伤害事故屡见不鲜。
一旦出现机械伤害事故,及时有效地处置现场就显得相当重要。
本文将围绕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和探讨。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初步处置建议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现场初步处置建议如下:1.保障现场安全:伤者的安全第一。
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第一时间要确保现场安全。
如发现气味或其他危险迹象,应立即撤离人员到安全区域。
2.停止机器运转:如果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是由于机器故障引起的,应当停止机器的运转,然后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查维修。
3.救援伤者:如果伤者处于危险状态,需要及时救援。
救援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措施,如关闭机器电源并拉下刀片等。
4.保护现场留证:事故现场应保留现场照片、录像、采样记录等物证,以备事故调查需要。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详细处置方案对机械伤害事故进行详细处置时,要采用科学、安全、高效的方式,保证事故处理顺利进行。
伤者救援1.确认伤者伤情严重性:首先要确定伤者的伤情,判断伤势轻重情况,并进行紧急处理。
2.清除污染物体:清除带有污染的物体,包括金属碎片、体液等。
3.快速处理出血:出现出血情况先要快速止血。
对于割伤或撕裂伤,应立即用压缩物压迫伤口,并且将伤者四肢置于心脏以下的位置,以利于血液回流。
4.加强呼吸:如果伤者呼吸微弱,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以维持呼吸道通畅,并避免窒息。
5.安排紧急转运:及时将伤者转运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现场处置1.采取安全措施:机械伤害事故现场需要采取防爆、防护等安全措施。
2.进入现场救援:进入现场应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救援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救援技术和专业知识,并有救援计划。
3.关闭电源:在处理机械伤害事故时,应首先关闭电源,并切断其它能源。
4.机器解体:如果发现机器故障,应进行紧急维修,如果无法维修,即将机器解体。
5.作好现场记录:在进行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过程中,需对作业过程进行记录,并拍照、录像,作为日后的参考。
2023机械伤害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2023机械伤害事件现场处置方案一、事件概述机械伤害事件通常指机械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的人员伤亡事故。
为了有效应对机械伤害事件,确保人员安全和事故的及时、有效处置,制定了以下现场处置方案。
二、事件发生前准备1.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培训员工,使其熟悉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
3.设置紧急停机装置和警示标志,以应对紧急情况。
三、事件发生时的应急相应措施1.迅速停机并切断电源,保护人员安全。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向医护人员报告事故情况,并请求援助。
3.疏散人员,确保现场安全,避免二次伤害,同时进行现场隔离。
四、现场救援与人员伤亡处置1.立即进行伤员救治,先施行紧急救护措施,如止血、复苏等。
2.待救护车赶到后,将伤员稳固放置在救护车上,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3.对于无法救治的伤员,应立即通知公安机关,并做好现场保护,等待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
五、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1.在医护人员的救治下,对现场设备和环境进行相关调查,找出事故根源。
2.成立调查小组,负责调查事故原因,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根据调查结果,依法进行处罚,同时对事故原因进行针对性改进,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事后处理与措施1.协助受伤人员及其家属办理医疗事宜和理赔事宜。
2.开展事故经验总结,进行数据分析和安全技术研究,以提高事故应急响应能力和设备安全性。
3.建立事故预警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4.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应对类似事件。
七、事件处置中的需注意事项1.在救援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现场证据,确保事故调查的顺利进行。
2.遵循现场救援顺序,先救治严重的伤员,再救治轻伤员,确保应急资源的合理利用。
3.与医院和相关部门进行优质的沟通与协作,确保伤员得到最佳的救治和保障。
4.对救援人员进行心理安抚和辅导,缓解其心理压力,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其他相关措施1.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时检查设备故障和隐患,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2024年工贸企业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024年工贸企业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事故概述本次事故发生在2024年,为工贸企业的一起机械伤害事故。
事故发生时,工人在操作机械时因操作不当发生事故,造成多人受伤。
二、事故现场处理方案1. 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切断机械电源,并向相关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要求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2. 确保安全(1) 现场人员应立即撤离事故现场,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2) 确认事故现场是否存在其他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排除,保障救援人员和受伤人员的安全。
3. 联系救援(1) 通知企业内部急救人员赶往现场,进行伤员救治。
(2) 同时,联系外部急救机构,向其报告事故情况,并要求其派遣救援人员和救护车赶往现场,提供更完善的医疗救治措施。
4. 伤员救治(1) 在救援人员到达前,企业内部急救人员应对伤员进行紧急处理,包括止血、包扎伤口等。
(2) 外部救援人员到达后,应协助他们进行伤员救治工作,确保伤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专业的医疗救治。
5. 现场保护(1) 在救护车到达前,应设立警戒线,禁止其他人员靠近事故现场,以防事故扩大。
