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名人故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有为故居
看到这栋房子的第一感觉就是幽静,一个又大又幽静的房子静静地立在那里,散发出古朴的味道和浓浓的书卷气息,墙上有一些裂痕,显得整栋房子又有些
苍凉,写着“康有为故居”的门匾有些骄
傲的高高的挂在上面,宣告着他曾经的拥有者。
刚踏进屋,康有为的雕像先吸引住了我的眼球,这个雕像线条柔和,栩栩如生,仿佛康有为就坐在了我的面前,和我讲述他的故事:“自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他和洪秀全、严复、孙中山,代表了
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我有些想哭,他们为了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受了多大的苦啊!更何况那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为了中国人,他们不畏艰辛的向西方国家进发了,他不后悔!只因为他是中国人,不愿看中国人被欺负。
这是一张康有为的全家福,一家人显得很幸福美满。
这是康有为的一个书柜,他把教授弟子的书都放在这里面。
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康赞修是道光年间的举人,父亲康达初做过江西补用知县。康有为自幼学习儒家思想,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南归时途经上海,购买了大量西方书籍,吸取了西方传来的进化论和政治观点,初步形成了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
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1891年后,他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弟子有梁启超、陈千秋等人。
1895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又未上达。当年5月底,他第三次上书,得到了光绪帝的赞许。7月,他和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不久又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请求变法。次年1月,光绪皇帝下令康有为条陈变法意见,他呈上《应诏统筹全局折》,又进呈所著《日本明治变政考》、《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二书。4月,他和梁启超组织保国会,号召救国图强。6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勤政殿召见康有为,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准其专折奏事,筹备变法事宜,史称戊戌变法。后因慈禧太后的干预,维新运动失败,其具体细节目前尚有较大争议。
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软禁,康有为之弟康广仁被杀,康有为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为获得国际支持,他曾游历列国,会见欧洲各国君主。
辛亥革命后,康有为于1913年回国,主编“不忍”杂志,宣扬尊孔复辟。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清废帝溥仪复位。1917年,康有为和效忠前清的北洋军阀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
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1927年,康有为病死于青岛。
康有为以其所处的时代,先行看到了国家的危机,并进
行了大胆尝试,为孙文领导的辛亥革命做了实践上的指导。
这是一套康有为常用的红木家具。
左边照片左下角的雕塑就是右边照片上的
那个雕塑,是康有为出国留学带回来的。
看了康有为的故居,感触很深,康有为是一个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他为中国付出了很多很多,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热爱学习,热
爱生活与自然,我们要学习他,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孜孜不倦的学习,为了中国而付出一切!
康有为简介
康有为(1858~1927),又
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
又号长素、明夷、西樵山人、
游存叟、天游化人,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信奉孔子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著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等。
闻一多故居
一个房子静静的伫立在一个小院子里,外面爬满了生机盎然的藤蔓,没错,这就是闻一多故居——一多楼。
说起闻一多,我一下子就想到了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的一篇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想起了他“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学者态度和“说了就做”的
革命家态度,以及他强烈的爱国精神。
一个小花园,中间伫立着一个闻一多先生的半身像,座上刻着他的学生、著名诗人臧克家撰写的碑文。闻一多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演讲》,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有个学生曾瞻仰他的遗体,见他“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挛”。唉!
他是不甘心的,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闻一多简介
闻一多(1899年11月24
日-1946年7月15日),
汉族,原名闻家骅,又名
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在创建格律体时,闻一多提出了具体的主张,就是著名的“三美”:“诗的实力不独包括着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