(2) 将伤员安置到相对安全的地方,确保其能够得到妥善的护理,同时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6. 事故调查与处理(1) 事故现场尽可能保留和收集相关的证据,如照片、视频等,以便后续的事故调查。
(2) 成立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彻底调查,查明事故责任人,以便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7. 信息报告与通知(1) 及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监管部门报告事故发生情况和相关处理情况,配合政府进行善后工作。
(2) 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事故情况,接受政府或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8. 事故总结与改进在事故处理完毕后,企业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故总结,深刻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强化安全意识,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三、结语通过以上的现场处置方案,工贸企业在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能够迅速、科学地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保护伤员的生命安全,确保事故处理工作有序进行。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1)对设备检修工艺以及检修设备的构造不熟悉、使用工器具的不符合国家要求、工器具的使用方法不正确、设备的维护检修质量差或不及时等,均有可能造成机械伤害。
(2)机械伤害类型包括夹挤、碾压、剪切、切割、缠绕或卷入、或刺伤、摩擦或磨损、飞出物打击、高压流体喷射、碰撞或跌落等。
(3)生产现场所有转动机械处,在运行或检修过程中,均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事故。
(4)机械伤害事故危害程度:撞伤、碰伤、绞伤、咬伤、打击、切削等伤害,会造成人员手指绞伤、皮肤裂伤、骨折,严重的会使身体被卷入轧伤致死或者部件、工件飞出,打击致伤,甚至会造成死亡。
2应急组织及职责代小平为现场事故处置的总指挥,田光其和张胜负责指导现场救援。
事故现场的班组长为现场事故处置的指挥,负有组织人员救助遇险人员和撤退的职责。
现场的其它成员必须服从班组长的指挥,完成班组长下达的救援命令。
陈棋负责取用起重设备。
张胜负责救助伤员,进行现场急救有关操作。
熊显刚负责报警,公司报警电话:。
其他成员协助上述人员工作。
3应急处置3.1处置程序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如图1。
人员受伤是否严重医疗救护措施是否拨打120采取必要救护后,送医急救排险、控险措施机械伤害事故发生图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图3.2报警(1)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事故现场人员立即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等信息向单位应急值班室报警。
(2)事故发生后,班组长或现场有经验的老工人,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救助遇险人员,同时向单位应急值班室报警。
(3)公司接到报警后,立即下达撤离命令,并按预案规定,召集相关人员到达指定地点,成立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预案分工,立即展开救援工作,同时在事故发生10分钟内,将事故情况用电话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安全监管部门、消防部门报警,后续情况随时上报。
3.3应急处置措施(1)排险、控险应急处置措施①立即停止设备设施运行;②确保其他从业人员无违反操作规程;③确保其他设备设施的防护罩完好;④机械设备的安全联锁装置确保完好、有效;⑤对受伤员工进行紧急救护。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事故背景机械伤害事故是指在机械化作业中,由于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人身伤害事件。
机械伤害事故频发,对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机械伤害事故,并且使得现场处置能够有效展开,我们制定了如下的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二、事故通报1. 在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立即通过电话、对讲机或者其他方式向相关人员通报事故情况,包括事发地点、受伤人员数量及伤势情况等。
2. 通报中要确保语言清晰明了,简短明确,同时提供准确详细的信息,以便后续调度和救援。
三、事故现场保障措施1. 事故现场安全围栏:在事故现场周围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搭建安全围栏以防止其他人员擅自进入事故现场,确保现场安全。
2. 事故现场照明:提供充足的照明设备,确保事故现场能够明亮可见,避免二次伤害发生。
3. 事故现场疏散通道:保持事故现场的疏散通道畅通无阻,确保人员能够安全撤离。
4. 事故现场救护设施:准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包扎药品等,以便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进行急救措施。
四、伤员救护与转运1. 伤员初步救治:事故现场的现场救护人员应首先进行伤员的初步救治,立即停止出血、固定断肢、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急救措施。
2. 救护车调度:与当地医院或救护中心进行联系,尽快发出救护车。
在沟通过程中明确事故现场的位置,受伤者的伤势情况以及人数,以便医疗救援人员能够准备充分并快速抵达现场。
3. 伤员转运:救护车抵达事故现场后,进行伤员转运。
救援人员应根据伤者伤势情况,采取合适的转运方式,如担架、急救车等,并确保伤员的安全和舒适。
五、事故现场调查与分析1. 事故现场保留:对发生事故的现场进行保留,不得随意移动或破坏,以保证后续事故调查和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调查人员介入:组织专业调查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与分析,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事故防控提供依据。
六、应急预案更新与宣传1. 针对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情况和处置方案,及时更新应急预案。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4篇)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机械伤害造成的受伤部位可以遍及全身各个部位,如头部、眼部、颈部、胸部、腰部、脊椎、四肢等,有些机械伤害会造成人体多处受伤,后果非常严重。
现场急救对抢救受伤非常关键,降低事故的严重程度,而且可以争取抢救时间,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二、应急组织机构应急救援组长:应急救援副组长:应急联络:现场维护:应急救援:应急抢救:职责: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营救触电人员,维护现场秩序等工作;及时将现场情况向领导报告,根据安排及时将伤员送至就近医院。
三、应急救援器材清单(一)应急响应在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第一目击者立即呼救,现场人员不要害怕和慌乱,要保持冷静。
(二)应急联络应急联络人员立即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或999),内容如下:1、报警人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号码;2、发生人员触电事故的准确地理位置;3、目前现场状况及周围作业人员伤亡等情况等;4、耐心回答“120”救护人员的询问;5、随时与急救中心人员保持联系以及汇报情况;应急联络人员将目前现场情况与应急救援组长详细说明,同时由应急救援组长向车间领导进行汇报,内容如下:1、汇报人姓名2、发生人员触电事故的准确地理位置;3、目前现场状况及周围作业人员伤亡等情况等;4、是否报警情况及目前人员情况;5、听从领导指示。
应急联络人员到路口准备迎候救护人员(三)现场维护现场维护人员根据现场周边环境,利用锥形交通桶封闭现场。
封闭现场时摆放锥形交通桶、拉好警戒带、保护好现场。
(四)应急救援1、迅速按下设备现场急停按钮,切断设备电源。
2、搬运转送必须寻找合适的担架,准备必要的途中急救力量和器材,尽可能调度速度快,震动小的运输工具,同时应该注意掌握各种伤病员搬运方式的不同:2.1上肢骨折的伤员托往固定伤肢体后,可让其自行行走。
2.2下肢骨折用担架抬送。
2.3脊柱骨折伤员,用硬板或其他宽布带将伤员绑在担架上。
2.4昏迷病人,头部在稍微垫高并转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人气管;3、止血3.1当伤员身体有外伤出血现象时,救护组应及时采取止血措施。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As a person, we must have independent thoughts and personality.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事故类型机械伤害。
在对机械设备与工具的使用、维护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碰、切等形式的伤害。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全厂各个生产现场所有设备运转和维护区域,在运行或检修过程中,均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事故。
具体区域为:原料作业区、焙浸作业区、沉淀还原作业区、钒铁作业区。
具体地点为:各个作业区设备运行点、维护操作间、工具使用与维护点。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发生在人员对设备或工具进行维护、操作的过程中,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事故。
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机械伤害会产生人员绞伤、皮肤裂伤、断肢、骨折,严重的会使身体被卷入轧伤致死,或者部件、工件飞出,打击致伤,甚至会造成死亡。
即可能发生轻伤、重伤或死亡事故。
事故的影响范围:直接影响发生事故所在作业区的正常生产。
按照发生的事故等级,还可能影响全厂、公司或各级政府。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人员思想不集中、确认不到位误操作或者违章操作。
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为引发触电事故,或者在救援过程中产生其他人员的各类伤害事故。
2.应急工作职责工作岗位、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工作岗位包括维护点检岗位、各作业区操作岗位。
组织形式:维护点检组、作业区各个班为发生事故所在地点的现场处置小组。
人员构成:组长:点检组组长、各班班长。
组员:点检组成员、各班班员。
人员的应急工作分工和职责现场处置小组组长职责(1)参与制订、修订本现场处置方案;(2)组织本小组应急人员进行学习和日常演练;(3)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发生事故时第一时间组织本小组人员展开现场应急救援工作;(4)发生事故时及时向作业区和厂调度室报告,并根据事态发展趋势决定是否救援;(5)负责事故原因的分析和整改。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机械伤害事故是指在机械设备操作过程中,人员受到伤害的意外事件。
为了有效应对机械伤害事故,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一份现场处置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份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以帮助相关人员应对意外情况。
一、事故报警与紧急救援1.1 事故现场的人员应立即向操作所在区域的主管报警,并向周围的人员求助。
1.2 报警时要提供准确的事故地点、人数和伤亡状况等信息,以便紧急救援人员能够快速到达现场。
1.3 同时,其他人员也应向事故现场提供紧急救援帮助,如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如止血、扶起等。
二、事故现场安全与隐患排查2.1 在救援人员到达之前,事故现场的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自身的安全,例如迅速离开事故现场、远离可能引发二次事故的区域等。
2.2 救援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应立即对现场进行安全评估,并将周围隐患或不安全因素进行清点和排查。
如发现燃气泄漏、电气设备故障等,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三、伤者救治与送医3.1 伤者救治是机械伤害事故处置的重中之重。
在救援人员确认无进一步的安全风险后,应立即对伤者进行现场急救和救援。
3.2 伤者的伤情严重程度不同,需要有经验的急救人员进行判断和处理。
如止血、包扎伤口等。
3.3 伤者的状况稳定后,应立即将其送往最近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
四、事故原因分析与整改措施4.1 在伤者得到妥善救治后,应立即展开对事故原因的分析调查。
调查人员应进行现场勘查和询问相关人员,并查阅相关资料和记录。
4.2 调查得出的事故原因应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事故责任追究。
4.3 根据事故调查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整改措施可以包括提供培训、完善设备维修制度等方面。
五、事故报告与总结5.1 在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及时编写事故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事故的经过、伤者的处理情况、事故原因分析以及整改措施等。
5.2 报告中的内容应准确、客观,以便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监督和管理。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概述机械伤害事故是指在机械设备的操作、维修、保养、清理等过程中,因人员误操作、设备故障等因素引起的人身伤害等事件。
针对机械伤害事故,有必要制定现场处置方案以保障伤者及现场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措施1. 第一时间切断电源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应立即切断机器设备电源,以防止发生二次伤害。
若电源无法切断,应采取其他措施保障现场人员和伤者的安全,例如加装电源保护壳、徒手切断导电线等。
2. 将伤者移出现场对于受伤的伤者,应立即将其移出事故现场,防止二次伤害。
如果伤者身体有较大的移动障碍,可以使用担架等工具进行短距离救援。
3. 现场进行急救在将伤者移出现场后,应立即进行急救。
一般需采取如下措施:•快速查看伤情,掌握伤者的基本信息。
•检查呼吸、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处理伤口,包扎止血,控制伤者的出血。
•监测伤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急救方法。
4. 报警、呼叫救护车对于机械伤害事故,一般需要及时呼叫救护车,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同时,也需要及时报警,通知相关工作人员加入应急救援工作。
5. 现场打标示牌在事故现场周围应当立即设置标识牌,对现场进行限制。
标示牌的颜色应当为鲜明的红色、黄色等颜色,标注着事故的严重性和现场不能接近的警示。
6. 安全检查对于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检查。
必要时需要进行现场保护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同时进行事故现场调查,及时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
注意事项1.在进行现场急救时,应遵循“谁先发现、谁先去救”的原则,通过现场分工协作,确保不发生二次伤害。
2.事故现场应该由专业人员对现场进行评估,并采取最有效的措施避免事故的二次发生。
3.进行现场应急工作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不得随意改变原定的处置措施,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4.对于机械伤害事故的相关人员应当具备基本的急救技能,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机械伤害事故对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都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威胁。
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

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机械伤害是指人体受到机械力作用而发生的损伤。
常见的机械伤害包括切割伤、挤压伤、撞击伤等。
因为机械伤害常常具有较大的伤害面积、深度和缺损程度,因此机械伤害的现场处置十分重要。
下面我们来介绍机械伤害的现场处置方案。
一、现场评估在遇到机械伤害的现场,第一时间需要评估伤者的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如果伤者出现了大出血、失去意识、呼吸困难和心跳停止等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和急救处理。
如果伤者生命体征正常,需要通过观察创面、伤口等情况来判断伤情严重程度,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
二、止血处理在机械伤害中,大出血是需要及时处理的问题。
在伤者出现大出血的情况下,需要尽快进行止血处理。
在伤者出现明显大出血的情况下,需要使用压迫止血的方法,用力按住伤口附近的血管,并且将伤处抬高以减少出血量。
如果止血效果不理想,需要紧急送往医院进行处理。
三、清创处理在止血处理完成之后,需要对伤口进行清创处理,以避免伤口感染和坏疽等后果。
在清创处理中,首先需要将伤口周围的污垢、异物和血块等清除干净。
接着,需要用生理盐水或者消毒液进行冲洗,以切断细菌的污染。
如果伤口比较严重,需要进行缝合处理。
四、其他处理在机械伤害的现场处理中,还需要进行其他的一些处理。
首先需要观察伤者的伤情,如果伤者出现了感染或者疼痛等不适症状,需要紧急送往医院治疗。
同时,需要对伤者进行心理疏导,以避免伤者出现心理创伤等后果。
五、防止再次受伤在机械伤害的现场处理完成之后,需要对伤者进行防止再次受伤的处理。
例如,在进行清创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麻醉药等措施,以避免伤者疼痛过度导致再次受伤。
同时,需要告知伤者注意伤口卫生、避免重复损伤等问题。
结语机械伤害的现场处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在处理机械伤害时,需要注意生命体征的观察、止血处理、清创处理等过程。
只有合理的处理机械伤害,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伤害并保护伤者的健康。
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

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机械伤害是指人体直接接触或被机械设备切割、挤压、撞击、牵拉等引起的创伤。
机械伤害具有伤势严重、组织损伤较大等特点,如果不及时处理,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场救援原则机械伤害现场救援分为现场施救和送医抢救两部分,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首先,确认事故现场安全,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2.立即对伤者进行紧急救护,包括呼叫120急救,停止出血,冷敷伤口等。
3.以最快的速度将伤者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
二、细节处理1. 停止出血机械伤害往往会导致大量出血,因此需要及时止血。
创口较小的伤者,可以用消毒纱布直接压迫伤口,直到出血停止。
创口较大或出血较严重的伤者,需要把伤肢绑扎在胁肢带上,以减缓出血量。
2. 冷敷伤口机械伤害会引起大量组织坏死、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
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可以用冰袋或冷水毛巾冷敷伤口。
3. 断肢处理如果机械伤害导致的断肢在事故现场就已经脱离人体,需要进行妥善保存。
首先,应用消毒的纱布和水将肢体洗净,并进行包扎,然后将其放入带有冰块的保温箱中,等待送往医院的时候一同带上。
4. 保持患者清醒机械伤害伤者的伤情较为严重,容易引起患者失去清醒意识。
因此,在现场救援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患者清醒,以便及时了解伤情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送往医院机械伤害伤者往往伴随有大量出血、组织损伤、器官损伤等状况,因此需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安全送达,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2.尽可能提供伤者的病历、血型和个人联系方式等信息,以方便医院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3.手术的时候需要将病人的家属通知到医院。
四、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的总结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需要具备及时、有效、科学的特点。
在现场救援过程中,应当遵循冷静、快速、果断的原则,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损失,确保伤者能够尽早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抢救措施。
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

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1 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本公司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主要为流水线、折弯机、切割机等。
机械设备运行时,如不注意,人员很容易误将手、身体伸进设备“危险区”造成断指断手、压伤划伤身体的事故。
作业出现的事故原因主要有:(1)设备有缺陷和故障。
设备一般由机械部分、电气部分、控制系统组成。
设备在运行中会因某一元器件失灵或有缺陷而导致控制失效,引起滑块动作失去控制,而操作人员误认为设备已有安全防护装置,以致思想麻痹而发生事故。
(2)违章作业。
为追求某一局部的操作便利自行拆除防护装置或联锁装置,导致因失去防护而引发事故;不具备操作机械素质的人员上岗或其他人员乱动机械;在机械运行中进行清理、调整等作业,容易引发机械伤害事故。
(3)操作注意力不集中,稍有疏忽就会发生动作失误引发事故。
1.2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区域、地点机械伤害事故主要发生于各机械加工设备岗位操作区域。
1.3事故的危害程度机械伤害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人员轻伤。
1.4 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机械伤害发生前,往往伴随着作业人员心不在焉、疲劳上岗、酒后上岗、设备缺陷等征兆。
2 应急工作职责2.1. 应急组织本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自救组织机构设置如下:成立现场应急小组,由区域负责人、现场安全员、班组长及现场员工所组成。
其中,区域负责人为现场应急小组组长。
如无区域负责人则班组长为现场应急小组组长,根据现场员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
2.2 人员职责应急小组组长职责:(1)接到员工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确认;(2)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3)立即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4)接受和执行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
岗位员工职责:(1)发现人员受伤,应立即组织施救并高声呼叫求救;(2)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应立即执行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报告班组长或应急小组组长;(4)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的指令。
3应急处置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机械伤害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使用急救药箱内相关物资进行包扎,利用电话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情况和危害程度向班长汇报。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机械伤害的危害程度分析1、定义:机械伤害是指在机械作用下对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2、机械伤害事故的严重后果:机械伤害常导致撞伤、碰伤、绞伤、咬伤、打击、切削等伤害,并可能引发手指绞伤、皮肤裂伤以及骨折等伤害,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身体被拉入轧伤导致死亡,或者导致部件和工件飞出造成打击伤害,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二、预防和预警措施1、预防措施(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并通过考试才能上岗。
(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在需要操作工具的地方,不能用手替代工具进行操作。
(3)在机械传动和旋转部位必须加装可靠的防护装置,并且不得擅自拆除。
(4)机械设备在有故障情况下不得继续工作。
(5)在检修机械时,必须切断电源,并挂上禁止合闸的警示牌。
(6)在进行试运转之前,必须对现场进行检查,确保机械操作区域的人员和设备内的人员已安全撤离,然后才能开始试车。
2、预警行动(1)一旦发现可能引发机械伤害的安全隐患,必须立即消除。
(2)禁止非操作和维修人员进行操作和维修工作。
(3)如果有人员受伤,应立即切断电源并迅速对受伤者进行抢救。
三、处置措施(1)发现有人受伤后,立即关闭设备的电源。
现场相关人员应立即呼救,并电话通知领导或值班人员。
(2)值班领导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往现场,组织现场处置工作,并通知急救团队到达事故现场。
(3)对于出血较多的创伤患者,必须立即进行包扎止血,并将其送往医院救治。
(4)如果出现断指情况,应立即进行止血处理,并尽可能将断指冲洗干净,然后用消毒敷料袋包好,并放入装有冰块的塑料袋中,紧急送往医院。
(5)如果发生肢体骨折,应固定伤肢,避免错误的抬运方式,并立即送往医院。
(6)如果肢体被卷入设备内,应立即切断电源。
如果无法将肢体从设备中解救出来,则不能使用倒转设备的方法,而是应妥善拆卸设备部件。
如果无法拆卸,请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
(7)如果受伤的人员出现呼吸和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机械伤害事件现场处置方案范本(二篇)

机械伤害事件现场处置方案范本1危险源与危险分析1.1安全风险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风险,可能会导致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1.1.1机械设备防护设施不全造成的绞、碾、碰、割、戳、切等伤害;1.1.2机械设备摆放不当,安全操作距离不足导致的挤伤、压伤等;1.1.3机械设备缺陷处理不及时,带病运行造成的机械伤害;1.1.4人员操作行为不当而导致的肢体或身体被打击、夹伤等伤害;1.1.5其他行为性违章、装置性违章和管理性违章的事故隐患。
1.2发生事故的条件1.2.1机械设备传动部位没有防护罩、保险、限位、信号等装置;1.2.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1.2.3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机械设备带病运转;1.2.4生产作业环境缺陷,设备___布局不合理,安全通道不畅通等;1.2.5作业人员个人防护用品、工具缺少或缺陷;1.2.6作业人员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2.7作业人员野蛮操作,导致机器设备安全装置失效或失灵;1.2.8作业人员手工代替工具操作或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区域;1.2.9作业人员进入危险区域进行检查、___、调试;1.2.10作业人员忽视使用或佩戴劳保用品;1.2.11其他行为性、装置性和管理性违章行为。
2___体系2.1领导机构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本工程现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项目分管副经理副组长:项目安监部负责人、项目机管部负责人、项目交通消防负责人成员:各成员部室全体人员、各专业分公司现场安监员和机管员2.2专项工作机构项目安全监察部设立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组,负责工程现场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2.3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的职责2.3.1贯彻落实国家、省电力公司和上级单位有关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要求;接受上级单位和地___府应急指挥机构的领导,请求和提供应急救援;2.3.2统一领导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2.3.3___制定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修订;2.3.4发布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命令和终止命令;指挥协调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2.3.5发布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进展与处置情况。
建筑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

建筑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建筑机械伤害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对人员、物品或建筑本身造成的损害。
这种伤害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更会直接威胁到人员安全。
对于建筑机械伤害,我们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置措施,以避免事态扩大或造成更大的损失。
以下是建筑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一、立即确认人员安全如果发生建筑机械伤害,首先要立即确认人员安全,采取紧急救援措施,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救治。
在确认人员安全之后,需要对事故现场做全面的安全检查,消除隐患,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二、制定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机械伤害事故,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人员疏散、应急救援、现场保护等措施,并指定专人负责实施预案。
事故处理过程中,应及时调集相关技术人员和专家组成技术救援小组,并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
三、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影响当发生建筑机械伤害事故后,需要迅速采取措施消除事故影响,避免事态扩大并给人员和建筑造成更大的损失。
具体的措施包括:1.立即停止机械设备,避免传导伤害或继续引发事故。
2.封锁现场,限制人员和车辆进入,并设置相关告示牌、警示标志,警示过往车辆和行人。
3.清除现场垃圾、碎片、杂物等,以保障工作区域整洁卫生,避免二次伤害。
4.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及时处理现场外观和环境等,保证人员、物品和建筑物安全。
同时,完善对现场的监测和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监督,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制定长期预案和防范措施针对建筑机械伤害事故,应建立长期预案和防范措施。
从源头上全面防范和控制安全风险,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重点加强以下措施:1.机械设备操作规范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2.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完善设备安全检查、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措施,保障设备的安全性能。
3.网格化管理制度和巡检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网格化管理,每日定时巡视,随时掌握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4.安全督查和检测制度,每年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安全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车间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车间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一、事故风险描述机械伤害危险是由于机器零件、工具、工件或飞溅的固体、流体物质等,以及与设备有关的机械作用,可能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损伤或危害的各种物理因素综合,以及与设备有关的滑倒、倾倒和坠落的危险。
机械伤害危险的实质,是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非正常作功、传递或转化,导致对人员的接触性伤害。
机械伤害危险的主要形式有夹挤、碾压、剪切、切割、缠绕或卷入、戳扎或刺伤、摩擦或磨损、飞出物打击、高压流体喷射,以及与设备有关的碰撞、滑倒、倾倒和坠落等。
本公司内部机械伤害危险源及事故原因分析车间作业区域机械设备、工具较多,作业中若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极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原因有如下几点:1、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差;2、防护设施不全造成的绞、碾、碰、割、戳、切等伤害;3、安全操作距离不足导致的挤伤、压伤等;4、带病运行造成的机械伤害;5、操作不当而导致的肢体或身体被打击、夹伤等伤害;6、其他行为性违章造成的事故隐患。
二、应急工作职责1、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组员:车间安全员:2、职责⑴机械伤害事故发生时,由组长负责指挥对伤员进行施救。
⑵救援小组及部门安全员得到机械伤害事故的消息或接到机械伤害事故救援通知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对伤员进行施救。
⑶救援小组成员应保持通讯畅通。
三、应急处置(一)报告程序1、轻微、一般机械伤害的应急处置:首先停止机械运转。
轻微的伤害可自行对伤口进行清洗、处理包扎;当受到一般机械伤害时,伤口经简单处理后送医院治疗。
2、严重机械伤害应急处置:⑴当班人员发现有人受伤后,必须立即停止运转的机械,向周围人员呼救,进行简单包扎、止血等措施,以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
同时通知组长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⑵救援组长在安排救援小组施救的同时迅速上报部门领导,当事态扩大时,上报公司质安部(电话:********)以便采取更有效的救护措施。
⒁在做好事故紧急救助的同时,应注意保护事故现场。
机械伤害触电现场处置方案

机械伤害触电现场处置方案
机械伤害和触电是工作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非常严重。
当遇到这些紧急情况时,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置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机械伤害和触电现场处置的详细方案。
机械伤害处置方案
机械伤害通常是由于工业设备或机械故障导致的。
以下是机械伤害现场处置的完整步骤:
1.制止所有机械运行,使用紧急停止装置确保设备停止转动。
2.确定是否需要紧急质量控制,确定伤害程度和生命体征。
3.确定伤病人员是否难以移动,决定是否需要紧急搬运或救援。
4.使用应急医疗设备,如急救包或AED,对伤员进行紧急处理。
5.在应急医疗人员到达之前,尽可能做好紧急处理和治疗,如止血、绷
带包扎飞溅伤口等。
触电处置方案
触电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故之一,可能会导致身体伤害、电击、晕厥等情况。
以下是触电现场处置的完整步骤:
1.立即切断电源,切断负载端。
如果无法切断电源,通过家电插头拔出
插头或者逸出危险地点。
2.判断伤病者的状况,判别其生命征等。
3.在保证自身情况下,对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或其他紧急治疗。
4.如果伤员正在呼吸,则把他搬到安全的位置并叫救援人员尽快运送医
院进行治疗。
总结
机械伤害和触电造成的伤害都是很严重的,任何人如果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应该立即执行上述处置方案。
准确地判断伤员的状况,及时采取紧急医疗措施,缩短救援时间,这对伤员的生命安全和救援成果将产生重要影响。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应对潜在的应急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1.1.机械伤害可能导致人员高处坠落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2.机械伤害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3.机械伤害可能导致机械伤害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4.机械伤害可能导致触电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应急组织及职责2.1.应急组织体系按照“三级”管理机制即总公司、公司、项目经理部(加工车间、营院),建立项目经理部(加工车间、营院)级应急处置指挥部。
2.2.公司应急处置指挥系统及职责2.2.1.项目经理部(加工车间、营院)应急处置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安全生产应急处理指挥部接受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地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办公室以及集团、总公司、公司应急指挥部门的领导,请示并落实指令;审定并签发项目经理部(加工车间、营院)安全事故应急管理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根据事故发生情况,按照《预案》统一部署,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根据事故灾害情况,组织调动人员,调用物资、设备;事故灾害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险情时,组织做好重要物资疏散工作;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做好稳定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定期组织预案的演练,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审定项目经理部(加工车间、营院)应急救援费用。
项目经理部(加工车间、营院)应急指挥部应明确下列职责:a)、判断是否可能或已经发生重大事故,是否要求二级应急系统的支持,并实施场外应急事故处理预案;b)、在安全的地方,尝试对危险设施进行直接操作、控制;c)、继续调查和评估事故可能的发展方向,以预测事故发展过程;d)、指导危险设施的全部或部分停止运行,并于现场事件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工人配合,指挥危险源现场人员撤离;e)、与二级应急指挥部和相关单位(医院、政府行政部门、政府救援部门)保持密切联系;f)、在危险源现场实施交通和人员管制;g)、保障应急预案所需的物资供应;h)、对难以解决的紧急情况做出安排;i)、在事故紧急状态结束后,安排恢复受事故影响地区的正常秩序。
2.2.2.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施工管理部门。
主任:副主任:办公室成员:应急处置办公室负责组织编制项目经理部(加工车间、营院)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事故报告,请示总指挥启动应急处置预案;通知有关部门人员立即赶赴施工现场;指挥、协助所属单位的抢救救援工作;根据情况启用项目经理部(加工车间、营院)应急救援系统资源;按照总公司事故报告规定及时将事故和抢险进展情况报告公司、总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根据总指挥部的统一部署,负责了解、收集和汇总事故的有关部门资料;报告抢救、处置情况。
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关于事故抢救救援的指示和批示。
施工现场、加工车间、营院必须设置值班室,安排应急指挥部人员昼夜值班,保障24小时通讯畅通。
一旦发生事故后,当值领导在组织现场紧急抢险的同时,立即向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汇报事故情况,说明事故大小,发生地点,是否需要外界援助等等。
遇有特殊情况(如重大事故)也可直接向总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汇报事故情况。
2.2.3.成立事故抢险小组、后勤保障小组、技术保障协调小组a)、事故抢险小组:组长:成员:b)、后勤保障小组:组长:成员:c)、技术保障协调小组:组长:成员:2.2.3.1.事故抢险小组职责:a)、服从危机事故处理预案领导小组决定,听从指挥。
b)、负责事故现场伤亡人员的抢救工作。
c)、组织协调、快捷、合理安排设备抢救和拆运工作。
d)、迅速用密目安全网封闭事故区域,设立警示线,并派人把守,指派警卫封锁现场,维持对救援抢险现场秩序及安全防护。
e)、尽最大可能谢绝采访,严禁外部人员摄象、拍照。
2.2.3.2.后勤保障小组职责:a)、服从危机事故处理预案领导小组决定,听从指挥。
b)、事故发生后,提供充足所需物资和资金。
c)、负责事故伤亡人员的抢救治疗及医院手续办理工作。
d)、事故调查处理过程中,需接受调查、咨询和向上级情况汇报。
2.2.3.3.技术保障协调小组职责:a)、服从危机事故处理预案领导小组决定,听从指挥。
b)、事故发生后,提供技术保障措施,防止在抢险过程中二次事故的发生。
c)、协助指挥小组写出事故分析调查报告,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的措施。
2.3.总公司应急处置总指挥、副总指挥和应急处置办公室的主任是总公司指定的对外发言人,公司应急处置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是本公司应急预案中指定的对外发言人,经总公司同意可以对外发布有关事故情况和应急救援情况。
其他应急救援值班室的任何领导和成员都不具有对外发言的权利。
3.应急处置3.1.应急处置程序a)发生事故现场负责人启动应急响应程序b)接到救援抢险通知c)向上级领导汇报d)组织人员现场勘查e)制定可行方案f)论证方案可行性g)抢险准备h)现场实施抢险救援i)总结书面汇报3.2.工程抢险措施a)接到启动应急预案命令后,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开展工作。
b)及时安排机械车辆设备进入指定的现场开展工程抢险作业。
c)动用一切设备拆除影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物件。
d)根据事故情况需要,拨打急救电话,请求支援。
3.3.现场医疗急救措施a)接到启动应急预案命令后,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开展工作。
b)根据情况需要,拨打急救电话,请求支援。
c)正确对轻伤者进行必要的急救、包扎、抬离现场。
根据伤者伤势情况,及时采取以下急救方法:3.3.1.止血:可采用压迫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和加垫屈肢止血法。
a)、压迫止血法适用于头、颈、四肢动脉大血管出血的临时止血。
b)、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尤其是动脉出血。
c)、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止血。
d)、加垫屈肢止血法多用于小臂和小腿的止血,它利用肘关节或膝关节的弯曲功能,压迫血管达到止血目的。
3.3.2.包扎:有外伤的伤员经过止血后,就要立即用急救包、纱布、绷带或毛巾等包扎起来。
如果是头部或四肢外伤,一般用三角巾或绷带包扎,如果没有三角巾和绷带,可以用衣服和毛巾等物代替。
头、面部外伤常采用以下包扎方法。
a)、头顶式包扎法b)、面部面具式包扎法c)、头面部风帽式包扎法d)、单眼包扎法如果是四肢外伤,则要根据受伤肢体和部位采用不同的包扎法。
a)、手足部受伤的三角巾包扎法b)、三角开上肢包扎法c)、膝(肘)带式包扎法d)、前臂(小腿)毛巾包扎法3.3.3.固定:骨折是一种比较多见的创伤。
如果伤员的受伤部位出现剧烈疼痛、肿胀、变形以及不能活动等现象时,就有可能是发生了骨折。
这时,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迅速、及时而准确地给伤员进行临时固定。
常见的骨折是四肢骨折和脊柱骨折,根据骨折的不同部位,可采用相应的方法固定。
3.3.4.人工呼吸是在触电者呼吸停止后应用的急救方法。
各种人工呼吸法中,以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效果最好,而且简单易学,容易掌握。
施行人工呼吸前,应迅速解开触电者身上防碍呼吸的衣服,取出口腔防碍呼吸的杂物以得呼吸道畅通。
a)、使触电者鼻孔(或嘴唇)紧闭,救护人深吸一口气后自触电者的口(或鼻孔),向内吹气,时间约2秒。
b)、吹气完毕立即松开触电者的鼻孔(或嘴唇)同时松开触电者的口(或鼻孔),让他自行呼气,时间约定3秒。
3.3.5.胸外挤压法是触电者以及跳动停止后的急救方法。
左胸外心脏挤压时,应使触电者仰在比较坚实的地方,姿势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相同。
操作方法如下:a)、救护人位于触电者一侧,两手交叉相叠,手掌根部放置正确的压点,即置于胸骨下1/3~1/2处。
b)、用力向下,即向脊背方向挤压,压出心脏里的血液;对成人应压陷3cm~5cm;每分钟挤压60~70次。
c)、挤压后迅速放松其胸部,让触电者胸部自动复原,心脏充满血液;放松时手掌不必离开触电者的胸部。
3.3.6.救运:经过急救以后,就要迅速向地方医院转送。
搬运伤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如果搬运不当,可使伤情加重,严重时还能造成神经、血管损伤,甚至瘫痪,难以治疗,给受伤者带来终身痛苦。
所以,对伤员的搬运应十分注意。
如果伤员伤势不重,可采用背、抱、扶的方法将伤员运走。
如果伤员有大腿或脊柱骨折、大出血或休克等情况时,就不能用以上的方法进行搬运,一定要把伤员小心的放在担架上台送。
3.4.机械故障应对措施3.4.1.发现钢丝绳断裂,视情况而定:a)有断股现象,立即停工,通知单位领导马上更换。
b)有断丝现象,检查情况,看是否超标,通知机械负责人更换钢丝绳。
c)如果突然发生断裂,项目经理作为现场总指挥,先救治伤员,拨打120,派专人负责相关事宜,随时报告伤员情况,并同时派人通知上级领导,逐级上报,紧急情况可越级上报。
3.4.2.小型机械设备伤人a)停止作业,拉闸断电。
b)检查机械转动部位是否有松动,零部件是否有损坏。
c)如果突然发生小型机械设备伤人,项目经理作为现场总指挥,先救治伤员,拨打120,派专人负责相关事宜,随时报告伤员情况,并同时派人通知上级领导,逐级上报,紧急情况可越级上报。
3.4.5.突发停电a)停止作业,将开关置零位。
b)通知项目经理、机械设备负责人,逐级上报。
4.注意事项4.1.物资和资金保障项目经理部及其有关处室应当建立应急救援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储备制度,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必要的资金准备。
4.2.通信保障应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
4.3.安全技术交底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后,要对参与抢险的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抢险过程中的安全。
4.4.常用电话如现场处置无法控制,应及时拨打有关电话,请求外部的援助。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999或120;拨打电话要求准确,报告事故单位,事故性质,事故发生地,报警人姓名,报警电话,并安排人员在门外引路4.5.应急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抓好应急人员平时的培训,是检验应急队伍和应急能力和战时水平的一种手段,应急预案在编制过程中,由于经验现场水平的限制,完全预测出可能发生的事故现场具体的情况是不可能的,所以,定期组织事故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可以检验和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预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